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佛教的鼎盛与隋唐佛教哲学)【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佛教的鼎盛与隋唐佛教哲学
一、天台宗的圆融观
1.魏晋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1)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佛教得到广泛传播与更好释读的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学风、学统。学风有南北之别:南方与玄学结合,重义理;北方以信实为尚,重践行。学派则如上述,体现为不同经论师的不同承传系统。
(2)隋唐时期,国家由分裂走向一统,佛教南北的不同学风与不同经论师的不同学统逐渐走向了融合,佛教与儒、道二学亦已在抗争中日渐互渗。另一些有影响的有经济支撑的寺院,不仅形成了对佛学各具特色的新的诠释与判教系统,而且发展出更加稳定的传法关系。
2.圆融三谛
(1)天台宗
天台宗为释智顗(公元538~597年)所创。天台宗因智顗长期住持的修禅寺位于天台山而得名,又因该宗根本经典为《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而被称为法华宗。
(2)主要经典
①三大部
《妙法莲华经玄义》《妙法莲华经文句》和《摩诃止观》。
②五小部
《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音玄义》《观音义疏》和《观无量寿佛经疏》。
(3)教派
天台宗依证见实相的偏圆而将整个佛陀教法判分为“藏”“通”“别”“圆”四教,而自称“圆教”。
(4)圆融三谛
①性质
天台宗的实相观,属于本体论。
②主要思想
a.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有“空谛”“假谛”“中谛”三种义谛。
b.三谛不是浅深不同的等级关系,而是平等的相互互融关系。
③目的
展现“十界互具”和“一念三千”的境界。
a.十界互具
“十界”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互具”是指十界相入相即,并非隔绝不通。
b.“一念三千”
“一念”是指众生当下的任何心念。“三千”是从十界互具思想引申而来的。一念是一法,通过十界互具,一念中已具足一百法界,一百法界有三百世间,三百世间有三千如是。
3.性具善恶
(1)强调“具”字。“具”是相对于“现”“生”“含”诸义而言的。
①“现”“生”是指时间先后,有宇宙论色彩,它确认本无后有。
②“含”是指空间大小定主次,有本质论色彩,它确认孰本孰末。
(2)“具”的含义
①三千事法一起即起,一灭即灭,平等一如。
②任一事法都具有相等意义,在修证上可在任一事法、任一心念证入理体。
4.圆顿止观
(1)“止观”是佛教修行方法的两大支柱,是天台宗的根本教法。
①“止”是指心念专注一境,达到无念无想的寂静状态。
②“观”是指以智慧思维观察某一特定的对象或道理。
(2)止观法门
①含义
a.“三止”是指“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
b.“三观”是指“二谛观”“平等观”“中道第一义观”。
②修行方式
a.渐次;
b.不定;
c.圆顿。
(3)圆顿止观
①“圆”是圆融三谛的法界实相,是相摄相入、圆融无别的。
②“顿”是止观显相,止观不起则已,一旦发起,则不历渐次而齐发三止三观。(4)圆断三惑。
①三惑是指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②圆断三惑,是指一心同时圆证三智。
(5)圆证三智
①三智是指“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②“圆教”所修是不思议一心三观,所断是三惑齐断的圆断,所证是三智一心得的圆证。
5.圆显三德
(1)含义
依天台宗的看法,修行者圆证三智,则“圆显三德”而圆满成佛。“三德”即“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又分别称为“恩德”“智德”和“断德”。
(2)三德特点
①圆教三德是一时圆显,不是次第别显。
②三德与四德汇归一体。
a.三德是大般涅槃之体,称为“德体”。
b.四德是指常德、乐德、我德、净德,是大般涅槃之相,称为“德相”。
c.三德与四德是体与相的关系,四德依本于三德,三德体现为四德。
二、唯识宗的转识成智论
1.唯识宗
(1)简介
唯识宗,又称慈恩宗、法相宗。肇始于无著、世亲所创立的唯识学。唯识学传入中国后,早期接受者有真谛昙无谶、菩提流支等,后经玄奘与窥基的弘扬成为隋唐时期的第二大佛教义学宗派。
(2)唯识宗经典
①六经
《解深密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楞伽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阿昆达摩经》《厚严经》。
②十一论
《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集量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辩中边论》《二十唯识论》《观所缘缘论》《阿昆达磨杂集论》。
(3)唯识宗理论
①唯识宗的教理特色是十分注重对各种现象(法相)的分析,有人称之为法相宗。唯识宗以“八识”理论为中心,通过分析各种现象的来源和性质,证明万法唯识所现的道理。
②万法既不离心识而存在,则此存在便是虚幻而非真实的存在,不能执著;一旦远离对虚幻存在的执著,则生起此虚幻存在的心识亦随之消亡。
2.八识与赖耶缘起
(1)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为“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人”,“六人”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十二因缘涉及三世二重因果报应,构成为佛教的基本信仰。
(2)八识
“识”是十二因缘中由前世转入今世的承续体,有“灵魂”的意味。八识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3)赖耶
①阿赖耶识,又称藏识,有“能藏”“所藏”“执藏”诸义。
②第七识末那识是一个内在的、深沉的、无间的自我中心,被视为恶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