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之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生产部工时管理制度
生产部工时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生产部员工的工时管理,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维护组织的稳定运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部全体员工。
三、工时管理标准1.工时计算–员工的工时从进入工作岗位开始计算,结束时间为工作岗位离开时间。
–工时按实际出勤情况计算,包括正常上班时间、加班时间和请假时间。
–加班时间需要经主管单位批准,并记录在加班登记表中。
2.正常工作时间–生产部的正常工作时间为每周五天,每天工作8小时。
–实在上班时间由生产部主管依照实际生产需求进行布置,并通知相关员工。
3.加班管理–需要加班的员工应提前向主管单位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加班时间应记录在加班登记表中,由员工和主管单位签字确认。
4.请假管理–员工如需请假,应提前向主管单位提出请假申请。
–请假申请需注明请假事由、请假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请假时间不得超过3天,如需请假时间超过3天,需供给认真请假理由和相关证明文件。
–请假期间需由员工和主管单位签署请假单,离开和归来时需进行登记。
5.缺勤管理–未经请假或未经批准擅自不到岗工作的,将视为缺勤。
–缺勤超过3次,将按规定予以相应纪律处分。
6.值班管理–为确保生产部的正常运转,需要布置员工进行值班工作。
–值班表由主管单位提前编制,并在生产部内公示。
四、考核标准1.按时出勤–员工应依照工作时间要求按时上班,并正确打卡。
–迟到、早退、提前下班等行为将影响员工的绩效考核。
2.加班管理–合理加班并依照规定进行登记的员工将获得加班工资或调休机会。
–长期加班过多或频繁加班未经批准的员工将被视为绩效不佳。
3.请假管理–合理请假且经批准的员工将不影响绩效考核。
–频繁请假或未经批准请假的员工将被视为绩效不佳。
4.值班管理–值班期间依照工作布置完成工作任务的员工将获得绩效嘉奖。
–值班期间因玩移动电话、打瞌睡等行为导致工作不能有效完成的员工将被视为绩效不佳。
5.缺勤管理–未经请假或未经批准擅自不到岗工作的员工将视为绩效不佳。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引言标准工时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合理设定和管理工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生产成本的控制和企业效益的提升。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以确保工时管理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二、定义1. 标准工时: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合理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2. 实际工时:指实际完成一项工作所耗费的时间。
三、标准工时设定1. 标准工时的设定应基于科学的工作测定方法,结合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难度等因素进行评估。
2. 标准工时应经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
3. 标准工时的设定应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经验水平,以及工作过程中的休息和调整时间。
四、工时管理流程1. 工时记录:每位员工应按照规定的工时记录方式记录自己的工作时间,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休息时间等。
2. 工时核算:根据员工的工时记录,计算出实际工时,并与标准工时进行对比。
3. 异常工时处理:对于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应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4. 工时报告:定期生成工时报告,包括各部门、各岗位的工时情况,以及工时利用率、工时效率等指标的分析和评估。
五、工时管理的考核与奖惩1. 考核指标:工时利用率、工时效率、工时偏差等可以作为工时管理的考核指标。
2. 奖励机制:对于工时管理表现优秀的员工,可以给予奖励,如工时奖金、表彰等。
3. 处罚措施:对于工时管理不规范或存在违规行为的员工,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扣减奖金、警告甚至解雇等。
六、工时管理的优化与改进1. 不断优化标准工时设定方法,确保标准工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工时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工时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建立健全的工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工时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分析,提高工时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4. 定期开展工时管理的评估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概述标准工时管理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工时标准,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法。
标准工时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并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工作歇息时间,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二、标准工时的确定1. 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普通采用工作时间与产出数量的比例来确定。
具体计算公式为:标准工时 = 总工作时间 ÷产出数量。
其中,总工作时间包括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以及歇息时间。
2. 标准工时的调整标准工时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当生产任务较为紧张时,可以适当提高标准工时,以确保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当生产任务较为宽松时,可以适当降低标准工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标准工时的管理1. 工时记录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时记录系统,记录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歇息时间。
工时记录可以采用人工记录或者电子记录的方式进行,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工时统计与分析企业应定期进行工时统计与分析,了解员工的工作时间分布情况,发现工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 工时考核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质量进行工时考核,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工时考核可以采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和客观。
4. 工时调度企业应根据生产任务的紧张程度和员工的工作能力,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歇息时间。
工时调度应充分考虑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动力,避免过度劳苦和工时冲突的发生。
四、标准工时管理的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时间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2. 保障员工权益标准工时管理可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歇息时间合理安排,避免过度劳苦和工时冲突。
3. 提高产品质量合理的工时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减少因疲劳造成的工作失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精益生产-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
保证生产质量
统一工作标准
标准工时可以作为员工工作的统一标准,确保每个员工按 照相同的标准进行操作,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01
发现并改进问题
通过设定标准工时,企业可以发现生产 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进而改进工艺、 提高产品质量。
02
03
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标准工时要求员工具备相应的技能水 平,促使员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技 能。
直接时间研究
总结词
直接时间研究是一种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直接获取作业时间的方法。
详细描述
直接时间研究需要观察员对作业过程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每个作业步骤的时间消 耗,包括正常时间、宽放时间等,并考虑作业的准备和结束时间。这种方法能够 提供较为准确的标准工时数据,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预定时间标准法
将调整后的标准工时反馈给 员工,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确保员工能够按照新的标准 工时进行操作,同时持续关 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 点,不断优化和改进标准工 时。
06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某汽车制造企业的标准工时设定
总结词
科学分析与实践结合
VS
详细描述
该汽车制造企业采用时间研究方法,结合 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对每个作业岗位的工 作流程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观测、记录和 计算,确定标准工时。同时,引入作业改 善建议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持 续优化标准工时。
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
01
02
03
04
价值导向
关注客户价值,以客户需求来 确定产品的价值,并以此为基
础进行生产和改进。
流动与平衡
通过优化流程,实现生产过程 中的物流平衡和顺畅,减少等
待和搬运浪费。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引言标准工时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员工绩效评估等方面。
为了规范标准工时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绩效,制定本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二、适合范围本标准工时管理规范适合于所有企业的生产创造部门,包括生产车间、装配线、生产线等。
三、定义1. 标准工时: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正常时间,包括实际工作时间和合理歇息时间。
2. 实际工时:指员工实际从事工作的时间,不包括非工作时间、歇息时间和加班时间。
3. 歇息时间: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享受的合理歇息时间,包括午休和其他短暂歇息时间。
4. 加班时间:指员工超过标准工时的工作时间,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加班工资。
四、标准工时的制定1. 标准工时的制定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测算。
2. 标准工时应考虑到工作的复杂程度、技能要求、工作环境等因素,并与实际生产需求相匹配。
3. 标准工时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五、标准工时的管理1. 员工应按照标准工时进行工作,不得擅自缩短或者延长工作时间。
2. 员工应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和歇息时间进行工作,不得随意加班或者早退。
3. 管理人员应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监督和记录,确保工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员工加班应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并按照规定的比例支付加班工资。
5. 员工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加班对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
六、标准工时的考核和评估1. 标准工时的考核应以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基础,综合考虑员工的工作态度、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因素。
2. 考核结果应及时向员工反馈,并进行适当的奖励或者处罚。
3. 定期对标准工时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科学合理性和适应性。
七、违纪处理1. 对于擅自缩短或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员工,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
2. 对于擅自加班或者早退的员工,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
3. 对于频繁加班或者超时工作的员工,将进行适当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完成一定工作量所需的时间。
标准工时管理是企业对员工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控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以确保工时管理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性。
二、目的和范围标准工时管理规范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内部工时管理的流程和方法,确保员工的工时合理计算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适合于所有部门和岗位的员工。
三、标准工时计算1. 标准工时计算公式:标准工时 = 标准产量 ÷单位时间产量2. 标准产量: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标准产量,可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单位时间产量: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确定单位时间的工作量,例如每小时、每天或者每周的工作量。
四、工时记录和统计1. 员工工时记录:员工每天上班前需打卡,并在下班后再次打卡。
打卡记录包括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和歇息时间。
2. 工时统计:每月末,由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的工时进行统计,并生成工时报表。
报表中应包括员工姓名、工号、部门、工作日期、上班时间、下班时间、歇息时间和实际工时等信息。
五、工时管理1. 弹性工时制度: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可以实施弹性工时制度,即员工可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自由调整上班和下班时间,但总工时不能超过规定的标准工时。
2. 加班管理:员工加班需提前向上级主管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加班。
加班时间应按照规定进行计算,并支付相应的加班费。
3. 请假管理:员工请假需提前向上级主管请假,并填写请假申请表。
请假期间的工时不计入实际工时。
4. 工时考核和奖惩:根据员工的实际工时和工作表现,进行工时考核和奖惩。
考核结果可作为晋升、薪资调整和奖励的依据。
六、工时监督和改进1. 工时监督:各部门主管应对员工的工时进行监督,确保工时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如发现工时记录异常或者不合理,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2. 工时改进:根据工时统计数据和员工反馈,不断改进工时管理制度,提高工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工时管理办法
公司工时管理制度制定及适用范围工时管理方法一、目的本方法旨在明确公司工时管理的具体要求,包括工作时间、休假、加班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员工和公司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公司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公司内全体员工的工时管理,对于工作时间、休假、加班等事项均需遵守本方法的规定。
三、工作时间安排1.标准工作时间:公司的标准工作时间为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时。
员工应按时上下班,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
2.弹性工作时间: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员工的工作需要,可以实行弹性工作时间。
员工可根据工作任务和个人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但需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3.工作量的合理安排:公司应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量,避免员工过度劳累。
各部门负责人应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确保员工的工作量适度。
四、加班管理1.加班申请:员工因工作需要需加班时,需提前向直接上级提出申请。
部门负责人需对申请进行审核,并视情况批准加班。
2.加班补偿:公司鼓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加班。
如因特殊情况需加班,员工可申请调休或获得相应的加班补偿。
3.加班记录:公司对员工的加班情况进行记录,并按照相关政策执行相应的福利或补偿措施。
五、休假管理1.年假:员工工作满一年后,享有法定的年假。
员工应提前向直接上级申请年假,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统一安排。
2.病假:员工因病不能正常工作时,可申请病假。
病假申请需提供相关医疗证明,并按公司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3.事假:员工因个人原因需请事假的,需提前向直接上级申请,并按照公司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事假期间不享有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
4.婚假、产假等国家法定假期:员工享有国家法定假期。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规定执行相关假期申请及福利待遇。
六、出差管理1.出差申请:员工因工作需要需出差的,需提前向上级领导提出申请。
出差申请需说明出差事由、时间及预计费用等,并按照公司规定办理出差手续。
2.出差报销:出差人员需按照公司规定标准进行出差报销。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标准工时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合理确定工作时间,并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工时计量和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工作满意度。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以确保工时管理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二、工时计量方法1. 工时计量单位:以小时为单位计量工时,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 工时计算方法: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进行计算,包括正常工作时间、加班工时和休假工时。
3. 工时记录:所有员工的工时都应该记录在工时记录表中,包括签到时间、签退时间、加班时间和休假时间等。
三、标准工时的确定1. 标准工时制定:根据工作岗位的特点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并且要与实际工作情况相匹配。
2. 标准工时调整: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和员工工作负荷的变化,可以适时对标准工时进行调整。
调整应该经过合理的程序和决策,并且要及时通知相关员工。
四、加班管理1. 加班申请:员工需要加班时,应提前向上级主管提交加班申请,并说明加班的原因和估计加班时间。
2. 加班审批:上级主管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审批加班申请。
加班审批应及时进行,并且要在工时记录表中记录相关信息。
3. 加班补偿:对于加班工时,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补偿,包括加班费或者调休等。
五、休假管理1. 休假申请:员工需要休假时,应提前向上级主管提交休假申请,并说明休假的原因和估计休假时间。
2. 休假审批:上级主管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审批休假申请。
休假审批应及时进行,并且要在工时记录表中记录相关信息。
3. 休假补偿:对于休假工时,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补偿,包括带薪休假或者调休等。
六、工时管理的监督与考核1. 监督机制:建立工时管理的监督机制,包括定期抽查和随机检查等,以确保工时管理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2. 考核指标:根据工时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包括工时使用效率、加班率和休假率等。
生产产品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3.1.4制一课:提供生产流程及其它有关数据(模穴数量、周期、模号等),并负责对工艺流程及标
准工时会审,并提供合理建议。
4、定义:
4.1标准工时:熟练度适中的作业员,在标准管理状态下,用标准的工作方法,以正常的工作速度完成单位工作量所需的时间。
2、范围:
本公司开发的产品及OEM加工产品。
3、职责:
3.1工艺流程标准
3.1.1研发部(产品工程课):负责提供产品之零件图、成品图、测试条件、管控尺寸、包装方式和BOM及其它有关数据。
3.1.2制造工程课:
3.1.2.1参与新产品设计审查会议并制订初步工艺流程及标准工时预估。
3.1.2.2标准工时录入系统。
5.1.3IE及时将预估工时录入系统。
5.2 工艺流程梳理/标准工时实测:
5.2.1产品试产时,IE对其产品工艺及工时进行梳理修正。经部门主管审核。部门主管审核时有异议,IE重新进行梳理确认。每周将确认后的工时会签至相关部门。
5.3 会签相关单位:
5.3.1部门主管审核通过后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工时,会签各相关单位。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编制人
XXXXX
审核人
CCCC
批准人
VVVVV
日期
2019-3-28
日期
日期
文件修改记录
序号
修改版次修改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1
A/0
ALL
新版制订
2014-10-21
2
B/0
ALL
根据新版组织架构完善相关职能部门名称
2019-4-01
1、目的:
工时管理办法
工时管理办法一、工时管理目的为规范员工工作时间,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旨在确保公司运营与员工福祉的平衡,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时管理原则1. 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工时管理合规。
2. 公平性原则: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3. 灵活性原则:根据公司业务需求和员工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时。
三、工时标准1. 标准工时:公司执行标准工时制度,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
2. 综合工时:对于部分岗位,经劳动部门批准,可实行综合工时制度。
3. 不定时工时: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等特殊岗位,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
四、工时记录1. 工时记录方式:公司采用电子考勤系统记录员工工时,员工需按时打卡。
2. 工时记录内容:包括上下班时间、加班时间、请假时间等。
3. 工时记录要求:员工应确保工时记录真实、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五、加班管理1. 加班申请:员工加班需提前向直属上级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加班。
2. 加班补偿:公司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加班员工给予调休或支付加班工资。
3. 加班控制:公司倡导高效工作,尽量避免加班,确需加班的,应严格控制加班时长。
六、请假管理1. 请假类型:包括事假、病假、年假、婚假、产假等。
2. 请假流程:员工请假需提前提交请假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休假。
3. 请假规定:员工应合理规划假期,确保工作连续性和团队协作。
七、工时监督与检查1. 监督检查部门:公司设立专门的工时监督部门,负责对员工工时进行监督与检查。
2. 监督检查内容:包括工时记录、加班审批、请假管理等。
3. 违规处理:对于违反工时管理办法的员工,公司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罚。
八、工时调整与弹性工作制1. 工时调整:公司可根据业务季节性变化、项目需求等因素,对员工工时进行合理调整,并提前通知员工。
2. 弹性工作制:对于符合条件的岗位,公司可实行弹性工作制,允许员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精益生产 标准工时及其测量方法
等
汇总并整理过去求得的标准时间 值,用于类似或同类作业
对于每个要素动作使用预先规定的 适用的时间值,如MTM和WF等
作业内容不确定等 不适合时间研究的 作业
经验估计法
具有渊博知识和经验的人凭经验进 行估计的方法,精度不很高,用于 单件生产等情况
每个作业单位的标准时间表制作
标准时间的承认
标准时间内容的直接说明及工厂干部说明 标准时间的承认
标准时间的维持系统的设计
20/130
标准时间的实施(使用)
◇ 正常时间的设定
● 根据连续时间研究法的分析(例)
(单位DM : 1/100分)
要素作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个别时间 要素作 评价 系 正常
合计
9/130
1.6 标准工时的组成
准备
正规作业 主作业
收尾
宽放时间 作业上的 管理上的
人的
休息
其他
正常作业时间
最小限度的设定
标准时间 = 正常时间 + 宽放时间 = 正常时间 × (1+宽放率)
宽放时间
工厂宽放 作业宽放 生理性宽放 疲劳宽放
特殊宽放
10/130
1.7 标准工时的计算
◇ 各种时间的计算
标准作业速度
4/130
1.3 标准工时的目的
●● 某某个个计计划划所所需需『『时时间间』』的的『『预预测测值值』』基基础础资资料料 ------------ 树树立立计计划划
●● 当当完完成成对对应应的的标标准准作作业业时时,, 进进行行『『实实绩绩确确认认』』 ------------ 确确认认实实绩绩所所需需的的指指标标的的基基本本资资料料
工时管理规章制度
工时管理规章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工时管理,确保员工合法权益,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的工时安排、调整及管理。
三、工时制度
1. 标准工时制:公司实行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
员工按照规定时间正常上下班,超过规定时间按照加班处理。
2. 综合工时制:针对部分特殊岗位,经劳动部门批准后可实行综合工时制。
综合工时制以年、季、月、周为单位,按照公司实际工作需要灵活安排工作时间。
3. 不定时工时制:对于高级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等无法按标准工时制或综合工时制衡量的岗位,经劳动部门批准后可实行不定时工时制。
不定时工时制根据工作需要自行安排工作时间。
四、加班及调休
1. 加班:员工在规定工作时间外,因工作任务需要继续工作的,视为加班。
加班需提前申请,经部门主管审批后方可加班。
2. 调休:员工加班后,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调休。
具体调休时间由部门主管安排,确保不影响正常工作。
五、请假及假期管理
1. 请假:员工请假需提前向部门主管申请,请假时间超过一天的需经上级领导审批。
请假期间工资按公司规定执行。
2. 假期管理:员工请假及休假期间,应保证工作交接无误,不影响正常工作进度。
如因请假造成公司损失,员工应承担相应责任。
六、其他事项
1. 员工应遵守公司工时管理规定,确保工作时间高效利用,不得消极怠工。
2. 公司鼓励员工合理安排个人时间,注重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3.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行政部负责解释并修订。
精益生产改善方案(精益生产改善方案)IE标准工时评定细则
1.0目的:1.1作为IE人员制定IE标准工时的依据.1.2达成全厂员工对IE标准工时的认识.1.3确定工作时间标准,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1.4通过“定员定量”,能有效控制人工成本,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的稼动率的目的.1.5作为设立绩效管理制度的依据.1.6决定标准成本,并作为标准预算的依据.1.7协助生产排线,解决生产线的平衡.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在量产前(BEFORE MASS PRODUCTION)及量产后(AFTER MASSPRODUCTION)之所有机种的标准工时的制定,修正.3.0相关文件:3.1文件与数据管制程序(EN-P-00400)4.0权责:4.1 D.C.C负责对该三阶文件统一编号,保存与登录.4.2 IE TEAM负责制定、修正和维护IE标准工时文件.4.3 工程负责提供相关的工程技术数据,工程SAMPLE.4.4.生技协助IE制定IE标准工时,缩短产品的制造周期.4.5生管根据IE标准工时按排生产计划及跟催生产进度.4.6 制造处各制造部门.认可IE标准工时,并以此作为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依据;课长须全面负责贯彻和落实IE 标准工时,当无法达到IE标准工时时,必须立即责成检讨;对于因员工熟练程度提高、制程改良和工程变更而使IE标准工时控管失效时,负责书面知会IE人员修正.5.0定义:5.1 IE: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将人、物料、设备、能源以及信息等集成化系统进行合理化的配置、设计与改善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工程分析及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对该系统所取得的结果进行预测、规定和评估5.2 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5.3 技能评比系数(又称作观察平衡率Observed Rating):在某种现有的标准作业模式下,普通熟练程度的操作者对一既定工序的标准作业时间总是一定的,但由于某种原因(如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不够,工作努力程度不够,动作协调性不强, 质量的判断能力不好…等等;反之也可成立.),实际作业时间与标准作业时间往往存在偏差,针对以上情况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即IE时间研究人员需要对操作者进行一个客观的技能评比;它分为平准化(西屋)法,评比计划法,合成评比法,速度评比法,客观评比法等五种评比技法;建议采用平准化法.5.4 宽放时间(Allowance time):对于因各种理由所产生的迟延给予的合理补偿时间.5.5 PTS:预定时间标准方法(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它将人所操作的作业, 分解为几个基本动作,并对于各基本动作,依据该动作的性质与条件,而代入预先规定的时间值之方法.5.6 M.T.M:时间测定方法(Methods-Time Measurement),PTS法其中一种.6.0作业内容:6.1 IE标准工时作业流程图(附件一).6.2马表测时法:6.2.1选择普通熟练程度的操作者作为时间研究的对象.6.2.2在开始时间研究之前IE人员须彻底领悟该工序的作业方法,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亲自实践.6.2.3 IE人员在马表测时时,需站立于操作者左右方向2m以外的地方观察,尽量不要让操作者觉察或造成心理压力,使其潜心于工作,减少人为误差.6.2.4每道工序尽量选择多个操作者,持续观察5~20次(最少5次),记录、整理,结果填入IE现埸作业测定记录表(附件二).6.2.5 剔除异常值:(1)定性的判断: ←操作者的漏作、多作、故延; ↑观察值的漏记、误记; →外来干扰.(2)定量的计算: ←X-σ管制图n n(a)先求样本平均值X=ΣXi/n和标准差σ= Σ(Xi-X)2/ni=1 i=1(b)算出[X-2σ, X+2σ]区间,以确保95%的信赖水平;(c)剔除不在此区间的异常值;(d)重新以合理值计算样本平均值X.6.2.6采用100分制确定技能评比系数,即我们将普通熟练程度的操作者定为100分(通常将正常人30秒发一副扑克牌成四堆的速度或者4.8km/h的步行速度看作是普通熟练程度操作者的速度),技能评比系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经历2) 熟练程度3)动作连贯(一致)性 4)努力程度5)对质量的判断能力6)返工情形7)工作环境,IE时间研究人员依照下表«西屋法之考虑因素简表», 凭经验去量度.n6.2.7利用加权求和公式计算平均基本时间(AVERAGE BASIC TIME)=ΣBASICi=1TIMEi/n;基本时间(BASIC TIME)=观察时间×技能评比系数.6.2.8人的宽放时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基本疲劳宽放率:男4%、女:5%,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以下几个项目的宽放率;负载0~22%,移动0~10%,视觉疲劳0~5%,温度、湿度0~10%,单调性工作0~4%,不正常的姿势(含站立) 0~7%,噪音/震荡0~5%,精神紧张 0~8%,需密切注意的工作 0~9%.(2)作业宽放3~5%(普通为3%).(3)私事宽放: 男5%、女:7% (因我公司有中休时间,故此项无需计算在内).管理宽放3~5%(普通为3%).6.2.9机器设备的宽放率主要包括(软性)故障、调校和维护,通常为0~10%.6.2.11综合以上,使用马表测时法的IE标准时间=平均基本时间×(1+宽放率).6.3 PTS法(预定时间标准方法)6.3.1使用PTS法确定标准工时比马表测时法确定标准时间准确,排除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测试误差,因此可增加排线时工位时间的合理性,提高生产效率,便于准确计算生产成本.6.3.2便于分析工人的操作动作,以便优化生产操作动作,减小操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6.3.3用PTS法确定的标准工时无需评比,无需宽放.6.3.4 PTS设定时间,其步骤如下:(1)将其细分为基本动作要素.(2)对于各动作要素,依PTS的动作时间标准表求得时间值.最后把时间值合成总计.6.3.5 PTS法有许多种,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常用的有M.T.M和MOD法两种.6.3.6 M.T.M(1)单位:M.T.M中采用一个特别的单位来计算时间,它的名字叫TMU(TimeMeasurement Unit),换算关系如下:1 T.M.U=0.00001 hour=0.0006 minute=0.036 second1 hour=100,000 TMU1minute=1667 TMU1second=27.8 TMU(2)M.T.M的使用方法针对我公司产品的特性,我们在制定标准时间时,采用的是M.T.M2分析方法.下面以M.T.M2 为例简单描述一下M.T.M的分析方法.M.T.M2有以下基本动作单元及相应代码:基本动作单元代号级别划分取(G ET) G GA GB GC放(P UT) P PA PB PC重抓(R EGRASP) R (A级最简单;加压(A PPLY PRESSURE) A B级是一般情况;眼光定位(E YE SPACE ACTION) E C级难度最高)脚步移动(F OOL SPACE MOTION) F走步(S TEP) S弯腰及伸直(B END AND ARISE) B绕弯(C RANK) C其中最重要的是取(GET)及放(PUT)动作,这里的取、放含义已经大为延拓,可做以下这样的理解:取(G ET) 到位并抓住或握住或随后松幵.放(P UT) 移动或者移动过程中定位.具有一定资历的IE时间分析员可将这些操作动作划分成上述的基本动作单元,然后根据下表去查索相应的动作单元操作时间,最后求总即可以得到该操作动作M.T.M标准时间.(3) M.T.M记录表(附件三).6.3.7 MOD(模特法)简介:MOD法是利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来工作的;(1)每一个动作均包含一些基本动作.(2)不同的人操作同一动作所需的时间基本相等.(3)工作时身体各部位所需时间是成倍关系.6.4 IE标准工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小数点后面两位.6.5当制造相关课室课长对IE标准工时持有异议而拒绝会签时,IE相关人员可就该课长提出的问题与该课长一同到制造现埸核实,若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可知会直属上司参与解决.6.6资料保存:6.6.1 IE标准工时更新后,更新前的IE标准工时由IE文员负责盖上过期文。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引言标准工时管理规范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员工权益和企业利益而制定的一套规范。
本规范适合于所有员工,旨在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工时管理体系,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二、定义1. 标准工时:指员工每天、每周或者每月应工作的时间。
2. 弹性工时:指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范围内可以灵便调整工作时间,以适应个人需求和工作需求。
3. 加班工时:指员工超过标准工时范围的工作时间。
4. 歇息时间:指员工在工作时间之外享受的歇息和休假时间。
三、工时管理原则1. 公平原则:工时管理应公平合理,不歧视任何员工。
2. 合法合规原则:工时管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规定。
3. 弹性原则:允许员工在合理范围内调整工作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满足个人需求。
4. 歇息原则:保障员工的歇息和休假权益,确保员工身心健康。
四、标准工时管理流程1. 工时登记:员工应按照公司规定的工作时间登记系统进行签到和签退。
2. 弹性工时申请:员工如需调整工作时间,应提前向上级主管提交弹性工时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3. 加班管理:员工如需加班,应提前向上级主管提交加班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加班。
加班工时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计算和报酬。
4. 歇息管理:员工享有法定的歇息和休假权益,公司应按照法律规定安排员工的歇息和休假时间。
5. 工时统计和分析:公司应定期统计和分析员工的工时情况,包括标准工时、加班工时和歇息时间,以便进行绩效评估和工时调整。
五、工时管理措施1. 建立工时登记系统:公司应建立工时登记系统,记录员工的签到和签退时间,确保工时的准确统计。
2. 建立弹性工时制度:公司应根据工作性质和员工需求,制定弹性工时制度,允许员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调整工作时间。
3. 加班管理制度:公司应建立加班管理制度,规定加班的申请和批准流程,确保加班工时的合理安排和报酬。
4. 歇息管理制度:公司应制定歇息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歇息和休假权益,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
精益生产之标准工时制度及管理办法
精益生产的环节中标准工时管理办法的出现,是制造行业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一个核心的工作,标准工时方法起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经过多年来制造行业的大家们对其所付出的研究和打磨,为精益生产工作推进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撑工作。
精益生产时面向客户的增值、消除浪费的过程,而标准工时管理制度则是通过时间数据将精益生产过程的浪费情况进行量化,充分的暴漏出生产过程浪费的具体程度。
就如精益管理中关于库存浪费情况,降低库存天数是改善的方向,即暴露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很多的企业以降低库存金额为核心,该种方式可以做到短期内得有效,而无法得到长期得维持。
精益生产是面向客户拉动柔性生产的过程,而标准工时则是客户的交期,计划节奏的源头,若是一个企业没有岗位的标准工时管理制度,那么企业就只能停留在原地踏步、止步不前。
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立足岗位和现场,通过现场各个岗位上耗费时间的研究,建立现场改善的方向,对各个岗位的标准工时研究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成本管理等几个方面的能力,从而上升至运营管理、经营管理层次。
每一项工作以数据分析始末,以现场的定性变化、数据的定量变化,做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而什么软件可以做好标准工时制度机管理办法的规范性呢?怎么行之有效的完成现场标准工时的落地呢?VIOOVI的ECRS工时分析软件的功能可以满足您的要求。
ECRS工时分析软件是一款紧紧围绕“三现主义"原则,结合MTM理论开发出带有动作视频的标准工时库、动作代码库,通过建立标准工时库、工序标准工时库、产品标准工时库和动作代码库,有效的推动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一款软件。
就如工序标准工时库,工序标准工时库页面,由产品工序标准工时和工序对应的动作要素标准工时构成。
产品标准工时库,产品标准工时库页面,由产品标准工时和对应的工序标准工时构成。
综上所述,标准工时制度管理办法建立为之有效的方法还是通过ECRS工时分析软件的应用,希望以上的内容能给您带来帮助。
工时管理办法
工时管理办法1 目的确保工厂生产运营的有序进行,准时给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力争工厂各环节准时化进行,推行精益化生产,不断标准化各种流程,推行科学的工时管理,制定标准工时,为做好产能分析提供准确的依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属的各生产单位。
3 职责:3.1定义:3.1.1生产运营部出勤工时分类:3.1.2各类工时定义:3.1.2.1总出勤工时 : 生产运营部所有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含加班支持工时)。
3.1.2.2应出勤工时 : 所有人员在公司规定下的正常应出勤工时总合(不含加班工时)。
3.1.2.3缺勤工时:(1) 事假、病假、婚假、丧假、产假、公假 (公伤、无薪公假) 等均属缺勤工时。
培训、出差均为正常出勤,直接人员应以除外工时申报,不列为缺勤工时。
3.1.2.4直、间接人员划分:(1)直接人员:从事生产操作者。
(即标准工时测定范围者)(2)间接人员:生产运营部直接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
3.1.2.5直接工时 : 生产运营部直接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
即:直接工时=直接应到-直接缺勤-出援+入援+直接加班。
3.1.2.6间接工时 : 生产运营部间接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
即:间接工时=间接应到-间接缺勤-出援+入援+间接加班。
3.1.2.7除外工时 : 直接人员使用于非生产性事务的工时总和。
3.1.2.8实作工时 : 实际运用于正常生产的工时总和。
3.1.2.9异常工时 : 直接人员于生产中发生异常的工时总和。
3.1.2.10出援工时 : 生产人员支持其它单位,处理非隶属生产单位的工作时数。
3.1.2.11入援工时 : 其它单位人员支持生产单位 ,处理隶属生产单位的工作时数。
3.1.2.12标准工时(S.T) : 由作业纯熟的作业者,对指定的制程工作项目,在符合作业标准状态下,以正常速度完成该项操作所需的时间。
3.1.2.13支持工时:凡人员从事本组以外其他单位临时性工作所产生的工时数。
凡人员从事本组以外其他单位临时性工作者,即属支持。
生产部工时管理制度(精选5篇)
生产部工时管理制度生产部工时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产部工时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产部工时管理制度篇11、目的建立合理化、标准化的工时管理办法,依据工时定额规范生产,并作为合理利用人员、工艺改进的依据,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管理及生产管理水平。
2、适用范围2.1公司业务相关的间接人员及生产部直接人员的工时管理和运用。
2.2生产工时周报表、月报表之统计分析。
3、职责3.1生产部经理或助理组织相关人员核定标准工时;3.2生产部经理对标准工时进行决策、批准。
3.3生产部助理、车间主任对标准工时的`合理性有建议的职责。
4、阶段划分4.1生产工艺的制定;4.2标准工时定额的初步确定;4.3标准工时定额的进一步确定,同时工时定额试执行;4.4工时定额执行,标准工时定额调整。
这四个阶段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5、工时定额办法5.1标准工时定额=每件直接加工工时+辅助工时(分钟)辅助时间包括:装夹时间、检验时间等。
每件直接加工工时确定依据中级工按正常加工时间确定。
5.2工时计算工时定额=标准工时定额×加工件数×等级系数+休息生理时间+准备结束时间(分钟)等级系数依加工者工种等级不同而不同,初级工为1.1,中级工为1,高级工为0.9。
准备结束时间指工具、刀具、量具准备时间、机床维护时间、环境卫生清扫时间、理解图纸时间、送检时间、工序转移时间等。
5.3支援工时支援工时指因工作需要,生产部以外部门借调人员在借调期的工作时间,包括路途和准备时间、当班剩余不足1小时,无法正常进行生产时,该部分时间也计入支援工时。
5.3工时统计最终统计工时=(工时定额+浪费工时+支援工时)/60(小时)浪费工时包括:待料等待时间、因图纸更改增加的加工时间、后续加工引起的返修所用时间、其它非加工造成的不可预料原因增加的加工时间等。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一、目的为规范公司标准工时的制定和管理,方便生产效率的计算,特制定本办法。
二、范围2。
1 适用范围: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的测定、制定、修改等,均适用于本办法。
2.2 发布范围:生产部、财务部、生技部.三、权责单位4。
1 制造管理部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单位和解释单位.4。
2 IE工程师负责标准工时的测算、制定和变更。
4。
3 制造管理部经理负责标准工时的审核。
4。
4 制造管理部总监负责标准工时的最终审批。
四、定义3。
1 标准工时:某一加工工序,在正常的作业条件、正常的工作环境下,平均熟练程度的作业人员按正常的作业速度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秒/人/件”。
3.2 标准产能:某一加工工序,在正常的作业条件、正常的工作环境下,平均熟练程度的作业人员按正常的作业速度,在一个工作日内,可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能,单位为“件”.3.3 宽放时间:为执行所规定的作业,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宽放时间.宽放时间分为管理宽放、疲劳宽放、生理宽放。
在现有管理现状下,为完成作业所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管理宽裕:如工装夹具的安装、整理整顿、填写报表、班组长宣导工作、定时维护机台等。
为恢复疲劳所必要的耽误时间,称为疲劳宽裕:如作业姿势、劳动强度、精神紧张程度、单调厌倦感觉等.因人的生理需要必要的耽误时间,称为生理宽裕:如喝水、上洗手间等。
3.4 宽放率:宽放时间与正常作业时间的比值,称为宽放率。
3。
5 评价系数:测试实际作业时间时,参照的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度与平均熟练作业人员的比较系数,称为评价系数。
系数越大表示其熟练程度越高。
3。
6 周期时间: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称为周期时间(CT),它包括人的作业时间与机器的作业时间。
五、管理规定5.1 标准工时的制定5.1。
1 标准工时的制定分3个阶段1)产品开发阶段,根据5。
1。
2条进行计算标准工时2)产品试产阶段,作为量产的初始数据,根据5。
制造业标准工时管理办法准则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总则1.1.制定目的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之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之计算,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之测定、制定、修改等,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标准工时管理规定2.1.定义2.1.1.标准工时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
2.1.2.标准产量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
2.1.3.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标准产量=标准工时*标准人数*每日工作时间2.1.4.宽裕时间、宽裕率1)为了执行所定之作业,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宽裕时间。
2)在本公司管理现状下,完成作业所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管理宽裕,如工装夹具之安装、整理整顿等。
3)为恢复疲劳所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疲劳宽裕。
4)因人类生理需要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生理宽裕,如喝水、上洗手间等。
5)计算公式管理宽裕率=管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生理宽裕率=生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疲劳宽裕率=疲劳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宽裕时间=管理宽裕时间+生理宽裕时间+疲劳宽裕时间宽裕率=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管理宽裕率+生理宽裕率+疲劳宽裕率6)评核系数测试实际作业时间时,参照之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程度与中等熟练工人之比较系数称为评核系数。
系数越大表示其劳动熟练程度越高。
2.2.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2.2.1.作业时间测算1)新产品小批试制是生技部工艺人员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2)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生产之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之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之计算,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之测定、制定、修改等,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
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2.1.定义
2.1.1.标准工时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
2.1.2.标准产量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
2.1.
3.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
标准产量=标准工时*标准人数*每日工作时间
2.1.4.宽裕时间、宽裕率
1)为了执行所定之作业,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宽裕时间.
2)在本公司管理现状下,完成作业所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管理宽裕,如工装夹具之安装、整理整顿等.
3)为恢复疲劳所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疲劳宽裕.
4)因人类生理需要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生理宽裕,如喝水、上洗手间等.
5)计算公式
管理宽裕率=管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生理宽裕率=生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疲劳宽裕率=疲劳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宽裕时间=管理宽裕时间+生理宽裕时间+疲劳宽裕时间
宽裕率=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管理宽裕率+生理宽裕率+疲劳宽裕率
6)评核系数
测试实际作业时间时,参照之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程度与中等熟练工人之比较系数称为评核系数.系数越大表示其劳动熟练程度越高.
2.2.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
2.2.1.作业时间测算
1)新产品小批试制是生技部工艺人员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2)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3)周期时间系指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
4)实测时间=测试总时间/测试周期数.
2.2.2.评核系数测算
生技部工艺人员根据观测之作业人员劳动熟练程度,给出评核系数.
2.2.
3.宽裕率之测算
生技部工艺人员根据作业条件测算宽裕,其中:
1)管理宽裕率:一般取3%-10%.
2)疲劳宽裕率:一般取5%-20%,
3)生理宽裕率:一般取2%-5%.
2.2.4.标准工时的计算
标准工时=实测时间*评核系数*(1+宽裕率)
2.3.标准工时管理
2.3.1.标准工时之制定与作用
1)生技部测定标准工时,并填入作业标准书,分发相关部门.
2)如系流水作业,生技部测定每个工作站之标准工时后,应利用工业工程之平衡手法,对每个工作站之工作内容、人数进行平衡分析,必要时应对工艺流程作调整,以利生产线之平衡.
3)流水作业之标准产量以该流水线瓶颈站位之标准产量为准,即各工作站中标准产量最低的一站.
4)生管部依据标准工时制定生产计划中之产量定额.
5)制造部依据标准工时进行效率管理等作业.
6)财务部依据标准工时制订标准成本之制造费率等作业.
7)业务部依据标准工时评估接单量等作业.
[注]标准工时系生产管理中重要之基础之一,其作用相当广泛,此处未一一列出.
2.3.2.标准工时之修改
1)产品正式导入量产后,生产趋于稳定时(一般为生产一周以上),生技部工艺人员应再次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予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2)当生产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或技术变更对生产作业有明显影响时,生技部应重新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予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3)其他客观条件导致标准工时不能反映实际工作绩效时,生技部应重新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予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4)各部门认为标准时不能真实体现作业状况时,可向生技部申请重新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