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反思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导学案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导学案www.5ykj.com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及《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等作品。
培养阅读和艺术鉴赏能力,汲取人文素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学习重难点】重点:埃及与西亚的文字;《天方夜谭》的历史地位。
难点:培养学生的文艺素养和鉴赏能力。
【学习方式与方法】情景复现学习法,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感悟古人的智慧。
【自学导航】一、埃及与西亚的古文字、埃及的()文字与两河流域的()文字是迄今所知人类最古老的文字。
2、()人的象形文字,最早出现于就进大约于()年前。
3、象形文字,人们最早把他刻在()、()、()上,后来把它写在纸草上。
4、()流域()人首创的楔形文字,成为当时亚洲西部通用的文字。
5、()问字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母文字,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民族字母文字的源头。
二、《荷马史诗》6、《荷马史诗》是()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两部分,相传由盲诗人()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内容包括许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三、古希腊戏剧7、古希腊戏剧诞生于公元前()世纪,起源于群众性的()和(),有悲剧和()两种形式。
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
8、在希腊喜剧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的三大著名悲剧家是()、()、()。
被誉为悲剧之父的是()。
最杰出的喜剧家是()。
三、天方夜谭9、中古阿拉伯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其汇集了优秀的神话传说、寓言、趣闻轶事,充分体现了各地区人民的文化交融。
【合作探究】新课标第一网阅读下列材料:神使赫尔墨斯告诫道:如果你再违抗宙斯的命令,你将忍受更大的痛苦。
宙斯将用雷电劈开峥嶙的峡谷,把你的身体埋葬。
即使你重新回到阳光里来,宙斯凶猛的鹰和狗也会把你撕成碎片……普罗米修斯答道:你惧怕你的主子,就向他致敬祈祷吧,我一点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教学设计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学设计容州一中刘镁玲一、教材分析:本课文是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这一主题下的,介绍了人类最早的文字以及宗教,与前面课文的内容紧紧相连,学好这一课,对古代史的了解更深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
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产生在印度的佛教,公元1世纪,产生在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公元7世纪,产生在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
2.能力培养:通过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的有关插图,例如,《罗塞塔石碑》,楔形文字图片,《字母演进图》,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字的特点,感知古老文字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观看视频等,了解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创立人、基本教义,理解三大宗教的世界性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2)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虚幻反映。
二.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埃及的象形文字,佛教的产生。
教学难点: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性质的演变与传播。
三、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学习历史的经验与方法,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技巧,因此,学习起来并不感觉吃力。
他们的思维已逐渐由感性过渡到了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对宗教也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学习兴趣也能持久。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讨论六、教学准备:观看有关文字演变视频、宗教视频七、教学时间:一课时九、教学反思:表格形式对本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条理清晰,对比鲜明,学生易于掌握,教学效果好。
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效果良好,以后的教学要多应用。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
东台市五烈镇廉贻中学 卢翠凤
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什么?
象 形 文 字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最早 使用的文字——象形文字。 它用图形表示事物。
这种文字通常被刻在庙墙、
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对后来的 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代埃及的 象形文字
(“神的语言”)
楔形文字
文字
创造者 出现时间 书写材料
影响
象形 古埃 文字 及人
对字母文 庙墙、宗 约公元前 字产生重 教纪念物 3000年 要影响 或纸草 流传于西亚
楔形 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 泥版 苏美尔人 3000 年 文字
字母文字的发展
古埃及文字、西亚文字
腓尼基人
腓尼基字母文字
(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 )
下面是三种古文字,请你说说它各 属哪种古文字,产生于何地?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象形文字Leabharlann (古埃及)字母文字 (腓尼基)
名称 佛教
时间地点
创立人
经典教义
众生平等;因果报应; 乔达摩 · 悉 前6世纪 消灭欲望;忍耐服从 达多 古印度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四谛”
苦谛: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 集谛:一切苦的原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 行动,有行动就会造业,造业就不免受轮回 之苦 灭谛:必须消灭一切欲望,达到不生不灭的 “涅磐”境界,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 道谛:要达到“涅磐”必须修道
练一练
连线
腓尼基人 中国人 苏美尔人 埃及人 字母文字 亚洲 楔形文字 欧洲 象形文字
非洲
甲骨文
练一练
猜一猜 下列建筑分别与哪一种宗教有关
麦 加 大 清 真 寺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含反思)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标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知识线索:一、造纸术的发明1.在纸张出现以前,人民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甲骨、青铜器、丝帛、竹简)2.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3.什么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西汉)4.东汉时,谁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宦官蔡伦)5.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二、张仲景和华佗1.张仲景:民族:汉族生活时代:东汉末年(今河南人)职业:医学家成就: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和“治未病”理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2.华佗:民族:汉族生活时代:东汉末年职业:医学家成就: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
历史巨著《史记》作者:司马迁民族:汉族生活时代:西汉汉武帝时期家乡: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职业:史学家成就:编写了《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道教和佛教1.道教: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老子和黄帝,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
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以入道或治病。
2.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
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思想文化-
专题六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思想文化现代科技:中国史下册课本155页古代科技:一、基础知识:见《导与练》101——104页总体认知:中华文化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又是世界上绵延不绝、一直向前的文化之一。
中华文化经历了辉煌的发展时期,以其独特的体系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告诉我们,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既是向外传播优秀文化的历程,也是不断汲取世界各国优秀文明的历程。
二、纵向联系与比较:阶段特征中华文化在明清以前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
其基本特征:1、先秦(重点:春秋战国)是中华文明产生、发展时期,不仅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构筑了基础。
2、秦汉时期: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
(具体特点见课本47页)3、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形成了世界学者公认的“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促进了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4、宋元时期:中华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技方面有突出成就。
也是中华文明进一步外传的时期。
5、明清时期:古代文化承古盟新(142页),但明朝中期以后,近代科学在西欧兴起,我国的科学技术不但被西方迅速赶上和超过,而且日益衰落。
三、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1、政治:政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政策: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2、经济:经济是否发展繁荣,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物质基础。
(注意商品经济带来的影响:如唐宋以来,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出现并发展壮大。
为适应市民阶层生活需要,传奇、词、曲和小说等文学形式先后涌现,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
3、民族融合、对外交流: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隋唐最突出92)。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THANKS
艺术
古代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是西方古典艺术的 代表之一。
古代教育和科学传播
教育
古代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承和人类智力的培养。例如,古希腊 的柏拉图学院、亚历山大学院和古罗马的修辞学院等对西方 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学传播
古代科学包括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医学等领域。例如,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平方根和勾股定理。
古代宗教和哲学
宗教
古代宗教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文化和社会组织。例如,古埃及人信仰多神教 ,包括太阳神拉、冥王奥西里斯等;古希腊人则信仰奥林匹克诸神。
哲学
古代哲学探讨宇宙、人类本质和社会组织等。例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对人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文学和艺术
文学
古代文学涵盖了许多领域,如史诗、抒情诗和戏剧等。例如,古希腊悲剧诗人如 伊比鸠鲁斯和埃斯库罗斯等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和相互关系
古代科技对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古代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例如古希腊时期数学和天文学的研究推 动了数学和科学教育的发展。
教育对古代科技发展的促进
教育的进步对于古代科技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古希腊和罗 马时期的教育体系为数学、天文学、建筑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人才基础。
古埃及和古希腊等文明发明了制陶技术,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等技术条件, 制作出各种器皿和艺术品,如彩陶、黑陶、白陶等。
古代医学和天文学
中医发展
中医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代表,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中有着 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文观测
古代天文学家通过对天象的观测,总结出了精确的历法,如《太初历》等,为农 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准确的计时方法。
8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tooth.
这句话出自哪部法典?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这部法典是用什么文字写成的?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7
3、字母文字
文
字
字母文字演进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8
文 字
你知道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吗? 甲骨文
基督教
耶稣 1世纪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7世纪
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半岛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2
宗 教
佛教 创始人 创立时间 创始地区 释迦牟尼 BC6世纪 古代印度
服从,消灭欲望
基督教 耶稣 1世纪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7世纪
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半岛
忍受苦难, 死后升天 信仰唯一的 神真主安拉
基本教义 众生平等,忍耐
宗教宣扬的共同思想是: 忍耐顺从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3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宗教的传播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4
激活思维
宗教
?
迷信
你知道哪些是宗教活动,哪些是迷信活动?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5
宗教的延伸
你能说出和宗教有关的节日、禁忌吗?
基督教: 圣诞节、复活节、狂欢节
佛教: 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 盂兰盆节(每年农历的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须各作自我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
文字
时间
创造名族
文字
佛教 创始人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宗教
创立时间
Hale Waihona Puke 创始地区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课题:能提供录像课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所述内容为古代的文字和宗教,文字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世界三大宗教,宗教的产生又深刻影响了政治文明的发展,同时又影响了近代乃至当今。
二、课程标准: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传播。
三、教学目标:了解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等古代文字;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产生和传播。
引导学生观看课文的有关插图,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字的特点,感知古代文字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表格归纳、查寻资料,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对文字的产生,宗教的产生与传播等问题进行探究。
认识到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在我国受法律保护,从而正确地对待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埃及的象形文字,佛教的产生难点: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性质的演变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 图片刻木结绳记事教师:人类在文字出现以前,主要靠刻木、结绳记事。
这也就是说,文字的出现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语言表达、交流的需要。
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当属商朝出现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文字成为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载着人类的进步。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哪些?它们出现在哪里?古代思想文化还包括哪些内容?今天让我们共同领略璀璨夺目的世界古代思想文化——文字和宗教。
板书: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一、“文明的脚印”——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展示:图片图一:象形文字图二:楔形文字教师:图一所示的象形文字,是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
之所以叫象形文字,是因为它用图形来表示事物。
大家能不能认出象形文字中有哪些图形?学生:人、鸟、山、水、马、牛、羊、大象、鱼……归纳:我们虽然不能准确说出它是什么字,但我们能看懂它所刻画的图形。
初中历史_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
2.概括造纸术的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3.思考和概括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讨论探究等形式,掌握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的新成就,认识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造纸术、“麻沸散”、《伤寒杂病论》及农业生产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两汉盛世,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认识重大发明对社会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1、造纸术的改进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2、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导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师: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
汉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和重视农业的政策,经过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且有它显著的特点。
本课我们将学习两汉科技与文化的新成就,商业和都市的新气象。
【自主预习】一.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有什么影响?1甘肃天水汉墓出土了张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2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了劳动人民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蔡侯纸”。
二.张仲景和华佗对医学上有哪些贡献?1.华佗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他还创制医疗体操,名为“五禽戏”。
2.东汉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他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后世尊称张仲景为“医圣”。
三.历史巨著《史记》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史记》叙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两三千年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
四.道教和佛教的起源?1.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学反思
尹文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忙乱的一周中,终于结束了这堂课。
反思这节课,收获颇多。
本节课的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一、本课优点:1.寻找了有意义的教学目标,拔高本课立意。
教学目标是教学“北斗星”,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立意和深度。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即“通过史实,使学生了解到宗教的相关知识,并形成对宗教的正确认识。
”这种定位符合历史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初衷,也促使学生在现在这个信息量爆炸式传播的时代,能正确面对所接收到的信息,不被邪教、迷信思想所迷惑,也不一味片面地反对宗教,反对传统文化,并能寻找适合自己的真善美的信仰,传播正能量。
2.整合了重点学习版块,理清本课线索。
把本课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两大学习版块,一是古老的文字,二是三大宗教。
中间设置了过渡语,把文字与宗教用文明的两种不同形式联系在一起。
使本节课的主题突出,主线清晰,学生易于理解。
3.丰富了教学资源,突破重难点。
本课精心准备了古埃及象形文字辨识图,听音乐了解楔形文字,佛理故事、朗读圣经等环节,丰富而恰当的教学资源创设了人文环境,激发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思维深入思考,进一步探究宗教教义,理解宗教对社会的影响,帮助学生走进历史,激发出课堂生成性问题。
4.利用了生成性问题,构建生成性课堂。
学生是学习主体,更是有生命的个体,学生主观的情感、愿望和知识积淀对课堂教学非常重要。
课堂学生们能放开发言,思维活跃,出现了一些生成性的精彩问题,推动课堂不断走向深入。
二、本课问题:第一、由于是公开课,不能只限于中考考点要求的识记层次,因此调整了课堂难度,超出了考标要求。
自己也很纠结,是为中考而教,为分数进度而教,还是为培养能力,激发兴趣,提高素养而教。
第二,教学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有些材料只适合在6班这样的思维活跃,知识层面广的班级使用,如果是其它班级还应该根据学生思维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取舍。
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设计了丰富的小组活动,如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等。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效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反思与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本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收获和不足。同时,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学会欣赏他人,发现自身不足。教师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引导学生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观念,掌握儒家、道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故事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
2.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的能力,使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发展对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针对九年级学生,如何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感受科技与思想文化的碰撞,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挑战。本教学案例以《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为主题,围绕古代科技的发展、四大发明的影响、诸子百家的思想等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感受历史学科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文化自信。本案例注重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法家:分析韩非子等法家代表人物,讲解法治、权谋等思想观念。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四大发明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及影响”和“诸子百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学设计--杜文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学设计--杜文一三维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产生在印度的佛教,公元1世纪产生在巴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公元7世纪产生在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 2通过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的有关插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理解三大宗教的世界性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运用课本插图与材料以及相关的资料图片,通过谈话法,阅读讲解法,观察比较法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二教学重点:埃及的象形文字,佛教的产生三教学难点: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的性质的演变与传播.四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阅读提问法,观察比较法五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1:概述中国文字的起源,提问:除中国外对世界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还有哪些文字?导入新课(一) 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学生阅读教材,观察<罗塞塔石碑>)1三种文字的基本概况: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用符号把客观事物的形象描摹下来,即所谓画成其物;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小尖棒在潮湿的泥版上压出字迹,笔道的形状很像楔子; 字母文字是在公元前二千年代,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
古代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
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的拉丁字母。
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第8课__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_导学案
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导学案主备人:王玉梅【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产生在印度的佛教,公元1世纪,产生在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公元7世纪,产生在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
2、掌握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
3、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一、自主学习(边读、边写、边划、边记忆)四、有效训练:1.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 A.字母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象形文字2.为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的文字是 A.楔形文字B.甲骨文C.象形文字D.金文3.当今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是 A.腓尼基字母B.希腊字母C.拉丁字母D.汉语拼音4.伊斯兰教信仰的神是A.释迦牟尼B.耶酥C.安拉D.穆罕默德5.穆罕默德关于一神教的宣传,可以在下列哪部经典里查阅A.《圣经》B.《大藏经》C.《诗经》D.《古兰经》6.伊斯兰教历元年与下地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B.穆罕默病逝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D.穆罕默德修隐7.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哪一带A.印度B.罗马C.麦加D.巴勒斯坦8.在古代世界中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腓尼基字母文字9.有关对宗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每个宗教都有各自信仰的神B.宗教大多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C.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道教、基督教。
D.佛教的教义多是叫人忍受苦难、顺从10.佛教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博大精深,你知道它出自何时,由何人创始?A.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B.公元前1世纪,耶稣C.公元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D.公元1世纪,耶稣预习作业: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一)杰出的科学家。
2024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统编版)中国古代思想、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先秦至魏晋南北朝)-1教学设计
理解特定的时代背景对思想、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
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点。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3
导入
大家好!今天我们进行中国古代思想、科技和文化(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复习。中国古代有许多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突出的科技成就和灿烂的文化。只是今年国庆期间热播的一张照片——国家航天局发布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图像。图上的五星红旗光彩夺目,呈现出鲜艳的“中国红”。(照片和文字来源于央广网北京2020年10月1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天问一号”的名称源于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据记者向有关部门地了解,用“天问”命名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十分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
出示主要学派表。
问题:“百家争鸣”是指各学派各陈己见、以及学派间的激烈辩论。依据上表内容,举例说明哪些观点不同?哪些观点相互影响?
不同:儒家的“仁政”、“礼治”与法家的以法治国;相互影响:儒家的“民为贵”与道家的治国顺应民心。
两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为统治者所重视成为正统思想。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也发展起来。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中国古代思想、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先秦至魏晋南北朝)
教科书
书名:中国历史七年级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思想、科技、文化的相关史实;
理解特定的时代背景对思想、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
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点。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分析一、引言《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是中学历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我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承。
通过进修这一部份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两汉时期我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和特点,进一步认识到古代中国的璀璨文明。
本文将对《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这一教材进行分析,探讨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判等方面。
二、教学内容分析《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这一教材主要包括两部份内容:科技和文化。
在科技方面,主要介绍了两汉时期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医学、天文学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在文化方面,主要介绍了两汉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宗教、思想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进修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两汉时期我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的繁荣和发展,对古代中国的文明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分析通过进修《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这一教材,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了解两汉时期我国的科技和文化成就,认识到古代中国的璀璨文明。
2.培养学生对古代中国文明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历史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3.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4.引导学生尊重历史,传承中华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大心。
四、教学方法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修《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这一教材。
例如: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特点,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实验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增强进修的趣味性和体验性。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过程,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五、教学评判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考试、作业、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判。
评判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对《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这一教材内容的掌握水平、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上。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思想文化和相关的历史事件。
本章节内容丰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古代中国在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深入了解仍需加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具备较强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能够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艺术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中国在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这些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中国在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素材,为学生创设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课件3.教学素材:图片、视频、音乐等4.作业布置: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了解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基础知识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城南中学初三历史讲学稿第八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编号8东台市城南中学初三历史备课组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
世界三大宗教。
教学重点:埃及的象形文字、佛教的产生。
教学难点: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性质的演变与传播。
教学过程: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1.埃及的象形文字(1)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用图形表现事物,所以叫做________。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埃及象形文字对以后的______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2.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1)楔形文字形成的时间:约_________。
(2)楔形文字的影响:3.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1)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______文字和______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___个拼音字母,为以后欧洲的________奠定了基础,(2)古代希腊人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创造了_____字母,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了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____________字母,它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二.世界三大宗教——_______、_______、_______1.佛教(1)产生时间:_______;(2)产生地点:_______(3)产生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创始人:_______,后来被称为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
(5)基本教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佛教的发展与传播: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学反思
田庄中学----李洪敏
通过本课教学,在广大教师的评课与指导中,在同学们接受过程中,我认识到了教
学中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反思如下:
闪光点:
(一)本课教学设计基本上贯穿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即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主体地位,调动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有效指导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和
全面发展。
具体表现在:
1、对本班学生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2、制订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3、选择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策略。
4、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本课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础教育课改所提出的“以发展为本”的理念,
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表现在:
1、有机整合了“三维目标”。
2、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双提高。
(三)本课的教学对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综合运用进行了尝试,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教师打破常规,一反教科书先介绍两位科学家,后介绍两位思想家之顺序,而将其颠倒,
并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统领全文,大胆创新,此举并不违反教学理论。
2、发挥了学生的首创精神,教师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强调了学生合作与
交流的作用,最后让学生自我反馈。
3、不歧视问题学生,发现和发展了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智能强项
不足之处:
通过教学发现课堂时间比较紧张。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对探究问题的自主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则时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把握不好就会使一个问题的讨论面太大,时间拖得太长,还会远离研究主题,浪费时间等等。
所以我们老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使每个环节十分严密,力争排除一些客观干扰因素,也就是要把握好引导的“度”,对于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培养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问题也值得再讨论。
堂堂讲,堂堂练,堂堂思,反思中,让我的教学得到实践,水平得到提高,课堂效率也在稳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