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6月21日党课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党课材料)授课人:市招标办党组书记张兆溶授课时间:1小时30分同志们: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候,我们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因为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辉煌的90年,也是不平凡的90年。
这90年,充分证明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牢不可破,我们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必须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中。
‛今天,我的党课就以‚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为题,主要讲三个问题:首先来回顾一个案例2004年,湖南省嘉禾县政府为了帮助一家企业搞商业开发,对涉及拆迁的1100户居民喊出了‚谁影响嘉禾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的口号。
由于不按政策办事,被拆迁户意见很大,不愿搬走,于是县政府出台了株连政策,以行政命令要求公职人员负责亲属的拆迁,如果不成,将被停止工作、停发工资,甚至是被开除或下放到边远地区。
事后进一步调查还发现很多违规之处:嘉禾县在未进行规划项目定点的情况下,为开发商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先办理《建设用地批准书》,再补办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手续;在开发商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情况下,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
在缺乏拆迁计划、拆迁方案和拆迁补偿安臵资金足额到位证明等要件的情况下,发放《房屋拆迁许可证》;在没有按规定程序举行听证的情况下,对11户被拆迁户下达强制拆迁执行书……这可以说是一起典型的滥用行政权力、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事件。
这件事虽已过去许多年,但暴露出的问题,却令人深思。
这件事强烈地警示各级领导干部:在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当地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把‚为了谁‛、‚代表谁‛、‚怎样代表‛的问题搞清楚,否则,就会过分‚亲商‛而臵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权利于不顾,严重扭曲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良好初衷,从而也完全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论述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论述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党的重要论述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
记多次强调的重要理念。
该论述强调了人民的利益和生命的重要性,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
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无论是制定政策,推进改革,还是开展工作,都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坚持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的宗旨,保障、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权益和利益。
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到凡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发展全局的决策都经得起人民检验,不让一人、一群、一部分人的利益凌驾于全体人民之上。
生命至上,强调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至高无上的。
生命是每个个体最基本的权利,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坚持生命至上,就是要高度重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全面保障。
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和各类风险挑战时,要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要加强医疗卫生系统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享有人身安全和健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党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坚持这一理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和动力源泉。
只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促进人民的福祉和安宁,才
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为全体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才能使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威力充分发挥出来。
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我们制定方针、政策和措施,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和检验我们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
有了好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抓好落实。
实干利民兴邦,空谈误国害党。
现在在一些地方,有些工作之所以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并非思路不对、措施不当,也不是没有想到、没有说到,而是没有真抓实干,没有落到实处。
许多内部矛盾的产生,也都与一些地方的政策不落实、工作不落实有关。
不落实,已成为一些地方工作中的一大顽症和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的热点问题,必须痛下决心,坚决加以改变。
必须看到,愿不愿抓落实,去不去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不仅仅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也是对党的事业的态度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衡量干部的党性观念、责任意识和政策水平、领导能力的问题。
我们一定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之真正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从中真正得到好处、得到实惠。
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尽心竭力地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
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和抓住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来部署、来展开、来落实。
首先,要牢记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请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请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括。
主要内容:(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3)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深刻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方针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各群体前利益要求。
坚持统筹兼顾,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还要求我们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做到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者:吕霞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07期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为人民谋利益,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一、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奋斗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己任,高举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旗帜,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为求得中国人民的解放,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不惜流血牺牲,前仆后继,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结束了反动阶级统治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为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进行各项社会改革,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在中国建立起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中国共产党再次谱写了一曲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的凯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创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新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党制定和贯彻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力量。
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成千上万为人民利益勇于牺牲奉献的优秀党员,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座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丰碑。
90年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一切奋斗和全部工作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精选资料】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坚持群众观点。
所谓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坚持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必须以人为本,这是对党的群众观点的重大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着的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有:就业问题、上学问题、住房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环保问题、医疗问题、社保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党和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十七大报告里明确提出要从以下几个发面保障和改善民生:(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在这些基本方针的指导下,仅就2007年,我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如农村孩子学杂费免除、城镇居民受惠医保和农村低保的实施,《物权法》的出台、“财产性收入”进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廉租房的推出、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两型”社会的建构、居民休假制度的调整等。
关于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重要论述
关于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重要论述1.引言1.1 概述概述:作为中国共产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
这一论述始终贯穿于的历史和的工作中,是我们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导向。
人民至上的重要性不能被低估。
作为执政,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的依靠力量和根基。
历史的经验与实践证明,只有将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将人民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因此,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和努力方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意义深远而广泛。
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意味着和政府要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发展,更意味着要发扬民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让人民在发展中有更多参与和获得感。
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我们坚守以人民为导向的发展思想,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开放的红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每一个人民。
只有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我们才能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让每个人民都能够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
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始终强调一切工作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我们与其他政、其他制度最根本的区别所在。
只有坚持一切工作从人民利益出发,才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够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不论是推动改革发展稳定,还是解决社会矛盾问题,都必须始终围绕人民的利益来思考和行动。
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是深远的。
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只有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让人民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够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
综上所述,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重要论述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是我们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也是推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动力。
毛概大题整理
1、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分别提出了诸多正确的思想主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理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系统地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毛泽东根据“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个基本观点,提出了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
(6)党的建设理论。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两个务必是: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活的灵魂:(1)实事求是。
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群众路线。
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3)独立自主。
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这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与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2、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的内容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汪洋讲话 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汪洋: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来源:《求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这是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执政理念的具体化与集中体现,是我们每个共产党人必须遵循、不可偏离的宗旨。
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0多年的历程、60多年的治国理政经验充分证明,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只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群众就会和党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实现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坚持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实现长期执政,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调整工作重点,大刀阔斧,开拓前进,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不断实现、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30多年间,全省经济以年均13.8%的速度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2倍和28倍,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民生福利保障不断加强,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珠三角地区开始向宽裕型小康迈进。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社会公平、生态环境和民主法制,广东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目标任务。
广东正是在中央正确的路线方针指引下,坚持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高度一致,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因而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真心拥护。
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个人利益和人民整体利益的统一性。
个人利益是整体利益的基础,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集合与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我们必须统筹兼顾好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既要保证整体利益,又要满足个人利益。
【优质】观看民惟邦本心得体会-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观看民惟邦本心得体会篇一:心得体会学习十八大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感触颇深。
党的十八大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次盛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这是一次高举旗帜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团结奋进的大会。
大会全面总结过去5年工作和10年奋斗历程,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明确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奋发进取,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我们应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刻苦工作的作风,饱满的热情,谦虚勤奋工作做法。
作为一名司法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不忘创先争优,努力争创一流。
在实际工作中,更应该主动思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更应该勤奋工作,热情服务,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完善本职工作,努力为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十八大指出,社会各项事业强调“民生”,干部选拔任用强调“民意”,法治建设强调“民主”。
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十八大报告与“民”字相关的词汇频繁闪现。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我国千百年来有识之士的共同理想。
但真正视人民为国家之本,真正富民强邦的,是忠实地代表人民利益,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中国共产党。
从91年前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叶扁舟,到今天举世瞩目的盛世盛会,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带领人民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一条在于我们党始终把“民”字放在了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论“三个代表”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论“三个代表”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于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所提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建设性纲领,即: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以人为本,是指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深入研究人的本性,从人的本性出发安排、组织、协调经济社会的发展。
什么是“人的本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
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人的需要的丰富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要珍惜、爱护、保护人的生命,保障人的安全,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要,促进人的健康。
从社会属性看,以人为本就是要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尊重人的民主权利,维护人的尊严,关心人的感情需要,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首次深刻阐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全党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是发展观的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
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深刻认识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观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主要有哪些
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主要有哪些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主体思想则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
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抽象的、无差别的“类”概念,而主要是指人民群众。
以人为本中的“本”,不是世界本原意义上的“本体”,而是指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人们的认识和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关注人的价值、权利和发展,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力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主要有哪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从理论上准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对于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以人为本,是指以全部社会成员组成的集合体中的“每一个”个人为本。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正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幸福生活的高关注,是以所有人的自由发展为最终目标的。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普通公民,无论性别、年龄和民族有何不同,都应该拥有平等的作为人的“尊严” 和“价值”,政府、社会和他人均不得歧视。
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对象。
因此,可以说,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这一命题,蕴涵了党在各个不同阶段的最低纲领与党的最高纲领的内在有机的统一。
其次,以人为本是指以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为本。
既包括以现实存在的人为本,同时也包括以历史上的人和未来的人为本。
一方面,当代人不能仅把自己当作具体、现实的人,而把“老祖宗”当作抽象、虚幻的人,否则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
另一方面,当代人也决不能把子孙后代当作抽象、虚幻的人,否则就会淡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断子孙生路。
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要求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之一,指的是一切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要求是指,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利益,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聚焦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 坚持以人民为本的管理思想,紧密结合人民生产、生活、工作的实际,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
3.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理念,严格落实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依法惩处侵犯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决策思维,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制定和实施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和政策。
5.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弘扬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为推动国家、社会和人民全面发展奋斗。
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精品文案范文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确立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
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省委李源潮书记指出,重视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之一。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推动我们的工作,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类型、产生原因和特点分析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经济运行的现状看,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已基本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
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基本保证,没有稳定的*环境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在目前形势下,我们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就必须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重要的工作内容。
从新区成立以来信访统计情况来看,我区群众到区集访共计307批5290人次,到市集访99批2490人次,到省集访21批643人次,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群众集访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的经济补偿款问题,土地被征用农民安置、就业问题,经济纠纷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困难企业职工和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问题,法院判决案件执行等问题;重组、改制及破产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基层干部的廉政建设和作风问题,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等。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突出和激烈的形式是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五多特点:一是发生数量多,具有复杂性。
表现在:导致矛盾纠纷的因素越来越多,涉及人员成分越来越复杂,矛盾纠纷触及的层次越来越深,不平等主体间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
邓颖超讲话中的为官之道
邓颖超讲话中的为官之道作者:王建振来源:《决策探索》2011年第06期1981年2月24日,邓颖超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做了一篇题为《坚定不移地搞党风》的讲话。
讲话涉及五个方面的问题,对每一个问题的剖析无不显示着邓颖超同志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对党的纪检工作、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期待。
读了这篇讲话深受启发:党员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是解决党风问题的核心和根本。
那么,党员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是什么呢,我们从邓颖超同志的讲话中也得到了启示。
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这是一个关乎马克思主义党性的根本性质的问题。
为人民服务是任何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践履的理想信念,领导干部更要忠于和切实实践这一理念。
党员领导干部来自人民,也是普通的人民群众,他们的工作除了人民的利益,不能有其他的特殊利益,他们就是人民的勤务员,人民的服务员,人民的公仆。
邓颖超在讲话中指出:“我们不能看轻人民的力量”,“你要嫌麻烦,你就别做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解决麻烦的,共产党员就是克服困难的”。
讲话中还提到毛主席讲过的“我们对工作,对人对事,都要有一种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关心制度建设。
关心制度建设就是坚持完善制度和自觉执行制度的统一,党员领导干部要有这种意识和能力,坚持完善制度,按制度办事是科学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根本路径;自觉执行制度,和中央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邓颖超同志在讲话中谈到一句话:“用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是反不掉的。
”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就是:制度建设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光喊口号是绝不能解决问题的。
讲话中谈到:在三中全会后,我们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颁布并执行了《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党员干部、部门机关中间出现了新气象。
讲话中邓颖超同志还谈到了和中央步调一致的问题。
步调一致就是和中央保持一致,就是要团结在中央的周围,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
不允许阳奉阴违,搞两面派手法。
反之,就会破坏党的威信,破坏党的团结。
党基本知识选择题
选答题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 C 。
A.出发点 B.起点和归宿C.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是在党的B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3.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 。
A.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B.实事求事、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C.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4、留党察看是党的纪律处分的一种。
《党章》对党员留党察看时间作了具体的规定,其最长不超过几年? CA、半年B、1年C、2年D、3年5、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几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缴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BA、4个月B、6个月C、8个月D、10个月6、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这里是说,我们党要 DA、坚持真理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与时俱进7、最先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我党领导人是 D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8、党的纪律处分有本质区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消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和__ D)A、自动退党B、取消党籍C、开除党籍 D党内除名。
9、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__算起。
AA、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B、上级党组织审查批准;C、经过入党宣誓仪式;D、填写《入党志愿书》。
10、预备党员在党内能享有的权利是 CA、选举权B、被选举权C、申诉权 D表决权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C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党的基本路线C、与时俱进12、_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BA、改革B、创新C、学习D、发展13、_是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
CA、递交入党申请书B、汇报思想C、端正入党动机14、中国共产党以( D )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确立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
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省委李源潮书记指出,重视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之一。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推动我们的工作,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类型、产生原因和特点分析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经济运行的现状看,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已基本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
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基本保证,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在目前形势下,我们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就必须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重要的工作内容。
从新区成立以来信访统计情况来看,我区群众到区集访共计307批5290人次,到市集访99批2490人次,到省集访21批643人次,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群众集访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的经济补偿款问题,土地被征用农民安置、就业问题,经济纠纷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困难企业职工和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问题,法院判决案件执行等问题;重组、改制及破产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基层干部的廉政建设和作风问题,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等。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突出和激烈的形式是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五多特点、一是发生数量多,具有复杂性。
表现在、导致矛盾纠纷的因素越来越多,涉及人员成分越来越复杂,矛盾纠纷触及的层次越来越深,不平等主体间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
二是串联行为多,具有延展性。
表现在、因同样因素或性质引发的矛盾纠纷易产生连锁反映,处置不慎易产生共鸣,从而引发群体性、区域性事件。
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这个表述从以往“立党为公”进而突出了“以人为本”。
深入学习贯彻讲话,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党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为什么能在犯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严重错误后还能得到人民支持?……这一个个“问号”的根本就在于:党始终不懈地树立群众观点。
一是依靠人民群众。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变革,最终也是由人民群众决定的。
因此,毛泽东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他坚信,“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
”而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革命战争年代是这样,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这样。
二是关心人民群众。
在苏维埃时期,毛泽东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
……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及时提出:“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
”对于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怎么办?他说:“不能用咒骂,也不能用拳头,更不能用刀枪,只能用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让群众讲话的方法”去解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二三百年所走的路,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改革开放是党传承“人民性”走向新时代的伟大征程。
一、“人民性”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应该是我们党执政的唯一指导思想和总方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关于党与人民的关系问题,邓小平始终认为“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进入新世纪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给我国现代化事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为此,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强调党始终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也强调:“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人民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
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人民性”特质贯穿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政治本色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底气,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极为的根本利益只有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始终把最广大第八位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达至好、维护好、发展好,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才能使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深厚具备的群众基础,才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威力充分发挥出来。
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我们制定方针、政策和措施,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和检测我们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
有了好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还必须认真学习执行,抓好落实。
实干利民兴邦,空谈误国害党。
现在在一些地方,有些工作之所以没有取得应有初步成效的成效,并非思路不对、措施不当,也不是没有想到、没有说到,而是没有真抓实干,没有落到实处。
许多歧见的产生,新政也也与一些地方的政策不落实、工作不落实有关。
不落实,已首当其冲成为一些地方工作中的一大顽症和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的热点问题,必须痛下决心,坚决加以改变。
必须看到,愿不愿抓落实,去不去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不仅仅是一个工作作风众所周知问题,也是对党的事业的态度问题,与百姓群众的关系问题,是衡量干部的党性观念、责任意识和政策水平、领导能力的问题。
我们一定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使之真正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从中真正得到好处、得到实惠。
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尽心竭力地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确立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
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省委李源潮书记指出,重视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之一。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推动我们的工作,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类型、产生原因和特点分析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经济运行的现状看,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已基本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
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基本保证,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在目前形势下,我们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就必须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重要的工作内容。
从新区成立以来信访统计情况来看,我区群众到区集访共计307批5290人次,到市集访99批2490人次,到省集访21批643人次,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群众集访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的经济补偿款问题,土地被征用农民安置、就业问题,经济纠纷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困难企业职工和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问题,法院判决案件执行等问题;重组、改制及破产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基层干部的廉政建设和作风问题,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等。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突出和激烈的形式是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五多特点:一是发生数量多,具有复杂性。
表现在:导致矛盾纠纷的因素越来越多,涉及人员成分越来越复杂,矛盾纠纷触及的层次越来越深,不平等主体间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
二是串联行为多,具有延展性。
表现在:因同样因素或性质引发的矛盾纠纷易产生连锁反映,处置不慎易产生共鸣,从而引发群体性、区域性事件。
三是重复上访多,具有反复性。
一些人对已产生的矛盾纠纷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反复上访,越级上访,特别是个案的重复访、缠访对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正常生产工作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
四是激烈方式多,具有尖锐性。
为达个人目的,有些矛盾纠纷当事人往往采取过激行为,堵桥堵路堵门甚至极个别还采取自杀进行威胁,酿成严重后果,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五是策划预谋多,具有对抗性。
随着公民组织自我维权意识的增强,维权手段不断翻新。
群体性、区域性矛盾纠纷往往有组织策划者和骨干,而且各人分工明确。
从产生的原因来分析,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少数干部对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不重视。
有的领导干部不深入基层,不接触群众,不参加接待来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无所知;有的干部缺乏政治敏锐性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应备素质,思想上麻痹大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重视、不认真处理、以致小事酿成大事,有的基层干部自身形象欠佳、群众不信任,直接影响了干群关系;有的干部在接待群众时,态度傲慢、表态随便,缺乏责任感,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
二是基层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不健全、方法不适应。
目前基层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维护治安和稳定的基层组织不健全,运转不正常,效率不高,有的农村基层组织受宗族、帮派、宗教势力干扰,形不成领导核心,难以适应团结带领群众、维护政治稳定的要求。
三是部分群众合理利益落实不到位。
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因为政策法规不配套、执行标准不统一等原因导致群众利益受到损害,影响了群众的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四是少数人对政府有抵触情绪。
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因个人原因,有组织地煽动、操纵,利用宗族、家族势力给政府施压,将群体性利益矛盾激化成群体性事件。
五是少数村民主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
特别是财务管理混乱,不公开,从而引起群众不满、产生矛盾。
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把握的原则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可疏不可堵、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逆的原则和区分性质、讲究策略、把握时机、严格执法、冷静稳妥的基本要求。
根据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还应当把握和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原则。
从战略上,要强调把握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的统一。
在制定改革方案、实施重大决策时,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可能暂时给部分群众利益带来的损害,尽量避免和减少这种损害。
在具体工作上,要经常全面排查隐患,针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突出问题、敏感地区和重点人员,逐一进行化解。
2、力争主动原则。
一旦发现闹事苗头,党政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迅速赶赴第一线做疏导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来平息事态,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
3、关心群众利益原则。
各级党政组织、有关部门必须十分重视关心群众疾苦,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首要环节,凡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必高度重视。
如果不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而是一味地拖、哄、压,甚至推让,只能激化矛盾,即使哄得群众一时平息下去,过后还要爆发。
4、教育疏导原则。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帮助广大群众认清改革中出现一些困难的必然性和暂时性,引导群众自觉地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共渡难关。
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发生了群体性事件,都不能把群众当做对立面,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宣讲法律政策,消除群众的对立情绪,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5、民主法制原则。
要扩大基层民主,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充分尊重职工的意愿,依法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在农村大力推行村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
对群体性事件,必须坚持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慎用警力。
即使出现某些过激行为,也不能简单地使用强制手段压服群众,要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在法律范围内解决矛盾和纠纷。
同时,要依法坚决打击群体事件中极少数的违法犯罪活动。
三、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对策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加快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在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为官一任、富裕一方、稳定一方。
我们在战略上,要以发展为目标,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在战术上,要始终把稳定放在首位,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维护社会稳定。
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引发矛盾纠纷的不稳定因素大力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
就业是民生之本。
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突出位置上来统筹考虑。
要积极制定鼓励扩大就业的各项政策,以十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围绕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非公经济等领域,大力拓展门槛低、投入少、容量大的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
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扩大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覆盖范围。
全面落实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四项补贴、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
鼓励就业内容和就业形式的创新,大力发展小企业和各种非正规就业。
要积极探索政府出资购买就业岗位,鼓励企业雇佣下岗失业人员。
对弱势群体和社保对象采取缓解困难的特殊帮扶政策。
要完善和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失业保险制度,切实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规范管理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各项程序,确保低保金足额、按时发放。
要加大对低保对象就业、子女上学、医疗等方面政策扶持力度。
要继续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帮扶困难户的制度,加大对困难职工农户的扶贫力度。
(二)完善基层民主、密切干群联系,改善干群关系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决不允许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伤害人民群众感情,切实树立良好公仆形象,不断增强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的亲合力。
要加强对群众的法制教育,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使群众知法、守法、用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注重引导群众运用法制手段解决诉求,自觉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
要建立健全对农民负担问题的监督机制,把农民负担制度化、公开化、规范化。
制发监督卡和专用收据,公布负担的数量和征收办法,开展审计监督和执法检查。
凡属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村级财务管理等,都应向村民公开,确保他们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
(三)健全机制,充分发挥大调解机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依法调解、有情化解是我区大调解机制的活力所在。
要大力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在各镇街普遍建立镇街、事业单位、村(居)、百人以上的企业、村民小组、农户等六级调解组织,真正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区范围的各级调解组织网络。
要建立完善信息预警机制和社会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机制,继续坚持领导每日信访接待制度、首问负责跟踪督办制度和及时协调会办制度。
各基层调解组织要立足基层,坚持原则,依法调处,最大限度地做好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努力提高人民内部矛盾的自我消化能力,坚决防止矛盾激化和引发治安、刑事案件。
区、镇街调解中心要充分发挥化解复杂疑难矛盾纠纷主渠道作用,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特别对历史遗留问题个案的重复访、缠访,要高度重视安排专人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坚决杜绝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努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区各政法部门应当以化解涉法矛盾纠纷为己任,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切实解决好各类民事、经济、行政纠纷。
要切实加强各级调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排查问题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努力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就能得到早发现、早钝化、早化解。
(四)创新思想工作方法,有情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要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给群众释疑解惑,理顺情绪。
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下岗分流、再就业、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要引导群众客观地分析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全面看待改革,既看到改革的光明前景,又看到改革的艰巨复杂,克服惧怕改革的心理和消极应付的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增强信心。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抓好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的宣传。
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按级办事的自觉性,尤其是可能给部分群体利益带来损失的事件,更要将推行的依据、目的和可能带来的后果、政策的优惠、便民措施等向群众公开,以透明求公平公正,以公开求理解支持。
在时效上,把握时机,抓好政策制度的宣传。
政府每出台一个重大的决策或开展一项重大的活动,应在活动前和活动执行中重视宣传,借助各种途径和媒介,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活动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个人目的的实现途径,使居民群众心里明白,有数,就不会再有不满情绪,即使有一时想不通,工作也好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