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六步教学法的实践-文档资料
六步教学法实践反思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六步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六步教学法的经历,进行反思总结,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二、六步教学法概述六步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六个步骤:1. 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标。
2. 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3. 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5. 应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巩固知识。
6.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三、实践反思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入生动有趣的案例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导入环节的反应并不热烈,这可能与他们的兴趣点、认知水平有关。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导入方式,以提高导入环节的效果。
2. 提问环节提问环节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关键环节。
我在实践中,注重提问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力求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存在恐惧、紧张等情绪,导致回答不够自信。
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探究环节探究环节是六步教学法中的核心环节。
在探究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4. 总结环节总结环节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
在总结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行动导向的六步教学法在一体化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68OCCUPATION2017 02TECHNIQUE教学方法编辑 董 航行动导向的六步教学法在一体化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文/朱 曦 都晔凯摘 要:本文阐述了在一体化课程教学中按照行动导向教学原则,采用六步教学法构建课程框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并提出了教学实践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行动导向 六步教学法 关键能力 一体化课程德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促进了德国在战后的经济腾飞,其中以行动导向为基本原则的教学模式,始终站在全世界职业教育界的前列。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先进性、规范性、全面性,确实能给人启迪、引人深思。
所谓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他们通过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测评估等学习过程,构建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是一种通过行动来学习的方法。
笔者阐述把行动导向融入一体化课程的六步教学法实践的具体方法和实施过程。
一、构建六步教学法的课程实施框架对于一体化课程,可采用六步教学法构建课程实施框架:一是信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入学习任务,学生收集有关该学习任务的重要信息;二是计划,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实施过程制订工作计划;三是决策,学生通过讨论,对工作计划进行决策,找出最优方案;四是实施,学生以团队合作形式按照工作计划实施整个学习任务;五是检测,学生对学习任务实施的结果进行检验或检测,完成自我评估;六是评价,教师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对学生的任务实施过程进行客观评价。
六步教学法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以行动导向指导六步教学法课程的实施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交际教学法,教师采用与学生直接交流方式传授知识与技能;二是建构教学法,教师建构一个专业课程体系,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再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三是问题导向教学法,教师提出引导性的若干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四是项目教学法,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教学载体,学生提出项目解决方案,教师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的实施,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学做合一的六步教学法——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例

教学做 合一的六步教 学法
— —
以《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教学为例
易学文
( 黄 冈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 黄 冈 4 3 8 0 0 2 )
摘 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 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 单 纯的理论教 学难 以收到好 的效果 。在教学 中以工作任务为依托 , 实
施教 学做 合 一 , 采用“ 布 置任 务 , 明确要 求 ; 提 出 问题 , 引入 资 讯 ; 整 理 资料 , 制定方案 ; 动 手 实操 , 精心制作 ; 展 示成 果 , 总 结
i n t r o d u c i n g i n f o r ma t i o n ;s o r t i n g d a t a a n d ma k i n g p l a n ;p r a c t i c i n g a n d e l a b o r a t i n g ;s h o wi n g r e s u l t s a n d s u mma i r z i n g g a i n s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下六步教学法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下六步教学法作者:王丽君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5年第03期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中职生,不仅要学会课本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毕业后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下的六步教学法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六步教学法;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28-01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
中职学校的学生作为未来企业的劳动者,担负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任。
因此,对于中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下六步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步教学法采用"导(导入新课)、思(分析思考)、做(上机实践)、展(展示作品)、评(点评提升)、选(评选最佳)"六个环节,促使学生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多合作、多表达,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培养和促进作用。
1.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动力和基础,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培养。
入情入境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问,通过想和问,一点一点激发创新兴趣。
一体化教学六步法案例

一体化教学六步法案例
一体化教学六步法的案例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设计,以下是一个以《桃花源记》为例的一体化教学六步法的案例:
第一步:定向。
首先,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例如生字、词、句、译等方面的重点。
同时,也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第二步:自学。
学生通读课文,逐段翻译,记录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第三步:讨论。
学生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互相讨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
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下一步解决。
第四步:答题。
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例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
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
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第五步:自测。
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自测题,自己进行评分,检查学习效果。
第六步:日结。
学生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六部导学教学实践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校开展了“六部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现将六部导学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二、六部导学教学模式概述六部导学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操作、反思总结、评价反馈等六个环节,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具体包括以下六个环节:1. 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预习、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等方式,初步掌握相关知识。
2. 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交流、分享等方式,共同探究问题,深化理解。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实践等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4. 反思总结:学生在实践活动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找出不足,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5. 评价反馈: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促进教学相长。
6. 拓展延伸: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阅读、研究、拓展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六部导学教学实践总结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六部导学教学模式,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能够主动查阅资料、预习课程,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表达观点,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升在六部导学教学模式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在讨论、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学会了倾听、尊重他人,提高了合作探究能力。
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提高了动手能力。
学生在实验、实践活动中,学会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4. 学生反思总结能力得到加强在反思总结环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梳理、总结,找出不足,为后续学习提供了方向。
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法的运用

84OCCUPATION2016 03S KILLS 教学探索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法的运用文/田悦妍摘 要:工学结合一体化新教学模式改革以来,为职教事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和色彩,无论教学改革改到哪里,最终实践的都是教师。
教师要根据实际课堂任务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相适应,保证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文以一体化教学设计为案例,分析了一体化教学过程要如何展开,及新的教学模式要怎样和传统教学方法相融合。
关键字:中职院校 工学结合一体化 教学改革 教学法工学结合一体化工作过程六步骤为: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任务实施、成果汇报和检查评价,这六步骤贯穿了一个教学任务的全部内容。
一、教学法在一体化工作过程六步骤中的具体运用案例:花样流水灯制作。
通过单片机对外围电路的控制,改变灯亮暗的次序,来实现不同的效果,是霓虹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明确任务采用视频演示法,播放视频1:可调时钟呼吸障碍检测灯;视频2:大街上常见的LED 显示灯。
从生活实例引出实训室中模拟任务的内容,即实现实验箱中的八个LED 灯轮流点亮。
2.制订计划采用小组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做计划。
计划一:硬件电路接法。
计划二:采用了头脑风暴法,自创花样流水灯流动点亮方案。
计划三:画出程序流程图,完成初步的程序编写。
3.做出决策,如何突破教学重点使用问题探究法,提出问题“如何巧妙地实现灯的流动效果?”引出本次任务的教学重点。
使用幻灯片准备小动画视频播放。
提示学生若想要完成流动的效果最便捷的方法是控制低电平“0”的左右移动,思考汇编语言指令中有没有指令可以直接实现低电平“0”的左移和右移?答案:使用逻辑运算类指令中的左移和右移指令(RL 、RR ),就可以快捷的完成任务。
4.任务实施首先是硬件电路连接然后是程序的反复调试。
该部分采用复习法,考查学生对上一个学习任务中曾训练过的软件应用的熟练程度。
让学生学会延时时间的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创建“六步项目教学法”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精品文档

创建“六步项目教学法”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依据,即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生产装备、制造流程和操作工艺中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需求,尤其是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要求,由此界定专业课程内容和目标。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为实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实现“工学结合、产学一体”的教学改革原则,创建以“六步项目教学法”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行动过程为核心、以生产装备为载体、以职业情境为支撑,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职业行动、生产装备和职业情境,在教学方法改革中落实学生主体、过程核心和任务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过程方法和行为能力。
什么是“六步项目教学法”“六步项目教学法”的六个核心过程环节,即“任务接受、任务策划、任务准备、任务执行、任务交验、任务评定”。
一是任务接受:任务(名称、描述、产品或现场)、接受任务(目标、内容、要求)、把握任务(标准、资料、案例)。
二是任务策划:分析任务(任务书、案例)、形成计划(过程、内容、分工)、明确要点(重点、难点、关键)。
三是任务准备:知识技能准备(基础、相关)、物品准备(材料器件、工具工装、设备设施、教材学材)、安全准备(人员、现场、设备)。
四是任?罩葱校褐葱屑苹?(进程、监控、问题)、活动组织(个人、小组、岗位)、技能实操(标准、规范、细节)。
五是任务交验:任务质检(自检、试车、调整)、任务交接(交付、手续、记录)、整理整顿(物品仓贮、现场整理、作品布展).六是任务评定:任务评定(知识技能能力、个人小组师生)、任务总结(目标、作品、绩效)、任务展评(汇报、展示、评比).“六步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分为三个内容。
第一是任务――“三位一体”的学习任务(见图1)。
“六步项目教学法”的首要问题是学习任务的界定,“六步项目教学法”是建立在学习任务之上的一种过程方法模式,以学习任务承载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学习,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承载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构建工作、生产、学习“三位一体"的学习任务,即源自典型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综合工作能力;对接产品装备的生产任务,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体现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位一体"学习任务的基本要求(见图2)。
对一体化教学六步法的体会-7页文档资料

对一体化教学六步法的体会一体化课程教学中,首先硬件设备要满足课堂需求,教师应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堂任务,培养学生在工作中有严格的时间观念。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实训场地、实训设备的情况,要满足教学需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一、一体化课程分析一体化课程是指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一体化课程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页为载体,使学生置身于企业工作任务中,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规范性、操作时的技巧性,要使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就可以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高效工作。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单方面接收信息,而一体化教学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学生与老师站在相同的位置重新整合教学资源。
理论和实际操作重新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知识,在理论知识学习中学到操作技巧和操作规范。
理论和实操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一体化教学就是使实操和理论充分结合。
二、一体化教学前的准备1.教学情况分析查询本门课程的教学活动策划表、工作页、课程标准,参照历年来的授课进度计划,分析所教班级的基本情况,与班主任沟通。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纪律、学习积极性、理论知识理解能力、操作技能掌握能力等。
这样就可以根据和班主任的沟通,编写针对这个班级的授课进度计划,重要的知识点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增加课时。
2.对学生分层分组对于一体化课程而言,这些条件是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点。
在基本情况掌握之后,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名,分成三层,并将学生合理分配到各组,再进行小组内部角色的分配,例如:组长,安全员、工具员、材料员、操作员等。
3.教师指导这时,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指导学生、分配任务、组织学生,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实际操作示范操作步骤,并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而学生的工作就是按照教师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工作任务。
三、一体化教学六步法的概念1.明确学习任务在学生分组结束之后,开始进入教学。
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的 实践和体会

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的实践和体会一、引言当前,工学一体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具备工程实践、工程设计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作为工科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至关重要。
本文以《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为例,探讨了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的实践和体会。
二、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概述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是一种融合了工程实践和工程理论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主要包括六个步骤,分别是问题导入、理论学习、任务操作、设计实践、工程应用和知识反馈。
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实践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我们将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实践中。
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数控车床加工问题作为问题导入,让学生了解到数控车削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然后,通过理论学习,让学生掌握数控车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接着,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任务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控车削的理解和掌握。
在设计实践环节,我们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工件图纸和加工要求,自行设计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路线,并进行加工实践。
我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程实际中,让学生了解数控车削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通过知识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优势。
该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该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
六、结语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的实践和体会,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通过该模式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六步”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六步教学法

“六步”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六步教学法实践证明,在教学之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为学生创设课堂的理想情境,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让政治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为此,笔者设计了课堂教学的“六步”教学法,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使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心境中掌握了知识,悟出了道理。
一、“六步”教学法的操作过程“六步”教学法是对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老模式的突破,它主要是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六步教学法”,首先是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请学生、教师各抒己见,最后在全班讨论和教师讲解下完成教学。
下面结合“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这一课内容,讲一下“六步”教学法的六个基本环节,即准备练习→提出问题→自学课本→学生讲解、讨论→教师讲解→巩固练习。
第一步,准备练习。
根据教学内容的连续性,教师以提问的方式给出练习题,练习题发挥旧知识的迁移功能,起到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作用,如该节课的练习题可出示:①价格和供求的相互关系是什么?②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③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第二步,提出问题。
教师应针对本课内容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这里应注意的是,所提问题不宜过难,要循序渐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渴望获取新知识的状态下去读书,促使他们积极地思考。
该节课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出示以下问题:①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哪三方面?②这三个作用运用的经济原理是什么?③这三个作用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下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第三步,自学课本。
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学习三个作用,学生边自学边考虑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情。
此过程可培养学生的自学和阅读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促使他们进入主动参与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步,学生讲解、讨论。
自学以后,由各小组选出代表到前面做老师,解答学生的问题。
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的 实践和体会

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的实践和体会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控车削技术在制造业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了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我们学院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引入了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的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深刻领略到了这一教学模式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
一、【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简介】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是指以工学一体为理念,以“导入、感知、探究、引导、总结和拓展”六步为教学活动主线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以学生的感知和探究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了解和掌握。
二、【实践经验分享】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我们学院根据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的理念,深入探索,不断创新。
在导入阶段,我们通过实际案例、行业动态等引入新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中,我们更加重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采用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控车削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通过设立实习任务和完成项目,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总结和拓展阶段,我们鼓励学生讨论、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扩展案例和拓展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实践成果分析】通过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整体学习效果显著。
四、【体会与建议】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基于此,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体会和建议: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的 实践和体会

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的实践和体会一、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作为工科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本文将探讨“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的实践和体会,以期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二、“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简介“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是一种由工学一体教学理论提出的教学模式。
其主要包括工程需求驱动、实践引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实习以及实际工程项目实训六个方面。
该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工程项目为引领,以实践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颇受教育界的关注。
三、《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学习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技术,并通过实训环节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全面掌握数控车床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数控编程技术;2)具备数控车床的操作与数控程序编写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工程需求驱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通过调研企业需求,明确了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中需要具备的技能和能力,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2. 实践引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案例和实际工程项目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的热情,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案例和工程项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实验教学《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设置了一定的实验环节,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对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
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的 实践和体会

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的实践和体会引言在当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而《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作为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更是紧跟产业需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近年来,随着“工学一体”理念的不断深入,采用“六步教学模式”来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探讨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的应用,以及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带来的影响。
一、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它的六个步骤分别为:项目策划、实践训练、技术研究、工程实践、企业实训和工程实践总结。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将通过实际的项目实践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等。
1. 项目策划项目策划是《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的第一步。
在项目策划阶段,老师们通常会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际需求,选择一个具有一定难度和现实意义的项目来进行教学设计。
可以选择一些与行业相关的数控车削实际应用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相关技能。
2. 实践训练实践训练是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
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学生将通过实际的数控机床操作和编程实践,来掌握数控车削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对于数控车削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技术研究技术研究是《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的第三步。
在这一阶段,学生将深入研究数控车削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习相关的数控编程软件和CAD/CAM技术,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做学教思合一理念引领下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在“做学教思”合一理念引领下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贯彻新课程改革,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形成教育教学新格局,打造适应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根据徐州市《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特制订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教学做合一”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这里的“教"、“学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基础上,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又加入了“思二将"教学做“三个环节有机统一起来,进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根本,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树立"天赋潜能”的理念、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机会公平”的理念、树立教学民主的理念:立足课堂教学改革,把”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变成学生施展能力的阵地”作为目标,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做学教思”有机结合起来,以自主、高效课堂建构为价值追求,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深度融合,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目标L优化教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成功,让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大力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分组方式、组内分工、研讨程序上形成自己的特色。
2 .优化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创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3 .优化教学过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能力。
4 .优化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讲究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致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团队学习的能力。
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的 实践和体会

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的实践和体会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高等院校也在不断完善数控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数控技术人才。
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我们尝试将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引入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实践和体会,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是怎样的。
这种教学模式是根据工程实践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学科内在规律和学生学科认知发展规律,而提出的。
它包括六个步骤,分别是:引导性问题、个案分析、问题探究、设计方法、现场实践和成果展示。
每个步骤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以保证教学过程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我们首先引入了引导性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
接下来,我们进行个案分析,选择了一些数控车削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和掌握数控车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问题探究环节,我们提出了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寻找答案,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方法环节,我们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现场实践中,我们将学生带到实际的车间环境中,让他们亲自操作数控车床,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在成果展示环节,学生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和操作技能,以检验和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我们也认识到工学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削与实训》课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需要老师在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引导和激励的作用,而这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在进行问题探究和设计方法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做合一”模式下六步教学法的运用

“教学做合一”模式下六步教学法的运用在现代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效地运用“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在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为基础,结合计算机专业课《Visual Basic6.0程序设计》的特点,尝试采用“导、思、做、展、评、选”六步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多合作、多表达,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一、“六步教学法”的步骤1.导(导入新课):教师在教师机上通过教学系统给同学们展示本节课任务程序的运行效果,使同学们脑海中对本节课的任务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根据需要,可多次播放程序,让同学们充分观察任务程序的运行效果。
这一过程用时约3分钟。
2.思(分析思考):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相关知识点,认真分析本节任务的特点,在脑海中对任务完成和解决步骤有个总体轮廓。
就像语文写作文时需要列提纲一样,编程亦如此。
这一过程用时约8分钟。
3.做(上机实践):胸有成竹,方可动手操作。
同学们在充分思考、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按照VB编程的三个基本步骤:建立应用程序界面、设置界面对象属性、编写事件驱动代码,开始进行上机操作,独立尝试编制程序。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在机房中进行观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对学生进行适当指导,要充分了解同学们在编程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并要善于发现同学们编程过程中的新思路和新点子。
这一过程用时10~15分钟。
4.展(展示程序):教师根据同学们在上机练习过程中的表现,有意识地挑选3~4名同学分别在教师机上展示自己的程序效果,这些同学在展示的同时要讲解自己处理本任务时的思路和步骤。
在此过程中,教师挑选展示的同学必须有代表性,他们的编程方法应各有特点、代表性强。
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同学们作为程序设计人员所需要的想像力,因此,教师应鼓励同学们不要只局限于课本上的一种解法,而要“一题多解”。
一体化教学六个步骤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范文

一体化教学六个步骤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范文新课程实施后,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学校有关教学改革要求,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教学案一体化编写形式:1、学案包含有自学生字词、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品味、写作方法及课后习题的解决、问题的质疑等内容,"学案"是在老师提出要求和教授方法后,直接由学生自学并写在每课书的空白处(学生自学可在课前或课外进行)。
2、教师的教案应体现对学生学案的指导与反馈,以学生为主体,并与学案融为一体,也写在老师的教材上。
语文学科不同单元、不同课型的教学案应该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突出解决学生自学不能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
3、教学案的编写主要按课进行,与教师上课、学生学习同步,适合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二、教学案一体化备课要求:1、备课形式:集中备课与分散备课相结合,集中备课以年级组为单位,记录下本次备课教学案的重点内容。
2、备课时间:集中备课定于每周二上午三、四节课时间。
分散备课由老师自行安排。
3、备课人员:二至六年级的语文老师4、备课地点:教师会议室5、备学生:我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停留在等、靠、要的阶段,故应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语文学科应考虑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专门的课时外,还应将学法指导贯彻于教学的始终。
学法指导课应教会学生以下内容:如何自学语文教材;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记忆语文知识;如何整理知识结构;语文学科常用学习方法;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语文问题,语文作业考试要求,如何进行考后反思等。
其中如何自学语文教材是重点,考后反思是难点。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理论往往过于枯燥,学法点拨课可能效果会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点拨学法,并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全程关注,勤于监督。
另外,好其师则亲其道,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人格魅力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会起到制约作用,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教学管理是否有效、到位5、备教材:备课组将整个学期的教学进度做好详细的计划,细化到周安排,分工到每个人,做到一前三有三定:提前一周备课,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一体化教学六个步骤

一体化教学六个步骤一体化教学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到一起,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下面将介绍一体化教学的六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教学目标在进行一体化教学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科特点、学习能力等因素,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第二步:设计教学活动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达到这些目标。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课堂讲授、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教师应根据学科知识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和探索。
第三步:整合学科知识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主题或问题,将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
例如,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可以结合历史知识,探究地理与历史的关系。
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第四步:培养学科能力除了学科知识的整合,一体化教学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学科能力是指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中,运用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五步:评价学习成果在一体化教学中,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项目展示等形式。
评价结果可以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帮助他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
第六步:反思和改进一体化教学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教师需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经验和问题,进行教学改进。
同时,也需要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结:一体化教学的六个步骤是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整合学科知识、培养学科能力、评价学习成果和反思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六步教学法的实践
《电子技术应用》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工科课程,在课堂上进行单纯的高密度的理论讲解,会使学生们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缺乏活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此,我们必须走出传授式的误区,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为我们探求高效课堂指明了方向,我们教师要坚持“在做上教”,同时学生“在做上学”,并把“教学做”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相长。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才能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树立起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我们的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切切实实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我院近年来学校在实践中尝试“教学做”一体化授课模式,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此思想实践于《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这堂课的授课中,详细阐述本堂课的课程实施过程。
根据本堂课内容,我将授课过程为“导、析、做、链、启、评”六个教学环节,并根据各知识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1 导(设立情境,导入课题)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是续固定偏置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后又一重要的电路结构,对比固定偏置放大电路而言,主要优点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这一优点。
在此环节,采取“实
验演示”的方式介绍“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缺点,对比此电路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发现经过加热后,动态输出波形出现了失真,如图1。
归纳出结论:固定偏置放大电路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其Q不稳定。
继而解释其不稳定的原因,让学员明白环境变化、三极管参数、Q点和电路动态输出之间的关系。
由而引发思考:“有方法能够稳定Q 点吗?”引入正课。
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
2 析(巧用方法,分析原理)
对于“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学习,主要学习它的电路结构及Q稳定的工作原理。
对于这一环节运用知识对比和理论推导的方式。
知识对比法,让学员对比“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与“固定偏置式”电路结构的相似性(如图2),找出它们的不同,可以有效的避免学员对知识的混淆,加强了学员对新知识的记忆。
理论推导部分是通过分析电路结构,得出Q点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分析公式,得出“分压式偏置电路的Q点,几乎不受三极管参数的影响,相对稳定”的结论。
3 做(动手操作,验证原理)
运用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对电路的稳定性进行验证,如图3,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让学员“做”,学员们在充分思考、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
在此过程中,教员要在教室中巡视,充分了解学员们在实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并做适当的指导。
这一过程用时视实验内容而定。
4 链(链接实例,体现应用)
在授课过程中,要链接基本电路结构和电路的实际应用例子,可以使所授内容更能为学员们所理解并结构,实例可以从后续的专业课程中选取,更能体现本堂课的专业基础性。
以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结构为例子,实例中应用的是其改进电路,即发射极增加电位器的结构,如图4a,这种结构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5 启(学习知识,启发思维)
教员的授课不是为了让学员死记硬背住知识点,而是希望能够使得学员学习到方法,并能够运用此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学员从学习过程中总结到规律,应用到新的问题中,这就是“启发”。
以“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为例,设计用改进电路的学习过程来启发学员思考“CE的作用”。
具体操作如下:
(1)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比有无REP时的电路输出,如图4b(仿真实验可以由教员操作,也可以设计由学员自己完成,由教学条件而定)。
运用这种动态仿真的形式,不但能使结论更易于理解,还能够让学员熟悉软件操作。
(2)结合仿真中REP大小和输出波形幅度间的关系分析CE的作用,思路如图5:从前面的仿真实验中,学员可以得到,当REP=0时,uo较大;当REP>0时,uo较小;对比有无CE时交流通路,启发学员得出结论“有CE时,uo较大,目的是消除对RE对交流分量的影响”。
在这部分的设计思路上,不仅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员自主思考,体现其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还可以结合“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员们互帮互助,互相启发思维,充分体现“教中学、学
中做”的教学理念。
6 评(归纳总结,点评提升)
教员根据学员得出的结论进行点评,实际上也就是这部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帮助学员们理清思路、掌握方法,还要对同学们在分析过程中的共性、难点问题进行叙述。
在这一过程中,教员主要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讲线索、讲框架,一般用时10分钟左右。
总之,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在做中教,乃是真教,从做中学,乃是实学。
”对于我们职业院校来讲,我们的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学当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手段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和建设的高技能人才。
在理论讲解的同时进行实训操作,可以激发他们对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的思考,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使他们对所学理论有了充分的理解,知道所学理论如何进行实际应用。
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激发了他们对课程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