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历史第四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第四册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第四册必背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学科。
在八年级历史第四册中,有许多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一一列举和解析这些知识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中世纪欧洲1. 中世纪欧洲的发展特征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中世纪欧洲的发展特征主要有三个:小农经济、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的强大。
在这三个特征的推动下,中世纪欧洲逐渐走向繁荣与发展。
2. 封建制度的特点和运作方式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最显著的制度之一。
封建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分封制和等级制。
在封建制度中,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地主将土地分封给农民,农民需要向地主缴纳租金,并提供一定的劳动力。
二、中国古代史1. 从原始社会到夏朝的演变中国古代历史非常悠久,从原始社会到夏朝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以狩猎、渔业和采集为生;夏朝时期,人们开始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2. 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
中华文明的发展主要包括八个方面:文字、家族制度、农业生产、手工业、铁器冶炼、天文历法、哲学和儒家思想。
三、中国近代史1.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
战争爆发后,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极大地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尊严。
2.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事件。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满族统治,结束了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统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党的领导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民主发展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四、世界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它从1914年开始,持续了四年。
这场战争是由于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错综复杂,导致了小规模的战争升级成了规模巨大的战争。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另一场极其残酷和惨烈的战争,它从1939年开始,持续了六年之久。
中国历史第四册知识点教程文件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地点、内容──见课本P2。
(2)第一届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的作用。
(3)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
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
2、开国大典:(时间、)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结束。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斗争胜利的信心。
4、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
西藏代表:阿沛阿旺晋美(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1、抗美援朝:时间:1950年10月司令员:彭德怀2、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3、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4、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过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
5、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①英雄们的主要事迹(见课本。
)②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初中历史全六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全六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册:古代文明的起源1.文明起源: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远古史:人类起源、猿人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
3.文明的发展:古代四大文明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黄河文明。
第二册: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1.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和贡禹、禹湖的故事;商朝的兴衰和卜辞的重要性;周朝的建立和西周、东周的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分裂和兵家、纵横等思想的发展。
3.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和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等措施;汉朝的建立和宣传经济文化。
第三册:历史的长河1.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的灭亡和五胡乱华;南北朝的统一和北魏、南朝宋等朝代的建立。
2.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和开通大运河、修建长城等举措;唐朝的盛世和科举制度。
3.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的政治割据和后梁、后唐等朝代的建立。
第四册:中世纪的中国1.宋辽金时期:辽朝和金朝的南侵,宋朝的重刑和《洛阳纸贵》的影响。
2.明朝:明朝的建立和开创,以及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3.元朝:元朝的统一和远行、蒙面和“征服宣布朝鲜半岛。
第五册:西方世界的伟大变革1.欧洲中世纪:封建主义、十字军东征和黑死病的兴起。
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定义和人文主义的兴起。
3.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的开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重要性。
第六册:现代世界的诞生1.科学革命:科学革命的开始和哥白尼日心说、伽利略望远镜的发明。
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兴起和蒸汽机的发明。
3.世界两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
以上是初中历史全六册的知识点总结,总字数超过了1200字。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阶段,对历史知识点进⾏⼀次总结,会让你更好的掌握已学的内容。
下⾯是店铺为⼤家收集整理的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相信这些⽂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英法联军⽕烧圆明园 1.第⼆次鸦⽚战争 (1)爆发原因:鸦⽚战争后,英国并不满⾜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侵略的权益,企图进⼀步打开中国市场。
(2)为什么被称为“第⼆次鸦⽚战争”? 从战争发⽣的原因和⽬的来看,这次战争是鸦⽚战争的继续和扩⼤,称为第⼆次鸦⽚战争。
(3)过程(1856.10⾄1860.10) (4)危害:是中国办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步加深。
2.英法联军⽕烧圆明园(1860.10) 启⽰:⽏忘国耻,⽴志进取 ⼆、俄国趁⽕打劫 ①忙于应付英法联军的侵略 ②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1.太平天国起义(原因、过程(1851.1⾄1864.7)、新特点(反侵略)) 2.痛击洋枪队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①中亚地区浩罕汗国军事头⽬阿古柏率兵⼊侵新疆,占据天⼭南北许多地⽅。
②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
2.过程:军事⽃争,消灭阿古柏 外交⽃争,收回伊犁(1881年)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佛教,发展很快。
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国王、武⼠、官吏因此⼤⼒⽀持、赞同佛教的主张。
佛教宣扬众⽣平等,⼈若想进⼊“极乐世界”,就必须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
这些说法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众有很⼤的吸引⼒,因此深受。
佛教不反对奴⾪制度,让⼈们忍耐服从,使劳动⼈民放弃⽃争,这有利于奴⾪主的利益。
很多国王利⽤它的“忍耐服从”的说教,对它⼤⼒扶植,佛教得到进⼀步的发展。
佛教向东南传⼊东南亚,向西北传⼊中亚。
公元前后,佛教由中亚传到中国,⼜由中国传到朝鲜和⽇本。
(经典《佛经》) 1世纪时耶稣降临⼈间,教⼈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天堂”。
这⼀“救世主”使绝望的⼈们拥有了精神寄托,这种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称为____,后形成基督____它最初遭到罗马皇帝的残酷镇压。
人教版中国历史第四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949—1953年)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开国大典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于1949年在北平召开,目的:为筹建新中国。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①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大会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毛泽东;③大会决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确定国旗是五星红旗;代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首都是北京(把北平改为北京);纪年方式是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①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二、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1、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1950年10月,彭德怀为司令员率军赴朝作战。
2.结果: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朝、中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10月25日成为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
)3.意义:国内: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外部环境。
国际: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气焰,维护了世界和亚洲的和平。
4、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有:堵枪眼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被烈火烧死的是邱少云。
第3课土地改革1、1950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使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2、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上海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上海五四制第4册)教学内容
上海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上海五四制第4册)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五.四学制第四册)★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3)会议的主要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④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⑤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⑥采用公元纪年;⑦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1.抗美援朝概况(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2)军队: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3)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4)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抗美援朝的意义:(1)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三课土地改革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时间:1950年—1952年底3.土地改革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土地改革的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历史第四册知识要点
历史第四册知识要点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3.为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结果:1953年7月,美国侵略者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等壮烈牺牲。
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了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意义:(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3)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1)1954年,在中印谈判中周恩来提出了指导国家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1955年在亚非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3)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我国重返联合国。
(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4)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7.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8.1956年,国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的故事,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发展和演变。
在七年级历史的第四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许多有关中国古代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夏商周三代夏、商、周被称为中国的三代。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代朝代,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代朝代,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周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代朝代,从公元前1046年开始,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56年。
在三代中,周朝的历史最为悠久,历时约800年。
二、唐尧舜禹唐尧、舜、禹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
唐尧是夏朝的开国君主,他的治理方略被誉为“尧治天下”。
舜是在他之后的执政者,他是被历史学家们公认的最具道德操守的皇帝之一。
禹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他为了治理洪水,不辞勤劳,不断开凿山川,行程万里,最终利用水利工程解决洪水问题。
他的功绩被后世奉为“开国三正”。
三、春秋战国春秋时期是由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历时约300年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就是各诸侯国相互争战,称之为春秋战国。
这些国家都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而进行战争,最终秦国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
四、孔子与儒家思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
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平和、稳定、有序的社会,他认为通过道德规范来实现这一目标。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影响着中国人民的道德和行为。
五、中华文化的基石中国文化的基石包括了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宗教。
儒家思想作为这些基石之一,强调的是人们必须遵守行为规范和对他人的尊重。
此外,中华文化还包括了中国的诗歌、小说、绘画、雕塑和其他艺术形式,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六、结语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的知识点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还让我们对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历史第四册2021年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
中国历史第四册2021年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初中历史需要记忆掌握的知识点是非常繁多的,除了一些常考重点,与标志性的历史大事件以外,相关的事件联系其实往往考试也会考到。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中国历史第四册2021年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中国历史第四册2021年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1、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起义。
9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
3、1928年,毛泽东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4、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成为长征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这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的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5、1931年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6、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赴西安强令东北军,西北军进攻红军。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中共派周恩来赴西安谈判。
和平解决最有利于中华民族。
7、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中国军们30多万,南京大屠杀是中外历史上罕见的。
8、1938年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初中历史第四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第四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古代的繁荣时期1. 商朝的兴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它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史前时期的结束。
商朝时期,商王国处于强盛时期,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君主专制国家。
商朝的兴盛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商王朝逐渐衰落,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矛盾激化、统治者腐败以及军事力量衰弱等因素。
2. 西周的兴衰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出现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形成。
西周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在西周晚期,社会矛盾加剧、贵族私欲膨胀、外敌入侵等因素导致了西周的衰落和灭亡。
第二章秦朝的统一天下1. 秦朝的兴起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时期的开端。
秦朝的兴起主要得益于秦穆公和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行政改革。
秦朝在政治上实行了集权统治和行政区划,经济上实行了均田制和度量衡标准化,文化上实行了文字统一和兵器统一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秦朝迅速强大起来。
2. 秦朝的统治秦朝在统治方面主要是通过中央集权的政策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力量,实行了郡县制度、井田制度、均田制度、度量衡标准化以及征兵制等措施。
这些举措使得秦朝迅速统一天下,实现了“一统天下”的伟业。
3. 秦始皇的改革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力量,主要包括“焚书坑儒”和统一文字、度量衡、兵器等措施。
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秦朝的统治力量,然而在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动荡,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第三章汉朝的兴起与繁荣1. 汉朝的建立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制的皇帝制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化时代的开始。
汉朝的建立主要得益于制度创新、战争胜利等一系列因素。
刘邦通过实行“赦天下、除兵书、迁螟贼为郡、黑芋冠为魏公、令民田巷”等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力量,最终建立了汉朝。
2. 汉朝的繁荣汉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总结可打印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总结可打印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总结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青铜器。
(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
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统治机构。
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
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
上海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上海五四制第4册)(完美版)
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五.四学制第四册)★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3)会议的主要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④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⑤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⑥采用公元纪年;⑦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1.抗美援朝概况(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2)军队: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3)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4)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抗美援朝的意义:(1)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三课土地改革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时间:1950年—1952年底3.土地改革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土地改革的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历史第四册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第四册●民族国家的形成—君主专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封建贵族总体上已经丧失昔日的权势,他们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从15世纪下班也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
黄金是当时的主要货币,尤其在西欧黄金产量本来就很有限,又在与东方贸易中出现逆差,致使黄金和白银外流,市场上货币普遍短缺。
东西方贸易使得西欧人对于东方物产有所了解。
●新航路的开辟条件: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交易总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
西欧各国君主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大力向海外扩张。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也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新航路开辟的简况: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开始寻找新航路的国家。
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随着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它们的海洋探险与殖民扩张紧紧联系在一起。
继这两个国家之后,英、荷、法等国也先后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
西欧早期殖民活动室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美洲造成了空前的浩劫。
●有: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等。
其内容为: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至九年级全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一一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一一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塑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虽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禳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中国历史第四册总复习
中国历史第四册总复习[作者:Mr.jiang 文章录入:mr.jiang ]第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一.基本知识:1.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
这个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由国民党一党专政。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
1927年8月,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与此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2.1927年4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京杀害中共创始人之一李大钊。
3.1928年国民政府发动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北伐。
日本帝国主义阻止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4.日本侵略者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
5.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电,宣告东北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史称东北易帜。
它表明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形式上完成了统一。
第2 课国民政府初期的统治一.基本知识:1.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巩固统治,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稳定财政的措施。
如:整顿税务、控制金融、币制改革等,使中央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其中,币制改革成效较为明显。
2.1935年,国民政府财政部规定,由四大银行发行纸币,定为法币,逐渐代替市场上流通的银元。
3.国民政府开展的经济建设发展最快的是纺织工业。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势力阻扰和官僚资本控制,民族经济发展很缓慢。
二.基本技能:发行法币的四大银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第3课红色政权的建立一.基本知识: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秘密紧急会议,称为“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3、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指出“以后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理论。
9月,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起义部队在文家市,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七年级历史第四册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四册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四册是初中历史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
在这本书中,学生可以学习到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古代中国的文明和政治制度,以及探究国际关系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一、三皇五帝和夏商周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了解三皇五帝的故事和他们的贡献,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以及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学生可以学习到古代社会的组织方式,各种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二、春秋战国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发展。
学生将学习到各种分封制度的出现,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和外交关系的变化,思想家和文化名人的思想和著作,以及诸子百家和儒家思想的兴起。
三、秦汉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了解秦朝和汉朝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
学生将学习到第一个中国帝国的形成和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出现,秦始皇的改革和统治,以及汉朝的繁荣和发展。
四、唐宋元明清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了解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
学生将学习到唐朝的文化繁荣,宋朝的振兴和科技进步,元朝的开放和文化多元化,明朝的海外探险和文化交流,以及清朝的变革和新政。
总之,七年级历史第四册是一本精彩的历史教材,它可以让学生学到许多关于古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并协助他们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总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总结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总结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记载,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以及未来。
在初中历史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就来一一总结。
一、中国古代史1.三皇五帝:指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期,是从中国最早的神话传说到夏朝的建立。
2.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建立于黄河流域。
3.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是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于黄河流域。
4.西周: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是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终止于公元前771年,建立于黄河流域。
5.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从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221年。
6.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朝代,始于公元前221年,终于公元前206年。
7.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朝代,历时四百多年,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
二、中国中古史1.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从公元220年到280年,是指三国魏、蜀、吴的时期。
2.南北朝:南北朝时期排在三国后面,从公元420年到589年,是南北分裂的时期。
3.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于公元581年至618年,建立于长江流域。
4.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辉煌的一个朝代,历时近300年。
5.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从公元907年到960年,是五个朝代和十个国家的交替统治时期。
三、中国近代史1.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杰出而漫长的朝代,从1368年到1644年。
2.清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在1644年到1912年间统治中国。
3.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件重大事件,1856年至1860年发生于中国南部,是中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
4.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事件,1911年爆发于中国,宣布中华民国的成立。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历史第四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历史第四册知识点总结中国历史第四册是初中历史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相关知识,下面是该册知识点的总结: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国家割据、战争频繁。
-春秋时期的重要事件有荀子、孟子等思想家的活动,以及孔子的思想影响。
-在战国时期,兵器制造技术的进步导致了军队的数量和军事力量的提升,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将领和战争。
例如,韩非子、孙子等著名的军事家在这一时期活动。
2.秦朝的统一-秦王嬴政通过战争征服了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
-秦朝的统一标志着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同时,秦朝也开始了一系列的,例如推行统一的货币制度、标准化的文字等。
-秦始皇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他通过修建万里长城、焚书坑儒等手段巩固了统治。
-秦朝的统一也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例如,传统的封建制度、权力中心向中央集中等。
3.秦汉时期-秦朝的统治时间不长,后来发生了农民起义,刘邦建立了汉朝。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持续了四百多年。
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汉朝实行了比较宽松的政治制度,例如实行了选举制度、官僚制度等。
-汉朝时期,中国的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同时,对外交往也广泛,例如丝绸之路的开辟。
-在文化方面,汉朝有很重要的贡献,例如兴起了儒家思想,汉朝的文学也非常发达。
4.三国时代-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之间。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动荡的时期,三国鼎立,各地割据。
著名的三国有魏、蜀、吴。
-三国时代产生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和故事,例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例如《三国演义》就是描写了三国时代的故事。
总结:中国历史第四册主要包括了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的统一、秦汉时期和三国时代等内容。
中国历史第四册笔记
中国历史第四册笔记中国历史第四册笔记一、关于商朝的研究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实证记载的王朝,但是有关商朝的研究却鲜有突破性进展。
我们需要通过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对商朝社会和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以期获取更多关于商朝的历史信息。
二、商周青铜器研究商周青铜器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我们需要通过对青铜制作技艺和工艺的研究,了解商周青铜器的使用和文化含义,从而透彻地理解商周时期的文化背景。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兴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的时期,各个国家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国家的兴衰。
我们需要对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以了解其内在的规律和发展轨迹。
四、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向中央集权型国家过渡的时期。
我们需要对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演变过程,探究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五、唐宋时期的诗歌艺术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诗歌艺术达到了高峰。
我们需要通过对唐宋时期的诗歌进行研究,了解其特点和风格,探究其与文化、历史和时代背景的关联。
六、明清时期的文化交流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开放和交流的时期,中国文化开始向外界传播。
我们需要对明清时期的文化交流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动态和影响,探究近现代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规律。
七、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近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社会变革和政治变革频繁发生。
我们需要通过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探究社会变革的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八、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现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在不断提升。
我们需要对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中国在经济上的变化和演变,探究中国发展的动力和规划。
九、中国历史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需要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我们需要通过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了解其现状和问题,探究保护和传承的方式和方法,让中国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发展。
中国历史第四册
中国历史第四册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到1953年结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云,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等英雄人物,抗美援朝战争的指挥者是彭德怀。
军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基本完成。
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是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
4、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完成。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贯穿着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大会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5、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的三大改造完成后,标着着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的功绩在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8、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6年,粉碎四人帮,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1968年,刘少奇被错误开除出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外逃就是九·一三事件。
1976年1月、7月、9月,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
9、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0、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号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11、1984年,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
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第四册知识点总结1、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起义。
9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
3、1928年,毛泽东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4、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 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成为长征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这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的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5、1931年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6、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1936年12 月蒋介石亲赴西安强令东北军,西北军进攻红军。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中共派周恩来赴西安谈判。
和平解决最有利于中华民族。
7、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 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中国军们30多万,南京大屠杀是中外历史上罕见的。
8、1938 年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1940 年,彭德怀在华北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打败了日军在华北的气焰,増强了华北军民的抗日信心。
9、1945 年 4-6 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大会决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945 年 8 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作战。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举行投降签字仪式,抗日战争最终结束。
10、1945 年 8 月 28 日,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和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谈判。
10 月 10 日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协定》。
11、1946 年 6 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1947 年,彭德怀指挥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战役的胜利。
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12、1947 年 5 月,陈毅指挥华东解放军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击毙了师长张灵甫,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国民党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
)13、1947 年夏,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4、1948 年 9 月,东北解放军在林彪、罗荣桓的领导下,以沈阳为中心,发动了辽沈战役;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举行了淮海战役,共歼敌 55.5 万,淮海战役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创造了条件;1949 年1 月聂荣臻指挥了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
15、1949 年 4 月 21 日,人民解放军开始了东起江苏的江阴、西至江西的湖口的渡江战役。
4 月 23 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16、1949 年 9 月政协一届会议在北平举行。
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大会决定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17、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下午 3 时,在天安门举行国庆大典,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8、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到 1953 年结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云,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等英雄人物,抗美援朝战争的指挥者是彭德怀。
19、1947 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1950 年,开始分批进行土地改革,1952 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是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
20、1953 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 1957 年完成。
1954 年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大会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1、1956 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完成后,标着着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的功绩在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23、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左”倾错误。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违背信义的行为,造成了我国 1959 年至 1961 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24、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6 年,粉碎四人帮,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1968 年,刘少奇被错误开除出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1971 年 9 月 13 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外逃就是九·一三事件。
1976 年 1 月、7 月、9 月,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
25、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我国农村的改革是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6、1987 年中共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 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7 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号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
27、1982 年,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
中国于 1997年 7 月 1 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 年 12 月 10 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9、1956 年,聂荣臻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
60 年代,中国先后研制出导弹、原子弹、氢弹,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30、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31、1954 年,我国总理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同两国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2、1971 年,第 26 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3、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发表上海公报。
1979 年,中国与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4、中国承办亚太地区经合组织会议。
问答题1、遵义会议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时间:1935 年;内容:遵义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红军长征起止时间?长征胜利有何意义?起止时间:1934-1936 年。
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3、什么是西安事变?它是怎样解决的?这种解决办法有何意义?张学良、杨虎城在劝蒋介石联共抗日,遭到训斥后,为逼蒋抗日,于 1936 年 12 月 12 日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这就是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形势复杂。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应邀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
经多方努力,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中国共产党七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内容:1945 年召开的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中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政治团结和思想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了基础。
5、(1945 年 8 月 15 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6、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进行了哪三大战役?有何重大意义?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意义:三大战役共歼敌 154 万余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何时何地?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时间:1978 年。
地点:北京。
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意义:此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9、试述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及港澳回归的意义。
内容:《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中国于 1997 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 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