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试验记录表
沥青混凝土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
Dee mi i g Th r a te s i Ma sve Co rt Sm c tr n n e m l Sr s n s i nc ee t —
筛孔 尺寸( 方孔筛 )/ mm
1 9 1 6 1. 32 9 5 .
4 7 .5
通过百分率 / %
10 0
8 . 6 1 7 . 5 0 4
4.8 5 7
4 9 . 6 1 1 .8
2 3 . 6
表 2 细 骨 料 ( 然砂 ) 颗 粒 级 配 天 的
5 矿 料合 成 级 配 的确 定
首先采用 图解 法 粗 略求 得 趋 近标 准 级 配得 矿 料级
配, 进一步试算调 整配 合 比例 , 使合成 矿料 的级 配最大 限 度拟合标 准级 配 ( 曲线 ) 。通过试 算得 出 , 现有 的矿 质 就 材料 , 若不掺加天然砂 , 很难拟合 到标准级配 ( 曲线 ) 。掺
[ 收稿 日期 ] 2 1 5—1 02—0 0 [ 作者简介 ] 裴成元 ( 9 1一) 男 , 18 , 新疆 呼图壁人 , 助理工程师 , 学士
第l 8卷第 8期 21 0 2年 8月
水 利 科 技 与 经 济
W ae n e v n y S i n e a d Te h oo y a d Ec no t rCo s r a c ce c n c n l g n o my
Vo . 8 No 8 11 . Au ., 01 g 2 2
沥 青 混 凝 土 矿 质 混 合 料 的 合 成 级 配
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批准:审核报告:二零一九年六月二十七日见证单位:见证人:(一)、原材料矿料采用石灰岩0~5石料,矿料级配选择符合ES-2型级配(见下表、图),乳化沥青为PC-1型乳化沥青,符合BCR标准。
乳化剂为慢裂快凝型乳化剂,水泥采用普通325硅酸盐水泥(调节成型时间用)。
表:稀浆混合料矿料级配图:稀浆混合料矿料级配图(二)、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1)骨料的拌和试验拌和试验的目的是模拟施工集料和乳化沥青拌和情况,确定可施工时间和试验室稀浆混合料中拌和用水的添加量。
按照矿料配合比称取烘干至恒重的矿料100g(其中净米砂15g,石屑85g),与1g矿粉一起拌匀,再加水拌和均匀,最后加乳化沥青进行拌和,在24℃的环境温度内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大于120S。
合计进行了8组稀浆封层混合料的试拌,其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稀浆混合料稠度试验结果汇总表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程》第5节配合比设计方法,初步确定稀浆混合料配合比为集料︰乳化沥青︰外加水= 。
该配比中的实际用水量为,实际施工时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环境(考虑日照及风力)加以微调。
(2)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根据初步确定的稀浆混合料配合比,按相关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拌和初凝试验、粘聚力试验、湿轮磨耗试验以及负荷轮压试验,逐一评估稀浆混合料的应用特性。
各项试验的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稀浆混合料试验室评估试验项目汇总从表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各项试验结果均能满足要求,可供进一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使用。
我们采用湿轮磨耗试验(WTAT )和负荷轮压(LWT )试验综合确定稀浆混合料中的油石比。
1.湿轮磨耗试验WTAT湿轮磨耗试验结果可供确定稀浆混合料中油石比的下限,以8.0%为中值,以0.5%为间隔选择油石比为7.0%、7.5%、8.0%、8.5%、9.0%。
按照初步确定的稀浆混合料配比制作试件,依次进行WTAT 试验,试验结果列于表1(WTAT 及LWT 试验结果汇总表)中。
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稀浆圭寸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批准:审核报告:零一九年六月二十七日见证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原材料矿料采用石灰岩0~5石料,矿料级配选择符合ES-2型级配(见下表、图),乳化沥青为PC-1型乳化沥青,符合BCF标准。
乳化剂为慢裂快凝型乳化剂,水泥采用普通325硅酸盐水泥(调节成型时间用)。
矿料级配曲线图箱扎通过數渝—上限T-含咸级配—下限—中值倚孔孔ftCmm)(二八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1)骨料的拌和试验拌和试验的目的是模拟施工集料和乳化沥青拌和情况,确定可施工时间和试验室稀浆混合料中拌和用水的添加量。
按照矿料配合比称取烘干至恒重的矿料100g (其中净米砂15g,石屑85g),与1g矿粉一起拌匀,再加水拌和均匀,最后加乳化沥青进行拌和,在24C的环境温度内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大于120S合计进行了8组稀浆封层混合料的试拌,其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稀浆混合料稠度试验结果汇总表对以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第5、6两组的试验结果较好。
因此,根据《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程》第5节配合比设计方法,初步确定稀浆混合料配合比为集料:乳化沥青:外加水=。
该配比中的实际用水量为,实际施工时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环境(考虑日照及风力)加以微调。
(2)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根据初步确定的稀浆混合料配合比,按相关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拌和初凝试验、粘聚力试验、湿轮磨耗试验以及负荷轮压试验,逐一评估稀浆混合料的应用特性。
各项试验的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3)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从表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各项试验结果均能满足要求,可供进一步确定最佳沥 青用量使用。
我们采用湿轮磨耗试验(WTAT 和负荷轮压(LWT 试验综合确定稀浆混 合料中的油石比。
1. 湿轮磨耗试验WTAT湿轮磨耗试验结果可供确定稀浆混合料中油石比的下限,以8.0%为中值,以0.5%为间隔选择油石比为7.0%、7.5%、8.0%、8.5%、9.0%。
沥青混合料(题)
沥青混合料一、填空题1、沥青混合料是经人工合理选择组成的矿质混合料,与适量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2、沥青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分类,可分为、、、、。
3、沥青混合料按矿质材料的级配类型分类,可分为和。
4、沥青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类,可分为、、和。
5、沥青混合料按沥青混合料制造工艺分类可分为、、,目前公路工程中最常用的是。
6、目前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理论有和两种。
7、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有、、三个类型。
8、沥青与矿料之间的吸附作用有与。
9、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与。
10、根据沥青与矿料相互作用原理,沥青用量要适量,使混合料中形成足够多的沥青,尽量减少沥青。
11、沥青混合料若用的是石油沥青,为提高其粘结力则应优先选用矿料。
12、我国现行国标规定,采用试验和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其技术指标项目包括、和。
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和三个阶段。
14、在AC—25C中,AC表示;25表示;C表示。
15、沥青混合料悬浮—密实结构中的粗集料数量比较,不能形成骨架。
它的粘聚力比较,内摩阻角比较,因而高温稳定性。
16、标准马歇尔试件的直径为mm,高度为mm。
17、目前最常用的沥青路面包括、、和等。
18、沥青混合料按施工温度可分为和。
19、沥青混合料按混合料密实度可分为、和。
20、沥青混合料是和的总称。
21、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理论是研究高温状态对的影响。
22、通常沥青-集料混合料按其组成结构可分为、和三类。
23、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和两个参数。
24、我国现行标准规定,采用、方法来评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25、我国现行规范采用、、和等指标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2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和三个阶段。
27、沥青混合料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可分为和两个步骤。
28、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如不符合要求,可采用掺加的方法来提高水稳定性。
29、马歇尔模数是和的比值,可以间接反映沥青混合料的能力。
5-31.5水泥混凝土合成级配表
中交集团三局 江西省公路工程监理公司 路面工程 拌和站
干净、无杂质 各种矿料通过百分率(%) 一 二 9.5-19mm 55 三 4.759.5mm 15 四 0-3mm 0 五 矿粉 0 六
合 同 段: 工程编号: 施工路段 试样名称
材料产地
DP3
K265+400-K287+517.018 5-31.5mm
∑据JTG F40-2004技术规范要求.
试验:
复核:
监理工程师:
日期:
2007.11.24
S401
江西省武宁至吉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混合料级配组成试验记录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工程名称 取样地点
试样描述 矿料组成 序号 规格 掺配比例(%) 筛孔尺寸(mm) 31.5 19 9.5 4.75 2.36 筛底 97.3 7.2 1.0 0.0 0.0 100.0 99.1 3.3 0.1 0.0 100.0 100.0 98.8 30.1 9.5 100.0 100.0 100.0 100.0 84.2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99.2 71.7 16.9 4.6 1.4 100.0 70.0 20.0 5.0 2.5 100 ~ 100 55 10 0 0 ~ ~ ~ ~ ~ 85 30
白马峰
试验单位 试验规程
试验负责人 级配曲线
代表处中心试验室 JTG F40-2004
总量
(%) 100 合成级配 (%) 中值 (%) 要求级配
100 90 80
70
19-31.5mm 30
10 5
60 50 40 30 20 10 0
0.075 0.15 0.30.61.18 2.36 4.75 9.5 13.2 16 19 26.5 31.5
ATB-25生产配合比
ATB-25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及配合比验证报告1 概述1.1 概述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先将二次筛分后进入热料仓的材料取出筛分,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设定3.1%、3.4%、3.7%、4.0%、4.3%五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不满足要求应重新调整热料仓比例,进行级配设计。
同时按生产配合比拌制的混合料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ATB-25的体积性质及空隙率的要求,如果不符合,应调整级配和油石比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和ATB-25标准。
最后按生产配合比拌和混合料,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试验验证,来验证生产配和比的各项性能指标。
1.2 设计依据本合同段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现行规范规定的马歇尔法进行设计,设计采用的有关技术规程和依据有:(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1.3 原材料来源本项目ATB-25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试验所采用的集料为凉水石场生产的玄武岩,集料粒径规格分别为 19.0-26.5mm、9.5-19.0mm、4.75-9.5mm、2.36-4.75mm和S16(0-2.36mm);矿粉为磐石石粉厂生产;消石灰产地图们;沥青采用延边路兴沥青储运站提供的盘锦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
2 原材料试验2.1 沥青沥青试验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沥青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见表2-1所列。
70号沥青试验结果表2-1试验结果表明:盘锦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本项目技术要求。
ATB-25目标配合比
ATB-25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1 概述1.1 概述汪清至延吉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GSZ03合同段由长春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其桩号范围为K36+000~K55+741,路线总长度为19.741Km。
ATB-25柔性基层施工面积为423790m2。
设计文件给定沥青标号为AH-70A石油沥青,沥青产地盘锦,碎石产地凉水石场,矿粉产地磐石,消石灰产地图们,经自检及总监办验证,原材料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可以用于ATB-25沥青稳定碎石施工。
1.2 设计依据本合同段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现行规范规定的马歇尔法进行设计,设计采用的有关技术规程和依据有:(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1.3 原材料来源本项目上基层ATB-25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试验所采用的集料为凉水石场生产的玄武岩,集料粒径规格分别为19.0-26.5mm、9.5-19.0mm、4.75-9.5mm、2.36-4.75mm和S16(0-2.36mm);矿粉为磐石石粉厂生产;消石灰产地图们;沥青采用延边路兴沥青储运站提供的盘锦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
2 原材料试验2.1 沥青沥青试验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沥青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见表2-1所列。
70号沥青试验结果表2-1试验结果表明:盘锦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本项目技术要求。
2.2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试验采用按T0616-1993中规定的水煮法,其试验结果如表2-2所列。
实验
95.5
98.2 100
5.3 (5.3) 24.8 (24.8) 31.4 (33.4) 10.0 (8.0) 71.5 (71.5)
36.4
95.7 100
0.3 (0.3) 9.5 (9.5) 30.6 (32.5) 10.0 (8.0) 50.4 (50.3)
三种矿料
• ㈡ 图解法 • 旧:两种或三种集料:矩形法、三角形法 • 多种矿料含集料: • 现采用:平衡面积法→修正平衡面积。
图解法
• 1.已知条件
• (1) 所用集料筛分后的各级粒径通过百分率。 (2) 技术规范(或理论级配)要求的级配范围,且求出级配 范围的通过百分率中间值。
• 2.设计步骤
• (1)绘制级配曲线图 在设计说明书上绘一长方形图框并联接对角线。纵 坐标为通过百分率,按算术标尺绘制(0~100%), 横坐标为各筛孔位置,按照级配中值要求的各筛孔 通过百分率位置,从纵坐标引平行线和对角线相交,从 交点向下作垂线,垂足位置就是各相应筛孔位置
• 两相邻级配曲线重叠
• 两相邻级配曲线相接 •两相邻级配曲线相离
3.校核
• 按照图解法求得的各种集料用量,• 表校核计算所得 列 合成级配是否符合要求,超出级配范围时,应调整各 种集料在混合料中的用量。
•
练习: 现有碎石、细碎石、砂、
矿粉四种矿料,其筛分试验通过百 分率及要求的级配范围中值结果如 下,试用图解法将其配制成LH-20 -Ι型沥青混合料。
5.列表校核
矿质混合料组成计算和校核表
筛 原 材 料
16.0 碎石 各种矿料 分计筛余 (%) 石屑 矿粉 碎石41.6 2.2 17.4 21.0 1.0 13.2 5.2 9.5 41.7 4.75 50.5 1.6 2.36 2.6 24.0 22.5 16.0 12.4 11.5 10.8 13.2 1.2 86.6 1.18 0.6 0.3 0.15 0.075
监121标准试验(矿料级配组成)审核表
标准试验(矿料级配组成)审核表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合同号:编号:(监)121
材
料
用途
使用部位
或桩号
来源
说明
施工单位
试
验
结
果
矿料名称
配合比
通过下列(方或圆)筛孔(mm)的百分率(%)
合成后级配规定级配范围施工单位来自申报意
见
试验负责人(签字、公章):年月日
监
理
平
行
试
验
结
果
矿料名称
配合比
通过下列(方或圆)筛孔(mm)的百分率(%)
合成后级配
监
理
审
核
意
见
经监理平行试验,确认该矿料的合成级配比例为,同意在使用。当料源或品种变动时须重新进行设计和审批。
试验室主任(签字、公章):年月日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表,一般为一式四份。
矿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的试验分析
g r a d a t i o n ha d b e t t e r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p e fo r r ma n c e g e n e r a l l y . An d a l s o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g r a da t i o n h a d di fe r e n t a d v a n t a g e s ,s u c h a s t h e c o a r s e — g r a d e d a s ph a l t mi x t u r e wa s b e n e it f f o r t h e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a n t i — d i s t o r t i o n i n h 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wh i l e t h e in f e - g r a d e d wa s be n e f i t or f t h e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a n t i — wa t e r da ma g e, a n t i -
不 同级 配 类 型 的 沥青 混 合 料 路 用 性 能 的优 点 表 现 不 一 样 , 粗 级 配更 有 利 于 抗 高 温 变 形 的提 高 , 细 级 配 更 有 利 于 抗 水损 害、 抗弯 拉 破 坏 、 抗 疲 劳 开 裂等 性 能 的提 高 。 研究 成 果 为 沥 青 混 合 料 级 配选 择 和优 化 设 计 提 供 参 考 。 [ 关 键词 ]沥 青 混 合料 ;级 配 ; 路 用 性 能 ;空 隙 率 【 中 图分 类 号 ]U 4 1 4 . 1 【 文 献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 0 6 1 0 ( 2 0 1 3 ) 0 2 — 0 0 3 6 — 0 4
沥青AC-16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表(一)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取样地点 试样描述 报告编号 试验依据 试 验 者 审 核 者 批 准 人 拟定用途 沥青混凝土路面 报告日期 矿 料 筛 分 试 验 结 果 筛孔 尺寸(mm) 通过百分率% 矿料名称 1.5~2.5㎜碎石 1.5~2.0㎜碎石 1.0~1.5㎜碎石 0.5~1.0㎜碎石 天然砂 矿粉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95.2 100.0 79.5 100.0 55.8 100.0 29.5 100.0 19.6 100.0 13.3 99.7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78.4 100.0 2.1 55.0 0.2 10.0 0.2 1.3 0.2 0.3 0.2 0.1 0.2 0.1 0.2 0.1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矿 料 级 配 组 成 矿料 矿料规格名 配合 称 比 (%) 1.5~2.5㎜ 0 碎石 1.5~2.0㎜碎石 13 1.0~1.5㎜碎石 60
0.5~1.0㎜碎石 0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26.5 0.0 13.0 60.0 0.0 18.0 9.0 100.0 100 100 100 19 0.0 13.0 60.0 0.0 18.0 9.0 100.0 100 100 100.0 16 0.0 13.0 60.0 0.0 18.0 9.0 100.0 100 100 100.0 13.2 0.0 10.2 60.0 0.0 18.0 9.0 97.2 90 100 95.0 9.5 0.0 0.3 33.0 0.0 18.0 9.0 60.3 50 75 62.5 4.75 0.0 0.0 6.0 0.0 17.1 9.0 32.2 20 34 27.0 2.36 0.0 0.0 0.8 0.0 14.3 9.0 24.1 15 26 20.5 1.18 0.0 0.0 0.2 0.0 10.0 9.0 19.3 14 24 19.0 0.6 0.0 0.0 0.1 0.0 5.3 9.0 14.4 12 20 16.0 0.3 0.0 0.0 0.1 0.0 3.5 9.0 12.6 10 16 13.0 0.15 0.0 0.0 0.1 0.0 2.4 9.0 11.5 9 15 12.0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记录
2012年6月11日星期一马歇尔制样以泰普克基质沥青70#为例试验步骤:1.按照设计好的级配,天枰称重集料和矿粉,并一同放到160℃的烘箱里面加热2.打开混合料搅拌机,并设定温度为160℃,搅拌时间为180s3.沥青放到135℃的烘箱里面加热,放置时间:使沥青能顺利倒出即可4.把制样磨具(筒状柱体,几个样品就放几个;底座)放入到130℃的烘箱里面加热5.取出三分之二锅沥青,在煤气上进行加热、搅拌,直至成水状,此时温度应小于160℃(温度过高,会有黑烟产生,此时沥青发生氧化)6.取出已经达到160℃的集料和矿粉,放入混合料搅拌机中,加入已定质量的沥青,搅拌键常按,搅拌机容器上升,并开始搅拌混合过程7.搅拌完成后,取1250g(首次取此质量的沥青混合料,后面再根据此质量下的样品体积情况进行质量调整)混合料,放入装置好的磨具中,用尖刀使其四周无大空隙(最好是边上没有大的颗粒,不然样品做洛杉矶磨耗试验时边上的大颗粒容易掉,影响结果判断),之后放入到马歇尔击实仪中双面各击75下(根据级配类型确定击实次数,AC级别击实75次)8.对样品上下面厚度进行测量,与标准尺寸¢101.6m m×63.5mm进行比较,进而调整后一样品的混合料取料质量(标准击实法,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少于4个)9.重复以上步骤10.把样品放在室温下冷却(空调房也可以),等样品温度降到室温时,在脱模机上进行脱模,并标上标签(标签标在密实一面,即制样时的底部,密实的原因是因为制样时小颗粒被作用到下部)11.测试其空气质量和水中质量(计算空隙率用?)2012年6月初星期1~5一、沥青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测试以SK基质沥青为例试验步骤:1.沥青在烘箱中加热到130℃2.取量约三分之一小锅子,煤气上加热搅拌均匀,使温度在160摄氏度左右3.把沥青料倒入针入度容器、软化点半球和延度磨具中,后续放置和处理时间如4.测试各个性能,并记录试验结果二、动力粘度测试以上面的SK基质沥青为例试验步骤:1.同上2.同上3.把沥青料通过金属漏斗加到粘度玻璃管中,加入量已不超过测试刻度为准4.135℃烘箱里面15分钟后,室温下2分钟后,放入动力粘度仪中60℃恒温30min后,开始测试,并记录试验结果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昨天试验方法总结试验目的:研究岩沥青作为改性剂掺入基质沥青中作用效果。
橡胶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研究
橡胶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研究摘要:采用SM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设计,确定了矿料级配及最佳油石比,并开展了最佳配比下的设计检验。
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确定的矿料用量比例为:1#(玄武岩碎石10-15mm):2#(玄武岩碎石5-10mm):3#(玄武岩碎石3-5mm):4#(石灰岩石屑0-3mm):5#填料(水泥)= 36.4%:36.1%:5.5%:13.2%:8.8%,最佳油石比为6.4%。
采用该方法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均满足了规范要求。
关键词:橡胶沥青;级配设计;最佳石油比;配比检验1 引言目前,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管理日趋规范,相关地方标准陆续的出台成功推动了橡胶沥青路面的发展[1,2]。
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巨大,橡胶路面材料适用性的不明确为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此外,橡胶沥青路面的最佳配合比设计、高温和低温稳定性、不同环境下针对性的工法等尚需要开展系统的研究。
目前,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研究偏重于废胎胶粉的材料改性、生产工艺和现场施工应用等方面[3]。
在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方面,国内一些研究者针对性的进行了研究。
姚立阳等采用Superpave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了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确定了设计压实次数为100次,Superpave 20下的最佳橡胶沥青用量为4.7%,并通过路用性能试验证明了该设计的科学性[4]。
刘培荣对不同厂家的橡胶沥青及相应的混合料进行了试验,建立了橡胶沥青与其混合料间的路用性能关系,同时提出了影响沥青性能的关键指标[5]。
然而,以上试验结果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于其他类似项目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材料及施工条件等内容综合确定最佳配比。
本文以SM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为基础,开展了橡胶沥青混合料配比试验并进行最佳配比优化设计,进而进行最佳配比下的设计检验,以达到指导施工实践,为橡胶沥青的广泛运用提供实例依据的目的。
二灰碎石
一、前言
半刚性材料中的二灰碎石一向以良好的力学强度、超群的抗疲劳性能和优异的水稳定性而著称,并与水泥稳定粒料齐名,因而长期被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汽车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货运重工业车严重超载方式的影响,加之二灰碎石基层易于产生结构裂缝的固有弱点因悬浮型混合料不良级配组成的推波助澜而加剧,以及一些施工工艺的不尽合理,致使以二灰碎石为基层的沥青路面普遍产生裂缝和唧浆的交通工程通病,造成路面的变形和破坏,严重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品质和汽车的正常行驶。
37.5
31.5
26.5
19.0
9.5
4.75
2.36
1.18
0.6
0.075
1
31.5
100
90
~100
/
72
~90
48
~68
30
~50
18
~38
10
~27
6
~20
0
~7
2
26.5
100
/
81
~98
52
~70
30
~50
18
~38
10
~27
6
~20
0
~7
通过一段的实践后,感觉到该配比存在着以下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Mpa)
0.091
0.094
0.105
抗压强度偏差系数(%)
9.3
8.9
9.7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拟定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瓜子片:米砂+石屑为6:14:40:25.6:14.4。
二灰碎石混合料级配组成试验记录表
筛孔
尺寸
(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Y342
JL5-TJ19-CJL-JL-0002
矿料合成级配组成试验 按比例掺配合成后各筛孔累计筛余百分率(%) 筛底 4.75-9.5mm 9.5-19mm 19-31.5mm 累计筛余百分率 (%) 标准级配范围 (%)
集料规格 掺配率 及名核:
月
日
湖南长韶娄高速公路 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试验记录表
承包单位:湖南尚上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湖北华捷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样品名称 样品来源 主要仪器设备 粗集料 19标实验室 砼配合比 矿料筛分试验结果 集料规格 及名称 4.75-9.5mm 9.5-31.5mm 19-31.5mm 各筛孔累计筛余百分率(%) 筛底 取样日期 试验日期 合同号: TJ19 编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