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最悲伤的一首诗,全文无一个“泪”字,却句句让人落泪
离思_李商隐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离思_李商隐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离思_李商隐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离思唐代李商隐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译文看罢一阕前溪舞,直让人回肠断气,吟诵一曲子夜歌,心里好不酸苦烦忧。
巫山的行云到哪里去寻觅,像沟水般东西分流,也让人无可奈何。
朔雁一只只飞来,却不见传来音讯,湘江上一株株斑竹,有多少眼泪洒在上头。
可怜我总也见不到他的容颜,只有把一腔衷情,寄托给这江上的微波。
注释前溪舞:六朝时吴地舞曲。
子夜歌:晋乐曲名。
相传是晋女子子夜所作。
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
峡云:三峡山高云低,传巫山神女在焉,此借指巫山神女。
朔雁传书:指苏武以雁传书之事。
湘篁(huáng)染泪: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
他的`两个妃子哭舜,泪滴竹上,遂生斑点,所以称湘妃竹。
篁:泛指竹子。
颜色:容颜,面色。
托微波:言无路可通,故借诗以通情愫。
创作背景此诗是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夏初离桂北归留滞荆湘时所作。
因为桂管观察使郑亚远贬循州,同时令狐绹内调召拜考功郎中,急需人才,李商隐故作此诗与令狐绹。
赏析这首诗表面上如诗题所明,是写离思,主要抒写别后相思的煎熬苦况,怨恨离人的不通音讯,写得情调悲怆。
首联即写情人离去后主人公的心酵气绝。
《前溪舞》和《子夜曲》皆为悲伤的作品,是被遗弃者的哀怨之作。
这里引入诗中,即是离思之苦,心里有担心被遗弃之痛。
颔联仍化用典故,写难以寻觅爱人踪影、东西分离相隔如沟水东西分流而无可奈河的痛苦心理。
此联运用典故和即实写景巧妙融合,不露痕迹,从字句看就是写实景,是看不出用典的,这是李商隐诗用典得心应手的表现。
颈联写书信断绝。
和主人公的以泪度日,化用湘妃竹的典故渲染伤心痛苦至极。
结联仍作希冀之词,一片深情希望通过江水给恋人捎去自己的问候。
此诗,“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是李商隐借失恋女子寄意而为,前六句极写自己的凄苦,第七句一转,第八句仍作希冀之词,希望令狐绹能加以提拔。
李商隐《无题》赏析
李商隐《无题》赏析《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一首爱情诗。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李商隐《无题》赏析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无题·其四》作者:李商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解】:1、半笼:半映。
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
《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3、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
这里即指香气。
4、度:透过。
5、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6、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
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7、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韵译】:你说来相会是空话,别后不见踪影;醒来楼上斜月空照,听得晓钟初鸣。
梦里为伤远别啼泣,双双难以呼唤;醒后研墨未浓,奋笔疾书写成一信。
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
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评析】:这是一首艳情诗。
诗中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
首联写有约不来的怨思,上句说负约,下句写梦见醒来已经天明。
颔联写远别,上句写远别思念成梦,下句写醒后寄书。
颈联写往昔爱情生活成了幻梦,上句写褥衾可见,下句写香帐可闻。
末联写其人已远,情虽深挚,也不得不恨。
李氏的艳情诗,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炼升华为感情的琼浆玉露,使其超脱亵俗味,臻于完美。
然而,也因此,李诗却比较深奥费解。
【赏析】: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
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
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这首诗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非常概括。
无题·李商隐全诗赏析
无题·李商隐全诗赏析无题·李商隐全诗赏析无题,是诗歌的一个类别。
在中国诗歌中,传统诗词是汉语文学文化的精华,诗人常常以“无题”为题作诗篇。
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
无题诗有五言无题诗、七言无题诗等。
古代无题诗代表人物李商隐。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无题·李商隐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题作者: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解】1、无题: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
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有相思之意,“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蜡炬:蜡烛。
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称烛泪。
4、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5、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
此指想念对象的往处。
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就是自己日夜思念的心上人。
6、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有意为情人传递消息。
7、殷勤:情深意厚。
8、探看:都是探望的意思。
9、东风:春风10、残:凋零11、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12、镜:照镜,用作动词。
早晨梳妆照镜子;镜:名作动,照镜子。
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13、但::只14、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15、夜吟:夜晚吟诗16、殷勤:情谊深厚。
17、看:探望18、丝方尽:这里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翻译】相见的时候难,分离的时候也是难舍难离,春风没有办法,到了暮春,百花就会凋谢;春蚕直到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吐尽,红烛燃烧尽头,蜡泪才会流干;——(隐喻相思)早晨起来照镜子,黑发都变了颜色;、夜晚吟诗,觉得月光都是寒冷的;——(思念和孤独)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青鸟啊,麻烦您带去我情深意厚的探望吧。
李商隐《无题》原文和翻译译文
李商隐《无题》原文和翻译译文1、李商隐《无题》原文和翻译译文李商隐《无题》原文和翻译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2、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王安石原文: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
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说③,徐氏录为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
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
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
”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
季梁在随,随人虽乱,楚人不敢加兵。
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④。
然则忠臣国之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臣之罪。
及得佑所上谏李氏表观之,词意质直,忠臣之言。
予诸父中旧多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颇详,闻佑所以死则信。
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
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
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
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
吾闻铉与佑皆李氏臣,而俱称有文学,十余年争名于朝廷间。
烛 古诗鉴赏
《烛》古诗鉴赏
《烛》这首诗是李商隐所写,全诗原文如下: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首诗是作者在离别时对蜡烛的吟咏,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无奈。
诗中的蜡烛不仅具有传统的象征意义,还被赋予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和感受。
在诗的开头,“蜡烛有心还惜别”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这里的“蜡烛”不仅是指实际的蜡烛,也代表了作者的心境。
他感到自己像蜡烛一样孤独和无助,只有通过燃烧自己,才能照亮黑暗。
“替人垂泪到天明”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深眷恋。
这里的“人”指的是作者所爱的人,而“垂泪”则是指作者在离别时哭泣。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感到自己无法与所爱的人在一起,只能独自垂泪,直到天明。
整首诗的氛围是悲伤和无奈的,表达了作者在爱情中的痛苦和无奈。
同时,诗中的蜡烛也象征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强调了他在爱情中的牺牲和奉献。
总之,《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无奈,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独特见解。
李商隐无题译文
李商隐无题译文1. 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3. 解析- 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两个“难”字叠加,前一个“难”指相会困难,后一个“难”指痛苦难堪的离别之情。
诗人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
“东风无力百花残”点明离别的季节,暮春时节,百花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也暗示了爱情的艰难和主人公的哀伤。
-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千古名句。
“丝”与“思”谐音,以春蚕吐丝、蜡烛流泪来比喻自己对爱人至死不渝的思念和无尽的眷恋。
春蚕直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直到燃尽才停止流泪,形象地表达了爱情的执着与深沉,这种情感超越了生死界限。
-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从双方着笔,写女子晨起梳妆对镜,担忧容颜老去;男子夜晚吟诗,感觉月光寒冷。
“晓镜”“夜吟”写出了双方的思念之苦,“云鬓改”暗示时光流逝,青春不再,“月光寒”烘托出孤寂清冷的氛围。
-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是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象征着对方的居所,难以到达。
“青鸟”是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诗人希望青鸟能为自己殷勤探看爱人,这一结尾充满了梦幻和希望,却又在希望中透露出无奈和渺茫。
1. 原文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初恋最感人的一首诗
李商隐初恋最感人的一首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无题》,被认为是他初恋时最感人的一首诗。
诗中描写了爱情的难舍难别,东风无力,百花残落,春蚕到死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无奈。
同时,诗中也展现了青春的美好,晓镜愁云鬓改,夜吟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人想要珍藏这段美好的回忆,却又感到无可奈何。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才华和情感细腻。
- 1 -。
李商隐《无题》翻译和原文
李商隐《无题》翻译和原文李商隐《无题》翻译和原文无题,晚唐诗人李商隐作品。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李商隐《无题》翻译和原文,欢迎阅读。
李商隐《无题》翻译和原文篇1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韵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赏析】诗当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诗人时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
这是一个“方阶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诗人在政治上仍然是沉沦下僚。
原题共两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之句,可知诗人怀想的当是席间的一位贵家女子。
清代查为仁以为是指“王茂元家妓”(《莲坡诗话》),赵臣瑗以为是指“其闺人”(《山满楼笺释唐人七言律》),可供参考。
这是一首恋情诗。
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鉴赏及译文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鉴赏及译文《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全诗在哀婉凄凉的乐调下有一种似解非解的感觉,既像是写给不能长久相伴的恋人的,又像哀叹君臣遇合,却似乎没有这么世俗。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唐代: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译文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注释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分曹:分组。
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鼓:指更鼓。
应官:犹上班。
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赏析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
“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
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
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
“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
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
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李商隐的一首血泪诗作,极尽伤心之事,道尽穷途之恨
李商隐的一首血泪诗作,极尽伤心之事,道尽穷途之恨李商隐是晚唐最负盛名的诗人,其诗作构思新奇,风格侬丽,题材广泛,尤其是咏史诗和爱情诗成就极高,其无题诗爱情诗至今仍被风味经典。
体裁方面,又以七言律诗成就最高,足以比肩诗圣杜甫。
正因由此成就,李商隐与杜牧被诗坛合称“小李杜”。
然而自古才子诗赋传世,但大多仕途坎坷,往往都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却都政治上不得已,壮志难酬。
李商隐也是如此。
李商隐自幼家道衰微,生活贫苦,长大后科举之路也坎坷无比,科举中第后步入仕途更是屡受排挤。
尤其是当李商隐与王茂元的女儿成婚,更是将其拖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从此仕途愈发艰难,屡受刁难。
后来李商隐经历辞官、求官、守孝闲居、幕僚游历,看着晚唐政坛的黑暗、民生的凋敝,却又无能为力,家国之情、身世之悲,可谓是耗尽了他所有的政治热情。
唯有将所见所思所感所欲抒发于诗歌,聊以慰藉。
下面这首《泪》就是李商隐抒发身世之悲的血泪之作,诗中极尽伤心之事,道不尽穷途之恨:泪唐·李商隐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李商隐在身份上既是牛党令狐楚的门生,又是李党王茂元的女婿,两重身份让他在政治上虽然深陷牛李党争的漩涡,牛党斥其为叛徒、李党也对他不冷不热。
但在政治理念上他是非常支持李党宰相李德裕的政治主张的。
可惜的是李德裕执政的辉煌时期,李商隐因母亲病逝回乡守孝三年。
等到重回朝廷时,唐武宗去世,李德裕也随之失势被贬。
牛党重执权柄,李商隐也再次被冷落。
而这首《泪》便是李德裕被贬出京时,李商隐为其送行而作。
这首诗不同于寻常的七言律诗,没有起承转合,前六句通通都是铺陈典故,叙说古时伤心落泪之事。
“永巷长年怨罗绮”指的是深宫中被打入永巷冷宫的妃子的伤心泪,此乃失宠幽怨之泪。
“离情终日思风波”是写闺中少妇思念游子担忧风波的伤心泪,乃是闺愁相思之泪。
[唐]李商隐《泪》原文、注释、赏析
[唐]李商隐《泪》原文、注释、赏析[唐]李商隐《泪》原文、注释、赏析《泪》[唐]李商隐永巷1长年怨绮罗2,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3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4秋入塞,兵残楚帐5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6边问,未抵青袍7送玉珂8。
注释:1、永巷:宫中的长巷。
永:长也。
汉代在永巷幽闭宫女之有罪者。
2 、怨绮罗:身着绮罗而命运悲惨,内心怨苦。
3、岘(xiàn)首碑:晋朝名将羊祜镇守襄阳,死后,襄阳人在岘山为之建碑立庙。
百姓感羊祜惠爱,望其碑者,莫不掉泪,称堕泪碑。
4、紫台:紫宫,指皇帝宫苑。
汉元帝时王昭君嫁匈奴,离开皇宫,远赴塞外。
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5、楚帐:指项羽的营帐。
项羽被刘邦的军队围于垓下,夜间听到营帐外的汉军四面都唱楚歌,感到大势已去,悲歌慷慨,泣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6、灞水桥:即灞桥,在长安东,为送别之处。
7、青袍:唐代八、九品官员穿青色官服。
这里泛指寒士。
8、玉珂:马络头上的装饰物,用贝或玛瑙之类加工而成,此代指达官显宦。
赏析:首句写深宫失宠之泪,次句写思妇念远之泪,三句写臣妾哀悼故君之泪,四句写感怀旧德之泪,五句写离开故园、远嫁异域之泪,六句是英雄末路之泪。
以上六种泪排比式地累加并列,用以反衬托起最后两句,说若问清晨在灞水桥边卑官寒士恭送达官显贵的`心情,则上面六种泪,都抵不上后一种沉痛。
作者对官场迎来送往,下级曲意逢迎伺候所受的委屈,相当熟悉,所以有此感慨。
就切身而言,作者仕途窘困,长期沉沦下僚,俯仰随人,“归惟却扫,出则卑趋”,处境屈辱,当“青袍送玉珂”之时,贵贱相形,更有令人难以忍受的隐痛。
以六种泪反衬后一种泪,可见作者对此种痛苦感受之深。
诗的格调很特别,铺排各种不同的泪,章法接近江淹的《恨赋》、《别赋》,融赋入诗,是一种创造。
李商隐诗词赏析
李商隐诗词赏析李商隐诗词赏析晚唐李商隐的作品一项被人们视为晦涩难懂的作品。
写情与颂物、景不同;爱情是上天送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但是情也是最难用语言文字描述的内容。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商隐诗词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 思华年” 的主旨。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
五十弦,《史记· 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虽一般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
诗的一、二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诗的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核心。
在颔联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 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 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将那“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的爱恋,那“一寸相思一寸灰” 的守望,淋淋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那真挚的情感,那无法相见的悲伤,那曾经炽热的爱情,就那样永远地消逝了 ......此诗之所以脍炙千古,潜蕴着禅学韵味也是原因之一。
这种禅学韵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色空观。
禅宗教义的理论基础之一是佛教大乘空宗般若学。
般若智要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虚妄,从而超越一切色相,达到彼岸净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锦瑟华年是时间的空,庄生梦蝶是四大的空,望帝鹃啼是身世的空,沧海遗珠是抱负的空,蓝玉生烟是理想的空,当时已惘然、追忆更难堪的“此情”是情感的空……然而正是在这空中,幻出锦瑟华年等一系列色相。
作者见色生情,传情入色,因色悟空。
2无常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庄生蝶梦,幻灭迅速。
望帝鹃啼,如梦似烟。
珠泪晶莹,忽尔被弃;玉烟轻袅,临之已非。
深谙无常之理的诗人清楚地知道,锦瑟华年的美满,终将离自己离所爱而去,替代这美满幸福的,将是凄迷欲断的蝶梦,椎心泣血的鹃啼,寂寥映月的珠泪,随风而逝的玉烟……3求不得苦。
李商隐《风雨》原文译文鉴赏
李商隐《风雨》原文|译文|鉴赏《风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是一首作者以风雨比喻自己境遇的咏怀诗。
全诗意境悲凉,表现诗人沉沦孤独的感情和遭遇,真切感人。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风雨》原文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
黄叶已经衰枯,风雨仍在摧毁,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
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故旧日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
心中想要断绝这些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销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
注释这首诗取第三句诗中“风雨”二字为题,实为无题。
宝剑篇:为唐初郭震(字元振)所作诗篇名。
《新唐书·郭震传》载,武则天召他谈话,索其诗文,郭即呈上《宝剑篇》,中有句云:“非直接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捐弃,零落飘沦古岳边。
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武则天看后大加称赏,立即加以重用。
羁泊:即羁旅飘泊。
穷年:终生。
黄叶:用以自喻。
仍:仍旧,依然。
青楼:青色的高楼。
此泛指精美的楼房,即富贵人家。
新知:新的知交。
遭薄俗:遇到轻薄的世俗。
旧好:旧日的好友。
隔:阻隔,断绝。
心断:意绝。
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古时以产美酒闻名。
《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得意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便要了一斗八升酒独酌。
后得常何推荐,受到唐太宗的赏识,授监察御史。
几千:指酒价,美酒价格昂贵。
鉴赏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羁泊异乡期间。
是他在生命之火将要熄灭之前写下的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一开头就在一片苍凉低沉的气氛中展示出诗人的理想抱负与实际境遇的矛盾。
《宝剑篇》是唐代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所写的托物抒怀之作。
诗借古剑埋土托寓才士不遇,磊落不平。
李商隐的伤感爱情诗
李商隐的伤感爱情诗
李商隐的诗歌、文章与他的人生、他的社会经历还有他所处的时代发生的历史大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唯美的爱情,唯美的人生轨迹。
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李商隐的伤感爱情诗篇,欢迎大家阅读!
李商隐的伤感爱情诗篇1: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李商隐的伤感爱情诗篇2:凉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李商隐的伤感爱情诗篇3:无题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李商隐的伤感爱情诗篇4: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李商隐的伤感爱情诗篇5:无题
朝代:唐代
作者:***
原文: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
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
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唐诗鉴赏:李商隐·送母回乡
唐诗鉴赏:李商隐·送母回乡送母回乡李商隐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赏析送母回乡李商隐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将车子停下来,茫然的回顾周边,感觉自己就像楚囚一般困顿窘迫。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忧愁伤感从中蓦然升起,悲伤的眼泪如鲠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慈母刚刚得了重病,我就想要送她去拜访名医。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可是就在当车子急迫接送时,苍天就无情地带走了我的慈母!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母爱无边,无所为报,那么人生在世还有什么可以追求的呢!解读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李商隐入秘书省不到一年,他积极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张,踌躇满志,期待着受到重用的机会。
然而,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他的母亲去世。
他必须遵循惯例,离职回家守孝三年。
这意味着年届而立的李商隐不得不放弃跻身权力阶层的最好的机会。
这次变故对李商隐政治生涯的打击是致命的。
他闲居在家的三年(会昌二年末至会昌四年末),是李德裕执政最辉煌的时期。
错过了这个时期,随着不久之后武宗的去世,李德裕政治集团骤然失势,李商隐已经难以找到政治上的知音。
会昌三年(843),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在代表政府讨伐藩镇叛乱时病故。
王茂元生前没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李商隐的升迁,但他的去世无疑使李商隐的处境更加困难。
李商隐在闲居的几年里处理了一些家庭的事务,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一些亲属的墓葬迁回了故乡的家族墓园。
这种维护家族荣誉的努力多少使他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从现存的部分诗文中可以看出,李商隐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淡化对政治生涯的兴趣和期待。
他有时从事农耕,声称自己“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模仿陶渊明的风格写作田园诗歌。
不过,纷乱的时局始终吸引着李商隐的注意力。
他有非常鲜明的政治倾向,几乎无法隐藏。
李商隐悲伤的诗词
李商隐悲伤的诗词
李商隐诗歌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绝。
他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李商隐的诗词,欢迎阅读!
「寄令狐学士」
秘殿崔嵬拂彩霓,曹司今在殿东西。
赓歌太液翻黄鹄,
从猎陈仓获碧鸡。
晓饮岂知金掌迥,夜吟应讶玉绳低。
钧天虽许人间听,阊阖门多梦自迷。
「酬令狐郎中见寄」
望郎临古郡,佳句洒丹青。
应自丘迟宅,仍过柳恽汀。
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
句曲闻仙诀,临川得佛经。
朝吟支客枕,夜读漱僧瓶。
不见衔芦雁,空流腐草萤。
土宜悲坎井,天怒识雷霆。
象卉分疆近,蛟涎浸岸腥。
补羸贪紫桂,负气托青萍。
万里悬离抱,危于讼合铃。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初梦龙宫宝焰然,瑞霞明丽满晴天。
旋成醉倚蓬莱树,
有个仙人拍我肩。
少顷远闻吹细管,闻声不见隔飞烟。
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
瞥见冯夷殊怅望,
鲛绡休卖海为田。
亦逢毛女无憀极,龙伯擎将华岳莲。
恍惚无倪明又暗,低迷不已断还连。
觉来正是平阶雨,
独背寒灯枕手眠。
「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李商隐这首五言绝句《天涯》!意境极悲,语境极艳!寥寥数语读来潸然泪下
李商隐这首五言绝句《天涯》!意境极悲,语境极艳!寥寥数语读来潸然泪下一个人如果没有去外面独立生活过,那样的人生一定是不完美,一直生活在温室,自然是不可能长大,只有真正把自己融入进了生活,才能够体会到酸甜苦辣。
儿时读李商隐的《天涯》平淡如水,无法“天涯”二字的分量,直到长大了之后,离开了故乡独自在外面漂泊之后,才真正明白这两个字有是多悲伤,它所代表的正是一种思乡之苦。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公元813年生于荥阳,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当时的杜牧并称为“小李杜”,名气直追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
那我个人是很喜欢李商隐的诗,尤其是这首《天涯》,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会一个人默默地吟诵这首诗。
不为别的,就为作品中,那份独特的意境,还有字行间所流露出来的孤独之境,毕竟与我当下的生活是一样。
离开了故乡的人自然而然会思念故乡,会想念那里的亲人,怀念儿时的玩伴,李商隐写下了这首感伤之作,以此来表达对于故乡的思念。
根据《玉溪生年谱会笺》记载,这首诗创作的时间是855年,正好是在梓州柳仲郢幕府担任了一个小官职,准确地说算不上官,只不过是小秘书。
独自漂泊的生活,让李商隐孤苦无依,所以整首诗意境凄美,每一句都流露出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天涯的意思是指故乡以外的地方,当然只是一个大的范围,只要是故乡以外的陌生之地,那都可以称为天涯。
而李商隐是一位诗人,情感比普通人要更加丰富,所以当他面对故乡,一个人在天涯漂泊时,那份无奈和孤独之感,让他悲痛万分,为此这首诗句句直击人心,写得很是感人。
李商隐的诗一般是比较难以理解,大量引用典故,使用华丽的辞藻,但是很显然这首《天涯》没有那样去描写,只是用最淳朴的文字,去表达最深沉的相思之苦,通篇没有引经据典,也没有一个生僻字。
而这首作品也是被历代的名家所盛赞,被称为意境极悲语境极艳,这种评价我个人是比较赞同,短短的几句,便是道出了这首诗的特点。
有关李商隐悲伤的诗词
有关李商隐悲伤的诗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悲伤凄美的诗词,欢迎阅读!
李商隐
代赠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宫辞
君恩如水向东流,
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
凉风只在殿西头。
效长吉
长长汉殿眉,窄窄楚宫衣。
镜好鸾空舞,帘疏燕误飞。
君王不可问,昨夜约黄归。
九月於东逢雪
举家忻共报,秋雪堕前峰。
岭外他年忆,於东此日逢。
粒轻还自乱,花薄未成重。
岂是惊离鬓,应来洗病容。
寓兴
薄宦仍多病,从知竟远游。
谈谐叨客礼,休浣接冥搜。
树好频移榻,云奇不下楼。
岂关无景物,自是有乡愁。
归来
旧隐无何别,归来始更悲。
难寻白道士,不见惠禅师。
草径虫鸣急,沙渠水下迟。
却将波浪眼,清晓对红梨。
子直晋昌李花
吴馆何时熨,秦台几夜熏。
绡轻谁解卷,香异自先闻。
月里谁无姊,云中亦有君。
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
和人题真娘墓
虎丘山下剑池边,
长遣游人叹逝川。
罥树断丝悲舞席,
出云清梵想歌筵。
柳眉空吐效颦叶,
榆荚还飞买笑钱。
一自香魂招不得,
只应江上独婵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最悲伤的一首诗,全文无一个“泪”字,却句句让人落泪诗词精品集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今天,跟大家推荐的李商隐最悲伤的一首诗,说尽人间七大悲事,正文无一“泪”字,却句句催泪。
这是李商隐比较冷门的诗作,诗的名字就叫作《泪》。
《泪》
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这首诗是李商隐感怀身世之作,有学者考证这是诗人为李德裕遭贬时所作。
这首诗以《泪》为题,八句诗说了七件人生伤心事,可谓全文无一“泪”字,却句句令人洒泪。
永巷长年怨罗绮
第一件伤心事:宫妃被囚禁永巷,长年累月,哭湿了衣衫。
永巷:汉代幽禁妃嫔、宫女的地方,戚夫人就曾被囚禁在永巷。
离情终日思风波。
第二件伤心事:闺中独居的思妇思念游子,整日担心江上的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
第三件伤心事:湘江边的竹子上,斑驳的啼痕也应无数。
这是湘妃的典故,舜病死在苍梧,舜的妃子蛾皇、女英,闻讯前往,一路失声痛哭,她们的眼泪洒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丽的斑纹,世人称之为“斑竹”。
她们在哀哀地哭泣了一阵后,居然飞身跃入湘江,为伟大的夫君殉情而死。
岘首碑前洒几多。
第四件伤心事:岘首山的石碑前,感怀的涕泪流下几多?此句诗是讲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伤心。
西晋名士羊祜登岘首山时,曾感慨地说:自古以来的贤达高士,登上此山眺望游乐的不知有多少,但都淹没无闻了,想来令人悲伤。
后人多以这个典故表达没有美德流传于世的悲伤。
人去紫台秋入塞。
第五件伤心事:昭君远嫁塞外,永离故国。
这里用的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昭君离去紫台,在秋风中走向荒凉的塞外。
兵残楚帐夜闻歌。
第六件伤心事: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楚汉之争时,项羽被刘邦围在垓下,刘邦采用张良的计策,让汉军唱起楚地歌谣。
果然,项羽误以为楚地全部被汉军占领,连夜带领800人逃到乌江。
这六件伤心事,宫怨之苦,思妇之思,丧夫之泪,遗爱之泪,远嫁之苦,英雄末路之泪,确是人间最伤心的几件事。
可在这首《泪》诗中,重点是最后一句: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什么意思?
这六件事确实让我落泪,可是,当我清晨时,来到灞水桥边看到青袍寒士相送达官贵人,才知道,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
原来,这首诗的前六句“泪语”都是为最后一句服务的,极言最后一句的伤情。
有的人可能会说,李商隐最后的离别之悲并不算这其中最悲痛的。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中曾评价:作者把身世之感融进诗中,表现地位低微的读书人的精神痛苦。
义山是个卑官,经常要送迎贵客,……此外对令狐綯低声下气,恳切陈情,还是被冷遇,被排斥。
这种强烈的屈辱感,好比牙齿被打折了,还得和血吞在肚里,不能作声。
……前六句是正面咏泪,用了六个有关泪的伤心典故,以衬托出末句。
而末句所写的却是流不出的泪,那是滴在心灵的创口上的苦涩的泪啊!
有的时候,我们看别人的悲伤,不觉得悲,是因为没有处在同样的境遇。
所以,不要随意批评别人,因为你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