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回顾及思考(一)【推荐下载】
西部大开发战略学习活动体会
西部大开发战略学习活动体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政府自2000年提出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深入学习和了解这一战略,我积极参加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学习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收获了很多。
首先,通过学习活动,我对于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
然而,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学习活动中,我们组织了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我亲眼目睹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其次,通过学习活动,我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和政策措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是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如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等。
通过学习活动,我了解了这些政策措施的具体细节,对于如何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再次,通过学习活动,我对于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会和挑战有了更多的认识。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对于经济合作、投资、人才培养等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
然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资源环境压力,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难题等。
通过学习活动,我认识到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还需要有创新精神和责任心。
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和能力,才能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通过学习活动,我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和责任担当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支撑其实施,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等各个领域的人才。
2024西部大开发学习总结
2024西部大开发学习总结2024年,西部大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有幸参与了西部大开发的学习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西部大开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和挑战。
在这篇学习总结中,我将回顾我在学习中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并分析我在这个领域的发展路径。
首先,我参与了一系列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研讨会和培训课程。
这些活动使我对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和目标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了解到,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政府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而启动的一项重大战略。
它旨在打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瓶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西部地区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在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例如,我了解到,西部地区在资源禀赋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如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优质的农业和旅游资源等。
这些资源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但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西部地区的发展还面临许多挑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西部大开发目标的关键。
除了参加培训和研讨会,我还参与了一些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亲眼目睹了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例如,我曾去过某个贫困县,与当地的村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我发现许多村民生活条件艰苦,缺乏基本的教育、医疗和就业机会。
这使我更加坚定要投身西部大开发事业,帮助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发现自己在西部大开发领域的能力和知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我决定在未来继续深耕这个领域,并制定了一些个人发展的计划和目标。
首先,我计划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将继续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政策和发展动态。
同时,我也会阅读相关的书籍和研究报告,增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
西部大开发10年学习心得体会
西部大开发10年学习心得体会近十年来,中国西部地区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开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中国西部地区从一个落后的地区逐渐崛起的艰辛历程。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不断思考和总结,不断学习,从而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进步。
一、深刻理解“大开发”的内涵中国西部地区大开发是指我们必须在加快先进技术、资本、管理等要素跨越式过渡的同时,千方百计地激发全区各族人民积极性,进一步推进城乡和各种发展环节的全面深化和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各民族广大人民共同繁荣。
这其中,重点是跨越式发展,同时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实现全面发展。
二、认识到“大开发”对于西部地区的重要性中国西部的落后程度比较明显,而大开发可以推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这可以改善西部地区的贫困状况,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
此外,加大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有助于平衡全国各地的发展,真正实现共同发展。
三、学习如何挖掘资源西部地区的资源比较丰富,如石油、天然气等,而如何挖掘这些资源,是大开发的关键。
学习如何合理开发资源,如何避免污染资源,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可以使资源开发达到最优化。
四、重视环境保护在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关注环境问题。
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比较脆弱,如果不加以保护,开发将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伤害,也会影响到地方民众的健康。
因此,环保工作一定要得到重视,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发展更加可持续。
五、学习如何发挥政府作用一个好的政府是大开发的关键。
中国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优秀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管理能力,防止一些贪污腐败行为的出现,推进大开发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六、弘扬西部文化中国西部地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挖掘和传承。
西部文化既是西部地区的精神财富,也是树立中国多元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开发需要借助西部地区的文化优势,与其他地区不同,以此推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同时使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更加的丰富。
七、敞开心扉学习在学习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敞开心扉,不断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相联系,并且不断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的品质和经验,通过不懈的努力创造和积攒价值,促进自己和社会共同进步。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西部经济发展与大开发的几点思考杨友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西部开发不是3一5年的事,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件大事。
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坚持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这就要求,西部大开发应依靠市场来推动。
但是,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伟大的战略部署,政府的作用也十分重要:美国等一些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证明,政府从规模、协调、资金、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是十分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因此,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
(一)充分发挥市场权制的作用。
国家大规模的投资和政策支持必将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产生积极的作用,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通过一些重大项目建设和政策支持就可达到西部开发的目的,相当部分政策效应必须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后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政府不但不能再度介入竞争性领域,而且还要在非竞争性领域适度引人竞争机制,一些原本限制或禁止非公有经济投资参与的领域也要逐步放开。
强调东部地区对西部开发的支持,不是通过行政手段“派”东部地区企业到西部地区进行投资,东部地区企业也不能因为“政治需要”而盲目到西部地区投资。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发展相应的加工业,必须以企业为投资主体,政府只能创造必要的投资和发展环境,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不能因为片面追求速度而以政府代市场,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强化政府为引导和调控。
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后,国家陆续出台了包括税收减免、投资倾斜、人才支持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西部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更为灵活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潮,成为西部开发的重要基础。
但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政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引导和调控:一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发展商品市场以及资本、技术、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功能完善、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二是要加强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和各自比较优势的宣传,使投资者充分认识到西部地区的发展机会,真正实现“潜在优势”向“可知优势”再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西部大开发20年:历史回顾、实施成效与发展对策
西部大开发20年:历史回顾、实施成效与发展对策作者:白永秀何昊来源:《人文杂志》2019年第11期内容提要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发展活力。
为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基于西部自身发展、西部各个省市发展和东西部地区差距三个视角,对西部大开发20年的实施成效进行回顾总结。
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社会指标提升明显;东西部地区在人均GDP方面的相对差距有所减小,但其他多项指标的绝对差距仍在不断增大。
对此,通过对外开放、结构调整、城乡发展、扶贫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对深入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实施成效东西部差距发展对策绝对差距相对差距[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9)11—0052—11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大局、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战略部署,它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区域发展领域的伟大创新。
当前,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亟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因而西部地区必然成为新时代国内改革发展的重要回旋余地和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的巨大潜力所在。
同时,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也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发展活力。
因此,“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对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了一系列新的批示。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应“制定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新的指导意见”。
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
这些足见中国政府对西部发展的重视,但实际上,尽管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实施多年,其核心使命始终没有改变,即不断促进西部地区自身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思考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就是建立在我国加快西部开发的条件和时机已成熟的基础上的。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接近小康水平,我国有能力加大对西部地区开发的力度,尤其是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用更多的财力支持西部开发。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这里,正确的意识就是西部开发的战略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部地区的客观实际。
当前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文化教育比较落后,人们的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与东部有明显的差距。
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从百年大计、甚至千年大计出发,认真调查研究,制定科学的、全面的规划。
只有这样的战略,才能正确指导西部大开发,才能加快开发的速度和取得好的效益。
否则,不但不利于西部大开发,甚至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思考之一: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整体和部分是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着眼于整体,又要搞好局部。
早在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定时期,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两个大局”是从我国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这个大局出发,服从服务于这一大局的。
所以“两个大局”战赂充分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域优势和国家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中等收入社会,更为可喜的是东部沿海地区基本形成了一种自我发展的机制,具备了经济快速发展自立的条件。
2024年西部大开发学习心得体会(2篇)
2024年西部大开发学习心得体会____年西部大开发学习心得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年终于到来了,我有幸参与了西部大开发项目,并且亲身体验了其中的种种。
在这次的学习中,我获益匪浅,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会。
下面,我将用____字来总结并分享我在____年西部大开发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一、认识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我认为,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促进内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西部地区相对发展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因此,通过西部大开发,可以加快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互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认识西部大开发的挑战从实际经验来看,西部大开发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西部地区的科技实力相对偏弱,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也相对较少,制约了西部大开发的进程。
因此,要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地区的创新能力。
其次,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大规模的开发活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在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最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快。
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通信、水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
因此,在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地区的交通和通信条件,提高地方的发展速度。
三、学会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西部大开发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发挥这些优势和特长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我个人擅长计划和组织,我可以发挥这个优势,帮助团队成员制定工作计划和组织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我也注意到其他人的优势,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形成协同效应。
通过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我相信可以更好地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与反思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与反思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西部大开发也被提上了议程。
这一战略的提出,旨在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协同发展。
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进行不断的反思和调整,确保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逐渐被挖掘出来,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遗留问题,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
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不断完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比如,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加强与中亚、南亚等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建设跨国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
2.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地区以其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和劳动力成本低等特点,逐渐成为各类产业的聚集地。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加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和扶持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比如,在推广“裕华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同时,加强对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服务业的发展和支持,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3. 加强环境保护和协作共赢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加强对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的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生态保护措施,保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实现协作共赢的局面,在保护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的同时,推动共同发展。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反思1. 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同发展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同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从而实现更加全面、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因此,在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我们也要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发展。
《对中国西部大开发十年的反思》
《对中国西部大开发十年的反思》西部的发展,重要的不仅是要有资金(和80年代比中国现在已经是不缺资金),而且是资金的获得方式。
西部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新的经济部门,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经济、太空经济、海洋经济、旅游业、物流业、广告业、文化产业、休闲会务业、教育业、保健养生业等等。
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的发展制造业的新路。
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是在1979年从沿海地区开始的。
xx年开始的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则是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减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
十年后的今天,可以看到这一战略总体上是成功的。
西部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xx年到xx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4%,比全国平均高1.9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4.4个百分点;一批内地新涌现的明星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南宁等,其耀眼的程度不亚于沿海的深圳、厦门;神木等偏远地区的小县城,一跃跨入全国百强县的行列;西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逐步加快,从xx年的7.3%,提高到xx年的14.5%,xx年也达到12.4%,高于全国的总体水平;人均收入的增长,至少可以说基本跟上了全国的平均速度,没有使东西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这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上是少见的。
和大部分先发展国家的,依靠私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试错的发展道路不同,中国是通过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制定产业政策,发挥后发优势,依靠政府有效地集中使用有限资源,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和战略产业,为外资和民间私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同时,开展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学习。
寻租现象和腐败普遍这一模式很快地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果,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益,避免了市场试错的弯路,中国的gdp持续30年的高增长,中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大,贫困群体迅速减少;但其负面影响是分配过于向政府倾斜,政府持续垄断大部分资源,寻租现象和腐败普遍,不公正的收入差距扩大,污染严重,精英以外的普通老百姓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参与感和分享感较低,社会成本在越来越高。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经验与启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发展不平衡、乃至落后地区的问题愈发突出。
为了推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战略性政策,其中之一就是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旨在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发展,让西部地区逐渐融入全国的经济体系中。
这次发展实践根据特定的地域条件、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现状,有着独特的体系结构和效益。
一、背景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区域经济格局的不平衡现象逐渐显现出来。
东部沿海地区发达,而中西部地区一直处于发展的较为落后的地位。
为了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推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就是西部大开发。
二、实施过程1. 政策措施西部大开发在国家政策层面提出,实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措施:一是大规模的财政投入,大力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投资,优化资本投入结构,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西部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实施产业转移和流通性战略,把发展主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鼓励东部的产业公司到西部建立分公司或产业转移落户,形成产业转移的红利。
三是基础建设的扶持,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水利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基础设施布局。
四是人才方面的扶持,为西部地区人才引进提供优厚的政策支持,引导高端人才、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在西部地区投资创业。
五是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监管水、土、气和垃圾污染,加强环保督察。
2. 推动全面发展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区域化为特色,以促进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在此过程中,国家仅仅提供了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走产业转移的路子,通过依托西部地区的自然、人文和产业资源优势,带动产业的提升,进一步增强西部地区发展的活力,并促进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
3. 取得的成果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通过大力实施政策扶持和产业转移,建设了一批公路、水电、信息化、城市化基础设施设施,造就出了一批产业重镇,如成都、重庆、西安、贵阳、昆明、兰州等,有效拉近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保障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背景、总结及反思
西部大开发的背景、总结及反思作者:孙林徐尚平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今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并对西部大开发多年以来的成就与不足做了系统的总结与反思,旨在为西部政府和人民更好地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西部开放式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背景成就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减缓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使中国经济增长缓慢,西部原本就贫弱,加之遭遇这样的大危机更是雪上加霜。
2008年之后,党中央统揽全局、审时度势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由于西部各省与数十个国家有边界联系,因此,只要西部充分利用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必将打开西部开放式发展的新局面,为此,西部各级政府需要对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得失有一个全面的反思,并对当前经济增长方向有一个明确认识,本文将从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与历史动机、西部大开发成就回顾、西部大开发的经验与反思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西部大开发的背景1999年6月,江总书记在西安就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对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建设,对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务必将此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西部开发已多年,改革时日已久。
至此,中国将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为改变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协调东西部经济均衡发展,党中央不失时机地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部署。
西部,作为更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正等待被探索、被开拓。
中央的战略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在这样的历史机遇面前,如何推动西部的发展成为当世人急需思考的问题。
1999年,党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多年来,西部大开发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
学术界及政府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作用等方面对此做出了回答,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
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精品范文-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回顾及思考(1)论文
精品范文-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回顾及思考(1)论文中国西部大开发历史回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预示着21世纪初我国将把开发的重点放在西部地区。
其实,中国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有其兴盛辉煌的一页,西部地区的发展兴衰历程值得人们回顾和思考。
中国西部地区开发的历史进程中国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西部地区的大溪文化、大墩子—礼州文化、马家窑文化、马厂文化、齐家文化、仰韶文化的影响较大,说明当时东西部的发展差距并不大。
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夏商周三个王朝的中心横跨黄河流域的今晋、陕、豫、鲁等省,东西差距也不明显。
春秋战国时期,西部的秦国在耕战背景下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王朝。
秦汉三国时期,西部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地区,先后被称为“天府”。
关中地区曾是秦代和西汉时期的政治中心,故《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今陕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交界的毛乌素地区,当时水草丰美,有较多重要的城镇。
从关中以西,汉代的丝绸之路十分通达,有“胡商贩客,时见于塞下”之称;丝路两旁农牧兼营,河西、西域地区屯田众多;丝路上城镇繁荣,如楼兰、精绝、且未、鄯善等十分知名。
汉代成都平原由于有都江堰工程八荡尤耍恢⑩恕裼谑鞘ⅲ醒难伞薄:捍猿啥嘉行模ⅰ拔髂弦摹钡厍枇⒖は兀澳济裢吞铩保踩〉媒洗蟪杉ā?BR> 唐代前期,中国西部地区经济仍然有重要的地位。
关中地区为中心地区,而陇右一带“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有研究成果表明,唐代西北屯田达584屯,西北地区占全国10%的小农提供了全国90%以上的“和籴残粮”,故史载“入河湟之赋税满右藏”是形成国库“财宝山积”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代有“扬一益二”之称,说明益州成都一带仍然是经济与文化发达的地区,可与长江下游的扬州相提并论。
安史之乱后,西北社会经济受到严重摧残。
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中国经济中心开始移向东南地区。
中国历代开发西部的轨迹——评汪受宽教授的《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反思》
以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 海、 新疆 和内蒙古 、 西等西部 省市 区历 史上 的开发 广 为研 究对象 , 坚 实 的专 题 研究 基 础 上 , 在 吸收 学 界 已有成果 , 站在 2 l世纪建立 和谐社会 和可持续 发展 思想 的高度 , 在科 学发展观 的指导下 , 中国历代 西 对 部开 发 的特 点 、 律 、 验 、 训 等作 了 系统 总 结 。 规 经 教 该书共分绪 论 、 编和下编三 部分 。 上 绪 论 对 西部 开 发 的有关 理 论 和 概 念进 行 了探 讨, 列举 和分析 了西部开发 历史研究 的有关成 果 , 指 出西部 的历 史就 是一 部 开发 史 , 论证 了西部 大开 发 离不开历史 经验 的借 鉴 , 当前 正在 实施 的西部 大 对 开发 战略的推进 提 出了九 点政策建议 。 上编题为“ 西部开发的历史与实践”分朝代 、 , 分 阶段对先秦至当代的西部开发史进行了全景式的审 视和扫描, 分析其特点、 成绩、 缺失和局限 , 中国 总结 历代西 部开发 的规律 , 西部大开发 寻觅借鉴 。 为 下编题 为“ 部开 发 的历 史反 思 ” 以建立 和谐 西 , 社会 的 2 8字要求 为 指针 , 不 同专 题 , 分 以切 片 的形 式, 从西部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 西部各地在中国历史
高 士 荣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汪受宽教授主编的《 西 部大开发的历史反思》 兰州大学 出版社 ,0 9 ( 20 年) 书, 既是数 十位作者 合作 的研 究成果 , 也是 国家 社 会 科学基金 “ 五” 十 规划重点项 目的最终 成果 。该 书
一
第一, 西部 开发 的区域 性 。西部 各 省市 区 在 高士荣 (9 4 , , 黄石人 ,西安 财经学院学报》 16 一) 女 湖北 《 编辑部副编审 , 博士 , 研究方向为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回顾与思考
中国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回顾与思考作者:邹东涛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12期[摘要]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这块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10年的西部大开发,确实取得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成就。
但是,我们要理性看待西部大开发的“亮点”,要具有忧患意识,要深入探索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新举措,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回顾;思考;理性我是陕南秦岭巴山贫困山区汉阴县人氏。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部人,作为黄土地的儿子、秦巴山区的儿子,故乡情、赤子心使我从感情上十分关注西部经济的发展,工作无论是在汉阴、安康、西安还是北京,对西部经济发展的思考从来没有停止过。
1993年3月31日,在西北大学工作的我,应邀在西安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西安理论讲坛”上作了题为《西安,如何重振汉唐雄风》的首场报告,指出:“要重振汉唐雄风,必须重振思想观念”;“要使西安经济‘火’起来,必须使思想观念‘火’起来”;“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万两黄金。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家体改委工作的我,协助上级领导参与组织了由国务院7部委参加的“中国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联合课题组的工作,到西部一些省市自治区作了调研,于1998年出版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一书。
十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打心里十分拥护,可以说是激情澎湃,写下了《西部大开发礼赞》:西部开发号令颁,江山翘首喜开颜。
离乡游子情何在?当为桑梓献华篇。
2000年春,我组织编撰了四大卷约1000万字的《中国西部大开发全书》[1]。
这项工作得到首任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曾培炎同志的积极支持,由他担任该书总顾问,我担任总主编。
随后,我出版了《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邹东涛西部开发文集》[2],收集了我从1970年以来关于西部经济发展的文稿。
我一直有着到第一线实地调研的嗜好,长期以来,跑遍了西部所有省市自治区,不断地加深着西部发展的思考。
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进程和成就
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进程和成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西部地区的大开发成为了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政府为了促进西部地区发展而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自1980年代以来已经历了近30年的时间。
这个过程中,西部地区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不断取得重大成就。
一、历史进程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重点关注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
由于政策的不适当和不公平,以及地理、历史、经济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程度较高。
1988年,全国人大批准了《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纪要》,正式启动了西部大开发的进程。
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部大开发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成就通过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也同样迅速。
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果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评价。
(一)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大开发期间,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能源和水利等项目。
从铁路、公路、运输设施的改善到大型水利工程等,都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西部地区的交通、能源和水利设施已经大幅提升,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资源开发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是钢铁、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多种资源的重要供应区。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开展,这些资源被逐步挖掘出来,利用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西部地区在国内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地位。
(三)巨大经济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经济逐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而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加惊人,特别是在“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期间,该地区的经济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生态文明建设西部地区的生态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开发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开展,地区政府引导民众意识环保,倡导“绿色发展”,在开展经济活动、促进就业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对西部传统开发模式的反思
对西部传统开发模式的反思一、中国历代王朝开发西部的方略及历史价值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都面临着诸多的边疆问题。
为了协调民族关系,加强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历代统治者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边疆政策。
尽管政策的政治性原则决定了我国古代边疆政策无一不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历代王朝对西部的开发和治理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客观上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因此研究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其特点,不仅有利于我们加深了解历代王朝对西部地区的治理状况,而且也可为当今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一)经营边疆的政治方略1.设立治理边疆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我国自秦代起就是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统一国家。
历代封建王朝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大都设有兼职官员或专门机构处理边疆地区的民族事务,如秦朝的“典客’’和“典属国”,汉代的“大鸿胪”和“客曹尚书”,隋唐时期的“鸿胪寺卿’’和礼部中的“主客司,,,第三章对西部传统开发模式的反思.6 1.以及元朝的“宣政院”等,这些官员和机构的设置对促进我国边疆地区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吐蕃地区,开了在中央政府中设置具体管理地方机构的先河。
清代设立了专管西部、北疆地区的中央机构“理藩院”,在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西部、北部边疆地区的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理藩院实际上是一个政务机构,它参与清朝议政和军事活动,审理西部、北部地区发生的刑事案件,调解蒙古族族内纠纷,管理喇嘛教事务,赈济灾荒,负责会盟,管理驿站,巡查卡伦,稽查蒙古地区户丁,管理西、北部地区各少数民族王公朝觐、爵禄,以及处理对俄国的外交事务。
清朝设置理藩院,表明我国边疆管理机构已经初步完备。
2.羁庶政策,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认识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在行政管理方面实行了羁縻政策。
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心得
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心得标题: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心得字数:____字引言: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我参加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
通过系统学习了解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背景、目标任务和取得的成就,深刻体会到了西部大开发对于中国进步的重要意义。
在此次活动中,我还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章: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分析(____字)1.1 西部大开发的背景1.2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1.3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第二章: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与任务(1500字)2.1 西部大开发的目标2.2 西部大开发的任务与内容2.3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支持第三章: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效果评估(1500字)3.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3.2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效与倡议3.3 西部大开发战略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第四章: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经验总结(1500字)4.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经验4.2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创新与实践4.3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示与借鉴第五章:我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建议和思考(1500字)5.1 我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建议5.2 我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思考与展望结语:通过参加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我更好地了解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背景、目标任务和取得的成就。
同时,我也对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希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能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中国的西部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福祉。
西部大开发学习总结:战略思路与实施关键
西部大开发学习总结:战略思路与实施关键西部大开发学习总结:战略思路与实施关键引言:自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承载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西部大开发涵盖的范围广泛,任务繁重。
本文将在回顾西部大开发战略历程的基础上,探讨其战略思路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旨在为未来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一些建议。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历程回顾2000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20多年来,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国家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大幅增加,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开发开放程度不断提升。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思路1. 区域差异化发展思路西部地区发展水平不一,区域间发展差异较大。
因此,西部大开发需要遵循区域差异化发展思路,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有些地区适合发展旅游业,有些地区适合发展农业,有些地区适合发展矿产资源等。
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2. 特色产业培育思路西部地区在发展中要依靠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和自然环境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附加值的提升。
例如,西部地区可以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特色农产品等产业,打造独特的品牌和优势。
3. 融合发展思路西部大开发需要注重促进区域间的融合发展,推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经济联动。
只有实现各地区经济的融合发展,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在融合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加强交通、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地理障碍,降低交易成本。
三、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关键1.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西部大开发需要政府关注和政策的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企业进入西部地区投资。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持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和人才流动,提升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
西部大开发五年来的历史回顾与前瞻
西部大开发五年来的历史回顾与前瞻
白永秀
【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35)001
【摘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经济总量得到了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总结西部大开发的经验,在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中要采取以下措施:立足西部大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提升西部大开发的地位;进一步解决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坚持利益诱导原则,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出台重大特殊政策;加强观念转变和制度创新,重视西部大开发软环境的培育.
【总页数】9页(P5-13)
【作者】白永秀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西部大开发“十二五”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回顾与前瞻 [J], 邹涤;景峰
2.回顾·反思·前瞻——五年来科学发展观研究述评 [J], 陈曙光
3.30年来中国收入分配原则改革的回顾与前瞻——一项基于公平与效率双重标准
的历史研究 [J], 刘承礼
4.公民精神理性成长的法治意义\r——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回顾与前瞻[J], 马长山;李金枝
5.公民精神理性成长的法治意义——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回顾与前瞻[J], 马长山; 李金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三次西部开发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 董志凯;吴江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出版物刊名: 当代中国史研究
页码: 81-87页
主题词: 区域经济;西部开发;西部开发史
摘要:新中国对西部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开发,第一次是以156项建设项目为核心对西部地区的建设,第二次是“三五”时期以“三线”建设为核心而进行的开发。
世纪之交,党中央又一次作出了西部开发的战略决策,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西部地区进行的第三次大规模的开发。
我国前两次西部开发通过强有力的国家计划,集中有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布局中国工业,使西部地区初步建立了现代工业。
这两次开发虽然极大地改变了西部的落后面貌,有效地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但由于它们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进行的,在投融资、理财、调动各方积极性等诸方面均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条件下,第三次西部开发需要新的思路和新的措施。
在这方面,我国西部开发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回顾及思考(一)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预示着21世纪初我国将把开发的重点
放在西部地区。
其实,中国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有其兴盛辉煌的一页,西部地区的发展兴衰历程值得人们回顾和思考。
中国西部地区开发的历史进程
中国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西部地区的大溪文化、大墩子—礼州文化、马家窑文化、马厂文化、齐家文化、仰韶文化的影响较大,说明当时东西部的发展差距并不大。
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夏商周三个王朝的中心横跨黄河流域的今晋、陕、豫、鲁等省,东西差距也不明显。
春秋战国时期,西部的秦国在耕战背景下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王朝。
秦汉三国时期,西部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地区,先后被称为“天府”。
关中地区曾是秦代和西汉时期的政治中心,
故《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今陕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交界的毛乌素地区,当时水草丰美,有较多重要的城镇。
从关中以西,汉代的丝绸之路十分通达,有“胡商贩客,时见于塞下”之称;丝路两旁农牧兼营,河西、西域地区屯田众多;丝路上城镇繁荣,如楼兰、精绝、且未、鄯善等十分知名。
汉代成都平原
恕裼谑鞘ⅲ醒难伞
由于有都江堰工程八荡尤耍恢⑩
薄:捍猿啥嘉行模ⅰ拔髂弦摹钡厍枇⒖は兀澳济裢吞铩保踩〉媒洗蟪杉ā?
唐代前期,中国西部地区经济仍然有重要的地位。
关中地区为中国政治中心地区,而陇右一带“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有研究成果表明,
唐代西北屯田达584屯,西北地区占全国10%的小农提供了全国90%以上的“和籴残粮”,故史载“入河湟之赋税满右藏”是形成国库“财宝山
积”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代有“扬一益二”之称,说明益州成都一带仍然
是经济与文化发达的地区,可与长江下游的扬州相提并论。
安史之乱后,西北社会经济受到严重摧残。
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中国经济中心开始移向东南地区。
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也随之转移。
中国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开始大大下降。
宋虽然仍刻意在西北营田,但由于党项等民族阻隔,加上生态环境恶化,河流改道、断流,沙漠化加重,重开的青唐道又多有不便,丝路一度受阻。
同时,由于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南方海上丝路日益繁荣,逐渐取代了西北丝绸之路的地位。
在西南地区,四川的经济地位曾十分重要,成为宋王朝的一个重要粮草供给地。
但宋在四川划大流河与大理为界,偏安一隅,政治上在西南的气度已经不如以前。
南宋末年和元代末年的四川战乱,对四川社会经济的影响尤大,唐宋逐步形成的经济基础和人文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但元明以来在云南、贵州设立行省,将云贵高原并入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之下,有利于云贵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明代的洪武大移民,对西北陕西、甘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期关闭嘉峪关,对今新疆一带的控制相对削弱,对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多有负面影响。
明清以来,东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的总体差距拉大。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
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快。
元明清三朝出于戍边的需要,虽不断在西北地区和西南边疆实行屯田,解决军用,救济饥民,掀起开发高潮,但东部地区的发展更快,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明显下降。
清代前期在河西和北疆大规模移民屯田,西北地区出现了一个开发高潮。
但道光以后外国侵略势力入侵,移民垦殖业受创,屯田荒废,在干旱和风沙的影响下,沙漠化推进明显,适合人类基本生存的环境地区减少,西北许多地区走向一种生态性贫困。
明末农民起义的主要发源地是在西北和西南,不能不说与这种生态性贫困密切相关。
清代的“湖广填四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大量移民进入垦殖,也形成一个开发高潮,出现“低山尽村庄,沟壑无余土”的格局,对于四川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一度有积极的影响。
但随之而
来的人口密度大增,山地垦殖风潮乍起,水土流失严重,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走向一种结构性贫困。
新中国成立初期,近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10%,但在这10%
的近代工业经济中70%都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西部地区仍十分落后。
由于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恶劣,国家将工业重点投向西部地区。
特别是60
年代的三线建设,大量厂矿内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前形成的工业布局,使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有所减少。
改革开放20年来,按照梯度理论,
重点开发东南沿海地区,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向等方面向东南地区倾斜,极化效应和回流效应十分明显,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