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第一章读书笔记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第一章读书笔记》第一章:引言1.1 道德形而上学的概念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第一章中,康德首先对道德形而上学的概念进行了介绍。
道德形而上学是探讨道德原则及其基础的哲学学科,旨在寻求道德规范的根源和依据。
对于道德形而上学的概念,康德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强调了道德规律的纯粹性和普遍性。
1.2 道德形而上学的重要性在引言部分,康德还阐述了道德形而上学的重要性。
他指出,道德形而上学是评价道德行为和道德原则的重要工具,是人们进行道德决策和行为的指导原则。
通过道德形而上学的研究,人们可以深入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和逻辑,拓展道德观念的深度和广度。
1.3 作者观点对于道德形而上学的概念和重要性,我深有感触。
道德形而上学作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推动人类道德观念的发展和提升道德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道德形而上学,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道德规范的普遍适用性和内在逻辑,从而引导我们在道德领域做出更为周全和合理的选择。
第二章: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在第二章中,康德深入探讨了道德规范的普遍性。
他认为,道德规范超越了个体的情感和欲望,具有普遍适用性。
这种普遍性不仅适用于特定的个体和情境,也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
道德规范的普遍性是其区别于其他规范的重要特点,也是其在道德形而上学中的核心地位。
2.2 道德规范的纯粹性除了普遍性,康德还着重讨论了道德规范的纯粹性。
他认为,道德规范应当摆脱任何形式的感性和经验的影响,从而保持其纯粹性。
只有纯粹的道德规范才能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才能在实践中指导人们进行道德决策和行为。
2.3 作者观点对于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和纯粹性,我深有共鸣。
这种普遍性和纯粹性不仅为道德规范赋予了力量和影响力,也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原则。
在现代社会中,尤其需要强调道德规范的普遍适用性和纯粹性,以引导人们在道德领域做出更为明智和合理的选择。
第三章:总结与回顾3.1 对于道德形而上学的理解通过对《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第一章的阅读和思考,我们对道德形而上学的概念、重要性以及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和纯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道德形⽽上学原理》第⼀章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在世界之中,⼀般地,甚⾄在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不可能设想⼀个⽆条件善的东西。
理解、明智、判断⼒等,或者说那些精神上的才能勇敢、果断、忍耐等,或者说那些性格上的素质,毫⽆疑问,从很多⽅⾯看是善的并且令⼈称羡。
然⽽,它们也可能是极⼤的恶,⾮常有害,如若那使⽤这些⾃然禀赋,其固有属性称为品质(Charakter)的意志不是善良的话。
这个道理对幸运所致的东西同样适⽤。
财富、权⼒、名誉甚⾄健康和全部⽣活美好、境遇如意,也就是那名为幸福的东西,就使⼈⾃满,并由此经常使⼈傲慢,如若没有⼀个善良意志去正确指导它们对⼼灵的影响,使⾏动原则和普遍⽬的相符合的话。
⼤家都知道,⼀个有理性⽽⽆偏见的观察者,看到⼀个纯粹善良意志丝毫没有的⼈却总是⽓运亨通,并不会感到快慰。
这样看来,善良意志甚⾄是值不值得幸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有⼀些特性是善良意志所需要的,并有助于它发挥作⽤,然⽽并不因此⽽具有内在的、⽆条件的价值,⽽必须以⼀个善良意志为前提,它限制⼈们对这些特性往往不合理的称颂,更不容许把它们看作完全是善的。
苦乐适度,不骄不躁,深思熟虑等,不仅从各⽅⾯看是善的,甚⾄似乎构成了⼈的内在价值的⼀部分;它们虽然被古⼈⽆保留地称颂,然⽽远不能被说成是⽆条件地善的。
因为,假如不以善良意志为出发点,这些特性就可能变成最⼤的恶。
⼀个恶棍的沉着会使他更加危险,并且在⼈们眼⾥,⽐起没有这⼀特性更为可憎。
善良意志,并不因它所促成的事物⽽善,并不因它期望的事物⽽善,也不因它善于达到预定的⽬标⽽善,⽽仅是由于意愿⽽善,它是⾃在的善。
并且,就它⾃⾝来看,它⾃为地就是⽆⽐⾼贵。
任何为了满⾜⼀种爱好⽽产⽣的东西,甚⾄所有爱好的总和,都不能望其项背。
如果由于⽣不逢时,或者由于⽆情⾃然的苛待,这样的意志完全丧失了实现其意图的能⼒。
如果他竭尽⾃⼰最⼤的⼒量,仍然还是⼀⽆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当然不是个单纯的愿望,⽽是⽤尽了⼀切⼒所能及的办法),它仍然如⼀颗宝⽯⼀样,⾃⾝就发射着耀⽬的光芒,⾃⾝之内就具有价值。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道德形而上学是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探讨的是关于道德的本质和基础的问题。
形而上学一词源自希腊文,意为“超越自然界”,因此道德形而上学可以理解为超越自然界的道德原理和规律。
在这个领域中,人们试图寻找道德的根源、道德价值的本质以及道德规范的普遍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道德形而上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对我们理解和应用道德规范的影响。
首先,道德形而上学强调道德的客观性。
道德形而上学认为,道德并非主观意愿的产物,而是客观存在的规范和原则。
这意味着道德并不取决于个体的情感或意志,而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一种普遍性规律。
这种客观性使得道德规范具有普遍性和不可抗拒性,它们不受个体主观意愿的影响,而是适用于所有人类。
其次,道德形而上学强调道德的理性基础。
道德形而上学认为,道德规范并非无序、随意的,而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和合理性源于人类理性的本质,它们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理性规划和要求。
因此,道德规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过理性思考和推演的结果。
另外,道德形而上学强调道德的本体性。
道德形而上学认为,道德并非一种外在的规范或规则,而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内在要求和基础。
道德规范的本体性表现在它们与人类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内在联系,它们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内在要求和基础,是人类自身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内在规律和秩序。
最后,道德形而上学强调道德的终极价值。
道德形而上学认为,道德规范的本质和价值在于它们能够指导人类生活和社会秩序,使之朝着更高的道德境界和更完善的社会秩序发展。
道德规范的终极价值在于它们能够实现人类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理想状态,使之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公正和美好。
总之,道德形而上学的原理对我们理解和应用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们强调道德的客观性、理性基础、本体性和终极价值,为我们提供了理性和普遍的道德规范,指引着我们朝着更高的道德境界和更完善的社会秩序发展。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近现代西方哲学专题作业学号;S1******* 姓名;郭立峰《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学习心得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这本著作于1785年出版,正如我们本学期集中学习中使用的苗力田所翻译的后记中所指出的“这是一本真正伟大的小书,它对人类思想所发生的影响,和它的篇幅是远不成比例的(H.J.帕通)”。
通过本学期的阅读学习,我试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一,论善的意志康德认为在世界之中甚至世界之外,只有善的意志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无条件的,绝对善的东西。
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善的东西都不具备这一属性,例如勇敢、机智、荣誉这些大众认为善的东西都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有一个善的意志或者善的品质,以上我们认为美好的事物随时可以被别有用心的人用来去干坏事,例如一个人十分乐善好施,我们觉得此人应该被誉为一个善良的人,我们只从一个人的行为和取得的结果去进行是非善恶评价,但是假若此人正是利用乐善好施为手段而去博得别人的拥戴,然后再去变本加厉的干坏事,那么乐善好施在他那里就成为了一个作恶的工具,例如历史上的田成子就是通过乐善好施来收买人心而谋反篡权的。
康德认为其他大众认为善的东西充其量只能作为履行善的意志的一种工具,它们具有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那些貌似构成人的内在价值和内在品质的苦乐适度、不骄不躁、深思熟虑等在我们看来和一个人的美德相关的东西也不具备绝对的善,它们是服务于善的意志的。
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善的意志,唯有善的意志,其自身就是善的,而且是种无条件的善。
它如同一颗宝石一样,本身就具有无上的价值。
善的意志才是一种纯粹的,不夹杂任何其他爱好和主观客观条件的崇高的东西。
康德认为理性的作用并不是我们平时认为的那样,应用理性去达到我们的目的,以理性作为实现自我功利的手段,正如他指出的那样“在一个有机物,一个与生活目的相适应的东西的自然结构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没有一个用于一定目的的器官不是于这一目的最相适应的、最为便利的,自然的真正目的就是保存它使它生活的舒适,一句话就是幸福”这句话也就是在说这样一个道理——幸福就是感官和欲望的某种满足,也就是像老子《道德经》里“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所揭示的一样,真正的幸福就是这么自然而然。
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一部分的评析
《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是康 德的另一部伦理学著作 《 实践理 性批判》 的准备 和纲要 。虽然 它 的篇 幅不长 ,但 是集 中论述 了 德 性 是 人 的 意 志 的一 种 道 德 力 量 的思 想 。 《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分 三个 部分谈 理性原 则。第一部 分 , 从 道德的普 通理性 知识过 渡到道德 的哲学原理知识 。第 二部分 , 从 大众 道德哲 学过 渡到道 德形而 上学。第三 部分 ,从 道德形 而 上 学过 渡 到对 纯 粹 实 践 理 性 的批 判 考 察 。 下 面 将 详 细 阐 述 对 第 部 分 的理 解 。 第 一部分 的标题就 是从普通 的道德理性 知识 到哲 学 的道德 理性知识的转变 。文章开 篇就 写到 “ 在 尘世 之 中,一 般地 ,甚 至在尘世之外 ,除 了善 良意志 ,不 可能设 想一个 无条件 善 的东 西。 ” 抛 出一 个 道 德 的最 高 原 则 善 良意 志 ,接 着 解 释 什 么 是 他 所 谓的 “ 善 良意志 ” 。善 良意志是 唯一 的无条件 的善 ,然而这并不 意味着 它是 唯一 的善 ,相反 ,除 了善 良意志之外 ,康 德提 到 了 有许多东西 “ 在很多方面毫无疑问是善的和可取 的” ,比如 ,思 维能力方面 的智力 、机 智和判 断力 ;精神 才能方 面 的勇敢 、果 断和执着 ;由幸运赠 赐 的东 西如 权力 、财 富、荣 誉 、健康 和幸 福 ;以及各种精 神气质 如节 欲 、自制 和沉静 。这些 都是人 们在 普通 的实践生活 中理所 当然地认 同为 善美 的东 西 ,康德也 认为 它们是善 的,但与 日常直 观 的看 法不 同 ,康 德认 为它们 只是有 条件 的善 ,而不 是绝 对 而无条 件 的善 。而且这 种有 条 件 的善 , 是需要善 良意志去匡正的 ,“ 财 富、权利 、荣誉 、甚至健康和全 部生活美好 、境 遇如意 ,也 就是那 名为幸 福 的东 西 ,就使 人 自 满 ,并 由此经常使人 傲慢 ,如若 没有 一个 善 良意 志去正确 指导 它们对心灵 的影 响,使行动原则和普遍 目的相符合 。 ” 比如一个 恶徒 的沉着冷静 ,康德 认为假 如一个 恶徒 拥有这 一善 良品质会 更加危 险、可憎 。所 以要 以善 良意志为 出发点 ,用善 良意 志去 指正 。在一定的环境 条件下 ,享 有善 的东西 的人利 用它们 去实 现某种 目的,并且 一方 面这 目的是善 的 ,另一方 面这些东 西作 为手段对实现该善 良目的是 有价 值的 ,我们 才能够 说它们 是善 的;显然 ,它们的善 良性依 赖于人们 使用 它们 的方式 、它们 与 别 的东西结成的价值 关系 ,特 别是通 过它们要 达 到的 目的的价 值性质 ,如果 所有 这些 因素都 是 善 的——用 康德 的语言 来说 , 如果有善 良意志相伴 随或 以其为前 提条件 的话 ,那 么它们 就是 善 的,既然依赖于 自身之外 的环境 关 系,并且 是受前 提条 件制 约 的 ,所 以 是 有 条 件 的 善 。智 力 、勇 敢 、权 力 和 财 富 等 是 善 的 , 因为它们可被运用于 诸如促 进公益 事业 、维 护世界 和平等 善 良 之举 ,但并非是无条 件的善 物 ,因为 它们也有 可能受 邪恶 意志 支配而被运用 于诸如偷 盗 、奸淫 、杀戮 等邪 恶之行 ,在这 种情 况下 ,它们 就不 止是一般意义上 的恶行 ,而且如康德所说 ,“ 成 为 最 大 的恶 ,是 极 端 有 害 的 ” 。一 个 杀 人 凶手 若 是 智 勇 双 全 ,并 且具有极 高 的判 断力 ,那 么 当他逍 遥 法外 ,继 续行 凶作 案 时 , 他 所 造 成 的恶 行 一 定 会 比他 若 是 没 有 这 些 品 质 所 造 成 的恶 行 要
道德形而上学
《道德形而上学》读书报告——意志的自由与自律姓名:余汉斌学号:0121102022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班级:英教(2)班作者简介《道德形而上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的一部作品,他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其学说深刻地影响了此后的哲学,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的诸多流派,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一生著述丰厚,其中核心的三帙合称“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系统且关连地分别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
康德在宗教哲学、法律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有重要论著。
康德终身未婚,于1804年2月12日逝世。
读书感想我们小组是由三个男生组成的,成员分别有我,李志航和阿迪力。
我们共同学习了康德的这本哲学书《道德形而上学》,受益匪浅,从这本书中,我们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自由,道德,宗教与科技等问题有了一系列新的认识和理解,在对这本书读后感的讨论和对作者康德的逐渐认识,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下面就让我来谈谈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几个感想:康德对道德和自由有着他自己独到的诠释和简介,什么是自由?是随心所欲?还是无所事事?,所谓真正的自由,是在道德规范下我们意识中的自律,而不是由潜意识中的贪欲,贪念驱动下所做出的决定。
康德之前的伦理学一直对于什么是“善”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有人认为善是相对的,认为道德没有一个终极的标准。
关于自由,康德认为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唯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觉地而不是被迫的行善,唯有自主自觉地行为才有道德价值;被迫做出的事既不是善也不是恶。
康德关于自由的叙述是他对于道德标准问题的阐述的铺垫但康德认为道德是有一个最高标准的,即他在《实践理性批判里》谈到的“道德公设”:即道德规定自身。
通俗地说,比如“要欠钱不还”就不能成为一条道德原则,因为如果人人都这样认为那“借钱”这种行为就不复存在了,因为没人再会借给别人钱了,所以“要及时归还欠款”才是能成为道德公设的原则再通俗来说其实就是“推己及人”由康德的道德律,我想谈谈我从中学到的意志的自由与自律。
《道德形而上奠基》读后感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后感在并不是很长的时间简单、初略地看了下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并且借助网上查阅到的资料进行辅助阅读。
大概地读懂了其中的一些内容。
康德之前的道德理论都是他律的,就是说它们是从道德以外的原则中引申出道德的。
康德认为道德原则具有原则上的独立性和自身价值,他所强调的道德是自律的道德。
在他看来,为了利益、幸福、快乐等而去做道德的事是非道德的,只有为了道德而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
即便我没有做到康德所说的真正的道德,只要我没有做不道德的事,我就不会妨碍别人和社会,并且非道德也可能有助于别人与社会。
现在不少人强调道德就是不做不道德的事,就相当于把康德所说的道德与非道德都作道德来理解。
康德认为道德不仅崇高,而且道德规律是普遍的、必然的。
他认为道德规律以理性为基础,道德规律对所有理性存在物都有效。
并且道德规律是必然的,而不像以经验为基础的主观准则那样具有偶然性。
康德认为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但它并不局限于经验。
我们的一部分知识是从认识能力本身产生的,这部分知识具有先天的性质。
经验的知识是个别的,因而是偶然的;先天的知识则是普遍的和必然的。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实际上就是撇开经验来探究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理性中的普遍的道德法则。
大自然给人配备了理性不是为了满足人的感性欲求,因为在这种满足上人的本能比理性要更有用,人的理性是为了更高的理想,也就是实现“义务”这一包含着善良意志的概念。
对于这一点,每个普通人单凭自己自然的健全知性即可领会,所以“不须教导,只要解释就行”。
但之所以需要解释,是因为义务和“爱好”经常混杂在一起,因而一个行为是道德的还是仅仅是明智的,仅凭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还不足以区分,而必须提升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即从日常混杂的行为中把“出于义务”的成分区别出来。
道德形而上学通俗的道德哲学总是与经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即使要立足于行为的动机来考察其道德意义,实际上却仍然把这种动机看作一种经验的事实,人们将陷入有无真正的道德行为的辩证论。
【读后感】读《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有感_174254
读《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有感“对于许多从未听说过什么是哲学,更不消提及康德的人来说,道德不过是康德所说的东西……只有当我们理解了康德所说的东西才明白。
”(麦金泰尔语)“要按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是康德伦理学的最高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逻辑形式。
我试图(仅从第二章)重构绝对命令的演绎过程,然后提及我所知的,对康德伦理学的有力批评(一共五个)并附带一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只有有理性的生物才具有意志。
意志,指按照规律的观念(意志的观念即准则)行动的能力。
在这个意义上,意志等同于实践理性。
影响意志的两大因素是理性和爱好。
也就是说,意志只是一种选择的能力。
当理性完全支配意志,即意志只选择完全依赖于理性所规定的原则时,被理性认为是客观必然的行动,同时是主观必然的。
此时意志与理性自在地符合。
而当意志受到爱好的影响时,理性依然可以规定客观必然的行动,但在主观看来这只是偶然的。
理性对意志所提出的客观道德规律被表述为命令式。
在理性未能与意志完全符合时,命令式是理性对意志的“必要性”要求,既客观规律对主观准则的要求。
因此,所有命令式都是应然的,都包括“应该”这个词。
命令式分为假言和定言两大类。
假言命令的必要性在于这个行为的实践是达到某个目的的必要手段。
它的善(实践必然性),仅仅在于这个行为的工具意义。
因此它是有条件的,条件即是它所欲的目标。
该行为只对于其目标是必然的,而这个行为本身却是偶然的:我们可以随时放弃这个目标,这时这个行为就失去了实践必然性,也就不再善了。
它采取的表述是“如果……那么……”,如下所示(参考@跳格子):a. 行为A是达致目的B之手段;b. 目的E值得欲求;c. 所以,行动A是善的。
(我应当做A)进一步,假言命令被分为技艺命令,机智规劝两种。
对于前者,目标是偶然的,因此前者又叫或然命令。
世界上有多少种目标,就有多少种手段。
而后者的目标则是幸福,这是每个人先天具有的愿望,因此它又叫做实然命令。
笔记·[德]康德:《道德的形而上学之基本原则》(...
笔记·[德]康德:《道德的形而上学之基本原则》(...第二节:从通俗的道德哲学转至道德的形而上学1 论道德不依于经验与范例目前为止的一些疑问:【当我仅仅依据道德法则做一件事情时,我的行动有道德分量。
当这个道德法则对我的意志的影响不变,同时,有性好、欲望同时指向我的行动的方式,这时,我如此行动的道德分量是减轻了呢,还是不变?如果不变,那么道德对诸如欲望、情感等因素的排斥就仅仅是消极的,也即,只要我意识到有一法则,且这一法则与我之后的行动有一对应关系即可,它对于行动的发生无须是充分的,而对于行动的道德性的成立却已经是充分的了。
比如:“孝顺父母”作为一个义务,我意识到它是一道德法则,也即我只为了这个法则行孝而不为了别的什么,那么,当我行孝时,同时有亲情的涌动而促使我做出同样的行为,那么,我行孝的行为的道德分量减轻了么?我认为这是荒唐的,因为它使道德地行动不可欲求——我难道要剔除全部美好情感再付诸行动么?道德对欲望、性好、情感的排斥仅是认知上的,而不是心理上的。
我依据道德法则行事有一个认知上的底线,就是我意识到这一法则的效力,即它可以充分地促成我的行为,却不是排他地促成这一行为。
依据法则行事,这是指什么?比如我有一页纸,上面开列了对于“孝顺父母”这一法则的全部实施细则。
我道德地行孝,就是头脑空空地对照这张纸上列了什么,然后有板有眼地去做么?对比“严格地依照说明书安装组合柜”。
我在拧紧每一个螺丝时,假使即便我的动作与说明书的简图严格对应,但我仍有一种探究的渴望,想知道旋紧螺丝后这个组合柜的几何形状究竟如何时,我就“没有严格按照说明书安装”么?“仅依据道德法则行事”,这无非是要求道德法则的被认知,且对于促成眼下这一行动有心理上的潜在的充分性。
这种潜在的充分性需要哪种证明来彰显自己的存在,以使道德地行动成为可能呢?是心理上的证明,还是仅需要体现一种认知的结构即可?如果是心理上的证明,这要求第三者在对我们的神经元进行监测时,无法发现除了“严格对照道德说明书行事”之外的其他兴奋点;如果是一种认知结构的证明,则在心理的层面,我只须意识到其存在就足够了,这允许其充分性没有心理学上的彰显。
“绝对命令“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有感
“绝对命令”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有感周以嵘摘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的道德主张,由于其内容从表面上看类似于康德所提出的“绝对命令”,所以很容易将二者视为对同一个原则的不同方式之表述,并用来相互论释。
通过对儒家的这一道德主张的“解构”,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具备道德法则必须具备的普遮性和绝对性,从而说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作为伦理学之“金律”的“绝对命令”有着质的区别,不能被视为人类道德实践中的最高原则。
关键词:绝对命令;道德法则;意志准则;普遮性;绝对性;纯粹性帕通(H.J.Paton)说,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是“一本真正伟大的小书,它对人类思想所发生的影响,和它的篇幅是远不成比例的”,并且其对西方思想史的影响之深刻远在柏拉图《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之上。
苗力田先生指出,《原理》中所确立的最高原则不但是康德的道德学说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康德整个哲学体系的最高原则。
那么,康德在这部书中所确立的最高原则是什么呢?这就是“道德律”,就是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结尾处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中提到的,使其“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之一的“我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所说的“道德律”也被其称为“绝对命令",是指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一切支配个体行为的意志所遵守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规律,但它不是指具体的道德规范(康德伦理学的重要之处在于它是给道德建立稳固的基础,并以此确立普遍必然的道德法则,而不是制定具体的道德规范,所以他的伦理学不是道德规范学,而是道德哲学)。
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律,只有一条,即: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这一原则也被后人称为伦理学上的“金规则”或“金律”。
它是一切具体的、特殊的道德规范以及一切日常的道德判断的最后根据。
其他的道德主张、道德规范乃至道德行为都应当由此派生,并能够由其来检验,也就是说,这是我们对道德所能言说的最低限度。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形而上学读书笔记内容(精选4篇)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依赖记忆。
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形而上学读书笔记内容(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1标题:形而上学读书笔记-《西方哲学史》在阅读《西方哲学史》时,我深深地被伯特兰·罗素的思想深度和广度所吸引。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哲学史,更是一部对人类思想发展历程的深度剖析。
其中,形而上学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形而上学,作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的是存在、本质、实体、变化等基本问题。
在书中,罗素对形而上学的讨论让我了解到,这门学问并非是脱离现实的抽象思考,而是试图从深层次上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罗素在书中详细阐述了笛卡尔、斯宾诺莎等哲学家对于形而上学的理解。
他指出,形而上学的核心在于对存在的追问,以及对存在的定义和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世界的本质,找到真理。
我深感形而上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世界本质的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观念、信仰,甚至价值观。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自我,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世界。
在我看来,形而上学是对人类思想的一次深度洗礼,是对真理的一次追寻。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形而上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我理解到,只有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世界,找到真理。
这种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2题目:《形而上学:探寻宇宙的起源与本质》#一、背景介绍#形而上学,这个源自希腊语的概念,原意是指对存在本身的研究。
在哲学领域,它主要探讨的是宇宙的起源、本质以及各种现象的本质属性。
这个领域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指出形而上学是研究存在的科学,超脱于物理学对事物表面现象的研究,而是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深层结构中去探索。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道德是什么呢?在我们一般人的常识体系中,道德就应当是一种教条,凡孔圣人所言即为修身之道就是一例。
西方也大致相同,圣经中耶稣怎么说的,就怎样做,这才是道德。
在这本书中,康德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道德不是命题,道德应当是原理,并且符合逻辑。
整本书,康德正是在阐述为何道德是原理,以及这些原理具体应当如何。
据说,早年康德的理想是做一个研究自然哲学的大学教授,他想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但当他读了卢梭的书之后,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强烈影响:一一“我生性是一个探求者,我渴望知识,不断地要前进,有所发明才有快乐。
曾有过一个时期,我相信这就是使人的生命有其真正尊严的,我就轻视无知的群众。
卢梭纠正了我。
我意想的优点消失了。
我学会了来尊重人,认为自己远不如寻常的劳动者之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同权利。
”他觉得,如果他的工作不能找到寻常人安身立命的根基,那就显得毫无意义。
所以他将他的学问设定于社会生活,十分重视在寻常人之中发现道德原理。
他不愿成为高高在上的道德学家,像孔子一那样提出教条,认为不遵守教导的都是禽兽。
相反,他立足于普通人,甚至那些道德上有缺陷的人,深入他们的内心, 去探索道德在他们心中的根基。
不难发现,书中正按着这思路,德,因为人都人都应当有道有理性。
理性本身是道德的根基。
所以如果道德只是教条,那么所谓遵从道德其实是一种盲目的服从,与理性无关。
且一旦教条出错,人就只能学坏了。
真正的道德,需要激发起人内心固有的理性法则,并进行引导。
所以康德主张苏格拉底式的教育。
这种教育非常随和,从不将思想强加在他人身上。
苏格拉底总是不断提问,把人们从问题的表层一步步引入深处,让人开动思维,将自己内在的理性催生出来。
所以这也被称为智慧的助产术。
因此,康德提出我们必须从日常道德出发,将日常理性中已经包含的道德法则单纯的提取出来,加以论证,以便在哲学的层次上对任何行动的纯粹道德内涵的判断进行指导。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笔记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笔记1.求知是人的本性。
2.人们从记忆中获得经验,相同事物的许多记忆给人们提供了可以归纳出单一经验的素材。
经验与科学和技艺比较类似,人们可以从经验中获得科学和技艺。
3.经验只和个别相关,而技艺才与普遍相联系。
4.技师之所以更富有智慧,并不在于他实际做事情的能力,而在于他能够掌握理论,知道事物之所以如此的原因。
5.知识与非知识的区分标准是能否传授,前者能传授而后者不能。
技艺比经验更接近知识,因为技艺能够传授而经验却不能。
6.智慧就是关于某些本原和原因的知识。
7.纯粹为着自身、为着追求知识的科学(形而上学)。
8.把这种追求第一原因的科学称为“自由科学”,因为只有这种科学是为了自身而存在的。
9.第一原因的知识(因为只有当我们知道了第一原因的时候,我们才能说是知道了个别事物)。
原因被认为具有四种意义,第一种意义就是我们说的实体或者本质;第二种意义就是质料或者基质;第三种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源泉;第四种就是生成和运动的目的。
10.友谊是善的事物的原因,而争斗是恶的事物的原因。
11.对于每一个事物来说,都存在着与之相应的具有相同名称并且存在于实体之外的本质。
12.实体和其他许多并非实体的事物也具有形式。
13.形式是可感事物及其自身的模式。
形式是存在与生成的原因。
14.哲学应该被称为关于真理的知识,这种看法是正确的。
因为理论知识的目的是追寻真理,而实践知识的目的则是指导行动(因为即使他们思考事物是怎样的,实践着的人们也不研究永恒,而只是关心相对的和眼前的东西)。
15.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永恒或者不运动,因为所有的可感事物都会消灭,并且会运动。
16.只有那些真实的、永恒存在着的物体才是实体。
17.“元素”是指内在于事物中的最初的构成物,并且不能被分成其他类别的事物。
18.“必要”的含义是,在没有它的情况下事物就不可能生存。
19.实体就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最终的基质,它不再表述任何其他的事物,另一种是可分离的“这个”,它的本性就是每一个事物的形状或形式。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马哲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848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整个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和获得自由。
哲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爱智慧”的意思。
从古至今的一切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
哲学和其他科学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则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一种原初的自发的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本源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如水、火、气等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正确观点,但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的缺陷。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
形而上学读书笔记【篇一:《形而上学》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去世两个多世纪之后,“metaphysic”一词方才出现。
众所周知,后人编亚里士多德手稿时,编完《物理学》一书,便着手有关第一哲学手稿的编撰工作。
由于手稿是亚里士多德在不同时期写就的,而且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并没有给有关第一哲学的这些手稿以一个总的名称,于是,编撰者就干脆为这本汇编集子起名“metaphysic”,直译即“物理学之后”。
“metaphysic”由日本明治时期的井上哲次郎译为我们现在所通用的“形而上学”。
取《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意。
(一)《形而上学》一书的总体结构现在看到的《形而上学》通行本共分14卷。
由于此书是亚里士多德不同时期的手稿汇编,所以在各卷之间会有一些内容上的重复,而且各卷之间也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
但是《形而上学》一书中的各卷基本都在讨论第一哲学的问题。
各个时代的注释家就《形而上学》的结构曾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
参照注释家们的观点,再结合每卷所讨论的主题,我们可以这样划分《形而上学》的总体结构:一、第1卷为全书导论部分,可看作全书的引子。
首先,在告诉读者“求知是人类的本性”(p1)之后,亚里士多德很快指出:“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
” (p3)为了研究的第一哲学,就必须弄清楚智慧究竟是“哪一类原因与原理的知识”。
按照编者(也可能是亚里士多德)的意图,我们看到第一卷导论部分指明了以后各卷即将讨论对象是什么。
其次,在这一卷的第三章,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我们熟知的四因说:形式因(本体亦即怎是,本因)、质料因(物质或底层,物因)、动力因(动变的来源,动因)、目的因(目的与本善,极因)。
最后,亚里士多德对早期自然哲学家和柏拉图的“原因与原理”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回顾,并对以往哲学家的观点进行了细致分析,在说明前辈观点让自己获益良多后,亚里士多德话锋一转,毫不客气地说前辈们的这一类“原因与原理”内容上显得浮华且模糊,并指出若要探求事物的“原因与原理”,必然同时探求亚里士多德自己提到的“四因”,或者四因之一或二或三。
《形而上学导论》[德]海德格尔著读后感
《形而上学导论》--[德]海德格尔著读后感
从结构和语言的角度来看,《形而上学导论》是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这一哲学分支的精心构思和深入探讨。书的结构和语言的选择都体现了海德格尔的哲学智慧和独特的写作风格。
首先,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中精心安排了内容的结构。他通过对形而上学的主题、情节、角色以及作者的意图的深入分析,展示了形而上学的起源和发展。他从古希腊哲学开始,讲述了形而上学是如何从对世界的直接理解逐渐演变成一种抽象的思考方式的。这种结构的选择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形而上学的内在逻辑和演变过程。
接着,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演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形而上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在古代,形而上学是一种对世界和事物的直接理解,是一种对存在的追问。然而,在现代,形而上学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抽象的思考方式,人们开始用概念和逻辑来理解世界,而忽视了事物的具体存在。
最后,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现状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现代的形而上学已经陷入了危机之中。人们对于概念和逻辑的过分依赖,使得形而上学逐渐失去了对事物的直接理解,人们开始用概念来代替事物,用逻辑来代替思考。这种情况下,形而上学已经不再是对于存在的追问,而是一种对于概念的游戏的沉迷。
其次,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中运用了精确且深刻的语言来阐述他的观点。他使用了大量的哲学概念和论证,以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表述,对形而上学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他的语言深入浅出,既有深度又易于理解,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他的观点。
总结来说,我对《形而上学导论》的结构和语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认为这是一部精心构思和深入探讨形而上学的经典之作。海德格尔的写作风格和哲学智慧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通过精确深刻的语言和精心构思的结构,对形而上学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形而上学的本质和意义。阅读这本书,我对形而上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生活和存在的思考。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给所有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的经典之作。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读书笔记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读书笔记康德是18世纪伟大的德国哲学家,他在哲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特别是在道德形而上学方面。
本文将通过对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阅读和思考,总结出一些重要的观点。
一、康德的道德理论基础康德认为,道德行为应该建立在道德律和道德义务上。
他的道德观点有两个基本要素:普遍性和目的性。
普遍性是指道德行为不应受到个人或特定情境的影响,而是适用于所有人和所有情况。
目的性是指道德行为的目的应该是某种道德法则的遵守,而不是个人或利益的追求。
二、康德的道德法则康德提出了著名的“无条件的命令”:即人们应该根据一种无条件的道德法则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这种无条件的道德法则被称为“康德的分类法则”,其中包括两个重要的原则:行动的普遍化原则和人的目的性原则。
行动的普遍化原则是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中心原理之一,它要求我们根据我们的行为是否能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准则来判断正误。
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应该符合普世的道德准则,而不是个人的偏见或私利。
人的目的性原则是指人们的行为应该以实现某种目的为中心,而不是追求自身的欲望或个人的利益。
康德认为,人的目的性应该是以道德律为准绳,而不是以任意的欲望为导向。
三、康德的意志和自由康德认为人的意志是其行为的根源,而意志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律。
他将自由意志与道德行为联系了起来,认为只有通过自由选择,人们才能真正实现道德行为。
对于康德而言,自由意志是人作为有理性的存在所具备的特质。
意志的自由使我们能够选择遵守道德律,并在行为中实现普遍性和目的性的原则。
四、康德的道德价值康德将道德行为的价值归结为其普遍性和目的性。
他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应该是一种以普世的道德原则为准绳的行为,而不是基于个人的喜好或私利。
康德还认为,道德行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其结果,而在于行为本身是否符合普遍的道德准则。
人们应该根据道德律来评价其行为的好坏,而不是局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
这种道德评价是客观的,不受个人喜好或情感的影响。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后感+雷神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后感摘要:我们人类道德的根据何在?我们凭什么为自己规定各种各样的道德金规则和义务?我们说一行为是善的究竟意指着什么?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这部著作便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去行为,而是对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去行为之合理性阐明。
虽然他的思想艰深,著作晦涩难懂,但他所讨论的问题确实是关乎我们每个人再平常不过的问题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能认识这个世界吗?我应当怎样去行为?我可以期望什么?因之他的思想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也不例外。
但个人毕竟知识有限,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只能是浅谈自己的薄见。
关键词:到的形而上学基础、道德、根据、义务“我生性是一个探求者,我渴望知识,不断地要前进,有所发明才有快乐。
曾有过一个时期,我相信这就是使人的生命有其真正尊严的,我就轻视无知的群众。
卢梭纠正了我。
我意想的优点消失了。
我学会了来尊重人,认为自己远不如寻常的劳动者之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同权利。
”【1】(P24)在康德哲学严肃冷峻的语言外衣下,是一个倾心于关注人的自由与尊严的内核。
在《纯粹理性批判》所建立的宏大理性基础上,对于实践理性即道德哲学的建构是其另一艰巨任务,主要以三部著作为主线《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道德形而上学》(1797年)。
一、《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认为:“在道德的事情中,人类理性甚至凭借最普通的知性也能够很容易就被引向相当的正确和详尽”【2】(P30),“所以普通的人类理性不是出于任何一种思辨的需要(这种需要,只要那理性还满足于只是健全知性,就永远也用不着它),而是本身由实践的理由所推动,从自己的范围走出来,迈出了进入到实践哲学的领域的步伐”【3】(P31)。
在《实践理性批判》的“方法论”中,他则请读者注意“由商人和家庭妇女所组成的那些混杂的社交聚会中的交谈”,特别是说别人闲话(嚼舌头)的场合。
202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报告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报告《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是康德作于《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间的一部小册子,全书分为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三章,分别为:“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从大众道德哲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从道德形而上学过渡到纯粹实践理性批判”,从正文三章的标题可以看出康德论述的内在逻辑。
前言部分短小精悍,直击主题,康德在前言开篇即对“理性知识”进行了明确分类,并对“道德形而上学”等概念进行了内涵分析;第一章首先对“善良意志”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引出“幸福”概念,并推导出“责任”话题,认为“这一(责任)概念就是善良意志概念的体现”,并通过“三个命题”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因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对于某些关键性词句进行了反复论述,所以本文也将以提取“关键词”的形式论述本书中前言和第一章中的几个问题。
一、“纯粹”(一)“纯粹哲学”与“经验哲学”康德把哲学分为“全部以经验为依据的”经验哲学和“以先天原则来制定自己学说的”纯粹哲学(当然这只是就“经验”与“先天”这个范畴来进行的狭义分类,也并不限于此两种分类),而单纯形式的纯粹哲学称为逻辑学,不仅具有形式还具有内在知性的称为形而上学,而按照同种分类,形而上学可分为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在前言中关于“纯粹”与“经验”的分类在某种程度上为其后面的学说做了前提上的界定。
(二)“纯粹”理性与道德康德在论述完关于哲学分类后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工作还没有进行划分、每个人还都是个百事通,那么这些行业就处于落后状态。
”“每一件都需要一种不同的才能,而把这些才能集合在一个人身上,只会使他一事无成。
”引申到社会生活领域这种观点同样适用,“百事通”并不等于百事都能做好,全部能力只集中在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身上而不是分摊在所有人身上恰恰是一种行业落后的体现。
基于此,康德在探讨道德哲学时始终强调一个前提——道德哲学应该是“一个纯粹的,完全清除了一切经验、一切属于人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
很早就知道康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则。
”对于康德的认识也仅限于此。
直到读完《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我才真正理解道德法则在康德心中的地位。
读完这本书后,令我印象最深刻、感触最深的就是康德的道德最高原则:“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这的确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法则。
做一件事情之前,做出选择之前,先想一想你是否希望别人也像你这样做,你是否希望你的做法变成普遍规律。
如果不希望,那么就永远不要去做,因为这绝对是不道德的。
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这项原则,都能如此考虑,那么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食品安全问题,不会出现那么多环境污染问题,不会出现那么多虐待老人的问题······这跟我们的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相似,却又将它提升了一个高度。
但这个原则有时却不容易践行,因为有很多决定并不那么显而易见,你并不知道哪个决定更好,也就不知道是否应该成为普遍规律。
可能一点意识偏差就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虽然认为这做法能成为普遍规律但实际却是错误的。
但不管怎样,这都是每个人应该遵从的。
然后,康德又明确指出:“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做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
”这在康德的时代应该是振聋发聩的一句呐喊,人是目的而非工具。
因此,个人是不可侵犯的。
我们不能像功利主义那样为了某些人的利益而侵犯其他人的利益,因为每个人本身都是目的,不能作为服务整个社会的手段。
我们每个人都是目的王国的首脑,是立法者,但同时也是其中的普通成员,也需要服从这些法律。
因为人是自在目的,所以他只服从自己的意志,他自身的意志也就应当成为法则,这也就回到了康德最高的原则。
人之所以是目的,就在于人的理性,人也就需要承担责任。
在这里,康德批判了利己主义。
他指出,理性对幸福的作用并不大,但人类不是为了幸福而存在,而是为了另外更高的理想而生存。
理性的使命就是实现理想,而不是幸福。
理性也因此远在个人意图之上。
不得不说,康德的话在今天依然很有意义。
如今大家都在寻求幸福,互相询问“你幸福吗?”,似乎幸福就是人生最高的追求。
而理想只是幼稚的表现,是童年的梦,被人嘲笑。
多少人在长大的过程中一点点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只为了追求幸福。
也正因此,理性得不到重视。
人们只是浑浑噩噩地生活着,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满足于柴米油盐的幸福。
不能说这样的生活就不好,但如果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整个人类都这样,那么是没有未来的。
总要有些人不满足于现实的幸福,去追求更高的理想。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磨难,但理性的光辉由此绽放。
康德是其中的一员,希望会有更多这样的人出现。
康德还强调了行为的动机。
他认为同一个行为可能有很多动机,有些是出于自己的利益,或者说爱好,这种行为即使合乎责任,也绝不是道德。
只有纯粹出
于责任、按照定言命令行事,才是真正的道德。
他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为利益而诚实与为责任而诚实确实不一样,后者更值得赞扬。
但现实情况是你很难判断一个人到底出于何种动机。
更关键的是,无论他动机是否高尚,结果都是一样的,意义也是相同的。
不管他是为了名誉还是责任,他都救了人,那么他的行为就有价值,就值得鼓励,为什么一定要追究他的动机呢?大多数人毕竟没有那么高尚,纯粹出于责任的确很难做到,难道就因此说大多数人都不道德吗?或许康德只是提出最理想的情况,只是在理性王国讨论这个问题而不涉及经验,但我认为在现实中还是结果更重要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