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与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作者子思(前483-前402),孔子之孙。子思是儒家的承前启后者,著名的亚圣孟子出于其门下。《中庸》是全面阐释儒家“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所谓“中庸之道”就是有孔子提出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

中庸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道德中的核心思想。何谓“中庸”?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即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即为不可更改。这句话说明了中庸是最完美,最高的道德。

《中庸》共三十三章,其内容集中阐释中庸之道的主旨,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原则和知性方法。简述如下: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第一章《天命谓之性》:“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揭示了中庸之道的只要思想就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

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句话是说: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这就是“中”;表现出来却能够自我节制,就是“和”。“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人的必经之路。这指出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目标。“中”是对喜怒哀乐等情感的一个持中状态,是对情感的一个度的把握。,无所偏倚,平静淡然视之。如果能做到喜而不过偏,怒而不过愤,哀而不过毁,乐而不过忘,那就是符合节度,这就叫做“和”。中和是《中庸》的主旨。它认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中和是一种高度和谐的十分完美的境界,是中庸之道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和”不仅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一种效果要求,追求人和事的“中和”境界。惟其崇尚中,所以能和;惟其乐“和”,所以要“中”,思虑要中,审事要中,做人要中,处世要中,一切惟“中”是求,一切惟“中”是律。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和阴阳平衡的思想。

《孟子》中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的是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其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阴阳学说在夏朝就开始形成,其系统的介绍在于《易经》。《易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它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阴阳相合,则万物生长。阴阳双方保持在动态的平衡中,任何一方的偏盛偏衰,都会引发对立面的偏衰偏盛,从而打破其平衡状态,造成病理状态。张介宾云:“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生物,偏则气乖杀物”。阴阳平衡的思想与中庸思想不谋而合。阴阳平衡的思想被我国中医学继承,并成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人之一身,不外阴阳。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中庸思想的内容

一、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

《中庸》第二十章《哀公问政》言:“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言:“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已有所不能。”这句话将夫妇关系提高到很高的程度。第十三章《道不远人》中说:“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其中说出了君臣、父子、兄弟和朋友四种关系,和夫妇关系就构成了五达道。

五达道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礼运》有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

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二、三达德

《哀公问政》中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这句话提出了有德之人要达到“中庸”境界必须要做到“三达德”:知、仁、勇

知,即智慧,是明是非,辨善恶之义。《论语·子罕》曰:“知者不惑”,是因为他明是非善恶。故孟子在《告子上》中说“是非之心,智也”。仁,爱人也。《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里的人不是特指某一群人,二是泛指一切人。勇,即为无畏无惧。《论语·子罕》有言:“勇者不惧”。大勇之人之所以能不惧,是因为他能坚持正义,道义,俯仰无愧。

儒家看来,三达德中,仁是三者的根本和核心。“知”如果离开了仁,必将迷失方向而流于恶。而“勇”如果离开了仁,就势必成为违义之勇。所以知和勇是达到仁的手段,但是二者又有依赖于仁才可以正确运用。儒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也说明勇是由知和仁焕发起来的道德勇气。只有“知”、“勇”二者互补,才能成为智勇双全之人。君子具备“知”、“仁”、“勇”三达德,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三达德后说“所以行之者一也”。这里的“一”,即为诚。朱熹注曰:“一则诚而已矣”。《中庸》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