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赏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百合花》
2、发生了兴趣.
3、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同乡.
8、文中的新媳妇呢,又是 个怎样人?
腼腆、拘谨、识大体; 热爱战士、心灵纯洁美好;
9、你最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形象,为什么?
10、说说小说中哪些细节使你难 以忘怀?
难忘的细节
(1)7段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44段野菊花
通讯员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 这一细节,直接表现通讯员的天真 质朴和即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 热爱生活的情趣
比如第4段:“早上下过一阵小雨…… 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
1、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了一派生计勃勃的 和平景象;
2、巧妙地烘托了人物轻松愉快的心情 ;
3、表现了战士临危不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烘托小说主题、表现人物性格;
5、也突出了“我”是文工团员的身份;
比如:第48段的环境描写。
1、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 了四次,第一次34段是抱被子时因慌张而挂破 上衣;第二次45段是通讯员要给“我”开饭是 我看到的;第三次56段“我”看见他安详的合 着眼,军装的肩头上漏着那个大洞,一块布还 挂在那里”;最后一次59段新媳妇缝那个破洞。 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 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 品质,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 痛惜。
小说主题:
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 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 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赞美了解放军的 崇高品质和军民鱼水情。
4、探究标题含义:
找出文中描写百合花的段落,说说百合花 在文中有哪两种意义?
153页,158页62段
一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 二指它的象征意义
百合花课文赏析
百合花课文赏析1. 百合花这篇课文,哇,那可真是精彩啊!就像一朵盛开在文学花园里的奇葩。
你看那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互动,多有意思呀!通讯员的腼腆,新媳妇的羞涩,不正像我们生活中那些纯真的情感吗?比如我们第一次和喜欢的人说话时的那种感觉。
2. 百合花课文里的描写,简直绝了!就如同细腻的画笔,一点点勾勒出人物的形象。
新媳妇把百合花被子拿出来的那一刻,多感人啊!这不就像我们在困难时刻,有人无私地伸出援手一样吗?像朋友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3. 哎呀呀,百合花课文真的值得好好品析!那情节的发展,就像是一部精彩的电影。
通讯员牺牲的时候,心里真不是滋味啊!这和我们失去重要的东西时那种难过是不是很像呢?4. 百合花课文啊,读起来真是让人欲罢不能!里面的人物都那么鲜活。
新媳妇对通讯员态度的转变,多自然啊!这就好像我们对一个人的了解逐渐深入,感情也慢慢变化,不是吗?就像一开始觉得某人一般,后来发现他有很多闪光点。
5. 你们知道吗?百合花课文太有魅力了!那语言,生动得不得了。
通讯员和“我”的对话,多真实啊!这跟我们平时和朋友聊天的情景不是很相似吗?有说有笑,充满生活气息。
6. 百合花课文,真的是宝藏啊!里面的情感,深沉而真挚。
新媳妇最后把百合花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哇,太感人了!这就如同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不舍一样强烈啊!7. 讲真的,百合花课文太吸引人了!它的细节描写,真的是妙到毫巅。
通讯员枪筒里的那枝野菊花,多有意境啊!这就好像生活中的一个小惊喜,让我们眼前一亮,不是吗?8. 百合花课文赏析起来可太有意思了!那故事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
从开始到结尾,一环扣一环,多紧凑啊!这和我们看一场精彩的比赛一样,让人的心一直提着。
9. 百合花课文啊,真的是文学佳作!它所展现的人性光辉,让人敬佩。
新媳妇对通讯员的那种感情转变,多伟大啊!这和我们在困难面前,突然变得坚强是不是很像呢?10. 百合花课文绝对值得深入探讨!它的魅力无穷无尽。
我对菇志鹃《百合花》赏析
菇志鹃《百合花》赏析读菇志鹃的革命历史小说更鲜明地体现了个人独特的风格,从场面的撷取,人物的描写到结构的安排。
情感的表达,在当时的文学背景下都是别具一格的。
而他其中的代表作《百合花》就是以解放战争时期为题材的,细腻,层次感分明,给读者一个惊新的亮点,与以往的战争题材小说穿着裁缝仿制出来的“铠甲”,那么的坚硬,冰冷,是截而不同的,小说中以战争生活为题材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写重大人物,文中则是以一个通讯员护送我到前言包扎所而拉开帷幕的。
小说当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通讯员和我前往包扎所的过程,从开始的“生气起来”、“发生了兴趣”、到“越加亲热起来”,到最后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小同乡”,在看似无事的过程中,情感的体验逐渐积累加深,为小说的高潮作了铺垫。
而我也从中了解到一些有关这个小伙子的信息:以前在家时帮人拖毛竹、参加革命了一年的19岁憨厚的通讯员。
当我问他有没有娶媳妇,他就更加忸怩了,两只手不停的数模着腰皮带上的扣眼。
大家应该注意到通讯员的步枪筒里稀疏插了几根树枝来点缀,显得他对生活充满情趣。
而《百合花》的重头情节则在我和通讯员向乡民们借被子,而在这之中,我能轻松借到的被子,通讯员却死活都借不到,以至于说新媳妇是“死封建”,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耿直和爽快——一位农村拖毛竹青年的特征。
但当我告诉他这不是一条简单的被子而是新媳妇唯一的嫁妆的时候,他觉得误会了人家,惭愧地想把被子还回去。
在这一来二去之中,从摩擦到相互理解,因为这么一条被子,彼此之间增进了认识和了解。
而我们再去看一下这条被子是怎样呢?这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枣红低,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而恰恰就是这条被子而牵开了他们的第二次见面!可是这次见面又会怎么样呢?我们再来了解文中谈及的新媳妇,她是小说当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当向她借被子时,她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
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纯朴,对“通讯员”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
茹志鹃《百合花》赏析
茹志鹃《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啊,那可真是一篇精彩绝伦的小说!茹志鹃用她细腻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如此动人的故事。
你看那小通讯员,多可爱的一个小伙子呀!他一开始的腼腆、笨拙,让人忍俊不禁。
就好像我们身边那个有点害羞的邻家小弟,面对陌生的大姐姐时,那种手足无措的样子。
他和新媳妇之间的互动,哎呀,那真是充满了趣味和温情。
新媳妇呢,一开始对通讯员还有些误解,可后来呀,她的情感转变得多自然呀!这不就跟我们生活中有时候对一个人的看法会慢慢改变一样嘛。
她最后把那床洒满百合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的时候,我的心都被触动了。
还有那战场上的紧张氛围,茹志鹃描写得那叫一个逼真!仿佛我们也能闻到硝烟的味道,听到枪炮的声音。
这可比看那些战争大片还让人紧张呢!
想想看,在那么残酷的战争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情就显得格外珍贵。
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那看似平凡却又深刻的情感交流,不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吗?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百合花》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就是能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每一个细节的魅力。
它就像是一杯清香的茶,需要我们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甘甜。
这篇小说让我们看到了战争中的人性光辉,看到了那些平凡人的伟大之处。
它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爱和温暖也不会消失。
这不就是文学的力量吗?它能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生活的意义。
总之啊,《百合花》绝对是一篇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的佳作,你要是还没读过,那可真是一大憾事呀!赶紧去读一读吧,相信你一定会被它深深吸引的!。
茹志鹃《百合花》(原文+赏析+作者简介)-1
茹志鹃《百合花》(原文+赏析+作者简介)-11946年中秋,海岸部队决定晚上总攻。
我们文工团的几个同志被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忙,我也被通讯员送到前沿包扎所。
路上下过小雨,但现在放晴了,两边的秋庄稼被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空气里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但敌人的冷炮不时盲目地轰响着。
通讯员一直走在我前面,我想喊他等我,但又怕他嘲笑我。
最终他自动停下,但还是没看我一眼,等我走近时又向前走了。
他从没回头看我一次,但我对他产生了兴趣。
我从背后看他,他是个高挑的小伙,穿着洗淡的黄军装,肩上的步枪筒里插了几根树枝,看起来有点像装饰点缀。
我双脚胀痛得像火烧似的,提出休息一会儿,他也在远处坐下,背向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
我走过去坐在他旁边,看到他的年轻稚气的圆脸,他告诉我他是天目山人,我发现他是我的同乡。
我随便地问他在家时干什么,他说他帮人拖毛竹。
我看了一眼他宽宽的肩膀,突然眼前浮现出一片竹海,海中央是一条盘旋而上的石级山道。
他肩上垫着一块老蓝布,扛着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着石级哗哗作响。
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生活,感到十分亲切。
我问他:“你多大了?”十九。
”参加革命有多长时间了?”一年。
”你是怎么参加革命的?”我问到这里感觉有些像审讯,但还是忍不住问了。
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
”你家里还有其他人吗?”娘、爹、弟弟妹妹,还有一个姑姑也住在我家里。
”你还没有结婚吧?”他脸上飞红,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带上的扣眼。
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我本想问他是否有对象,但看到他这样子,只好把话咽了下去。
我们沉默了一会儿,他开始抬头看天,又掉过来扫了我一眼,催促我动身。
当我站起来准备离开时,我看见他摘了帽子,偷偷地用毛巾擦汗。
这是我的错,他走路时没有流一滴汗,但因为我与他交谈,他却出了一头大汗,我感到十分内疚。
我们到达包扎所时已经下午两点了。
这里离前线有三里路,包扎所设在一所小学里,六个房子组成了一个“品”字形,中间一块空地长满了野草。
《百合花》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赏析
《百合花》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赏析百合花理解为爱情的象征,它代表着纯洁无瑕的爱情感情。
《百合花》是一部经典的青春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真心相爱的禁恋故事。
部小说共四个主要人物:男主角索尔、女主角杰拉、他们心爱的朋友艾琳和索尔的堂兄弟。
在小说中,索尔和杰拉是一对学生,他们在夏天遇见并相爱,他们秉持着真爱原则,不分你我他,只要能在一起就可以。
他们相爱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考验,索尔因为家庭和生活的压力,很多时候面对困难无法抗拒,他们互相支持,经过磨难,最终走到了一起。
此可以看出,《百合花》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赏析,以索尔的视角出发,展现他们之间纯洁而充满责任感的爱情。
他们受到身边朋友和家庭的压力,以及外界的干扰,他们拒绝朝那种被下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的爱情,在外界的偏见和社会的排斥中坚持着自己的真爱。
索尔是一个有纪律性的女孩,他努力地学习,他也是一个有礼貌的男子,索尔的爱情之路是一次坚定的冒险,他最终成功了。
杰拉有一颗敏锐的心,她有勇气去经受外界的压力,她和索尔并肩战斗,他们经历了很多关于生活、学习和爱情上的考验,最终他们战胜了多种困难,重新找回了自由的爱情。
艾琳是一个忠实可靠的朋友,她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索尔和杰拉之间的爱情,特别是当两人决定分开时,艾琳竭尽全力把两人又拉回到了一起,让索尔和杰拉又重拾了希望。
索尔的堂兄弟也很重要,当他的家庭和朋友不能理解他时,他的堂兄弟一直是他的坚实后盾,他和他的堂兄弟也有很多谈话,让索尔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他的思想的宽度和深度。
此外,作者还用一种特殊的手法来表现百合花的美好,利用一些唯美的描写方式,进一步展现出包容,勇敢,无畏等情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记住了百合花开在艰苦条件下,以纯洁的爱情表达自己的力量。
总之,《百合花》是一部经典小说,索尔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他们追求纯洁的爱情,勇敢地追求自己真实的梦想。
百合花的象征,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付出一点,换回百倍的爱。
【语文知识点】百合花课文原文及赏析
【语文知识点】百合花课文原文及赏析《百合花》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延河》1958年第3期。
接下来分享具体的百合花课文原文及赏析。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
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
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
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
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
一开始他就把我撂了几丈远。
我的脚烂了,路又滑,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
我想喊他等等我,却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不叫他,我又真怕一个人摸不到那个包扎所。
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生起气来。
嗳!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
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一眼。
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噔噔噔地自个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摔下几丈远。
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
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
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
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
刚才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没有赶上他,但双脚胀痛得像火烧似的。
我向他提出了休息一会后,自己便在做田界的石头上坐了下来。
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把枪横搁在腿上,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
凭经验,我晓得这一定又因为我是个女同志的缘故。
女同志下连队,就有这些困难。
我着恼的带着一种反抗情绪走过去。
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赏析《百合花》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年代,线索是一张百合花图案的新被子,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我”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了一个见了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与好感。
因为包扎所的伤员流了血,怕冷,部队上的被子未发下来,所以必须向老百姓借被子。
“我”和通讯员先后向一个年轻的媳妇借被子,起先她不愿借被子,为此事,小通讯员蒙羞两次。
后来,通讯员为了掩护战友牺牲在战场上,新媳妇用自己唯一的嫁妆——一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为小战士“送行”。
在整个故事中,作者没有对恢弘的战争场面进行描写,而只是对人物之间细腻的感情,人物所具有的珍贵品质加以描述。
我既被通讯员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品质所震撼,也被新媳妇和“我”对通讯员真挚的情谊所感动。
百合花图案的被子作为一条线索联系着人物之间的关系,没有它小说中的三个人不会聚在一起,更不会发生下面的故事。
而白色的百合花象征了纯洁与感情,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美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和他们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暇。
通讯员,我习惯叫他“小”通讯员,十九岁,确实还只是一个孩子,“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与女同志“我”说话时,表现得张皇不安,腼腆羞涩;谈到娶媳妇时,更是飞红了脸,越发扭捏。
然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十九岁的小通讯员却已经担当起了解放人民的重任,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传递战报。
包扎所条件艰苦,缺少被子。
在向新媳妇借被子时,他遇到了困难——新媳妇没把被子借给他。
可“我”却很轻松地向她借到了。
这让通讯员感到委屈和不服,怪新媳妇“死封建”。
从他不多的话语和行动中可以看出他的耿直和爽快的性格,农家穷苦孩子的特征。
可当“我”告诉他,这条新被子或许是新媳妇做姑娘时起早熬夜为自己新婚缝的,小通讯员觉得误会了人家,愧疚地想把被子还回去。
这种感情态度的变化表现了他的淳朴、善良和单纯。
当通讯员回团部时,他不忘关心“我”,给“我”留了两个干硬的馒头,这份对战友真挚的友情和关爱,平凡而亲切珍贵。
一朵清新脱俗的百合花——茹志鹃《百合花》赏析
一朵清新脱俗的百合花——茹志鹃《百合花》赏析吴玉成固原市委党校宁夏固原756000摘要:茹志鹃是我国近代一名著名的女作家,其著作大多是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呈现,风格清新、细腻,善于通过对生活中的小事的描写来反映当时社会的本质,进而引起读者的深思。
这种风格在《百合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茹志鹃的《百合花》进行了解析和欣赏。
关键词:百合花茹志鹃清新独特《百合花》写于1958年的春天,同年被在《延河》杂志上进行了发表,是茹志鹃最著名的代表作,曾被纳入中学的语文课本中。
虽然这篇小说的发表也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一场轰动和议论,但是却赢得了很大一部分读者的赞赏,著名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茅盾先生更是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一、独特的视角《百合花》这篇小说在取材时采用了非常独特的视角,虽然文章的背景选在了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但抗战的英雄却并没有成为茹志鹃笔下的主角,文中也没有出现那些硝烟四起的战争场面。
《百合花》整篇文章将抗日战争作为描写的背景,但却丝毫没有在叙述中掺杂任何关于战争的描写,作者通过对一个不起眼的小通讯员这个小人物的描写来展开整篇文章的叙述,截取了战争中的一个细小的片段来对人物进行描述,进而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充分的表达出来,作者运用这种选材的手法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赋予了文章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和真实感,对生活中的平凡的小人物赋予了伟大的奉献精神。
文章中的小通讯员只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但却纯真朴实,面对战争丝毫没有害怕和退却,面临困难不闪躲,拿出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宝贵的生命,为祖国的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小通讯员只是我国革命事业中万千战士中的一名普通的代表,虽然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但是他们却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者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他们的行为和精神都是伟大的、让人佩服的,他们的精神和事迹与那些英雄是一样的。
茹志鹃没有对常见的英雄形象进行描写,而是出其不意的选择了对一个平凡的小人物进行刻画,更能够引发读者共鸣,发人深思。
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原文
百合花赏析百合花原文《百合花》赏析《百合花》赏析《百合花》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年代,线索是一张百合花图案的新被子,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我”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了一个见了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与好感。
因为包扎所的伤员流了血,怕冷,部队上的被子未发下来,所以必须向老百姓借被子。
“我”和通讯员先后向一个年轻的媳妇借被子,起先她不愿借被子,为此事,小通讯员蒙羞两次。
后来,通讯员为了掩护战友牺牲在战场上,新媳妇用自己唯一的嫁妆——一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为小战士“送行”。
在整个故事中,作者没有对恢弘的战争场面进行描写,而只是对人物之间细腻的感情,人物所具有的珍贵品质加以描述。
我既被通讯员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品质所震撼,也被新媳妇和“我”对通讯员真挚的情谊所感动。
百合花图案的被子作为一条线索联系着人物之间的关系,没有它小说中的三个人不会聚在一起,更不会发生下面的故事。
而白色的百合花象征了纯洁与感情,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美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和他们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暇。
通讯员,我习惯叫他“小”通讯员,十九岁,确实还只是一个孩子,“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与女同志“我”说话时,表现得张皇不安,腼腆羞涩;谈到娶媳妇时,更是飞红了脸,越发扭捏。
然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十九岁的小通讯员却已经担当起了解放人民的重任,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传递战报。
包扎所条件艰苦,缺少被子。
在向新媳妇借被子时,他遇到了困难——新媳妇没把被子借给他。
可“我”却很轻松地向她借到了。
这让通讯员感到委屈和不服,怪新媳妇“死封建”。
从他不多的话语和行动中可以看出他的耿直和爽快的性格,农家穷苦孩子的特征。
可当“我”告诉他,这条新被子或许是新媳妇做姑娘时起早熬夜为自己新婚缝的,小通讯员觉得误会了人家,愧疚地想把被子还回去。
这种感情态度的变化表现了他的淳朴、善良和单纯。
百合花赏析
在解放后的17年文学中,有着众多描写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唯有茹志鹃的<<百合花>>以别样的格调,给文坛带来一缕人性化的情感清风.<<百合花>>是茹志鹃同志1958年写的短篇小说,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茹志鹃的创作善于从农务事儿女情这类细微处着眼,映现时代的风貌,清新俊逸,细腻优美.<<百合花>>所写的是英勇无畏豪情满怀意志坚定道德高尚形象高大光彩照人的英雄,为救民工而牺牲的英雄.作品选取1946年中秋节发生在我军前沿包扎所一次战斗中的一个男战士和一个女干部之间的关系的小故事,抒发了军民之间的骨肉深情,赞美了人民战士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高敬意和热爱,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娓娓而谈,叙述的方式灵活多样,而且语言优美,不论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的描写,都给人一种朴素自然清新的感觉,把一个令人悲痛的故事写得充满诗情画意,创造出一种高尚圣洁的美的境界,小说自1958年发表以来一直保持着强烈的艺术生命力.1.善于从平凡事件中挖掘出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茹志鹃描写的题材,常常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件和平凡的人物,她善于致力于生自学成才的横断面的发掘,提取富有深刻意义的问题,<<百合花>>表现的拥军爱民这样重大而严肃的主题,作者没有去正面描写炮火纷飞的激烈战斗,也没有去正面描写波澜壮阔的群众场面,更没有刻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而是选取了1946中秋发生在我军前沿阵地包扎所的一个普通小故事,作品中的人物:小通迅员,新媳妇和"我"三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们普通得连姓名都不知道.小说以他们平常的活动"带路""借被""牺牲""献被"等情节,通过三个人的相遇冲突以及后来通迅员的牺牲新媳妇的悼念互相映衬探索普通人的内心世界,歌颂了普通军民的心灵美,歌颂了军民的鱼水情.这种大处着眼小处取材以小见大从平凡处显出不平凡的独特壮丽,揭示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正如茅盾同志指出的"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他的风格."2.善于用优美的笔调来探索人物的精神世界.茹志鹃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展示主人公宽广的精神世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和细腻入微地表现他们内心活动的发展变化,即所谓人物的"心灵历程".作品以"我"为观察点,把"我"的感情与小通迅员熔铸在一起,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法,第一部分写去包扎所途中,"我"对小通迅员的感情的层层变化,一步步地显现出小通迅员的外貌情态和性格,从背影写到正面,从行写到坐,神情毕肖,形象逼真.写走路,突出他走得快和自动停:"通迅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一开始他就把我撂下几远,"因此"我开始对这个通迅员发生了兴趣".写他的背影,突出了他高挑挑的个子,厚实实的肩膀,"是个挺棒的小伙子."写他的面貌,突出了"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九岁,"这些描写突出了他对女性羞涩腼腆不善言谈,为下文不善做群众工作埋下了伏笔,然后,写了我和小通迅员简短的对话,了解到他帮人拖毛竹出身,年纪十九岁,参军一年,"大军北撤时我自已跟来的",反映他参加革命的自觉性,正因如此,"我立刻对这位同乡亲热起来".以后又通过"借被子"等事件,从"我"的观感步步深入展现他的性格特征.作者选择"我"这个观察点,是颇见匠心的,作品通过"我" 的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由远而近,由淡到浓,由表及里地刻画了小通员的人物形象,小通迅员那天真淳朴的性格和羞涩腼腆的情态只须在"我"这个大姐面前才被揭示得更鲜明突出,因此,"我从心底里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了"!写人必写心,写心必写情,这是茹志鹃刻画人物的方法和经验,当小通迅员第二次同"我"到新媳妇家去借被子,"我"在讲革命道理时,一直"抿着嘴笑"的温柔美丽的新媳妇不笑了,这时她"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地向房里瞅着","她看看我,看看通迅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这些描写很微妙,传神简洁地透露新媳妇思想斗争的心迹,.新媳妇同所有的农村姑娘一样,珍重自已起早贪黑积攒起来的钱买的新婚被,但她得知共产党打仗是为老百姓的道理后,经过半晌的斗争,终于"转过身去抱被子"了.这段文字将新媳妇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充实丰富.当小通迅员负伤后被用担架抬进包扎所进,正在包扎所帮忙的新媳妇见了后,发现两声短暂的"啊",第一声"啊"是发现重伤员原来是小通迅员发出的,反映了她发现"同志们"负伤时的一种出乎意料之外的惊讶心情,蕴涵着她对"同志们"种种亲切的回忆,第二个"啊"是了解到小通迅员负伤的原因后发出的,对小通迅员的英勇行为产生的那种惊讶紧张牵挂以及无比崇敬的心情.这小小的细节描写,蕴涵着她在短短一刹那间感情上受到的强烈而复杂的震动,而骤然迸发的心灵火花.然后她"轻轻移动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在医生宣布小通迅员心脏停止跳动后,"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滑看见,什么也没有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她要把当时还不太好意思借出的新婚被子好好替这位同志弟盖上,一定得盖上!任何人提醒她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她都不可忍受,她气汹汹地对待阴拦她的人,甚至对"我"投来异样的眼光,通过这些无声的动作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人的感情为着崇高的事业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时所迸发出的耀眼的光华,看到了新媳心中掀起的感情波涛.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之作。
清香美丽的百合花——《百合花》独特的艺术风格赏析
清香美丽的百合花——《百合花》独特的艺术风格赏析-中学语文论文清香美丽的百合花——《百合花》独特的艺术风格赏析高玉萍《百合花》是女作家茹志鹃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的一篇小说。
入选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科书。
小说清新、质朴、俊朗。
细细品来,如出水芙蓉,淡雅芬芳的气息迎面扑来。
小说讲了一个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
“我”是文工团的一名女干部,因为要打仗了,团里让一个小通讯员护送我到后方的一个包扎所里去。
到了包扎所后,小通讯员在问老乡借被子时,和一个结婚刚刚三天的新媳妇有了一点小误会。
后来,小通讯员为了救担架队员,牺牲了。
新媳妇把自己唯一的陪嫁,那床枣红底上撒满百合花图案的被子盖在了小通讯员的身上。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长久不衰,每每读起来让人唇齿留香,除了它丰富的思想内涵外,还有它独特的艺术风格。
《百合花》独特的艺术风格之一是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情美和人性美。
细节一,他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
细节二,“我”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的颤动着。
战斗即将打响,这个只有19岁的憨厚朴实的小战士,却还有这种生活的情趣。
树枝、野菊花是希望,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更是生命的象征。
这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小通讯员,在女同志面前,局促,羞涩,腼腆。
但是,他对美有着强烈追求,有一颗对自然、对生活无限热爱纯洁质朴的心,有一双发现美得眼睛。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战士啊。
可是,他却牺牲了,牺牲在他深深爱着的土地上。
小说通过这一细节描写,除了表现小通讯员丰富的内心世界外,还反衬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谴责了战争对美好生命的摧残。
细节三:小通讯员衣服上的撕破的大洞。
这撕破的大洞,在小说中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是小通讯员向新媳妇借被子后,慌慌张张的转身就走,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被门钩挂破了。
这个细节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小通讯员见到新媳妇后紧张、拘促、慌乱的心理。
平凡的英雄——《百合花》解读与赏析
平凡的英雄——《百合花》解读与赏析《百合花》是由著名作家郑振铎所著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名无名英雄,百合花的故事。
这篇散文以百合花为主角,让我们感到忧伤和感动。
百合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代表着纯洁和高雅,但这份美丽却常常被人忽视。
在文章中,百合花受到了人们的伤害,被采摘、被踩、被折断以及被浇上化药。
但无论受到了怎样的痛苦,百合花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她一直在坚持自己的信仰,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这种坚韧的毅力和对生命的热爱,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非常深刻的启示。
《百合花》告诉我们,忠诚和坚定的信仰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英雄。
这种英雄不需要对历史或政治产生重大影响,而是在你能充分表达自己且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去成就你想做的事情。
这篇文章写出了一个生命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钙味,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并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总的来说,百合花是一名平凡的英雄,她没有显赫的身世和威武的形象,但她却拥有着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坚定的信仰。
这样的精神,不仅在困境中能抚慰人心,更能引领我们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晰和勇气。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都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赏析】茹志娟《百合花》 文学考研
茹志娟:《百合花》1小通讯员与新媳妇的形象及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百合花》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广阔背景下,选择了前沿包扎所里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平凡的人物作精心的描绘,从一个侧面,热情地讴歌了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表现了军民(鱼水之情)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在选材的角度和刻画的侧重上,都是独具特色的。
小通讯员的形象:小通讯员是一个非常可爱的青年战士。
他的心灵世界是那么的质朴、憨厚、纯真。
在对这一人物的刻画中,作者并未采用什么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选取了一些小事件和小镜头来表现的。
(以下是细节描写)诸如,他的枪筒里插上点缀性的树枝、野花,以表现他的天真浪漫和热爱生活;借他在女同志面前的羞涩拘谨之态,以显示他孩子般的纯洁和稚气;用借被子的事件,以突出他的率直和憨厚。
最后,他为救护群众而英勇献身的一幕,把他那种以热烈而真挚的感情,处处为群众着想,处处为同志着想的心灵美推向最高境界。
新媳妇的形象:新媳妇是小通讯员映带出来的人物,她在作品中虽然处于对通讯员的烘托地位,但她自身又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性格,是一个美丽动人、感情透亮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作品以借被子事件的曲折发展过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她对人民子弟兵的真挚的爱、深沉的爱、圣洁的爱。
2简析百合花在作品中的深刻寓意。
《百合花》三处提到了作品中的百合花,(为什么取名为《百合花》)百合花象征了通讯员和新媳妇优美的性格,革命军队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相连、团结战斗崇高感情的象征。
(以下分析人物形象)小通讯员……新媳妇……3简析《百百花》在选著构思运笔方面的特色。
以小见大第一人称“我”抓住细节的描写4结合《百合花》论述茹志娟的创作特色。
在选材上不正面描写生活中的巨流大浪,而从中截取一个片断,一朵浪花来反映重大的题材。
对人物进行细腻的心理刻画,进行细节描写。
语言上清新(一朵清新的鲜花……)作者简介:茹志娟,著有短篇小说集《百合花》、《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草原上的小路》等。
《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赏析
1. 《百合花》里那细腻的情感描写,就像春日里的微风,轻柔地拂过脸庞。
你看茹志鹃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多么精妙啊!比如小通讯员那羞涩又朴实的模样,是不是让你一下子就记住了他呢?
2. 百合花的意象在文中是那么独特,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
就好比新媳妇那床洒满百合花的被子,给整个故事增添了多少温暖和美好呀!你难道不觉得吗?
3. 文中人物之间的互动,简直太有意思啦!像小通讯员和“我”的对话,生动又有趣。
哎呀,那场景仿佛就在眼前呢!
4. 《百合花》的情节设置,真的是绝了!就像一场精彩的戏剧。
比如借被子那一段,紧张又充满戏剧性,你能不被吸引吗?
5. 故事里的新媳妇,一开始那么腼腆,后来却变得那么勇敢,这转变多神奇啊!就像一朵慢慢绽放的花。
想想她为小通讯员缝衣服的样子,是不是很感人?
6. 那描写战争背景的文字,虽然简短,却像一把重锤敲在人心上。
好比战场上的硝烟,让你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这描写厉害吧?
7. 茹志鹃的文笔,哇,真是细腻得让人惊叹!就跟那细腻的丝绸一样。
看看她写的景物描写,是不是让你身临其境了呢?
8. 人物的性格在《百合花》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多了不起啊!像小通讯员的纯真,不就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吗?你说呢?
9. 《百合花》的魅力,真的是无穷无尽啊!它就像一个宝藏,每次挖掘都有新发现。
比如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是不是让你回味良久?
10. 总之,《百合花》绝对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它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香。
你还没被它吸引吗?。
茹志娟《百合花》赏析
茹志娟《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创作的代表作。
它是写战争题材的,但与一般的战争小说不同。
它并不从正面展开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而着墨于战争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十九岁的解放军通讯员,刚过门三天的农村新媳妇和文工团员“我”在相对平静的前沿包扎所及其所在的村子里发生的种种“小的纠葛”,以平凡而动人的军民关系揭示出革命战士崇高的灵魂的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内心。
《百合花》的出世,正如茅盾所说,它说明表现上述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
小说的情节比较单纯:一、小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途中的情况;二、到达包扎所,小通讯员在借被子过程中与新媳妇的纠葛;三、“我”与新媳妇在包扎所做准备工作的情形;
四、小通讯员英勇牺牲,“我”与新媳妇对他表示无限的崇敬与哀悼。
小说有很强的节奏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个性特征也逐渐展现。
“我”起初对小通讯员“生气”,接着“发生了兴趣”,到后来“从心底里爱上这傻乎乎的小同乡”,直到最后怀着崇敬心情看着百合花被盖上这位平常“拖毛竹的青年的脸”,笔调起伏跌宕,结构单纯而又缜密,耐人寻味。
茹志鹃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重视细节的运用。
《百合花》的语言,不论作者的叙述,景物的描写,人物的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清新、优美的感觉,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
《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赏析《百合花》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年代,线索是一张百合花图案的新被子,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我”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了一个见了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与好感。
因为包扎所的伤员流了血,怕冷,部队上的被子未发下来,所以必须向老百姓借被子。
我”和通讯员先后向一个年轻的媳妇借被子,起先她不愿借被子,为此事,小通讯员蒙羞两次。
后来,通讯员为了掩护战友牺牲在战场上,新媳妇用自己唯一的嫁妆一一一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为小战士送行”在整个故事中,作者没有对恢弘的战争场面进行描写,而只是对人物之间细腻的感情,人物所具有的珍贵品质加以描述。
我既被通讯员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品质所震撼,也被新媳妇和我”对通讯员真挚的情谊所感动。
百合花图案的被子作为一条线索联系着人物之间的关系,没有它小说中的三个人不会聚在一起,更不会发生下面的故事。
而白色的百合花象征了纯洁与感情,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美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和他们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暇。
通讯员,我习惯叫他小”通讯员,十九岁,确实还只是一个孩子,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与女同志我”说话时,表现得张皇不安,腼腆羞涩;谈到娶媳妇时,更是飞红了脸,越发扭捏。
然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十九岁的小通讯员却已经担当起了解放人民的重任,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传递战报。
包扎所条件艰苦,缺少被子。
在向新媳妇借被子时,他遇到了困难一一新媳妇没把被子借给他。
可我”却很轻松地向她借到了。
这让通讯员感到委屈和不服,怪新媳妇死封建”。
从他不多的话语和行动中可以看出他的耿直和爽快的性格,农家穷苦孩子的特征。
可当我”告诉他,这条新被子或许是新媳妇做姑娘时起早熬夜为自己新婚缝的,小通讯员觉得误会了人家,愧疚地想把被子还回去。
这种感情态度的变化表现了他的淳朴、善良和单纯。
当通讯员回团部时,他不忘关心我”给我”留了两个干硬的馒头,这份对战友真挚的友情和关爱,平凡而亲切珍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凡的英雄,纯真的爱《百合花》赏析有一部小说,使用限制性的第一人称视角,以一个非主人公的第三者角度,以女性的眼光,细致入微的刻画了战争大背景下,一个最普通小通讯员和一个初为人妻的新媳妇之间发生的最平凡的故事。
《百合花》素有“云裳仙子”之称的百合花,花色艳丽丰富;花形典雅大方,姿态娇艳;花朵皎洁无疵、晶莹雅致、清香宜人;在中国百合具有百年好合美好家庭、伟大的爱之含意,有深深祝福的意义。
而《百合花》这篇小说中所描绘的情景却是在我们意料之外,倒也是情理之中的,恰到好处的诠释了百合花的皎洁无暇、大爱无言。
初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是在人人网的日志分享中,那时并不知道这篇小说的作者是谁,起初看并不觉得有怎样的营养,也就当做是一般的网络小说过了,却越读到后面越觉得有些特别的味道。
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的精神语言,文字清新朴素,心理刻画细腻,倒有几分孙犁作品的味道。
又觉得奇怪,这样的水平若是孙犁所做,绝对能称得上是代表作品之一了,我却不曾听说,于是百度过后才知道茹志娟这个在当代文学课本里跟孙犁齐名的作家,并且凭借着她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感,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孙犁。
小说主要叙述了“我”和小通讯员以及新媳妇的情感关系。
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人性的美,在日常生活中“我”的生气、兴趣、亲切等等,还有小通讯员的害羞、活泼之美。
在人物描写中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写普通战士平凡一生的一面,摆脱了英雄概念的束缚。
“我”是限制性的第一人称视角和女性视角而不是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
同时也运用不同的场景切换使得小说的情节更加紧凑也更具有典型性。
第一个场景:小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
小通讯员送我时,因为“我”是个女同志 ,就撒开大步,把“我”撂下几丈远;在我走不动的时候,很自动的站下来等;在路上休息时他背向着“我”得远远的,对“我”随便问及的一些家常话羞红了脸,甚至憋了一头大汗;在第一个场景中里,从小通讯员护送我路上的动态以及与我对话的过程中,体现了小通讯员纯真、善良、憨厚、木讷的性格。
第二个场景:小通讯员和我分头去借被子,认识了新媳妇。
小通讯员在新媳妇处碰了钉子,我怕他得罪了老百姓,叫他带我去看看时,他却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
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这个片段刻画了小通讯员耿直、有点小孩脾气却又开通的性格特征。
而借到被子后,了解到这被子是新媳妇唯一的嫁妆时,他觉得不合适,心里很过意不去,皱着眉,默默看着被子,要把被子送回去则更表现出小通讯员为人着想,可爱,傻乎乎的性格。
第三个场景:小通讯员救人牺牲后,新媳妇仔细为他缝补衣服上的破洞,并将自己撒满“百合花”的被子盖在小通讯员身上。
在战斗中,当敌人投下手榴弹在人缝里冒着烟乱转时,小通讯员临危不惧 ,毫不犹豫地扑在手榴弹上,为保护群众献出了他宝贵而年轻的生命。
体现了小通讯员高贵的自我牺牲精神。
也从侧面表现出战争场面的惨烈。
虽说这部小说被划归在战争小说的类别,可小说从头至尾都没有正面表现战斗的宏伟场面,而用精细的笔墨集中描绘了三幅战区后方小人物的日常情景。
作者选取了战争中的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来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以小见大的描写了战争中战士的纯真,用以反衬出战争本身的残酷和可怕,而在叙述过程中又使故事充满生活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所描写的人物鲜活并且历历在目。
作者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角度诠释了普通人感情世界的美学追求。
那两个连名字也没有的小通讯员和农村新媳妇都是这样的最最下层的普通人。
在当时那个提倡写“英雄人物”的战争文化大背景下,作者这样有意识地不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写成全知全能的“英雄”,或者说是不把他们当作是完美主义的“英雄人物”来书写,这是与她对“英雄”艺术形象的认识直接相关的。
在作者的眼里,英雄应该与平常的人是一样的,在成为英雄之前他们必须有较为健全的人格,有缺点有七情六欲。
战斗英雄只也有在战斗时才称得上是英雄这两个字,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们依然是非常平凡的人,也会脸红,也会带有女孩儿的忸怩姿态,他们所谈的不会永远是说不尽的大道理,不会永远是毛主席语录马克思主义,更多的时候也只不过是些家常话,甚至也会使坏也会玩笑也会口无遮拦。
若是按照这样一种理解,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小通讯员也可以说是一位大英雄。
作家刻意的避开了战斗场面,她不用去写他的英雄行为,而只是写他平常的一面,这样的选择在广大作家群体倾向于写英雄人物光辉伟大一面的背景下显得很特别很特殊,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容易碰触读者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引起更强的共鸣。
作者还认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必须是能够站立得起来的艺术形象,然后才谈得上是不是“英雄”. 如果把小通讯员当作“英雄”来写,那就得写他的英雄事迹,突出他在战场上勇猛的一面,小说叙事者只能与“英雄”的同行,不断发现他的优秀品质,也只能成为“唱颂歌、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按当时审美习惯,作家是不可以让新媳妇随便笑话“英雄”的,虽然“英雄”可能有暂时的失败,但受到嘲笑却会有损于“英雄”形象。
所以,作家有意回避对英雄形象的正面塑造,只是为了坚持自己的美学风格而不受当时流行的创作思潮所左右,这正是该作品的可贵之处。
记得我看过一部电影,是讽刺媒体炒作和英雄崇拜的,名字叫做《小人物大英雄》,故事讲的是主人公和前妻离了婚,一天他去看他儿子的时候遇到了飞机失事,心地善良的他奋不顾身的去救人,却弄脏了新买的皮鞋。
在被救的人中有一名刚刚获奖的女记者。
为了营救一名儿童的父亲重新冲进有爆炸危险的飞机内不停寻找,此后后为了赴和他儿子的约会而悄然离去,只留下了一支弄脏了的皮鞋。
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结果可想而知,他迟到了,前妻非常生气,埋怨他总是不能兑现诺言并且谎话连篇,虽然他对他前妻说了经过,但没人相信他。
沮丧的他正巧搭了一名流浪汉的车,把另一只皮鞋给了流浪汉。
而被救的女记者,捡到了遗落现场的皮鞋,并以皮鞋为线索,悬赏100万寻人。
流浪汉为了钱冒名顶替,而此时,主人公因为使用在飞机上捡到的信用卡而被捕,在监狱的电视里看到这个情况气愤不平,于是想证明真相,他对警察和狱友说出真相,但是大家都嘲笑他,他想去当面指责流浪汉,但是都不凑巧没能成功。
同时,流浪汉成为了美国英雄,各大媒体报道,并且要拍电视剧,此时女记者已经爱上了流浪汉,但是却在拍摄电视的时候发觉不对劲,流浪汉似乎并不记得当时的具体情况。
同时得知她在飞机上丢失的信用卡被别人使用,顺藤摸瓜找到了主人公,坐到沙发上的时候又发现了她的奖杯。
但此时她还没有想到是主人公救了他,还以为流浪汉顺手牵羊偷了信用卡给了主人公,而主人公则借机敲诈勒索流浪汉。
此刻,流浪汉隐约在集会上听到了主人公叫他,他深怕事情败露,已经无法承受压力,准备跳楼。
各新闻台都在直播这件事,主人公和女记者也看到了,主人公和女记者迅速赶到出事地点,主人公也爬上了楼,劝解流浪汉,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流浪汉继续当他的英雄,而主人公则为了他儿子今后上大学分得了部分奖金。
事情圆满结束。
此时的女记者通过电视看到了不小心弄脏了脸的主人公,似乎明白了什么。
她走到休息室,想要证明一切,但主人公尊重约定守口如瓶,最后女记者对主人公说了一句“谢谢”。
主人公在她出门时回了一句“不客气”,女记者则是会心一笑。
这样的一部电影也是在美国电影总是个人全能英雄主义的背景下产生的,人们厌倦了帅哥超人搭配热辣美女的完美形象,开始思考是不是在一个平凡的人落寞的时候也能成为英雄,这虽说比我们今天所写的作品更为激进和直接的挑战“完美英雄”的形象,但从另一个层面上也说明了,广大受众对于完美英雄的审美疲劳。
回到《百合花》,由于作家摆脱了“英雄”概念的束缚,小说里的主要人物身上的美好情感都得到了自由充分的表现。
小说主要刻画的是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圣洁感情,但两者之间穿针引线的是小说叙事人“我”. 这篇小说引人注目的叙事特色就是女性视角,即“我”是个有强烈性别意识的角色,一开始就写在战争爆发前,因为“我”是女性,才被团长安排到前沿包扎所,才引出了小通讯员的护送。
小通讯员是个刚参军一年,只有十九岁的农村青年,质朴憨厚、不善言辞,特别怯于与异性的交往。
为了突出他的后一特点,作者用较大篇幅描写了他与“我”和新媳妇两位女性的关系。
在小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的路上,是初步展示小通讯员的性格的重要阶段。
作者有意地把这段行军路程安排在白天而不是夜晚,安排在总攻之前而不是炮声呼啸的战斗之中,使得小通讯员不愿与女性接近的个性明显地暴露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微微有些女性特有的撒娇,如走不动路啦,主动与小通讯员认老乡啦,甚至带有挑衅性地问他娶媳妇没有等等,表现出一种战争年代思想感情开放的新女性特有的“泼辣”,以反衬小通讯员的外表腼腆淳朴和内心荡漾着对女性的喜悦。
以往战争题材小说往往穿着一个裁缝做的“铠甲”,生硬裹住脆弱。
虽然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但是在我国建国初期的文学作品中,谈论情感二字的确很奢侈。
无法抒情,只好靠描写紧张的场面来烘托主题。
而《百合花》一反“常态”,柔软细腻,剥开外衣,突出灵魂。
要的是真性情。
这样,读者的眼界一下子给擦新了、擦亮了。
所以,当时的文学评论说:茹志娟是一个创新。
她用一个女人特有的情感赋予战争文学新的定义。
我把这称作是一个小女人在纷乱的炮火中寻找一朵盛开的百合花,女性视角下战争中体现出人类最真诚的爱与信赖。
她善于运用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这篇小说常为人称道的艺术特色,但这篇小说在叙事上的特色却很少被注意到。
从结构上说,两个主人公是被言说者,他们的心理世界是通过叙事者“我”的眼睛看出来或感受到的,所以“我”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小说前三分之一是写“我”眼睛里的小通讯员形象,中间三分之一还是写“我”眼中的通讯员和新媳妇,而他们俩唯一的一次单独接触则完全被虚写,读者并不知道新媳妇对通讯员的真实态度。
直到小说的最后三分之一的篇幅里,小通讯员牺牲了,新媳妇的感情才汹涌澎湃地爆发。
但读者读到这里并不会感到突兀,似乎只有这样表现才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
这种读者心理上的逻辑,却是由“我”来完成的。
小说写了一个小通讯员衣服被挂破的细节,这个细节先是出现在“我”的眼睛里:“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
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
”而新媳妇对那个破口子有什么想法并没有正面表达。
可是当通讯员的尸体出现时,新媳妇正是从那破口子上认出了他。
这以后,“我”反而退到了很不重要的位置上,重彩放在描写新媳妇缝衣服上面。
这似乎是一个暗示:“我”眼中看到通讯员肩上的破口子而引起的“后悔”,也就是新媳妇心里的“后悔”,表面上叙事人在写自己对小通讯员的感想,其实是暗示了新媳妇的内心世界。
虽然小说没有正面写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心里感觉,但叙事人的心理活动却处处起到了借代的修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