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一章_化学的魅力_1.1_化学使世界更美好_同步检测题(有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_0
通过认知冲突引
是物理变化?我们把这题实体化
出化学变化
做个实验(烧纸),纸能燃烧,灰
烬不能再燃烧,两者是不同的物
质,所以在这个变化中,生成了其
他物质也就是新的物质。
实验(镁带燃烧):我们再来看看
书本第四页实验三的镁带燃烧,大
家注意观察燃烧前镁带的颜色状
态、燃烧时的现象和燃烧后变成什
么,这个实验有个注意事项,大家
一起读一遍,点燃后预备起。大家
观察到什么现象?很完整,生成的 银 白 色 的 镁 带 剧
白色固体是原来没有的氧化镁,这 烈燃烧,发出耀眼
是这个变化的文字表达式,还有这 白光,生成白色的
些物质对应的符号。
固体
板书:二、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
成的变化。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
变化。
a.镁带燃烧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
水
Ca(OH)2 CO2
CaCO3
H20
实验(把酸滴到大理石上):
讲述:我们来实行第二个实验,把
酸滴到大理石上,这是我们常见的
瓷砖用的大理石块。这是实验室中 大 理 石 表 面 产 生 为 接 下 来 实 验 仪
常见试剂稀盐酸。这个试剂瓶由细 气泡
器的操作铺垫
口瓶和胶头滴管组成,取少量液体
出现白色浑浊
利用实验调动学
化 我们知道的人是吸入氧气,吐出二
生对于化学的兴
氧化碳的,所以我们吹气其实就是
趣,同时解释原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
因,让学生在兴趣
体,两者反应作用后,看到白色浑
中学习知识。
浊是因为生成的新物质难溶于水,
这种新物质就是碳酸钙。请大家记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化学研究什么》2
第1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学习目标】 1.认识化学研究的对象;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能判断简单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正确判断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学习要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差别,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判断。
【学习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学习过程】回想前面所学内容,回复以下问题:碳酸氢铵加热后变为了什么?此变化过程中陪伴哪些现象?教材P1-5铁生锈的实验中铁变为了什么?此变化过程中陪伴的现象有哪些?二、思虑与沟通〔一〕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等根基自然科学。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变化1.蜡烛焚烧实验蜡烛一般是由是是板是和制成。
刚点燃时我们察看到的现象;点燃一分钟后的现象;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可以察看到白瓷;在吹灭蜡烛的瞬时察看到的现象。
思虑:用燃着的火柴不直接接触棉纱芯,可否将蜡烛点燃?2.物理变化如、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例都属于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如、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例都属于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常陪伴的现象在化学变化中,常陪伴一些现象如等等,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能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差别是例题: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是。
〔填序号〕A.汽油挥发;B .木材做成课桌;C.食品腐败;D.钢铁生锈; E .樟脑丸渐渐消逝;F.烧制陶器;G.汽油去油污;H.植物的光合作用; L.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三〕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都属于。
金刚石硬度大,加工成钻石很困难,这是金刚石的性质;灼热的金刚石可以在液态氧中焚烧是金刚石的性质。
例题:1.水是大家熟习的物质请你说出水的物理性质〔起码说5点〕。
2.怎样鉴识以下物质?写出所利用的详细性质〔1〕厨房中食盐和白糖〔2〕蒸馏水和酒精〔3〕铁片和锌片〔4〕铜片和铝片〔5〕澄清石灰水和自来水;;;;。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_1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第1课时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一、设计思想化学使世界更美好是初中化学的开篇,要让学生了解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化学是研究什么的,为什么要学化学,怎样学化学,化学学科对促动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对学生今后喜爱化学、学好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通过协助、指导学生实行实验探究学习,使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及它们的本质区别,通过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但也包含物理变化这个现象,辩证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科思想方法,挖掘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也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梳理物质的性质和研究物质的性质、用途的一般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等,使他们逐步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思维。
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改变被动学习的方式,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水平。
通过了解镁在生活中的应用来学习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渗透化学学科思想。
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它们的本质区别,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2.通过探究镁的性质,初步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激发创新意识,提升思维。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深化对化学的理解,激发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及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
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有目的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四、教学用品药品:氢氧化钠溶液、镁、白醋、蜡烛。
仪器:试管、细口瓶、胶头滴管、坩埚钳、酒精灯、石棉网、砂纸、电池、电珠、电线。
媒体:多媒体电脑、PPT课件。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_2
二、物质的性质
1. 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y):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 度、溶解度等
2. 化学性质(chemical property):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3.性质与变化的区别
判别下列描述是性质还是变化? 1. 镁带燃烧、镁带能燃烧、镁带燃烧 后生成了氧化镁 2. 酒精挥发、酒精易挥发
学会让自己安静,把思维沉浸下来,慢慢降低对事物的欲望。把自我经常归零,每天都是新的起点,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你对事物的欲望适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当的降低,会赢得更多的求胜机会。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作业: 1. 阅读课本P6~9,感受化学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感悟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2. 完成课本P16《思考与复习》 2、3、5、7
每一片绿叶都有向阳的需要,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教师的呵护。(刘玉春) 勇往直前,决不放弃!
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 ,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的命运,但我们可以用愉悦的表情面对命运。 朋友间的不和,就是敌人进攻的机会。——伊索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失败只是暂时停止成功,假如我不能,我就一定要;假如我要,我就一定能! 一棵小草,也许永远不能成为参天大树,但它可能做最绿最坚强的小草;一滴水,也许永远不能像长江大河一样奔腾,但它可以成为所有水中 的最纯的那一滴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_12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能识别化学研究的对象。
2.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能判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3.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能判别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在学习化学研究对象的过程中,初识自然科学分类的方法。
2.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感受化学变化的各种现象,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对化学好奇心的基础上,逐步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化学变化及其主要特征。
2.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三、教学难点1.物质化学变化与物质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五、教学板书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一、物质变化1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物质三态变化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铁生锈3体验化学变化(1)向大理石上滴酸有气体产生(2)向石灰水中吹气有沉淀生成(3)镁带燃烧发光、发热二、物质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等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铁能够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三、化学变化和性质的区别变化性质铁生锈铁能够生锈镁条燃烧镁条能够燃烧指变化过程一般用“能够”、“易”、“具有”、“能够”等词六、作业化学练习册P1-2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一)六、教学反思今天是上课的第一天,三个班级的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当演示实验中有气泡、沉淀、燃烧发光发热时,他们都很兴奋,对于我的提问能积极回应。
这是个好的开始,我希望以后多给他们看实验或视频,让他们能更加深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附表1:附表2: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过程与方法1.在理解化学实验过程中,感受化学变化的各种现象,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化学在提升现代化生活质量和促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1)
智。
培根
古代的化学
火的使用---化学前沿
制陶瓷 造纸
火药
酿酒 早期炼铜、炼铁
染料
门捷列
夫------元素 周期表
近代的化学
阿伏加 德罗----分子 学说
道尔顿----原 子学说
氢H 氮N 镁 Mg
氦 He 碳 C 氧 O 钠 Na
钙 Ca
铝的轻盈美观,不易生锈, 铝合金的可与钢铁媲美的强
现代的化学
Go Into Chemical World
精细
浪漫
深邃
梦想 成真
化学梦
一、化学有趣、 有法
魔术:清水变牛奶
学习工具:化学实验
1 23 4
无色变 红色
气泡
白色沉 淀
二、化学有用
防火
日常
衣
调温
防弹 宇航
行
医疗
能 源
有毒有害变为无毒无害
三、化学研究 对象和内容
1、自然科学研究对象
摩托车和汽车的加速行使
风力发电
蜡
化
烛
学
生物学科
物理学科
燃 烧
学 科
练一练:
1、以下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是( C )
A、培育水稻新品种 B、地球板块移动推测地震发生 C、不断研究开发新的化工原料,造福人类 D、电脑软件的开发
想一想
化学的研究物质的什么?
大洋深处“可 燃冰”含有什 么物质?
(组成是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度和硬度,使铝成为生活中
金属制品的主角
形形色色的铝制品
铝箔包装材 料
铝合金幕墙
有的塑料非常坚固,可以制造人造骨骼,人造关节,在人 体中不会有排异作用,已为数百万伤病人带来福音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_9
课时练P1-3
精炼与提升1.1(1)
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如何记录化学实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课堂实验
体验
化学变化
小结
课堂检测
讲解:世界是由物体组成的。在化学上我们称为物质。你们已经接触到物理学,生物学--,今天大家就要接触到一门新的学科--化学。
观察:物理、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物质,仅仅他们研究的角度不同,根据以下图示我们能否找出它们属于哪门学科研究的范畴呢?(图1.1-1—1.1-5ppt)
举例:要求学生举出常见的几个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练习1: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讲出判断的依据。(ppt)
讲解: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蜡烛燃烧这个化学变化。它除了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之外,还发生了什么情况?
板书: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我们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生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例,接下来我们通过专业的化学实验来体验化学变化。
设问:化学究竟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
讲解: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这2张图片是化学的研究范畴?在这个过程中,铁变为了什么物质?
蜡烛又变成了什么物质?
讲解:我们把这种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板书:化学变化
设问:将纸张一撕二,观察有没有新物质产生?
板书:我们将这种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现象: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放热。
文字表达式:
镁+氧气→氧化镁
MgO2MgO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三个实验的现象、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
课堂练习
看图回答。
思考回答
看图回答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体验化学变化
▪ 实验1、把盐酸滴到大理石上
观察现象
反应前
块状大理石与无色稀盐酸溶液
反应时
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后
块状大理石逐渐溶解
化学反应表达式: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体验化学变化▪ Fra bibliotek验2、向石灰水吹气
观察现象
实验前 实验时 实验后
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 石灰水逐渐变混浊 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
化学的魅力
化学的起源
石灰窑
越王勾践剑
▪ 当工作人员首度开箱亮出越王勾践剑时,在 场记者无不惊叹连连。一把在地下埋藏了 2000多年的古剑,居然毫无锈蚀,且依然锋 利无比,闪烁着炫目的青光,寒气逼人!20 多层的复印纸,剑从中间“唰”一声一划全 破。怪不得它是我国收藏的第一号名剑,享 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
▪ 金属铝成为生活中金属制品的主角 ▪ 化学材料——塑料用途越来越广 ▪ 新型材料的开发 ▪ 化学合成的各种药物为治疗疾病作出贡献
19世纪 低成本钢铁冶炼方法的发明,使钢铁 产量猛增,成为当今主要的结构材料
上海南站钢结构圆形屋顶200506完工(直径256米)
化学为城市建筑提供了水泥、玻璃、 钢材等材料
青铜之冠——司母戊大方鼎
▪ 商后期(约公元前 十四世纪--公元前 十一世纪) 我国 目前已出土最负盛 名的四足方鼎。高 133厘米、口长 110厘米、口宽79 厘米、重832.84千 克。立耳,柱足, 腹长方形,饰饕餮 纹,腹内壁铸铭文 “司(或释后)母 戊”三字。
现代生活更离不开化学
▪ 低成本的钢铁冶炼方法使钢铁成为当今的主 要结构材料
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朱熹 计较的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迷失的太久便成了一种痛苦。过多的在乎会减少人生的乐趣,看淡了一切也就多了生命的释然。 付出就要赢得回报,这是永恒的真理,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突破它。然而,如果有人能够超越它的限制,付出而不求回报,那么他一定会得到 得更多。 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最可怜。 先淡后浓,先疏后密,先远后近,交友之道也。 林宥嘉《拥有》:快乐时你不必分心想起我,难过时一定记得联络我。让我分享你的苦,带走你的优愁,我只求这样把你拥有。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培根 不要吃着碗里的惦记锅里的,直接抱着锅吃多省心。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物质的运动和变化》4
1.1 化学初理解〔2课时〕一、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化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会与物理、生物等其余学科划分【过程与方法】1、经过丰富的图片、视频直观认识化学世界的丰富多彩2、初次接触化学实验,初识正确的操作方法。
【感情态度价值观】1、经过认识化学在文明世界里起到的作用,并着手做实验,进而产生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准确态度。
2、经过着手实验深切地领会化学变化带来的科学乐趣,并逐渐培育出谨慎科学的实验态度。
二、教课重、难点【要点】1、掌握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的观点。
会推行三个化学实验,正确记录实验现象【难点】1、经过察看实验现象,推测出实验结论,并会用文字表达式加以表达三、【主要流程与板书】〔第一课时〕一、化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对象:物质2、研究内容:构成、构造、性质、变化规律3、化学的定义:一门研究物质的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二、化学的变化与性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观点有新物质生成无新物质生成表达在化学变化中体不需要化学变化就现出来性质能表达出来的性质联系化学变化中常陪伴着物理变化均是物质性质差别有无新物质生成能否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达实例焚烧、变质三态变化、形变可燃性、易变质硬度、颜色、气味性质与变变化:表示过程、事件化的性质:表示性质、水平联系三、化学的历史与将来〔第二课时〕四、体验化学变化1、体验焚烧〔1〕点燃镁带——实验、察看、记录〔现象、结论、文字表达式〕〔2〕蜡烛焚烧2、体验颜色的变化〔1〕制作紫甘蓝指示剂并用其测平时用品的酸碱度3、体验积淀的生成〔1〕石灰水中吹气——实验、察看、记录〔现象、结论、文字表达式〕4、体验气体的产生〔1〕大理石上滴加盐酸——实验、察看、记录〔现象、结论、文字表达式〕四、【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板块教师、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引入图片:1、商场中巧克力从身旁的事件引2、天津港爆炸发学生对主题的T:看到这些,你会想到什么?思虑站在化学的角度又有哪些不一样的着要点化学研究范围书籍图片环绕中心内容辨阅读,思虑,分辨各样学科的研究范围或许说是研究析化学与物理、生对象是什么?环绕这个对象,化学研究它的哪些方面物的关系化学研究物质的呢?我们来看几个实质例子1、性质1、造假奶粉2、构成2、黄金伙伴3、构造3、人造金刚石的应用4、变化过程4、不锈钢的出生化学变化五彩斑斓的世界里随时随处都演出着化学变化,自然用形象的例子便也有物理变化的身影,他们之间又有哪些差别与联系于学生理解呢?用生动的例子引T:一张纸对折、对撕、烧掉导学生对化学发S:小组议论,派代表展远景的思虑与展望化学性质T:介绍观点,指引学生从化学变化引申入化学性质对中国化学历史性质与变化的辨的介绍激发学生析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产生辨证化学的历史T:化学历史介绍思想,用辨证的眼和将来世界、中国光对待同一个事视频:巴氏夫化学创始将来的广告片段物T:从广告中,你获得什么讯息,这些和我们今日的学习又有什么关系S:你所认识的化学前沿辩证的对待化学T:化学带来的损坏性展开S:思虑表达对事物辩证性的思虑T:变废为宝——17岁少年治理大海——化学生物新能源教辅+每天一练议论总结作业部署教课反省:第二课时板块教师、学生活动设计目的复习迅速问答:复习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T:化学变化、化学与物理的差别;化学性质、变化与性质的差别S:回复体验化学实验演示实验T:1、镁带焚烧1、蜡烛焚烧3、紫甘蓝显色4、石灰水吹气5、碳酸钙加盐酸6、纸张分馏S:察看实验,表达实验现象文字表达式的理T:指引学生学会书写文字表达式解与书写1、镁带焚烧2、蜡烛焚烧3、石灰水吹气4、碳酸钙加盐酸5、纸张分馏、有机物焚烧培育学生优秀的察看实验的水平从事实出发培育学生联系与联想水平,重申不要照本宣科表达式与现象作业部署教辅对应+每天一练教课反省:。
沪教上海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_3优质课件PPT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 棒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 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
3.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 A. 木材做成桌椅 B. 水结成冰 C. 燃放焰火 D. 砂纸除去铁钉表面铁锈
4. 下列成语中,能体现化学变化 的是___。 A. 死灰复燃 B. 木已成舟 C. 磨杵成针 D. 积土成山
5.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 A. 高梁酿酒 B. 自来水煮沸 C. 冰雪融化 D. 蜡烛熔化
硬度、密度、溶解度等。
氧气:无色、无味、气体等 能与镁带反应
常见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
硬度、密度、溶解度等。
食醋:深褐色、酸味、液体等 能与水垢反应
铝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它 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密度较 小(2.7g/c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 热性,所以,铝可以制成炊具。铝在 空气中容易跟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 保护层——氧化铝,所以,铝锅、铝 水壶表面都有一层氧化铝,它能起到 一定的保护作用。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化学研究什么》1
化学促动社会展开【教课目的】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经过文字、图片、音像获得有关信息,初步学会使用比较、概括、慨括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推行加工。
3、感觉并赏识化学对改良个人生活和促动社会展开的踊跃作用,着重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理解化学学习的价值。
4、激发学生亲密化学,热爱化学并盼望认识化学的感情。
【教课要点】培育学生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化学。
【教课难点】怎样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什么〞。
【教课准备】实验准备AgNO3溶液HCl 溶液NaOH溶液酚酞CuSO4溶液试管小烧杯预先用酚酞写好“化学大世界〞的白纸并晾干【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方案】一、创建情形,引入新课请三名学生疏别登台表演:甲:〔展现A、B两种无色液体〕请大家猜想:假如把这两种液体混淆在一同会有什么现象呢?〔在同学们畅所欲言后〕甲:[向盛有A液体〔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 B液体〔AgNO3溶液〕。
]〔在同学们吃惊的眼光中〕甲:我表演的节目叫:“清水变牛奶〞,可是不可以喝!乙:这有什么稀罕,我也会表演〔展现C、D两种无色液体〕,我也请大家猜一猜,假如把它们混在一同会有什么现象呢?〔在同学们畅所欲言后〕乙:[向盛有C液体〔NaOH溶液〕的烧杯内,逐滴滴入D液体〔无色酚酞〕]〔在同学们期望的眼光中〕乙:我的节目叫“花开花落知多少〞。
丙:我是一个制造商,产品是什么呢?〔展现蓝色的E液体和无色的F液体〕。
丙:[向盛有E液体〔CuSO4溶液〕的试管中倒入无色的F液体〔NaOH溶液〕,倒出试管上层清液后,将蓝色积淀物移到一个小果冻盒内。
]丙:同学们,我的产品是什么呢——“果冻〞,但这类假果冻是不可以吃的。
师:感谢三位同学的出色表演,同时感谢全部同学的踊跃参加。
这些风趣的现象都与化学亲密有关。
〔将喷雾壶内液体向一张白纸喷去,白纸显示出红色的“化学大世界〞。
〕下边让我们大家一同走进这神奇的“化学大世界〞。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 第一章 化学的魅力 复习重点
沪教版化学的魅力知识点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化学: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呼吸作用、食物的变质、燃烧、铁生锈、鞭炮爆炸、粮食酿酒、火药、造纸术) 物理变化: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形状、状态的变化,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折纸)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有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特征、属性):可、易、会、是 变化(过程):怎么样了、变成什么了、怎么了体验化学实验化学变化的条件:常温、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沉淀、生成气体。
1.2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灼伤:浓酸:先用棉布吸,用清水、3%~5%小苏打溶液、清水逐一冲洗 浓碱: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或醋酸反复冲洗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胶头滴管、洗涤仪器洗涤方法:振荡试管,拇食中三指拿,离试管口的1/3处,手腕用力甩动。
洗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试管放置:倒放晾干搭建装置: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试剂取用的原则①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未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约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大颗粒: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小颗粒:药匙、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液体试剂的取用取用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法操作要点:先取下细口瓶的瓶塞,倒放在桌子上,再让标签对着手心拿起瓶子,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缓缓倒入。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物质的运动和变化》2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题学习目标: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观点及差别,并能使用观点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观点,知道两者的差别,,并能正确加以划分理解化学变化的根本特点,理解反应现象和实质的联系。
联系生活实质并经过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要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观点与判断。
学习难点:性质和变化的差别实验仪器:铁架台、试管(4支)、酒精灯、玻璃片、带直角导管的单孔塞、研钵、研杵、火柴实验药品;水〔烧杯装〕、硫酸铜晶体、澄清石灰水、蜡烛、氧气(一瓶)、二氧化碳〔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石灰石引入新课:人间的万物老是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如雪的形成、燃放烟火、云的形成、焚烧蜡烛。
这些变化共分为几类,怎样划分他们呢?人间的万物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如把纸张剪碎是物理变化,而纸张焚烧是化学变化。
那么,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让我们先看几组实验。
合作研究: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解说〕察看实验的步骤变化前:察看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能否需要加热或其余条件〕。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有无积淀、气体生成,能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变化后:察看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阅读〕P6~P7课文内容及有关插图回复以下问题:察看:认真察看教师演示的几个实验,并将实验现象纪录以下表:实验一:水的沸腾把盛有少许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以下列图。
在试管底部当心加热至水沸腾。
把一块干净的表面皿移近试管口,察看现象。
实验二:胆矾的研碎取少许胆矾放在研钵中。
用研杵把胆矾研碎,察看现象。
实验三: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取少许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
向此中参加少许的水,振荡直到变为澄清溶液。
向此中一只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察看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实验四: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将少许的石灰石放入乏味的试管中,向此中参加少许稀盐酸。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物质的运动和变化》0
化学的魅力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第1课时〕一、教材剖析本节教材位于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也是学生打开化学世界大门的第一堂课。
其主要内容包含“两个性质〞;“两个变化〞;说了然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化学研究的内容;利用化学给社会带来的促动作用,感觉化学的魅力。
本节课要让学生意会到化学根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调换学生关于化学学习的踊跃性,为此后的教课打下感情根基。
同时,“两个变化〞的学习是化学学习的初步,逐渐培育学生从化学的角度理解世界。
知道“两个变化〞的观点和实质差别也是为后边“两个性质〞的学习打下根基。
学生可能会对判断经典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产生问题,要经过重申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这个与物理变化实质的不一样,来辅助学生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观点及实质差别。
〔2〕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1〕在理解化学研究对象的过程中,注意自然科学根安分类的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意会化学的研究对象,感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构成、构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体验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觉化学的魅力。
三、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观点及实质差别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课难点: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四、教课用品电脑多媒体、PPT课件、实验用品〔火柴、酒精灯、两张纸、镁带、盐酸、大理石、澄清石灰水、石棉网、坩埚钳、烧杯〕。
五、流程图创建情境定义“化学〞物质的变化体验化学二者实质差别化学的奉献并判断“两个变化〞总结六、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引入:同学们好,我姓陈,大家能课够叫我陈老师,自然一些同学上学导期就理解我了,本学期大家就要跟入着我来一同理解化学这个新朋友了。
我们生活中随地可见的书包、笔袋、书籍,平常一点叫“东西〞,好听一点呢叫“物件〞,那我们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科学一点,我们称其为“物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第1节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是
变化。金刚石坚硬是 金刚石的
金刚石能燃烧是金刚石的 性质。
性质。
5.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矿石粉碎 B.木材烧焦变黑 C.酒精挥发 D.冰熔化成水
6.下列物质的性质,属化学性质的是 A.煤气能燃烧 B.液氧呈淡蓝色 C.糖能溶于水 D. 通常情况下氮气没有气味 7.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 A.有状态变化 B.有颜色变化 C.有发光.发热 D.有新物质生成 8.下列属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A.木炭是黑色固体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D.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符号表达式: Mg + O2 点燃 MgO
实验二:向石灰水吹气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通过塑料管向石灰水吹气。
观察到的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钙 → 碳酸钙 + 水 符号表达式:
CO2 +Ca(OH)2 → CaCO3 ↓ + H2O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第1节化学使世界
更美好
2024/4/26
第一章化学的魅力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运 动着的,大到太阳、地球、月球 ,小到尘埃、水雾,都无时无刻 不在运动,而物质的运动是多种 多样的,自然科学就是在研究不 同物质的运动。
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
请推测第三页上各图所 示各种运动各属于什么 学科研究的对象?
问题1:纸一撕为二、米磨成粉、铁 锭拉成铁丝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这 些变化过程有什么共同特征?
问题2: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有 没有新物质生成?这些变化过程有 什么共同特征?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化学研究什么》_3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教材分析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来看,对绪言和第一单元知识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
通常给出实验的仪器、药品的用量、实验数据的评价,另外还有对蜡烛燃烧的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成分不同的探究及绿色化学、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分与判断的考查等。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判断、科学探究的方法将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试题类型可能灵活多变,与现实生活联系更加密切。
2、学情分析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个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自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很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
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抓住这种情感,导出了“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述了人类理解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魁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3、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理解化学的价值。
4、教学重点与难点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5、教学方法设计与学法指导教学方法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做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看书上的彩图,感知到化学真奇妙→学生看录像带,初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带着问题,学生看书,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相关的例子。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物质的运动和变化》5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2〕[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差别,学会判断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在理解化学实验过程中,感觉化学变化的各样现象,初步学会察看和记录实验现象。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逐渐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化学在社会展开中的作用。
[教课重难点[教具准备][教课方法]] 学会判断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和化学变化一张白纸、镁带、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火柴、石灰水、吸管、试管、大理石、稀盐酸、镊子、实验、解说[教课过程]教课方案教课改正学习板块1:学习元素符号学习板块2:感觉化学变化中常陪伴的现象演示实验:在干净的试管中,参加少许澄清石灰水,经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察看现象。
讲堂练习1、〔1〕澄清石灰水是_____色液体,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现象是_______,出现该现象是由于石灰水跟人呼出气体中的_________反应生成了_________的缘由,今生成物是 ____色固体,____〔难/易〕溶于水。
〔2〕查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的_______________,出现________________现象。
学习板块3:感觉化学变化中常陪伴的现象演示实验:取一支试管,放入少许大理石块,逐滴参加盐酸,察看现象。
讲堂练习2、大理石主要成分是 ________,在块状大理石上滴入稀盐酸,大理石渐渐_______,表面产生__________,这是由于生成了___________气体。
学习板块4:感觉化学变化中常陪伴的现象演示实验:用镊子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亮,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立刻移至石棉网上方,察看现象。
讲堂练习3、镁带是_______色固体,用________夹住,镁带和空气在_____的条件下会出现焚烧现象,焚烧时的现象是发出_________,生成一种_______色粉末状固体,同时放出_________,镁带焚烧后的产物用________接着。
4、判断镁带焚烧发生化学变化的依照是〔〕A、发出刺眼白光B、生成白色粉末C、放出大批的热D、镁带渐渐变小学习板块5:感觉化学变化中常陪伴的现象学生活动:回想上节课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19年中考复习: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同步检测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 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的出现过程正确的顺序是:①火的发现和利用②纳米化学③原子分子论的提出④火药()A.④①③②B.①③④②C.④③②①D.①④③②2.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列各项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培养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B.综合利用石油,制造优质的人造纤维C.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的新功能3. 下列不属于化学制品的是()A.不锈钢和玻璃B.钢铁和水泥C.煤和石油D.塑料和橡胶4. 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选项,其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A.物质的变化与性质B.物体的运动与静止C.物质的组成与结构D.物质的用途与制法5. 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B.化学只能研究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新物质C.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D.化学可以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必要的药物保证6. 下列学习用品中不属于化学制品的是()A.毛笔B.圆珠笔C.塑料直尺D.课本7. 我国科学家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他是()A.袁隆平B.杨利伟C.张青莲D.刘翔8.下列知识归纳中,错误的是()A.化学巨匠及其杰出贡献B.化学与农业①卢瑟福:建立原子的有核结构模型①氮肥: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①区分软水与硬水:加入等量肥皂水震荡②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①玻璃钢和合金都属于复合材料②废弃塑料导致的污染属于“白色污染”9.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基础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B.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C.化学成就了人类实现点石成金的梦想D.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0. 下列关于化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化学在医药、能源、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百利而无一害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11. 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制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B.想制什么物质就可以制什么物质C.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D.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12. 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10−12.该温度下,将pH=4的硫酸溶液与pH= 9的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并保存恒温,欲使混合溶液的pH=7,则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比为()A.1:10B.9:1C.10:1D.99:2113. 高新技术都会随着化学技术的发展而取得突破性的改进,大大地改变人类的生活.其中对化学科学和化工技术影响最大的可能是()A.脑科学技术B.基因技术C.太阳能技术D.纳米技术14. 下列有关化学的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B.利用化学可以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C.利用化学可以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对人类只有益处而无害处D.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以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5. 2005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记忆.10月中旬,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也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装置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水体严重污染;11月17日,神六载人航天“多人多天”飞行圆满成功.关于上述事实,下列说法不正确有是()A.在运送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N2H4)和液态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的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B.化学给人类带来灾难,应取缔所有的化工厂D.尽管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在选择钢轨时仍要注意钢材的防锈功能16. 下列叙述符合化学史实的是()A.最早使用湿法冶金的国家是中国B.最早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道尔顿C.最早提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化学家是拉瓦锡D.最早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家是阿伏加德罗17. 从生态学角度考虑,如果“灰太狼”不吃“喜洋洋”改吃草了,可能的结果是()A.体质差的羊无法淘汰,羊种群越来越衰落B.羊和狼都会生长的很好C.草场会因过度啃食而退化D.狼体内会很快产生消化草的酶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8. 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研制快速降解塑料;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③合成高效化肥;④合成人造皮肤;⑤寻找高效催化剂在节能低耗情况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⑥消除汽车有害尾气;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达到高产.请将以上问题归类,并把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健康问题________(2)能源问题________(3)粮食问题________(4)环境问题________.19. 近代科学家________和________提出了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创立了________和________.20.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开发高效、无毒副作用的药品;②用生物细菌分解水而得到氢气做燃料;③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④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⑤研制某些人造器官;⑥高效化肥的合成;⑦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及其再利用的途径;⑧开发出不产生废物的工艺.请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1)健康问题________;(2)环境问题________;(3)能源问题________;(4)粮食问题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21. (10分)请用短线连接国家、科学家与所做出的贡献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22. 化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18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当减轻,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时,做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他大胆知疑,尊重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击破了“燃素理论”,真正发现了氧气.通过以上叙述你有何感想?23.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R.J.S.Rayleigℎ, 1842−1919)在测定氮气的密度时,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取了氮气,结果却发现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不相等.(1)一种方法是通过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余下氮气的方法制得氮气,然后测量它的密度为1.2572克/升.(2)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氨氧化原理:把氨气通入装有黑色氧化铜固体的玻璃管中进行加热,测得生成的氮气密度为1.2508克/升.开始瑞利认为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不当引起了实验误差,但经过多次实验,两种方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之间总有一个微小的差异.瑞利没有放过这一微小差异,经过两年精确的实验研究和推理分析,他和英国化学家拉姆塞终于找到造成这一微小差异的答案.(1)两种方法得到的氮气,其密度之间的微小差异是由________(“必然”或“偶然”)因素造成的.两位科学家最后找到的答案是________.(2)根据上述材料,最能体现了两位科学家具有________的精神.A.淡泊名利,献身科学B.敢于牺牲,百折不挠C.勇于探索,精益求精D.教书育人,诲人不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备战2019年中考复习: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同步检测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答案】D【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解析】根据人类利用材料的历史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①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火的历史;②纳米材料是现代科学家们研究的一种新型材料.③近代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分子论;④火药最早应用的是我国发明的黑火药,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则上述物质的出现过程正确的顺序是①④③②.故答案选:D.2.【答案】B【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解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解答】解:A、培养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B、综合利用石油,制造优质的人造纤维,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C、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的新功能,属于信息技术学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故选:B.3.【答案】C【考点】化学的用途【解析】根据化工合成的物品属于化学制品,自然界存在的物质都不是化学制品,进行分析判断.解:A、不锈钢是用生铁炼制成的,玻璃属于硅酸盐制品,均属化学制品,故选项错误.B、钢铁是利用铁矿石炼制而成的,水泥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均属化学制品,故选项错误.C、煤和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化学制品,故选项正确.D、塑料和合成橡胶均属于三大合成材料,均属化学制品,故选项错误.故选:C.4.【答案】B【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解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解答】解:A、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B、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属于物理学领域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C、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D、物质的用途与制法,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故选B.5.【答案】B【考点】化学的用途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解析】根据化学研究的内容和化学学科的特点来以及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回答本题.【解答】解:A、化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故A正确;B、化学能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也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故B错误;C、分子-原子论的创立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是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C正确;D、化学能研制出新的物质,所以化学可以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必要的药物保证,故D正确.故选:B.6.【答案】A【考点】化学的用途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制品这一基本概念,化工合成的物品属于化学制品,自然界存在的物质都不是化学制品.【解答】解:A、毛笔是由竹子和动物的皮毛制成的,不属化学制品;B、圆珠笔也是通过化学变化合成的,也是化学制品;C、塑料直尺也是通过化学变化合成的,也属化学制品;D、课本是经过化学加工的制品,属化学制品.故选:A.7.【答案】C【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解析】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解答】解: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他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故选:C.8.【答案】D【考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白色污染与防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硬水与软水【解析】A.根据化学史来分析;B.根据化肥的作用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鉴别方法来分析;D.根据材料的分类以及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