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2019-2020学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含答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题汇编-第五章《解决问题的策略》(解析版)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精选题汇编-第五章《解决问题的策略》(解析版)苏教版

2019-2020学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提优强化专项训练第五章《解决问题的策略》一.选择题1.(2018秋•扬州期末)同样大的两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减少4米,宽不变;第二个长方形的宽减少4米,长不变.变化后的第( )个长方形面积大一些. A .一B .二C .两个一样大D .无法确定【解答】解:假设两个长方形的长都是a 米,宽都是b 米, 第一个长方形:(4)a b -⨯ 4ab b =-(平方米); 第二个长方形:(4)a b ⨯- 4ab a =-(平方米)因为a b >所以变化后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大一些. 答:变化后的第一个长方形面积大些. 故选:A .2.(2018秋•新华区期末)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后,得到新正方形的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 )倍. A .3B .6C .9【解答】解:339⨯=答:得到新正方形的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9倍. 故选:C .3.(2017秋•东山县期末)如图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A .6B .12C .15D .18【解答】解:111=⨯ (16)(13)⨯⨯⨯ 63=⨯18=(平方厘米)答: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故选:D.4.(2017秋•宁波期末)一块长方形绿地面积是360平方米,长不变,宽增加到36米,扩大后绿地面积是( )平方米.A.1080 B.1440 C.3240 D.12960【解答】解:360(369)⨯÷3604=⨯=(平方米)1440答:扩大后绿地面积是1440平方米.故选:B.5.(2015春•巴中期中)有一块长方形的红薯地长18米,宽10米,如果每平方米可收红薯8千克,这块地可以收红薯()千克.A.144 B.1440 C.180 D.448【解答】解:18108⨯⨯=⨯1808=(千克)1440答:这块地可以收红薯1440千克.故选:B.6.(2015•鹤山市模拟)正方形的边长扩大5倍,面积扩大()倍.A.10 B.25 C.5 D.20]【解答】解: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边长扩大5倍,面积就扩大5525⨯=倍.故选:B.二.填空题7.(2019春•肇州县校级期末)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18米,宽是6米,正方形的面积是144平方米.【解答】解:(186)24+⨯÷=⨯÷2424484=÷=(米),12⨯=(平方米),1212144答:正方形的面积是14平方米.故答案为:144.8.(2019春•皇姑区期末)把26cm长的铁丝围成长方形(长、宽都取整厘米数),其中最大的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22cm.【解答】解:26213÷=(厘米),=+=+=+=+=+=+,13121112103948576所以面积最大是:7642⨯=(平方厘米),答:其中最大的长方形的面积是42平方厘米.故答案为:42.9.(2018春•禹城市期末)幸福村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鱼池.后因扩建公路,鱼池宽减少了5米,这样鱼池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鱼池的面积是450平方米.【解答】解:1505(205)÷⨯-,=⨯,3015=(平方米);450答:现在鱼池的面积是450平方米.故答案为:450.10.(2017秋•邛崃市期末)一个长方形花园的长是60米,宽是40米,在它的四周修一条2米宽的小路,小路的面积一共是416平方米.【解答】解:(6022)(4022)6040+⨯⨯+⨯-⨯64442400=⨯-=-28162400=(平方米),416答:小路的面积是416平方米.故答案为:416.11.(2018春•连云港期中)从一块长55厘米,宽45厘米的长方形木板上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450平方厘米.【解答】解:45(5545)⨯-=⨯4510=(平方厘米)450答:剩下部分的面积是45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450.12.(2013春•徐汇区校级期末)一个长方形,当它的宽增加3cm时,面积增加224cm;当它的长增加4cm时,这个它的面积增加216cm;,这个长方形原来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解答】解:长方形的长:2438÷=(厘米),长方形的宽:1644÷=(厘米),长方形的面积:8432⨯=(平方厘米);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故答案为:32平方厘米.13.(2014•新田县校级模拟)有一个正方形的草坪,如果一条边增加5厘米,与它相邻的边增加8厘米,那么草坪的面积就增加131平方厘米,问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多少厘米?【解答】解:如图所示:假设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acm,则5885131a a++⨯=a=-1313140a=13917a=答: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7厘米.14.(2013秋•青浦区期末)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周长48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围成一个长16厘米的长方形,那么它的宽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平方厘米.【解答】解:48216÷-=-24168=(厘米)⨯=(平方厘米)168128答:它的宽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128平方厘米.故答案为:8,128.15.(2019•长沙)两个数之和是10,并且这两个数之差是8,那么这两个数中最小的数是1【解答】解:(108)2-÷=÷22=1答:这两个数中最小的数是1;故答案为:1.16.(2016秋•玄武区期末)王冰和张星一共有画片214 张.王冰给张星16 张后,两人的张数同样多,王冰原来有91张,张星原来有张.【解答】解:214216÷-10716=-=(张)9121491123-=(张)答:王冰原来有123张,张星原来有91张.故答案为:123,91.17.(2019春•东兴市期中)甲、乙两数共98,甲比乙少12,甲数是43,乙数是.+÷【解答】解:(9812)2=÷1102=55-=551243答:甲数是43,乙数是55.三.判断题18.(2019春•通榆县期末)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判断对错)【解答】解:339⨯=(平方厘米),9平方厘米9=平方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9.(2018秋•榆树市校级期末)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各增加2分米,它的面积就增加了4平方分米.⨯.(判断对错)【解答】解:由分析可得:增加的面积分为三部分,即(224)++平方米;a b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20.(2019春•榆阳区期末)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判断对错)【解答】解:正方形的周长:4=,C a边长:4=÷,a C所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边长就一定相等,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所以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所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四.应用题21.(2019秋•石景山区期末)体育馆准备修建游泳池.如果将长增加20米,或者宽增加5米,那么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00平方米(如图).原来游泳池占地多少平方米?【解答】解:(4005)(40020)÷⨯÷=⨯8020=(平方米)1600答:原来游泳池占地1600平方米.22.(2019春•蓝山县期中)天明广场有一块长方形草坪要扩大面积,宽要增加到32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解答】解:400832÷⨯=⨯5032=(平方米)1600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1600平方米.23.(2018秋•南康区期末)一个长方形花坛,长15米,面积是75平方米,如果把长增加到30米,宽不变,这时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答】解:75(3015)⨯÷=⨯752=(平方米)150答:这时的面积是300平方米.24.(2019春•宿迁期末)一块草坪被4条1米宽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小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答】解:[(4512)3][(2712)3]9-⨯÷⨯-⨯÷⨯4325=⨯⨯933=(平方米)1075答:草坪的实际面积是1075平方米.25.(2016秋•浚县校级期中)人民广场东面有一个边长是20米的正方形花坛,西面有一块长130米,宽40米的长方形草地,草地的面积比花坛的面积多多少平方米?【解答】解:130402020⨯-⨯=-5200400=(平方米)4800答:草地的面积比花坛的面积多4800平方米.26.(2019春•明光市期末)一个双层书架共有图书176本,从上层取30本放到下层,那么下层图书的本数正好是上层的3倍.原来上、下层各有图书多少本?【解答】解:176(31)30÷++=÷+176430=+4430=(本)74-=(本)17674102答:原来上层有74本,下层有102本.27.(2018秋•大兴区期中)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7杯水,连瓶共重760克.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多少克?【解答】解:一杯水的重量;-÷-(760440)(73)=÷3204=(克)80一个空瓶的重量:-⨯440803=-440240=(克).200答:一杯水重80克,一个空瓶重200克.28.(2019秋•大名县期中)李阿姨买了甲、乙两筐苹果共76千克,一共花了228元,如果从甲筐中取出5千克放入乙筐,两筐的质量相等.问:这两筐苹果各需要多少钱?【解答】解:(7652)2+⨯÷=÷86243=(千克)-⨯÷(7652)2=÷662=(千克)33÷⨯2287643=⨯343=(元)129÷⨯2287633=⨯333答:甲筐需要129元,乙筐需要99元.29.(2019秋•东莞市期末)甲、乙两个书架共放书350本,如果从甲书架拿出70本书放到乙书架上,这时两个书架上放的书相等.甲书架上原来放书多少本? 【解答】解:(350702)2+⨯÷ 4902=÷ 245=(本)答:甲书架原有245本书.30.(2019春•丰台区期末)早晨7点整,妈妈开车送小明上学,去时路上拥堵,回到家已是7点58分,已知妈妈回来所用的时间比去时少了20分钟,请你算一算,去时用了多长吋间?【解答】解:(7时58分7-时20+分)2÷ (58=分20+分)2÷ 78=分2÷ 39=分钟答:去时用了39分钟. 五.解答题31.(2018秋•成都期末)如图:一个长方形面积864平方厘米,长比宽多12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和宽.【解答】解:1212144⨯=(平方厘米) 1448644+⨯ 1443456=+3600=(平方厘米)36006060=⨯,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0厘米,(6012)2+÷ 722=÷361224-=(厘米)答:长方形的长是36厘米,宽是24厘米.32.(2018秋•澄海区期末)一个林场长600米,宽50米,这个林场面积是多少公顷?每公顷栽树540棵,这个林场一共能载多少棵树?【解答】解:6005030000⨯=(平方米)30000平方米3=(公顷);⨯=(棵);35401620答:这个林场的面积是3公顷,一共能栽1620棵树.33.(2019秋•高新区期中)有一段宽8米的马路,占地面积是960平方米,为了行走方便,道路的宽增加到16米,长不变.扩宽后,这段马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答】解:960816÷⨯=⨯9602=(平方米)1920答:扩宽后,这段马路的面积是1920平方米.34.(2018•云岩区)两个粮库共有粮食420吨.从甲粮库取出30吨粮食放入乙粮库,两个粮库的粮食就同样多.原来两个粮库各有粮食多少吨?(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解答】解:如图:-⨯÷(420302)2=-÷(42060)2=÷3602=(吨),180-=(吨),420180240答:甲粮库有粮食240吨,乙粮库有粮食180吨.爱永远宝贝爱永远宝贝 35.(2015•广州校级模拟)钢琴上的白键、黑键共88个,黑键比白键少16个,白键、黑键各有多少个?【解答】解:白键:(8816)2+÷1042=÷52=(个)黑键:521636-=(个)答:白键有52个,黑键有36个.。

苏教版四年级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四年级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四年级下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些有趣又实用的策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简单来说,就是在面对各种数学问题时,我们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步骤,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就像我们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选择合适的路线和交通工具一样,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选择合适的策略。

在四年级下册中,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画图、列表、假设等。

画图策略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方法。

比如说,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花园,长是 8 米,宽比长少 3 米,求这个花园的面积。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画出这个长方形,标上长和宽的长度,这样就能很清楚地看到长方形的形状和尺寸,计算面积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通过画图,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具体,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列表策略则适用于需要整理和比较大量信息的问题。

比如:商店里有三种书包,价格分别是 25 元、30 元、35 元,有两种文具盒,价格是 10 元和 15 元。

如果小明要购买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有多少种不同的价格组合?这时候,我们可以列出一个表格,将书包的价格和文具盒的价格一一对应,清晰地展示出所有可能的组合,从而找到答案。

列表可以帮助孩子们有条理地梳理信息,避免遗漏和混乱。

再来说说假设策略。

假设策略常常用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假设一种情况来简化问题。

比如:鸡兔同笼,共有 20 个头,54 条腿,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我们可以先假设全是鸡,那么腿的数量就会比实际少,通过计算两者的差值,再逐步调整鸡和兔的数量,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策略,老师们在教学中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

比如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孩子们亲自动手画图、列表、进行假设,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这些策略的用处。

还会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竞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步练习(最新审定)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步练习(最新审定)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1. 电影院里一排有24个座位,妈妈带女儿去看电影,妈妈坐在女儿的左边,在同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2. 将自然数排列如下,在这个数阵里,小明用正方形框出九个数。

(1)任意移动几次,每次框住的9个数和与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2)如果框住的9个数的和是225,你能列方程,求出中间的一个数吗?(3)一共可以盖住多少个不同的和?3.()-7 ()+8 ()+6 184. 小明有一些邮票,送给小红12张,他又收集了18张,现在他身边正好50张。

他原来有多少张?5. 小明有一些邮票,他把邮票的一半多2张送给小红,还剩下50张。

他原来有多少张?6. 小明和小红共有邮票50张,如果小明给小红8张,那么两人的邮票张数相等,小明原来有多少张?7. 一个数加9,乘9, 减9,最后除以9,结果还是9。

这个数是多少?8. 在田径比赛中,跳高冠军的成绩是3.20米,比第二名高0.10米,第二名又比第三名高0.05米。

第三名跳多高?9. 小娟和小磊做纸鹤,裁纸要5分,折纸鹤要用25分,把纸鹤用线穿成一串要用10分。

如果要在上午10时全部完成,那么他们最迟从什么时间开始动手做?10. 王老师需要一根长32厘米的铁丝做实验。

他将一根铁丝剪去一半,再剪去4厘米,正好符合实验要求。

原来铁丝有多长?11. 一个最简分数,把它的分子乘5,分母除以3得310。

这个最简分数是多少?12. 一个数除以12,小明把12看成18,结果商是20,正确的商是多少?13. 把四张扑克牌排成一行,先将第1张和第3张交换位置,再将第3张和第4张交换位置。

翻开看到的结果是J、Q、K、A,原来这四张牌是怎样放的?。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优秀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明确的策略和方法,容易陷入迷茫和困惑。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策略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和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2.呈现(10分钟)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策略、列举策略等。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策略。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策略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步练习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步练习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10题;共16分)1. (3分)这是一场拍球比赛,三局两胜,请看参加比赛双方的资料:对方1分钟拍球个数:1号20个,2号40个,3号60个我方1分钟拍球个数:1号10个,2号30个,3号50个请问我方队员怎样对阵才能赢.我方1号→对方_______号,我方2号→对方_______号,我方3号→对方_______号.2. (2分)某剧院前排票价比后排票价要贵5元,张叔叔买了8张前排票和12张后排票,一共花了260元,前排票价_______元,后排票价_______元?3. (2分)薯片比1盒巧克力便宜5元,妈妈买了6袋薯片和12盒巧克力,一共花了186元,薯片和巧克力的单价各是_______、_______元4. (1分)张老师买了5千克芒果和3千克香蕉用去了26元。

每千克芒果比每千克香蕉贵2元,每千克芒果和每千克香蕉分别是_______元。

5. (1分)10元钱买4分一张和8分一张的邮票共200张,应买4分邮票_______张。

6. (2分)张大爷家养了3头牛和20头猪,如果1头牛的质量相当于5头猪的质量,那么牛和猪的总质量相当于_______头牛的质量,或者相当于_______头猪的质量。

7. (2分)2头小猪与14只鹅一共重264千克,已知1头小猪与4只鹅一样重,1头小猪重_______ 千克,1只鹅重_______ 千克。

8. (1分)学校操场是一个长比宽多10米的长方形,且如果宽减少10米,操场面积会减少500平方米,那么学校操场的面积为_______平方米。

9. (1分)如果把正方形的两对边同时伸长3米,另外两对边同时缩短2米,可得到一个周长为26米的长方形,问原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10. (1分)西藏路小学三年级有8个班,每班48人,四年级有8个班,每班46人。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3《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3《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3《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练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3《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练习》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画图、列举、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专家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受到直观形象的依赖,缺乏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画图、列举、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
教师选择一些典型的问题,让学生上台演示和解说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巩固所学的内容。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拓展(5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6.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强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作业的层次性
在作业设计中,我注重了作业的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我将作业分为了基础、提高和挑战三个层次。基础层次的作业主要是巩固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掌握;提高层次的作业则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挑战层次的作业则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设计的作业,既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典例分析+阶梯训练测试卷(含答案)sc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典例分析+阶梯训练测试卷(含答案)sc

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一: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1.画线段图可以将题意形象地表示出来,同时也能直观、清楚地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容易找到解题方法。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方法:大数=(和+差)÷2;小数=(和一差)÷2。

3. 甲给乙a张后,两人一样多,那么甲原来比乙多(a+a)张知识点二:用画示意图的策略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1. 画示意图是解决有关面积计算问题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借助示意图可以更好地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2. 解答此类问题,可以通过平移法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或把分散的图形合并为一个图形,使计算变得简单。

知识点三:运用画线段图法解决行程问题画线段图是分析行程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分析、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使问题得以解决。

知识点四:运用转化法解决乘除法算式问题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通过转化法,把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放在具体的实际问题中,使题意更明确,便于解题。

考点1:画线段图解决和差倍的实际问题【例1】张宁和王晓星一共有画片86张。

王晓星给张宁8张后,两人画片的张数同样多。

两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先把已知条件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再解答)1.(2019春•明光市期末)养殖场养鸡和鸭共200只,鸭的只数比鸡多36只,鸡、鸭各多少只?(先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解答)2.(2019春•泰兴市校级期中)六一儿童节,妈妈给扬扬买了一套衣服,共560元.已知裤子比上衣便宜80元,上衣和裤子分别多少元?(画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解答)3.有两杯果汁,从第一杯倒80毫升到第二杯中,这时两杯果汁同样多.如果这两杯果汁一共有800毫升,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先画图表示条件和问题,再解答)考点2:用画示意图解决有关面积的实际问题【例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6米、宽8米,菜地里有横竖两条2米宽的小路(如下图),种菜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如图一块长方形草地,长16米,宽是10米,中间有两条小路,一条是长方形,另一条是平行四边形,草地部分的面积是平方米.2.按要求画图.(1)画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再将这个长方形的长延长1厘米,宽不变,画出变化后的长方形,并用红色笔描线表示它的周长,用黄色笔涂色表示面积增加的部分.(2)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再将这个长方形的长延长2厘米,宽延长1厘米,画出变化后的长方形,并用红色笔描线表示它的周长,用黄色笔涂色表示面积增加的部分.3.一个长方形花圃长10米,宽7米.张师傅想用只改变它的长或宽的办法,将它变成一个正方形花圃.改变后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最小呢?(先分别画出示意图,再解答)考点3:运用画线段图法解决行程问题【例3】甲、乙两人同时开车从A地出发去B地,甲的速度是54千米/时,乙的速度是45千米/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一、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等,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章第3节“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基本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6页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2)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3. 提高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7页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2)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认识。

5. 课后作业布置教材第88页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监督下独立完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丨苏教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解决问题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例如: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解决“有红、黄、蓝三种颜色,每种颜色可以选择涂或不涂,共有几种涂法?”这类问题。
-假设策略: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情境提出合理假设,通过验证假设解决问题,如鸡兔同笼问题、浓度问题等。
-例如: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假设每只鸡和兔子都抬起一只脚,简化问题求解。
-替换策略:学生能够将பைடு நூலகம்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通过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如比例问题、单位换算问题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策略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或计划。它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更有条理地解决各种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画图策略解决行程问题,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画图、列表、假设、替换这四个策略的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面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时,还是显得有些束手无策。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策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这一点,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此外,今天的课堂让我意识到,将实际问题引入教学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在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还提高了合作交流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也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

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案同步练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案同步练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5.1解决问题的策略(1)”学习单班级 姓名 组号____【学习内容】苏教版四下P48-49 例1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第1-4题。

【我的目标】1. 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借助线段图示分析数量关系。

(重点)2.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 【我的研究】1.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1)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2)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3)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解答。

(4)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要分几步进行?检验,并写出答案。

(5)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2.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尝试举例)两人的邮票总数减去12枚,等于 邮票枚数的2倍,可以先算出 有多少枚。

两人的邮票总数加上12枚,等于 邮票枚数的2倍,可以先算出 有多少枚。

先检验两人邮票的总数是不是 。

还要检验小春是不是比小宁多 。

3.科技书和文艺书各有多少本?(看图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4.对于今天的学习内容,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组内过关】(课内完成)1.李娟在手工课上剪了4条花边,如下图,每条短花边长多少厘米?每条长花边长多少厘米?【当堂检测】(课内完成)1.两个小队的少先队员去植树,一共植了34棵。

其中第二小队比第一小队多植4棵。

两个小队各植树多少棵?(先根据题意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5.2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单班级姓名组号____【我的目标】1.我会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准确画出示意图,并标出条件和问题。

(重点)2.我会根据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难点)【我的研究】1.小营村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鱼池,因扩建公路,鱼池的宽减少了5米,这样鱼池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

现在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温馨提示:可以借助下面的图,标上所有的条件和问题,再思考如何解题并写下解题过程。

【推荐】2020年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含答案)

【推荐】2020年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含答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分层练习◆基础达标一、口算142+70= 540÷60= 12×200= 660÷6=30×60= 880÷22= 65+36= 52×100=750÷15= 780÷13= 42÷14= 350÷5=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

1、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时,也要考虑运算的顺序。

( )2、一个长方形长7米,宽3米,如果把它的宽增加2米,面积就增加14米。

( )3、计算器计算起来很方便,所以计算随便什么题目都是用计算器计算速度比较快。

( )4、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明年妈妈的年龄还是小明的6倍。

( )5、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同时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28平方厘米。

( )三、解决实际问题1、将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5厘米或者宽增加3厘米后,面积都增加60平方厘米。

那么原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笼子里养了鸭和鹅一共70只,其中鸭比鹅多12只,笼子里的鸭和鹅各有多少只?◆知识巩固一、选择1、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5米,宽减少5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会( )。

A.变大B.变小 C.不变2、甲和乙一共有100朵花,甲给了乙10朵花后,甲乙两人的花的朵数一样多,那么甲原来比乙多( )朵花。

A.5 B.10 C.20二、解决实际问题1、航模兴趣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倍,男生比女生多12人,航模兴趣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2、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72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则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四(一)班一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4人,四(一)班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4、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5、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10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能力提升1、在一个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草坪四周有一条1米宽的花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6×40 + 4×40 (6 +4)×40
=240 +160 =400(米)
=10 × 40 =400(米)
答:跑道长400米。
2、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隧道,各从一端同时向中间开 凿。第一队每天开凿12米,第二队每天开凿15米,经 过8天正好凿通。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每天12米
第 一 队
8天
12×8+15×8 =96+120 =216(米)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城西小学
马开道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
小明家
小芳家
小芳
小明
1、下午第一节体育课,
小明和小芳在环形跑道上跑步, 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 行。小明每秒跑6米,小芳每秒 跑4米,经过40秒两人相遇。跑 道长多少米?
每天15米
第 二 队
8天
?米
(12+15)×8
=27×8 =216(米)
答:这条隧道长216米。
一辆卡车和一辆轿车从甲、乙两地相对行驶, 卡车每小时行44千米,轿车、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甲地 每小时44千米
相遇
乙地 每小时56千米
44×4 + 56 ×3 =176+168 =344 (千米)
?千米
44 + (44 + 56) ×3 =44+100 ×3
=344 (千米)
(44 + 56) ×4-56 =100 × 4-56 =344 (千米)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练习题(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练习题(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练
习题(一)
策略一:列举法
- 针对一个给定的问题,列举出可能的情况,并逐一验证求解,找到正确答案。

- 例如,有一道题目要求找出某个数的因数,我们可以从小到
大依次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数,并验证是否为该数的因数。

策略二:逆向思维法
- 针对某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从相反的方向来思考,找到不
同的解题思路。

- 例如,有一道题目要求找到一个数的两个因数之和,我们可
以先确定一个因数,然后用总和减去该因数,再验证是否得到另一
个因数。

策略三:抽象化法
- 将具体的问题进行抽象化,转化为一个更简单的模型进行求解。

- 例如,有一道题目要求找到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我们可
以将问题抽象为求解前n个自然数之和的公式,并代入n=100进行
计算。

策略四:辅助工具法
- 利用辅助工具如图表、计算器等,帮助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 例如,有一道题目要求计算一个三位数与一个两位数的乘积,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乘法运算,并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策略五:倒推法
- 从已知条件出发,逆向进行推导,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 例如,有一道题目要求找到一个数的平方根,我们可以从已
知的平方根进行倒推,逐步逼近目标数值。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发散思维、灵活运用,提高解题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大量的练习题目,学生能够熟悉不同
类型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培养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结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画图法:通过画图来直观地表示问题,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列表法:通过列出问题的各种可能情况,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3. 猜想与尝试法:通过猜想问题的解,然后进行尝试,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4. 从特例开始寻找问题的解:通过观察特例,找出问题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5. 转化法:将问题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整体的认识。

3.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各种策略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主要包括了利用图像和列表等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点的巩固和提高,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能够运用简单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等。

但是,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图像和列表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和策略。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图像和列表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情境,如购物、旅行等。

2.准备图像和列表等工具,方便学生进行问题解决。

3.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如购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付钱。

让学生尝试用图像和列表等工具来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图像和列表等策略来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8~49页例一、练一练,第52页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认识画图的策略,能画线段图表示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学会利用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正确列式解答。

2.学生经历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画图的作用,培养利用几何直观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解决,获得成功的感受;进一步感受一些数学实际问题的特点,体会数学方法的作用,产生对数学方法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掌握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一、学习策略(一)理解题意1.谈话:学习数学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我们先一起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ppt 出示题目)请人起来读题。

谁来说说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2.提问:看完题目,你有什么好方法让我们直观地、清楚地看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呢?(可以用线段图表示两个数量。

)3.提问:表示小宁和小春两人的邮票枚数,你打算画几条线段?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应该是怎样的?为什么?(同时板演)提问:谁能上来指一指哪部分表示小春比小宁多的枚数。

为了方便观察和思考,老师在这里画一条辅助线和两个括线。

提问:那你能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吗?请一名同学上来画,其他同学完成在学习单上。

完成的同学同桌交流自己的画法。

请这位同学介绍一下自己是怎样画的。

和他画得一样好的同学请举手,那我们给时间让没举手的同学把自己的线段图再完善一下。

4.根据线段图,你能说出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吗?(二)分析数量关系1.谈话:想要解决这道题,你是愿意看着文字思考,还是看线段图思考?请同学们根据线段图,思考如何解决这道题,思考好的小朋友四人小组交流,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既好又多。

谁愿意第一个说说你们小组的想法?谁愿意上来边画边说。

①把小春的邮票去掉12枚,相当于邮票总数减去12枚,正好等于小宁枚数的2倍,可以先求出小宁的枚数,再求小春的枚数。

2019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 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苏教版.doc

2019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  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苏教版.doc

【精品】第5单元第2课时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练习及解析)苏教版(秋)-四年级数学下册一、口算(每空1分)142+70= 540÷60= 12×200= 660÷6=30×60= 880÷22= 65+36= 52×100=750÷15= 780÷13= 42÷14= 350÷5=147-98= 25×80= 570÷3= 60×90=二、判断1.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减少3米,或者宽减少2米,那么面积都比原来少60平方米。

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600平方米。

…………()2.一个长方形的宽增加4厘米,就成了正方形,且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

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144平方厘米。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如果长延长4厘米,同时宽延长2厘米,面积就增加6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原来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三、画图解应用题。

1.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2.在一个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草坪四周有一条1米宽的花圃。

在花圃里栽有牡丹花,每棵占地1平方米,一共要栽多少棵?(先画出示意图,再解答)13. 新庄小学的操场原来是一个正方形。

扩建校园时,操场的一组对边各增加18 米,这样操场的面积就增加了 900平方米。

原来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4.把一个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减少5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会减少55平方厘米,这个正方形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2。

【推荐】2019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 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苏教版

【推荐】2019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  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苏教版

【精品】第5单元第2课时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练习及解析)苏教版(秋)-四年级数学下册一、口算(每空1分)142+70= 540÷60= 12×200= 660÷6=30×60= 880÷22= 65+36= 52×100=750÷15= 780÷13= 42÷14= 350÷5=147-98= 25×80= 570÷3= 60×90=二、判断1.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减少3米,或者宽减少2米,那么面积都比原少60平方米。

原试验田的面积是600平方米。

…………()2.一个长方形的宽增加4厘米,就成了正方形,且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

原长方形的面积是144平方厘米。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如果长延长4厘米,同时宽延长2厘米,面积就增加6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原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三、画图解应用题。

1.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2.在一个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草坪四周有一条1米宽的花圃。

在花圃里栽有牡丹花,每棵占地1平方米,一共要栽多少棵?(先画出示意图,再解答)3. 新庄小学的操场原是一个正方形。

扩建校园时,操场的一组对边各增加18 米,这样操场的面积就增加了900平方米。

原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4.把一个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减少5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会减少55平方厘米,这个正方形原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的策略》分层练习
◆基础达标
一、口算
142+70= 540÷60= 12×200= 660÷6=
30×60= 880÷22= 65+36= 52×100=
750÷15= 780÷13= 42÷14= 350÷5=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

1、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时,也要考虑运算的顺序。

( )
2、一个长方形长7米,宽3米,如果把它的宽增加2米,面积就增加14米。

( )
3、计算器计算起来很方便,所以计算随便什么题目都是用计算器计算速度比较快。

( )
4、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明年妈妈的年龄还是小明的6倍。

( )
5、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同时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28平方厘米。

( )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将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5厘米或者宽增加3厘米后,面积都增加60平方厘米。

那么原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笼子里养了鸭和鹅一共70只,其中鸭比鹅多12只,笼子里的鸭和鹅各有多少只?
◆知识巩固
一、选择
1、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5米,宽减少5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会( )。

A.变大B.变小 C.不变
2、甲和乙一共有100朵花,甲给了乙10朵花后,甲乙两人的花的朵数一样多,那么甲原来比乙多( )朵花。

A.5 B.10 C.20
二、解决实际问题
1、航模兴趣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倍,男生比女生多12人,航模兴趣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2、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72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则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四(一)班一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4人,四(一)班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4、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5、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10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能力提升
1、在一个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草坪四周有一条1米宽的花圃。

在花圃里栽有牡丹花,每棵占地1平方米,一共要栽多少棵?
2、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个字?
3、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四年级两个班,已知四(1)班所分得的本数是四(2)的2倍,问四年级两个班各分得多少本?
4、唐老鸭和米老鼠在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唐老鸭每秒跑3米,米老鼠每秒跑4米,反向而行,45秒两人相遇。

(1)环形跑道长多少米?
(2)如果同向而行,多少秒后米老鼠和唐老鸭再次相遇?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一、口算
212 9 2400 110 1800 40 101 5200 50 60 3 70
二、判断
1、对
2、对
3、错
4、错
5、错
三、解决问题
1、(60÷5)×(60÷3)=360(平方厘米)
2、鸭:(70+12)÷2=41(只)鸡:41-12=29(只)
知识巩固:
一、选择
1、C
2、C
二、解决实际问题
1、12÷(3-1)×(3+1)=24(人)
2、720÷4-80=100(千米)
3、男:(48+4)÷2=26(人)女:26-4=22(人)
4、15×(20-15)=75(平方厘米)
5、第二筐:(150+10)÷2=80(千克)第一筐:80-10=70(千克)
能力提升:
1、【(8+2)×(8+2)-8×8】×1=36(棵)
2、甲:(240÷2+10)÷2=65(个)乙:65-10=55(个)
3、四(2)班:36÷(2+1)=120(本)四(1)班:120×2=240(本)
4、(3+4)×45=315(米) 315÷(4-3)=315(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