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视觉系统

合集下载

机器人视觉系统介绍

机器人视觉系统介绍

机器人视觉(Robot Vision)简介机器视觉系统的组成机器视觉系统是指用计算机来实现人的视觉功能,也就是用计算机来实现对客观的三维世界的识别。

按现在的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感受部分是视网膜,它是一个三维采样系统。

三维物体的可见部分投影到网膜上,人们按照投影到视网膜上的二维的像来对该物体进行三维理解。

所谓三维理解是指对被观察对象的形状、尺寸、离开观察点的距离、质地和运动特征(方向和速度)等的理解。

机器视觉系统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摄像机、转鼓等,它们都把三维的影像作为输入源,即输入计算机的就是三维管观世界的二维投影。

如果把三维客观世界到二维投影像看作是一种正变换的话,则机器视觉系统所要做的是从这种二维投影图像到三维客观世界的逆变换,也就是根据这种二维投影图像去重建三维的客观世界。

机器视觉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图像的获取、图像的处理和分析、输出或显示。

将近80%的工业视觉系统主要用在检测方面,包括用于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采集产品数据等。

产品的分类和选择也集成于检测功能中。

下面通过一个用于生产线上的单摄像机视觉系统,说明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视觉系统检测生产线上的产品,决定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并根据结果,产生相应的信号输入上位机。

图像获取设备包括光源、摄像机等;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相应的软件和硬件系统;输出设备是与制造过程相连的有关系统,包括过程控制器和报警装置等。

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和产品控制,若发现不合格品,则报警器告警,并将其排除出生产线。

机器视觉的结果是CAQ系统的质量信息来源,也可以和CIMS其它系统集成。

图像的获取图像的获取实际上是将被测物体的可视化图像和内在特征转换成能被计算机处理的一系列数据,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照明*图像聚焦形成*图像确定和形成摄像机输出信号1、照明照明和影响机器视觉系统输入的重要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输入数据的质量和至少3 0%的应用效果。

由于没有通用的机器视觉照明设备,所以针对每个特定的应用实例,要选择相应的照明装置,以达到最佳效果。

机器人视觉系统设计研究

机器人视觉系统设计研究

机器人视觉系统设计研究现代工业生产中,机器人被广泛应用,而机器人视觉系统是机器人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

机器人视觉系统是基于视觉处理技术,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环境,从而实现自主控制和自主行为。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要求它具备目标识别、抓取、跟踪、导航等多种功能,以满足不同场合下的需求。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研究从最初的2D视觉系统,到3D视觉系统和深度学习,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发展。

2D视觉系统是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基础。

2D视觉系统以摄像头为基础,通过对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完成对目标的识别和跟踪。

但2D视觉系统所获得的图像是平面的,不能表达物体的深度信息,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D视觉系统则是对2D视觉系统的升级,它使用多个摄像头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目标,并通过视差和光线的反射来计算出物体的深度信息。

由于3D视觉系统能够记录物体在3D空间中的位置和形状,因此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跟踪目标,并能够实现更高的抓取精度。

但是,3D视觉系统的成本较高,且需要更高的计算能力来处理和分析数据,这一点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技术被应用于机器人视觉系统中。

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能够获得更高的识别准确度和更高的运算速度,从而提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性能。

同时,深度学习技术还可以实现机器人对多种物体的分类和识别,因此深度学习技术是未来机器人视觉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除了技术的升级和发展,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也需要考虑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环境。

例如,在危险的工业场景中,机器人视觉系统需要具有高强度和高耐受性,以应对环境的复杂性和威胁性。

在较为平稳的环境中,机器人视觉系统需要更加精细的设计和控制,以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需要跨学科合作。

机器人视觉技术涉及到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控制系统、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因此,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成为了机器人视觉系统设计和研究的重要手段。

机器人视觉系统用户手册

机器人视觉系统用户手册

机器人视觉系统用户手册第一章介绍1.1 欢迎使用机器人视觉系统欢迎使用我们的机器人视觉系统,本用户手册将会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系统。

机器人视觉系统是通过摄像头和相应的软件来实现对环境进行感知和理解的系统,它能够帮助机器人进行目标检测、导航、识别和交互等功能。

1.2 系统组成机器人视觉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摄像头/相机:用于捕捉环境中的图像或视频数据。

- 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捕捉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 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算法和模型来使机器人根据视觉信息做出相应的动作。

1.3 适用范围机器人视觉系统适用于各类机器人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无人驾驶车辆等。

第二章系统安装和设置2.1 系统安装在使用机器人视觉系统之前,您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安装:- 将摄像头/相机固定在机器人上合适的位置,并连接至图像处理单元。

- 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和软件,确保系统硬件能够正常工作。

- 检查系统连通性,确保摄像头和处理单元能够正常通信。

2.2 参数设置在系统安装完成后,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参数进行设置,包括图像采集格式、分辨率、曝光时间、白平衡等。

系统的参数设置对于机器人视觉的效果以及实际应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三章系统使用指南3.1 图像捕捉机器人视觉系统通过摄像头捕捉环境中的图像数据,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接口或者程序来启动图像捕捉功能,并获取捕捉到的图像或视频数据。

3.2 目标检测与识别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目标检测和识别。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接口或者算法来实现对特定目标的检测和识别,从而为机器人的后续行为提供相应的信息。

3.3 环境感知和导航在机器人应用中,环境感知和导航是非常重要的功能。

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通过对环境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从而帮助机器人进行导航和路径规划。

3.4 异常识别和报警机器人视觉系统还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来进行异常识别和报警,在发现异常情况时,系统可以通过相应的报警机制来通知相关人员或系统进行相应的处理。

机器人视觉系统用户手册

机器人视觉系统用户手册

机器人视觉系统用户手册欢迎使用机器人视觉系统!机器人视觉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能系统,旨在实现机器人的实时感知和辨识能力。

本用户手册将为您介绍系统的关键特性和操作指南,以帮助您充分利用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潜力。

1. 系统概述机器人视觉系统基于深度学习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算法,能够实现图像捕捉、图像处理和目标识别等功能。

通过结合摄像头和高性能处理器,系统能够准确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为机器人的导航、操作和与环境的互动提供重要支持。

2. 基本功能机器人视觉系统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实时图像捕捉:系统能够高效地捕捉环境中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 图像处理:系统能够对捕捉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如去噪、增强和滤波等操作,以提高图像质量。

- 物体识别和跟踪:系统能够识别并跟踪环境中的目标物体,帮助机器人进行智能导航和操作。

- 姿态估计:系统能够实时估计目标物体的姿态,包括位置、朝向和大小等信息,为机器人的操作提供重要依据。

3. 使用指南以下是使用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操作指南:- 激活系统:确保系统已经正确连接摄像头和处理器,并按照说明书提供的方法激活系统。

- 环境调整:保持环境光线适宜,避免过于明亮或过于昏暗的情况,以确保图像质量。

- 目标识别:使用系统提供的目标识别功能,可以通过标定或训练的方式让机器人识别特定目标。

- 跟踪与导航:系统能够实时跟踪目标物体,并提供导航指引,使机器人能够精确运动和操作。

4. 系统优势机器人视觉系统的优势包括:- 高精度:系统基于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实现准确的物体识别和目标跟踪。

- 实时性:通过高性能处理器和优化的图像处理算法,系统能够实时处理和分析图像信息。

- 灵活性:系统支持各种场景下的应用,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

- 易用性:系统提供简单直观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指南,使用户能够轻松上手和操作。

机器人视觉系统是一项将现代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操作的重要创新。

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

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

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是一种将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创新系统。

它通过模仿人眼感知物体的方式,实现对环境中目标物体的识别、定位和追踪等功能。

本文将从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的原理、应用和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的原理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的实现原理主要涉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领域。

首先,通过机器人的摄像头等感知设备获取环境中的图像信息。

然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调整亮度等,提高图像的质量。

接下来,通过模式识别算法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出目标物体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征。

最后,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使机器人能够从大量的样本数据中学习,提高对目标物体的识别准确率。

二、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的应用1. 工业制造: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在工业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实现自动化装配,通过对零部件的识别和定位,使机器人能够自动完成组装任务。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用于产品质检,对产品进行表面缺陷检测和尺寸测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物流仓储: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可以应用于物流仓储行业,实现自动化物品分类和搬运。

通过对货物的识别,机器人能够将不同类型的货物分别放置到对应的位置上,提高物流效率。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进行库存管理和货物追踪,帮助企业实时了解库存情况。

3. 农业领域: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它可以帮助农民进行无人化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通过对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和病虫害的检测,提供精准的农业决策支持。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用于农产品的智能采摘和分拣,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三、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的前景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的性能将不断提高,识别准确率会更高,响应速度会更快。

它将能够应用于更多领域,如医疗卫生、安防监控、智能交通等。

此外,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还能够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人机交互。

机器人视觉系统(Robot Vision)简介

机器人视觉系统(Robot Vision)简介

机器人视觉系统(Robot Vision)简介【字体:大中小】时间:2014-08-28 11:00:06 点击次数:23次机器视觉系统的组成机器视觉系统是指用计算机来实现人的视觉功能,也就是用计算机来实现对客观的三维世界的识别。

按现在的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感受部分是视网膜,它是一个三维采样系统。

三维物体的可见部分投影到网膜上,人们按照投影到视网膜上的二维的像来对该物体进行三维理解。

所谓三维理解是指对被观察对象的形状、尺寸、离开观察点的距离、质地和运动特征(方向和速度)等的理解。

机器视觉系统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摄像机、转鼓等,它们都把三维的影像作为输入源,即输入计算机的就是三维管观世界的二维投影。

如果把三维客观世界到二维投影像看作是一种正变换的话,则机器视觉系统所要做的是从这种二维投影图像到三维客观世界的逆变换,也就是根据这种二维投影图像去重建三维的客观世界。

机器视觉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图像的获取、图像的处理和分析、输出或显示。

将近80%的工业视觉系统主要用在检测方面,包括用于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采集产品数据等。

产品的分类和选择也集成于检测功能中。

下面通过一个用于生产线上的单摄像机视觉系统,说明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视觉系统检测生产线上的产品,决定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并根据结果,产生相应的信号输入上位机。

图像获取设备包括光源、摄像机等;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相应的软件和硬件系统;输出设备是与制造过程相连的有关系统,包括过程控制器和报警装置等。

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和产品控制,若发现不合格品,则报警器告警,并将其排除出生产线。

机器视觉的结果是CAQ系统的质量信息来源,也可以和CIMS其它系统集成。

图像的获取图像的获取实际上是将被测物体的可视化图像和内在特征转换成能被计算机处理的一系列数据,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照明*图像聚焦形成*图像确定和形成摄像机输出信号1、照明照明和影响机器视觉系统输入的重要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输入数据的质量和至少30%的应用效果。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摘要】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视觉系统逐渐走向实用化。

由于微型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用的视觉系统已经进入领域,其中机器人视觉系统是机器视觉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叙述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各部分组成,及各部分组成的工作原理。

【关键词】CCD;视频数字;信号处理器1.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硬件系统1.1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硬件由下述几个部分组成(1)景物和距离传感器常用的摄像机、CCD图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结构光设备等。

(2)视频信号数字化设备其任务是把摄像机或CCD输出的信号转换成方便计算和分析的数字信号。

(3)视频信号快速处理器,视频信号实时、快速、并行算法的硬件实现设备:如DSP系统。

(4)计算机及其外设根据系统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计算机及其外设来满足机器人视觉信息处理及机器人控制的需要。

(5)机器人或机械手及其控制器。

1.2机器人视觉的软件系统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计算机系统软件选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就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它所支持的各种语言、数据库等。

(2)机器人视觉信息处理算法图像预处理、分割、描述、识别和解释等算法。

(3)机器人控制软件。

D原理视觉信息通过视觉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在空间采样和幅值化后,这些信号就形成了一幅数字图像。

机器人视觉使用的主要部分是电视摄像机,它由摄像管或固态成像传感器及相应的电子线路组成。

这里我们只介绍光导摄像管的工作原理,因为它是普遍使用的并有代表性的一种摄像管。

固态成像传感器的关键部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电荷耦合器件(CCD);另一种是电荷注入器件(CID)。

与具有摄像管的摄像机相比,固态成像器件重量轻、体积小、寿命小、功耗低。

不过,某些摄像管的分辨率仍比固态摄像机高。

光导摄像管外面是一圆柱形玻璃外壳2,内部有位于一端的电子枪7以及位于另一端的屏幕1和靶。

加在线圈6、9上的电压将电子束聚焦并使其偏转。

偏转电路驱使电子束对靶的内表面扫描以便“读取”图像。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组成及应用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组成及应用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组成及应用一、引言机器人视觉系统是指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采集环境信息,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机器人视觉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组成及应用。

二、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组成1. 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人视觉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可以将光线、声音、温度等物理量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常见的传感器有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

2. 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是指负责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模块。

它可以对图像进行滤波去噪、边缘检测、目标识别等操作,从而实现对环境的理解和判断。

3.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指负责控制机器人运动和执行任务的模块。

它可以根据图像处理单元提供的信息,调整机器人运动轨迹和速度,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目标追踪。

4. 通信模块通信模块是指负责机器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模块。

它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等方式与计算机、手机等设备进行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

三、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应用1. 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实现对产品的检测和分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机器人可以通过视觉系统检测车身表面缺陷,并自动修补。

2. 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领域,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实现对家庭环境的感知和控制。

例如,在智能家居中,机器人可以通过摄像头监控家庭成员的活动,并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温度、照明等设备。

3. 医疗卫生在医疗卫生领域,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实现对患者的监测和诊断。

例如,在手术中,机器人可以通过激光雷达扫描患者身体部位,并提供给医生高清晰度的图像,帮助医生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

4. 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监测和管理。

例如,在果园中,机器人可以通过视觉系统检测果树成熟度,并自动采摘水果。

机器人视觉系统介绍

机器人视觉系统介绍

机器人视觉系统介绍机器人视觉系统是指为机器人装备了视觉感知能力的系统。

常见的机器人视觉系统包括摄像头、人脸识别、图像处理算法等组成的硬件和软件部分。

机器人通过感知视觉信息,能够识别和理解周围环境,对环境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核心是摄像头,它是机器人感知外界环境的主要手段。

摄像头可以通过对环境进行实时图像采集,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输给机器人的图像处理部分进行分析。

摄像头的种类繁多,包括普通的彩色摄像头、红外摄像头和热像仪等。

不同类型的摄像头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人脸识别是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采集人脸图像并对其进行处理和比对,机器人可以迅速准确地识别出人脸。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人脸登录、人脸支付、人脸门禁等方面。

通过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如情绪识别、活体检测等,机器人还可以对人脸识别结果进行更加细致的判断与分析。

图像处理算法是机器人视觉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它可以对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提取图像中的信息。

常见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边缘检测、图像分割、特征提取等。

通过这些算法,机器人可以对图像中的物体、形状、颜色等进行识别和分类,进而对环境进行理解和感知,实现更加灵活的交互和操作。

机器人视觉系统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机器人通过视觉系统可以辅助进行自动化装配、质量检测等任务。

在服务领域,机器人可以通过识别人脸和情绪,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在农业领域,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帮助农民进行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在医疗领域,机器人可以通过视觉系统对病人进行监测和诊断。

当然,机器人视觉系统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是算法的精度和速度。

由于机器人需要在实时情况下进行图像处理和判断,因此对算法的要求较高。

其次是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机器人往往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工作,对光线、角度、背景等因素都有一定的要求。

最后是隐私和安全问题。

人脸识别等功能的应用引发了隐私和安全方面的担忧,需要加强相关的保护和监管措施。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机器人视觉系统是一种利用摄像头和图像处理技术来模拟人类视觉系统的智能机器人,其核心在于对图像和视频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从而对其所看到的场景进行精确的识别和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背后的技术原理。

1. 摄像头视觉系统的第一步是从场景中获取图像和视频数据,这需要使用摄像头。

一般来说,工业领域中使用的摄像头具有高分辨率、高速度、低噪声和长寿命等特点。

其中,CCD(Charge-Coupled Device)摄像头和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摄像头是两种常见的摄像头类型。

CCD 摄像头采用背照式传感器来提高灵敏度和减少噪声,而CMOS摄像头则采用正面式传感器和晶体管的整合,使其更加节省成本和更容易集成。

2. 图像处理一旦获取到图像和视频数据,下一步是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是将原始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过程,它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图像识别等步骤。

预处理是将原始图像进行去噪、增强和平滑化等处理,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详细程度。

特征提取是从预处理的图像中提取关键特征,例如边缘、线条、颜色等,以便于根据这些特征来识别或分类图像。

图像识别是将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后的信息与已知的模式或数据进行比较并匹配的过程,以实现对目标对象的识别或分类。

3. 目标检测和跟踪接下来,针对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应用场景,通常需要进行目标检测和跟踪。

目标检测是指通过图像处理和识别等技术,对场景中的目标进行自动检测。

目标跟踪是指根据检测到的目标,对其进行跟踪和追踪以实现机器人的位置和运动控制。

这通常需要结合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来实现。

4. 三维重建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中,例如工业制造和机器人导航等,需要对空间和场景进行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是指将图像和视频数据转化为三维场景模型的过程。

三维重建可以使用多视角摄像机、深度相机和投影仪等设备来获取场景的多层深度,进而对场景进行三维重构和表示。

Cognex机器人与视觉标定原理

Cognex机器人与视觉标定原理
Cognex机器人与视觉标定 原理
目录
• 机器人视觉系统概述 • Cognex机器人视觉技术 • 视觉标定原理与方法 • Cognex机器人与视觉标定实现 • 实验与结果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机器人视觉系统 概述
机器人视觉系统定义
机器人视觉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图像采集、处理、分析和理解等 功能的智能系统,旨在使机器人能够感知、理解和响应环境中 的视觉信息。
05 实验与结果分析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验证Cognex机器人与视觉标定系 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设备
Cognex机器人、视觉传感器、标 定板、相机等。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1. 搭建实验环境,包括机器人、视觉传感器、标定板等设备的安装和调 试。
2. 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学标定,获取机器人运动学参数。
实验设计
Cognex机器人视觉系统软件功能
图像预处理
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去噪、增强等操作,提 高图像质量。
通信接口
与机器人控制系统进行通信,实现视觉引 导机器人的运动。
特征提取
从图像中提取出与机器人定位、导航等相 关的特征信息。
标定功能
通过视觉标定算法,将图像坐标与实际世 界坐标进行映射。
模式识别
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识别,如二维码、条形 码等。
视觉标定基于针孔相机模型,通 过几何关系将三维世界坐标映射
到二维图像坐标。
内外参数
内参包括焦距、主点坐标等,描述 相机内部属性;外参包括旋转矩阵 和平移向量,描述相机在世界坐标 系中的位置和方向。
畸变模型
考虑到镜头畸变,引入径向畸变和 切向畸变模型,对图像进行畸变校 正。
视觉标定方法分类
传统标定法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方法设计与调试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方法摘要:机器人视觉系统在现代机器人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视觉系统设计与调试的方法。

首先,我们将讨论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组成部分。

其次,我们将介绍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硬件选择、软件开发和集成。

最后,我们将讨论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调试方法,帮助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1. 介绍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组成部分机器人视觉系统通常由相机、图像处理单元和决策单元组成。

- 相机:相机是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输入设备,用于捕捉外界的图像。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可选择适当的相机类型,如普通CCD相机、深度相机等。

- 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负责对相机捕获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

该部分通常由计算机或嵌入式处理器来实现,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和跟踪等功能。

- 决策单元:决策单元根据图像处理单元提供的结果,进行决策并控制机器人的行为。

这部分通常是嵌入式控制器或计算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编程。

2.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流程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硬件选择、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

- 硬件选择:首先需要了解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相机和图像处理单元。

考虑到实时性和处理能力,可以选择高性能的处理器和专用的图像处理芯片。

- 软件开发:接下来,进行图像处理算法的开发。

选择适当的图像处理库或开发环境,编程实现图像处理算法,如边缘检测、特征提取、目标检测等。

同时,也需要开发决策算法,实现对处理结果的分析和决策。

- 系统集成:最后,将相机、图像处理单元和决策单元进行集成。

确保这些组件能够正常通信,并且能够在实时环境下稳定运行。

在进行集成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3.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调试方法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调试是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调试方法。

- 硬件调试:在进行软件调试之前,首先需要确保硬件组件正常工作。

检查相机和处理单元的连接,进行必要的配置和调整。

简述机器人视觉系统的作用和特点

简述机器人视觉系统的作用和特点

简述机器人视觉系统的作用和特点
机器人视觉系统是利用机器人传感器,如摄像头、激光扫描仪等,从实际环境中获取数据,将其转换为机器可感知的数据,再通过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定位、抓取、排序和检测等功能。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它能够提供灵活的环境信息,使机器人可以自主活动并采取相应行动,而不受环境的限制。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特点是它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定位、路径规划以及物体识别和物体分类等功能,有效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

其中,定位技术是机器人视觉系统最常用的技术,它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和图像处理算法,实现机器人在环境中的定位。

此外,还有自动路径规划技术,它可以利用自主自动路径规划算法,根据定位结果计算出机器人的运行路径,使机器人可以自主行进;物体识别技术,能够通过多维数据的处理,对摄像头捕捉的图像进行识别;还有物体分类技术,能够根据摄像头截取的视觉信息,实现对物体在位置、大小和形状等方面的分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视觉系统也不断地变得更加精细、准确,它的应用范围也正在不断扩大。

它主要应用于工业制造、服务领域和家庭用途等。

在工业制造中,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服务领域,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对话和语音识别,有效完善客户服务;而在家庭用途方面,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实现安全报警和自动扫描等功能,有效确保家庭安全。

总之,机器人视觉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它基于摄像头传感器
及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定位、抓取、排序和检测等功能,其作用和特点极其重要,并将有着更广泛的应用。

2024 工业机器人视觉定义与分类

2024      工业机器人视觉定义与分类

2024 工业机器人视觉定义与分类工业机器人的视觉系统是指装备在工业机器人上的用于感知环境、识别和检测目标物体的一种系统。

通过视觉系统,工业机器人可以实现对不同形状、尺寸、颜色的物体进行准确的定位、识别和测量,并能根据需要进行精确的操作和处理。

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主要分为两类:2D视觉系统和3D视觉系统。

1. 2D视觉系统:2D视觉系统基于摄像机对物体在平面上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

它可以通过图像处理算法来提取目标物体的特征、边缘和颜色信息,并进行形状和位置的计算,从而实现物体的定位、识别和检测。

2D视觉系统适用于平面物体的检测和定位,如电子元器件、标签、图像等。

2. 3D视觉系统:3D视觉系统基于激光扫描或结构光等技术获取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点云数据,通过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物体的形状和位置的三维重建。

3D视觉系统适用于不规则形状、凹凸面等非平面物体的检测和定位,如汽车零部件、机械零件等。

此外,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还可以根据功能不同进一步分类,如:1. 检测系统:用于检测物体的质量、尺寸、形状、颜色等信息,包括缺陷检测、外观检测等。

2. 定位系统:用于实现对目标物体在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定位和坐标转换,如物体的精确定位、手眼标定等。

3. 导航系统:用于实现工业机器人的导航和避障功能,包括环境地图的构建、路径规划和实时障碍物检测等。

4. 计量系统:用于实现对物体尺寸、形状、位置等信息的测量和控制。

综上所述,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是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点云处理的技术,通过对物体的感知和分析,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定位、识别和测量,进而完成精确的操作和处理任务。

不同类型的视觉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以提高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程度和操作精度。

此外,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还可以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进行分类,如:1. 汽车制造:在汽车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用于检测和识别车身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外观缺陷,以及车漆的质量和颜色一致性等。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关键技术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关键技术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关键技术机器人视觉系统是机器人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制造、军事、医疗、物流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核心是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算法,其精度和速度直接关系到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

下面,本文就介绍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关键技术。

一、摄像头的选择与优化摄像头是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核心部件,其选择和优化对整个系统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的摄像头种类繁多,尤其是近几年,高清、3D、红外等技术的推广,更是让摄像头的选择变得更加复杂。

在选择摄像头时,需要根据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来确定。

如果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较为简单,摄像头的采集频率可以较低;如果应用场景对实时性要求较高,则需要选择采集频率较高的高速摄像头。

同时,摄像头的分辨率也是选择的重要因素。

较高分辨率的摄像头可以保证照片的清晰度,但同时也会增加数据的存储压力和图像处理的难度。

除了选择合适的摄像头外,还需要进行摄像头的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摄像头的位置、焦距和曝光时间等参数来达到最佳的图像采集效果。

此外,也要注意对摄像头进行保护,避免外界环境干扰和损坏。

二、图像采集与数据处理技术图像采集是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它不仅需要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还需要在短时间内采集大量的数据。

一般来说,机器人视觉系统都会采用多路图像采集技术,即同时采集多个摄像头捕捉目标,保证数据的全面和精确。

此外,还需要采取适当的压缩算法来减少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开销。

在数据的处理方面,机器人视觉系统需要借助图像处理算法来对图像进行分析、识别和处理。

目前,常用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边缘检测算法、颜色分析算法、目标检测算法、形态学算法等。

这些算法可以对图像进行物体识别、位置定位、遮挡判断等操作,从而为机器人的操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三、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传统的图像处理算法更多地是基于特定规则的手工编写,其处理速度和精度相对有限。

而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图像处理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及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生产、军事、医疗等领域。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就是机器人的视觉系统。

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可以将机器人的机械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辨认环境和物体、判断并执行动作的功能。

本文将会探讨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一、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研究机器人视觉系统需要掌握两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是机器人的机械系统,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技术。

对于机器人的机械系统,我们需要熟悉如何设计并制造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了解机器人的各种传动装置、关节、驱动器等等。

而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我们需要熟悉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这些技术是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的核心技术。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是一种将数字图像或视频转换成计算机可处理的数据形式,以从中提取相关信息的技术。

机器人的视觉系统需要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来识别物体、判断物体的位置、方向和大小等信息,并控制机器人执行相应的任务。

另外,机器学习技术也是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给计算机提供大量的数据和指令,让计算机自动学习并逐渐提高自己的技能的过程。

在机器人视觉系统中,机器学习技术可以用来训练视觉系统,让机器人逐渐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和分类能力,以便更好地执行任务。

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也是机器人智能化的重要途径。

二、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应用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在制造业中,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可以用来检测和控制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生产质量。

在医疗领域中,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可以用来进行手术操作,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在军事领域中,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可以用来执行侦查、搜索、拆弹等任务,从而保护军人的安全。

此外,机器人视觉系统还可以用来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

老年人和残疾人常常需要照顾和辅助,但是这需要高昂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让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代替人类照料和辅助老年人和残疾人,从而减轻他们的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机器人视觉系统实训报告

机器人视觉系统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逐渐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分支。

机器人视觉系统作为机器人感知外界环境的关键技术,其在工业生产、物流搬运、医疗辅助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深入了解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训,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内容1. 实训目的(1)掌握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熟悉机器视觉软件的操作和图像处理方法;(3)了解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应用场景和案例;(4)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实训内容(1)机器人视觉系统基本原理:学习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常用算法;(2)机器视觉软件操作:掌握机器视觉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图像采集、处理、特征提取等;(3)图像处理方法:学习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滤波、边缘检测、形态学操作等;(4)机器人视觉系统应用案例:了解机器人视觉系统在工业生产、物流搬运、医疗辅助等领域的应用案例;(5)动手实践:通过搭建机器人视觉系统,进行图像采集、处理、特征提取等操作,实现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基本功能。

三、实训过程1. 实训环境本次实训在XXX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机器人视觉系统实训平台,包括工业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基础工作台、PC平台等。

2. 实训步骤(1)熟悉实验室环境和设备,了解机器人视觉系统实训平台的结构和功能;(2)学习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组成、工作原理和常用算法;(3)学习机器视觉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图像采集、处理、特征提取等;(4)学习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滤波、边缘检测、形态学操作等;(5)搭建机器人视觉系统,进行图像采集、处理、特征提取等操作;(6)测试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基本功能,如物体识别、定位、跟踪等;(7)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训经验。

四、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掌握了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熟悉了机器视觉软件的操作和图像处理方法;(3)了解了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应用场景和案例;(4)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越来越成熟。

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也迅速发展。

本文将阐述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是通过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和指令输出三大模块的相互配合完成对目标物体的检测与定位。

1. 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是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基础,它将目标物体的图像采集并传输给图像处理系统。

目前常见的图像采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使用CCD相机采集图像,另一种则是使用3D激光扫描仪进行采集。

2.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目标物体的轮廓、形状、颜色等特征信息,然后再对比与数据库中保存的目标物体信息,以确定目标物体的种类、位置和数量等信息。

3. 指令输出指令输出是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重要环节。

根据图像处理系统的判断结果,机器人需要执行不同的动作,例如对目标物体进行抓取、分拣或切割等操作。

三、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

1.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设计和机械手臂的设计。

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设计决定了图像采集的效果和传输速度。

为了提高效率,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需要选用高效的硬件设备和合理的设备布局。

此外,应该保证设备间的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机械手臂的设计要考虑机械手臂的工作空间、载荷能力和精度等因素。

机械手臂的工作空间需要根据目标工件的大小和数量来决定。

载荷能力则需要根据目标工件的重量来确定,精度则应该满足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要求。

2. 软件设计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图像处理算法的设计和指令输出程序的编写。

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等功能。

在设计图像处理算法时需要考虑图像噪声、光照不均等问题,通过合理的预处理方法,使得图像处理效果更加准确。

机器人视觉系统组成及定位算法

机器人视觉系统组成及定位算法

机器⼈视觉系统组成及定位算法1.机器⼈视觉机器⼈研究的核⼼就是:导航定位、路径规划、避障、多传感器融合。

定位技术有⼏种,不关⼼,只关⼼视觉的。

视觉技术⽤到“眼睛”可以分为:单⽬,双⽬,多⽬、RGB-D,后三种可以使图像有深度,这些眼睛亦可称为VO(视觉⾥程计:单⽬or⽴体),维基百科给出的介绍:在机器⼈和计算机视觉问题中,视觉⾥程计就是⼀个通过分析处理相关图像序列来确定机器⼈的位置和姿态。

当今,由于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摄像机作为全⾃主⽤移动机器⼈的感知传感器。

这主要是因为原来的超声或红外传感器感知信息量有限,鲁棒性差,⽽视觉系统则可以弥补这些缺点。

⽽现实世界是三维的,⽽投射于摄像镜头(CCD/CMOS)上的图像则是⼆维的,视觉处理的最终⽬的就是要从感知到的⼆维图像中提取有关的三维世界信息。

2.系统基本组成: CCD、PCI、PC及其外设等。

2.1 CCD/CMOS⼀⾏硅成像元素,在⼀个衬底上配置光敏元件和电荷转移器件,通过电荷的依次转移,将多个象素的视频信号分时、顺序地取出来,如⾯阵CCD传感器采集的图像的分辨率可以从32×32到1024×1024像素等。

2.2视频数字信号处理器图像信号⼀般是⼆维信号,⼀幅图像通常由512×512个像素组成(当然有时也有256×256,或者1024×1024个像素),每个像素有256级灰度,或者是3×8bit,红黄兰16M种颜⾊,⼀幅图像就有256KB或者768KB(对于彩⾊)个数据。

为了完成视觉处理的传感、预处理、分割、描述、识别和解释,上述前⼏项主要完成的数学运算可归纳为:(1)点处理常⽤于对⽐度增强、密度⾮线性较正、阈值处理、伪彩⾊处理等。

每个像素的输⼊数据经过⼀定关系映射成像素的输出数据,例如对数变换可实现暗区对⽐度扩张。

 (2)⼆维卷积的运算常⽤于图像平滑、尖锐化、轮廓增强、空间滤波、标准模板匹配计算等。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与开发1、前言在现代工业生产和智能化领域中,机器人视觉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机器人不仅可以实现精准的定位、快速的操作,还可以在高速运动中实现精准跟踪目标,从而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因此,设计和开发高效、准确、智能的机器人视觉系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2、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

硬件系统包括机器人、相机、图像处理器等组成部分;软件系统则包括机器人控制程序、图像处理算法等。

2.1 硬件系统(1)机器人机器人是视觉系统的主要实现者,因此机器人的选择和设计非常重要。

机器人应该根据其所需的构造设计和运动规律来确定,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

(2)相机相机是视觉系统采集图像信息的重要部分。

相机的选择应该基于应用场景需求来决定。

对于一些高速或者运动较频繁的场景,高速拍摄相机是非常必要的;而对于需要准确测量距离、进行三维重建和体积估算的场景,则需要使用带深度传感器的相机。

(3)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对相机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所需的目标区域,进行图像分割、识别和跟踪等操作。

常见的图像处理器有FPGA、DSP、GPU等。

2.2 软件系统视觉系统的软件系统是机器人视觉的前沿技术之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跟踪算法运动跟踪算法是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的非常关键的算法之一,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图像序列中目标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目标跟踪的功能。

常见的运动跟踪算法有卡尔曼滤波算法和粒子滤波算法等。

(2)三维重建算法三维重建算法是将二维图像通过计算机视觉处理,还原出三维立体图像的过程。

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实现物体的三维建模,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医学领域等。

常见的三维重建算法有激光扫描三维重建算法、光学三维重建算法等。

(3)图像识别算法图像识别算法是利用智能计算机来分析图像,寻找有意义的内容。

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的图像目标检测、目标分类、图像识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视觉系统——人脸识别技术优势1 不被察觉,不会引起人的反感。

2 非接触性,不需要和设备接触即可识别3 自然性4 准确,可靠,灵活。

原理在检测到人脸并定位面部关键特征点之后,主要的人脸区域就可以被裁剪出来,经过预处理之后,馈入后端的识别算法。

识别算法要完成人脸特征的提取,并与库存的已知人脸进行比对,完成最终的分类。

主要过程一般分三步:(1)首先建立人脸的面像档案。

即用摄像机采集单位人员的人脸的面像文件或取他们的照片形成面像文件,并将这些面像文件生成面纹(Faceprint)编码贮存起来。

(2)获取当前的人体面像。

即用摄像机捕捉的当前出入人员的面像,或取照片输入,并将当前的面像文件生成面纹编码。

(智械科技)(3)用当前的面纹编码与档案库存的比对。

即将当前的面像的面纹编码与档案库存中的面纹编码进行检索比对。

上述的“面纹编码”方式是根据人脸脸部的本质特征和开头来工作的。

这种面纹编码可以抵抗光线、皮肤色调、面部毛发、发型、眼镜、表情和姿态的变化,具有强大的可靠性,从而使它可以从百万人中精确地辩认出某个人。

人脸的识别过程,利用普通的图像处理设备就能自动、连续、实时地完成。

实现方法基于OpenCv人脸识别设计方案1 系统组成以OpenCV 图像处理库为基础,利用库中提供的相关功能函数进行各种处理:通过相机对图像数据进行采集,人脸检测主要是调用已训练好的Haar 分类器来对采集的图像进行模式匹配,检测结果利用PCA 算法可进行人脸图像训练与身份识别,而人脸表情识别则利用了Camshift 跟踪算法和Lucas–Kanade 光流算法。

2 搭建开发环境采用德国Basler acA640-100gc 相机,(智械科技)PC 机上的操作系统是Fedora 10,并安装编译器GCC4.3,QT 4.5和OpenCV2.2 软件工具包,为了处理视频,编译OpenCV 前需编译FFmpeg,而FFmpeg 还依赖于Xvid库和X264 库。

3 应用系统开发程序主要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程序流程(visio)3.1 图像采集图像采集模块可以通过cvCaptureFromAVI()从本地保存的图像文件或cvCaptureFromCam()从相机得到图像,利用cvSetCaptureProperty()可以对返回的结构进行设置:IplImage *frame;CvCapture* cAMEra = 0;camera = cvCaptureFromCAM( 0 );cvSetCaptureProperty(camera,CV_CAP_PROP_FRAME_WIDTH, 320 );cvSetCaptureProperty(camera,CV_CAP_PROP_FRAME_HEIGHT, 240 );然后利用start()函数开启QTimer 定时器,(智械科技)每隔一段时间发送信号调用自定义的槽函数,该槽函数用cvGrabFrame()从视频流中抓取一帧图像放入缓存,再利用CvRetrieveFrame()从内部缓存中将帧图像读出用于接下来的处理与显示。

在qt 中显示之前,需将IplImage* source 转换为QPixmap 类型。

uchar *qImageBuffer = NULL;/*根据图像大小分配缓冲区*/qImageBuffer = (uchar*) malloc(source->width *source->height * 4 * sizeof(uchar));/*将缓冲区指针拷贝到存取Qimage 的指针中*/uchar *QImagePtr = qImageBuffer;/* 获取源图像内存指针*/Const uchar*iplImagePtr=reinterpret_cast(source->imageData);/*通过循环将源图像数据拷贝入缓冲区内*/for (int y = 0; y < source->height; ++y){for (int x = 0; x < source->width; ++x){QImagePtr[0] = iplImagePtr[0];QImagePtr[1] = iplImagePtr[1];QImagePtr[2] = iplImagePtr[2];QImagePtr[3] = 0;QImagePtr += 4;iplImagePtr += 3; }iplImagePtr+=source->widthStep–3*source->width; }/*将Qimage 转换为Qpixmap*/QPixmap local =QPixmap::fromImage(QImage(qImageBuffer,source->width,source->height, QImage::Format_RGB32));/*释放缓冲区*/free(qImageBuffer);最后利用QLabel 的setPixmap()函数进行显示。

3.2 图像预处理由于大部分的脸部检测算法对光照,脸部大小,(智械科技)位置表情等非常敏感,当检测到脸部后需利用cvCvtcolor()转化为灰度图像,利用cvEqualizeHist()进行直方图归一化处理。

3.3 脸部检测方法OpenCV采用一种叫做Haar cascade classifier 的人脸检测器,他利用保存在XML 文件中的数据来确定每一个局部搜索图像的位置,先用cvLoad()从文件中加载CvHaarClassifierCascade 变量,然后利用cvHaarDetectObjects()来进行检测,函数使用针对某目标物体训练的级联分类器在图像中找到包含目标物体的矩形区域,并且将这些区域作为一序列的矩形框返回,最终检测结果保存在cvRect 变量中。

3.4 脸部识别方法PCA 方法(即特征脸方法)是M.Turk 和A.Pentland在文献中提出的,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图像向量经过K-L 变换后由高维向量转换为低维向量,并形成低维线性向量空间,即特征子空间,然后将人脸投影到该低维空间,用所得到的投影系数作为识别的特征向量。

识别人脸时,只需将待识别样本的投影系数与数据库中目标样本集的投影系数进行比对,以确定与哪一类最近。

PCA 算法分为两步:核心脸数据库生成阶段,即训练阶段以及识别阶段。

3.4.1 训练阶段主要需要经过如下的几步:(1)需要一个训练人脸照片集。

(2)在训练人脸照片集上计算特征脸,即计算特征值,保存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的M 张图片。

这M 张图片定义了"特征脸空间"(原空间的一个子空间)。

当有新的人脸添加进来时,这个特征脸可以进行更新和重新计算得到。

(3)在"特征脸空间"上,将要识别的各个个体图片投影到各个轴(特征脸)上,计算得到一个M 维的权重向量。

简单而言,就是计算得到各个个体所对应于M 维权重空间的坐标值。

OpenCV 实现为:先用cvLoadImage()载入图片并利用cvCvtcolor()转换为灰度图片,建立自定义的迭代标准CvTermCriteria,调用cvCalcEigenObjects()进行PCA 操作,计算出的Eigenface 都存放在向量组成的数组中,利用cvEigenDecomposite()将每一个训练图片投影在PCA 子空间(eigenspace)上,结果保存在矩阵数组中,用cvWrite将训练结果保存至XML文件中。

3.4.2 身份识别阶段在识别新的人脸图片时,具体的操作方法流程如下:(1)基于前面得到的M 个特征脸,将新采集的图片投影到各个特征脸,计算得到一个权重集合(权重向量)。

(2)判断新图片是否是一幅人脸图像,(智械科技)即通过判断图像是否足够靠近人脸空间。

(3)如果是人脸图像,则根据前面计算的权重集合(权重向量),利用权重模式将这个人脸分类划归到初始时计算得到的各个个体或者是成为一个新的个体照片。

简单而言,就是计算新权重到原来各个个体权重的距离,选择最近的,认为是识别成这个个体;如果最近的距离超出阈值,则认为是一个新的个体。

(4)更新特征脸或者是权重模式。

(5)如果一个未知的人脸,出现了很多次,也就意味着,对这个人脸没有记录,那么计算它的特征权重(向量),然后将其添加到已知人脸中[6].OpenCV 实现调用cvRead加载训练结果XML 文件,调cvEigenDecomposite()将采集图片映射至PCA 子空间,利用最近距离匹配方法SquaredEuclidean Distance,计算要识别图片同每一个训练结果的距离,找出距离最近的即可。

3.5 脸部表情识别脸部运动跟踪利用了Camshift 算法,该算法利用目标的颜色直方图模型将图像转换为颜色概率分布图,初始化一个搜索窗的大小和位置,并根据上一帧得到的结果自适应调整搜索窗口的位置和大小,从而定位出当前图像中目标的中心位置。

Camshift 能有效解决目标变形和遮挡的问题,对系统资源要求不高,时间复杂度低,在简单背景下能够取得良好的跟踪效果。

Camshift 的OpenCV 实现分以下几步:(1)调用cvCvtColor()将色彩空间转化到HSI 空间,调用cvSplit()获得其中的H 分量。

(2)调用cvCreateHist()计算H 分量的直方图,即1D 直方图。

(3)调用cvCalcBackProject()计算Back Projection.(4)调用cvCamShift()输出新的Search Window 的位置和面积。

我们利用光流算法评估了两帧图像的之间的变化,Lucas–Kanade 光流算法是一种两帧差分的光流估计算法。

它计算两帧在时间t 到t +δt 之间每个每个像素点位置的移动。

是基于图像信号的泰勒级数,(智械科技)就是对于空间和时间坐标使用偏导数。

首先要用到shi-Tomasi 算法,该算法主要用于提取特征点,即图中哪些是我们感兴趣需要跟踪的点,对应函数为cvGoodFeaturesToTrack(),可以自定义第一帧特征点的数目,函数将输出所找到特征值。

接下来是cvCalcOpticalFlowPyrLK 函数,实现了金字塔中Lucas-Kanade 光流计算的稀疏迭代版本。

它根据给出的前一帧特征点坐标计算当前视频帧上的特征点坐标。

输入参数包括跟踪图像的前一帧和当前帧,以及上面函数输出的前一帧图像特征值,自定义的迭代标准,输出所找到的当前帧的特征值点。

这些点可以确定面部局部区域的特征如眼部,鼻子高度与宽度,嘴部两侧与底部的夹角等等,利用与前一帧的特征比较,可得出反应脸部动态变化的参数,这些数据可以与脸部的一些简单表情相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