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一等奖教案
高二选修旅夜书怀教案(最新10篇)
高二选修旅夜书怀教案(最新10篇)高二选修《旅夜书怀》教案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背诵《旅夜书怀》,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等方式,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体会杜甫晚年漂泊无依的孤寂心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感受诗人虽处逆境仍不失豁达的人生态度,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难点:深入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等,以及这些手法如何服务于主题表达。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杜甫的生平背景,特别是其晚年漂泊的经历,引出《旅夜书怀》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初读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情感投入。
学生尝试背诵,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味。
3. 精读分析:意象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如细草、微风、危樯、独舟等),分析这些意象如何构成了一幅孤寂的旅夜图景。
情感探究:结合诗歌内容,探讨杜甫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景象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渺小,到“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自我比喻,体会诗人的无奈与豁达。
修辞手法:分析诗歌中的借景抒情、对比等修辞手法,理解这些手法如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比较杜甫其他描写漂泊生活的诗作,如《登高》,探讨其异同点。
讨论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他作为“诗圣”的地位。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强调诗歌中意象、情感与修辞手法的结合。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6. 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旅夜书怀》。
写一篇短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句诗的理解与感悟。
高二选修《旅夜书怀》教案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旅夜书怀》这首诗,掌握诗中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杜甫《旅夜书怀》教案
杜甫《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旅夜书怀》的诗文。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文内容,领会杜甫的思想感情。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2.1 诗文背诵学生能够熟练背诵《旅夜书怀》。
2.2 诗文分析学生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理解杜甫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3.1 诗文内涵学生能够深入领会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
3.2 诗文背景学生能够了解杜甫创作《旅夜书怀》的背景。
四、教学方法4.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4.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分享对杜甫思想感情的理解。
4.3 分析法教师对诗文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杜甫的表达技巧和情感内涵。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课堂初始,教师可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
5.2 诗文朗读让学生多次朗读《旅夜书怀》,感受诗文的韵律美,体会杜甫的情感。
5.3 诗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探讨杜甫表达的思想感情。
5.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杜甫思想感情的理解,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5.5 诗文背诵在课堂尾声,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旅夜书怀》的背诵,巩固学习成果。
5.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有兴趣深入学习杜甫诗歌的学生提供拓展建议。
六、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朗读、讨论和分析等环节,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理解诗文。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堂总结和学生作业(如作文、练习题等),评估学生对《旅夜书怀》的理解程度和诗歌鉴赏能力。
七、作业布置7.1 背诵《旅夜书怀》要求学生在家中进行诗文的背诵,加强记忆。
7.2 诗歌鉴赏练习选取其他杜甫的诗作,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意象和思想感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杜甫《旅夜书怀》教案
杜甫《旅夜书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杜甫及其作品《旅夜书怀》的背景。
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杜甫的时代背景、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分析《旅夜书怀》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杜甫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
学生阅读《旅夜书怀》并分享感受。
第二章:诗文解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旅夜书怀》的诗意和主题。
分析杜甫的诗歌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2.2 教学内容逐句解析《旅夜书怀》的诗句和意境。
探讨杜甫在诗中表达的怀旧、忧国忧民情怀。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诗句,理解诗意。
学生讨论杜甫在诗中的情感表达。
第三章:诗歌手法分析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手法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分析《旅夜书怀》中的意象、比喻、对偶等手法。
3.2 教学内容分析《旅夜书怀》中的意象和寓意。
探讨杜甫运用比喻、对偶等手法表达情感的特点。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手法。
学生分享对诗句的感悟和欣赏。
第四章:诗文创作背景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旅夜书怀》的创作背景。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和重视。
4.2 教学内容介绍杜甫创作《旅夜书怀》的背景和历史情境。
分析作品与杜甫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关系。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旅夜书怀》的创作背景。
学生讨论作品与杜甫生活经历的联系。
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杜甫诗中的情感。
5.2 教学内容设计一项与《旅夜书怀》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体验杜甫的诗意。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写一篇以《旅夜书怀》为灵感的现代诗。
学生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并进行分享。
第六章:诗歌主题探讨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旅夜书怀》的主题思想。
引导学生探讨杜甫在诗中表达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6.2 教学内容分析《旅夜书怀》中所体现的杜甫的思想感情。
《旅夜书怀》___一等奖教案 (1).
•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颈联:
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
生的生
活.那么“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
“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
官”是因
为”老病”而休的。
思考: 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
明确: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 过誉之词.
思考: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
明确: 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语,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 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通过“书怀”悟实情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画面
意境
情感
孤弱的细草 在无边的风 里飘摇不定
孤立突兀的 危樯和孤独 的小舟对抗 着漫漫长夜
寂静凄冷
漂泊无依 孤独寂寞
星垂平野阔,意境 情感
低垂的星空: 辽阔的平野: 涌动的月影:
浩荡的大江:
星空低垂愈显 原野辽阔无边
星盏衬托着 无边荒凉的平野
明朗的月空下 江水汹涌澎湃 奔流不息
《旅夜书怀》教案2
《旅夜书怀》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文的内容,把握诗文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旅夜书怀》。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的孤独和忧愁,理解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
(2)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掌握,包括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2. 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体会诗人的写作技巧。
3. 诗文情感的把握,理解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词汇的解释和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3. 诗文主题的深入探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采用情感共鸣法,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背景和创作风格,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4.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情感共鸣:让学生谈谈对诗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经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主题和情感。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3. 能力测试:通过相关的练习题,测试学生对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歌的背景,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领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诗歌情感的把握。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意境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展示杜甫的画像和《旅夜书怀》的书法作品。
(2)教师简介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歌,理解字词含义。
(2)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分析诗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
4. 互动环节:(1)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朗读、背诵诗歌,并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感悟文章。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的内容,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五、课后作业:1. 朗读、背诵《旅夜书怀》。
2. 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感悟文章,不少于300字。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3篇)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3篇)《旅夜书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鉴赏诗句;2、理解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诗句教学方法:师预设,生讨论,师生总结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设想:在诗歌新授课中,我们不能做成高三的考点复习,因为学生没有对诗歌欣赏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做题时下笔如有神的质的飞跃。
所以,在本诗的教学中,我一是注重诗歌内容的理解,二是注意把高考考点渗透到讲课中来,注重方法的传授。
教学流程:一、导学1、导入以杜甫晚年的图象导入(多媒体展示)配以说明:杜甫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
晚年要靠朋友接济生活,最后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
“自古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民间,关注自己的内心。
写出了“光焰万丈长”的诗歌。
2、解题①从“旅”中,你能读出什么?“旅”有“旅居”的意思。
引出诗歌的写作背景,见诗下的注释①②“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与“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对应。
③“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与“名岂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对应。
3、整体感知(生对照诗下的注释,说出诗歌的大义。
如遇不懂的,提出,师生讨论解决。
最后,老Ω?鍪?涞牟慰家胛摹#?nbsp;(多媒体展示)岸上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
江上只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
诗人就舟而居。
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
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
名声难道应因为而显著吗?做官应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我”在这世间漂泊,恰似那在广阔天地飞翔的一只沙鸥罢了。
二、质疑讨论(多媒体展示)1、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颈联如何理解?3、赏析尾联。
三、反馈矫正(对1、3两个问题,请生板演,对照多媒体展示的参考答案给生打分,集体讨论这一题型的答题方法。
高中语文《旅夜书怀》10教案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武威第八中学李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品读诗歌的语言,分析诗中的意象特征,体味诗人的情感2.理解诗中的抒情方式(直接、间接抒情)。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欣赏写景诗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杜甫晚年的处境和内心情感,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意象的特殊含义。
教学难点:体味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细节质疑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所说的“李杜”同学们应该知道是谁吧?(生:李白、杜甫),的确如此,在灿若星河的唐朝诗人中,李白、杜甫永远是最闪亮的两颗星,即使放眼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李白、杜甫也是一直被我们仰望的两座高峰。
先前,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他们的作品,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杜甫,一起去鉴赏他晚年写成的诗作——《旅夜书怀》。
二、解题整体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思考:诗题往往反映了诗歌的基本内容或基本结构,《旅夜书怀》正是如此。
请结合注释说说“旅夜书怀”的字面意思。
明确:在旅途之夜书写自己的情怀或感情。
诗人是在旅途中,在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
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首诗写的是旅途夜间所见之景,并由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作。
那么作者到底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想要抒发怎样的情怀呢?三、诵读诗歌四、赏析诗歌思考:1.诗中哪些诗句和“夜”是相对应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找出其中的意象?共有两组:细草、微风、岸、危樯、舟,星、平野、月、江流。
3.这两组意象分别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意境)?教师将学生分组,用自己的想象来描绘这两幅画面。
学生讨论,派代表来分别描绘第一组: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的长夜。
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以及诗人的创作背景与心情。
2. 理解并背诵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3. 掌握“典故”、“象征”、“描写”等诗歌技法。
4. 能够运用诗歌技法,自行创作一首描述旅途中所见所感的诗歌。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并背诵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2. 难点:掌握诗歌技法并能够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安排第一课时:诗歌背景介绍1. 分析唐代诗歌的历史背景,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分析《夜泊牛渚怀古》的背景及作者李白的生平经历。
3. 介绍诗歌中涉及的典故和象征,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4. 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第二课时:诗歌分析与诗歌技法讲解1. 分析《夜泊牛渚怀古》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2. 讲解诗歌中涉及的比喻、拟人、借景、写景、写情、象征等技法。
3. 让学生结合诗歌背景和诗歌技法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4. 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第三课时:诗歌背诵与赏析1. 让学生熟读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2.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文学意义、思想意义。
3. 进行诗歌赏析,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4.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发挥。
第四课时:创作诗歌并展示1. 引导学生根据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进行诗歌创作,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运用诗歌技法。
2. 搜集鲜活的素材,使作品更具真实感和感染力。
3. 学生进行相互转述、点评和改进,提高学生诗歌创作能力。
4. 进行诗歌展示,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诗歌背景介绍、诗歌分析与诗歌技法讲解。
2. 朗诵法:让学生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灵敏感官。
3. 讨论法:分析、探究、解读诗歌,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旅夜书怀》。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杜甫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3. 能够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 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 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 理解《旅夜书怀》的诗意。
2. 欣赏杜甫的诗艺。
二、教学难点:1. 杜甫诗中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
2.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一、情景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音乐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情感体会的氛围。
二、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四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朗读《旅夜书怀》。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课堂讲解:1. 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2. 引导学生欣赏杜甫的诗艺。
四、合作探讨:1. 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诗文。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2. 强调重点、难点。
第五章:作业布置一、背诵《旅夜书怀》。
二、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读后感。
三、进行文学鉴赏练习,选取一首杜甫的诗进行分析和欣赏。
第六章:教学评估一、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旅夜书怀》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二、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作业检查:检查学生的读后感质量和文学鉴赏练习,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七章:教学反思一、教师自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反应如何等。
二、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建议。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3篇)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3篇)《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旅夜书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鉴赏诗句;2、理解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诗句教学方法:师预设,生讨论,师生总结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设想:在诗歌新授课中,我们不能做成高三的考点复习,因为学生没有对诗歌欣赏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做题时下笔如有神的质的飞跃。
所以,在本诗的教学中,我一是注重诗歌内容的理解,二是注意把高考考点渗透到讲课中来,注重方法的传授。
教学流程:一、导学1、导入以杜甫晚年的图象导入(多媒体展示)配以说明:杜甫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
晚年要靠朋友接济生活,最后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
“自古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民间,关注自己的内心。
写出了“光焰万丈长”的诗歌。
2、解题①从“旅”中,你能读出什么?“旅”有“旅居”的意思。
引出诗歌的写作背景,见诗下的注释①②“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与“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对应。
③“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与“名岂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对应。
3、整体感知(生对照诗下的注释,说出诗歌的大义。
如遇不懂的,提出,师生讨论解决。
最后,老Ω?鍪?涞牟慰家胛摹#?nbsp;(多媒体展示)岸上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
江上只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
诗人就舟而居。
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
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
杜甫《旅夜书怀》教案(精选5篇)
杜甫《旅夜书怀》教案(精选5篇)杜甫《旅夜书怀》教案篇1【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诵读诗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思路和技巧;结合高考考纲,熟悉意境题、炼字题的答题步骤;理解诗中的抒情方式(直接、间接抒情),体会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读诗歌语言,诵读诗歌,走进诗歌意境,聆听诗人心声,感悟诗人情怀;学生展示预习问题,老师点评、补充;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学生在检测训练中再次体会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当时孤苦寂寞、漂泊无依的感情,体味杜甫寄托于诗中的感慨身世家国之情与伟大抱负,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联系高考有关考点,学会从意象、意境的分析和重要句子的理解等方面来鉴赏诗歌。
【教学难点】诗中反衬、反语和比喻辞格表现出来的沉郁风格。
【教学方法】吟咏,赏读结合;讨论、讲析相互结合;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一、导入以杜甫晚年的图象导入(多媒体展示)。
二、请同学们谈谈鉴赏诗歌的方法。
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即)--知人知世据意推志(展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抓住)--意象意境思想情感三、走进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题目与诗句怎样对应?2、通过“旅”字看背景:“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3、通过“夜”字察实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吟诵---意象---想象和联想----意境-----明情。
(1)诵读(2)预习成果展示A、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杜甫诗《旅夜书怀》教案
杜甫诗《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文的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其生平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2. 杜甫诗歌风格的分析。
3. 诗歌意象和情感的体验。
三、教学难点1. 诗中生僻字词的释义。
2. 杜甫生平背景的了解。
3.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文全文、注释、背景资料等。
2. 准备相关杜甫诗歌的资料,以便进行比较学习。
3. 安排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介绍杜甫生平背景。
1.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杜甫诗歌,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朗读诗文,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
2.2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感知意象。
3. 课堂讲解3.1 讲解诗文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2 分析诗中的意象,解读诗句,体会诗人情感。
4. 品析讨论4.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4.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朗读背诵5.1 学生齐读诗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
5.2 学生自愿上台背诵,给予表扬和鼓励。
6. 课堂小结6.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杜甫的其他作品,如《春望》、《登高》等,与《旅夜书怀》的异同。
2. 邀请专家讲座,深入解读杜甫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3. 组织学生参观杜甫草堂等文化遗址,增强对杜甫的了解。
七、课堂实践1. 仿写练习:以“旅夜”为主题,让学生尝试仿写诗歌。
杜甫诗《旅夜书怀》教案
杜甫诗《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翻译诗句。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掌握杜甫的诗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关爱苍生的情怀。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3)掌握杜甫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中生僻词语和典故的理解。
(2)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深入解读诗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杜甫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的结构和主题。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象。
(2)引导学生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深入解读诗歌。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旅夜书怀》。
3. 调查杜甫的其他诗作,了解其诗歌创作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翻译诗句。
3. 学生能够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掌握杜甫的诗歌风格。
4. 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象。
5.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如唐朝安史之乱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旅夜书怀》的诗意和背景。
1.1.2 分析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表达技巧。
1.1.3 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1.2.2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1.2.3 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1.3.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1.3.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2.1.1 课文《旅夜书怀》的阅读与理解。
2.1.2 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的了解。
2.1.3 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的分析。
2.2 教学资源2.2.1 相关杜甫的诗歌资料。
2.2.2 课堂多媒体教学设施。
2.2.3 教学挂图或黑板报。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利用多媒体展示《旅夜书怀》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3.1.2 简介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意。
3.2.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3.3 课堂讲解3.3.1 对诗歌进行逐句解析,解释生僻词汇和句式。
3.3.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3.4 课堂练习3.4.1 学生进行诗歌翻译练习。
3.4.2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练习。
3.5 课堂小结3.5.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3.5.2 强调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4.1.1 学生能回答出《旅夜书怀》的诗意和背景。
4.1.2 学生能分析出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表达技巧。
4.2 课后作业4.2.1 学生能正确翻译《旅夜书怀》。
4.2.2 学生能创作出类似情感的诗歌。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5.1.1 学生对《旅夜书怀》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提高。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文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
2. 诗歌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2. 如何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料。
2. 相关背景资料。
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生互相交流,解答疑惑。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味。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
6.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旅夜书怀》。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情感体验等方面,以便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八、拓展延伸:1. 推荐杜甫其他脍炙人口的诗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2.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