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大题总结(完整版)

合集下载

马原考题整理

马原考题整理

马原考题整理一、简答题:4*31。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以及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三对矛盾之间有何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指的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指的是劳动的具体性和抽象性,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对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只有还原为抽象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而还原是否可行,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

2。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所以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3。

简述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及区分的意义。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其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它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4.平均利润率和商品价格理论的关系P149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这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马原重点大题汇总解析

马原重点大题汇总解析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 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1)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1. 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列宁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人可以通过感觉感知,为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2. 简述实践的含义及特点。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特点:①客观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3.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4.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着重抓住主要矛盾;研究某一矛盾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完整word版)马原分析题总结(最终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马原分析题总结(最终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马原分析题总结(仅供参考)一、分析题答题思路分析大题三步走:①是什么?联系原理,照抄理论该材料联系的是······原理,该原理认为······②怎么讲?联系材料,解释说明;批驳错误观点(如果有)这个材料告诉我们·······;③怎么干?提出行动,建议措施调动三个积极性:人+科技+自然条件分析题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是什么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实践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②由于人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时,首先要遵循客观规律,所以人和自然需要和谐相处③人类社会与自然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协调共同发展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①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②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二、怎么讲◇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坚决践行科学发展观①中国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②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③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怎么干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②依靠技术进步,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持续能源③“少生孩子多种树”:ⅰ. 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ⅱ. 绿化改善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加强环保的法制宣传分析题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其他一切一、是什么: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1)矛盾双方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相互吸收利己的因素2)双方可向各自对立面转化(需一定条件)3)共同规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制约造成量变,实现质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B. 唯物主义、辩证法、自然辩证法C.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答案:A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研究的是: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C. 封建主义生产方式D.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 劳动价值论D. 剩余价值论答案:D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A. 阶级斗争B. 剩余价值C. 劳动异化D. 社会契约论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观点之一,它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7. 什么是剩余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剩余价值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资本家从工人的劳动中获取的超出工人工资的那部分价值。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来源,也是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8. 请简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马原理大题知识点总结

马原理大题知识点总结

马原理大题知识点总结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是辩证的、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包括的主要内容是:1、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物质存在着是客观的和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

唯物主义是以物质第一性为基础的,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离开物质就是空想。

唯物主义否定了任何形式的精神唯心主义和它的全部外延。

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现象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独立于人的意识和主观意志之外的,物质是可以感知的、可以认识的、是客观存在的,认识不能完全脱离物质存在,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者都赞成认识不能完全脱离物质存在。

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自己的客观条件就是我们能够通过思维来反映这个世界,正如上述多唯物主义者所述,认识不能完全脱离物质存在。

2、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辩证的。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了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普遍性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对立的双方通过相互作用互相渗透、互相转化而统一起来。

比如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对立的双方,但他们也是构成社会的两个统一的方面。

矛盾普遍性规律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过程中,并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是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比如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否定了封建主义,而社会主义否定了资本主义。

3、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和发展决定于人类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资本主义发展变革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每一种制度都有其发展的必然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题目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题目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题目第一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重要的理论学科,它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为基础,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核心,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思维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请你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特点,回答以下问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的核心是什么?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第二题: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比较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是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请你比较和对比这两种哲学思想:1.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它们的核心概念是什么?2.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待社会历史运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解释上有何不同?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影响和意义分别是什么?第三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原理。

请你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是如何决定社会意识的?请举例说明。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对于理解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有何启示?第四题: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强调矛盾和变化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请你就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回答以下问题:1.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分别是什么含义?2.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什么是矛盾统一规律?请举例说明。

3.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是什么?以上是关于马原期末考试大题题目的一些问题,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来回答。

祝你考试顺利!。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哪种经济现象?A. 商品交换B. 剩余价值C. 货币流通D. 社会分工答案:B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答案:B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A. 商品的使用价值B. 商品的交换价值C. 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D.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答案:D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A. 市场供求失衡B. 资本积累的无序性C. 货币供应不足D. 社会总需求不足答案:B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异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劳动产品异化B. 劳动过程异化C. 人的本质异化D. 所有以上答案:D6.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什么?A. 资本家如何获取利润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C. 工人阶级的贫困化D. 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答案:B7.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积累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 技术创新B.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 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D. 市场扩张答案:C8.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什么?A. 科技进步B. 阶级斗争C. 政治革命D. 思想启蒙答案:B9.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A. 思想观念的变迁B. 经济基础的变革C. 政治制度的更替D. 文化传统的传承答案:B10.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没有阶级差别B.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C.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请简要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论强调物质的首位,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人类的思维、认识和社会意识都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辩证法强调辩证思维方法,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和思维方式。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面和矛盾,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就是矛盾斗争的结果。

•辩证法强调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由量变引起质变,从而形成新的事物。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无穷尽的运动发展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3. 什么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理论。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上的东西。

•转型理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如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革命理论:社会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实现的,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是通过推翻旧的社会形态来实现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包括:•人的本质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和修养有相似之处。

•社会公平与正义观念:马克思主义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类似的价值观。

•对自然的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指导性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原则。

马原重点大题总结

马原重点大题总结

一、联系的观点:循环、环环相扣、中介、桥梁、全面原理: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总特征之一。

定义:事物之间和内部要素之间会相互制约、作用、影响。

性质:2.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3.联系是客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4.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是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性质不拆开: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应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

二、发展的观点创新、过程、事物的运动变化原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之一。

发展是螺旋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做法: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推动新事物的发展,将事物看作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三、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统一:对子,转化1.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连接、相互制约的,事物发展不仅相辅相成而且相反而成。

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促进事物的转化。

(二)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问题一定会有,不可避免矛盾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我们要正视矛盾,承认矛盾,全面看待和解决矛盾。

(三)矛盾具有特殊性:1.简版:矛盾是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所以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2.详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特点。

表现为三种情形: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中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原理必背要点(大题版)

马克思主义原理必背要点(大题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主要包括:①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谁为本原,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不同回答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②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意识的本质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技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是物质的产物又不是物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只有在认识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

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人能通过自觉活动认识规律并按照规律改造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实践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4.世界统一于物质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物质体系;③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从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本质上,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作用上,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5.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多样性6.三大规律p43(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①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是贯穿否定之否定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理解这些规律的“钥匙”;③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认识和正确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②量变质变规律③否定之否定规律7.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发展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联系起来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批判又继承,克服消极因素保留积极因素。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它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分别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C.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答案:B3.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通过:A.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 A和B答案:D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生产过剩B.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答案:D5.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是:A. 实现个人自由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消除贫富差距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生产方式D. 上层建筑答案:B C7.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调节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答案:A B C8.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 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C.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 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答案:A B三、简答题9.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探讨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基本原理。

政治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剥削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科学社会主义则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答案:B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A. 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B. 工人的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C. 工人的劳动时间等于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D. 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答案:A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力的过剩B.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C. 消费能力的不足D.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答案:B4.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C. 社会发展的障碍D. 社会发展的次要因素答案:A5.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结构D. 社会关系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2. 解释什么是“异化”以及马克思如何理解异化。

答案:异化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商品,工人失去了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控制,从而失去了自我。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领域,也表现在人的精神和社会关系上。

3.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马原期末试题大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大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大题及答案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解:本大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1.()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唯物史观,是指()。

A.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历史的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形式C.历史发展是一步一步翻越的逐步推进过程D.历史只能是历史的个案答案:A2.()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社会各种思想,就是指()。

A.意识形态B. 生态思维C.知识经验D.历史概念答案:A3.()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关于社会形态分析的方法是()。

A.唯物辩证法B. 唯物史观C.唯物论D. 辩证唯物主义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1. 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具体内容包括……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答: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指……三、论述题(共150分)1.阶级斗争是指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表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

请回答以下问题:(1)阶级斗争是什么?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表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2)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什么?(3)在当代中国,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阶级斗争问题?答:(1)阶级斗争是指……2.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唯物史观。

请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的演变有哪些?(2)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并阐述其内涵与作用。

(3)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在当代有什么现实意义?答:(1)社会形态是指……3.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键内容之一。

请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意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科学社会主义是指……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

马原期末考试题大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大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大题及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历史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的体现。

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答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出了他们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超出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即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剩余价值,从而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3. 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是什么?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都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是主要的阶级斗争形式,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阶级社会。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二重性理论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意义。

答案: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交换中所体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二重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及价值的形成和转移过程。

这一理论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积累和剥削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2.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原因。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此外,资本主义经济的无计划性、竞争和资本积累也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案例:某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次经济危机,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激化。

马原大题总结终结版

马原大题总结终结版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1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发展形态: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哲学意义)一、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二、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三、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2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哲学范畴。

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3 意识问题:(产生)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能动作用)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三,意识活动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实践既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1联系:(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二联系具有普遍性。

普遍性: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二,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联系着。

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考研政治大题背诵资料整理(马原)

考研政治大题背诵资料整理(马原)

马原部分其中需要各位考生背诵的大题考点包括:联系、发展、矛盾(统一性、普遍性、特殊性)、辩证的否定观,五个范畴:原因结果、现象本质、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现实性、形式内容。

1、联系:原理: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鼓励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联系具有客观性,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事物的客观本性。

启示: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具体联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在实践中是否正确的把握世界的普遍联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成为实践成败的根本标志。

2、真理与谬误:原理: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互相包含又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启示:通过辩证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创造条件化失败为成功。

(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3、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原理: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

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

启示:1、要注重实践,从中吸取智慧;2、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3、要能够举一反三的认识和处理各类事物。

4、矛盾:原理: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式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

5、感性与理性认识:原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地反映;理性认识是对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片面的外部联系。

而认识的任务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所以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大二马原大题知识点

大二马原大题知识点

大二马原大题知识点在大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简称“马原”)课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并理解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方面进行论述,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大二马原的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 革命与变革:探讨了革命与变革的本质区别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讲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革命的基本观点。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重要地位,说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 具体分析具体问题:介绍了具体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强调了辨证思维对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二、唯物辩证法1.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讲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内涵,以及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

2.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解释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和作用,强调了矛盾的发展在事物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 矛盾的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介绍了矛盾的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概念及其确定的方法,讲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 矛盾的特殊性:阐述了矛盾的特殊性的内涵及其在大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事物发展中矛盾的特殊性及其规律性。

三、历史唯物主义1.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革命:探讨了社会基本矛盾的产生和变化规律,以及社会革命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介绍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等。

3. 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阐述了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强调了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

总结:大二马原大题知识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着重强调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社会革命、社会变革等重要内容。

马原大题总结。

马原大题总结。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是“生动的直观”,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是深刻的。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三,认识运动的过程认识运动时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时间、认识、再实践。

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作用。

2,认识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从认识到实践。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

3,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四,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2,真理的绝对性即是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马原历年真题大题总结

马原历年真题大题总结

马原历年真题大题总结历年真题大题总结马克思主义概述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11.10)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理论品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09.01/09.10)(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3、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11.01)(1)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物质世界发展规律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09.04)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马原大题总结(完整版)

马原大题总结(完整版)

材料分析题(30分)【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

“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

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

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

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

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

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阐述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分析题(30分)
【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

“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

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
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

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

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

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

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阐述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700字以上)
【答案要点】
1.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8分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

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7分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要做到:
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一,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

第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第三,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8分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第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7分
二、阅读以下文字材料,然后分析:
西班牙是民主国家,一谈到民主,一般认为其本质就是监督,对权力的监督。

毫无疑问,任何制度都面临着权力的使用和监督问题,那么我们就看看西班牙这个民主国家是如何在民主体制下对权力进行制约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吧。

西班牙在全球经济为之前,长期实行疯狂借债发展公共工程和房地产的策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争先恐后上大型公共项目,西班牙的各级地方政府出让土地,银行闭眼提供贷款。

每到一个地方,那些听着豪华车的最好的建筑,肯定是地区的议会或者办公机构。

国土面积仅50万平凡千米的西班牙高速铁路已经长达2200千米,在西班牙出现价值1000万欧元的车站每天却只有19名乘客使用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西班牙的公共机场共有47个,其中只有10个是赚钱的。

而西班牙之所以出现这样疯狂的借债和建设,则完全是各级政府追求政绩和权力所致。

因为只有经济迅速发展了,才能有选票,也才能赢得连任。

首先,西班牙是君主立宪议会民主制,只有控制议会的政党才能出任首相。

显然议会怎么会反对本党领导人的决策呢?其次,疯狂投资过程中,短期内所有的人都是受益者,在这疯狂的投资过程中得益还主要是个大财团,作为政治现金金主,又有哪个政党敢于得罪?
无论是在西班牙还是阿拉伯社会,他们这种模式产生的领导人都拥有十分巨大的权力,而且在现实中实际上很难受到制约。

比如美国,总统选举产生之后,他拥有一切人事权包括对外大使的任命权、大法官的提名权。

国会及时不批准,总统也可以利用国会假期自行批准。

另外睿然国家间的条约和发动战争需要国会批准,但美国总统却可以签订双边协定但实际上却是条约的方式回避。

由于权力使用的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即人治色彩,也往往对国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比如小布什时代推出登月计划,到了奥巴马时代就将之取消,而此前的投资也就打了水漂。

从拥有巨大权力的角度讲,西方仍然是封建王权制,只不过权力的产生不再是世袭,而且有任期限制。

但在当时,在拥有巨大调动全社会资源能力的今天,一个不合格的领导者在其任期内就能将一个国家变得面目全非。

我们不妨想想当小布什上台时,美国是什么状态,八年后,当小布什离开时,美国又是什么状态?
自华尔街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国政府频频出手救市——注资最大的房地产信贷金融机构、收购风雨飘摇之中的华尔街投行美国政府甚至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总额
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援助计划。

随后,有西方评论家认为,美国政府已经摧毁
了自由资本主义体系;甚至有人认为,美国已经“正式地跨越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
主义的红线”。

——王鑫:《从西班牙危机透视西方民主》,载《环球时报》2011年9月24日
结合上述材料,以“从西班牙危机透视西方民主”为主题进行分析,题目自拟,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不少于600字。

知识点8、9
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过剩。

6分
(2)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6分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经济危机的爆发具有周期性特点,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6分
(4)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矛盾空前激化,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

它危害程度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6分
(5)资本主义制度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而更先进的具有广泛发展前途的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取而代之。

6分
2. (1)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没有逃出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本质。

6分
(2)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6分
(3)资本主义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6分
(4)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6分
(5)无论由多少“权力分立”,政权仍然围绕着资本集团利益服务,政党沦为利益集团的代理人。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