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公开课 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教案3篇(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教案3篇(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一、说教材《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
要求学生熟悉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根底。
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阅历动身,敏捷处理教材,先熟悉克,再熟悉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学问应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试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生熟悉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肯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展简洁的质量计算。
2、连续培育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鼓舞共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熟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熟悉。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肯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奇怪心强,依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奇怪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爱、熟识的嬉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觉,猎取新知,同时还采纳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制造了良好根底。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表达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纳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加、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置了一些物品,还收集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沟通一下好吗?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觉吗?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学生有可能答出:比拟轻的用克作单位,比拟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集合9篇)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集合9篇)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篇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10克。
(2)使学生知道简单的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
课时安排:认识千克1课时认识克1课时练习五1课时第1课时千克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教学难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教学准备: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重的物品教学时间:年月日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160—70=504×=7×4—5=5×700=52+48=7×500=78—49=二、教学设计:(一)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食品)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要知道食品准确的重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二)教学新课:1、课件演示:介绍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2、认识台称,学习使用台秤称物品的方法(1)引导学生看图: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针、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诉我们物品重多少,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一样,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单位,国际上通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又叫什么?(公斤)(2)千克常用字母kg表示。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篇一】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克与千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认识天平和几种以千克位单位的秤;牢固掌握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能根据物品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熟练掌握1千克=1000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感知1克和1千克物体的质量,掌握估计物体质量的方法。
3.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盘秤、天平、黄豆、二分硬币、水果、500克食盐等4. 标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谈话导入教师:同学们,准备好我们手中的铅笔盒和数学课本,大家掂一掂,然后把你的感受说一说。
学生1:这两件物品一点都不重。
学生2:我感觉数学课本比铅笔盒重一些(或铅笔盒比数学课本重一些)。
学生3:我感觉这两件物品差不多重,判断不出谁轻谁重。
……通过学生回答,教师问: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大家的发言,你们发现用的最多的词语是什么?学生:轻和重。
教师适时展示几件超市购买的物品。
2.引导观察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物品的包装,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我发现这些包装上都写着净重多少?教师:观察的真仔细,那么你知道净重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讨论并回答:净重就是指物品有多重。
进而引导学生知道,物品有多重,就是指它的质量是多少。
如,方便面净重100克,就是说它的质量是100克。
展示100页主题图,教师:同学们,看看他们在超市都买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学生:洗衣液5千克,饼干110克,阿姨买的苹果,售货员用秤称的质量是1千克。
教师:真了不起,同学们知道这么多,都认识克和千克。
《千克与克的认识》教学教案
《千克与克的认识》教学教案《千克与克的认识》教学教案(通用10篇)《千克与克的认识》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认识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操作。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昨天,老师从超市里买回来一些东西,是什么呢?请你们猜一猜它们哪一袋更重一些?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重,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马上知道?师:通过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净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质量,读一读!(出示几个包装上标示的重量)师:g是克的英文缩写,kg是千克的英文缩写。
再读一读标示的质量。
(课件)师:刚才你们所读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所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
(板书:克和千克)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
克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为质量单位,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为质量单位。
(课件)师:老师还购买了一些水果,比一比,你能知道哪一样水果的重量重一些吗?师:大家的意见为什么这样不统一?师:其实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而且这两样水果的大小又差不多,光凭观察,能看得出谁轻谁重吗?能不能换一个别的办法试一试!师:我们不如同时拿在两只手上,看看能不能感觉得出。
谁想来掂一掂?二、认识秤师:怎么办呢?拿在手上掂一掂还是难以确定。
其实要想知道物品准确的重量可以用秤来称。
(课件导入):电脑里有几个录像片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认识这些称物体的工具吗?除了以上的三种秤,还认识别的秤吗?(课件)逐一认识,在哪里见过,介绍有何作用?怎么用?师:(课件)那么大家认识这种秤吗?它的名字叫天平,一对手臂长又长,两手托着两只盘,可以上下来摆动,头上长着一根针,它的作用特别大!左边的物品重一些,指针就会向左偏;右边的物品重一些,指针就会向右偏;不轻不重指中间。
《克和千克》教案公开课
《克和千克》教案精品公开课第一章:认识重量单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克和千克进行基本的质量计量。
1.2 教学内容:介绍克和千克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通过实际物品,让学生感受克和千克的大小。
1.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物感受重量单位。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对重量单位的理解。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重量的物品,引发学生对重量单位的兴趣。
1.4.2 讲解:介绍克和千克的定义及换算关系,例如1千克=1000克。
解释克和千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4.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些物品,用克和千克进行称量,并记录结果。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克和千克的大小。
1.4.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重量单位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重量单位换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克和千克进行质量的换算。
2.2 教学内容:介绍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克和千克的换算。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克和千克换算的方法。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换算练习。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对重量单位换算的关注。
2.4.2 讲解:介绍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例如1千克=1000克。
解释换算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4.3 练习:学生分组,每组提供一些物品和重量,要求学生进行克和千克的换算。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克和千克的换算。
2.4.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换算的心得和方法。
第三章:重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克和千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能够运用克和千克进行物品的重量计量和换算。
3.2 教学内容:介绍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克和千克进行物品的重量计量和换算。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多篇)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多篇)篇:克和千克设计《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克东县玉岗镇第二中学刘立臣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难点: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2.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袋装1千克洗衣粉、1台盘秤、两包500克的盐、2、小组准备:一袋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的鸡精、1千克的水果、一筒1千克的面、一包比1千克轻的绿豆、一包2千克的大1/ 40米;二分的硬币、1克的药包、1克的茶包、10克的板兰根冲剂、100克的肥皂。
3、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选好后,拿到秤上秤再付钱)通过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课件出示)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作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一壶豆油,是用千克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二)、探究体验:1.认识质量单位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2.认识感知1千克(1)1千克有多重呢?1袋这样的洗衣粉就重1千克。
2/ 40(2)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请小组长轻轻拿出洗衣粉,开始吧。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通用5篇)范文精编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通用5篇)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克和千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介绍一些普通生活用品的重量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克和千克两个质量单位,为进一步学习有关克和千克之间的联系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对于活泼好动的二年级孩子来说,物体的重量他们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同时,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可以利用他们对身边物体质量来认识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克和千克,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会看秤培养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和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盘称,2分硬币,一袋洗衣粉, 2袋500克的盐,各种实物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有一位叫芳芳的小朋友,她给姥姥写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生2:克和千克的单位使用有误。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除了克和千克,你还知道那些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公斤、斤、两)斤、两是我们国家过去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所以大家要学好它。
克通常用字母g表示,千克用字母kg表示。
(板书g kg)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究1.感知、认识“克”。
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2分硬币.请同学们拿1枚放在手上,掂一掂,说说你有什么感觉?师:这种轻轻的,像没有感觉的一个2分硬币大约重1克。
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吗?(生举例)[评析:通过学生充分的掂量、感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些事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克和千克的教案
克和千克的教案克和千克的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7页的内容。
陈述性知识:1、千克和克是质量单位,分别用kg和g表示。
2、秤面上1kg就是1千克,几kg就是几千克。
程序性知识: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2、通过掂、估与称,感受1千克和1克有多重。
3、会用秤称出1千克的物体。
4、用不同质量单位来表示相同重量的物品,理解1000克=1千克。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两袋礼物、盐两袋(500克)、盘秤、健康秤。
学具准备:每组学生准备:盐、糖、果冻、矿泉水和糖果,弹簧秤、数学书、2分硬币,1克砝码,塑料袋一个。
教学意图: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是非常抽象的知识。
本节课针对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现有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最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因为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本节课在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设计了五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充分去发现和体验。
活动一:感知轻重,导入新课。
要衡量物品的轻重,首先就要确立衡量的标准。
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
要知道物品究竟有多重,就必须使用质量单位,通过验证物品有多重,激起学生学习表示物品轻重的单位的需要。
由此导入新课“千克和克”。
活动二: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让学生体验1千克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因而用一系列活动体会1千克,建立初步的、正确的1千克的印象。
《克和千克》教案公开课
《克和千克》教案精品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克和千克的含义;2. 让学生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3. 让学生能够运用克和千克进行质量的计量和换算。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 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克和千克的含义1. 克: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符号为g,1克等于1克的质量;2. 千克:千克是质量的高级单位,符号为kg,1千克等于1000克的质量。
2.2 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 1千克= 1000克;2. 1克= 0.001千克。
2.3 运用克和千克进行质量的计量和换算1. 运用克和千克对日常生活中的质量进行计量,如水果、蔬菜、药品等;2. 运用克和千克进行质量的换算,如将200克转换为千克,或将5千克转换为克。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演示法1. 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克和千克的含义;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克和千克的换算过程。
3.2 小组讨论法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3 问题解决法1. 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克和千克进行解决;2.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1. 利用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质量的计量单位;2. 引出克和千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解克和千克的含义和换算关系1.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克和千克的含义;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克和千克的换算过程。
4.3 小组讨论和分享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克与千克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人教版
克与千克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克和千克进行计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克和千克单位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克和千克的区别和应用,能够正确使用克和千克进行计量。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
三、教学准备黑板、粉笔、课件、试题、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克和千克是什么意思?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会使用克和千克?2. 学生回答问题,并由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使用课件或黑板上的图示,教师解释克和千克的概念和单位符号。
2. 通过实际例子和生活中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克和千克的具体含义。
步骤三:实验活动(20分钟)1. 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克和千克的计量和称重过程。
2. 教师提供一些物品,让学生利用天平和测量工具对物品进行称重,并记录结果。
3. 引导学生发现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
步骤四:相关练习(15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教师对答案,并进行讲解。
步骤五:拓展应用(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要求学生根据重量进行分类,使用克和千克进行计量。
2. 学生进行分类和计量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结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克和千克的使用方法。
步骤六:归纳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复习。
2. 学生与教师一起完成课堂笔记,整理并归纳关键知识点。
五、教学扩展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2.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或上网搜索更多有关克和千克的知识,提高他们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克和千克》教案公开课
《克和千克》教案精品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质量的概念。
使学生能够区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1.2 教学内容质量的定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举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的概念。
采用小组讨论和互动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
第二章:质量的概念与单位2.1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质量的定义,并能够用质量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重量。
让学生掌握克和千克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2.2 教学内容质量的定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举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的概念。
采用小组讨论和互动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
第三章:质量的测量与工具3.1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质量的测量工具,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让学生能够通过质量测量工具来获取物体的质量。
3.2 教学内容常见质量测量工具:电子秤、台秤、磅秤等。
质量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实操,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质量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质量测量工具,提高其操作技能。
第四章:质量的应用与实践4.1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将质量的概念和单位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
让学生能够利用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质量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实例。
利用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3 教学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的应用。
设计实践任务,让学生运用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应用能力。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回顾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质量概念、单位和应用。
激发学生对质量知识的学习兴趣,拓展其知识视野。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质量概念、单位和应用。
引入质量的其他相关知识,如克、毫克、吨等。
5.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质量知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精选18篇)《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1克的实际质量,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4、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1000克。
(三)教学难点: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轻重。
(四)教学准备:课件、台秤、天平、2分硬币、小食品、六袋重1千克的物品、味精、弹簧秤等。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游戏:背一背。
指一名同学分别背起一胖一瘦两位学生。
2、汇报调查情况。
你所看到的物品的净含量。
3、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千克克二、探究新知1、生活中常见的秤。
(1)说一说。
你认识哪些秤。
课件出示几种秤,介绍弹簧秤的用法。
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2、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1)猜一猜。
猜老师讲桌上的物品谁轻谁重。
(2)称一称,掂一掂。
每组领取一袋物品称一称,用手掂一掂,谈感受。
(3)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4)估一估。
估计同学的体重并验证。
(5)称一称。
称盆子里任意一件物品。
3、认识克,感受1克。
(1)称一称,掂一掂。
教师用天平称出10个2分硬币,引出1个2分硬币重1克,学生用手掂一掂,谈感受。
(2)比一比。
两手分别掂量1克和1千克,比较谈感受。
(3)找一找,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4)感受10克、100克先猜再看。
4、了解千克和克的关系。
(1)算一算,称一称,想一想。
思考:1袋味精是100克,10袋是多少呢?(2)讨论、总结。
讨论: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
板书:1000克=1千克2千克是多少克?5千克、8千克呢?三、理解延伸课件出示:1、想一想。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克和千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前让每位学生去商场上任选一种物品调查数据,并填好调查表。
2.将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准备8个1角硬币,一些苹果, 若干袋盐,实验卡(1)和实验卡(2)。
3.准备天平,盘称。
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千克师:老师这儿有两袋糖果,请你们猜一猜它们是一样重,还是哪一袋重一些?生1:我认为左边那袋重一些。
生2:我认为右边那袋重一些。
生3:我认为它们是一样重的。
师:谁想上来掂一掂?(找几位学生来掂一掂,一致认为是左边那袋重一些)师:刚才大家用眼睛观察得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但通过掂一掂大家的意见就统一了。
看来比较两件物品的轻与重光靠眼睛是不行的,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
那么这袋糖到底有多重呢?你有办法知道吗?生1:用秤来称。
生2: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净含量。
师:这个方法不错。
昨天老师请大家回去任选两件物品调查它们的净含量,你们完成了吗?谁想上来汇报?(找几位学生上来汇报) 生1:一块香皂100克。
生2:一支牙膏105克。
生3:一袋大米25千克。
生4:一袋洗衣粉1.7千克。
师:刚才你们所读到的“克、千克”就是国际上所统一使用的重量单位。
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板书:克和千克)二、认识秤1.提出问题。
师: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净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重量,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比如你们桌上所摆的苹果等物品,要知道它们的重量怎么办呢?生:可以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准确的重量可以用秤来称。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2.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
认识克与千克教学设计(精选8篇)
认识克与千克教学设计认识克与千克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克与千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克与千克教学设计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台秤、2分硬币、花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口算训练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题,请你看卡片进行解答。
(指名学生答题)2、我把做过的乘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左边,把除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右边。
3、做完了口算题目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4、通过刚才是实验表明,只有天平左右两边放一样重的物体托盘才会保持平衡。
二、认识重量单位——克1、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盐比硬币重得多,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体,我们就用克来衡量。
板书:克的认识2、实验: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
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掂一掂1克有多重。
4、称1克米、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
三、认识重量单位——千克1、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完成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师:我们经常见到的台称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
(讲解台秤的使用方法)师:请你往台秤上放一些有标识重量的零食,称出1千克来,然后统计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学生汇报,板书:1千克=1000克2、随便称1千克物品,然后去参观别的小组。
(以上视学生的表现发给一个信封,学生不能当场打开)3、学生根据信封中的内容购物,采取成信购物的方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购物的。
《认识千克和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认识千克和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克和克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重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千克和克的概念,换算关系。
2. 难点:千克和克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天平、砝码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定数量的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面积单位,为新课学习重量单位做铺垫。
2. 千克和克的概念:介绍千克和克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两个重量单位。
3. 换算关系:讲解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理解1千克=1000克。
4. 实物操作:让学生分组操作,用天平称量实物,体会千克和克在实际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物,讨论如何用千克和克描述物体的重量。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千克和克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五、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千克和克的知识,描述家庭中的物品重量。
2. 请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千克和克的实践活动,如制作重量卡片、举办重量知识竞赛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千克和克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重量单位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开展“重量单位猜猜看”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猜测不同物体的重量,并运用千克和克进行表述。
2.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庭中运用千克和克描述物品重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千克和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活动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
克与千克教案(通用6篇)
克与千克教案(通用6篇)克与千克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有多重(认识千克、克)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 掌握“1千克=101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
2. 估算一些物品的重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师:同学们,上节课有两个同学表现得非常好,老师要和他们热烈拥抱。
老师抱一个特别瘦的学生一下就抱起来了,而抱一个胖的学生怎么抱也抱不起来。
师:通过刚才老师抱这两个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师:真的吗?(让一个学生再来抱抱试试)2.师让学生从桌上任拿2个物品掂一掂,说一说谁比较轻,谁比较重。
(二)探索新知1.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刚才我们通过抱一抱和掂一掂都可以大体比较出两个物品的轻重,那么要知道物品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
用秤来称。
)师:这两个方法都不错!如果物品的包装上标有质量,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些物品的质量。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到商店任选5件自己喜欢吃的食品调查它们的净含量,谁来汇报一下?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好!同学们刚才说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用来表示物品的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2.认识秤。
师: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质量,但是很多物品没有包装。
比如:刚才两个同学的体重、桌上摆的鸡蛋、苹果等物品,要想知道它们的质量该怎么办?(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的准确质量可以用秤来称,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生汇报: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健康秤等等。
用课件介绍各种秤的简单使用。
台秤:把物品放入盘内,指针会告诉我们物品的质量。
电子秤:把物品放入盘内,会自动显示物品的质量。
认识千克和克教案8篇
认识千克和克教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计划、汇报材料、心得体会、发言稿、合同大全、申请书、演讲稿、作文大全、教案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reflection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summari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 draf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认识千克和克教案8篇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一个系统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认识千克和克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7篇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7篇《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材第100—103页和练习二十的第1—4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
难点:估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电子课本、天平、2分硬币、食盐等。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引导观察主题图,交流观察所得。
2.揭示课题,随之板书。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教师介绍: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2)学生独立掂一掂一枚2分的硬币,静静感知1克。
(3)集体交流:互相说一说感觉,并找一找、掂一掂生活中约重1克的物品。
2.教学例2。
(1)教师介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
(2)理解“净含量”,明确克与千克的关系。
(3)学生轮流掂一掂两袋食盐,静静感知1千克。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会认读各种秤。
三、巩固应用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101页和第103页的“做一做”,教师巡视。
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克和千克的认识克g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
1千克=1000克千克kg两袋食盐重1000克,即1千克。
作业设计1.练习二十的第1—4题。
2.填一填。
(1)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作单位,它用字母()表示;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作单位,它用字母()表示。
(2)一只羊重40(),一个气球重5(),一瓶洗洁精重1(),一个汉堡重100(),一个西瓜重5(),一本书重210(),一盒牛奶重250(),一只小狗重4(),一瓶墨水重100()。
(3)2千克()克800克()1千克5千克()4900克2500克()3千克6000克()6千克4千克()4200克9200克()9千克()8800克学案设计1.观察主题图,交流观察所得。
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五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教学目标: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具准备:各种秤、各种实物教学过程:(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爸爸妈妈做的什么菜?老师最喜欢吃糖醋排骨,你们喜欢吃吗?老师刚才从一位有名的厨师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说这样做肉香味美,你们想不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样配料的?2、你们从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谁愿意来说一说?3、对呀!克与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我们把它叫做质量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揭示课题)4、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质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单位的,谁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说一说。
(二) 充分感受、自主探究A、感知1克的重量(1)看来同学们对克与千克了解得可真不少,那么下面你们来猜一猜你们桌面上的哪个物体大约是1克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大约就是1克呢?对了,我们可以来称一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
(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指名拿1克的物体来天平上称一称(师边帮助边讲解称的方法)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说说感觉怎么样?(很轻)称比较轻的物体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
(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币,轮流用手掂一掂体会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5)拿一袋盐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个重一些?不许用秤称,用手来掂一掂感觉一下你判断的正确吗 ?B、感知1千克的重量(1)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用克来表示吗?对了,还有千克,下面请小组内用手来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和千克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执教:黎昌富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
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法制渗透点:(渗透法制教育点:一克冰毒就会让人坠入深渊。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以及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财物的;)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1000克=1千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台秤、2分硬币、花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轻重。
(环节目标:唤醒学生经验,从生活中开始提取学习资料。
)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学生上来掂一掂,说说感觉有什么不同?)
师:看来物品有轻有重,(板书:轻、重)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板书:质量)。
那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呢?(可以用秤称)二、认识秤,揭示课题。
(环节目标: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并从生活中提取出质量单位,做好正式学习的铺垫。
)
师: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你都认识些什么秤?(课件出示:常见的秤)用秤可以知道物体的质量,课前老师请小朋友们调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的质量,谁来汇报?
师:听了,看了,你发现它们的单位名称有什么不同?(板书:单位。
)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克和千克”。
(板书:克和千克)
三、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环节目标: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概念,能初步估量1千克和几千克。
会使用盘秤称重。
)
师:(出示盘秤)这就是盘秤。
观察一下盘秤,你们有什么发现?师:是这样的,当我们用盘秤称东西的时候,当指针指到1就表示1千克。
下面,我们就来称1千克的东西吧。
(称1千克的东西:6本数学书,两袋盐……)
师:这6本书的总重量就是1千克,也可以用1kg表示。
(板书:1千克)师: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这6本书,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学生用手掂一掂)
师:我们再来掂一掂其他东西吧!(掂物品,比较重的,有1千克,2千克的)师:你估计有多重?你是怎样估计的?(引导学生与1千克的比。
)
四、认识“克”,感受1克。
(环节目标:认识克,感受克的微小,初步建立克的概念,体会比较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更加合适。
)
师:刚才,我们用盘秤称了一些物体的质量,现在我想知道这颗玉米粒的重量,用盘秤能称出来吗?(不能。
为什么?)
师:看来盘秤只能用来称比较重的物品,称较轻的物品要用另一种秤——天平。
师:老师在课前称了这颗玉米粒,它重1克,也可以用1g表示。
师:请同学们把这颗玉米粒放在手心,闭上眼睛,感受1克有多重?
师:你觉得1克怎么样?(太轻了)(板书:太。
在轻的前面。
)
师:掂一掂物品,感受10克、50克、100克、500克有多重。
(学生用手掂一掂)
五、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环节目标:知道1千克=1000克。
)
师:一包食盐有500克,两包呢?生:1000克。
因为500克加500克等于……(1000克)
师:再用盘秤称一称两包盐的重量。
指针指向1,两包盐的重量是(1千克)这说明1千克等于(1000克)。
(完善板书:1千克=1000克)
六、解决问题。
(环节目标:巩固所学。
)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个乒乓球约重3()小胖今年7岁,约重28()一个苹果约重150()
一个鸡蛋约重60()一个篮球重450()一包方便面重100()2、判断。
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一本数学书约重200千克。
()
小刚今年8岁,体重30克。
()一只鸭约重4克。
()
3、这是小明给爷爷写的信,大家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爷爷您好:
我已经7岁了,身体特别健康,体重已达32克,每天早晨能吃掉60千克的鸡蛋两个,250克的牛奶一杯,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得更多,我们一家三口能把将近1克的米饭吃光。
您的孙子:小明师:想一想,通过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渗透法制教育点:一克冰毒就会让人坠入深渊。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以及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财物的;)
八、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太轻比较重
1000 克 = 1 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