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袁隆平》观后感
《袁隆平》观后感(精选5篇)
《袁隆平》观后感(精选5篇)《袁隆平》观后感1应市卫生局组织,衡阳市中心医院职工于7月22日在红旗剧院观看人物传记影片《袁隆平》。
影片以生动幽默的插叙方式描述了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背后的故事,拉近了我们与袁隆平教授的距离,伟大的人格如此清晰可见:坚持自第一次发现野外杂交水稻已有十余年时间,袁隆平的研究仍没有任何突破性进展,进入了“瓶颈”阶段。
众多专家教授对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出了质疑和反对,要求他放弃研究,袁隆平气愤地说:“难道历史上没有的事情我们就不能实现?外国专家做不出来的事情我们就一定也做不出来?”很多人不是没有梦想,而是不能坚持实现梦想。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有这样一句话,“成功在大后天早上,大多数人放弃在后天晚上。
”大爱在影片中有多处袁隆平教授向发展中国家人民传授杂交水稻技术的片段,袁教授的'杂交水稻技术普及到菲律宾、埃及、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推广2.3亿多亩,增产水稻200多亿公斤。
外国记者问他:“对于您的杂交水稻技术被世界各国学习和使用您有何看法?”袁隆平说:“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我希望杂交水稻技术能被世界人民尤其发展中国家更为广泛的运用,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大爱无疆,这种爱突破了区域和国家的局限。
不息片尾,外国记者问:“您如今还会继续从事超级杂交水稻积水的研究吗?”79岁高龄的袁隆平举起了手,“生命不息,梦想不止”,顽童般留给镜头一个灿烂的笑脸。
现在,袁隆平久居长沙,其研究工作仍在继续,在会见有关学者时,他对使用计算机数值算法计算最优化水稻的株型空间分布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生命携手希望,希望孕育生机,生之所生,生生不息。
袁隆平为中国乃至于世界粮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袁隆平教授我想并不过分:功德无量。
《袁隆平》观后感2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
在如河的岁月中,有非常多的爱国英雄。
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爱着祖国。
观《袁隆平》有感(精选6篇)
观《袁隆平》有感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
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袁隆平》有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袁隆平》有感 1“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听到这个噩耗传出时,我心头一颤、难以相信这个消息,原来有的人伟大到让我们以为他没有生老病死。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并将此作为毕生追求。
他带领中国科研团队一次次攻破难题,为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做出重要贡献。
看完《袁隆平》这部电影后,我颇有感悟。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回顾袁隆平院士的一生,他心怀“禾下乘凉梦”,秉着“躬耕田垄情”,毕生辛勤耕耘,让全球数亿人口摆脱饥饿,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
我们要读懂袁隆平院士“平凡”背后的“不凡”,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朴实无我的奉献精神,写就不凡人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怀院士揣着“让中国人民吃饱饭”的理想,决心向“饥饿恶魔”发出挑战,深扎实践热土,努力发挥聪明才智,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用一生的实践让水稻高产成为现实。
“操场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
”袁隆平院士凭借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水稻育种经验,做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双结合”,推动杂交水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古代先贤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试想,如果没有在平凡岗位上锲而不舍、日积月累的创新创造,哪有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就斐然。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勤于“下田”、善于“蹲苗”、敢于“拓荒”,努力从实践中汲取“创新”之经、“闯关”之法、“夺隘”之策,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努力做敢于担当的排头兵、善于作为的领头雁,以水滴石穿的韧劲和迎难克难的姿态践行为民之情,实现报国之志。
2024年《袁隆平》观后感
2024年《袁隆平》观后感《袁隆平》观后感篇1每当看完一部优秀的电影我就会写观后感,今天去电影院观看了《袁隆平》这部电影,感慨万千。
袁隆平爷爷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他把价值连城的珍贵稻种毫无保留地奉献献给全人类,使亿万饥肠辕辘的人从此吃饱,吃好,他做出了世界级的贡献,享有世界级的声誉,而电影只拍了袁隆平爷爷从30岁到60岁的故事,虽然有点短,但是袁爷爷91年的人生每一年时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了解,不管是在电影中还是看袁爷爷的采访都能看到袁爷爷是一个风趣丝幽默且平易近人的一位老人家,这部影片以鲜活艺术手法再现了袁爷爷心忧天下,造福人类,自强不息,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袁爷爷曾说过"人心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情的本来面目”这句话用在我们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出生在一个好时代,不愁吃不愁穿,不曾体验过挨饿受冻的日子,物质上容易得到满足,但是精神上却得不到满足,人也容易浮躁,然而老辈的人虽然物质上较为匿乏,但是精神上却是丰富的',他们的内心也是无比纯粹的。
再次向袁爷爷致敬,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划过天空就不再回来,但是您的光荣奇迹将会被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袁爷爷,一路走好!《袁隆平》观后感篇2今天午管课的时候,班主任张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袁隆平》。
它讲述了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为了让全中国人民都可以吃饱饭,废寝忘食地学习水稻知识,忘我的寻找雄性不育株水稻的故事。
一次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打败袁隆平爷爷,他反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和经验。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
果然,经过无数次失败的袁隆平爷爷在最后把所有经验都拧成一股劲儿,击破了挡在中国水稻发展之路上的所有障碍,让中华人民走向了光明之路。
袁隆平爷爷之所以最终能够让全中国十四多亿人吃饱饭,就是因为他在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第一个勇敢地站出来研究水稻,并一次次成功研究出新一代杂交水稻,从而让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增产,自此改变了中国人吃不饱饭的贫穷命运。
最新袁隆平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
袁隆平观后感心得体会1他执着追求,50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卓越贡献。
他就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农民朋友眼中的“当代神农”,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又如此接近,电影《袁隆平》通过再现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集中表现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当代知识分子胸怀祖国、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袁隆平,为了实现绿色的梦,为了科学上的突破,为了解决饥荒的恐惧。
他埋头苦干,不畏艰辛。
他坚定、执着、饱含着激情,他立志要让载着生命根源的种子,长出累累的稻穗,养活一双双饥饿的眼眸。
天道酬勤,穿越过50多年风雨的艰辛,杂交水稻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袁隆平为了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
一次次人为的恶意破坏,让精心培养的秧苗毁于一旦;一次次的天灾所难,让科研进程举步维艰。
但是50多年的艰难险阻最终都在梦想的力量下低了头,都在与梦想的较量中败下了阵来。
他对科学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是无论在什么时代背景,什么外界威胁下都不会变质的,因为他的一生在为科学研究而歌,为他的事业而唱。
袁隆平够执着,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阻止他最后获得成功。
他的执着体现在以苦为乐,逆境中也常开玩笑;他的执着体现在痴心不改,数十年如一日只想着杂交水稻;他的执着体现在我行我素,就算是没有国家和别人的支持,他也要将杂交进行到底。
他的成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用电脑算出来的,而是长年累月蹲在田间地头一点一滴摸索总结出来的。
他顶着烈日酷暑,不分黑白昼夜,从一般杂交稻研究到超级杂交稻研究,一步一步向科学高峰攀登,为的是产出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粮食,最终取得了成功,创造了震惊中外的当代神话。
有关《袁隆平》电影的观后感(通用16篇)
《袁隆平》电影的观后感有关《袁隆平》电影的观后感(通用16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袁隆平》电影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袁隆平》电影的观后感篇1古人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好政策,二靠袁隆平的好种子”。
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以前也略知一二,但并不了解,这次,自从学校组织观看《袁隆平》电影后,我加深了对他的印象。
袁隆平虽然貌不惊人,语不出众,可以说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那是什么让他坚持着,培养出杂交水稻?是什么人呢?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是他那执着的、坚韧的心态,让他坚持了下来,是他那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精神,让他永远停留我们心中。
我崇敬袁隆平总共有三个理由:其一,他热爱大自然,不刻板,那时候,搞科学研究的人都在办公室里工作,虽然整天埋头苦干,却并没有搞懂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简直就是书呆子。
而袁隆平则相反,他亲近自然,喜欢观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方式,这也是让他人生成功的一大步。
其次,他不屈服。
当红卫兵冲进他家,砸烂他的稻子,要批判他的时候,他还喊着:“打倒袁隆平!”这不代表他无能,他软弱,只是他保护家,让他继续研究水稻的做法。
这又让他成功了一步。
再次,便是他热爱人民,关爱家人。
他爱妻子,不让妻子受到伤害,不让她受苦。
他爱人民,为了人民,他努力研究,想要造福人类。
也正是妻子的支持,百姓的关心,让他扑在书桌前研究,这也是他成功的动力!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伟大,不平凡的奉献,袁隆平爷爷是个耕耘者,一个真正的耕耘者!看了这部影片,我也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每一粒粮食都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换来的呀!《袁隆平》电影的观后感篇2前几天,我看了《袁隆平》这部电影,当我走出电影院时,我热血沸腾,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电影主要讲:袁隆平爷爷是一位只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坚持不懈、吃苦耐劳、不畏艰辛、意志坚强、奋斗终身、的人。
袁隆平观后感(精选13篇)
God will not treat hardworking people badly, nor will he sympathize with fake hardworking people. It knows howhard you work.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袁隆平观后感(精选13篇)袁隆平观后感1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全中国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
7000万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能掂出其中分量。
作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不管声誉、贡献还是身价都达到了别人难以望及的高度。
而就是在这种纷至沓来的鲜花和掌声、赞叹和仰慕中,袁隆平用他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追求,坚守着自己的本色,不为浮躁所动,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所累,完美地解读了自己的人生真谤——袁隆平就是袁隆平。
本色农民。
审视袁隆平的衣着打扮,可能无人能将那黝黑单瘦但精神矍铄的老人与世界顶级科学家联系起来。
但正是这种朴实、憨厚的品性,铸就了袁隆平大功至伟的业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袁隆平是农民的儿子,他的根在农村,他血液里沸腾的是农民的执着、坚韧与忍耐,崇尚的是农民的朴实、朴素与节俭。
既使在他成为名人后,依然一副农民模样,一点也不讲究,上商场专挑便宜货买。
一次他看到衬衫打折10块钱一件,一口气买了10多件,“下田时穿起来方便”,典型的“中国最著名的农民”形象。
本色院士。
有人说“学者和平民之间,隔着一片苍翠的原野,如果学者穿越这片原野,他就会成为一位圣贤”。
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位圣贤之人,他对名利看得很轻很淡,常说“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科学家那种“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道德情怀和志向操守在此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袁隆平看来,金钱的多少,无非是一个数字,一是不吝啬,二是不奢侈,只要能用就行。
因而,他几乎将在国际上获得的所有大奖的奖金都捐赠给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及教育和慈善事业。
袁隆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观后感大全15篇
袁隆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观后感大全15篇袁隆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观后感篇1在科学研究上,袁隆平是一个特别认真特别严谨的人,而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豁达大度非常幽默的人。
人生苦短,活着就应该轻松一些,愉快一些,而幽默,就是轻松愉快的一剂良药。
富于幽默感的人大多思维敏捷,才华出众,胸襟开阔,为人随和。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与袁隆平在安江便认识,之后又写过他不少作品,算是老朋友了。
有次我与老伴到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去看望他,临别时留影纪念,他是一位誉满全球的大科学家,我自然让他站在中间。
他开玩笑地说:“这不是第三者插足吗?”我和老伴不禁一笑。
袁隆平的幽默,是一以贯之的。
当年,他在安江农校当老师的时候,一时找不到抹布,就扯着衣袖擦黑板,这一举动自然引起学生哈哈大笑。
袁隆平正色地说:“笑什么,爱因斯坦还拿美元支票当书签呢?”袁隆平喜欢自由,散漫的生活。
衣服扣子掉了不补,皮鞋脏了不擦油,因此,有人给他取了浑名叫“油榨鬼”。
油榨是湖南方言,不整洁的意思。
这个浑名是一个叫李效牧的老师取的。
李效牧是个快活鬼,那时候兴学“苏联老大哥”,便给他取了个浑名叫“扁脑壳夫”。
有位姓曾的老师写文章爱带之乎者也,袁隆平就给他取浑名叫“曾员外”,有位姓曹的老师爱哼京戏,便取浑名“曹孟德”。
他们之间不称呼姓名或某某老师,而是以浑名取乐。
袁隆平才华横溢,爱好广泛,拉小提琴、游泳、打排球、跳踢踏舞,还爱打麻将。
打麻将不带“彩”而是钻桌子,袁隆平输了照样钻。
他有时手气不好,连连失手,钻了一次又一次。
有人说,这回就免了吧!袁隆平不领情,照样钻,做为一个工程院院士、着名科学家,打麻将钻桌子,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只是现在年岁老了,钻桌子有困难,改为别的方式,再不钻桌子了。
吸烟,是目前威胁着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全国烟民达三亿。
对此,袁隆平来个反话正说,总结了抽烟七大好处:友谊的桥梁(人与人交往的媒介);灵感的源泉(激活思维和灵感);寂寞的伴侣(抽烟排除寂寞);“非典”的克星(烟中含有焦油);痴呆的良药(烟中含有尼古丁);健康的象征(如果抽烟的人不想抽烟说明身体不行了);纳税的大户(国家一部分税收来自烟民)。
袁隆平的观后感(7篇)
袁隆平的观后感(7篇)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
在如河的岁月中,有非常多的爱国英雄。
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爱着祖国。
今年,我看了一本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书,看完以后,我心中思潮起伏,深受鼓舞。
书中,袁隆平在小时候就萌发了长大要当一名农业学家的念头,而他也为这个梦想而努力着。
在那个时候,祖国母亲备受战乱之苦,亲眼目睹了饿殍满地的惨景,袁隆平患者自己童年的理想,他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水稻研究的第一线。
有一次,袁隆平培植水稻的地方地震了。
明明他可以去安全的地方居住,但是他放弃了宝贵的机会。
依旧在已变成了废墟的房子旁盖草棚,住了下来,他要看着芽长大。
袁隆平几经风雨,几经考验,终于以响当当地事实证明:中国人不但有能力养活中国人,而且,还可以昂住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他说:我就是一位知识农民,我的根在中国。
袁隆平这个名字已深深烙在我的心中,他救活了十三亿中国人民。
我有许多的梦想:画家,书法家,外交家,我从小就一直为了这些目标而奋斗着。
有人说:人的梦想可以有许多,但实现一个就够了! 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所有的梦想都实现了,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人需要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生才有动力,才有希望。
因为有了实现梦想的过程,生活才会变得充实而充满意义!12月2日下午,我校在博学楼二楼组织参看了电影《袁隆平》,影片使我受益非浅。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袁隆平从普通的农业教育者通过实验,经过不懈努力,饱经风霜后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
在实验中,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形状奇特的植物,他欣喜若狂,经过研究证明出了它是杂交水稻,而且它比一般的水稻结出的稻粒还多出了许多,于是袁隆平就在崔主任的阻碍中不懈努力研究杂交水稻。
有一次,崔主任和一些人来袁隆平家闹事,还把袁隆平精心研制的杂交水稻摔烂,幸好袁隆平的徒弟把几盆比较好的给藏好了,不然袁隆平多年来的心血就会在这转眼间就化为乌有了。
还有一次,袁隆平的一块杂交水稻田也被崔主任他们全部糟蹋了,虽然崔主任一直在和袁隆平作对,但袁隆平始终坚持着他的信念,所以他取得了成功。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袁隆平》电影观后感1前几天,我看了《袁隆平》这部电影,当我走出电影院时,我热血沸腾,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电影主要讲:袁隆平爷爷是一位只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坚持不懈、吃苦耐劳、不畏艰辛、意志坚强、奋斗终身、的人。
以前的水稻产量很低,可是在袁隆平爷爷的不懈努力下,反复地研究和实验,终于使水稻的产量大大增加了百分之七十,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成为了“水稻之父”,为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爷爷在工作中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所要具备的,这使我深有感触。
昨天,我在楼下学玩滑板,我刚站上去,妈妈还没来得及扶我,我就先摔了个四脚朝天。
我连忙站起来,拍拍屁股上得尘土,说:“什么破玩意儿呀?还没等我站上去就给我送了个礼!”我赌气地说:“不学了,不学了!”妈妈看着我要打退堂鼓了,便用激将法说:“以前你总是缠着要我给你买滑板,现在给你买了,可你又不敢学。
嘿——我还是把它送给别人算了!反正留着也没用!”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勇气一下子就提上来了,我想:我不能让妈妈小看我,我要让她对我刮目相看。
这时,袁隆平爷爷的影子仿佛出现在了我的眼前,给了我巨大的鼓励。
我下定决心,今天我一定要学会玩滑板。
可我刚一站上去,又摔了下来,害得我青一块,紫一块,手也擦伤了。
妈妈看着有点心疼了,也劝我暂时不练了,可我却不依了。
经过一次次地摔倒,又一次次地站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天,我终于学会了玩滑板。
通过观看了这部电影和我学滑板地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永不言败是驶向成功的风帆!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我要让袁隆平爷爷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做到不畏艰险、脚踏实地。
在学习中,要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为生命奏响动听的乐曲!《袁隆平》电影观后感2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农民朋友眼中的“当代神农”,“米菩萨”,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又如此接近。
12月2日,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电影《袁隆平》,让我对“杂交水稻之父”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在平凡中见到了伟大。
袁隆平读后感(通用)(精选五篇)
袁隆平读后感(通用)(精选五篇)第一篇:袁隆平读后感(通用)袁隆平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袁隆平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袁隆平读后感1常言,民以食为天。
生存,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自人类诞生起就从未停止过对粮食的渴望。
又有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足以体现粮食于人们而言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上立有不败之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民的温饱问题。
上世纪,灾祸来临,饥荒严重,人们的生活遭遇严峻考验。
怀着对国家、对人民的忧虑,对生存下去的迫切期盼,有一位博学多才的人,踏上了培育水稻新品种的漫漫研究长路。
他,就是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黑且瘦,颧骨突出。
青丝间染上了白雪的颜色。
手掌宽大粗糙。
衣着朴素。
话并不多。
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形象却朴实得像个平凡的农民。
他亦笑称自己,“再怎么打扮都是个农民”。
不同于别的院士坐在室内、享受国家的津贴,袁隆平是实实在在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在田里劳苦了一辈子。
袁隆平是坚韧而执着的。
在探索杂交水稻的这条路上,他遭遇过太多太多的困难,遇到过太多太多次的失败,可他始终没有放弃。
他拥有博爱,宽厚的胸怀,怜悯苍生,以己身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在研究尚未成功时,袁隆平为了寻找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在田间,头顶毒阳,脚踏烂泥,一穗一穗的仔细寻找。
他用粗糙的大手抚过稻穗,向深沉的黑土地倾诉梦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广种植杂交水稻。
种植杂交水稻后,产量大增,获得了全国无数农民大力称赞。
之后,杂交水稻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引进种植。
杂交水稻,养活了中国,养活了世界。
袁隆平成功了。
他能够成功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
袁老说过,他信奉这样一条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首先,知识——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其次,汗水——几十年如一日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其三,灵感——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论证出“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其四,机遇——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介观后感(精选8篇)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介观后感(精选8篇)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介观后感(精选8篇)袁隆平是坚韧而执着的。
在探索杂交水稻的这条路上,他遭遇过太多太多的困难,遇到过太多太多次的失败,可他始终没有放弃。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介观后感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介观后感8篇,欢迎查阅!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介观后感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于江西德安。
他的童年及青少年时代主要是在武汉和重庆度过。
对于这样一个生长在大城市,并自小就上教会学校的人来说,在风华正茂的时候违背母亲的意愿选择学农,实在是出人意料。
大约我“6岁时一次郊游,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
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
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没有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没有功成名就的意气风发,有的只是质朴的表白,有的只是对美丽的特别感悟与无悔执着。
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的感受,仍不免双眼灼灼,神采焕发。
可见当年那片花果鲜艳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事艰难的年代,曾是多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
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袁隆平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与梦幻,使他从此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
也正是这片美丽的永远,最终改变了袁隆平一生的命运,并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16亿中国人的命运。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的袁隆平,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毅然从四川重庆来到了偏僻的湘西雪峰山旁的安江农校任教。
在安江农校,他一呆就是19年。
回顾在安江农校的教学生涯,袁隆平感触良深:“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生物学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
因此在以后的作物育种科研中,才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里,袁隆平以非凡的努力完成了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为将来的科研打下了基础;同时,一场梦魇般的饥荒最终促使他全力以赴的编织杂交水稻梦。
安江农校成为袁隆平腾飞的起点。
一生的付出,为的是战胜记忆中那梦魇般的饥荒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场罕见的饥荒席卷神州大地。
袁隆平人物事迹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
袁隆平人物事迹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袁隆平其人可敬的方面很多,尤其作为一个学习楷模被润色的更是一个完人.袁隆平人物事迹观后感学习心得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袁隆平人物事迹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欢迎查阅!袁隆平人物事迹观后感学习心得1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全中国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
7000万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能掂出其中分量。
作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不管声誉、贡献还是身价都达到了别人难以望及的高度。
而就是在这种纷至沓来的鲜花和掌声、赞叹和仰慕中,袁隆平用他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追求,坚守着自己的本色,不为浮躁所动,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所累,完美地解读了自己的人生真谤——袁隆平就是袁隆平。
本色农民。
审视袁隆平的衣着打扮,可能无人能将那黝黑单瘦但精神矍铄的老人与世界顶级科学家联系起来。
但正是这种朴实、憨厚的品性,铸就了袁隆平大功至伟的业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袁隆平是农民的儿子,他的根在农村,他血液里沸腾的是农民的执着、坚韧与忍耐,崇尚的是农民的朴实、朴素与节俭。
既使在他成为名人后,依然一副农民模样,一点也不讲究,上商场专挑便宜货买。
一次他看到衬衫打折10块钱一件,一口气买了10多件,“下田时穿起来方便”,典型的“中国最著名的农民”形象。
本色院士。
有人说“学者和平民之间,隔着一片苍翠的原野,如果学者穿越这片原野,他就会成为一位圣贤”。
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位圣贤之人,他对名利看得很轻很淡,常说“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科学家那种“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道德情怀和志向操守在此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袁隆平看来,金钱的多少,无非是一个数字,一是不吝啬,二是不奢侈,只要能用就行。
因而,他几乎将在国际上获得的所有大奖的奖金都捐赠给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及教育和慈善事业。
袁隆平的观后感200字作文_袁隆平的观后感200字 袁隆平的观后感500字(精彩6篇)
袁隆平的观后感200字作文_袁隆平的观后感200字袁隆平的观后感500字(精彩6篇)《袁隆平》观后感篇一为缅怀袁隆平爷爷,5月24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集体观看了电影《袁隆平》。
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讲述袁隆平爷爷为了实现绿色的梦,为了科学上的突破,为了解决饥荒的恐惧,他埋头苦干,不畏艰辛的研制出杂交水稻。
虽然在研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但是袁隆平爷爷没有被困难打败。
他执着追求,50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卓越贡献。
观看了《袁隆平》这部电影,我对袁隆平院士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只从电视上看到过他获奖的镜头,看到的是一个皮肤黝黑的老爷爷,没有想到他竟然有如此巨大的成就,由衷地对他产生敬意。
袁隆平爷爷说过:“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这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一粒小小的种子,却改变着世界的历程,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然而在5月22日袁隆平爷爷已经离我们而去,他不怕困难、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品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当下我们该做的是珍惜每一粒粮食,为深切缅怀袁隆平爷爷,餐餐光盘我们在行动!袁隆平的观后感500字袁隆平的观后感500字篇二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讲袁隆平为了使地球上的人们不在饥饿,决定研制杂交水稻,在研制中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他毫不放弃。
最终,杂交水稻被研制成功了。
袁隆平的成果,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更不是坐在电脑前面,按一下鼠标的。
现在想发明东西的人,还有多少人拥有袁隆平这种勤劳的精神呢?袁隆平性格坚韧、干劲,一次次的失败,不但没有打倒他的信心,反而使他更有动力。
在逆境中他还常开玩笑,他痴心地总是想着研制杂交水稻成功,就算没有人支持,他也不会轻易放弃,还是一样有干劲!袁隆平曾经说过:“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这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多么值得我们崇拜!他“甘于奉献”的精神,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在电影里,袁隆平在课堂上推崇了孟德尔和苏格拉底,否定了米秋林和李本身,这种做法令到了领导的批判。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精选6篇)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精选6篇)《袁隆平》电影观后感1这天,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同学一起去阶梯教室观看《袁隆平》这部电视,看完这部电视,大家都深有感触。
片子主要讲了袁隆平在早稻常规品种实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
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上一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
这样,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为自花传粉而无杂的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
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的课堂上来。
之后,他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从那时算起,袁隆平和助手整整花了6年时间,却仍没有达到他想要看到的成果,但他毫不气馁,吸取了这6年以来的教训,终于达到了他想要的成果。
看了这部片子,我想到了我自己;有一次,我做了很多作业,碰到了一道稍微有那么一丁点儿难的题目,我就去请教爸爸,不多考虑什么,但等爸爸做出来题目之后,我才发现这道题是多么的简单。
以后我一定会多思考再请教。
袁隆平坚持不懈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上,我会学习他,做一名和他一样的人。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2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农民朋友眼中的“当代神农”,“米菩萨”,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又如此接近。
12月2日,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电影《袁隆平》,让我对“杂交水稻之父”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在平凡中见到了伟大。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充满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奋力跋涉,把绿色的梦想书写在大地之上,在布满荆棘的实验丛中踯躅前行,呕心沥血。
历经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为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杂交水稻事业无怨无悔,倾其一生;经历数十载的不懈探索和艰难实践,袁隆平终于成功了!他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影片通过再现袁隆平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进行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
表现了袁隆平心忧天下、造福人民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
袁隆平的观后感400字(通用6篇)
袁隆平的观后感400字(通用6篇)袁隆平的观后感400字(通用6篇)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袁隆平的观后感100字(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袁隆平的观后感400字篇1每个成功的人士都是那样荣光,那样威武,给人一种特殊的感觉!欣赏之余,难免有一种羡慕的涌动。
可是我们又深知,任何成功的人士,他的成长道路都有一段艰辛的历史,甚至不为人知。
袁隆平——水稻杂交之父,他也不例外。
前几天观看了《袁隆平》电影,使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只从电视上看到过他获奖的镜头,看到的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老头,没有想到他竟然有如此巨大的成就,不由衷的对他产生敬意。
是啊,一个科学家能如此的专注,潜心研究出一种成果,从而造福了广大的老百姓,这就是他的人生价值。
他曾经是一个性格倔强的农科院的大学生,为了研究水稻,在文革期间曾受到多少的侮辱和迫害。
可是他研究水稻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他甚至不惜抛下妻子和儿子,把研究阵地转移到海南岛,克服种种困难,终于研究出优良的水稻品种,产值每亩上千斤的好收成,实现了自己的宏伟志向!现在的人们生活在蜜罐子里,什么都可以随手拈来,岂不知这些都是别人的劳动果实,我们自己又有什么奉献呢?我们不能满足现状,只有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努力,那怕是收获甚微,那也是自己奋斗的结果,所以我们应以次为契机,好好反省自己,多在工作上下点功夫,比什么都有意义!袁隆平的观后感400字篇212月2日下午,我校在博学楼二楼组织参看了电影《袁隆平》,影片使我受益非浅。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袁隆平从普通的农业教育者通过实验,经过不懈努力,饱经风霜后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
在实验中,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形状奇特的植物,他欣喜若狂,经过研究证明出了它是杂交水稻,而且它比一般的水稻结出的稻粒还多出了许多,于是袁隆平就在崔主任的阻碍中不懈努力研究杂交水稻。
2022袁隆平事迹观后感_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10篇
2022袁隆平事迹观后感_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10篇大家知道吗?“让更多的人吃饱了饭”的袁隆平离开了,“国之脊梁”,必将被我们永远铭记,让我们一起学习袁隆平的事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袁隆平事迹观后感_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10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袁隆平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一)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
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
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
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平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
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
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
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
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
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
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
”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有人评价他说:“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
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
《袁隆平》观后感(精选10篇)
关于《袁隆平》观后感〔精选10篇〕关于《袁隆平》观后感〔精选10篇〕《袁隆平》观后感1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令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
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者,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消费的科学家,创造“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立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他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平安、农业科学开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宏大奉献。
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解决全球百分之六十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的奉献旷古烁今,“杂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实。
治学态度影响深远。
袁隆平是____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困难挫折,阅尽人间沧桑。
无论境遇如何,他的身上始终流淌着家国天下的热血,青春年华挥洒在田间地头,须眉皓然仍然孜孜不倦于攀爬超级杂交稻的巅峰。
一路走来,袁隆平的科研不乏质疑、失败、挫折,他始终保持埋头苦干、不畏艰辛的科研根本功,闯出一片新天地。
他那句“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一直鼓舞着无数科学家博弈科学的竞场;他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不要怕别人说你标新立异”,一直鼓励着年轻学子勇闯创新的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
袁隆平的人生原那么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
他无数次回绝了来自国外的高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
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
对待成就,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把杂交水稻的功绩归功党和人民。
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也不把个人的财富看成是负担,曾因为多看了几眼豪车上新闻,却仍然选择普通的车子下试验田。
“假设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令人从中汲取力量,传承使命。
种子优良了,水稻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袁隆平的观后感500字(通用6篇)
袁隆平的观后感500字袁隆平的观后感500字(通用6篇)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袁隆平的观后感500字(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袁隆平的观后感500字篇1古人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好政策,二靠袁隆平的好种子”。
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以前也略知一二,但并不了解,这次,自从学校组织观看《袁隆平》电影后,我加深了对他的印象。
袁隆平虽然貌不惊人,语不出众,可以说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那是什么让他坚持着,培养出杂交水稻?是什么人呢?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是他那执着的、坚韧的心态,让他坚持了下来,是他那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精神,让他永远停留我们心中。
我崇敬袁隆平总共有三个理由:其一,他热爱大自然,不刻板,那时候,搞科学研究的人都在办公室里工作,虽然整天埋头苦干,却并没有搞懂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简直就是书呆子。
而袁隆平则相反,他亲近自然,喜欢观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方式,这也是让他人生成功的一大步。
其次,他不屈服。
当红卫兵冲进他家,砸烂他的稻子,要批判他的时候,他还喊着:“打倒袁隆平!”这不代表他无能,他软弱,只是他保护家,让他继续研究水稻的做法。
这又让他成功了一步。
再次,便是他热爱人民,关爱家人。
他爱妻子,不让妻子受到伤害,不让她受苦。
他爱人民,为了人民,他努力研究,想要造福人类。
也正是妻子的支持,百姓的关心,让他扑在书桌前研究,这也是他成功的动力!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伟大,不平凡的奉献,袁隆平爷爷是个耕耘者,一个真正的耕耘者!看了这部影片,我也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每一粒粮食都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换来的呀!袁隆平的观后感500字篇2今天,我去了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电影名字叫做《袁隆平》。
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讲袁隆平为了使地球上的人们不在饥饿,决定研制杂交水稻,在研制中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他毫不放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年
——《袁隆平》观后感
“袁隆平”这个名字相信每个人都十分熟悉,他的事迹我们也耳熟能详。
但是生长在一个富足时代——至少是有钱就能买到足够粮食的时代——的我们其实很难切实体会到袁隆平院士研究成果的巨大意义。
我们习惯于粮食的充足,甚至毫无顾忌地肆意浪费着。
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无法体会到一碗米饭的珍贵。
通过《袁隆平》这部电影,我们也只是能大概了解袁隆平院士的伟大。
两个小时的电影反映不出他所遭遇的全部苦难,我们只能从他部分的经历中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首先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有这么一个小细节:袁隆平给了一个饿得走不动路的小女孩一块饼,女孩张口就像吞,但还是忍住了。
她说,现在吃了,饼就没有了,她要等到肚子饿得瘪瘪的再吃。
三年的自然灾害,全民饥荒。
所谓的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是扎紧裤腰带忍着饥饿在过日子。
大饥荒使袁隆平的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他决心改变这一现状,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所有人都吃饱饭!
但是农作物只会按照自己的季节和生长规律来。
人能做的,就是等待。
一等,就是十年。
这十年发生了多少事啊!袁隆平的孩子出生,父亲去世,研究有了眉目又短了线索……在大跃进时期,他差点被打成右派,幸亏他的论文被高层领导看到了才救了他一命;某个大雨倾盆的日子,他的实验田被人恶意毁尽,他只能在田埂上沉默……经历了这么多是事情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不管别人怎么说都决不放弃,无论多少次的失败都能从头再来。
身边的一切怎么变,一直不变的是他的乐观幽默及对研究的坚持。
这是要多么坚强多么有毅力才能做到啊!
面对其他人的质疑,他说了这么一段掷地有声的话:“明白了,我们祖先搞不成的事,我们也搞不成,外国专家同行研究不出来的,我们也研究不出来。
从你们的谆谆教诲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放弃。
那我很想问问,那要我们这些学农业的干什么?我们就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爬不就行了?我不管你们怎么想,但是作为一个学农业的人,我觉得我有权利也有义务,让这个地球有限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让人类远离饥饿。
我永远忘不了三年自然灾害,刻骨铭心。
我从那会才真正理解到,什么叫饥饿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饥饿可以使人类失去和平、安全,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
”正是他对饥饿的切身体会让他更加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研究,绝不放弃!
在这十年里,他的妻子对他的不离不弃也实在让人感动。
十年的风风雨雨,他的妻子无怨无悔地守在他身边,为他处理各种事物,免除他的后顾之忧,让他能专心研究。
没有妻子的支持,我相信袁隆平院士也不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千里马遇不上伯乐也只能空有一身才能。
袁隆平遇到个好领导——成洪涛,一个有远见有眼光、惜才爱才的领导。
这是袁隆平的幸运,也是全体人民的幸运。
十余年的锲而不舍换来了最后的成功,袁隆平用一颗种子改变了世界!这种子包含了袁老多少的心血,但是袁老却不愿意申请专利。
他选择了无私地向世界各地的人民共享成果,选择了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吃饱饭。
最艰苦的十年过去了,杂交稻圆了袁老的心愿。
袁老并不满足于现状。
他还在继续探索,试图解决更大范围的饥饿。
袁老说他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和助手坐在高粱般高的水稻下乘凉,那些结出来的谷粒一个个都有花生粒那么大!
十年的努力,袁老的心血不会白费的,所有曾经挨过饿的人都会感谢袁老的付出,所有后世能吃饱饭的人也会铭记袁老的贡献。
历史是不会遗忘所有人的功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