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及中点坐标公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
数轴上两点的距离
A
B
o x1
x2
A x1
o
B x2
所以A,B两点的距离为 两点的距离为: 所以 两点的距离为 d(A,B)= X 2 – X 1
2.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1.两点的距离公式 两点的距离公式
如图:有序实数对 与点P对 如图:有序实数对( x,y)与点 对 与点 这时( 称为点P的坐标 应,这时 x,y)称为点 的坐标, 这时 称为点 的坐标, 并记为P(x,y),x叫做点 的横坐 叫做点P的横坐 并记为 叫做点 叫做点P的纵坐标 标,y叫做点 的纵坐标。 叫做点 的纵坐标。
O
AD = (b − a) + c ,
AC = b + c ,
2 2 2
A(0 A(0,0)
B(a,0 B(a,0)
BD = (b − 2a) + c
2 2
2
AC + BD = 4a + 2b + 2c − 4ab,
2 2 2 2 2
= 2(2a + b + c − 2ab), 2 2 2 2 2 AB + AD = 2a + b + c − 2ab, 所以 AC2 + BD2 = 2(AB2 + AD2 ).
证明:取A为坐标原点,AB所在直线为X 证明:取A为坐标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 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依据平行四边形的 性质可设点A 性质可设点A,B,C,D的坐标为
(
)
A(0,0), B(a,0), C(b, c), D(b − a, c).
所以 AB
2
2
=a ,
2
2 2
y (bD (b-a, c) C (b, c) x
2 2 2
y (bD (b-a, c) C (b, c) x
O
A(0 A(0,0)
B(a,0 B(a,0)
该题用的方法----坐标法。 该题用的方法 坐标法。可以将几何 坐标法 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2、中点公式 、
合作探究( ):中点公式 合作探究(二):中点公式 已知A B( 已知A(x1,y1), B(x2,y2), M(x,y)是线段AB的中点 是线段AB 设 M(x,y)是线段AB的中点
P71练习 :1-4. 练习A: 练习 1-4. 选做: 组题 选做:B组题
P72:习题2-1A: :习题
O, A 两点之间的距离通常用 d(O, A)
表示。 表示。
当A点不在坐标轴上时: 点不在坐标轴上时: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x,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x, A(x 原点O和点A的距离d(O,A)是多少呢? d(O,A)是多少呢 y) ,原点O和点A的距离d(O,A)是多少呢?
y
(x, A (x,y) y
2 2
d(A,C)= d(C,B)=
(5 -1) + (0 − 2) = 2 2 (5 − 3) + (0 − 4) =
2 2
20
20
即|AC|=|BC|且三点不共线 |AC|=|BC|且三点不共线 所以,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 所以,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 ABC为等腰三角形
【例3】已知 ABCD ,求证 已知 2 2 2 2 AC + BD = 2 AB + AD .
中点公式
【例4】已知 :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 A(- 3,0),B(2,-2),C(5,2).求:顶点D的坐标。 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中点相同, 所以它们的中点的坐标也相同. 点的坐标为(x,y). 设D 点的坐标为(x,y).
x+ 2 −3+5 = 2 2 y−2 0+2 = 2 2
解:
∆y = y2 − y1 = 3 − (− 4) = 7
d(A, B) = (−4) + 7 =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x1 = 2, x2 = −2, y1 = −4, y2 = 3 ∆x = x2 − x1 = −2 − 2 = −4,
65
【例2】已知:点A(1,2),B(3,4),C(5,0) 已知: A(1,2),B(3,4),C(5, 已知 求证: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求证: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 证明:因为 d(A,B)= (3 −1) + (4 − 2) = 8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d( A, B) =| AB |= (x2 − x1)2 + ( y2 − y1)2
2.中点坐标公式 中点坐标公式
x1 + x 2 x= 2
y1 + y 2 y= 2
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二、坐标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坐标法 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x1 = ?, y1 = ?, x2 = ?, y2 = ?;
计算两个坐标的差,并赋值给另外两个量, 计算两个坐标的差,并赋值给另外两个量, 即
∆x = x2 − x1
2
∆y = y2 − y1
计算
d = ∆x + ∆y
2
给出两点的距离
d
题型分类举例与练习 【例1】已知A(2、-4)、B(-2,3). 求d(A,B) d
y
D (x,y)
M
C(5,2)
则
A(-3,0)
O
x B(2,-2)
x=0 解得 y=4 ∴D(0,4)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求两点的距离: (1) A(6,2) , B(-2,5) (2) A (2 , -4) , B (7 , 2) 2、已知A(a,0), B(0,10)两点 A a 0 , B 0,10 的距离等于17,求a的值。 3、已知 : ABCD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 别是A(- 1,-2),B(3,1),C(0,2).求: 第D点的坐标。
y
A M1 = M1B1 1
A2M2 = M2 B2
(0,y)
B2
M2
(0,y2)
B
x − x1 = x2 − x y − y1 = y2 − y
A
A1
(X1,0) O
M
(0,y1)
A2
M1
(X,0)
B1
(X2,0)
x
即:
x1 + x 2 x= 2
y1 + y 2 y= 2
这就是线段中点坐标 的计算公式 ,简称 ——
y
x
p(x, p(x,y)
y
o x
合作探究(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合作探究(一):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思考1 思考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两点的坐标,怎样来计算这两点 两点的坐标, 之间的距离呢? 之间的距离呢?
我们先寻求原点 O(0,0)与任意一 点 A( x, y) 之间距离的计算方法
y
B2 A(x1,y1) A2 A1 B(x2,y2)
c
o
B1
x
d( A, B) =| AB |= (x2 − x1) + ( y2 − y1)
2
2
显然, 平行于坐标轴或在坐标轴上时, 显然,当AB平行于坐标轴或在坐标轴上时,公式 平行于坐标轴或在坐标轴上时 仍然成立。 仍然成立。
给两点的坐标赋值: 给两点的坐标赋值:
o
x A 1
x
d(O,A)=
当A点在坐标轴上时这一公式 也成立吗? 也成立吗?
y
A
o
A
x
A
显然, 显然,当A点在坐标轴上时 点在坐标轴上时
d(O,A)=
这一公式也成立。 这一公式也成立。
A(x1, y1 ), B(x2 , y2 )
一般地,已知平面上两点A(x 一般地,已知平面上两点A(x1,y1)和 利用上述方法求点A B(x2,y2),利用上述方法求点A和B的距离
数轴上两点的距离
A
B
o x1
x2
A x1
o
B x2
所以A,B两点的距离为 两点的距离为: 所以 两点的距离为 d(A,B)= X 2 – X 1
2.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1.两点的距离公式 两点的距离公式
如图:有序实数对 与点P对 如图:有序实数对( x,y)与点 对 与点 这时( 称为点P的坐标 应,这时 x,y)称为点 的坐标, 这时 称为点 的坐标, 并记为P(x,y),x叫做点 的横坐 叫做点P的横坐 并记为 叫做点 叫做点P的纵坐标 标,y叫做点 的纵坐标。 叫做点 的纵坐标。
O
AD = (b − a) + c ,
AC = b + c ,
2 2 2
A(0 A(0,0)
B(a,0 B(a,0)
BD = (b − 2a) + c
2 2
2
AC + BD = 4a + 2b + 2c − 4ab,
2 2 2 2 2
= 2(2a + b + c − 2ab), 2 2 2 2 2 AB + AD = 2a + b + c − 2ab, 所以 AC2 + BD2 = 2(AB2 + AD2 ).
证明:取A为坐标原点,AB所在直线为X 证明:取A为坐标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 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依据平行四边形的 性质可设点A 性质可设点A,B,C,D的坐标为
(
)
A(0,0), B(a,0), C(b, c), D(b − a, c).
所以 AB
2
2
=a ,
2
2 2
y (bD (b-a, c) C (b, c) x
2 2 2
y (bD (b-a, c) C (b, c) x
O
A(0 A(0,0)
B(a,0 B(a,0)
该题用的方法----坐标法。 该题用的方法 坐标法。可以将几何 坐标法 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2、中点公式 、
合作探究( ):中点公式 合作探究(二):中点公式 已知A B( 已知A(x1,y1), B(x2,y2), M(x,y)是线段AB的中点 是线段AB 设 M(x,y)是线段AB的中点
P71练习 :1-4. 练习A: 练习 1-4. 选做: 组题 选做:B组题
P72:习题2-1A: :习题
O, A 两点之间的距离通常用 d(O, A)
表示。 表示。
当A点不在坐标轴上时: 点不在坐标轴上时: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x,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x, A(x 原点O和点A的距离d(O,A)是多少呢? d(O,A)是多少呢 y) ,原点O和点A的距离d(O,A)是多少呢?
y
(x, A (x,y) y
2 2
d(A,C)= d(C,B)=
(5 -1) + (0 − 2) = 2 2 (5 − 3) + (0 − 4) =
2 2
20
20
即|AC|=|BC|且三点不共线 |AC|=|BC|且三点不共线 所以,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 所以,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 ABC为等腰三角形
【例3】已知 ABCD ,求证 已知 2 2 2 2 AC + BD = 2 AB + AD .
中点公式
【例4】已知 :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 A(- 3,0),B(2,-2),C(5,2).求:顶点D的坐标。 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中点相同, 所以它们的中点的坐标也相同. 点的坐标为(x,y). 设D 点的坐标为(x,y).
x+ 2 −3+5 = 2 2 y−2 0+2 = 2 2
解:
∆y = y2 − y1 = 3 − (− 4) = 7
d(A, B) = (−4) + 7 =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x1 = 2, x2 = −2, y1 = −4, y2 = 3 ∆x = x2 − x1 = −2 − 2 = −4,
65
【例2】已知:点A(1,2),B(3,4),C(5,0) 已知: A(1,2),B(3,4),C(5, 已知 求证: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求证: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 证明:因为 d(A,B)= (3 −1) + (4 − 2) = 8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d( A, B) =| AB |= (x2 − x1)2 + ( y2 − y1)2
2.中点坐标公式 中点坐标公式
x1 + x 2 x= 2
y1 + y 2 y= 2
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二、坐标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坐标法 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x1 = ?, y1 = ?, x2 = ?, y2 = ?;
计算两个坐标的差,并赋值给另外两个量, 计算两个坐标的差,并赋值给另外两个量, 即
∆x = x2 − x1
2
∆y = y2 − y1
计算
d = ∆x + ∆y
2
给出两点的距离
d
题型分类举例与练习 【例1】已知A(2、-4)、B(-2,3). 求d(A,B) d
y
D (x,y)
M
C(5,2)
则
A(-3,0)
O
x B(2,-2)
x=0 解得 y=4 ∴D(0,4)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求两点的距离: (1) A(6,2) , B(-2,5) (2) A (2 , -4) , B (7 , 2) 2、已知A(a,0), B(0,10)两点 A a 0 , B 0,10 的距离等于17,求a的值。 3、已知 : ABCD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 别是A(- 1,-2),B(3,1),C(0,2).求: 第D点的坐标。
y
A M1 = M1B1 1
A2M2 = M2 B2
(0,y)
B2
M2
(0,y2)
B
x − x1 = x2 − x y − y1 = y2 − y
A
A1
(X1,0) O
M
(0,y1)
A2
M1
(X,0)
B1
(X2,0)
x
即:
x1 + x 2 x= 2
y1 + y 2 y= 2
这就是线段中点坐标 的计算公式 ,简称 ——
y
x
p(x, p(x,y)
y
o x
合作探究(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合作探究(一):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思考1 思考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两点的坐标,怎样来计算这两点 两点的坐标, 之间的距离呢? 之间的距离呢?
我们先寻求原点 O(0,0)与任意一 点 A( x, y) 之间距离的计算方法
y
B2 A(x1,y1) A2 A1 B(x2,y2)
c
o
B1
x
d( A, B) =| AB |= (x2 − x1) + ( y2 − y1)
2
2
显然, 平行于坐标轴或在坐标轴上时, 显然,当AB平行于坐标轴或在坐标轴上时,公式 平行于坐标轴或在坐标轴上时 仍然成立。 仍然成立。
给两点的坐标赋值: 给两点的坐标赋值:
o
x A 1
x
d(O,A)=
当A点在坐标轴上时这一公式 也成立吗? 也成立吗?
y
A
o
A
x
A
显然, 显然,当A点在坐标轴上时 点在坐标轴上时
d(O,A)=
这一公式也成立。 这一公式也成立。
A(x1, y1 ), B(x2 , y2 )
一般地,已知平面上两点A(x 一般地,已知平面上两点A(x1,y1)和 利用上述方法求点A B(x2,y2),利用上述方法求点A和B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