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散文
余秋雨散文欣赏_余秋雨的经典散文
余秋雨散文欣赏_余秋雨的经典散文余秋雨作为我国九十年代的一位著名散文作家,他的影响力堪称一绝,余秋雨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和地位。
小编精心收集了余秋雨散文欣赏,供大家欣赏学习!余秋雨精美散文欣赏:沙原隐泉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
远远看去,有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
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
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
回头一看,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
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挡眼是几座巨大的沙山。
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
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
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
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害。
纔踩几脚,已经气喘,浑身恼怒。
我在浙东山区长大,在幼童时已能欢快地翻越大山。
累了,一使蛮劲,还能飞奔峰巅。
这儿可万万使不得蛮劲。
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
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
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
要腾腾腾地快步登山,那就不要到这儿来。
有的是栈道,有的是石阶,千万人走过了的,还会有千万人走。
只是,那儿不给你留下脚印,属于你自己的脚印。
来了,那就认了罢,为沙漠行走者的公规,为这些美丽的脚印。
心气平和了,慢慢地爬。
沙山的顶越看越高,爬多少它就高多少,简直像儿时追月。
已经担心今晚的栖宿。
狠一狠心,不宿也罢,爬!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必自己惊吓自己。
它总在的,不看也在。
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罢。
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
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端,紧系脚下。
完全是大手笔,不禁钦佩起自己来了。
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经划干的曲线,爬。
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
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
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
沙山的顶端是次要的。
爬,只管爬。
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
90后儿时的记忆散文3篇
90后儿时的记忆散文3篇90后儿时的记忆散文 90后的童年记忆当我们回想往事,每个有趣而又令人难忘的记忆历历在目。
转眼间,我们已经长大,上了学,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我们有一个同样纯真的童年,发生在那九十年代里。
东南西北还记得怎么折吗?还记得每次吃完棉花糖后会变成大花脸的模样吗?还记得陪我们走过童年时代的《黑猫警长》、《蓝精灵》、《哆啦A梦》、《蜡笔小新》……的动画片吗?还记得跳跳糖、麦芽糖、泡泡糖、冰棍、山楂片的滋味吗?还记得小手枪、飞行棋、宠物机、玻璃球以及泡泡水这些小玩意吗?虽然,那时候的蜡笔没有现在那么好,但是那里面的每一只蜡笔都为我们勾画出了七彩的童年、七彩的梦。
儿时,我们吹出的一串串七彩的肥皂泡,泡泡随着微风渐渐地升上蓝空。
那仿佛是我们的愿望,寄托在那里面。
我们的美好憧憬也从此开始了。
小时候,我们的父母也会限制我们。
因为这样,回忆才永远不会抹去,只会越烙越深,直到为之感动。
虽然现在看着比我们小的孩子总是那么幸福,什么都有,而我们也有自己更美好的东西。
纯真的年代,我们不知不觉地成长,我们都会有衰老的一天。
但是不要忘记我们儿时有过的美好,它支撑着我们走过一生。
很幸运,我们出生于九十年代……90后儿时的记忆散文致90后的我们白驹过隙,时间,如沙般的从指缝间逝去,而我们,又留下了什么呢?有时候,明明知道不可能做成的事,但在自己看来,是把它想得太难还是他其实本来就很难。
十八年过去了,一路走来,尽是疲惫,最终却一事无成。
岁月如湍急的河流,时光如不复的流水,轰轰烈烈地在青春中打马而过,恍若一瞬,恍如隔世。
这一瞬,我们已走过18个春秋;这一世,我们似踏过无数风雨走过无数苍凉经过无数繁华看遍无数荒芜。
年华在脸上留下痕迹,在心上镌刻苍凉。
回首望去,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倒是颇有怀旧闻笛赋,翻似烂柯人的感触。
十八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稚嫩过,故作深沉过,哭过,笑过,打过,闹过,失去了许多却也收获了许多。
90年代诗歌散文课件
精品
另一个影响较大 的民间刊物是《倾 向》。1988年9月创办 于上海,陈东东、西 川等人发起,不定期 出版,到1998年,已 出版11期。
精品
诗歌观念之争
精品
部分中老诗人
郑 敏 张 新 泉
叶 延 滨
李 瑛
精品
青年诗人
90年代具有实力的青年诗人相当一部分 是80年代中后期的第三代诗人。90年代的主 要诗人包括欧阳江河、张曙光、王家新、陈 东东、柏桦、西川、翟永明等。 90年代还出现了一批更年轻的诗人,如 伊沙、沈浩波、尹丽川等人的诗歌实验就引 起了诗歌界的诸多争鸣。
精品
总之,“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 的论争提出了新诗发展中一些较重要的话题, 双方都提出了各自的诗歌主张。这场论争并 没有分出艺术上的是非高低,但显露出来的 浮躁情绪与非学术倾向却引起了诗坛的注意。
精品
第二节 90年代散文
90年代,相对宽松的社会文化生态 的营造,情志自由的写作主体的参与使 90年代成为一个散文时代。 散文作家 不必负载更多的由“中心”所附加的意 旨,主体心灵世界有着更大的精神放飞 的空间。
精品
张 中 行
学者散文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
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80年代的余秋雨是一位戏剧学者, 出版《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 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学术 著作。自80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散文, 出版《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 《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散文 集,成为90 年代最具影响也颇有争议 的散文作家。
90后小时候的回忆散文
90后小时候的回忆散文童年的回忆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今天我们来看一下90后小时候的回忆的散文。
90后小时候的回忆散文:90后童年回忆小草不会因为白杨的高大而舍弃对春的赞美,野花不会因为玫瑰的娇艳而放弃芬芳的权利;人,更不会因为未来的多姿多彩而遗忘了我的童年。
这个夜晚,偶然翻看过去的相册,一张张相片牵连起的回忆,让我回想起了小时候……“乖,乖,快睡吧!”那时候的奶奶已经70多岁了,但依旧很硬朗,“不,我不睡,给我讲故事,讲故事”我睁着水灵的眼睛望着奶奶,“好,讲奶奶年轻的时候。
”奶奶顿了顿,接着说了下去“那个时候可真苦啊,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你看你们这90后,要啥有啥……唉,吃,穿都成了问题,不用说电视,就连电都有了问题,那时候村里有台电视都新鲜,现在电脑都进入了平常百姓加,人们现在用的都是自来水,那个时候还得上山挑,那个泉水真甜……”又看看我,说“今天就将到这吧,明天会有新故事的,睡吧”。
新故事?太好了,带着这个期待进入了梦乡。
作文轻轻地合上相册,回想起童年时奶奶讲的一个个故事,奶奶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在一步一步的改变我的思想,使我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更让我明白了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是呀,小草会在白杨的鼓励中茁壮成长,野花会在玫瑰的陪伴下努力绽放;而我们,会因为美好的过去加倍珍爱每一个今天,为以后的岁月增加更多更好的回忆。
90后小时候的回忆散文:回忆童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但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自己的色彩,都有自己的篇章。
我的童年是在读书的快乐与帮家里干农活的痛苦中度过,是在写作业与玩耍的矛盾中度过,是在给牛喂草时牛是否吃饱的担惊受怕中度过,是在穿过稻田的小河里抓鱼、游泳中度过,是在摘山上的野果中度过,是在偶尔犯些小错误中度过……童年是一朵含苞未放的花蕾,它等待着雨露的浇灌,阳光的照耀;精心的呵护,细细的打磨。
90后作家乐士心的唯美回忆散文《小城年华》
小城年华乐士心沧州是北方的一个小城,小的甚至可怜,他不像北京天津那样的大都市,一个区,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外环线,就已经超出了整个沧州的占地面积。
然而在这样的一个小城里,我却度过了三年的中学时光。
小城有很多东西让我值得怀念。
其实这也是我来到天津一年多的时间里,一节设计课上,忽然间设计老师和我提起沧州时,提起那个并不引人瞩目的小城市,才让忽然有了一种陌生而熟悉的感觉。
当然这也是一种淡淡思念和甜甜味道,我并没有想到在我离开沧州一年后的时光里,还会在异乡去听闻别人谈论自己中学时代的小城。
正如设计老师说的,城市不大,但是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我想,用“温暖”这个词来概括沧州这个城市再合适不过了。
整条街是干净的,人们的面孔仿佛都是熟悉的,每个人留下的感觉都是那么的亲切,都是那么的有亲和力,而我就是在那样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国度度过了三年的人生时光。
我喜欢在小城的公园里抬起头看看蓝天的感觉,那个公园对我而言不是很小,有山,有水,还有树林和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场所,那时我每次总是在那里驻足很长时间来观看,可是如今在回顾的时候,竟有一丝的酸楚。
从农村出来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五年的时间里,我也很少在家里呆着,感觉自己也已经越飞越高,离家也越来越远。
其中三年的时间就是在沧州度过的,当然那已经是我的中学时代了,想想那些已经遥不可及的时光,而如今看看却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学校是在市里迁到开发区去的民办学校,但是教学质量却一直不错,虽然很偏僻的地理位置,却没有影响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那时候,每次到了周五大扫除的时候,我和一大堆的朋友总会出来大吃一顿,我们都是寄宿生,下午出来活跃一下,在那个阶段看来似乎是奢侈的,整天在书的海洋里畅游过后,似乎没有人还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有时候会感觉很陌生,但是那时我也感觉一切都好单纯,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你争我斗,平淡的日子里,总会是欢歌笑语相伴的比较多。
用我们经常回忆的俩字来形容;真好。
当然晚上我们也会有很多的话题去丰富我们的生活,比如说我们高中毕业之后去干什么,将来谁会去什么样的老婆,生什么样的孩子,然后一个宿舍八个人哈哈的大笑一顿,没过多久便听见门外查宿舍的阿姨喊着:赶紧睡觉,要不给你们记违纪了。
第十章 80年代、90年代散文
杨绛
1980年代有散文集《干校六记》, 它由《下放记别》《凿井记劳》 《学圃记闲》《“小趋”记情》 《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 组成。
在往事追忆中体现出浓厚的知识
杨绛
分子趣味和情怀
不回避对他们身上污垢的抉剔, 表现了浓厚的知识分子的自省反 思意识
满纸温婉言,不做愤懑语
从1978年12月开始创作至1986年8月完成,共150篇,42 万字。先于香港《大公报》单篇刊发,随后由香港三联 书店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分为《随想录》《探 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本,总题为 《随想录》。《随想录》以其深刻的思想反思在1980年 代文坛引起很大的震动,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有 不少论者认为它是巴金以散文的形式在其创作道路上树 起的又一座文学丰碑。
余秋雨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 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 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 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 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 山重水复、茫茫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 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 化内涵也就能哗地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 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 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 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 (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叙》 )
着眼于探索文化深沉的奥秘与文化 历史的兴衰是余秋雨《文化苦旅》 创作的主要思想倾向。他的散文往 往大处着眼,微观落墨。
不管是写《道士塔》《莫高窟》 《白莲洞》《都江堰》,还是《风 雨天一阁》,作者都是通过对历史 留下的遗迹作极具个性的诗性解剖 和文化阐释。
90年代诗歌、散文(97-03版本)
牧长城》)、汪应果(《灵魂之门》)
2、艺术散文 是90年代散文的重要构成部分
3、小女人散文。 代表诗人:素素、南妮、黄茵、张梅等 4、新生代散文
主要类型
史铁生《我与地坛》
• 文化散文、学者散文、文人散文、生命体 验散文、人文散文、思想散文、历史反思 散文、书话、诗人随笔、艺术随笔、生活 闲适散文/时尚文评。
(4)余秋雨走出了书斋,走出了都市繁华,探寻着 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 脉,而对自然山水、风物,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 残垣,余秋雨发出了苍凉的人生浩叹。这是真正的 大忧患大悲怆。 余秋雨把笔浸润在历史沧桑之中, 眼睛却时时关注着今天,也眺望着明天。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地位与缺陷 (“余秋雨现象”争议)
余秋雨是一位戏剧学者,出版有《戏剧理 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 创造工程》、等学术著作。80年代后期开 始散文创作,出版有《文化苦旅》、《文 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 河》、等散文集,成为90年代最具影响也 颇有争议的散文作家。
《文化苦旅》
•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 国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 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 也极为深刻。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 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该书也为 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主要特点
(1)以文化遗址为依托。对文化遗址的描写成为 余秋雨散文的第一个特点。《都江堰》写都江堰, 《道士塔》写敦煌莫高窟,《苏东坡突围》写黄 州东坡赤壁等。
(2)以文化反思为旨归。《千年一叹》则广泛地 对欧洲历史文化与文化名人进行了文化反思与人 性追问等。
散文:关于90后的散文3篇
关于90后的致青春谁没有青春过呢,马上要毕业的我们正值青春,可没有几年的光景我们就要走过青春,再也没有资格拥有青春,要跟关于青春的一切再见,那时,也许我会哭,也许我会笑,也许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才会忽然发觉我不再青春。
青春,多么美好呀!我爱了,就努力地爱!我伤心了,就大声地哭,我高兴了,就大声地笑!多么单纯的年华,不需要去刻意掩盖我的情绪,因为我还没到那个年龄,我还青春,没必要故作老成!辛夷坞在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中说过:她来过,她爱过,她努力过,得之是幸,不得是命。
当然,年少的我们如何会相信会有得不到的宿命。
多么好的一段话,曾经的我又何尝想过会有得不到的宿命,最后真的没有得到,没有关系,哭过之后,告诉自己我来过,我爱过,我努力过,得之是幸,不得是命!我们曾经安慰自己,什么即将逝去的青春,我赌一次永恒!谁不知道,青春怎么会永恒,一转身,青春就不见了!青春,真是个好东西!我很幸运,幸运我有相爱的亲人,我的青春如此宝贵,是爸爸妈妈用青春换来的,我们长大了,他们老了,我不想长大,我不想失去青春,我不想,我不想因为我长大,我的爸爸妈妈就老了,我不想因为我不再青春,我的爸爸妈妈会更加的苍老,我是多么的不想,可是大自然又怎么会因为我的不想而改变呢!所以,青春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的宝贵!我很幸运,幸运自己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了一个人,最后拥有了最美的爱情!爱情中,我把青春发挥得淋漓尽致,哭得大声,笑得大声,爱得大声!没有距离,没有隔阂,后来,爱情走了,我哭了,也笑了!朋友们问我有没有遗憾,值不值?没有遗憾,我深爱了,我付出了,所以我没有遗憾!值了,这么多的快乐谁给我的,我爱的人给我的,所以我值了!原来,对于青春的我们,爱情就这么简单!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爱想爱的人,没有利益,没有你给我多少,我才还你多少,没有称斤算两的等价交易!因为青春的我们不需要这些!我很幸运,幸运一路走来,有你们陪伴,我的好朋友们!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不会忘记你们,这是我的承诺,下次再说我重色轻友的时候,要记住我说过的一句话:朋友给的,恋人给不了,恋人给的,朋友给不了!所以朋友和恋人之间是没法比较的,真的很爱你们!那时青春的我如此脆弱,如此依赖,有什么事情都想和你们分享,开心的,伤心的!你们呢,每次都有感动到我,可渐渐地,我发现,我不再那么青春了,不再那么脆弱了,不再那么依赖了!哦,我变了,你们也变了,我们都变得成熟了,友谊也跟着成熟,友谊万岁,青春万岁!多年之后,我不再青春了,我顾虑的事情越来越多,我再也不能像当初那样敢,我会越来越成熟,我会有自己的小孩,该有的也都有了,我也会回忆,回忆青春,哦,原来那时,青春的我很二,很傻,很敢,青春的我很任性,很有脾气,很不成熟,很难搞,不是个听话的好姑娘,青春,真是个充满瑕疵的东西,可是很多人想回却再也回不去了!我的青春,趁我们都还青春,做青春该做的事情,珍惜青春,珍惜所有的人和事关于90后的散文我们90后这是1991年的一月二十六号,农历的腊月十一。
90后的散文(一)
90后的散文(一)90后的散文(一) 我们是新的一代人,我们有伟大的梦想;我们有纯洁的心灵;我们有撒娇的坏毛病……——题记我是一个90后,一个平常的90后中学生,但是我有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梦想,有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性情,这就是我。
伟大梦想每每别人问我,你长大后想做什么,我的答案总是:“我要做一位拯救世界的超人。
”每每你们听了我的答案都是为我送来阵阵冷笑和轻视的眼神,但是我必没有为此放弃,我还是很努力的学习超人的品质。
纯洁心灵当我们看见那残忍的一幕幕是,如:狩猎队在射击怀孕母羊;湖泊中五颜六色的湖水;无辜的小鸟被捕鸟网困在了半空中……我总会祈求你们放这个美丽而令我怜悯的大自然,但是我等来的都是不屑的眼神和无法忍受的批评。
“我真的该受批评吗?”我默默念道。
撒娇特技每次你看见我都会想起我的特长——撒娇。
因为你知道马上我就会向你要零食了,而且你还知道当你叫我去做事时,我一定会拿出看家本事以及种种任务来推脱。
所以你看见我总是露出无奈又怜惜的眼神。
这就是我,优点与缺点必存的我。
这就是我们,清纯可爱又害怕独立的我们——90后!90后的散文(二) 我们,是社会的栋梁!我们,是祖国的新一轮朝阳!我们,是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快乐成长的90后!“哈哈,原来老师小时候比我们还调皮啊!”“不行哪?我那时候也是个小朋友好不好?”老师又撅起了嘴巴,可爱极了。
“哈哈,小朋友不生气了哦,待会儿哥哥姐姐给你买糖吃哦!”我们安慰着我们的老师妹妹。
没办法,谁让我们遇见了一位这么可爱、爱卖萌的老师呢。
“哈哈,老师,我都怀疑你有木有领教师证啦!应该是学校雇来给我们做朋友的吧?”“难道你们才知道?”我们与维维小朋友的笑声、打闹声在运动场上空回荡……“妈妈!漂亮滴妈妈!你就让我去嘛!老师都说要我们去锻炼一下啦!”我撅起了小嘴巴央求道。
嘻嘻,果然妈妈马上就软了下来,点头答应我去参加夏令营了。
谁叫我们在家就是人见人爱的开心果和拥有卖萌的专利呢?“老师,你一定不可以走哦!你走了,就没人当我们的小妹妹了!”“嗯!老师不走,在这儿等着哥哥姐姐们回来!”在毕业那一天我们在校门口许诺下了这美好的誓言。
1980-1990年代散文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质
1980-1990年代散文
一、现代回忆性散文:巴金《随想录》
创作动机: 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 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 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 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 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 难。 ——《随想录》合订本新记
2、两条线索: ①外在叙事线:
属文缘起—生病—住院—死—追悼—追忆
②内在情感线:负罪——赎罪
二、生命体验散文:史铁生《我与 地坛》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
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 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 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 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 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②抒情线:总括心绪—哀伤。第二部分
①叙事:入院前遭际:就诊入院难,托人开后门
入院。
②抒情:沉重、牵挂、悔恨。
第三部分 ①叙事:萧珊住院就医、手术、死、悼念。
②抒情:悲痛、依依不舍
第四部分
①叙事:追忆患难与共的人生历程:相识、结
婚、逃难,萧珊的悲惨结局。
②抒情:愧疚之情。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46章1节 90年代散文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46章1节 90年代散文
二、余秋雨、张中行的散文
1、概述: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 出现了 “学者散文”或“大散文”的形态。
这些散文拓展了散文创作的领域,开阔了作者表 现和思考的疆域。一大批具有深厚学术修养和人 生阅历的学者介入散文,加重了散文的知识品位 和文化分量,显示了人文知识分子关注现实问题 和参与现实文化的“民间情怀”。
3.4 张中行散文行文活泼,或从一首古诗、一则典故入手,谈古论今, 指西道东;或呼唤科学、民主精神,鞭挞封建专制;或批评假药、假酒 、假文凭,反对假话;婉如一幅幅世象漫画,把人间的各种嘴脸暴露无 遗。冷静的评述来表现出一种生活的哲思和审美情趣,也向读者展现了 他的学识和人生态度,具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张中行的文化随笔尤为 突出的一个优点即是行文较为活泼,少了一般言理散文的学究气。
生死,“是生存,还是毁灭”这个人类的终极命题当初其 实是作为一个非常具体的现实问题被推到史铁生的面前的 。他的思考是要为“不自杀”找到充分的理由,为“活下 去”找到充足的根据。
《我与地坛》、《好运设计》、《对话四则》等一系列的 散文,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在看似超脱的文字下面潜藏的内 心激流,理性的史铁生和感性的史铁生日日夜夜互相辩驳 、安慰、鼓励。史铁生的生死追问从来不是坐而论道,枯 谈玄理,而是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所有的思考都 是为了让世俗中的自己从内心活得更坦然,更理直气壮! 他要寻找生命的意义,以超越自我超越困境。
90年代散文中国当代文学
90年代散文中国当代文学
第十二章 90年代散文 •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90年代出现的“散文热”现象;了解90年代 散文创作的特点与主要流派。理解余秋雨散文的 文化意蕴,周涛散文对生命力的礼赞。
90年代散文中国当代文学
第十二章 90年代散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发生了相当巨大的文 化转型,这一转型广泛影响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 作,其对散文的直接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在文学由中心到边缘的位移中,散文在边缘处的 定位,保证了散文这一文体的从容发展;转型期 知识分子精神与立场的分流,使散文成为知识分 子精神与情感的存在方式;市场经济不仅使散文 的创作与出版带有商业性,而且确认了市民阶层 的合法性并因此使部分散文成为消费品;传播媒 介的发展为散文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文学进入 了一个多元化的审美时代。
• 四、代表作分析
• 1.《白发苏州》: 从中外对比、文化界定、阶级压迫、美学梳理、个人观感 五种视角评说苏州。
• 2.《苏东坡突围》: 鞭挞了中国文化史上的 “文化群小”现象。
• 3.《这里真安静》: 勾画了由军人、妓女、文人坟墓组成的历史三相结构。
90年代散文中国当代文学
第十二章 90年代散文
90年代散文中国当代文学
第十二章 90年代散文
第一节 散文创作的特点与主要流派
• 一、“散文热”的出现
• 表现:1.旧作重刊; 2.散文刊物增多;
•
3.作者增多; 4.读者对散文的高消费。
90年代散文中国当代文学
第十二章 90年代散文
• 90年代“散文热”的原因,主要与市场经济下的文 化消费取向有关。
90年代散文中国当代文学
第十二章 90年代散文
80、90年代散文
余秋雨
探索文化历史的兴衰是余秋雨《文 化苦旅》的主要思想。他的散文往 往大处着眼,微处落墨。
不管是《道士塔》《莫高窟》《白 莲洞》《都江堰》,还是《风雨天 一阁》,作者都是对历史留下的遗 迹作极具个性的诗性解剖和文化阐 释。
《文化苦旅》在文体上也有新探索。 文字中融入文化、历史、心灵等多 方位的阐释。旨意大开大合,文笔 纵横捭阖,显示出解放散文的雄心 和魄力。 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故事+诗性 语言+文化感叹”的流水线生产模 式,有些篇章抒情过于泛滥、不加 节制,甚至有些矫情。
董桥 兰人,原名简敏媜)从台 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 在佛光山担任佛经诠释工 作,后任联合文学杂志社 编辑。1986年后从事专 业创作。第一本散文集 《水问》收入了她大学四 年写的35篇散文,内容虽 然局限于校园生活,但反 映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 心灵成长的轨迹。 简媜的散文表现出强烈的 自我意识和女性意识。
.
1980年代,以一批老作家的回忆和悼念性散文最 引人注目。冰心、巴金、孙犁、萧乾、陈白尘、柯 灵、杨绛、汪曾祺、黄裳等人,都有回忆性散文发 表,因而有论者认为“老年散文”成就突出是这一 时期特有的文学现象。
孙犁 1980年代有散文集《晚华集》 《秀露集》《澹定集》《老荒集》 《陋巷集》《如云集》《尺泽集》 等。 孙犁晚年的散文充满哀伤悲凉的 思想情感,风格沉郁凝重。 《亡人逸事》《乡里旧闻》是其 中的代表,它们通过对凡人琐事 的追忆,描摹抒发时代的沧桑悲 凉与人事的忧伤喟叹,渗透着深 深的悲剧气息。 将中国古代散文的优长与鲁迅散 文的韵味相融合,拓展了他的创 作视野,丰富了他的创作内涵。
孙犁
杨绛在1980年代有散文集《干校六 记》,由《下放记别》《凿井记劳》 《学圃记闲》《“小趋”记情》 《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组 成。 《干校六记》是个相当个人化的文 本,在对往事的追忆中体现出浓厚 的知识分子趣味和情怀。 冷静平淡,娓娓而谈,精致简洁, 有时又伴以诙谐幽默,显示了在极 端荒谬的岁月中、在人性极端扭曲 之时,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精神 追求。
余秋雨哲理散文
余秋雨哲理散文余秋雨作为我国九十年代的一位著名散文作家,他的影响力堪称一绝,余秋雨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和地位。
精心收集了余秋雨哲理散文,供大家欣赏学习!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
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
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
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
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
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
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一位朋友告诉我,一次,他走进一个著名的废墟,才一抬头,已是满目眼泪。
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
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
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
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
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
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
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
母亲微笑着怂恿过儿子们的创造,又微笑着收纳了这种创造。
母亲怕儿子们过于劳累,怕世界上过于拥塞。
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
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
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
余秋雨哲理散文:南方的毁灭我到庞贝古城废墟,已经是第二次了。
奇怪的是,两次都深感劳累。
平平的路,小小的城,却累过跋山涉水,居然。
开始还不大在意,后来,当腿脚越来越沉重的时候停步寻找可坐下的地方,突然想起,上次也在这里找过。
岂止这里,举头朝前看,一段段路全是最疲倦的图像,一颠一颠地晃动在前年和今年的阳光下。
九十年代散文面面观
、
。
如 文 汇 报 的 《生 活》 副刊 以 及 各 省
, , ,
大报 几 乎 都开 设的家 庭 生活副 刊及 青年 副刊 等等
, ,
另一 重要 原因是 面对 着越 来越 复杂 的 瞬 息万 变 的社 会 有 不 少 人感 到迷 惘 需 要 寻求 安定 感 于 是便从 文化 的深 层寻找 依托 某 些散 文正 好适 合此 种追寻
、 、
。
,
、
等
。
《钟 山 》 还 搞了 同 题散 文 大 赛 各 省 作协 刊 物 也都 扩 大 了 散 文 版 面 有 不少 还 开 辟 了 散
,
,
文专 号或专 辑
。
而各 家报纸 的改版 增 加副 刊版面 给发 表 散文 提 供 了 更 多的场 所
末 版 热 的 掀 起 更使 散 文 有 了 用 武 之 地
37 6
.
九 十 年 代 散 文 面 面观
,
。
.
写
。
然而 学者 也非 绝对 不变 的 有 不少 非 学 者 的作 者 也 写 出 了这 类 散 文 如 王英 琦
。
、
“
”
,
我
认 为所谓学 者散 文或可 说 成 富有 书 卷 气 的散 文
, ,
王 英 琦 有 几 篇 散 文 就 是从 读 书 中有 感 而
,
,
90
年代 的散 文热 俏现 象不 妨从 表面 谈起
。
,
、
、
。
这里的
所 谓 表 面 亦 即 大 量 散 文 涌 现 在 众 多 的 出版 物 上 与 读 者 见 面 9 0 年 代 新 创 刊 多 种 专 门 刊 登 散 文 的 杂 志 如 《 散 文 ( 海 外 版 ) 》 《 中 华 散 文 》 《 当代 散 文 》 《美文 》 《散 文 天 地 》 等等 有不少 大 型 刊物 也开 始 注重 发 表散 文 如 《 十 月》 《收 获 》
芳芳在1990的散文
芳芳在1990的散文芳芳看人的时候,两道眉毛一拎,目光像两把剑,刷地一下刺向对方的心窝。
我现在回想芳芳的目光,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力量。
我是在1990年认识芳芳的。
那年,我大学毕业,被统配到一座古城的师范学校教书,芳芳和我是校友,但不是一个系的,也分到了这所学校,而且和我做了邻居。
那年新分配的教师有十来个,但要么是本地人,要么是男教师。
芳芳自然和我走得比较近。
当我们开完大会,拎着大包小包走进自己的宿舍时,大大地吃了一惊。
宿舍是校园角落的一溜平房,由教室改建而成,差不多一间教室被割成三间宿舍,有的房间墙上有大块的黑板,黑色斑驳,可见有些年份了。
一床,一桌,一椅,简陋之极。
最让人跌眼镜的是,唯一的一个窗户居然没有栅栏!敞着,窗外紧贴着一堵墙,青砖红砖砌成,缝隙里有些许青苔,那墙比我的窗户稍高,墙上头的野草在八月的热浪里浓郁招摇。
我很想知道墙那边是什么,就问新同事。
新同事告诉我说,是一家部队医院。
我傻乎乎地追问,医院有太平间吗?新同事一愣,回说,医院当然有太平间。
说完就不怀好意地笑。
我一听头皮就炸了,寒毛直竖。
学校领导体谅我们的难处,答应抓紧制作窗户木栅栏,且先给女教师的宿舍安装。
在窗户还不得不敞着的几天里,我和芳芳不得不同居一室,挤在我那张宽不过一米的木板床上,一人一头。
天热,先把窗户开着,赚一点凉风,但怎样也睡不踏实。
把玻璃窗关上,所有夜里的凉风也被关在窗外。
古城的夜很静,旁边那家医院也听不到任何动静,我和芳芳,几天前还是彼此陌生的两个人,那时候为着安全计,迫不得已成了同卧一床的密友。
在一个很奇怪的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我曾经见过芳芳。
大学里,某一个冬天的早晨,我透过我一楼的宿舍窗户,看到那块晒衣杆林立的草坪上,一个窈窕的女子在一个壮实沉稳的男子背后,伸出双臂拥着他,那男子正卖力地晒着棉被,那脸有些面熟,应该是大学里的体育老师。
半年之后,当我惊觉那个女子就是现在和我如此靠近的芳芳时,我还是在心里觉着命运的不可思议。
那些九零后的经典散文
那些九零后的经典散文那些九零后的经典散文九零后的人,一些人会把他们叫做90后,而八零后的人,一些人也会把他们叫做80后,80后经历的艰苦挺多,他们那个时代生活不是太好,但是物质的缺乏也产生了一种可贵的精神在里面,但是有的90后的人,也很艰苦,他们生存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所受的心理压力与80后相比,不可谓不大,但是,有的九零后的人,性情另类,不为外人所识他的内心,这样,他们就会用一种异样的手法来体现他们的存在,不知道他们的人就叫他们脑残,非主流……九零后的人中也包括我,我承认自己是90后,却不会认为自己是脑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潘多拉魔盒,都希望能从这个魔盒里拿出属于自己所想要的东西,但是,拿东西所用的方法却不尽相同,大多数人会用自己的手,有的人会让别人帮助,有的人会和别人一起合作,但是也有人会拿工具来操作,拿手术刀的可以,难道拿锺子的就不行?每个人都会走路,每个人从出生到学会走路所学的时间都不尽相同,所学的方式也有不同,有一大群人,所学的'时间与方式差不多,他们就会感觉别人所花的时间或长或短不好,或者别人学习的方式不好,呵呵,这很正常,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但是你不转了,世界照样转,世界不转了,我也得转!九零后的人,思想却不一样,也有句话说,全世界找不出同样的两个人来。
有的人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世界,有的人也会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自己的世界。
而我想做的不是别人所说的稳中求胜,我要的是大起大落,大起万人瞩目,大落我则远走他乡,为以后卷土重来做打算。
呵呵,人生不能表里如一,要的就是顶风逆雨,寒冰铁雪。
思想不尽相同,方法不尽相同,但人都有一死,为什么不让自己活得充满着快乐!九零后的人,每个人对人对事都不一样,这也就是大千世界的万般变化,有的人外冷内热,有的人表里如一,有的人……而我也和别人不同,我在朋友面前,可以说是能说会道,但是在有的人面前,我却不会多说一句话,这是一种骨子里的感觉,语言所无法表达的,这样子,说的好听点是有个性,说的不好听那就是不随流。
90后童年记忆散文
90后童年记忆散文童年的梦,七彩的梦;童年的歌,欢乐的歌;童年的脚印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摞,今天我们来看一下90后童年记忆的散文。
90后童年记忆散文:美好的童年回忆人在异乡,思故乡!在这幽静地夜晚,抬头遥望夜空,一片漆黑!星星月亮都躲藏在了,无人知晓的地方。
孤独伤痛的心,被黑夜所笼罩,仿佛要被这恐怖的夜色所侵蚀!就在此刻,有让我想起了往事!家乡的景,家乡的人,家乡的形形色色,都浮现在了眼前,好像自己又回到了从前······童年,是最值得回忆的时候。
那个时候是多么的幸福快乐啊!那是的我很喜欢下雪,在雪地里和伙伴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一起滑雪、翻滚,那真的感觉很刺激和开心······那时我家里养着一头牛,每到放学回家,我首先跑到牛棚,看看牛在干什么,并笑着给牛留下一句:“等我吃完饭,就带你出去吃草!”骑着牛,一路唱着欢快的歌曲,向有草的山坡上走去。
牛儿在一边高兴的吃草,我和同伴们在一旁做着有趣的游戏!等到晚霞褪去的时候,又骑上牛儿和大家一起回去!一路上高高兴兴的,可回到家里,一想到第二天还得去上学,就很不情愿,情绪低落了很多!有好几次,都不想去上学了,求着父母答应让我天天放牛。
呵呵!那个时候,自己真的很天真、幼稚!一天总想着自由自在的游玩,什么都不想。
这头牛伴着我走过了好几个春秋,我和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后来,牛得了病,不得不把它卖掉!它走的那天,我特别的难过,真的舍不得离开这个,相伴我多年的好伙伴!当我难过的时候,我会抱着它的头,脸贴在它的耳边,流着眼泪向它倾诉着自己的委屈和痛苦,它也会一动不动的静静地听着,仿佛在用力的安慰着我,感受着我心中的伤悲。
当有时候生气的时候,我会自私的把它扔在山里边,自己一个人则跑回了家。
可它会找到回家的路,不动声色的走回它的牛棚,静静地站在那里,好像感觉到自己惹怒了主人······有它陪伴的那些日子里,我感觉非常的开心与快乐!在没有它的那段时间里,让我感到一种寂寞和孤独!我常常会回忆起,和它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唉,也不知道这个曾经带给我快乐的‘朋友’现在怎么样了······童年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充满了色彩!虽然那时生活很清贫,但一天天生活得却充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 “文化苦旅” 中整和文明的 碎片,重构现 代人文知识分 子的人格。
(3)、将自然山 水置于人文山水 的层面上,从中 探寻中国文人艰 辛跋涉的脚印, 挖掘积淀千年的 文化内涵。
为什么余秋雨的文化 散文能引起广泛反响?
余秋雨散文的出现意味着知识分子在民 族文化的大背景下,以个体的生命体验 来询问中国文化的命运。余以重温和反 思历史的方式走上“文化苦旅”之途, 拾缀整合已经“破碎”了的文明,并由 此重构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
3、抒情散文
真实表露作者自我情感体验, 文化内涵丰富,艺术独特性强。 代表作家:史铁生、贾平凹、 汪曾祺、张炜等。
4、女性散文
秋雨在线
余的散文,显示出“文化故乡”与“精神 故乡”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他是一个略带 悲观的理想主义者。他找到了蕴籍在文明 中的大感觉与大痛苦,他在整合文明“碎 片”时的思想力量、理想情怀和悲剧体验, 都把人们引入了一个可以称之为悲壮、辉 煌的境界。 这样沉重的体验使人意识 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余秋雨散文的地位:
九十年代散文
创作群体庞大 专门刊物增多 大众传媒钟情,出版社竞相出 版各种各样的散文集
宿迁学院 《当代文学》课件
“告白”的文体 “我所描画的就是我自己。” ——蒙田 “在随笔比什么都紧要的要件,就是 作者将自己个人的人格色彩,浓厚地 表现出来。”
宿迁学院 《当代文学》课件
《负暄琐话》 《负暄续话》 《负暄三话》 《流年碎影》
宿迁学院
《当代文学》课件
金克木
梵文研究 专家和翻 译家
宿迁学院
《当代文学》课件
具有较为丰富的学术修养和人 生阅历,将学者的理性思考与 生存的个人感受融合,显示了 知识分子关注现实问题和参与 现实文化建设的情怀。
宿迁学院 《当代文学》课件
余秋雨散文特点:
(1)余秋雨的散 文在与历史精魂 的对话中,给当 代人文知识分子 还原出一个深厚 宽 广 的 历史文 化 背景,接续中国 文人的血脉。
余秋雨散文体现了“话语转 换”的历史变动,即从“知识 分子话语”转向“民间话 语”,他试图突围“精神和体 魄”,“深邃和青春”,“学识和 游戏”的矛盾。 尤其是在<文化苦旅>中,较好地放弃了 知识分子的俯视角,以一种平等姿态的 "对话者"与"交谈者"的身份对历史文 化的评价,引起读者的亲近感.
综观二十世纪八十பைடு நூலகம்九十年代 的中国文坛,余秋雨和他同时 代的其他作家一起,完成了当 代文学从"知识分子立场"向" 民间话语立场"转变的一次重 要转向和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