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九年级《反证法》公开课
合集下载
2.2.2反证法(公开课)
三个步骤:反设—归谬—存真 归缪矛盾: (1)与已知条件矛盾; (2)与已有公理、定理、定义矛盾; (3)自相矛盾。
归纳总结:
哪些命题适宜用反证法加以证明? (1)直接证明有困难 (2)否定性命题 (3)唯一性命题 (4)至多,至少型命题
正难则反!
牛顿曾经说过:“反证法是数学家最精当的武器之一”
趣味 数学
王戎回答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小伙伴摘取一个尝了一下果然是苦李.
王戎是怎样知道李子是苦的呢?他运用了怎样 的推理方法?
王戎的推理方法是:
假设李子不苦, 则因树在“道”边,李子早就被
别
人采摘,
这与“多子”产生矛盾.
发生在身边的例子:
妈妈:小华,听说邻居小芳全家这几天在外 地旅游. 小华:不可能,我上午还在学校碰到了她和 她妈妈呢! 上述对话中,小华要告诉妈妈的命题是什么?
导
致
反设
不成立
结述方式:
≥1 <1
<3 至少有一个≥3 —— 一个也没有 ≥n <n 至多有两个 至少有三个——
≤1 至多有(n-1) >1 至少有n个—— 个 最多有一个—— 至少有两个
准确地作出反设(即否定结论)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结论的否定形式.
2.2.2 反证法
复习 1.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证法: 综合法和分析法 2.这两种基本证法的推证过程和特点:
综合法 已知条件 结论 分析法
结论
已知条件
由因导果 执果索因
3、在实际解题时,两种方法如何运用? 通常用分析法寻求思路,再由综合法书写过程
路边苦李
王戎7岁时,与小 伙伴们外出游玩,看 到路边的李树上结满 了果子.小伙伴们纷 纷去摘取果子,只有 王戎站在原地不动…
归纳总结:
哪些命题适宜用反证法加以证明? (1)直接证明有困难 (2)否定性命题 (3)唯一性命题 (4)至多,至少型命题
正难则反!
牛顿曾经说过:“反证法是数学家最精当的武器之一”
趣味 数学
王戎回答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小伙伴摘取一个尝了一下果然是苦李.
王戎是怎样知道李子是苦的呢?他运用了怎样 的推理方法?
王戎的推理方法是:
假设李子不苦, 则因树在“道”边,李子早就被
别
人采摘,
这与“多子”产生矛盾.
发生在身边的例子:
妈妈:小华,听说邻居小芳全家这几天在外 地旅游. 小华:不可能,我上午还在学校碰到了她和 她妈妈呢! 上述对话中,小华要告诉妈妈的命题是什么?
导
致
反设
不成立
结述方式:
≥1 <1
<3 至少有一个≥3 —— 一个也没有 ≥n <n 至多有两个 至少有三个——
≤1 至多有(n-1) >1 至少有n个—— 个 最多有一个—— 至少有两个
准确地作出反设(即否定结论)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结论的否定形式.
2.2.2 反证法
复习 1.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证法: 综合法和分析法 2.这两种基本证法的推证过程和特点:
综合法 已知条件 结论 分析法
结论
已知条件
由因导果 执果索因
3、在实际解题时,两种方法如何运用? 通常用分析法寻求思路,再由综合法书写过程
路边苦李
王戎7岁时,与小 伙伴们外出游玩,看 到路边的李树上结满 了果子.小伙伴们纷 纷去摘取果子,只有 王戎站在原地不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反证法》精品教学课件
复习巩固 教科书第94页内容 举出两个数学中能用 反证法证明的例子.
配套人教版
再见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3.在△ABC中,AB≠AC,求证:∠B≠∠C.
A
证明:假设 ∠B=∠C ,
B
C
则 AB=AC ( 等角对等边 )
这与 已知AB≠AC 矛盾.
假设不成立.
∴ ∠B≠∠C
.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典型例题
【例】用反证法证明: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分组讨论: 1.学生先分组进行讨论; 2.学生讲解思路; 3.教师补充完善.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典型例题
【例】用反证法证明: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
已知:如图,AB∥CD,直线EF交AB于点O, A
求证:∠1=∠2.
配套人教版
24.2.1 反证法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反证法的含义,并了解运用反证法证明的基本步骤; 2.通过反证法的证明过程,体会新的证明方法和思路; 3.在“分析、推理”等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 能力; 4.利用现实生活和数学中的反证法素材体会“正难则反”的思想, 开拓思维,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
与以前学过的证明不同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延伸
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假设命题的 结论 不成立. 第二步: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与学过的概念、 基本事实、已证明的定理、性质或题设相 矛盾 的结果. 第三步:由矛盾的结果,判定假设不成立,从而说明 原命题 是 正确的.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证法公开课PPT
一、提出假设 假设命题不成立(即命题的反面成立)
二、推理论证 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 三、得出矛盾 与已知条件或定义、基本事实、定理、公理
矛盾
四、结论成立 从而说明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
练一练1
已知: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 ∠1 ≠ ∠2
求证:a∥b
c a
1
b
2
证明:假设结论不成立,则a∥b
_假__设__三__角__形__中__有__两__个__或__三__个__角__是__直__角____
新课标教学网()-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归纳总结
正面 等于 大于(>) 小于 (<) 是 都是 只有一个 词语
否定
不等于
小于或 等于(≤)
大于或 等于(≥)
不是
没有或 不都是 至少有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则∠A+∠B+∠C+∠D<360度
这于四_边_形_的_内_角_和_等_于_3_60°矛盾
所以假设命题__不_成_立__.
所以,四边形ABCD中至少有一个角是钝角或直角.
练一练3
已知:如图,在⊙O中,弦AB、CD A
交于点P,且AB、CD不是直径.求证:
O
D
弦AB、CD不被P平分.
证明:假设弦AB、CD被P平分,
所以 ∠A,∠B,∠C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
例2--代数类
求证:如果a>b>0,那么 a > b
证 明: :假 设 a >b 不 成 立 , 则 a ≤ b
若a= b, 则 a=b,与 已 知 a>b矛 盾 , 若a< b, 则 a<b,与 已 知 a>b矛 盾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证法优质PPT
2.求证:圆内两条不是直径的弦不能互相平分。 3.求证: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必定是锐角.
知识的升华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证法优质PPT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证法优质PPT
警察局里有5名嫌疑犯,他们分别做了如下口供: A说:这里有1个人说谎. B说:这里有2个人说谎. C说:这里有3个人说谎. D说:这里有4个人说谎. E说:这里有5个人说谎. 聪明的同学们,若只有一人说真话,假如你是 警察,你觉得谁说了真话?你会释放谁? 请与大家分享你的判断!
证明真命题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证法优质PPT
直接证法 间接证法
反证法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证法优质PPT
例1 用反证法证明:经过同一条直线三个点不能作圆
已知:点A、B、C三点在直线 L上.
求证:过A、B、C三点不能作圆.
证明:如图,假设过同一条直线l上三点A、B、 P
C可以作一个圆,设这个圆的圆心为P,
那么点P既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1上,
又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l2上,即点P
l1
l2
为l1与l2的交点,
而l1⊥l,l2⊥l这与我们以前学过的
A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B
C
垂直”相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 所以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
应用新知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证法优质PPT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证法优质PPT
探究
在△ABC中,AB≠AC,求证:∠B ≠ ∠ C
证明:假设 ∠B = ∠ C,
A
感则 受
AB=AC ( 等角对等边 )
B
C
方 这与 已知AB≠AC 法: ∴假设不成立 .
知识的升华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证法优质PPT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证法优质PPT
警察局里有5名嫌疑犯,他们分别做了如下口供: A说:这里有1个人说谎. B说:这里有2个人说谎. C说:这里有3个人说谎. D说:这里有4个人说谎. E说:这里有5个人说谎. 聪明的同学们,若只有一人说真话,假如你是 警察,你觉得谁说了真话?你会释放谁? 请与大家分享你的判断!
证明真命题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证法优质PPT
直接证法 间接证法
反证法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证法优质PPT
例1 用反证法证明:经过同一条直线三个点不能作圆
已知:点A、B、C三点在直线 L上.
求证:过A、B、C三点不能作圆.
证明:如图,假设过同一条直线l上三点A、B、 P
C可以作一个圆,设这个圆的圆心为P,
那么点P既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1上,
又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l2上,即点P
l1
l2
为l1与l2的交点,
而l1⊥l,l2⊥l这与我们以前学过的
A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B
C
垂直”相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 所以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
应用新知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证法优质PPT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证法优质PPT
探究
在△ABC中,AB≠AC,求证:∠B ≠ ∠ C
证明:假设 ∠B = ∠ C,
A
感则 受
AB=AC ( 等角对等边 )
B
C
方 这与 已知AB≠AC 法: ∴假设不成立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反证法(公开课课件)
O r
d
l
.O
r
d .A .B
H.
l
相离
.O
d r .D
.
2
C
相切
d 表示圆心O到直线l 的距离,r表示⊙O的半径.
1、直线与圆相离 <=> d>r
2、直线与圆相切 <=> d=r
3、直线与圆相交 <=> d<r
d .Or
.E . N .F
Q.
3
相交
想一想
你当能直根线据与d圆与r 的相大离小、关相系切确、 定相直交线时与,圆d的与 位r有置何关关系系吗??
2、选择题:
(1)已知∠OAB = 30°,OA = 10,则以O为圆心,6为半径 的圆与射线AB的位置关系是( A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能确定
(2)设圆的直径长为a,一条直线和圆有公共点,直线和圆心 的距离为d,则( B )
• d< a B d ≤ a C. d = a D.d > a
(1) R 2cm
A
(2) R 2.5cm (3) R 4cm O
PB
四、应用举例
例1 在Rt△ABC中,∠C=90°,AC=3 ㎝,BC=4㎝,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 圆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1) r = 2㎝; (2) r = 2.4㎝; (3) r = 3㎝.
分析:因为题目中给出了⊙C的半径,所以 关键是求出圆心C到直线AB的距离。因此, 可过点C作CD⊥AB,垂足为D。求出CD的 长,把CD的长与⊙C的半径r进行比较,就 可判断⊙C和AB的位置关系。
(3)当r =3㎝时,有d<r,因此⊙C和AB相交。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1反证法课件4
互相平行.”
谢谢!再见!
大家议一议! 探我究来4告:诉你(经验之谈)
哪些问题适宜用反证法
1.存在性问题 2.否定性问题 3.唯一性问题 4.至多、至少类问题 5.一些基本命题、基本定理
总之,直接证明比较困难的命题
则在△ABP与△ACP中
拓展应用 这种证明方法与前面的证明方法不同,它是先假设结论不成立(即结论的反面成立),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逐步推理论证,得出与
已知条件、学过的概念、已证明的定理或性质、基本事实矛盾的结果,从而得到原结论的正确.
这这1与说、已明知∠已条1 ≠件知∠∠2A:不P正B≠如确∠,AP图所C以矛∠,盾1,=在假∠设2△.不成A立.BC中,AB=AC,∠APB≠∠APC。 假求设李证子不:是苦P的B,≠即P李C子是甜的,
用反证法证题的一般步骤:
小试身手——运用反证法
探究1:掀起你的盖头来——认识反证法 这种证明方法与前面的证明方法不同,它是先假设结论不成立(即结论的反面成立),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逐步推理论证,得出与
已知条件、学过的概念、已证明的定理或性质、基本事实矛盾的结果,从而得到原结论的正确.
课 题:24.
用反证法证题的一般步骤:
那么,树上的李子还会这么多吗?
这与事实矛盾.说明 李子是甜的这个假设是错 的还是对的?
所以,李子是苦的
假设李子是甜的
那么李子会被过路人摘去 解渴,树上的李子会很少.
事实上树上的李子很多,这与事实相矛盾.
造成矛盾的原因是:假设李子是甜的,这个假设是错误 的,说明原来的结论:路边的李子是苦的是正确的.
反思中成长——收获反证法
同学们,学了这节课, 你们有何体会?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说, 禁止数学家使用反证法, 就象禁止拳击家使用拳头。
谢谢!再见!
大家议一议! 探我究来4告:诉你(经验之谈)
哪些问题适宜用反证法
1.存在性问题 2.否定性问题 3.唯一性问题 4.至多、至少类问题 5.一些基本命题、基本定理
总之,直接证明比较困难的命题
则在△ABP与△ACP中
拓展应用 这种证明方法与前面的证明方法不同,它是先假设结论不成立(即结论的反面成立),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逐步推理论证,得出与
已知条件、学过的概念、已证明的定理或性质、基本事实矛盾的结果,从而得到原结论的正确.
这这1与说、已明知∠已条1 ≠件知∠∠2A:不P正B≠如确∠,AP图所C以矛∠,盾1,=在假∠设2△.不成A立.BC中,AB=AC,∠APB≠∠APC。 假求设李证子不:是苦P的B,≠即P李C子是甜的,
用反证法证题的一般步骤:
小试身手——运用反证法
探究1:掀起你的盖头来——认识反证法 这种证明方法与前面的证明方法不同,它是先假设结论不成立(即结论的反面成立),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逐步推理论证,得出与
已知条件、学过的概念、已证明的定理或性质、基本事实矛盾的结果,从而得到原结论的正确.
课 题:24.
用反证法证题的一般步骤:
那么,树上的李子还会这么多吗?
这与事实矛盾.说明 李子是甜的这个假设是错 的还是对的?
所以,李子是苦的
假设李子是甜的
那么李子会被过路人摘去 解渴,树上的李子会很少.
事实上树上的李子很多,这与事实相矛盾.
造成矛盾的原因是:假设李子是甜的,这个假设是错误 的,说明原来的结论:路边的李子是苦的是正确的.
反思中成长——收获反证法
同学们,学了这节课, 你们有何体会?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说, 禁止数学家使用反证法, 就象禁止拳击家使用拳头。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反证法》公开课教学设计_0
4、学习数学的目的不在教学生学习解题得到答案,而是从数学原理的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故事引入
(5min)
故事引入:
在古希腊,有两个哲学家,由于争论和天气的炎热感到疲倦,于是就在花园里的一棵大树下躺下休息,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这时一个爱开玩笑的人用炭涂黑了他们的前额,当他们醒来后,彼此相看时都大笑了.一会儿其中一个人突然不笑了.因为他觉察到自己的前额也被涂黑了,他是怎么觉察出来的呢?
已知:∠A,∠B,∠C是△ABC的内角.
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
证明:
假设:∠A,∠B,∠C中没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
即∠A____60°,∠A+∠B+∠C____180°,与_____________相矛盾
所以:假设_____________
问题解决
通过反证法的学习,对于一些不能正面处理、直接证明比较困难的问题,要跳出正面冲突,从反面考虑,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从生活实例入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探究新知
(5min)
教师引领学生将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
假设自己没有被涂黑→另一个哲学家不会笑→违背实际情况→假设不成立→自己也被涂黑了。
引出反证法一般步骤:
反设--归谬--结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分析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归纳概括出较完整的运用反证法的步骤。
其中,理解“反设”是很关键的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故事引入
(5min)
故事引入:
在古希腊,有两个哲学家,由于争论和天气的炎热感到疲倦,于是就在花园里的一棵大树下躺下休息,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这时一个爱开玩笑的人用炭涂黑了他们的前额,当他们醒来后,彼此相看时都大笑了.一会儿其中一个人突然不笑了.因为他觉察到自己的前额也被涂黑了,他是怎么觉察出来的呢?
已知:∠A,∠B,∠C是△ABC的内角.
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
证明:
假设:∠A,∠B,∠C中没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
即∠A____60°,∠A+∠B+∠C____180°,与_____________相矛盾
所以:假设_____________
问题解决
通过反证法的学习,对于一些不能正面处理、直接证明比较困难的问题,要跳出正面冲突,从反面考虑,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从生活实例入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探究新知
(5min)
教师引领学生将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
假设自己没有被涂黑→另一个哲学家不会笑→违背实际情况→假设不成立→自己也被涂黑了。
引出反证法一般步骤:
反设--归谬--结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分析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归纳概括出较完整的运用反证法的步骤。
其中,理解“反设”是很关键的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抒己见
自己的前额也被涂黑了.
假设自己的前额没有被涂黑,
那么另一个哲学家也不会有异常行为, 这与另一个哲学家笑个不停矛盾,
所以假设“自己的前额没有涂黑”不正 确于,是自己的前额也被涂黑了.
方法的迁移
在△ABC中,若AB≠AC,
则∠B≠∠C.如何说明呢? B
假设∠B=∠C,根据等角对 等边得AB=AC,
∴假设不成立
∴AB//CD
考考你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A
是真命题吗?为什么? 你是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B A
B
你能说说举反例和反证法的
联系和区别吗?
D C D
C
1、求证: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 直线平行.
2、证明不存在整数m,n,使得
m2 n2 2006 成立.
华盛顿抓小偷
美国总统华盛顿从小非常聪明,小偷翻进 鲍克家偷走了许多东西,根据迹象表明小偷就 是本村人,华盛顿灵机一动,对全村人讲起了 故事:“黄蜂是上帝的使者,能辨别人间的真 假.”忽然华盛顿大声喊道:“小偷就是他,黄 蜂正在他的帽子上兜圈子,要落下来了!” 大家回头张望,看着那个想把帽子上的黄蜂 赶走的人,其实哪有什么黄蜂?华盛顿大喝 一声:“小偷就是他!”
或等于60 °.
即∠A< 60°,∠B<60°,∠C<60° 则∠A+∠B+∠C<180 °. 这与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矛盾,
所以假设不正确 ,
所以原命题成立.
例2、已知:在△ABC中,∠C=90°.
求证: ∠B一定是锐角.
A
证明:假设∠B不是锐角,即∠B是直角或钝角.
①当∠B是直角,即∠B= 90°时,
下面举例再回顾一下解数学选择题的几种常用方 法,供大家复习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和帮 助。
一、直接法:
直接根据选择题的题设,通过计算、推理、判断得出正确选项
例1、抛物线y=x2-4x+5的顶点坐标是( A、(-2,1) B、(-2,-1) C、(2,1) D、(2,-1)
)。
类比: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动点,
3. a ≥0
3. a <0
4. d是正数
5.至少有一个 6.至多有一个
4. d不是正数,即d ≤0 5.一个也没有 6.至少有两个
例1、求证:在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 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
已知:∠A,∠B,∠C是△ABC的内角.
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角
大于或等于60°.
证明:假设∠A,∠B,∠C中没有一个角大于
当A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到点B时,点B
所表示的实数是( )
A2
B -6
C -6或2 D 以上都不对
直接分类法
练习1、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 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 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 A 160元 B 128元 C 120元 D 88元
直接计算
2
练8习2、下列与 2 是同类二次根式 的是( 10)
综合① 和②知假设不成立,
所以∠B一定是锐角.
例3、证明: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 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已知:如图,AB//EF,CD//EF,
求证:AB//CD
A
B
D C
E
F
A
B
C
D
O
E
F
证明:假设AB ∥CD,即AB与CD相交于点O
∵AB//EF,CD//EF
∴过点O有两条直线AB、CD与直线EF平行 这与“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这 条直线平行”矛盾,
∠B+ ∠C=90° +90°=180°,
B
C
于是∠ A+∠B+ ∠C= ∠ A +180°>180°,
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相矛盾;
②当∠B是钝角,即∠B > 90°时,
∠B+ ∠C > 90° +90°=180°,
于是∠ A+∠B+ ∠C > ∠ A +180°>180°,
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相矛盾;
所以假设“甲去新加坡玩了6天”不正确, 于是“甲没有去新加坡玩了6天”正确.
议一议
在古希腊,有两个哲学家,由于争论 和天气的炎热感到疲倦,于是就在花园 里的一棵大树下躺下休息,不一会儿就 睡着了,这时一个爱开玩笑的人用炭涂 黑了他们的前额,当他们醒来后,彼此相 看时都笑了.一会儿其中一个人突然不 笑了.这是为什么呢?
合作伙伴:姚建萍
甲:在五一长 假里,我和爸 爸、妈妈去新 加坡玩了整整6 天,真是太高 兴了.
丙:是啊,5 月4号我确实 和甲在观前
街逛街!
乙:这不可能,5月4 号上午还看见你和丙 在观前街逛街呢!
乙:甲没有去新加坡玩了6天.
假设甲去新加坡玩了6天,
那么甲从5月1号至6号或是2号至7号在 新加坡,即5月4号甲在新加坡, 这与“5月4号甲在苏州的观前街”矛盾,
在模拟考试中,有学生大题做得 好,却在选择题上失误丢分,主 要原因有二:
1、复习不够全面,存在知识死角,或者部分
知识点不够清楚导致随便应付;
2、解题没有注意训练解题技巧 ,导致耽误宝
贵的时间。
选择题考查的内容覆盖了初中阶段所学的重要 知识点,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推理、综合分析进行判 断,从“相似”的结论中排除错误选项的干扰,找到 正确的选项。部分学生碰到选择题提笔就计算,答题 思维比较“死”,往往耗时过多,如果一个选择题是 "超时"答对的,那么就意味着你已隐性丢分了,因为占 用了解答别的题目的时间.因此,除了具备扎实的基 本功外,巧妙的解题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与已知条件AB≠AC矛盾,
所以假设∠B=∠C不正确,
于是∠B≠∠C正确.
B
A C
A C
回顾与归纳
假 设
公 得理
结
出、
论 推理论证 矛 定
的
盾理
反 面 正 确
反设
(等 已) 知
、归谬
命
假题
得出结论
设成 不立
.
成
立
,
原
结论
说出下列a不垂直于b
2. a ∥ b
2. a ∥b
你知道华盛顿是如何推理的吗?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体会了反证法源于生活又应用 于生活,有时反证法的威力很大.
2、反证法的一般步骤:
(1)反设;(2)归谬;(3)结论.
3、反证法与举反例的区别与联系.
P57 练习 2、习题 7、
课后实践:收集一两个反证法在生活中 应用的例子,并相互交流 .
求证:圆内两条不是直径的弦不 能互相平分.
A
128 27
C 12
B 10 D 27
直接变形法
选项变形
练习3 、当a=-1时,代数式(a+1)2+a(a-3) 的值是( )
A -4
B4
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