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完整版)
2015
宁波博物馆赏析
贾琨 2013102104
宁波博物馆设计师:王澍
王澍(1963年11月4日-) 祖籍山西交口县野家坡村,生于新疆乌鲁木齐, 中学毕业于西安中铁一局西安中学(现西安市铁 一中学),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 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 学建筑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导师:齐康院士); 1988年至199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 学院)工作。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 (导师:卢济威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 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 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2年2月27日 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成为获得这奖项的第一 个中国公民。
宁波博物馆概况
博物馆鸟瞰图
博物馆一角度图
博物馆效果图
宁波博物馆概况
博物馆的结构充满了随意性,从外观上看像个盒子,但其侧 面是倾斜的,缺失了大块面积。建筑各部分使用了多种不恰当的 材料。表面外墙由大小不一,形状迥异,不同材质的多个片段构 成,把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功能融为一 体,采用“新乡土主义"建筑风格,外观简约富有创意。
2.每平方米需要100块左右的旧砖旧瓦,整个博物馆的瓦爿墙的面积是1.3万平方 米左右,也就是说,宁波博物馆所用的旧砖瓦在百万块以上 , 宁波博物馆在全国 建筑界是第一个如此大规模运用废旧材料的建筑。
3.特殊模板清水混凝土墙中采用的特殊模板,是毛竹做成的,毛竹板随意开裂后 的肌理效果,正是设计师想要达到的。这个过程先后经过多次试验,也尝试过木 板等其他材料,最后江南随处可见的毛竹成了最佳候选。
王澍作品解析——宁波博物馆
3.3 历史与现实的拼接
——材料的运用
青砖的数量 最多,他们的“ 出生”年代也多 为明清至民国时 期,有部分甚至 是汉晋时代的古 砖。不少青砖上 ,还刻有“福寿 ”等铭文。
“使用 ‘瓦爿墙’,大量使用回收材料,节约了 资源,体现了循环使用这一中国传统美德,一方 面除了能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使其质 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外,另一方面在于对时间 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 见证了消逝了的历史,这与博物馆本身是‘收集 历史’这一理念是吻合的。而‘竹条模板混凝土’ 则是一种全新创造,竹本身是江南很有特色的植 物,它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
建筑解析——宁波博物馆
设计师:王澍
目录
一
博物馆概述
博物馆概况 基地分析
王澍生平简历
二
设计思想解析
王澍思想总结 平面解析
立面解析
剖面解析
造型特点
三
设计构成解析 空间与流线
历史与现实的拼接——材料使用
细部构成
四
设计技术解析 生态环保工程
施工亮点
1.1 宁波博物馆概况
作为人类历史和文化记忆的载体,宁波博物馆带有手工印记和时间信息的旧砖瓦作为博 物馆外墙出体材料,很好地表达了建筑性质。砖墙的砌筑和窗口的布置在无序和有序间找到 平衡,在不同距离观看,墙面都有清晰地形式和丰富的表情。从纯形式角度看,博物馆形体 构成有强烈的现代气息,从形式的历史意义和类型学角度考察,能在此听到江南水乡的高墙、 深院、小窗、坡顶、水街的回响。
它的北段浸在人工 开掘的水池中蕴涵 宁波历史从渡口到 江口再到港口的发 展轨迹
利用江南水乡的 细部元素,高墙、 深院、坡顶、小 窗
3.2 空间与流线
宁波博物馆 介绍
宁波博物馆介绍
宁波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以展示宁波人文、历史和艺术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展品囊括了从史前河姆渡文化至近代以来的珍贵靑铜器、瓷器、竹刻、玉器、书画、金银器、民俗等文物6万余件。
宁波博物馆本身也是一件特殊的“文物”和“展品”。
博物馆建筑设计出自中国美术学院著名设计师王澍之手,是他一贯推崇的“新乡土主义”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2009年,宁波博物馆还获得了中国建筑史上的最高奖项——鲁班奖。
建筑整体俯瞰如一艘船,仰视如起伏的山峦,在外观设计上大量地运用了宁波旧城改造中积累下来的旧砖瓦、陶片,形成了24米高的“瓦片墙”,同时还用毛竹制成特殊模板的清水混凝土墙作为装饰,突出江南民居的特色。
宁波博物馆陈列由主题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三部分组成。
展厅总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一楼设临时展厅,总面积2600平方米;二至三楼为常设展厅,总面积5400平方米,展览内容包括“东方神舟——宁波史迹陈列”“阿拉老宁波——宁波民俗风物展”“竹刻艺术——秦秉年捐赠明清竹刻珍品展”。
宁波博物馆建筑的审美精神解读博物馆审美
宁波博物馆建筑的审美精神解读博物馆审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地理界限日渐模糊,大量西方样式的现代建筑肆虐我们的眼球,快速覆盖了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大量原生态的文化遗产迅速消逝。
在形式上简单嫁接西方文化和模仿,使我们的文化景观不伦不类的潮流过后,我们对地方建筑完全照搬或符号式地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回收再利用”,使本土建筑文化变得庸俗不堪。
我们应该在新技术、新理念的支撑下,从建筑的内涵出发,去研究原来的建筑形式的成因,以拓展地域文化的价值观念、强调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设计倾向,使用地方材料和做法,表现因地制宜的特色,使整体设计风格与地域文化相统一。
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将宁波地域的地理环境作为设计灵感的源泉,以自然之道、人文地理、景观诗学为出发点,强调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审美特征。
宁波博物馆正是发掘宁波本土传统文化营养、尊重当地地域地形的有力建筑实践。
本文试图通过宁波博物馆建筑的“瓦爿墙”与“竹条模板混凝土墙”装饰元素的运用,解读宁波博物馆建筑的审美精神。
一宁波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文化“四明八百里,物色甲东南”。
宁波作为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央直辖的副省级城市,以及“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华东一带沿海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其地域文化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十分丰厚。
宁波博物馆作为展示人文历史、艺术为主的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承载了丰富的宁波地域文化气息。
宁波博物馆微型的山川地理特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宁波本土的它山堰和四明山,远看象一座“半山半房”的建筑。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它山堰,是中国古代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同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宁波博物馆主入口通道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它山堰堰坝倾斜度、堰体平面布局的特点。
而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水利文化特点,在宁波博物馆建筑得到充分的体现,一片水域横贯宁波博物馆大通道,向北环绕到建筑外围,这片水域寓意宁波历史从渡口到三江到港口的发展轨迹。
宁波博物馆建筑外观材料分析
宁波博物馆建筑外观材料分析作者:穆雪珊林玥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规模现代化建设都在火热的进行。
同时,受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许多建筑已经脱离了中国传统的轨道,古老而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设中显得寸步难行因此,王澍作为中国文人建筑师的代表,无疑是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形式完美展现于一体的领军人物,本文对其代表作品宁波博物馆的建筑外观进行阐述。
关键词:宁波博物馆;王澍;建筑外观;材料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276-01一、关于王澍(一)王澍的教育背景王澍1963年生,其家学渊源,父亲是一名小提琴手,平时喜欢做木活,这对王澍走向建筑师的职业道路具有直接影响。
其母亲不仅是名老师,还兼任图书管理员,王澍便很早就开始读大量书籍,尤其是西方著作,为其文化素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81-1988年,这八年间王澍在东南大学完成本科以及研究生的学业,在校期间他所学的建筑学知识,为其扎实的专业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后的他在中国美术学院就职,学业有成的他并未急于获取利益,而是静下心来,进行其自称的所谓“忘却的过程”用了7年时间,把以前所学的东西基本忘掉,除了看一些中国的建筑书籍,就是研究关注江南的传统民居和传统园林建筑,增加其对本土建筑传统和材料的认知。
(二)王澍的设计理念王澍是当代中国建筑界走地域化的代表人物,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一线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总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对项目场地有着自己的独到的看法,他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建筑中,并且把各种不同的材料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得他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
其阅读了大量的西方著作对西方体系有了清楚的认识。
二、宁波博物馆的建筑外观分析宁波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核心,是一座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
整体设计以创新为理念,将地域文化,传统元素和现代形式和工艺结合,使其造型简约却又不失灵动。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名单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名单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建筑行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领域里,一批才华横溢、具有独特设计理念和创造力的建筑师涌现出来。
他们以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和风格,为中国城市的变迁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面是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名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伟大的建筑师们。
1. 王澍: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学院富阳校区、宁波历史博物馆等。
他注重结合自然与环境,致力于打造独特且有机的建筑形式。
2. 梁思成:中国近代建筑设计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建筑学的鼻祖”。
他主张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代表作品有北京门头沟万佛禅寺、上海胜利门等。
3. 邵国理:他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在将西方建筑理念引入中国的同时,充分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作品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等。
4. 褚冠军:以简约的设计语言和对空间的独特驾驭能力而闻名,代表作品有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广州大剧院等。
5. 毛岳群:他是中国最具实验性的建筑师之一,善于将当代艺术融入建筑设计,代表作品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宁波博物馆等。
6. 周德华:他注重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同时在设计中体现出对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代表作品有广州塔、深圳华为研发中心等。
7. 孟凡利:他以精湛的空间创造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而著名,代表作品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北京O-Tower等。
8. 余德耕:他注重建筑与文化传承的结合,以创新的设计语言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代表作品有北京电视塔、北京建国门广场等。
9. 欧阳山:以独特的设计思路和对空间的精准把控而闻名,代表作品有广州比华利大厦、哈尔滨市音乐厅等。
10. 朱锋:他以对城市设计的独到见解和对建筑形态的创新演绎而受到广泛赞誉,代表作品有北京首都机场商务区、上海中环国际广场等。
除了以上列举的建筑师外,当代中国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建筑师,如李兴钢、张纪中、阿尔托、冯·裴析德等等。
参观王澍作品宁波博物馆美术馆及五散房
参观王澍作品宁波博物馆美术馆及五散房之前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宁波博物馆,因为它位处鄞州区,离市中⼼⽐较偏远,之前⼀直没有想过来逛,这回建筑师出名了,也就有了动⼒过来,转了⼀次公交车,来到了博物馆边上,⾸先是被它的不规则开窗吸引了研究,⼀看就知道这是建筑师倒腾出来的。
宁波博物馆位于⼀块很⽅正的新区⽤地上,主体建筑也很⽅正地占据了场地中央,其余附属⽤房和场地设计也相对舒服⼀些,博物馆共三层,⾸层中部架空,⼀条步道连接东西,北侧是延建筑滨⽔设计,南侧则是⽤卵⽯硬⽯⼀类的打造的枯⼭⽔。
之前看相关资料,没有发现王澍的这个⽐较新颖的⽴⾯打造⼿法:在混凝⼟⾯上⽤⽵排贴上去做成横条+⽵节的肌理,也配合他⼀贯打造的⽡⽚波浪型的风格,继安藤捣⿎的清⽔混凝⼟模板孔外,这种⽵排痕也是很精彩的塑造。
博物馆⼤部分⽴⾯都⽤王澍从旧城拆迁拿回来的青砖⽡⽚等民房旧材料堆叠,像是把⽼城的灵魂⼜再次组装变成新形式的建筑⼀样,肌理感很强,很是感觉把现代建筑这种⼤体量感悄悄切碎了,同时这样青砖的铺砌,远观上也和南京城墙的感觉有那么⼀点点形似,⾊彩尽⼒恢复到⽼民居的⾊调上,不规则的开窗⼤部分都是凹窗,没有很明显地把玻璃的光感反衬到⽴⾯上,另外很取巧的⼀点是顶部⽡⽚堆砌的部分,王澍⽤了民房很原始的橙红,灰⽩,青灰的材料⽴体堆砌,营造出⼀种马赛克的拼贴画效果,很是有趣,并且位于顶部,下车后很容易地就被拼贴画吸引,叠合拼贴的⼿法,早在⼤⼀空间设计的时候就有⼈⽤过,但王澍的这种,明显是经过多年积累才玩得如此精致。
中部步道既是博物馆进场流线,旁边也有流⽔作为景观,步道顶部很难得地⽤了与⽴⾯肌理很不⼀样的反光材料,但是因为刚好可以映衬流⽔,倒是不觉得突兀了。
宁波博物馆免费参观,⾥⾯的展物虽然地位价值并不算⾼,但也算能借机了解⼀下宁波历史,⽐如中间这把勾践的剑,虽然是把复制品,但也算是能参详原件⼤概长什么样的。
展馆其实都不算⼤,历史展区分成两个,中间没有明确的流线指引,不容易连着起来⾛,有点遗憾,宁波历史单独把清朝民国放在⼆展区⾥,⾜见近代发展对宁波的重要性,图为明朝的王阳明。
宁波博物馆分析
王澍作为本土建筑师,
一直坚持中国传统营 造的文化观,在他十 多年的从业生涯中, 扎根于研究中国民间 的传统营造技术,在 建筑与环境之间试图 营造出带有中国文人 气质的建筑内涵,他 对于建筑如何适应于 环境以及营造所传达 的空间感受有他独特 的文化价值观。
三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刻意简化处理的立面、为满足功能要求而 略显庞大的建筑体量,都与自然和土地有一 种亲近的 交接,普遍种植的燕麦增进了环 境的“中国”品质。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 自然环境之间的微 小差异,较之文化之间 的差别,更能赋予环境乡土的特质。黑瓦、 石墙、长草,斑驳的泥土、 水渍和青苔, 有意营造的粗犷,这一切都在灰绿色的天空 下塑造着淡远的荒疏。这是有节制的 荒凉, 有别于日本式无所不在的精致,是地道的中 国风味。与自然风物之间的对话,并不是观 光客般的欣赏、或风水先生般的推算。场所 感的营造需要的不是理性而是感触。
基地分析王澍作为本土建筑师一直坚持中国传统营造的文化观在他十多年的从业生涯中扎根于研究中国民间的传统营造技术在建筑与环境之间试图营造出带有中国文人气质的建筑内涵他对于建筑如何适应于环境以及营造所2
宁波博物馆建筑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黎顺,肖东阳
1.基地分析 2.作者简介 3.平面分析 4.立面分析 5.造型及剖面 6.流线分析 7.室内等其他细节
造型特点 :宁波博物馆主 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 高24 米,主体三层,局部 五,采用主体二层以下 集 中布局、三层分散布局 的独特方式。从远处看, 剖面图 宁波郸州博物馆就像一艘 扬帆起航的船,穿 越历史 时空,即将成为宁波的精 神坐标。从近处 看,你会 发现它有微型的山川地理, 很锐利,像 是宁波的四明 山,山水依然是主角.人 只占了很 小的一部分。再 看下去。你会发现,平凡 是一种 智慧,好像自然中 的山水一样。
王澍 宁波博物馆资料
宁波博物馆
项目地点:浙江宁波项目功能:博物馆
设计时间:2003-2005年施工时间:2006-2008年11月
用地面积:45333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
宁博坐落于远山围绕的的平原当中,而这里却也已经有了城市发展的痕迹,根据最新的总体规划,建筑师要将他的设计变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于是整座建筑依照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被设计成一座人工山体。
建筑的下半段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随着山体的上升,上半段开列为类似山体的形状。
人们从中间一个扁平的,跨度30米的穿洞进入到馆内部。
内观整个结构,包括三道有大阶梯的山谷,两道在室内,一道在室外,四个洞,分布在入口、门厅和室外“山谷的峭壁”边侧,四个坑状院落,两个在中心,两个在幽深之处。
山势连绵的地形特点得以凸显。
馆内的小径从地面开始向上延伸,最终如迷宫般交错在一起,将各个公共空间紧密连接在一起。
这种设计顺应了一直不确定的展览内容,而整个建筑,不论内外都是由竹条模板混凝土和一种2欧忠以上回收旧砖瓦混合砌筑的墙体包裹而成的。
它介于浑然天成和人工雕琢之间,遗世独立却又朴实无华,向人们展示着群山的本色。
建筑的北翼浸在人工开掘的水池中,郁郁葱葱的芦苇覆盖整个河堤。
水流漫过中段入口处的石坝,最终渗入大片的鹅卵石滩中。
建筑的中部隐藏着一片开阔的平台,透过四个形状不同的裂口,人们可以在此远眺城市、稻田和远方的山脉。
文人建筑——以“宁波历史博物馆”为例探讨王澍的建筑语言
227百家论坛文人建筑——以“宁波历史博物馆”为例探讨王澍的建筑语言包海峰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摘要:王澍致力于为中国建筑开发一种新的语言,使用从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建筑回收的材料,与现代派的形式融合起来。
例如,他的“宁波美术馆”(NingboContemporary Art Museum),重建了一个以前的港口建筑;而他为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的“象山校园”(Xiangshan Campus)的屋顶,使用了从传统的住房收集的大约两百万块瓦片为了增加总体的记忆;王澍从被拆毁的旧建筑收集石料和瓦,用于他设计的“宁波历史博物馆”(NingBo History Museum,2008)。
王澍的目标一直是对准回收利用材料和废弃物,从而使他成了村庄的“顾客”。
他的“宁波历史博物馆”类似一个梦幻组成的古代堡垒。
他从附近被拆毁的村庄弄到40种不同的的砖块,建造博物馆的24米高的墙。
作为城市规划系学生及宁波城市文化的受益者,曾多次实地拜访王澍各个阶段的作品,此时也借以此篇整理、总结并探讨王澍的建筑语言,以表敬意。
关键词:王澍;建筑语言;文人传统;本土性宁波博物馆主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高24米,主体三层,局部五层,采用主体二层以下分散布置的独特方式,地面一抹水域横贯65米长,27米宽的主入口大通道,并向北环绕在建筑外围;屋面隆起5幢造型各异的独立建筑,露天大斜坡,通道,围栏,绿化小景穿插其间。
宁波博物馆建筑形态山水为设计理念,以民间收集的明清砖瓦组成瓦片墙和毛竹代替钢筋铸成混凝土墙作为装饰,突出江南民居的特色。
同时,周围由水池环绕,代表海洋在宁波历史中的作用。
在建筑立面处理上,宁波博物馆墙面通过两种方式装饰而成。
1.利用民间收集的上百万片明清砖瓦手工砌成瓦片墙,体现了地方性特色和;2.利用竹条加入混凝土,在表面展现竹的纹理,体现了环境友好的理念。
建筑分为5个主要体量,东南,西南,东北三翼为展览陈列区,西北翼为办公后勤区,中部的公共服务空间和库藏部分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方便货物的进出,库藏部分置于建筑的底层,成为建筑的“基座”。
宁波博物馆
材质分析
博物馆最吸引眼球的 地方就是外墙
• 博物馆直壁采用的是浙东地区 的 “瓦爿墙”,瓦爿墙材料包 括青砖、龙骨砖、瓦片、缸片 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 留下来的明清以来的旧物。
• 青砖的数量最多,他们的“出 生”年代也多为明清至民国时 期,有部分甚至是汉晋时代的 古砖。不少青砖上,还刻有 “福寿”等铭文。
建筑案例赏析---宁波博物馆
建筑师---王澍
王澍,男,1963年11月生,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 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 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 科带头人。 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 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 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 美术学院)工作。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 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成为 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
博物馆的参观者
• 博物馆不光是学术研究,参观者才是博物馆的存在 价值的最大体现。 • 博物馆依托南部商圈,怀抱高教园区,交通便利。 博物馆的参观者来源丰富,参观者络绎不绝。博物 馆的人流量非常大,有利于博物馆的发展。
建筑灵感
• 宁波博物馆,是宁波城市文化的核心与窗口。它是以展示 人文历史、艺术类为主,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 整个设计以创新的理念,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 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使之造型简约而富 有灵动,外观严谨而颇具创意,同时,充分体现 “独特 性、艺术性、经济性、超前性、功能性、安全性”。
历史文化背景
宁波历史悠久,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 要的商业城市。依水而居的宁波,以甬江为名而 简称“甬”,由西向东的姚江和白南向北的奉化 江,在三江口处注入甬江向东流入杭州湾。 我国江南新石器时代最悠久丰富的文明河姆 渡文化便发源于此。自唐宋以来,宁波就是我国 对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著名港口城市,被 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
放映厅
报
告
厅
临时展区
服务区
院天子井廊道 内院
天井 大厅 入口
竹刻馆 展厅
厕所 内院 竹刻馆 展厅 展厅
临时展厅 贵宾区
儿童馆 观景楼梯 报告厅 咖啡厅
院子 休息厅 展厅 商店 办公区
放映厅 临时展区 服务区
天台
天井廊道 大厅 入口
竹刻馆 展厅
厕所 内院 展厅 展厅
临时展厅 贵宾区
5.建筑特点
▪ 造型独特 ▪ 材质分析:宁波历史博物馆外立面的大部分都是用周围拆
迁工地上搜集来的碎砖烂瓦建造而成。这些碎片通过一种名为 “瓦爿”的技术被集中在一起,瓦爿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 、瓦片、缸片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明清以来 的旧物。
而斜壁采用的则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用毛 竹做成特殊模板,留下一片片江南翠竹纹理,洋溢着浓 浓的乡土气息,仿佛置身古老街巷,神游江南竹林,这 正是设计师“新乡土主义”建筑理念的表达。
▪ 2000 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设计与理论 专业城市设计方向 博士
▪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2.宁波博物馆概况
3.设计理念
山体建筑,水、船以及码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功能分布及流线分析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儿童馆 观景楼梯 报告厅 咖啡厅
天台
院子
休息厅 儿童馆
目录
1.建筑师简介 2.宁波博物馆概况 3.设计理念 4.功能分布及流线分析 5.建筑特点
1.建筑师王澍
▪ 1963年,建生于筑新师疆,乌首鲁先木得齐是个文人。 不谈▪ 建19筑85,毕只业谈于南房京子工,学所院以建就筑系是业学余士的,业余建筑。
宁波博物馆简介
宁波博物馆简介宁波博物馆位于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其建筑为首位中国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新乡土主义”风格的代表作,是宁波市“十一五”重点文化工程之一,投资2.5亿元,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宁波博物馆于2008年12月5日免费对外开放,展品囊括了从史前河姆渡文化至近代以来的珍贵靑铜器、瓷器、竹刻、玉器、书画、金银器、民俗等文物6万余件。
举例子:中文名称宁波博物馆外文名称Ningbo Museum类别综合性博物馆地点浙江省宁波市竣工时间2008年8月开放时间9:00—16:00馆藏精品竹刻、唐越窑荷花盏托博物馆级别国家一级博物馆发展历史2004年10月,宁波市人民政府正式发文《关于宁波博物馆建设项目的批复》。
2004年11月,宁波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宁波博物馆立项。
2005年6月,经市民评选和专家评审,确定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方案为宁波博物馆建筑方案。
2006年8月,宁波博物馆奠基动工。
2007年7月,宁波博物馆建筑顺利结顶。
2008年4月,宁波博物馆外貌显露。
2008年8月,宁波博物馆建筑竣工。
2008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
场馆布局宁波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主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高24米。
主体三层、局部五层,采用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三层分散布局的独特方式。
整个设计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
宁波博物馆陈列由主题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三部分组成。
展厅总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一楼设临时展厅,总面积2600平方米。
二至三楼为常设展厅,总面积5400平方米,展览内容包括《东方“神舟”——宁波史迹陈列》、《“阿拉”老宁波——宁波民俗风物展》和《竹刻艺术——秦乗年捐赠明淸竹刻珍品展》。
馆藏精品唐越窑荷花盏托0为唐时茶具,由盏与托组成。
盏为敞口五缺荷花形,弧腹压印五棱,圈足。
托似一舒展荷叶,四边微微卷起,浅腹,圈足。
王澍代表作品宁波美术馆
王澍代表作品宁波美术馆2005年10月,宁波美术馆落成,它是由轮船码头航运大楼改建而成,规模仅次于北京中国美术馆。
整座美术馆外墙由青砖、木材、钢材构成,像一艘即将远航的轮船,给人的印象是沉稳、内敛、厚实,又略带几分神秘。
开馆以来,平均每天都有200人光临这个艺术殿堂。
建筑面积23100平方米,大小展厅11个共5300多平方米,展线1600多米,艺术品收藏库1500 平方米,另设有学术报告厅、多媒体演示厅、艺术家创作室、艺术资料库、艺术沙龙、培训中心、画廊等,是集收藏保管、阵列展览、学术研究、内外交流、艺术创作的综合性美术馆。
作为三江文化长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美术馆也是国内乃至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拥有码头的江边美术馆。
据了解,该馆总投资1.2亿元,分大小展厅9个,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1万平方米,集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艺术交流、艺术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现代化、高品位的造型艺术博物馆,同时也是一座既有港口特色、富有现代气息,又具备中国气派的公共建筑。
由宁波航运大楼改建的宁波美术馆。
在长宽各4米、高1米的红砖展台上,六只模型演绎着整个设计的过程。
而看上去,这些美术馆的木制模型比老的航运大楼更像航运楼,一些标志性的符号,譬如码头,不是被抹去,而是被强化了。
在王澍看来,码头是宁波这座港口城市最有活力的东西,体现着城市生活的延续性。
宁波美术馆的前身是宁波港客运码头的候船大厅。
如果鸟瞰这座建筑,它的外观依旧是一个线条和结构都极为简单的长方形盒子。
要说在这样一个乏善可陈的结构中再造艺术风格独特而又极具实用价值的美术馆,实非易事。
然而,就是在这个被废弃的庞然旧物上,建筑师王澍挖掘出了他的艺术空间。
外立面的木墙和钢柱,色调单纯,尺度超常,带给你视觉的冲击和不同凡响的感受。
整个建筑的体量在浑然不觉中增大了许多。
光线的介入是打破单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让不同材质更显柔和协调的一个手段。
展览馆设计调研(宁波历史博物馆和宁波美术馆)
美术馆二楼东面通过观 景台向江面挑出,这样为 观赏者提供了良好的视觉 平台。另外,伸出的平台 犹如船桨,这与建筑整体 立意相一致。
中庭的设计不仅 满足了内部空间的通 风采光要求,同时打 破了建筑整体的封闭 性,使建筑充分满了 生机。
建筑主要墙体采用褐色木板, 周围用蓝灰色钢柱围合。 这与 周围的现代建筑呼应,显得统一 而和谐,同时褐色衫木的使用, 又使它别具一格。
近年 新建 的高 层办 公楼
政府办公楼 历 史 博 物 馆
公 园 文 化 中 心
东侧为 商住楼 和高层 小区
未被开 发的稻 田及拆 迁的村 落
中国城市的扩张一般都是政府先 行,巨大政府办公楼、巨大广场和文化中心,使场地显得比较空旷。
王澍的业余建筑工作室一向坚持恢复城市的生机结构,但在这块场地, 相邻建筑之间的距离超过100米,城市结构已经无法修补。问题转化为如何 设计一个有独立生命的物,人需要重新向自然学习,于是“独立生命的建 筑”便成了博物馆最初的的设计理念。
采用 简洁的 长方形 集中式 平面布 置,尺度 很大。
博物馆的的 入口和北段 引用水池, 蕴涵宁波历 史从渡口到 江口再到港 口的发展轨 迹。
• 2、宁波美术馆——货运船的形象
平面上庭 院和建筑主 体呈两个长 方形横排布 置横卧江边, 暗示和重构 了码头与船 的联系。 庭院与建筑主体 通过宽阔的斜坡相连, 这样的设计打破了体 块整体的封闭性,增 强了内外空间的关联 性,同时也使整体建 筑透出活力。
人们从中部一个扁平的跨度接近30米的穿洞进入博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2宁波美术馆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一层流线分析二层流线分析二材料的运用和细部构造1宁波历史博物馆提升传统技术这也是我在使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大量使用手工技艺的原因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一、项目概况二、建筑设计1.空间布局王澍宁波博物馆建筑采取了传统中国建筑的形式,布局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
前部是展示厅和办公区域,中部是藏品展览区域,后部是一个露天庭院和自然景观。
空间布局与整个博物馆的功能定位相符合,使游客可以有序地游览博物馆的各个部分。
2.建筑外观王澍宁波博物馆的建筑外观独具特色,整体呈现出船的形状,象征着宁波这个海港城市的特点。
建筑外墙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白色瓷板,营造出简洁、明亮的空间感。
同时,建筑外立面采用了波浪形的设计,使建筑整体呈现出起伏和流动感,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对比。
3.空间设计王澍宁波博物馆在空间设计方面也非常出色。
建筑内部布置了多个展厅,以及一个高耸的中庭,使人们在空间中产生上下起伏的感觉。
展厅的层高与空间结构的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地展示藏品,还能够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
此外,中庭的设计也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线,使博物馆的室内空间更加明亮。
三、建筑意义1.融入地域文化2.传承与创新王澍宁波博物馆既传承了传统的中国建筑元素,又在设计中融入了现代的建筑理念和技术手段。
博物馆的外观和空间设计既具有传统的中国建筑特点,又具有现代建筑的美感和功能性,体现了王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现代建筑语言的创新。
3.相互关联的空间四、总结王澍宁波博物馆是一座集传统与现代、功能与美观于一体的建筑之作。
其空间布局、建筑外观、内部空间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了王澍的设计理念和对地方文化的理解。
王澍宁波博物馆的成功案例对于当代建筑界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建筑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准,也为后来的建筑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造房子王澍主要内容
造房子王澍主要内容王澍,这个名字一提起来,大家肯定都会想起那座又独特又充满艺术气息的“宁波博物馆”吧!王澍这个人,简直就是建筑界的奇才,不管你喜不喜欢他的设计,你都不能不佩服他那股与众不同的劲儿。
他的建筑有一种独特的韵味,简直就像是个老艺术家,在现代建筑的世界里,玩得风生水起,堪称一颗璀璨的明星。
你瞧瞧他这些年设计的作品,哪一个不是令人惊叹!他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明白的风格,反而更像是读一篇慢慢品味的散文,越看越有味道。
你看他那宁波博物馆,怎么看怎么有意思,外面是破碎的灰色砖墙,简单得让你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一走进去,你才明白,这种不拘一格的设计,居然能够让人觉得有一种朴实的温暖感,完全不一样。
其实王澍的设计理念,说白了就是“反叛”。
他不走常规的建筑路线,喜欢打破常规,甚至有点“逆天”的味道。
他就喜欢把一些传统的元素,像砖石啊、木材啊,重新拿来玩一遍。
看起来很粗犷,但又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好像是个追求自由的灵魂,把现代和传统融合得恰到好处,既不突兀,又不死板。
你知道吗,他设计的建筑,每一块砖、每一根梁柱,都有它的独特故事。
你看他那座“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眼就让人觉得有种与生俱来的气质,仿佛是从历史的尘埃中走出来的,却又有着与现代结合的灵动。
不过,说起来,王澍可是个实打实的“野路子”建筑师,他不喜欢高楼大厦,也不想搞那些华丽炫目的设计,反而喜欢把“毛坯”给做出来,极简的线条,粗犷的材料,像是给建筑穿上了“朴素的衣服”,简直就像他在人类社会中穿越过来的一个“隐士”。
要说建筑风格嘛,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和现代的“拉锯战”,用最简单的方式,把最复杂的东西表达出来。
你看他那座“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看似简简单单的外观,实际上却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把那种文化的气息完全融入建筑当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有话说”的空间,每一根梁柱、每一块石板,都像是在讲述一个属于那个地方的故事。
有人说,王澍的设计总是充满了“破旧立新”的感觉。
王澍作品解析——宁波博物馆通用课件
王澍作品解析——宁波博物馆通用课件一、宁波博物馆概述宁波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由中国著名建筑师王澍设计。
这座博物馆于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
宁波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丰富的展览内容和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我国一座极具代表性的地方博物馆。
二、王澍设计理念解读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王澍在设计宁波博物馆时,充分考虑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他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元素,如马头墙、青砖、瓦片等,将这些元素与现代建筑手法相结合,呈现出一种新颖的建筑风格。
2. “新乡土主义”理念王澍提出了“新乡土主义”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应与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相融合。
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他运用了大量的当地材料,如鄞州石、宁波青砖等,使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
3. “山水城市”构想王澍认为,城市建筑应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形成“山水城市”的格局。
宁波博物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周边的山体、水系,使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
三、宁波博物馆建筑特色1. 独特的建筑形态宁波博物馆的外观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形态,仿佛是一座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建筑。
其屋顶采用斜坡式设计,寓意着“山峦起伏”,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呼应。
2. 绿色环保理念宁波博物馆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充分考虑了参观者的需求。
展厅、报告厅、休闲区等功能区域分明,为参观者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参观体验。
四、宁波博物馆展览内容1. 宁波历史陈列:通过丰富的文物、图片和场景复原,展示宁波地区从史前时期至近代的历史变迁。
2. 宁波民俗陈列:以宁波地区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展示宁波人民的生产生活、民间信仰、节日庆典等。
3. 陶瓷专题展览:展出宁波地区出土的历代陶瓷精品,反映宁波陶瓷文化的发展脉络。
4. 书画专题展览:展示宁波地区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包括历代名家作品及当代书画家佳作。
五、王澍设计手法的具体体现1. 材料的运用与质感表达王澍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对材料的运用达到了极致。
王澍宁波美术馆分析
• 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 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 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 性和延续性。
与众不同的王澍
•我们得从的“发家史”说起,与众多建筑大师一样,青年时期 的王澍是一个“桀骜不羁、才华横溢”的青年,这种性格也让 其蛰伏多年,在西湖边散步驻足,在工地上穿梭,赏棋论画而 不谈建筑,但这段时期,他博览群书,沉迷文化,夯实了往往 为建筑师所忽视的“文韵”,最终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发 力,伴随着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 馆和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等一批带有“典型王澍气质”的作品问 世而蜚声海内外,获得此奖乃水到渠成。
“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
也在其中体现。设计者建立起 一个以“回”字为基点的场所 模式,“回”即合院,从此出 发,遵循一种减法原则,所有 校园建筑都是“回”的莫种削 减结果。
校园设计中特别注意了穿
越山水、建筑的漫游环路。朴 素的砖墙、石墙、夯土墙、水 泥抹灰本色墙,简单的砌筑方 式,随自然而变,生趣盎然, 间杂以简易木作,钢构,体现 出人们在长期与山水的共存中, 出发,象对山山山发 基水耸展 本进水出 智行环一 慧整,种 。理风面,景这充对种满自思诗然想性的隐迷本含蒙能的,的一设个计重者要从
U型廊
• U型廊,暗示了这座建筑在南北向的方向 性,还是观光的好位置
采光分析
自然光源
(行政部分)
光源
人工光源
(展示部分)
大面积开窗 “黑暗博物馆”
自然采光的形式
侧窗式 高侧窗式 顶侧窗式
行政部分、一楼局 部
王澍作品分析
主要作品
• 南京华侨大厦(1985-1987,已建成); • 杭州国旅航空售票外(1989,建成并已拆毁): • 海宁市青少年宫(1988-1989,已建成); •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画廊(1991,建成并将拆毁); • 杭州孤山室内小剧场(1991,建成并已拆毁); • 杭州斗乐桥人防地道口(1991,建成并已拆毁); •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湖滨校园改造规划(1993,方案); •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馆(1993,方案); • 中国杭州虎跑禅心茶道园(1994,方案); • 一个退休建筑教师的住宅(1996-1999,方案); • 自宅室内(1997,已建成); • 浙江海宁陈默艺术工作室(1998,已建成);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1998-2000,已建成); • 上海南京东路顶层画廊(1999-2000,已建成)。
室内钢筋条做垂帘外墙的外层是各种砖块堆砌的咖啡厅屋面地面均为曲面柱子微微倾斜桌椅均根据地面的变化特殊设计咖啡厅主入口坡道通向屋顶各种通道的交接茶室采用合院形态6米高的院子中围着一个3米高的青砖台种着两棵大树树影随风移动茶室其一室内不规则窗的开启通往入口的小径入口立面是大尺度土花格另一个茶室的屋面由钢构玻璃建造南面有一小荷塘经一小桥直茶室其二茶室室内水景入口管理用房以平屋顶立方体建筑为原型屋中人可穿越建筑一直看到湖面管理用房的入口随地形起伏的建筑或随建筑起伏的景观管理用房宁波博物馆宁波20052008宁波博物馆建筑本身承载了宁波丰富的文化信息
在第一展厅的 “天籁之音” 音效装置区, 12个高科技音 罩将播放出高 清晰度的自然
之
音,表现出中 国农历中二十 四节气的田园
之声。
立面图
剖 面 图
建筑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
古老的“瓦爿” 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斜壁采用的则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用毛 竹做成特殊模板,留下一片片江南翠竹纹理,洋溢着浓 浓的乡土气息,仿佛置身古老街巷,神游江南竹林,这 正是设计师“新乡土主义”建筑理念的表达。
▪ 庭院:在博物馆入口
,建筑内部和屋顶的 庭院,包括真实的竹 子庭院,也包括虚拟 的“竹影”庭院(毛 竹作为模版的清水混 凝土庭院)。
口城市又体现出宁波人敢于冒险 ,敢于拼搏的精神
4.设计理念
山体建筑,水、船以及码头
5.功能分布及流线分析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儿童馆 观景楼梯 报告厅 咖啡厅
天台
院子
休息厅 儿童馆
展厅 商店 办公区
放映厅
Hale Waihona Puke 报告厅临时展区
服务区
院天子井廊道 内院
天井 大厅 入口
竹刻馆 展厅
厕所 内院 竹刻馆 展厅 展厅
宁波博物馆为何建于此
宁波博物馆和鄞州文化艺术中心相 呼应,建于中心轴线的西侧。 而临湖而建(景区)也是偶然中的必 然。仔细观察河道明显可见四面环水, 一面临湖,想一想紫禁城不正是。巧若 天成,河道是建筑的整体规划之一。而 湖水又显得自然,而博物馆和艺术中 心,正是两块区域的缓冲。让动静和 自然人文(联办)得到了有机结合。
而博物馆使用了不到40%的基地, 为将来的博物馆扩建以及发展留下了 良好的空间。
3.场地分析
宁波博物馆的主入口处有一道 水
流,横贯博物馆主入口大通道 ,
并向北环绕到建筑外围,使建 筑
环境具有江南水乡田园风情。 这
道水流同时寓意宁波历史从渡
从远处看,宁波(鄞州)博物馆 就像一艘扬帆起航的船,穿越历 史时空 。既象征这宁波为一个港
临时展厅 贵宾区
儿童馆 观景楼梯 报告厅 咖啡厅
院子 休息厅 展厅 商店 办公区
放映厅 临时展区 服务区
天台
天井廊道 大厅 入口
竹刻馆 展厅
厕所 内院 展厅 展厅
临时展厅 贵宾区
6.建筑特点
▪ 造型独特 ▪ 材质分析:宁波历史博物馆外立面的大部分都是用周围拆
迁工地上搜集来的碎砖烂瓦建造而成。这些碎片通过一种名为 “瓦爿”的技术被集中在一起,瓦爿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 、瓦片、缸片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明清以来 的旧物。
▪ 1988 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
▪ 1988至1995 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 2000 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设计与理论 专业城市设计方向 博士
▪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2.宁波博物馆概况
宁波博物馆处在区 政府大楼以南,市 民广场以西,与广 场东侧的文化艺术 中心遥相呼应。地 段为南北约260 m、 东西约110m的长方 形,北面地界沿道 路呈弧形。主体建 筑长144米,宽65米, 高24米,主体三层、 局部五层,采用主 体二层以下集中布 局、三层分散布局 的独特方式。
建筑材料的应用与时代的记忆
————宁波博物馆
目录
1.建筑师简介 2.宁波博物馆概况 3.场地分析 4.设计理念 5.功能分布及流线分析 6.建筑特点
1.建筑师王澍
▪
1963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
建筑师,首先得是个文人
不▪谈19建85筑毕,业只于谈南房京工子学,院所建以筑就系是学业士余的,业余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