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笔记
当代文学笔记5篇600字
当代文学笔记5篇600字家,是身心的归宿。
一看到“家”,便不禁和亲情联系到了一块,温馨而真切。
“家”这字总让人遐想,一种对互亲之情的期盼。
然而巴金所描述的家却是羁绊,是对激情的禁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当代文学笔记,希望你喜欢。
当代文学笔记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小到大接触的古典文学著作很多,优秀的文学大师亦不少,然而每读余华,总使我潸然泪下。
他的作品不是最优秀的,却是最让人触动心弦的。
余华在很多作品中倾注了浓烈的情感,既书写着苦难,又书写着温情,有苦难的地方总是有温情的存在。
他的作品,除了能给你感动,还有一种能使你砥砺奋进的力量,我相信这是每一部文学经典都隐含的功能。
小说《活着》是以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对“我”进行倾诉的方式回顾了他的一辈子,讲述了福贵不仅经历过动荡的社会和历史时代的变迁,还经历了与每个亲人、朋友的生死别离,到最后只剩下他和一头同样年迈的老黄牛生活。
文中的苦难生活虽然无处不在,但整体却营造出一种在大苦大难中相濡以沫的温情。
让读者感到既辛酸又朴实,无不为之动容。
其实余华并非是单纯地书写苦难,而是想通过苦难来写人性的真善美以及主人公在面对苦难时顽强不屈的精神。
在抒写人生苦难的同时,也在描摹他们生活中的希望和温馨,而这一连串苦难中的温情,正是福贵战胜苦难的重要精神支柱。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一种命运无常的苦难,活着的人活着就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困境,一个人更应该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心态。
读余华的作品,总使我想起鲁迅。
正如鲁迅所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虽然他们身处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在作品中关注社会人生的动态和人生价值,并且都在作品中寄寓了深切的悲悯和人文主义情怀。
余华的小说给人恒久的温情,就如夜空中的明星,尽管渺小,总能给人在黑暗中带来明亮的希望。
此刻,苦难已不再是简单的肉体能感受到的苦难,更多的是苦难中在精神上与命运斗争的痛苦与无奈,甚至是超越精神的苦难。
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1、《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3、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
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
《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4、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
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5、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一.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二.“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一.《七月》这首诗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
二.全诗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一年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作,也反映了农夫在衣、食、住等方面的情况,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古代文学作品读书笔记5篇
古代文学作品读书笔记5篇《蒿庵闲话》有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嘉庆重刻本;山东书局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蒿庵闲话》偏重于经史训诂方面考证的笔记,二册,张尔歧撰。
张尔歧(16121678),字稷若,号蒿庵,山东济阳今店子乡张稷若村人。
自幼聪颖好学,熟读经史,兼及诸子百家。
以诸生入清,不求闻达。
所居败屋不修,集其弟四人讲说三代古文于母前,愉愉如也。
妻朱婉婉执妇道,劝尔岐勿出,以教授乡里以终。
张尔歧是明清之际著名经学家,编纂有《仪礼郑注句读》,又为监本(官定本)《礼记》石经《礼记》勘正脱误共300余处。
晚年精研三礼,在济南讲授《仪礼》时,偶尔为当时著名学者顾炎武听到,顾十分敬佩其见解精辟,翌日绝早即登门拜访,谈论欢洽,遂订交为友。
后来,顾炎武在谈师论道时称赞张尔歧: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
《清史稿儒林》中有传《蒿庵闲话》是张尔岐入清废举子业以后二十年间的作品。
书稿成于康熙九年(1670),为笔录读书所得,也有议论考据之作。
卷末蒋因培的《附记》中有云:此书自叙谓无关经学不切世务,故命为闲话,然书中教人以说闲话、看闲书、管闲事为当戒,先生邃于经学,达于世务,凡所礼记皆多精义,固非闲话之比。
其中考辨三礼,解释名物,多有可取。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四丧礼主人不得升堂条即引述《蒿庵闲话》说法。
诗文部分举韩愈《送文畅序》、《送高闲序》和《送文畅北游》诗为例批评韩愈不类儒者:韩文公《送文畅序》有儒名墨行、墨名儒行之语,盖以学佛者为墨,亦据其普度之说而以此名归之。
今观其学,止是摄炼精神,使之不灭,方将弃伦常割恩爱,以求证悟,而谓之兼爱可乎。
又其《送文畅北游》诗,大以富贵相夸诱,至云酒场舞闺姝,猎骑围边月,与世俗惑溺人何异。
《送高闲序》为蓄有道一段,亦以利害必明无遗锱珠,情炎于中、利欲斗进,为胜于一死生,皆不类儒者。
窃计文畅辈亦只是抽丰诗僧,不然必心轻之矣。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伙计旁观并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隐含作者看。
《阿Q正传》对全知叙述的嘲弄,从有距离的观照到主体精神、生命体验的介入。
《伤逝》涓生的两难选择,终不免空虚与绝望。
《在酒楼上》《孤独者》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
3、继承、突破与创新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
借鉴西方,吸取传统戏剧美术诗歌小说的艺术经验。
诗化小说(《伤逝》《社戏》)、散文体(《兔和猫》《鸭的喜剧》)、戏剧体(《起死》)二、说不尽的阿Q:阿Q接受史三、《野草》与《朝花夕拾》(一)《朝花夕拾》1、“闲话风”: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对“爱”与“死”的追记与思考。
自然、率真、亲切的韵味。
慈爱柔和中蕴藏着深沉的悲怆。
《阿长和〈山海经〉》《从……》《藤野先生》《范爱农》《无常》《父亲的病》亦有杂文笔法渗透所表现的批判和嘲讽。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从……》2、“漫笔式”写法任心闲谈。
题材漫无边际,行文结构随意性,语言“原生味”。
《狗·猫·鼠》(二)《野草》1、“独语体”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
逼视灵魂深处并进行哲理思考。
2、意象:客观形象与主观意趣统一,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1生存困境与选择《死火》《影的告别》《过客》○2个体与他者的紧张关系《这样的战士》《复仇》其一、其二《求乞者》○3自我命运与形象《颓败线的颤动》《死后》《雪》《秋夜》《腊叶》3、现实性:对绝望刻骨铭心的体验。
《淡淡的血痕中》《一觉》4、艺术特色:紧张焦灼的创作心态,全新的艺术世界。
充满奇峻的变异,华丽而艰涩,诗化、小说化、戏剧化倾向。
下篇一、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1、时代的忠实记录中国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现代中国的“人史”。
富于现代性的报刊文体,及时地反映时代、作出评判,并得到反馈。
2、未经规范的自由文体个人性、先锋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二、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①“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
文学理论笔记
1文学作品的意蕴,是指由文学语言和文学形象所传达的意义,是属于文学作品结构的最深层次。
2意蕴的内涵: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3作品意蕴的层次:①观念层:蕴含在作品内的有关人生、社会、历史的认识和思考,主要围绕五组关系展开:人——自然;群体——群体;个体——群体;自我——他人;自我——自我。
②情意层:指蕴涵在作品内的作家的情感内容,它具有特殊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冲击力;具有感受性和体验性的特征,无法明确分析,是构成文学作品内在价值的重要方面。
③欲望层:指文学作品深层蕴含的人类最基本的欲望,它既是作家创作的深层动力,也是文本内涵的深层构成。
④精神原型层:指蕴涵在作品深层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结构。
4三大基本原欲——情欲:《查黛莱夫人的情人》、《金瓶梅》、《废都》、《少年维特之烦恼》权欲:《查拉图士拉如是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物欲:《鲁滨逊漂流记》、《欧也妮·葛朗台》、古希腊阿尔戈斯号船众英雄与金羊毛神话1文学作品的体裁,简称文学体裁,是指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明显特征的文学作品类型。
2文学体裁的划分:①两分:韵文,散文②三分: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③四分:诗歌,小说,剧本和散文3诗歌定义: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有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三大特征。
4凝练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A、题材的高含量性:陆游《钗头凤》《示儿》,B、情感的高度集中性:诗歌是要表达感情的,但因为篇幅的有限性和对艺术效果的特殊追求,诗歌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一个漫长的情感过程,而是某种强烈的情感状态,或者能激起强烈情感反应的某种情景;陆游《示儿》、于佑任《绝命诗》;C、意象的概括性:诗歌对情感的抒发和对自然与人事的认识、领悟往往借助意象的创造来完成,而诗歌的意象又忌杂多,它需要精心选择最有表现力、概括力的意象来承载诗人的情感与思想;余光中《乡愁》、艾略特《荒原》,贾岛《寻隐者不遇》中松、药、山、云;D、语词的凝练性:《寻李白》绣口一吐就半个盛5跳跃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诗歌特别讲究跳跃性与艺术空白,是最具有再创造余地的文学体裁。
文学摘抄笔记(3篇)
第1篇一、摘抄:1. 贾宝玉初识林黛玉:“(黛玉)眉目如画,眼含秋水,唇红齿白,气质高雅。
宝玉一见,便觉心神荡漾,如醉如痴。
”2. 林黛玉进贾府:“黛玉走进贾府,见那亭台楼阁,绿树红花,真是一处人间仙境。
她不禁感叹:‘原来世上有如此美景!’”3.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宝玉梦入太虚幻境,见到众多仙女。
其中一位仙女对他说:‘你前世造孽太多,今世注定受磨难。
’”4. 贾宝玉与林黛玉共读《西厢记》:“黛玉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宝玉道:‘正是如此,若非你我相遇,此曲岂不空留世间?’”5. 贾宝玉与薛宝钗婚事:“宝玉与宝钗成婚,黛玉心中悲愤交加。
她独自一人来到花园,对着满园的桃花泪如雨下。
”二、笔记:1.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她通晓诗词歌赋,对各种文学名著都有深入研究。
她与贾宝玉的相识,正是基于共同的文学爱好。
2. 贾宝玉是一个多愁善感、追求自由的人物。
他反对封建礼教,渴望挣脱世俗的束缚。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他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3. 《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悲剧。
4. 《红楼梦》中的梦境描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通过梦境,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5. 《红楼梦》中的园林描写细腻生动,展现了古代园林的美丽风光。
这些园林不仅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也寓意着封建社会的繁荣与衰败。
6. 《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丰富多样,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有现代诗歌的清新。
这些诗词歌赋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也提高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7. 《红楼梦》中的讽刺手法十分高超。
作者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揭露和批判,使读者深刻认识到封建礼教的腐朽和罪恶。
8.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她们或聪明伶俐,或温柔贤淑,或刚烈豪放,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多面性格。
9. 《红楼梦》中的家族观念和亲情描写感人至深。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先秦文学上古传说文学神话基本特性:1.神话都是想象的或幻想的。
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和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3.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我国神话系统(一)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二)自然灾害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三)战争神话皇帝大战蚩尤神话主要特征:1.无论是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 还是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 都紧紧围绕着人都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 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3.不论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 塑造了鲜明的形象, 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 成为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1.婚恋诗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3.政治讽喻诗4.史诗及其他《诗经》的文学成就: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3.四言诗的典范4、章法结构(重章复沓)和语言特色(质朴畅达, 词汇丰富, 双声叠韵连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先秦散文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是《尚书》, 它以记言为主。
《左传》的叙事艺术:它是春秋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左传》的写人艺术:叙写历史时注重刻画人物, 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1、以言语, 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营造《左传》的辞令艺术“《国语》, 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约前1000年到前440年《战国策》铺排纵姿的文学特色:1.铺张辩丽, 夸饰恣肆的风格2.把握对方心理, 循循善诱, 以情理服人3.引譬设喻, 善用寓言《孟子》的雄辩色彩:1、把握对方心里, 循循善诱, 是对方心悦诚服;气势丰沛, 是非鲜明, 步步紧逼, 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庄子》深邃思想和美妙艺术表现的融合以下几点最具文学色彩:1.异彩纷呈的故事2.奇幻谲诡的想象3.空灵飘忽的文风4.谐趣和讽刺横生5.精湛传神的文笔《荀子》1.长于比喻, 但少用寓言。
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精选5篇《涑水记闻》通行本有《稗海》本,“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等。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南唐近事江南余载》宋代历史轶事笔记,专记南唐轶事。
北宋郑文宝撰。
郑文宝(953~1013)字仲贤,一字伯玉,汀洲宁化(今属福建)人,父郑彦华,为南唐右千牛卫大将军。
文宝以荫授予奉礼郎,迁校书郎。
入宋,补广文馆生,登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
累迁陕西转运副使,官终陕西转运使、兵部员外郎。
文宝好谈方略,以功名为己任。
久在西边,参预兵计,心有余而识不足,又不护细行,所延荐属吏至多,而未尝择也。
其子在家乡扰民亦疏于管教。
能为诗,善篆书,工鼓琴。
有集二十卷,又撰《谈苑》二十卷、《江表志》三卷。
善篆书,工琴,以诗名世,风格清丽柔婉,所作多警句,为欧阳修、司马光所称赏。
著有《江表志》、《南唐近事》等。
《南唐近事》有一卷、二卷、三卷本,内容基本相同。
书成于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97)。
作者痛惜南唐覆亡,史事湮没,故为此作。
其自序称:“南唐烈祖、元宗、后主三世,共四十年,起天福丁酉(937)之春,终开宝乙亥(975)之冬。
君臣用舍,朝廷典章,兵火之余,史籍荡尽,惜乎前事十不存一。
”本书虽多传闻,但有一定史料价值,《四库全书提要》评为“虽浮词不免,而实录终存,故马令、陆游《南唐书》采用此书几十之五六,则宋人固不废其说”。
则是研究南唐政治、文化的重要资料。
《南唐近事》有明万历本、崇祯本、《四库全书》、《续百川学海》、宛委山堂《说郛》本、《宝颜堂秘笈》、《唐宋丛书》等本存世。
今有:《南唐近事》中华书局1991年版;《南唐近事》张剑光点校,郑州大象出版社“全宋笔记”2003年版。
该书是以《四库全书》二卷本为底本,参校明万历本、崇祯本、《宝颜堂秘笈》本、《唐宋丛书》本等,并据陈尚君辑录成果续辑得佚文一卷。
《唐语林》历史轶事故实笔记,专记唐代历史轶事、风俗民情、名物。
文学理论笔记
导言1、文学的构成: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关系:各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功能,但是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2、文学批评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五要素:+传媒)第一章1、文学理论中两条线索●绝对主义:文学是独立的、纯粹的,文学拒绝社会历史的插手,文学理论的目的就是揭示文学的终极公式●相对主义(历史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尾随文学回到历史语境中,文学并没有什么终极公式,文学的秘密配方由历史老人调制,并且时不时就会发生变化2、文学的“无用之用:(夜牛汉1997)《夜》关死门窗觉得黑暗不会进来我点起了灯但黑暗是一群狼还伏在我的门口听见有千万只爪子不停地撕裂着我的窗户灯在颤抖在不安的灯光下我写诗诗不颤抖3、韦勒克和沃伦的“透视主义:是把诗和其他类型的文字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不同时代都在发展着、变化着,可以互相比较,而且充满着各种可能性4、“透视主义”既有相对主义的灵动性,又拥有绝对主义的恒常性。
研究某一艺术品时,必须能指出该作品在它自己那时代和那以后历代的价值,一件艺术品既是永恒的(即永久保有某种特质),又是历史的(即经过有迹可循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一、几种影响较大的文学起源说1、西方最为古老的理论:模仿说●亚里士多德:一切实际上模仿,只是三种差别,即模范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文学艺术起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模仿,是“模仿的艺术”●模仿说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之间建立起了一种镜缘关系摹本(文学)【镜缘关系】原本(生活)●对于原始艺术来说,“模仿”更多的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2、游戏说(康德、席勒、斯宾塞)●康德: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愉快的而不带功利目的的活动;真正的艺术是自由的,如同一种游戏。
●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类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文学理论-童庆炳完整笔记
1、别林斯基;“现实性的诗歌”的“显著特点,在于对现实的忠实,它不再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像凸面玻璃一样,在一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来,从这些现象里面汲取那构成丰满的、生气勃勃的、统一图画时所必需的种种东西”。
2、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各种文学类型浑然混合在一起,没有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一部作品兼具几种类型特征;没有一种类型形成主要的文学潮流。
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分别成为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
现实型文学的深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统一的结合型文学。
3、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①特征性:特征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
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②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一般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而它实质上是由文学典型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造成的。
4、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而且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还起反作用。
二、文学意境的特征1、情景交融(表现特征)分为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2、虚实相生(结构特征)“实境”: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
“虚境” :由实境诱发和开拓出来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三)韵味无穷(审美特征)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第四节文学意象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1、本质特征是哲理性2、表现特征是象征性3、形象特征是荒诞性章学诚:《文史通义》“《庄》、《列》之寓言也,则触蛮可以立国,蕉鹿可以听讼;《离骚》之抒愤也,则帝阙可上九天,鬼情可察九地……愈出愈奇,不可思议。
关于外国文学的笔记摘录
关于外国文学的笔记摘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外国文学的笔记摘录了解了拜伦的生平事迹,不得不说他的一生也带有传奇色彩、充满挫折而艰辛。
古代文学笔记
古代文学笔记秦汉文学汉代文学的文体及其嬗变一、辞赋方面:战国后期成为一种独立文体,内容侧重于状物叙事,形式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不能入乐歌唱。
1、赋的起源:①源于《诗》的不歌而颂;②出于《诗》的“六义”之一;③本于《诗》《骚》出于战国诸子;④来自战国纵横家;⑤始于俳隐;⑥不同赋体渊源不同。
2、辞与赋:词指楚辞,又称“骚”,词比赋与音乐的关系更为密切,词多抒情,赋多状物。
3、赋与颂:颂在东汉以后逐渐独立,颂德为主,典雅清丽。
二、散文1、汉代散文的主要形式有政论散文、史传散文、记事散文和书信体散文。
2、汉代政论散文,以西汉年初最为发达,能关注现实中重大问题,议论风发,畅所欲言,富于文采,颇有战国纵横家气息,从武帝到东汉中期,政论散文衰落,东汉后期,政论散文再兴,内容多指陈时弊,抒写政见,感情激愤,但较少文采,不及西汉初年。
汉代政论散文的主要形式是朝中大臣所写的论、疏、章、表、奏等。
3、汉代记事散文,与先秦记事散文相比有较大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史传作品的文学性,在记载历史事件和人物时,杂入了民间传说,有时还不乏作者想象和虚构,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
三、诗歌1、先秦诗歌的主要样式是四言,这种题材在汉代继续沿用,但已不再居于主要地位,汉代产生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
2、汉代乐府民歌,以叙事为主,善于通过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多用比兴和铺陈,多用整齐的五言,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文人五言诗:最早的完整的是班固的《咏史》,《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4、七言诗开始孕育。
西汉中后期散文的整体特征1、奏、议、疏、策等形式在仍然占很大比重,但记事散文,书信体散文也进一步发展;2、内容讨论如何巩固新兴和建立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后期更就具体政治问题展开论述;3、艺术上向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由越世高谈转向本经立义。
东汉散文的整体特征1、东汉散文虽气势不如西汉,但批判力度和深度有所加强,而记事散文与西汉相比,有的样式则有所突破,游记、碑文等散文样式也崭露头角;2、东汉散文向着骈骊化方向发展,同时,不少作家也在刻意追求通俗易懂、浅显明快的语言风格。
文学概论读书笔记
文学概论读书笔记文学概论读书笔记篇一:《文学概论》学习笔记第一章文学的本质特征王桃令1、生活真实生活真实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人、事、物。
2、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分析、比较、选择、缀合、创造性的加工、提炼概括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但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实质上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创作是十分复杂、艰巨的精神劳动,它要求艺术家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深厚的生活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出众的艺术才能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总是从特定的审美感受、体验出发,运用形象思维,按照美的规律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缀合、加工、概括、提炼、预言,构思出主观与客观交融的审美意象,然后再使用物质材料将审美意象表现出来,最终构成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的动机,大致有以下四大类:泄情动机;兴趣动机;成就动机;私欲动机。
在各种各样的创作动机中,只有符合艺术创作活动的审美性质和规律的,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3、艺术虚构艺术虚构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指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美学理想,通过缀合、想象、联想、推理等心理机制,把现实中本无有、按情理却可能存在的艺术形象、情节、环境等生发构想出来。
4、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可感的、概况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图画。
5、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形象性是指文学形象的具体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的特性。
文学形象性的基本特点是:描绘的具体生动性;艺术的概括性;审美的感染性。
描绘的具体生动性是文学形象的第一个特点。
即所描绘的是这个人、这件事。
艺术的概括性是文学形象的第二个特点。
古代文学读书笔记5篇
古代文学读书笔记5篇推荐文章中国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热度:中国古代文学:文史类笔记热度: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作文热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5篇热度:古代文学作品读书笔记5篇热度:《五杂俎》不仅在考辨方面有一定的价值,所记明代史事,足供参考者尤多,如叙皇帝、太子、藩王婚礼的浪费,税使的扰民,宦官的骄横等等。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五杂俎》明代考据辩证兼琐闻故事综合性笔记,十六卷,谢肇制撰。
谢肇淛(1567—1624)字在杭,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
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任湖州、东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曾上疏指责宦官大旱之年仍大肆搜括民财,受到神宗嘉奖。
入仕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各地所有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咏,雄迈苍凉,写实抒情,为当时闽派诗人的代表。
另著有《太姥山志》,并与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志》。
《五杂俎》本书是作者的随笔札记,包括读书心得和事理的分析,也记载政局时事和风土人情,涉及社会和人的各个方面。
全书十六卷,分为“天、地、人、物、事”五门。
其中天部二卷,地部二卷,人部四卷,物部四卷,事部四卷。
天部记述天文、气候、节气和四时的人事活动。
地部记述理理、疆界、山川、河流、名胜,包括当时的海外地区,是研究历代地理的重要资料。
人部记述人的形体、心性、境遇,包括技艺、医药、术数、书画、宗教等各种活动。
物部记述动物、植物和各种物品,鸟兽虫鱼花卉草木、饮食服饰、文玩乐器等都有论述。
事部记述贫富、收藏、文字、职官、行政、姓氏、婚嫁等社会活动。
书中提供的大量资料有助于研究明代社会状况,作者过记事,分析是非正误有评述,有论断,对读者很有启发。
如据《西京杂记》中的“正月以上辰,三月以上巳”,驳送周密《癸辛杂识》所提出的“‘上巳’当为‘上己’,因为上旬无巳日”之说。
又谓“蜻蜓点水”非爱水,而是产卵,以备一说。
如记京都乞丐:京师谓乞儿为花子,不知何取义。
中国当代文学笔记整理
(1)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确立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2)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过渡时期的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3)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苏联解冻文学。
(4)1957年,反右运动。
(5)1958年,大跃进。
(5)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政治色彩更浓。
(6)1962年,以阶级斗争为纲。
(7)1966年,《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出台,开“文革”先声。
(8)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邓小平致“二为”方针: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
小说编大纲:一、建国初三十年(现实主义一元化形态)1、建国初期小说创作——颂歌阶段(1949-1956)(1)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确立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2)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过渡时期的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2、曲折发展时期的小说创作——探索阶段(1956-1966)(3)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苏联解冻文学。
(4)1957年,反右运动。
(5)1958年,大跃进。
(5)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政治色彩更浓。
(6)1962年,以阶级斗争为纲。
3、文革小说(1966-1976)(7)1966年,《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出台,开“文革”先声。
建国三十年小说创作的两个时期主题相同,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主题,分别为农村题材(重点是合作化小说)、革命历史小说、工商业题材、干预生活题材二、新时期小说创作(8)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邓小平致“二为”方针: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
1、复兴时期小说76-80: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2、八十年代上80-85:反思小说继续发展,产生改革小说3、八十年代下85-90:出现寻根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另外还有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三、后新时期小说创作90年代以后新时期小说创作商业大潮兴起,雅俗文化共存,出现世纪末的“断裂事件”。
浪漫主义文学摘抄笔记(3篇)
第1篇一、引言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个性、情感、自然和想象力。
浪漫主义作家们追求超越现实,关注内心世界,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描绘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从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等方面进行摘抄和笔记。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 个性解放:浪漫主义作家强调个性解放,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反对封建礼教和教条主义。
2. 情感抒发:浪漫主义作家注重情感表达,以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 自然崇拜:浪漫主义作家崇尚自然,认为自然是人类灵魂的栖息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自然现象。
4. 想象力丰富:浪漫主义作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作品中常常出现奇特的幻想和象征。
5. 反对理性主义:浪漫主义作家反对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束缚了人的情感和想象力。
三、代表作家及其作品1. 惠特曼(Walt Whitman)《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摘抄:“我是草叶,我是人类的一部分,我是美国,我是世界的一部分。
”《草叶集》是惠特曼的代表作,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生命和人类尊严的赞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体的尊重和对自然的崇拜。
2. 雨果(Victor Hugo)《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摘抄:“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天空的日月星辰,二是深藏在人类心中的爱情。
”《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通过描写主人公让·瓦尔简的一生,展现了法国社会的黑暗面。
这首摘抄表达了雨果对爱情的赞美和对人性的关怀。
3. 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摘抄:“哦,我的灵魂,你的心如此纯洁,为何让我陷入如此痛苦之中?”《古舟子咏》是柯勒律治的代表作,通过讲述一位古舟子的冒险经历,揭示了人类内心的恐惧和罪恶。
这首摘抄表达了诗人对人类灵魂的剖析。
(完整版)现当代文学笔记整理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闻一多被朱自清誉为五四时期“惟一的爱国诗人”。 戴望舒因为写作诗歌《雨巷》声名大噪,被称为“雨巷诗人”。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鲁迅。 “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 1917 年。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继而陈独秀发表 《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正式举起文学革命大旗。资料个人收集
3 /6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简答、论述:
试分析沈从文《边城》中“人性美”的描写。
《边城》是一曲爱与美的人情与人性的颂歌。《边城》的主线是一个哀婉动人、 和谐恬静的爱情故事。翠翠的纯真专一、傩送的热情正直、老船工的慈爱善良、 船总顺顺的大度,这都表现了美好的道德品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作者本意不仅在于描写爱情的曲折过程和人事的纠葛,而是力图围绕这个故事, 通过对男女之爱、祖孙之爱、父子之情和邻里之睦等世态人情和民俗风情的细 致镂刻,生动地展现出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和质朴的人性爱和人情美。 如: 主人公翠翠是作者理想中爱与美的极致,清纯质朴美丽。天保兄弟的勇敢、豁 达和对爱情的忠诚;船总顺顺的急公好义,办事公道。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创造社。
1921 年 7 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早的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 夫、成仿吾、田汉等留学日本学生。他们先后在上海创办《创造》季刊, 《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等十余种刊物。创造社以 1925 年为 界分为前后期,前期以建设新文学为己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 天才,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在创作上,较多地接受了欧洲浪漫主义 及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影响。以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为艺术而艺术”的 文学立场区别于文学研究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文学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文学读书笔记摘抄大全读书,就像是一场与作者的心灵对话,而做读书笔记,则是把这场对话中的精彩片段一一珍藏。
在我漫长的阅读生涯中,有许多文学作品中的语句如繁星般璀璨,让我忍不住摘抄下来,反复品味。
记得读余华的《活着》时,我被其中简单而又深刻的文字深深打动。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句话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无尽的人生哲理。
当我把它摘抄下来,仿佛能看到福贵一生的坎坷与坚韧,那种在苦难中依然坚持活下去的力量。
我想象着福贵牵着老牛,在夕阳下蹒跚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还有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那一句“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简直是对婚姻生活的绝妙概括。
当时读到这句话,我不禁联想到身边那些已婚的亲友们,他们有的在围城里享受着温馨,有的却在围城里挣扎抱怨。
钱钟书先生用如此精炼的语言,就把婚姻的复杂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赶忙把这句话认真地写在笔记本上,每次看到,都会有新的感悟。
说到外国文学,不得不提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但真正能让我们成长的,是我们对这些经历的记忆和反思。
我仿佛看到了布恩迪亚家族在百年的兴衰中,那些被铭记和遗忘的瞬间,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厚重。
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让我对平凡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我想起了家乡那些辛勤劳作的人们,他们或许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那片土地,但他们依然为了自己的生活努力着,奋斗着。
这种平凡中的伟大,让我心生敬意,也让我把这句话郑重地摘抄下来。
除了这些名句,还有很多细腻的描写也让我忍不住摘抄。
比如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她对人物心理和环境的描写总是那么精准而又动人。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北宋诗词散文1、基本常识:北宋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特点和南宋时深重的民族危机,使宋诗缺乏唐诗那种恢弘开廓的气象,较少充满青春气息的浪漫歌唱,更多是采用写实的创作方法,痛陈国事,沉郁悲愤。
因此,宋诗大多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体现了诗人关心时政的忧患意识。
宋诗和唐诗相比,也有创作风格的不同。
大体上说,唐诗善于言情,即使说理也用抒情方式表达,以情韵胜;宋诗则多喜说理,尚议论,以理趣胜。
唐诗多以强烈的激情去感受现实生活,重视生活感受的直接抒发和描写,显得浑厚博大;宋诗多以冷静的态度去体察客观事物,“以才学为诗“,比较喜欢用典实,书卷气较浓,显得委曲精深。
唐诗语言流丽;宋诗则往往把散文的章法、句法引入诗中,结构手段、叙述方法和语言风格具有散文化倾向。
以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为代表的诗人,针对“西昆体”的流弊,发动了一场诗文革新运动,清除了“西昆体”的影响,奠定了宋诗健康发展的基础。
他们的创作也初步显示出宋诗的自身特点。
北宋后期以王安石和苏轼为代表的诗人,创作了一批内容深刻、气象一新、境界独辟的诗篇,使宋诗发展出现了第一个繁荣时期。
王安石和苏轼之后,出现了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
此派因南宋初吕本中所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之所以称为“江西诗派”,是因为此派创始人黄庭坚是江西人。
“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整个南宋诗坛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学习“江西诗派”和反对“江西诗派”的论争。
词发展到宋代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主要标志。
据《全宋词》所载,宋词作品近二万首,作者一千四百余位。
北宋前期词的代表作家有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柳永、苏轼等。
北宋词至柳永而出现改观;苏轼的词代表了北宋词坛的最高成就。
北宋后期词坛名家有秦观、贺铸、周邦彦等。
周邦彦是集北宋婉约词之大成的作家。
“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等八位古文家。
宋初仍流行注重形式而轻视内容的骈文,宋仁宗时,欧阳修主盟文坛,发起并领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诗文革新”运动。
与欧阳修同属“唐宋八大家”的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都先后参加了这场运动,并各自在散文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苏轼是宋代最有成就的散文家。
各体散文都有很高造诣。
(2)主要作品:※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的词承袭南唐余风,多为抒写男女恋情和流连光景之作,婉曲深情是其主要风格特色。
识记:“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本词写一个远行者在征途上的感受,借闺中别情抒发离愁。
本词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以乐景反衬哀情,以递近层深之笔加强感情的表达。
上片开头三句,展开一派初春景色,是旅人途中所见。
第三句承上启下,由春景过渡到离愁;春风已暖,原野上春草散发着香气,旅人正摇动马缰,走上征途。
四、五句写途中所感。
这么美好的季节不能和所爱的人一同度过,却要离别远行,怎能不生离愁呢?这离愁不但没有因路远时长而冲淡,反而随着时空距离的加大而更深了,正像沿途的河流,无穷无尽永不断绝,眼前所见与心中所想再没有这样恰相吻合了。
梅谢柳新、草熏风暖、春水迢迢,是乐景,用来反衬离愁,以情景的反差来增强抒情效果,打动人的心灵。
下片转换角度,就闺中人着眼写离愁。
首二句刻画闺中人形象,以下三句是旅人设想的闺中人心里话。
她说,不要上楼倚栏远望吧,能望到的不过是芳草青青的平原,即使望到平原尽头,又有青山挡住了视线,而人已在青山之外,如何望得见呢?旅人由自己的离愁推想到爱人的离愁,又由爱人的离愁而想到她会登高望远,想到她明知望不见却仍要倚栏凝望,这样就更深一层地表现了他的离愁,而且感情层层加深。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1)词从自然形胜和经济繁华两个角度真实地交错描绘出杭州的美景和民众的乐事。
这都市风情画,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而为文人士大夫所激赏。
(2)柳永的贡献①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
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
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
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②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③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
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
这方面的代表作,首推《望海潮》。
④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
他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
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前赤壁赋》①这是一篇散文赋,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赤壁是指黄州城外的赤鼻矶。
因“鼻”、“壁”音近而讹,非三国时周瑜打败曹操的赤壁。
这一点苏轼是清楚的,但在本赋中他仍把这里当作当年赤壁大战之地,只不过是便于抒发内心,假借赤壁之名而已。
识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解释:“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且夫:况且。
造物:指天,大自然。
无尽藏:这里指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
适:享受、满足。
句意为:况且天地之间的东西都各有主人,如果不属于自己所有,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索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可以随意耳听眼看,取用不完。
这才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啊,我和你且来共同享用。
②这篇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当时他行动不自由,生活较困苦,内心很苦闷。
他在文中借游黄州赤壁,驰骋想象,抒发了在谪居生活中,对人生的见解,表达了复杂矛盾的心情。
作者以水、月为例,认为对于宇宙、人生可以从变与不变两个方面去看:从变的方面看,盈虚、消长、荣辱、得失,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从不变的方面看,则一切都无增无减,没有变化,事物都是无尽的,而物各有主,不可强求。
因此,人生应随遇而安,不必介意于生死、荣辱、是非、得失。
这种齐生死、等荣辱、同忧乐、无是非的思想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成为作者在险恶的境遇中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既有一定的消极情绪,又包含了超脱和乐观的情怀。
本文仅仅依托月夜泛舟的特定情景,借景抒情,因景喻理,使诗情、画意、哲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文章采用主客对话、伸主抑客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来结构全篇,以作者内心矛盾的展露、解决和感情的起伏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一自然段)以写景为主,先交代与客人夜游,继而描写清风明月交织成的江山美景,然后写出主人(作者)由此而生的飘飘欲仙之感。
用笔不多,却描绘出一幅恍若仙境般的明月秋江图,为以下的感情抒发和哲理阐发设置了背景。
第二层(二、三自然段)通过客人悲凉的箫声和对历史人物兴亡的凭吊,跌入现实人生的苦闷之中。
客人的议论,是在抱怨个人的无所作为,叹喟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渺小,其实反映了作者思想上悲观的一面。
在客人的议论中,上文所描绘的清风明月的江山美景都染上了悲伤的色彩。
如:“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用以渲染当年曹操被周瑜所困的情景;永恒的长江、明月成了他哀叹人生短暂的对立物;江上的清风在他听来也成了“悲风”,情、理与景物融合无间。
第三层(四、五自然段)主人仍从眼前美景立论,以“水”与“月”的例子,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为自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找到了支持,反映了作者思想上达观超脱的一面。
听了主人的议论,“客喜而笑,洗盘更酌”,说明主人的议论胜利了。
结果是主客都感到轻松愉快,烦恼烟消云散,表明作者思想感情上达观战胜了悲观。
③本文之所以具有诗情画意之美,还得力于语言上的创造性。
写景、铺叙都能抓住事物特征,用新鲜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表现出来,不同的语言组合表现不同的感情色彩。
句子骈散间行、韵散结合,流宕灵活,挥洒自如,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感,与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苏轼开拓了词的题材和意境。
举凡吊古伤今、述志咏怀、感叹时政、描绘山川景色、农村风光,以至阐说哲理等题材,都可写入词中,使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苏轼词风格多样,尤其是他率先打破传统的婉约词风,开创了豪放词风。
他的豪放词,具有一种恢弘豪迈、纵放不羁、亢爽劲健的气象,富有激荡人心的力量。
他另有一些词则表现出清旷高远、或婉约缠绵的风格。
二、南宋诗词散文1、基本常识:(1)南宋前期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四位诗人被称为“南宋四大家”。
南宋后期的“四灵派”和“江湖派”都以反“江西诗派”的面目出现。
“四灵派”又称“永嘉四灵”,是指永嘉(温州)的四位诗人,因他们的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故称“四灵”。
他们是:徐玑,号灵渊;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
“江湖派”因钱塘诗人兼书商陈起刻印的《江湖小集》而得名。
该集中收录的基本上都是游食江湖的在野诗人的作品。
宋元易代之际,诗坛涌现出了一批爱国的遗民诗人,文天祥是杰出代表。
范成大晚年创作了《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六十首,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成就很高,使他在文学史上赢得了“田园诗人”的称号。
陆游今存诗九千三百多首,其中多数篇章具有鲜明的爱国主题。
或抒发以身报国、驰骋沙场的慷慨情怀,表现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或无所畏惧地揭露、批判统治集团投降政策的罪恶和危害;或对沦陷区人民的苦难寄以无限深切的关注和同情,表达盼望祖国统一的迫切心情。
陆游兼擅各种诗体,而以七律最为出色。
(2)南宋前期词的代表作家有李清照、张元干、张孝祥等。
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他的豪放词代表了南宋词坛的最高成就。
南宋后期词坛出现了求典雅、重音律的词风,代表词人有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等。
宋元之际著名的遗民词人有周密、张炎、王沂孙、汪元量、刘辰翁等。
(3)南宋优秀散文大都根植于苦难而动荡的时代土壤。
南宋前期能代表自己时代的散文作家当推陆游、辛弃疾、陈亮等。
南宋覆亡前后,文天祥等人,满怀沉痛的亡国之感,和至死不屈的精神,发而为文,显示了宋代散文的最后光辉※《永遇乐》(落日熔金):(1)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寓南方时某一个元宵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