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鸽场生产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浙江省种鸽场生产经营行政许可

浙江省种鸽场生产经营行政许可

浙江省种鸽场生产经营行政许可
新办场现场审验评分标准
一、本标准依据《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和《浙江省种畜禽场管理及畜禽种质鉴定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

二、种鸽场按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分一级场和二级场。

三、本标准总分为100分,每项每条在规定值内评分,若超值作废票处理。

按本标准要求综合评分达到70分为合格。

虽达到70分,但有一项不得分或二项得不到一半分值的,也判为不合格。

四、本标准仅适用于目前常用的肉用鸽品种—---美国王鸽和石歧鸽等的养殖场。

二级种鸽场生产经营要求:
一、必备条件
1、种鸽必须来源于一级种鸽场,肉用种鸽群体在5000对以上。

(查看引种证明和现场)
2、接受市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年度健康检测,无一类动物传染病或省级动物防疫部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的病原、阳性动物检出;二类动物传染病或省级动物防疫部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达到临床控制。

(查看检测报告和生产现场)
3、必须有一名初级职称以上(含农民技师系列)的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负责技术工作。

(查看职工名册、劳动合同和职称证书)
不符合其中条件之一的判为不合格,不再评分。

二、评分标准。

种鸽养殖技术指导

种鸽养殖技术指导

种鸽养殖技术(一)一、鸽舍建造:鸽舍应建造在干爽、安静之处,冬暖夏凉,坐北向南,通风要好,切忘日照。

因夏季热长,鸽群受热易中暑,还要防止其它兽害,加上防护装置。

鸽舍一般要用两种方式:一是猪舍式鸽棚,每间单列式平房,分内外两处,内设鸽舍及鸽笼(青年鸽不含鸽笼),外设运动场所,适应鸽群放养,青年鸽之鸽棚;二是多列式鸽棚(笼舍式)系属生产鸽单对饲养之棚舍,可以仓库、大面积人住房改建。

二、饲料1、饲料配料(百分比)1)产鸽玉米50% 豌豆25—30% 高粱15% 小麦5—10% 火麻5% 2)青年鸽玉米60% 豌豆15—17% 高粱10—13% 小麦9—12% 火麻4% 3)童鸽玉米40% 豌豆25—30% 高粱13—15% 小麦12—15% 火麻4%2、保健沙配方(百分比)1)中沙30—40% 2)黄土10—15% 3)木炭5—6% 4)红土0.5% 5)甘草1% 6)骨粉10—15% 7)食盐5% 8)AD3粉2—3% 9)B1粉1% 10)VE粉1% 11)贝壳粉15% 12)旧石灰5% 13)旧石膏5%(可用烧过的煤)14)龙胆草1% 15)啄羽灵2% 16)产蛋多2—3% 17)微量元素3—4% 18)多种微生素1% 19)穿心莲1% 20)饲用酵母粉15% 21)氯化胆碱1%三、种鸽的管理1、引进种鸽管理:先将引进鸽分青年鸽、成鸽分开各自关关进棚舍内,使其安静下来,让它们适应环境:1)生产鸽慢慢地会找回其原配,见到雌雄互相亲近亲吻或迫逐,则可将其一起捉入笼舍里永久固定住下,让其交配、产蛋、孵化、育雏,2)青年鸽在棚舍内要置放足够栖息架,使其夜间有安静的栖身之处,否则很多鸽挤在一起,往往引起互相打斗,难以休息,以致影响健康,特别是60令左右的鸽,因鸽群中往往有个别体弱者,夜间休息不好,白天又挤不到食槽前,争不食而漏喂,由于经常漏喂挨饿,越变越瘦弱,为此采用整天供食,并随时注意做好较弱鸽子的护理工作,每天做到三查:查是否有漏喂,查是否过挤,查是否都得到安静休息。

种鸽场管理制度

种鸽场管理制度

种鸽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种鸽场的管理,保障种鸽场的正常运转,保护种鸽资源,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种鸽场的管理,包括种鸽饲养、疫病防控、人员管理等内容。

第三条种鸽场应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经营,保护种鸽资源。

第四条种鸽场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二章种鸽饲养管理第五条种鸽场应有专门的饲养人员,负责种鸽的日常饲养。

第六条种鸽场应根据种鸽的品种和数量,合理规划鸽舍,提供充足的饲料和饮水。

第七条种鸽场应定期清理鸽舍,保持鸽舍的环境卫生。

第八条种鸽场应定期对种鸽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异常情况。

第九条种鸽场应建立完善的种鸽档案,记录种鸽的品种、来源、健康状况等信息。

第十条种鸽场应加强对饲养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饲养技能和知识水平。

第三章疫病防控管理第十一条种鸽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和预防工作。

第十二条种鸽场应定期对种鸽进行疫苗接种,确保种鸽的免疫力。

第十三条种鸽场发现疫病疫情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扩散。

第十四条种鸽场应定期清理和消毒鸽舍,预防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十五条种鸽场应建立疫病监测台账,记录疫病防控的工作情况。

第四章人员管理第十六条种鸽场应配备足够的管理和饲养人员,落实责任,确保种鸽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七条种鸽场应对管理和饲养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

第十八条种鸽场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素质。

第十九条种鸽场应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规范员工的行为。

第二十条种鸽场应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二十一条种鸽场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第二十二条种鸽场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做好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第二十三条种鸽场应加强火灾防范,组织消防演练,确保种鸽场的安全。

第六章经济管理第二十四条种鸽场应制定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做好种鸽饲养成本的控制和核算。

中小型养鸽场的养殖技术参考手册三篇

中小型养鸽场的养殖技术参考手册三篇

中小型养鸽场的养殖技术参考手册三篇篇一:中小型养鸽场的养殖技术参考手册一、前期准备1.鸽舍的设置2.养鸽用具3.引种原则二、肉鸽的习性与营养需要1.肉鸽的生理特性2.肉鸽的营养需要3.肉鸽的饲料配制4.肉鸽保健砂的配制三、日常管理1.饲养管理要点2.乳鸽的饲养管理3.用科学的方法提高乳鸽的商品率4.生产鸽的饲养管理5.种鸽的饲养管理四、疫病的防治1.日常防疫要点2.卫生消毒要点3.肉鸽雨季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4.肉鸽其他常见病与防治5.肉鸽的综合防疫程序五、附表一、前期准备1.鸽舍的设置1)、养鸽场舍的准备:肉鸽怕湿、怕闷热、怕兽害,从便于管理和防疫出发,有条件的养鸽场应选择在干燥、通风好、光线足、交通便、无污染、无噪音的地方。

鸽舍类型很多,常见有双笼舍、单笼舍、群养式、敞棚式鸽笼,朝向最好向南或朝东南向。

没有条件的鸽场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利用旧厂房、库房改造。

待养殖成功,有了经济基础再作发展。

2)、肉鸽场(舍)的设计:在设计鸽舍时,不仅要考虑鸽舍的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地面干燥、冬暖夏凉和清洁、安静,而且要使鸽舍的朝向以坐北向南为好,砖瓦结构,门东向,要操作管理方便,又要能防兽害。

鸽舍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群养式和笼养式鸽舍。

1.群养式鸽舍群养式鸽舍主要适用于青年鸽。

一般以单列式平房为多,可利用旧房改建。

由于草类易受潮发霉,容易使鸽子受霉菌侵袭而发病,所以千万不要用草尾作鸽舍。

新建鸽舍最好用砖木结构或土木结构为宜。

单列式平房,每幢宽5—5.2米,长12—18米。

檐高2.5米,舍内用网或竹木隔成4—6个小间,每间可养50对乳鸽。

每间鸽舍前后墙上应开前、后窗,前窗离地面可低一些,窗房面积为1.2—1.4平方米,前窗离地1—1.2米,以利于夏季的气候风进入舍内;后窗离地面一般为1.6—1.8米,以避免冬季北风的侵袭。

同时在后墙下离地面20厘米左右处,还应开设几个左右启闭的地窗(大小为40厘米×60厘米或40厘米×40厘米),以便在夏季和潮湿的天气通风透气。

种鸽养殖场规章制度

种鸽养殖场规章制度

种鸽养殖场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种鸽养殖场管理,促进种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种鸽养殖场,包括商业种鸽养殖场和个人种鸽养殖场。

第三条:种鸽养殖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障鸽群的健康和生长。

第四条:种鸽养殖场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鸽群的品质和数量。

第五条:种鸽养殖场应当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接受监督检查。

第二章经营管理第六条:种鸽养殖场应当设计合理的鸽舍,保障鸽群的生活环境。

第七条:种鸽养殖场应当定期清理鸽舍,保持鸽舍的卫生。

第八条:种鸽养殖场应当做好饲料的储存和管理,保障鸽群的饮食质量。

第九条:种鸽养殖场应当做好鸽群的疾病防控工作,定期检查鸽群的健康状况。

第十条:种鸽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保留鸽群的相关资料和记录。

第三章饲养要求第十一条:种鸽养殖场应当选择适合的鸽种进行养殖,不得随意交配杂种鸽。

第十二条:种鸽养殖场应当对鸽群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确保鸽群的健康。

第十三条:种鸽养殖场应当合理控制鸽群的数量,不得超载鸽舍。

第十四条:种鸽养殖场应当保障鸽群的饮水,避免出现干旱和缺水情况。

第十五条:种鸽养殖场应当保障鸽群的运动量,不得长时间囚禁鸽群。

第四章疫情防控第十六条:种鸽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的疫情防控制度,配备必要的防疫设施和药品。

第十七条:种鸽养殖场应当对进出鸽群进行严格检疫,确保无传染病的鸽群进入。

第十八条:种鸽养殖场应当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鸽群的免疫力。

第十九条:种鸽养殖场应当配备专业兽医,及时处理鸽群发生的疫情。

第二十条:种鸽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的疫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五章养殖技术第二十一条:种鸽养殖场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第二十二条:种鸽养殖场应当做好鸽蛋的孵化和鸽群的繁殖工作,提高繁殖率。

第二十三条:种鸽养殖场应当定期进行鸽群的选育和改良,提高鸽群的品质。

种鸽养殖技术的使用教程

种鸽养殖技术的使用教程

种鸽养殖技术的使用教程在农业养殖业中,种鸽养殖技术是一项广泛应用的技术,它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养殖环境中都具备一定的优势。

种鸽养殖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收入。

下面将分别就鸽舍准备、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介绍种鸽养殖技术的使用教程。

一、鸽舍准备在种鸽养殖之前,建立合适的鸽舍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选择一个离市区较远、环境较好、空气流通的地方。

其次,鸽舍面积要根据鸽子数量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每只鸽子需要占地面积0.4平方米左右。

最后,鸽舍内部要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观鸽区、休息区、繁殖区等。

观鸽区应当设计成明亮且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区应该是一个安静的地方,繁殖区则应该有鸽舍家具和一些必要的器具。

二、饲养管理在种鸽饲养管理方面,需要养殖者掌握以下技巧。

首先,种鸽饲料要科学搭配,以保证鸽子获得合理的营养。

一般来说,幼鸽喂养初期应以鸽子乳液为主,后期可以适当添加胚胎酪蛋白和草粉等。

次之,要定期给鸽子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饮水设备要保持清洁,及时更换水源。

最后,需要定期给鸽子进行驱虫、消毒和防霉等工作。

三、疾病预防在种鸽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应该选择健康的种鸽进行繁殖,尽量避免疾病的传播。

其次,鸽舍要保持干燥和通风,以减少疾病的滋生。

此外,定期给鸽子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以预防常见的疾病。

最后,一旦发现鸽子出现异常情况,如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应及时请专业兽医帮助诊断和治疗。

种鸽养殖技术的使用教程可以帮助养殖者更好地掌握相关技巧,提高养殖效益。

但是,实际操作中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鸽子品种进行适当调整。

希望养殖者能够善于观察和学习,不断提升养殖技术,为种鸽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鸽子全套养殖技术方案

鸽子全套养殖技术方案

鸽子养殖技术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说明了管理的重要性,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养殖场的发展与繁荣。

(一)环境因素1.温度鸽子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2℃。

因此,鸽舍的温度应保持在27~32℃为宜,冬天要注意保暖,防止寒风侵袭,夏天要注意降温,应多搭遮荫棚,或定期给鸽子洗浴。

侵袭,夏天要注意降温,应多搭遮荫棚,或定期给鸽子洗浴。

2.湿度鸽舍内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55%~60%左右,这对于鸽子的生长发育和孵化繁殖都是很重要的。

3.通风良好的通风条件能使鸽子处于一个清爽的环境,空气新鲜,利于鸽子健康成长,但在冬天应注意防寒。

4.光照良好的光照条件下可提高鸽子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还可杀灭某些病菌。

5.安静安静的环境能使鸽子处于平和安祥的状态,尤其在其繁殖孵化期间,更应保持鸽舍内的安静。

(二)雏鸽的饲养管理在这期间,雏鸽完全依靠亲鸽所饲喂的“鸽乳”来取得营养,而且也是鸽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

在这阶段,雏鸽的生长也十分迅速,应作好饲养管理工作。

亲鸽的喂料要做到丰富而充足,对于有些初生亲鸽不会喂乳的情况应用时调教,把雏鸽的嘴小心插入亲鸽口中,多次训练后,一般便会哺育。

同时也要注意偏喂现象,即有一只喂得多而另一只却极少喂,这时应及时纠正,一般把雏鸽位置对调便可解决,若仍不能解决,应进行人工灌喂较大的一只,而上亲鸽喂小的一只,这样可达到平衡。

在进行人工哺育时可用40%玉米,20%小麦,10%麦麸,20%豌豆,5%奶粉和5%酵母粉并掺入适量蛋氨酸和赖氨酸以及多种维生素、食盐及矿物质等,用开水调成糊状,用注射胶管灌喂。

雏鸽一般经20天的饲喂,体重可达400g左右,经25天可达500g以上,这时可称为乳鸽出售,由于雏鸽身体质较弱,因此,鸽笼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及良好的通风条件。

三)童鸽及青年鸽的饲养管理1. 1~2月龄的为童鸽以每群50对饲养,这时,童鸽刚脱离亲鸽的饲喂而转向独立生活,应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肉鸽场生产技术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

肉鸽场生产技术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肉鸽场生产技术规范前言规范肉鸽企业科学的养殖与生产技术,提高肉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肉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肉鸽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为目的,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由上海市畜牧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肉鸽行业协会、上海大正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有限公司、上海朱桥王鸽有限公司、上海立春鸽业有限公司、上海华飞珍禽养殖有限公司、上海金皇鸽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群力、陈庆汉、姜家佑、杨健国、孙明昌肉鸽场生产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肉鸽场的选址基本要求、设置、布局与设施、鸽舍建筑与设备、饲养管理、引种要求,生产工艺、疾病防疫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养鸽场的生产管理,疫病控制以及优质、安全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4554 恶臭污物排放标准GB16548 尸及其产品无害化畜禽病害肉处理规程GB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18407.3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NY10 种禽档案记录NY/T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5027 无公害畜禽饮用水水质HJ/T8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B 31/T 432 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规范《种畜禽管理条例》《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上海市种禽供种质量和经营服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3 定义与术语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规范3.1 肉鸽养殖场具有一定规模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从事肉鸽的繁育与品种改良及肉鸽生产的专业化企业。

肉鸽养殖场规章制度

肉鸽养殖场规章制度

肉鸽养殖场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肉鸽养殖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肉鸽养殖场,养殖场的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养殖场的负责人有权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保证本规章制度得以顺利实施。

第四条养殖场应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环境,维护农业生产秩序。

第五条养殖场应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生产效益。

第二章养殖场的基本管理第六条养殖场应具备健康证明,且必须配备专业人员,确保肉鸽的良好生长和饲养。

第七条养殖场应进行健康检查,建立肉鸽养殖档案,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第八条养殖场应定期对饲料、饮水、环境等进行监测,保证鸽群的健康生长。

第九条养殖场应制定日常管理制度,保证员工按时、按规定工作,杜绝违规行为。

第十条养殖场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第十一条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合理规划经费使用,确保生产经营的稳定发展。

第三章养殖场的生产经营第十二条养殖场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保障产品质量。

第十三条养殖场应积极开展宣传推广工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

第十四条养殖场应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十五条养殖场应加强与兽医、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发展。

第十六条养殖场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四章养殖场的监督管理第十七条养殖场应接受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配合检查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

第十八条养殖场应积极参与行业协会活动,了解行业动态,促进行业发展。

第十九条养殖场应保持与客户的密切联系,充分了解客户需求,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第二十条养殖场应遵守诚实守信原则,维护企业形象,确保经济活动合法合规。

第二十一条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客户投诉,维护客户关系。

第五章养殖场的奖惩制度第二十二条养殖场应建立奖惩制度,对员工的表现进行及时、公正的评价,激励优秀员工。

鸽场的精细管理

鸽场的精细管理
经济动物
鸽场是以乳鸽为最终产品的养殖场,乳鸽的高产稳产和 优质是鸽场保持竞争力的法宝。要达此目的,就严格各环节 精细管理。 1 场址选择和规划
鸽场选址一定要考虑鸽子的生活习性。鸽子喜欢阳光充 沛,空气流通,干燥温暖的生活环境。所以鸽场选址最理想是 小山丘的南坡,优点是夏天有清爽的南风,冬天可规避凛冽 的北风又有温暖和充沛的阳光,依山而建,有一定的坡度利 于排水。可在山脚下挖鱼塘,用鸽粪和散落的饲料养鱼,营造 良好的小生态。
力才可挑出留做种用。外购种鸽一般也是购买乳鸽回场培
养,要选择规模大,管理规范,无严重传染病的鸽场作为目标
场。可以与其签订合同,以比乳鸽更高的单价购买,让其养至
25 日龄以上,最好由需方进场预选并做记号。
3.1.2 留 种 留种最佳季节是秋季。一方面秋天气温适中
气候干燥,鸽子不易得病;另一方面秋天留种的种鸽比春天
(2) 中后期:后备种鸽投料,2 次 /d,1h/ 次,然后将吃剩 饲料回收,不要采用自由采食方式,否则容易造成饲料浪费。 卫生管理方面:早上先将鸽子赶回室内舍并关内门,饲养员 先用平铲和扫把将运动场铲扫干净,下雨天鸽子留在室内舍 并应将运动场清洗干净,将水钟清洗干净然后加满水放在运 动场或室内舍让鸽子自由饮用,饲养员应不断巡视,发现水 钟的饮水槽有鸽粪或灰尘要及时清理。下班前应将水钟全部 取出,以免无人值守时鸽子喝下被粪便灰尘污染的水而得 病。为减少水被粪便灰尘污染机会,可用绳索铁钩将水钟吊 起至适当高度。
著焚烧效果越好。
3 饲养管理要点
后备鸽是鸽场的后备力量,后备鸽
培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鸽场的兴衰,所以一定要高度
重视后备种鸽的培育。
3.1.1 选 种 如果是自留鸽种,应挑选生产记录良好的亲

鸽子生产基本管理制度

鸽子生产基本管理制度

鸽子生产基本管理制度一、饲养环境管理1.饲养场地选择:选择通风良好、采光适宜、无明显异味和噪音干扰的场地养殖鸽子,避免饲养环境对鸽子产生不利影响。

2.温度管理:根据鸽子的生长发育要求,合理控制鸽舍内的温度,确保在适宜范围内。

3.湿度管理:保持鸽舍内的湿度适宜,不宜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鸽子的健康状态。

4.通风管理:保持鸽舍内的空气流通畅通,确保空气新鲜,减少氨气及粉尘等对鸽子的不利影响。

5.卫生管理:定期对鸽舍进行清洁消毒,减少病原菌的滋生,提高鸽子的生长环境卫生水平。

二、饲料管理1.饲料种类选择:根据鸽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种类,保证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均衡。

2.饲料投喂量管理:根据鸽子的饲养数量和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合理地确定饲料的投喂量,避免浪费和不足。

3.饮水管理:保证鸽子充足的饮水量,定时更换饮水,保持饮水器的清洁卫生,防止细菌滋生。

4.添加剂使用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添加剂,不得滥用,避免对鸽子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5.精细喂养管理:根据鸽子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精细调配饲料,提高鸽子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效益。

三、疫病防控管理1.接种疫苗管理:根据鸽子所处的生长季节和疫病流行情况,合理选择疫苗种类,规范接种时间和方法,提高鸽子的免疫力。

2.疫病监测管理:定期对鸽子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减少疫病传播风险。

3.防治药品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医师建议使用防治药品,避免滥用或误用,避免药物残留对鸽子的危害。

4.隔离管理:发现疫病感染的鸽子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病传播给其他鸽子,保护整个鸽子群体的健康。

四、繁殖管理1.配种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配种,避免近亲繁殖,保障繁殖后代的优良品质。

2.孵化管理:选取合适的孵化场所和设备,确保孵化槽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良好,提高孵化率。

3.幼鸽饲养管理:科学合理地安排幼鸽的喂养计划,保证幼鸽的营养需求,促进幼鸽的快速成长。

五、市场销售管理1.销售渠道管理:建立多样化的销售渠道,确保鸽子产品的畅销,提高销售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鸽场生产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鸽场环境及布局,种鸽生长阶段的划分,饲养基本条件,饲养方式,种鸽的繁育,种鸽、乳鸽、童鸽、青年鸽(后备种鸽)的饲养管理,卫生保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饲养种鸽的养鸽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3-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3078-1991 饲料卫生标准GB16548-1996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9-1996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16567-1996 种畜禽调运技术规范NY/T388-1999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5027-2001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35-2001 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标准。

3.1亲鸽配对后正在处于生蛋、孵蛋、哺乳的公鸽和母鸽。

3.2保姆鸽能代替其它亲鸽进行孵化或哺乳的亲鸽。

3.3保健砂能提供钙、磷等常量元素和帮助消化、健胃的颗粒状矿物质饲料。

4鸽场环境及布局4.1鸽场环境鸽场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3-1996和NY/T388-1999的要求。

4.2鸽舍环境4.2.1鸽舍内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应满足种鸽不同生长期阶段的需求。

4.2.2鸽舍内空气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NY/T388-1999的要求。

4.3鸽场布局4.3.1鸽场生活区、生产区分开,种鸽、后备种鸽、童鸽分开饲养。

4.3.2鸽场内不应饲养有鸡、鸭等其它禽类。

4.3.3鸽舍地面、鸽笼应便于清洗、消毒。

4.3.4鸽舍建筑要求冬暖夏凉,便于通风及保温。

4.3.5鸽舍周围应无杂草及与养鸽无关的物品。

5 种鸽生长阶段的划分按种鸽生长阶段可分为:初生乳鸽1日龄~10日龄;乳鸽11日龄~30日龄;童鸽31日龄~90日龄;青年鸽(后备种鸽)91日龄~180日龄;种鸽181日龄以后。

6 饲养基本条件6.1 饮水6.1.1 水质符合NY5027-2001的要求。

6.1.2 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

6.1.3 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

6.2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6.2.1按种鸽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配合使用饲料。

6.2.2使用的饲料添加剂附合GB13078-1991的要求。

6.2.3不使用霉败、变质、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

6.3兽药使用预防和治疗的兽药,参照NY5035-2001的要求使用。

6.4器具6.4.1鸽笼每对种鸽的鸽笼体积为0.12~0.15米3。

笼的排列方式以便于喂料、清洁消毒为宜,每层笼之间设有接粪网。

6.4.2巢盆每对种鸽设有一个巢盆,用于产蛋和孵化。

6.4.3饲糟、水糟、饮水器饲糟、水糟设计应以方便种鸽采食和饮水,又不易浪费和污染饮水为宜。

饮水器供群养平养时用,每群鸽至少有2个饮水器。

6.4.4保健砂杯每对种鸽设有一个保健砂杯,群养的每群设有不少于5个保健砂杯。

7饲养方式有笼养和平养两种,种鸽以笼养为主,每对种鸽一个笼。

青年鸽、童鸽以网上平养为主。

平养要按大小、强弱进行分群饲养,鸽舍要设有运动场和洗澡池。

运动场和洗澡池的大小根据饲养密度来确定。

8种鸽的繁育8.1引种引进的种鸽应来自上一代有种鸽生产经营许可证,符合GB16567-1996和GB16549-1996要求的种鸽场。

8.2繁育方式可采用纯种繁育和杂交繁育两种方式,建立种鸽核心群。

核心群由群体内优良个体组成,要求品种特征明显,体重体型符合标准,且孵育性好,生产性能高,抱巢性强。

9种鸽的饲养管理9.1种鸽的营养需要参见表1。

9.2种鸽的日常观察及记录观察种鸽的活动、采食、饮水等情况,对于新配对的种鸽,发现配对不当应及时重配。

记录每对种鸽产蛋时间、数量、孵化时间、照蛋次数、结果、出雏时间、数量、雏鸽初生体重、哺乳情况,记录种鸽饲料消耗量、断乳时间、断乳体重等。

9.3产蛋期的饲养管理9.3.1在产蛋前要安上巢盆和铺好垫料.垫料以便于更换、清洁消毒和舒适为宜。

9.3.2保持良好的孵蛋环境,避免强光的照射和其它干扰,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

9.3.3每天保持不少于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10~15勒克斯。

9.3.4在种鸽孵蛋过程中要定期照蛋,及时清理无精蛋、死精蛋,仅剩一只受精蛋的与孵化日龄相近的蛋进行并窝孵化。

9.3.5在孵化出雏过程中,注意及时助产,让雏鸽破壳。

9.4哺乳期的饲养管理9.4.1出雏前及时清洁消毒巢盆和更换垫料。

9.4.2按照哺乳期种鸽的营养需要,确保饲料和保健砂供应,可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饲喂, 并保证充足的饮水。

9.4.3采用人工哺乳的方法,可提前断乳。

换羽期的饲养管理9.5换羽期的种鸽按非哺乳期的营养需要定时定量饲喂。

9.5.2为了缩短换羽期,可以采用人工强制换羽。

换羽期内仍孵蛋或哺乳的种鸽,照常供水喂料。

9.5.3鸽群换羽完毕,逐步恢复原来的营养水平,并增加光照,每天不少于16小时。

10乳鸽的饲养管理10.1乳鸽的营养需要10.2人工哺乳乳鸽的日受喂量每只乳鸽日平均受喂量控制在乳鸽体重的50%左右,参见表3。

表3 乳鸽日平均受喂量单位:克10.3保温亲鸽哺乳时,乳鸽可利用亲鸽体温保暖。

人工哺乳时,舍内要保持适当的温度。

乳鸽在进入育雏室前,育雏室应提前24小时加热升温,具体保温温度参见表4。

表4 乳鸽适宜保温温度单位:0C10.4通风换气乳鸽育雏室适宜通风量,参见表5。

10.5 相对湿度育雏室适宜的相对湿度参见表6。

10.6 光照乳鸽阶段,应保持18~24小时的光照,参见表7。

表7 乳鸽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10.7哺乳10.7.1初生乳鸽要及时喂上鸽乳。

如果亲鸽年轻不会哺喂,要进行人工调教诱喂。

亲鸽哺乳的两只乳鸽中出现个体差异时,要用人工方法让个体小的乳鸽先哺乳。

10.7.2采用人工哺乳,乳鸽增重速度比亲鸽哺乳要快。

10.7.3人工哺乳的适宜日龄按现阶段的技术水平以10日龄后为宜。

10.7.4人造鸽乳的配制分前(1日~4日龄)、中(5日~10日龄)、后(10日~15日龄)期按照营养需要进行,要求营养全面,易消化,适当添加消化剂和消化酶,前期的鸽乳全部为粉状料,中期粉状料和半颗粒料各占一半,后期粉状料、半颗粒料、颗粒料各占三分之一,15日龄后逐渐过渡到颗粒料。

10.7.5粉状鸽乳饲料用400C的温开水调成糊状,饲料和水比例前期为15:85,中期25:75,后期40:60进行配制,按照乳鸽日均受喂量进行灌喂,每次饲喂量以乳鸽嗉囊半饱状为宜,每天喂3次~4次,乳鸽20日龄后,添加颗粒饲料,每天两次,供乳鸽自由啄食,进行调教采食。

10.7.6 人工哺乳时,及时擦干沾污的鸽体,更换垫料。

11.1童鸽的饲养管理童鸽的营养需要参见表8。

11.2留种童鸽的选育留种童鸽必须从有完整记录的鸽群中挑选,选出生产水平高于群体平均水平的个体,且大小要适中,无明显缺陷。

11.3童鸽的饲养管理11.3.1童鸽刚从育雏室转到童鸽舍时,注意保温、防寒和防贼风,在网上饲养10~15天后,才能放到有运动场的鸽舍中饲养。

11.3.2公母分开饲养,网上平养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10对为宜。

11.3.3鸽舍内设洗澡盆,夏天洗澡每周1~3次,冬天每周1次,每次洗澡后,要及时撤走澡盆。

11.3.4留种用的童鸽要套上编有号码的脚环,建立档案,做好记录,内容有亲本编号及其生产性能、出壳日期和出壳体重等。

12青年鸽的饲养管理12.1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采用分群网上平养的方式饲养,每群以50对为宜,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对。

12.2饲养管理要点12.2.1按照青年鸽的营养需要,定时、定量进行喂料。

参见表9。

表9 青年鸽的营养需要12.2.2 3月龄~4月龄的鸽,开始换羽时要控制饲养,适当降低能量水平,每天改喂2次,5月龄后,作为后备用种鸽进行饲养。

12.2.3每天保持不少于12小时的光照。

12.3配对有人工配对和自然配对两种,配对要求鸽年龄一致、个体差异小,避免近亲配对。

13卫生保健要求13.1日常卫生保健13.1.1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

13.1.2防止孳生蝇、蚊,预防鼠害、鸟害、兽害。

13.1.3凡进入生产区的饲养员、工作人员必须更衣、换鞋,工作服保持清洁,水鞋泡到消毒液内,用酒精棉擦手或用0.02%新洁尔灭水溶液洗手, 消毒池内的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尽量避免日光直射。

13.1.4每栋鸽舍应做到人员固定,用具固定,严禁串栏。

13.1.5及时清除鸽粪,更换垫料,保持舍内环境及用具清洁,每周进行1~2次环境和带鸽消毒。

13.1.6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提高鸽群对疾病的抵抗力及健康水平。

特别注意饲料、饮水、垫料的卫生和质量。

给鸽群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

13.1.7 每天必须仔细观察鸽群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13.1.8死鸽必须按照GB16548-1996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鸽粪采用堆积发酵法处理。

13.7.9污水需经无害化处理才能排放,不能造成环境污染。

13.1.10采用全进全出制的饲养制度。

13.2常见病的预防13.2.1鸽沙门氏菌病:用鸽沙门氏菌敏感的药物预防,经检疫发现阳性者,及时淘汰。

13.2.2大肠杆菌病:除和沙门氏菌病相同的保健措施以外,要特别注意水质卫生。

流行严重的鸽场可用本场病鸽分离的大肠杆菌制作的菌苗进行免疫接种。

13.2.3支原体病:平时必须加强卫生管理,尽量避免密度过大、地面潮湿、空气污浊、温度过高或过低、惊群等应激因素。

流行地区应进行疫苗接种。

种鸽实行检疫,淘汰阳性鸽。

13.2.4对其他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如鸽霍乱、鸽传染性鼻炎等,在发病的初期应及早作出确诊及早进行治疗,将疾病扑灭于萌芽状态,不使形成慢性流行,危害严重或长期慢性流行的鸽群,应扑杀带菌鸽或阳性鸽,并使用相应的疫苗。

13.2.5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靠严格的隔离、消毒措施和接种疫苗预防,鸽场应根据当地各种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特点、规律和母源抗体水平、鸽龄、疫苗类型等制定正确的免疫程序。

参见表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