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初中物理八上《2第3节 快与慢》word教案 (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快与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公式和单位

2、初步尝试测量、计算速度

过程与方法:1、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体会物理思维过程

2、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教学重点】1、速度的概念

2、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3 、速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具准备】皮卷尺、秒表、课件、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观看录像,问:大家看哪个动物跑得快呢?学会回答

要知道哪个动物跑得快,我们必须要比较,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快慢的比较

播放录象,比较奥运会游泳运动员游泳的快慢?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

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方法

2.相同路程比时间

举例:飞机与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学生用上述方法比较两者谁运动的更快?

提出问题:如果飞机与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均不同,如何比较快慢?

启发导出“速度”的概念。

师生讨论板书:

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

单位:米/秒

生活中速度的常用单位―――km/h

单位换算:1m/s=3.6km/h

引导学生:

观察汽车仪表盘加强速度单位的印象。 讨论速度两个单位的换算值,比较两者的大小。 二、速度的大小

学生估测自己步行的速度,感受大小。

质疑:学生的估测是否准确?如何测出自己步行时的速度? 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选取实验器材。

学生自主实验,3位同学从教室的一端步行到另一端,第4位同学利用秒表测出步行的时间,第5位同学利用皮卷尺测出步行的路程,并记录实验数据,全体同学处理实验数据。

教师只作适当指导,并点评刚才的学生实验。

利用学生测量的路程和时间,说明计算题的规范解题格式。

观察“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学生了解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并与自己的步行速度相比较,增加感性认识。 三.例题

1、看课本25页书上的例题

2、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我国选手杨文意以24.79s 的成绩,夺得50m 自由泳金牌,并打破了她本人所保持的世界纪录。她游泳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通过本题,我们要知道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过程及要求 已知:s=50m ,t=24.79s 。 求:v=? 解:根据题意, s m s

m

t s v /02.279.2450===

答:她游泳的平均速度约是2.02m/s 。

注意解物理计算题的四项:已知,求,解,答。 学生板书练习计算题的规范解题格式。 四、直线运动

下面看两个动画,多媒体演示“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通过观察大家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看图2-25,计算小汽车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比较速度大小,可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回答:速度大小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生活中你见到有什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回答: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大小经常变化。

用平均速度来表示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 看图2-26,探究天鹅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并了解了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要求,知道了有关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板书设计】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一、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比较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2) 相同路程比时间 2.速度: 二、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计算公式: t

s v

3.单位:米/秒(m/s) 、千米/时(km/h)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三、例题 四、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测量自己回家时上楼的速度。

7.1 《力》

【教材分析】

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用具】

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力

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