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差别

合集下载

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

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

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十分独特而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打椅子"。

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样的场景:一个小孩子不小心被一把椅子碰倒,孩子的妈妈会很"心疼地"把孩子从地上扶起来,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指着椅子说:都是"这个椅子"不好,让俺宝宝摔倒了,妈妈打"这个椅子"给宝宝出气,于是妈妈就使劲地拍打"那把椅子"。

显然,"那把椅子"是不会错的,当然母亲似乎也是没有错的,只是她在安慰儿子的时候,用错了教育的方法而已。

儿子会从被椅子碰倒的"疼痛"中吸取"教训"吗?我想是不会的,而且儿子很可能还会在相同地方摔倒"第二次"。

因为儿子看到有错的是"椅子",而不是他。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育方法还很容易培养儿子推脱责任,不能自我反省的惯性思维。

当他慢慢长大,被人生路上的一些"沟沟坎坎"而"绊倒"的时候,他也会养成找各种客观理由而不愿意自责自省的坏习惯。

一位旅居日本东京的中国母亲回国省亲,和国内亲人谈到"打椅子"现象时,说了她在日本的见闻。

这位母亲说,日本东京的一个家庭,看到一个3岁的孩子在客厅走动的时候不小心被茶几碰倒,顿时大哭起来。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让她感觉"吃惊"。

那位日本妈妈听到儿子的哭声,就过来把他扶起,既没有安慰儿子,也没有拍打茶几,而是郑重其事地说:儿子,你再重新走一遍!于是那个哭泣的孩子就真的再走了一遍。

结果儿子走第二遍时,没有碰到茶几。

中国母亲以为日本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到此结束。

没有想到,接下来,日本妈妈立刻对儿子说道:一个小孩会碰到茶几,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是你走得太快,第二是你走路的时候没有看着前面,第三是你走路的时候在想着别的东西。

中国与国外的教育制度比较

中国与国外的教育制度比较

中国与国外的教育制度比较中国与国外的教育制度有着诸多不同之处,包括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评价体系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与国外教育制度的比较,并分析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1. 教育理念中国教育制度以高分数、升学率和分数的评价为核心,追求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试能力。

这种应试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用能力,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中国教育强调对教师的权威性和学生的纪律性,学生往往需要听从教师的命令和指示。

相比之下,国外教育制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国外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更多地担任辅导员和引导者的角色,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

2. 课程设置中国的教育制度以考试科目为主导,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在这些科目上应付各种考试。

然而,这种设置可能导致学生只注重记忆和应试,而忽略了其他领域的发展。

而国外的教育制度更加注重灵活的课程设置和多元化的学科。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不同的课程,包括音乐、艺术和体育等。

这种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并培养他们的多元化能力。

3. 教学方式中国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灌输式的教学。

教师通常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学生需要被动接受教育。

在教育班级中,学生往往被要求保持安静,听从教师的指示。

与之相反,国外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教师更多地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4. 评价体系中国的教育制度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排名。

这种评价体系导致学生注重应试技巧而非真正的学习,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

与之相对,国外的教育制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教师会综合考虑学生的学术表现、课堂参与、作品展示等多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种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评价。

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 精品文章

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 精品文章

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精品文章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在现代社会中,幼儿教育是家庭和社会重视的焦点之一。

各国的幼儿教育不尽相同,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也存在一些差别。

本文将就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比较和探讨。

一、课程设置在中国,幼儿教育课程设置注重德育为先。

通常包括语言、数学、艺术、体育、社会与科学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学前教育体系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点进行划分,例如3-4岁的启蒙教育、4-5岁的初级教育和5-6岁的高级教育。

而在国外,幼儿教育课程设置更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包括学科知识、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方法中国幼儿教育更强调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知识传授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

而国外的幼儿教育更注重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

教师更多的是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评估体系在中国,幼儿教育的评估主要以考试为主导。

学生需要接受各类考试,如期末考试、升学考试等。

评估的重点在于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国外的幼儿教育更注重综合评估。

教师会通过观察、评估表和作品等多种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四、学习环境中国的幼儿教育主要以学校为主,教室内的学习环境相对封闭。

教师和学生交流相对较少,课堂氛围较为严肃。

而国外的幼儿教育注重创造性和社交性的发展,学校通常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可以自由探索和互动交流,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师资素质中国的幼儿教育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经验。

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并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而国外的幼儿教育更加注重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培训教师的过程更加注重实践经验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总的来说,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体系、学习环境和师资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美启蒙教育区别

中美启蒙教育区别

中美启蒙教育区别
中美两国的启蒙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
的差异。

本文将就中美启蒙教育的区别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了解和思考。

首先,中美启蒙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启蒙教育注重学生的基
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

而在美国,启蒙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中美启蒙教育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在中国,启蒙教育以
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则以接受知识为主。

而在美国,启蒙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采用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此外,中美启蒙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启蒙教育的课程设置
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基础学科,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而在美国,启蒙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中美启蒙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一些
明显的差异。

中美两国的启蒙教育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借鉴。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促使我们对启蒙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与中国有的区别

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与中国有的区别

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与中国有的区别在中国,孩子摔一跤,家长都会很担忧。

而在国外,孩子摔一跤,家长就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让孩子觉得成长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由此可以看出guo外孩子的方法和不一样的。

在日本,家长觉得只有让孩子穿少一点才能增强孩子皮肤温度的调节能力,从而到达御寒的能力,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而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锻炼不是很重视,在大局部父母心里,只要给孩子良好的照顾,让孩子吃饱了,穿暖了,就可以了。

这也让儿童医院总是人满为患,其实孩子的体弱多病,都是父母“轻锻炼”引起的。

而在日本,家长对孩子的身体锻炼特别重视,因此日本的孩子生病的机率很小。

在韩国,家长让孩子单独睡觉。

他们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单独睡觉。

在一开始的时候,孩子如果苦恼,他们会抚慰孩子,告诉孩子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睡觉了,这样他们就会安心抱着自己睡觉。

而在中国,家长不放心孩子自己睡觉,怕出什么事或者晚上蹬被子着凉生病。

其实,从卫生角度来说,让孩子单独睡觉是最科学的,因为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睡觉,呼出的浊气会让孩子吸入,对孩子的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法国,家长会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和自由的时间。

他们觉得给孩子安排一系列的补课,学习,会让孩子失去生活的乐趣,体验到的只是学习的压力,这会给孩子的身心安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法国,有很多孩子娱乐的场所,例如旱冰场,自行车练习场,秋千,跷跷板等,孩子可以通过这些娱乐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并能够很好的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最重视的就是学习。

所以中国的孩子学习压力非常大,因为只要考试成绩不好,就会受到父母的责备。

在这方面,很多孩子长的很瘦小,并不是营养不够,是因为缺少锻炼。

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方面比国外的孩子还要差,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可以借鉴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全方面的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

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

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幼儿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其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幼儿教育和国外幼儿教育在理念、方法和课程安排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不同之处。

一、幼儿教育理念的差别中国幼儿教育注重启蒙教育,尊重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

中国家长普遍强调学术能力的培养,并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

幼儿园教育强调学前教育的功能,主要通过传统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

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使得中国孩子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和记忆能力,适应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

另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可能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比之下,国外幼儿教育更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国外幼儿教育强调自由发展和尊重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主动探索和实践。

教育者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教育模式更注重孩子的快乐体验和自主发展,培养出更加自信、开放和独立的个体。

二、教学方法的差别中国幼儿教育注重教师的指导和控制,教室通常以传统的讲台式布置,强调学科内容的传授和记忆。

教育者主导教学活动,注重纸上知识的掌握。

教室中通常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供有序的学习环境,但可能降低了幼儿的主动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

相比之下,国外幼儿教育更加注重幼儿的体验和主动参与。

教育者充当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环境通常灵活多样,包括角色扮演、室外活动和创造性的游戏等。

教育者重视教育活动中的互动与合作,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和发挥创造力。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课程设置的差别中国幼儿教育课程以传统学科为主,如语言、数学和科学等。

课程内容着重培养孩子的学科知识和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然而,有些人认为这种课程安排过于死板,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中外教育差异

中外教育差异

• 国外的教育优点还有很多,对比之下,就 不难看出我国的教育和国外的差距,有人 说,美国是孩子们的天堂。因为那里的中 小学十分注意利用孩子们的爱玩、好动、 好奇的天性,做到寓教于乐,以调动其学 习的积极性和动手动脑的能力,挖掘每一 个孩子的潜能。中国的教育是孩子们的地 狱,超负荷的学习和作业让孩子们喘不上 来气。 • 另一方面,我上网查阅了现行中外教育的 一些不同,网上的资料我们来具 体看一下:
• 2、高等教育不同层次的对比也很有讲究,比如加拿大 有学院、大学学院、大学几个层次,大学也有医科博士 类大学、综合类大学和普通类大学之分,分类层次和中 国的学制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像大多数的介绍中简单 把“学院”等同于我们的“大专”, 大学等同 于“本 科”,因为他们的方向和目标是不一样的,在加拿大可 能很多“大学”毕业的人因为需要还到“学院”再去学 习。 • 3、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他们的本科有很多是三年的, 而硕士多为一年。有一些专业国内大专毕业也可以直接 到英国读硕士, 这种学制吸引了大 量的中国留学生。 但是,实际上英国的硕士和我们意义上的硕士是不 一 样的, 它是以“完成课程和作业”为标志的课程教育 而不是我们意 义上的以“研究、完成课题”为标志的 学历层次教育。
• 5.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在世界上 优秀的学校里学生的中心地位一直是不 可动摇的。英国的一些著名高等院校成 功经验之一,就是他们很早就实行了导 师制,像牛津、剑桥,15世纪开始就实 行导师制,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关心。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用来填充知识的 容器,而是一个待点燃的火种”。教师 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把这火种点燃。牛 津大学也有句妙 语:“导师对学生喷烟, 直到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苗。”每个 人的火种 是不一样的,需要依靠同学的 力量、靠家长的力量、靠教师的力量一 起把不同的火种点燃。

国外幼儿园教育与国内幼儿园教育的区别

国外幼儿园教育与国内幼儿园教育的区别

国外幼⼉园教育与国内幼⼉园教育的区别这是⼀个⽇新⽉异充满⽣机和活⼒的时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使所有地球上的⼈感到世界变⼩了,地域和疆界已不再成为⼈类⾏动和交往的阻隔。

原来不属于东⽅传统和⽂化的东西已渗透到我们的⽣活中了。

这就使得我们能够接触到国外的幼⼉教育,并与之⽐较取长补短,下⾯我们来看⼀下中、西幼⼉园教育的不同吧。

⼀、⼉童教育观的不同1、社会对教育⼉童的不同观点早在⼋⼗年代⽇本幼⼉教育便进⾏了改⾰,提出幼⼉教育的根本在于为幼⼉准备⼀个适宜的环境,并重视通过⽣活的体验来促进幼⼉⾝⼼的发展。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幼⼉教育内容的规定上也发⽣了重⼤的令⼈注⽬的变化。

原六⼤领域(健康、⾃然、社会、⾳乐、美⼯、语⾔)改为五领域,健康、语⾔两领域不变,其余三领域是:⼈际关系、环境、表现。

这就是说原培养良好的社会⽣活习惯、个⼈⽣活习惯和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关⼼为⽬标的“社会”领域现被“⼈际关系”代替。

其诸⽬标将统帅在培养⼈际交往能⼒这⼀中⼼的⽬标之下。

“⾃然领域”扩⼤为环境,以培养幼⼉“对物关系”能⼒为⽬标,在与家庭、幼⼉园、社区以⾄更⼤范围的社会环境和⾃然环境的接触过程中,让幼⼉学习、认识、改善环境。

原纲要的“⾳乐”、“美⼯”合⼆为----“表现”这清楚的表明现纲要把培养幼⼉对美的兴趣感受⼒,在从事艺术活动中的乐趣、喜悦、⾃我表现能⼒、创造能⼒放到了第⼀位,⽽这正是⾳乐、美术等⼀切艺术教育的本质所在,幼⼉期具体的技能、技巧的学习显然不被强调。

相对⽐来说中国的幼⼉教育⼩学化、成⼈化的倾向⽐较严重;对发展个性存在着错误的理解,有的甚⾄把个性发展与定向发展等同起来,对幼⼉进⾏不适当的“专长定向培养”;教育⽅式上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把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忽视了⼉童游戏对⼉童发展的重要性;只把注意⼒集中在幼⼉的智⼒开发上⾯,忽视幼⼉品德、健康和习惯的发展。

2、教师对教育⼉童的不同观点知识的获得是个能动的过程,⼉童的学习必须成为⼉童主动探索、⾃我思考、提问、⽐较、争论的过程,为⼉童提供这样的机会、创设这样的⽓氛和环境是教师的职责。

加拿大与中国教育模式的8个不同点

加拿大与中国教育模式的8个不同点

加拿大与中国教育模式的8个不同点近几年,去加拿大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国外的教育毕竟和国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那么加拿大教育模式与我国有哪些不同呢?1.理论上我国的教学方法是死记硬背,熟能生巧。

学生每天要背大量的、统一的标准答案或反复做题,加深印象。

其结果是理论基础知识扎实,高智低能。

而加拿大的教学注重学生思维发展,个性、能力的塑造。

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只要意思对了,观点正确即可。

如历史课、政治课、文学课等,一个问题有五点答案,中国要求学生五个要点全都记住,甚至答题时标点、错字都要扣分,而在国外,老师要求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只要记住两点就可,观点对了就算正确。

2.课堂上中国采取的是填鸭式、灌输式、强迫式。

不管学生愿不愿听,老师一人滔滔不绝,学生则是人在课堂上,思绪在窗外,其结果是提不起学生的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发展。

加国的授课,经常采用的是讨论式、辩论式,还有的以书中情节表演角色,自由发挥等。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课下找老师谈自己的见解。

经常参与者可得到高分。

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也增加了学生的思维和胆识。

3.作业上中国学生的作业是重复作题,背诵统一答案。

由于课程门数多,作业量大,有的学生晚上写不完或偷懒,就抄袭作业,应付老师。

国外的作业量不多,但做起来麻烦,费时间。

如文学课,老师要求学生写首诗,写完诗,还要根据诗的内容画出图画,涂上颜色。

再有,学某篇文章,以某个问题为主题,要求学生做出版报。

学生自己需要查找资料,写文章,布置版面。

还有许多作业是以论文形式提交。

相比较之下,学生有了自己的观点,其思维、绘画、美学、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避免了抄袭,作业好坏是得高分的一项。

4.成绩上中国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十分重视分数,每次考试后班级和年级都要大排名,一部分学生平时不很用功,到了期末,老师给出考试范围,突击几天,就能取得高分。

加国则不然,总成绩由五部分组成:出勤、作业、课堂发言、期中、期末各占百分比,期末成绩只占很少一部分。

中国式家庭教育与国外家庭教育的区别

中国式家庭教育与国外家庭教育的区别

中国式家庭教育与国外家庭教育的区别中国式家庭教育与国外家庭教育的区别中国式家庭教育与国外家庭教育的区别——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于: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强调命令与服从,而美国家庭则注重公正和自由。

中国家长大都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

他们往往用自己的意愿来干涉孩子们的自然发展,因此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美国家庭则更重视孩子们的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其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在我国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父母总觉得孩子永远长不大,对孩子的教导会持续到孩子长大以后许多年。

另外,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长者恒为师”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中形成了一种不平等,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规则下生活。

然而近年来,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成了中心。

家长总是对孩子千依百顺,这种溺爱的行为,造成了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

在中国,孩子在家里很少有发言权,参与权,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听话懂规矩。

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自由平等的相处。

在孩子小时候就尊重他,重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他们把孩子看做独立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尊重和理解。

让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美国父母鼓励孩子有独立的合理思想;美国孩子有选择权,美国父母在孩子的有了初步的认知能力时,就很重视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作出决定,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图书,游戏,长大以后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自己选择婚姻对象等等。

美国父母大多不会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

所以,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想像或进行创造性活动(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中国家庭很重视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工作。

中国教育体制与国外的异同

中国教育体制与国外的异同

中国教育体制与国外的异同曹自潭中国是一个历史长达五千余年历史的国家,中国的教育可以追溯到商朝甚至更早,当时的教育的对象主要面及贵族子弟,学习内容以文武、礼仪、乐舞等为主,在天文、曆法方面也多有涉及。

而老师则由巫师、乐师或者政府官员充当。

然后再春秋战国时我国教育达到第一个高潮,那是,百家争鸣,各个学派层出不穷。

一直到汉朝汉武帝时期,董仲书在和汉武帝对话的过程中提出教育改革的重要建议,他相信“天人感应”,主张将所有学说统一到一家之上,为政治服务,提出“兴太学以养士”,“重选举以选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

至此,儒家学派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确定了。

这种体制今本上一成不变的持续了几千年,知道近代国门被打开,国外的体制进入中国,中国的体制开始变化,在民国时期开始由中国特有的议员化教育向西方的多元化教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全国的解放,旧中国教育系的课程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具体表现在:第一,旧课程是从外国(尤其是美国)抄袭和贩卖来的,具有严重的半殖民地色彩;第二,为教育而教育,课程根本超脱于政治之外,不能很好地为新民主主义政治服务;第三,理论与实际脱节,许多课程的设立,仅仅是为了理论的探讨,而未曾考虑到实际的应用;第四,课程繁多,且内容重复,等等。

之后中国基本上全部借鉴苏联的教育模式,直到改革开放,中国教育才真正开始以中国特色的方式和世界教育接轨。

再看看国外的教育体制的历史,先说说西方的教育思想和体制,西方教育体制历史没有中国的的时间长。

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古希腊文明被称做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因此古希腊的教育也可以被称为西方教育的开端。

它及其重视,中国的教育体制文化的教育,重视修辞学、演说、辩论的教育,也注重公民思想的表达。

中世纪时期,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由于基督教罗马国教而大大的发展起来,基督教的圣经教育,经院教育开始昌盛,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制。

中国与国外的教育制度比较

中国与国外的教育制度比较

中国与国外的教育制度比较中国和国外的教育制度有很多不同之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比较中国和国外的教育制度,并阐述它们的异同,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首先,中国的教育制度注重考试成绩并强调纸上得来终觉浅。

在中国,学生通常会花大量的时间准备高考和其他各种考试。

整个教育系统都以高分为优势,学生被教导为了取得好成绩而背诵考试内容,而不是深入理解知识。

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使学生缺乏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相比之下,一些国外的教育制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教育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才能,并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和创新。

学生在这种教育制度下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学科,并将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这种教育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更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一个区别在于,中国的教育制度强调传统的知识传授。

学生对文言文、古诗词等传统文化有较高的要求,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

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在学术方面取得好成绩,但可能会忽视其他重要的技能,如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与此相反,国外的一些教育制度更加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探索,从而获得更多的实际经验。

他们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交流和团队合作发展沟通技巧。

另一个差异在于教育资源的分配。

在中国,一些大城市的重点学校资源丰富,而农村地区和一些边远地区的学校则十分缺乏教育资源。

这导致了城乡教育不平衡的问题。

相比之下,国外的一些国家普遍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无论是在教学质量还是资源配置方面。

然而,中国的教育制度也有其优点。

中国的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各种学科都有较为扎实的理解。

此外,中国的教育制度高度重视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以及纪律和责任感的塑造,这在塑造学生的个性和价值观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中国和国外的教育制度有很多不同之处。

中国的教育制度强调考试和知识的传授,而国外的一些教育制度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用技能的培养。

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差别

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差别

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差别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当代世界猛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随着中国加入WTO,各种竞争更是日趋猛烈。

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能否适应当今世界的猛烈的竞争环境呢?“填鸭”式的教育与“放羊”式的教育何者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要求呢?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怎么说何在呢?中国的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几乎包揽所有奖牌,正当我们为这些所谓的“神童”欢呼雀跃时,西方却又多了几位诺贝尔奖得主。

什么缘故这些“神童”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专门少有人再做出更辉煌的成就,什么缘故许多获得诺贝尔奖的是西方人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呢?或许有人会埋怨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条件,经费等等不如西方国家,事实上不然。

专门多名牌高校他们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条件,但是他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中也并非人人差不多上有大成就者,缘故何在?中西教育的差别何在,何者更能适应世界的需要呢?一个人所受到的教育不仅来自学校,还有来自家庭和社会。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一下中西教育的差异,期望能给大伙儿一点启发。

一、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中国,小孩(专门是独生子女)被当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只明白得如何去满足小孩的需要,而未想过如何让小孩学会独立。

在中国,小孩在未成家之前,父母一直把他们看成是不明白事的小孩,假如小孩有了自己的方法,想出去闯一闯时,父母往往会加以阻止“长大了,翅膀硬了,不再需要我们了是不是……”,他们适应于为自己的小孩安排好以后,让小孩照着所安排好的打算行事。

“你应该考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毕业后去哪里留学或是工作……”这些小孩都要听父母的。

而在西方专门多国家,小孩在年满18周岁甚至更小就离开家,学会独立生活,他们不喜爱伸手向父母要钱,而是靠自己去挣。

对比这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国的小孩能够说是比西方的小孩幸福的多,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缺少锤炼自己的机会,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小孩的独立生活与克服困难的能力远远不如西方的小孩。

中 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

中 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

中国幼儿教育与国外幼儿教育的差别咱今儿就来唠唠中国幼儿教育和国外幼儿教育那些事儿。

我家小侄子上幼儿园那会,有件事儿让我印象特别深。

有一天放学,小侄子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手里拿着一幅画,说是在幼儿园画的。

画的是一家人在公园里玩耍,虽然线条歪歪扭扭,但能看出孩子满满的想象力。

我当时就想,这就是咱们中国幼儿教育的一个小缩影,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感知和表达。

中国的幼儿教育呢,通常比较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品德的培养。

像数数、认字、讲礼貌这些,都是早早地就开始教了。

幼儿园的老师们会精心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比如说,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认识数字,或者讲一些小故事来引导孩子们懂得分享和友爱。

再说说国外的幼儿教育,我有个朋友在国外生活,他家孩子上的幼儿园那叫一个“自由奔放”。

有一次朋友给我分享他家孩子在幼儿园的经历,说有一天幼儿园组织小朋友们去农场参观,让孩子们亲自去摸摸小羊、喂喂小鸡,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这在咱们国内的幼儿园可能不那么常见。

国外的幼儿教育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自主探索。

他们不太会给孩子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而是鼓励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尝试和发现。

比如说,在教室里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和材料,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想要玩什么,怎么玩。

老师更多的是在旁边观察和引导,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中国的幼儿教育环境相对比较规范和有序,孩子们在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氛围中成长。

幼儿园的设施也越来越完善,滑梯、跷跷板、秋千应有尽有,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空间。

而且,很多幼儿园还会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国外的幼儿教育则更强调与自然的接触和实践。

像一些幼儿园会经常带孩子去森林里徒步,观察四季的变化,或者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种植蔬菜,体验劳动的乐趣。

这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教育方式,能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世界。

中国的家长们普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比较关注,希望孩子能在幼儿园里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将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你看清中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的差别

教你看清中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的差别

教你看清中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的差别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中国和外国的教育区别在哪里。

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的差别到底在哪一、教育理念不同中国的教育理念与美国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

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中国的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美国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无论是各门课程的课程学习报告、设计报告还是期末考试,中国大学更为重视学生的答案是否符合“标准”;而美国大学更看重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

这也是国内教育与西方教育的重要区别。

国内的学生往往有惊人的记忆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基础,这也是中国学生能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佳绩的原因,但是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去参与、实践、创造,许多课程都安排有案例学习与讨论的时间以及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陈述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老师对学生的面授时间很短,大约为学生所用学习时间的30%左右。

其余时间要靠学生自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才能学懂有关的知识。

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学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由于他们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态度不同,学习的效果就有天壤之别。

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并提问。

虽然有些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老师都会认真解答。

而有的问题则非常尖锐,学生甚至可对老师的观点进行反驳。

课程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对现行政策或评估方法进行批判性的论述。

美国高校老师对学生的课程报告或者课程设计的评阅多以鼓励为主:对思维独特、见解不一般的学生大加褒扬;即使一些学生的报告刚刚过关,老师也可以从报告中找到文章的亮点予以鼓励。

这些鼓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可明白自己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美国的教育体制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看重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国内学生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和自我发展、提高方面,团队意识不强。

中国教育体制与国外的异同

中国教育体制与国外的异同

中国教育体制与国外的异同教育体制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人才培养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教育体制和国外国家的教育体制在许多方面有着明显的异同。

首先,中国教育体制与国外教育体制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投资,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虽然教育资源逐渐向基层学校和农村学校倾斜,但在大城市或者发达国家的教育资源仍要比较丰富。

相比之下,许多国家把教育投资优先考虑到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欧美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所优秀的大学,国人广泛接受教育的机会相对国外要少很多。

其次,中国教育体制与国外教育体制的教学模式不一样。

中国教育体制注重纪律和考试,学生要面临严格的考核体系,主菜教育是非常注重课本和知识体系的,这使得学生在实践中的创造性和思辨性不够。

相较于此,国外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和经验交流,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升华和应用,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的学校注重学生创造性,发展才艺和特长,培养考试之外的能力,这种教育模式注重的是创造性和思辨性的培养。

第三,中国教育体制与国外教育体制的选拔方式和评价方式有所不同。

中国大学招生以高考为主要方式,重视文化课的考核,而国外则注重评价考生的适应能力和考生的考试之外的技能和经验。

国外对学生多维度全面素质的评价,不仅考虑学习成绩、特长,还要考虑学生的人际交往、领导力和社交能力等软实力。

相对比较,国外教育评价制度更体现出综合素质教育中多元化的特点,使得学生培养的方向更加立体化和人性化。

综上所述,中国教育体制与国外教育体制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教学模式和考评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教育改革仍需不断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果,引进适合中国国情的经验和方法,逐渐扩大教育公平、改进教育质量、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到更高层次。

中外教育差异 ppt课件

中外教育差异 ppt课件
中外教育差异
三、“封闭式教育”与“开放性教育” 我国传统教育有意或无意地把学生封闭在狭小空间的学
校内,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内,有意或无意地割断学生与 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与连接,有意或无意地轻视动 手能力,忽视社会实践。封闭式教育驯养的学生大多为“腐 儒”、“书橱”、“书呆子”、“应试机器”。 国外的先进 教育,注重“开放性教育”,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鼓励 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善于吸纳全人类的文 化遗产,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张扬个性,发展 自我。 报载,中外美术课,同样画苹果。中国老师先在黑板 上画一个标准的“苹果”,学生照着老师的“苹果”作画。 美国的老师,是先拎来一筐苹果,后分给每一个学生一个苹 果,仔细观察,再让学生画出苹果。我国传统教育中知识脱 离实际,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端,日趋明显“差异性教育”。
中外教育差异
4、从知识层面来说,西方教育更容易发掘天才: 西方教育 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 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 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 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 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 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 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 “精英”。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灌输 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以数学为例,中 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 青”的地步;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 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 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 影响。
中外教育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差别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十分独特而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打椅子”。

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样的场景:一个小孩子不小心被一把椅子碰倒,孩子的妈妈会很心疼地把孩子从地上扶起来,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指着椅子说:都是“这个椅子”不好,让俺宝宝摔倒了。

妈妈打“这个椅子”给宝宝出气,于是妈妈就使劲地拍打“那把椅子”。

显然,“那把椅子”是不会错的,当然母亲似乎也是没有错的,只是她在安慰儿子的时候,用错了教育的方法而已。

儿子会从被椅子碰倒的“疼痛”中吸取“教训”吗?
我想是不会的,而且儿子很可能还会在相同地方摔倒“第二次”。

因为儿子看到有错的是“椅子”,而不是他。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育方法还很容易培养儿子推脱责任,不能自我反省的惯性思维。

当他慢慢长大,被人生路上的一些“沟沟坎坎”而“绊倒”的时候,他也会养成一种找各种客观理由而不愿意自责自省的坏习惯。

一位旅居日本东京的中国母亲回国省亲,和国内亲人谈到“打椅子”现象时,说了她在日本的见闻。

这位母亲说,日本东京的一个家庭,看到一个3岁的孩子在客厅走动的时候不小心被茶几碰倒,顿时大哭起来。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让她感觉“吃惊”。

那位日本妈妈听到儿子的哭声,就过来把他扶起,既没有安慰儿子,也没有拍打茶几,而是郑重其事地说:儿子,你再重新走一遍!于是那个哭泣的孩子就真的再走了一遍。

结果儿子走第二遍时,没有碰到茶几。

中国母亲以为日本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到此结束。

没有想到,接下来,日本妈妈立刻对儿子说道:一个小孩会碰到茶几,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是你走得太快,第二是你走路的时候没有看着前面,第三是你走路的时候在想着别的东西。

那么你刚才被茶几碰倒,是哪一种情况呢?最后,中国母亲感慨地说,那位东京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对她而言,不亚于进行一场家庭教育的“革命”。

无独有偶,一位刚到美国定居的年轻中国母亲在给家人发的一封电子邮件里,也描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这位年轻的中国母亲在电子邮件里这样写道:一天上午,我从商店出来在路边等车,看见一个年轻的美国妈妈带着一个小孩走在人行横道上,孩子看起来三四岁的样子,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个小孩突然摔了一跤,年轻的美国妈妈走到孩子身边,并没有弯下身子把儿子扶起,而是大声说了一句:卢迪,男子汉,站起来!然而,那个小孩子显然是摔疼了,不但没有从地上站起来,还开始哭了起来。

没有想到,那个年轻的美国妈妈又对孩子
说了一声:卢迪,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妈妈相信你一定会站起来!也许是妈妈的鼓励,那个孩子真的从摔倒的地方站了起来。

年轻的美国妈妈拉着孩子的手走到路边,然后蹲下身子,注视着孩子的眼睛又说:知道吗?卢迪,以后再摔倒,要学会自己站起来,你看你刚才的样子,像个咱们家的男子汉吗?你在家里不是说过,长大了要保护妈妈,你刚才那样子怎么保护妈妈呀?
在电子邮件的结尾,年轻的中国母亲又写道:看到美国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才知道自己以前在国内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落后甚至是错误的。

也许国外年轻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并非绝对正确,但却不能不引起中国母亲的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