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大自然的力量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究以及思考能力。
3.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4.让幼儿感受自然界的美好和神奇。
二、教学重点1.通过故事的讲述,让幼儿探究大自然的力量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究以及思考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故事书《苹果树和小男孩》、苹果树图片、纸笔。
2.资源准备:故事书、苹果树图片、幼儿园园地四、教学过程第一步:故事引入1.把故事书《苹果树和小男孩》展示给孩子,并简要介绍故事情节。
2.请幼儿一起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让孩子们猜测故事中会出现哪些人物,然后通过故事的讲述,让孩子们欣赏故事情节。
第二步:故事分析1.在幼儿的园地上放上一张苹果树图片,让幼儿自由地观察图片,观察苹果树的特点。
2.教师让幼儿们回忆故事中小男孩和苹果树的关系,让幼儿们和小组的同伴讨论和交流,带领幼儿思考自然界和人的关系。
3.鼓励幼儿发言,接受孩子们的不同看法与建议,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第三步:情境学习1.让孩子们体验自然界的力量,为幼儿出具实验材料时,请注意用配合孩子的语言及活动对象来设计实验。
例如可根据孩子们所在的城市设计不同的实验主题——如“小雨水的力量”、“夏日阳光下的浇水”等等。
2.分为小组,让幼儿互相帮助,在小组中探讨学习情境的实践细节,并会在小组汇报中展示,引导幼儿发掘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3.提醒幼儿注意关爱自然环境,保护生态。
第四步:练习与训练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组成有代表性的游戏小组。
2.在小组中,以小男孩的身份担任苹果树的小看守,让他们聚集在苹果树下,共同合作收获苹果、清理打扫果园、拍照并自由地玩乐。
3.练习小男孩在自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他们自信积极地参与到自然中来。
第五步:互动交流1.让孩子们坐成一个团队,带领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去认识自己的同伴和情境中发现的自然神奇之处。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苹果树和小男孩》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苹果树和小男孩》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听懂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能够相应地回答问题。
2.了解并理解故事的情节,表达对主人公的情感。
3.通过角色扮演,表演故事中的人物,增强口语流利度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情感态度。
二、教学准备•课件: 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PPT•教材: 英语教材《幼儿英语启蒙》P43-44•道具: 苹果模型、衣物、道具等三、教学过程1. Warm up通过提问和手势等,引导学生反复说出什么是FRUIT。
然后展示苹果模型,并通过操练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新单词‘Apple’。
2. Presentation通过展示故事的故事板,讲述故事的序幕,介绍男孩的character 面貌与精神状态,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氛围。
3. Storytelling通过教师Telling 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尤其是那个故事情节。
4. Comprehension通过提问方式,让小班学生回答故事中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例如: - What’s the rel ationship between the boy and the apple tree? - What did the boy do when he was young? - What did the boy do when he grew up? - What happened to the boy and the apple tree at last?5. Vocabulary通过朗读故事中的字词,让学生记住和理解它们的意思。
- Apple - Tree - Boy - Happy - Sad6. Role play分配角色,逐行跟读故事,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7. Summary通过教师的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如何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大班社会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
大班社会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一、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听说、朗读等方式,能正确朗读故事中的文字,并理解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理解人们应该和谐相处的意义。
3.能够感受和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故事主题,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故事内容和故事主题。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故事中人物和故事主题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幻灯投影或故事配图。
2.苹果树和小男孩的故事。
3.黑板、彩色粉笔、学生教具等。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他们在校园里见到过的树木,让学生用自己话语描述一下他们与树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想一下为什么树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步骤二:故事阅读(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故事配图呈现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
2. 让学生一起朗读故事标题,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 教师逐段朗读故事,让学生跟读,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细节。
4. 询问学生故事中主要人物是谁?树对小男孩做了什么?小男孩对树做了什么?5.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画面和情节。
步骤三:思考和讨论(15分钟)1. 小组讨论:请学生讨论一下小男孩和苹果树之间的关系。
小男孩是怎么对待苹果树的?苹果树对小男孩又是怎么样的?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事情发生过。
3. 让学生体会和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环境。
步骤四:情感体验(10分钟)1.请学生选择故事中的一段话或一个画面,通过绘画、写诗、编故事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师鼓励学生朗读自己作品,并互相展示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步骤五:小结(5分钟)1. 教师概括和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环境。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和保护身边的自然环境。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大树和男孩》(二篇)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大树和男孩》活动目标:1、观察图片的细节,能大胆表达对图片内容的理解。
2、感受图片的意境,乐意说出自己的感受。
3、感受朋友之间的关爱,体会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片4幅。
活动过程:一、直接导入:今天我带来了几幅关于“大树和男孩”的图片,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看图讲述(逐幅图片观察)。
第1幅:1、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小男孩在跑步。
——小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
2、你怎么知道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因为他的手这样子。
(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用手势表示,其他幼儿模仿动作。
)3、小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大树呢?——大树伸出树枝要抱小男孩。
(老师追问:是大树的什么?你来指指看。
小朋友在图片上指出到底是大树的什么。
)——树枝!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想抱小男孩。
——跟小男孩打招呼。
4、完整讲述。
第2幅:小男孩来到大树下,他们在干什么?(幼儿猜测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对下一幅图片的观察充满期待。
)1、他们在干什么?——睡觉。
——休息。
2、谁有不同意见?大树是怎样做的?大树有变化吗?——它一只手伸得好长。
(幼儿模仿动作)它长长的手指在指着谁?它为什么要指着他?他们到底在干什么?——捉迷藏。
(师生模拟“捉迷藏”的游戏)怎么玩?(请幼儿完整讲述,当幼儿讲述出现困难时老师给予动作提示,幼儿讲不下去时,请下一位幼儿“接力”讲述。
)3、师生完整讲述,及时捕捉幼儿创编的角色对话并给予肯定。
4、完整讲述。
5、玩着玩着,小男孩怎样了?——困了。
困了?要不要休息呀?——要,在大树旁休息。
——在大树下。
第3幅:1、谁在哪里干什么?——小男孩在大树旁边睡觉。
2、大树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变成圆圆的月亮。
——像屋子。
——像一把伞。
3、大树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它想遮着小男孩,不让阳光晒着他。
如果有大树为我遮阴,我就会睡得怎么样?——很香。
——很舒服。
老师模仿大树为幼儿遮阴,提问:有什么感觉?——很舒服。
——睡得很香,没有阳光。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苹果树和小男孩》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苹果树和小男孩》引言本文将介绍一份适用于大班语言教学的优秀教案,教案内容围绕着绘本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展开。
通过讲故事、互动问答和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大班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理解故事情节,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本文也会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探讨适用于大班语言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的情节和主题;2.学生能够通过互动问答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3.学生能够通过手工制作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4.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1.绘本《苹果树和小男孩》一本;2.提前准备好纸、颜色笔和剪刀等手工制作材料;3.为学生准备一些提问和思考问题,以引导他们深入故事。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简单的问候和自我介绍,让学生进入教学状态。
并提问学生是否见过苹果树和了解过苹果树的特点。
2.讲故事老师通过使用绘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讲述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停下来,并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人物感受等方面的问题。
如:小男孩为什么要摘苹果?树为什么会为小男孩提供各种帮助?3.互动问答在讲完故事后,教师可以进行一些互动问答环节,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
可以提问一些关于故事情节、人物特点或主题的问题,激发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想法的能力。
4.手工制作在学生对故事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和主题进行手工制作。
可以让学生用纸、颜色笔和剪刀等工具,制作一棵属于自己的苹果树。
通过手工制作的过程,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5.教学反思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回顾一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是否表现出对故事的理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以及对改进教学的思考。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观察到学生们对故事有了很好的理解和参与度。
他们在互动问答环节中,积极回答问题,并且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大班看图讲述活动大树和男孩教案
大班看图讲述活动大树和男孩教案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大树和男孩”,我们通过观察图片和教师的引导,帮助孩子们了解植树的重要性,并引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一、引入活动1. 教师用一张大幅的图片展示在班级讨论区。
2. 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图片,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男孩要种树?树是什么?树的作用是什么?3. 利用孩子们的问题切入主题,引出今天的活动主题。
二、展示大家都喜欢的树1. 教师带领孩子们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颗树。
2.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小时候和树的故事。
3. 帮助孩子们了解树对人类的重要性,并引导孩子们思考:如果没有树,我们会失去什么?三、观察图片1. 教师再次展示图片,并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
2. 提问孩子们关于图片的内容,例如:男孩手里拿的是什么?它是怎么长成这样的?为什么有些树上有叶子,有些树上没有叶子?四、通过故事了解植树的重要性1. 教师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讲述了植树对环境和人类的意义。
2. 通过故事,让孩子们明白植树的重要性,并形成植树的意识。
五、植树实践1. 教师带领孩子们来到学校的绿化带,准备植树。
2. 孩子们用铲子挖起一块土,并将树苗种到土中。
3. 教师指导孩子们用水将树苗浇透,并让孩子们一起为树苗做标记。
六、讨论植树后的感受1. 教师引导孩子们回顾植树的过程,并询问孩子们的感受。
2.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3. 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总结了解到的植树知识和不懈努力的重要性。
七、总结经过这次“大树和男孩”的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明白了植树的重要性,还萌发了环保意识和爱护自然的使命感。
在日后的生活中,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保活动中,为创造更美好的自然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活动的延伸与拓展1. 植树活动后,可以安排相关的观察与研究,例如:对不同季节的树叶、树皮、树干进行观察和描述;对周围的树木进行分类整理等。
2. 可以通过模拟环境变化,帮助孩子们了解到环境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并引导孩子们破解困境的过程中,探究自然的奥秘。
大班社会教案详案《苹果树和小男孩》
《苹果树和小男孩》一、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引导,让幼儿理解友谊的珍贵,学会关爱和感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友谊的珍贵,学会关爱和感恩。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从故事中领悟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苹果树和小男孩》2.画纸、画笔3.玩具苹果树、小男孩玩偶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关心、帮助,培养友谊。
(二)导入1.教师出示玩具苹果树和小男孩玩偶,引起幼儿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三)故事讲述1.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苹果树和小男孩》的故事。
2.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如小男孩在不同阶段对苹果树的态度。
(四)讨论与分享1.教师提问:故事中的小男孩和苹果树是什么关系?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苹果树愿意为小男孩付出那么多?3.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谈谈对友谊的理解。
(五)创意绘画1.教师分发画纸、画笔,让幼儿绘画出自己心中的苹果树和小男孩。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引导幼儿从故事中领悟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七)结束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如音乐律动、瑜伽等。
2.邀请幼儿谈谈今天的收获,结束本次活动。
五、教学反思1.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2.通过创意绘画,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3.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关注友谊的珍贵,教育幼儿学会关爱和感恩。
4.不足之处: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紧张、不敢发言的现象,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友谊的珍贵,学会关爱和感恩。
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如:“小男孩为什么摘苹果?”,“苹果树是怎样帮助小男孩的?”等,引导幼儿关注友谊的体现。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及教学反思(精选多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及教学反思(精选多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及教学反思《大班语言优秀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生成背景:今天早上王周俊在看图画书《爱心树》,看完后就来问我:“孙老师,大树被男孩”砍“了树枝、树干,它为什么还很快乐啊?”我一看,这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大树的付出和男孩的索取形成对比,这点对孩子来说有点难理解。
此外最近我也发现,我班幼儿在交谈时常说:“我要什么,爸妈都给。
”的确,如今长辈对待孩子都是无私奉献,而孩子把父母给予自己的爱看成理所当然的。
在这两点基础上生成了此次活动,为了让幼儿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同时激发幼儿对身边人的关爱,从小学会感恩。
活动目标:1、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大树每一次的付出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2、回忆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体验爱与被爱的幸福。
3、制作爱心卡,积极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故事图片四幅、幼儿操作卡每人一份活动过程:一、边讲故事边提问,让幼儿感知故事内容。
1、第一次小男孩去问大树要什么?大树是怎么做的?2、第一次小男孩去问大树要什么?大树是怎么做的?3、大树最后变成树桩,它的心情怎么样?它是怎样一棵大树?小结:这棵大树从长满叶子,结满苹果到最后只剩下树桩,但是它还是很快乐,原来这是一棵充满爱心的大树,是一棵爱心树。
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故事,体会长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1、你觉得大树爱这个男孩子吗?你是怎么知道大树非常爱这个男孩?2、小男孩他爱大树吗?他为大树做了什么?3、大树和男孩子之间,你喜欢谁?;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为什么?4、你身边有像大树一样爱着你的人吗?他们为你做了什么?5、你为你们的父母做过什么呢?他们会很快乐呢?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的爸爸妈妈就象大树一样,从小关心我们,爱着我们。
大班社会教案详案《苹果树和小男孩》
大班社会教案详案《苹果树和小男孩》教学目标:1.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的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彩色粉笔。
2. 《苹果树和小男孩》绘本。
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根据幼儿们的经验和感受,教师可以用一张桌边悬挂着的醒目的苹果树图片来引入话题,向幼儿们出示苹果,并引导他们轮流说出自己对苹果树的了解和感受。
2. 故事讲述 (10分钟)教师出示《苹果树和小男孩》绘本,简要介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情节,然后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故事,适当配以图片展示,引导幼儿们共同回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3. 词汇学习 (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并逐个指向图片,引导幼儿们说出对应的词汇,例如“苹果树”、“苹果”、“男孩”、“小船”等。
4. 情景表演 (15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故事情节,并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让幼儿们亲身体验故事情节,提高他们的表演和合作能力。
5. 小组讨论 (10分钟)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你对小男孩是怎样的评价?”鼓励幼儿们发表个人观点,并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看法。
6. 创作绘画 (15分钟)每个小组提供纸张和彩色笔,让幼儿们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苹果树和小男孩,然后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7. 总结 (5分钟)教师将幼儿们的绘画作品整理在墙上,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大家的合作和分享精神,并鼓励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和保护大自然。
教学延伸:1. 引导幼儿们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大自然景观,培养对自然事物的敏感性。
2. 鼓励幼儿们参与校园的植树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苹果树与小男孩活动方案
时间:2011年11月18日第十二周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地点:西校区主持人:庞慧飞演员少年()中年(王津桥)老年(陈正旺)大树活动目的:1、希望学生通过此次的活动体会到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珍惜父母给予的一切。
2、希望学生能够好好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拥有的一切,常怀感恩之心,学做有爱之人。
活动流程:开场白:父爱如山,父亲那宽厚的肩膀永远是那么的坚强。
母爱似水,母亲温柔的怀抱永远是那么的温馨。
接下来的情景剧是一个苹果树与小男孩的故事,大家看,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就是那颗苹果树吗?PS:剧本内容一.从前有一棵树。
二.他好爱一个男孩,每天这个男孩都会跑来和大树一起玩三.收集她的叶子,把叶子编成皇冠扮起森林里的国王四.男孩会爬上树干五.抓着树枝荡秋千六.吃吃苹果七.他们会一起玩捉迷藏,你们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吖!八.玩累了,男孩就在她的树荫下睡觉九.男孩好爱这个树。
好爱哦!树好快乐!十.日子一天天过去十一.有一天,男孩来到树下,树说:来啊孩子,爬上我的树干,抓着我的树干荡秋千,吃吃苹果,在我的树荫下玩耍,快快乐乐的!十二.【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不要爬树和玩耍】男孩说【我要买东西来玩,我要钱,你可以给我一些钱吗]十三.【真抱歉】,树说,【我并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孩子,拿我的苹果到城里去卖吧,这样你就会有钱了。
于是男孩爬到树上,摘下她得苹果,把苹果通通带走了,树好快乐!十四.男孩好久都没有再来,树好伤心。
十五.有一天,男孩回来了,树高兴得发抖,她说[来啊,孩子,爬上我的树干,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快快乐乐的】十六.【我太忙,没时间爬树】男孩说,【我想要一间房子保暖】,他说,【我想要妻子和小孩,所以我想要一间房子,可以给我一间房子吗?】十七.【我没有房子】树说,【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不过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去盖房子,这样你就会快乐了】十八.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枝,把树枝带走,去盖房子。
十九.树好快乐二十.一个夏天,男孩回来了,树好快乐,快乐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大班社会课教案详案苹果树和小男孩
大班社会课教案详案:苹果树和小男孩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苹果树的生长周期和结构。
2.帮助学生了解苹果的营养价值以及不同品种的差异。
3.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和实践的方式,了解种植苹果的过程。
4.通过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让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和爱护自然环境。
教学准备1.讲台、投影仪、音响。
2.装有不同品种苹果的盘子。
3.盆、土、播种工具。
4.绘本《苹果树和小男孩》。
教学内容及过程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视频《苹果树的生长过程》。
2.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苹果树的生长周期并对其进行描述。
学习苹果树的结构和品种(15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苹果树的结构图,分别介绍根、茎、叶、花和果实的结构和作用。
2.教师将不同品种的苹果展示在盘子中,让学生通过色泽、大小、形状等方面学习不同品种的区别和优劣。
种植苹果的过程(3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种植苹果的必要条件,如温度、阳光、土壤等。
2.教师向学生展示种植苹果的步骤,并将种植过程分为挖坑、填土、种子、浇水等步骤,让学生进行实践。
3.学生分组进行种植,教师为每组提供所需工具和种子,并适时进行指导。
故事分享和讲解(3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绘本《苹果树和小男孩》,并进行朗读。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小男孩在种植、收获苹果过程中的感受和总结。
3.教师引导学生从小男孩身上体会到种植和劳动的意义,让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和爱护自然环境。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课后拓展1.让学生写一篇有关自己喜欢的果实的小文章。
2.让学生家长辅助,到超市、农贸市场选购季节性水果并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品尝并分析不同品牌、价格的优劣。
3.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果树的日记”,记录观察果树的变化和心得体会。
思考及评价本节课教学内容丰富、生动、富有趣味性,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深入的了解苹果树的结构及品种,掌握了种植苹果的基本步骤。
通过故事分享和讲解,让学生体会劳动的意义和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
苹果树与小男孩的故事
苹果树与小男孩的故事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棵茂盛的苹果树,树下有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
小男孩喜欢在苹果树下玩耍,他总是对着苹果树说,“苹果树,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苹果树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着小男孩的话语。
小男孩和苹果树之间有着一段特殊的情感,他们互相陪伴着成长。
每当小男孩感到孤独时,他就会跑到苹果树下,倾诉自己的心事。
而苹果树总是默默地倾听着,给予小男孩无尽的安慰和鼓励。
一天,小男孩告诉苹果树,他想要成为一名勇敢的探险家,去探索世界的奥秘。
苹果树听后笑着说,“那你一定会成功的,因为你是如此勇敢和坚强!”小男孩听了,信心倍增,他决定离开小村庄,踏上自己的探险之旅。
在外面的世界,小男孩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他勇敢地面对着一切,因为他知道,苹果树会给他力量和支持。
在他最困难的时刻,他会想起苹果树对他的鼓励和祝福,这让他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经过了许多年的奋斗,小男孩终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探险家,他游历了世界各地,见识了许多壮丽的风景和神奇的事物。
但无论身在何处,他的心中始终装着那棵苹果树,他深知,是苹果树的支持和鼓励,让他走到了今天。
当小男孩再次回到小村庄时,他发现那棵苹果树已经老去,树上结满了沉甸甸的苹果。
小男孩悲伤地说,“苹果树,你变得老了。
”苹果树笑着回答,“是的,但我很幸福,因为我见证了你的成长和成就。
”。
小男孩明白了,苹果树虽然老去,但它的爱和支持永远不会改变。
他决定在苹果树旁建起一座小房子,与苹果树一起度过余生。
他每天都会在苹果树下回忆往事,感激苹果树给予他的一切。
苹果树和小男孩的故事,让人感叹友情的伟大和宝贵。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是无私的,它可以跨越时空,永远存在。
就像苹果树和小男孩一样,他们的故事会永远被人们传颂,成为友谊的典范。
大班语言教案大树和男孩
大班语言教案大树和男孩1、大班语言教案大树和男孩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树和男孩(看图讲述)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细节,大胆表达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2.感受画面的意境,愿意说出自己的感受。
3.感受朋友之间的关怀,体验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片4幅。
活动过程一、直接导入:今天我带来了几幅关于“大树和男孩”的图片,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第二,看图讲(一个一个观察)。
第1幅:1 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小男孩在跑步。
——小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
2 你怎么知道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因为他的手这样子。
(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用手势表示,其他幼儿模仿动作。
)3 小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大树呢?——大树伸出树枝要抱小男孩。
(老师追问:是大树的什么?你来指指看。
小朋友在图片上指出到底是大树的什么。
)——树枝!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想抱小男孩。
——跟小男孩打招呼。
4 完整讲述。
第2幅:小男孩来到大树下,他们在干什么?(幼儿猜测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对下一幅图片的观察充满期待。
)1 他们在干什么?——睡觉。
——休息。
2 谁有不同意见?大树是怎样做的?大树有变化吗?——它一只手伸得好长。
(幼儿模仿动作)它长长的手指在指着谁?它为什么要指着他?他们到底在干什么?——捉迷藏。
(师生模拟“捉迷藏”的游戏)怎么玩?(请幼儿完整讲述,当幼儿讲述出现困难时老师给予动作提示,幼儿讲不下去时,请下一位幼儿“接力”讲述。
)3师生讲完整个故事,及时抓住孩子创造的角色对话并给予肯定。
4 完整讲述。
5 玩着玩着,小男孩怎样了?——困了。
困了?要不要休息呀?——要,在大树旁休息。
——在大树下。
第3幅:1 谁在哪里干什么?——小男孩在大树旁边睡觉。
2 大树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变成圆圆的月亮。
——像屋子。
——像一把伞。
3 大树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它想遮着小男孩,不让阳光晒着他。
如果有大树为我遮阴,我就会睡得怎么样?——很香。
——很舒服。
老师模仿大树为幼儿遮阴,提问:有什么感觉?——很舒服。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一、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延伸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教学准备•PowerPoint幻灯片或简笔画展示苹果树和小男孩的故事情节。
•苹果的实物或图片。
•黑板、粉笔和海报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让学生围绕“苹果树和小男孩”这个标题展开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入苹果的概念,让学生思考苹果是从哪里来的、怎么长出来的等问题。
2. 故事讲述•使用幻灯片或简笔画向学生展示苹果树和小男孩的故事情节,并讲述故事。
•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发生的事情,如苹果树的生长过程、小男孩的行为等。
3. 词汇学习•列举故事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如苹果、树、果实、种子、种植等。
•解释每个词汇的意思,并帮助学生记忆。
4. 讨论和描述•让学生分组讨论苹果的生长过程,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相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观察实物•准备苹果的实物或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苹果的外观和特点。
•指导学生用适当的词汇描述苹果的颜色、形状、口感等。
6. 绘画活动•让学生用彩色笔在海报纸上画一棵苹果树和一个小男孩。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苹果树和小男孩。
7. 小结和巩固•请学生总结和回顾故事中学到的知识点,如苹果的生长过程、树木的重要性等。
•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的关键词汇,并巩固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整理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五、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果园或进行室内种植活动,亲身体验苹果的生长过程。
•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阅与苹果有关的绘本、故事书,拓展他们的阅读能力。
以上就是大班语言优秀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的内容,通过故事讲述、讨论和描述、观察实物、绘画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扩展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大树和男孩教案带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大树和男孩教案带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正确使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简单的句子。
2.能够通过讨论和描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够通过观察和解释,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图片2.绘本《大树和男孩》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唤起幼儿对大树和男孩的记忆,如:“你们还记得上次我们讲的《大树和男孩》这个故事吗?在故事中,男孩和大树是什么关系?”2.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二、呈现新材料(15分钟)1.准备好图片或课件,呈现《大树和男孩》的故事场景和插图,逐页展示并诵读故事。
2.在呈现的过程中,适时停下来,提问幼儿关于故事内容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回答,如:“男孩为什么要找大树的帮助?”“男孩为什么离开了大树?”“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等等,让幼儿参与到讨论中,激发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小组活动(2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组长。
2.给每个小组发放一本绘本《大树和男孩》。
3.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合作阅读绘本,鼓励幼儿彼此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理解。
4.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故事内容进行表演,展示给其他小组观看。
四、绘画活动(20分钟)1.准备好画纸和彩色笔。
2.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画出其中的关键情节或人物。
3.鼓励幼儿在画纸上进行描述,并与其他小组友友分享自己的作品。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邀请每个小组呈现他们的绘画作品,并让幼儿就自己的作品进行描述和解释。
2.老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幼儿从自己的作品中发现和认识更多的故事细节。
3.引导幼儿对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思考和评价,如:“男孩为什么没有感恩呢?”“大树为什么一直帮助男孩?”等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使用了多种活动形式,如讨论、阅读、表演和绘画,旨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理解,表演了故事情节,展示了自己的绘画作品。
苹果树和小男孩的故事
苹果树和小男孩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很喜欢在田野里玩耍。
有一天,他在草地上发现了一颗又大又红的苹果,他非常高兴地拿起苹果吃了起来。
接着,他发现了周围还有许多苹果树,树上的苹果闪耀着金色的阳光,那是多么美丽的场景啊。
小男孩开始探索这个新发现的世界,尝试从树上摘下苹果。
但最初他并不擅长这个,每次都摘不下来。
最终,一个苹果掉在了小男孩的脚下,他觉得自己成功了。
他满心欢喜地继续摘着苹果,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好。
他来到了另一个苹果树旁边,尝试着摘下树上的苹果。
小男孩为了能摘下更多的苹果,毫不犹豫地爬上了树枝。
他开始摇晃树枝,希望它们能更好地摇下苹果。
就在此时,一个苹果掉了下来,由于重力,掉落的苹果不慎砸在了小男孩的头上。
小男孩疼得尖叫起来,可是苹果树毫不知情,它继续展现着她的美好。
小男孩懊恼极了,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
他学习了如何更妥善地摘下树上的苹果,当然也避免了再次被砸中。
从此以后,小男孩喜欢上了摘苹果,每次他路过苹果树都会去摘几个苹果。
他常常思考着苹果树和他之间的关系,而苹果树就成了他的好伙伴。
幼儿园大班《苹果树》教案
幼儿园大班《苹果树》教案幼儿园大班《苹果树》教案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苹果树》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苹果树》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故事中鸟类的不同特点、本领,有爱鸟的美好情感。
2、能围绕问题积极参加讨论,大胆清楚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3、有进一步探究鸟类世界的好奇心。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故事内容难点:知道鸟类的不同特点、本领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故事录音《小苹果树请医生》2、提供鸟类图片活动过程:1、教师讲述故事教师:“故事叫什么名字?讲了一些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听听。
”2、了解啄木鸟和其他鸟的本领(1)、讨论交流“为什么要给苹果树治病?”“小苹果树请了哪些朋友,它们能不能为苹果树治病?为什么?”“啄木鸟是怎样给苹果树治病的?”(讨论)(2)、教师念谜语,幼儿进一步认识啄木鸟谜语:有种鸟儿本领大,尖尖嘴巴像把刀,会给树儿来治病,啄掉坏树皮,钩出小害虫,飞来飞去忙不停。
(幼儿说谜底)(3)、诱发幼儿进一步探究自己的好奇心“你们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哪些鸟也有自己特别的本领?”3、幼儿听故事录音,自由讲讲活动反思:孩子们都生过病,对生病时的情景深有体会,因此他们对苹果树婆婆的病情很着急,都能主动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为苹果树婆婆治病。
通过活动他们知道了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要想办法帮助,有了初步的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活动中孩子们能安静的倾听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了解了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等几种鸟的`作用和特殊本领。
不足:活动中幼儿有抢话现象,他们很激动不等别人说完就抢着发言,这一现象还应继续进行引导教育。
附:小苹果树请医生果园里,有一棵老苹果树和一棵小苹果树。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苹果树和小男孩》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苹果树和小男孩》
教案概述
本次语言教学主题为《苹果树和小男孩》,适用对象为大班儿童。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故事背景、情节,并能模仿使用书本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子。
时间安排
1.课堂时间:45分钟
2.教学步骤:包括故事解读、语言练习、小组互动等,具体时间安排如
下:
•介绍故事内容与背景,5分钟;
•带领学生跟读故事中出现的单词与句型,15分钟;
•小组讨论故事情节并进行角色扮演,15分钟;
•小结和反思,5分钟;
•课后练习:让学生模仿故事情节,编写故事情节。
教学工具
1.语言教材;
2.课堂PPT;
3.音响器材。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学生通过听故事、提问、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在本次教学中真正体会了如何使用英语模仿和创新故事情节。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可以得出本次教学目标均已达成。
教学效果
本次课程是为大班儿童设计的语言教学课程,时间设置适中,教学步骤条理清晰、有趣。
每个环节的时间都有预留,考虑到了学生对语言习得的成熟度。
本次课程注重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口语练习,并将英文单词和句型放入情景化的场景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难点与解决方案
在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若学生在口语研究方面比较欠缺,可以设计更贴近实际生活的情景,包括角色扮演和合作练习等方式。
下一步教学计划
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教师将选取其他故事内容,着重强调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供更多的照顾和讨论机会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技能。
大班社会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
大班社会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大班社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的内容;2.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认知能力;3.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PPT幻灯片;2.《苹果树和小男孩》故事书;3.图片和课件;4.苹果模型。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与苹果相关的歌曲,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2.了解故事情节(10分钟)通过讲故事和幻灯片,介绍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使幼儿对故事有个大致了解。
3.聆听故事(10分钟)展示故事书,给幼儿看图,并讲述故事。
在讲述的过程中,适时提问幼儿对故事中角色、场景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4.角色扮演(15分钟)分发角色卡片,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分成几组,每组轮流表演一幕,其他幼儿猜测角色和情节。
5.苹果树的制作(15分钟)拿出苹果模型,给幼儿看,并讲解苹果从树上长大的过程。
然后给每个幼儿分发纸板、颜料和画笔,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苹果树。
6.环保倡议(10分钟)通过展示环保的图片和课件,鼓励幼儿爱护环境,保护树木和植物。
让幼儿讨论一些可以保护环境的简单的做法。
7.小结复习(5分钟)通过问题回答和简单的绘画活动,复习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并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主题。
四、教学评估:1.老师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和制作苹果树的过程中的表现;2.老师观察幼儿在讨论环保的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制作苹果树和讨论环保等多种形式,旨在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引导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制作苹果树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然后通过讨论环保,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
大班社会教案详案《苹果树和小男孩》
大班社会教案详案《苹果树和小男孩》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的书本或PPT。
2.及时的丰富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 教师与学生亲切交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有关植物的知识。
第二步:学习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主要内容1. 教师给学生呈现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的书本或PPT。
2. 教师朗读故事,然后学生翻开课本读一读。
第三步:师生共同讨论故事内容1. 教师提问:“故事的主要人物有谁?他们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回想故事的人物情节,并逐一进行回答。
2. 教师向学生提问:“小男孩和苹果树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回想并回答故事中小男孩和苹果树的友情关系。
第四步:小组合作阅读《苹果树和小男孩》的相关问题1.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和总结故事的主要符号以及寓意。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发言。
3. 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第五步:合作表演1. 把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分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角色。
2. 小组根据故事中的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再表演出来。
3. 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表演,并进行点评。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再次强调故事的主要意义。
2. 教师进行简单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拓展与巩固:1.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编写或口述故事的延续情节。
2. 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故事的细节回忆和重复朗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表现积极。
但是,故事延伸活动的设计还可以更加丰富,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
大班社会教案《苹果树和小男孩》
生成背景:
今天早上王XX在看图画书《爱心树》,看完后就来问我:"孙老师,大树被男孩"砍"了树枝、树干,它为什么还很快乐啊?"我一看,这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大树的付出和男孩的索取形成对比,这点对孩子来说有点难理解。
此外最近我也发现,我班幼儿在交谈时常说:"我要什么,爸妈都给。
"为了让幼儿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同时激发幼儿对身边人的关爱,从小学会感恩。
活动目标:
1、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大树每一次的付出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2、回忆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体验爱与被爱的幸福。
3、制作爱心卡,积极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四幅、幼儿操作卡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边讲故事边提问,让幼儿感知故事内容
1、第一次小男孩去问大树要什么?大树是怎么做的?
2、第一次小男孩去问大树要什么?大树是怎么做的?
3、大树最后变成树桩,它的心情怎么样?它是怎样一棵大树?
小结:这棵大树从长满叶子,结满苹果到最后只剩下树桩,但是它还是很快乐,原来这是一棵充满爱心的大树,是一棵爱心树。
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故事,体会长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1、你觉得大树爱这个男孩子吗?你是怎么知道大树非常爱这个男孩?
2、小男孩他爱大树吗?他为大树做了什么?
3、大树和男孩子之间,你喜欢谁?为什么?
4、你身边有像大树一样爱着你的人吗?他们为你做了什么?
5、你为你们的父母做过什么呢?他们会很快乐呢?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的爸爸妈妈就象大树一样,从小关心我们,爱着我们。
爸爸妈妈关心爱护我们,我们也要关心爱他们。
让爸爸妈妈也知道你们也是爱他们的,给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爱心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
1、说说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2、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制作爱心卡,表达对父母的爱。
小结:爱心卡装满了我们小朋友很多的爱,让我们把爱送给我们爱的人和爱我我们的人,让爱永远住在我们幸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