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1-命题及其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数学选修2-1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的起始课,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命题、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是逻辑学的基本知识.数学学科包含了大量的命题,了解命题的基础知识,认识命题的相互关系,对于掌握具体的数学学科知识很有帮助.

课时分配

本节内容用2课时的时间完成,主要讲解命题及其关系.本节课主要学习“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及四种常见命题间的关系及其相互转化.

教学目标

重点:命题的概念和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命题的概念和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四种常见命题间的关系及其真假判断.

能力点:四种常见命题的真假判断.

教育点: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自主探究点:将形如“若p ,则q ”的命题转化为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考试点:将“若p ,则q ”的命题转化为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及其真假判断.

易错易混点:四种常见命题的真假判断.

拓展点:如何由四种常见命题拓展出逻辑学的其他知识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堂模式学案导学

一、引入新课

思考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 ∥b ,则直线a 与直线b 没有公共点 .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2

1x =,则1x =.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许多数学命题,什么叫做命题?你能举出一些数学命题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命题是一个基本而常用的概念,学生应该了解这个概念.可以通过一些数学命题的例子加深对命题概念的理解,并引入“若p ,则q ”形式的数学命题,以及这种形式的数学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做准备.

【设计说明】在分析以上命题特点及其真假后,总结出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

原命题若p 则q 否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逆否命题若┐q 则┐p 互为逆否互逆否互为逆否互互逆否互二、探究新知

1.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 是素数,则a 是奇数;

(3)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对命题有个初步认识,为接下来将其改为“若p ,则q ”的形式做准备.

2.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①例1中的(2)就是一个“若p ,则q ”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p 叫做命题的条件,q 叫做命题的结论.

②试将例1中的命题(3)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③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对顶角相等;

(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若p ,则q ”的形式的命题的转化,为接下来四种命题的学习做准备.

.

(师生共析→学生说出答案→教师点评)

②例3: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掌握四种命题间的相互转化.

4. 教学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①讨论:例1中命题(2)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间的关系.

②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图:

③讨论:例1中三个命题的真假与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间关系.

④结论一: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假;

结论二: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⑤例4若222p q +=,则2p q +≤.(利用结论一来证明)(教师引导→学生板书→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四种命题间的相互转化及其真假的判断.

三、应用新知

1. 练习:教材 P4 1、2、3

2.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函数232y x x =-+有两个零点;(2)若a b >,则a c b c +>+;

(3)若220x y +=,则,x y 全为0;(4)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5)相切两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

四、课堂小结

1、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p ,则q ”的形式.

2、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五、课下作业

教材P9页 第2(2)题 P10页 第3(1)题

本节《自主学习丛书》

六、教后反思

本节内容相对较简单,属于逻辑学的开始阶段,相对比较好理解.本教案用一节课的时间讲解课本内容,第二课时将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生所学,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七、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