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课程学习指导书创新教材
建筑力学(静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静力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建筑结构力学问题的能力。
2. 适用对象:建筑学、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
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
4.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静力学基本原理、平面力系、空间力系、摩擦、轴向拉伸和压缩、扭转、弯曲等基本力学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静力学的基本原理。
2. 学会运用静力学方法分析建筑结构中的力学问题。
3. 能够熟练运用公式、图表和计算软件进行力学计算。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课堂互动。
4.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1. 静力学基本概念:力、作用点、力的分解与合成、力的矩。
2. 平面力系:力的平衡条件、力矩平衡条件、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分解。
3. 空间力系: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力矩和平移法则、空间力系的合成与分解。
4. 摩擦:静摩擦、动摩擦、摩擦力的计算。
5. 轴向拉伸和压缩:轴向拉伸(压缩)杆的应力、应变、强度计算。
五、教学安排1. 课时:32课时。
2.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3. 作业布置:每课后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课程考核:期末考试,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
5. 教材:建议使用《建筑力学》(静力学部分),并结合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六、教学策略1.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室演示和模型实验,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力学原理。
2. 软件教学:利用计算机软件(如SAP2000、ANSYS等)进行力学分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论文和书籍,拓宽知识面。
4. 学术交流: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掌握静力平衡、材料力学性能、弹性与塑性变形、应力与应变等基本内容;(3)能够运用建筑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网络资源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力学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学习建筑力学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力学概述(1)建筑力学的定义、任务和分支;(2)物体受力的基本概念;(3)力学的基本定律。
2. 静力平衡(1)力的合成与分解;(2)平衡条件的应用;(3)物体在力作用下的稳定问题。
3. 材料力学性能(1)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2)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基本受力状态下的应力与应变;(3)材料的强度与刚度设计。
4. 弹性与塑性变形(1)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概念;(2)弹性模量与塑性模量的计算;(3)弹性与塑性变形在工程中的应用。
5. 应力与应变(1)应力与应变的定义及计算方法;(2)应力集中与应力分布;(3)应变硬化与应变软化现象。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力学的原理和方法;2. 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3.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软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2. 考试成绩评价: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问题分析考试两部分;3. 综合实践评价:考察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筑学教学大纲——建筑力学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学时:32学分:4适用专业:建筑学开课部门: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它以高等数学、物理学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具有一般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掌握基本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基本掌握简单超静定结构的内力的计算。
通过学习《建筑力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无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绪论1.教学内容(简要概括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1.1 建筑力学的使命1.2 建筑力学的任务1.3 建筑力学的基本内容和作用1.4 怎样欣赏建筑力学这门学科2.重点与难点重点:无难点:无3.课程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建筑三要素和建筑力学的使命,建筑力学的任务以及建筑力学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对建筑力学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第2章静力学基础1.教学内容(简要概括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2.1力的概念2.2静力学的定律和原理2.3力系的分类和简化2.4静力分析·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2.5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2.6本章小结2.重点与难点重点: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难点: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意一点的简化3.课程教学要求理解力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力偶及力偶矩矢、力的平移定理以及一般力系的简化。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力矩关系定理,会进行一般力系的简化计算,并能对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进行求解。
第3章建筑结构的类型和结构计算简图1.教学内容(简要概括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3.1常见建筑结构的类型3.2结构计算简图3.3结构受力分析图3.4本章小结2.重点与难点重点:约束的简化、结构受力分析图的绘制难点:结构受力分析图3.课程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的分类、结构的计算简图、建筑荷载的简化和计算、约束的简化和约束力以及结构受力分析图的绘制。
最新版《建筑力学》教学实施方案
《建筑力学》教学实施方案《建筑力学》教学实施方案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专科培养目标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改革的有关要求,积极进行中央电大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开放教育的建设和实施,搞好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与管理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课程基本情况说明1、方案制定依据《建筑力学》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它是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需要的专科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服务的,也是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知识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程。
根据本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2、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在学生完成高等数学、物理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基础上,介绍力学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概念、杆件变形和内力的基本计算、结构计算等内容。
这些内容的设置是为学生学习后继的专业课程和今后的实际工作提供力学基础的知识和方法。
3、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了《建筑力学》后,具备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的力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力学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概念、杆件变形和内力的基本计算、超结构计算等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专业理论的素质。
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熟悉静定结构处理方法和特点,掌握静定结构、简单超静定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基本运算的能力。
2).理解《建筑力学》是研究结构计算规律性的科学,掌握力学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具有利用力学计算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定能力。
4、课程学时和学分本课程90学时,5学分,在第二学期开设。
建筑力学课程学习指导书.
建筑力学课程学习指导书.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它是工程结构设计孕育的基础,提供了结构力学及其实际应用的知识和方法,是建筑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学科。
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份建筑力学课程学习指导书。
一、课程的内容1.力学基础:讲解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如力、力矩、力的合成和分解、静力平衡、动力学等。
2.弹性力学:讲解材料的弹性性质及变形模型,如胡克定律、弹性模量、剪切模量等,及其在工程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3.结构静力分析:讲解力学与结构力学基础知识在静力分析中的应用,如结构受力分析,支反力的计算,结构的平衡条件、变形等。
4.结构动力分析:讲解结构物动态响应的规律,如自由振动、强迫振动、阻尼振动等。
5.钢结构力学:钢结构的流行使其成为了结构设计的首选,讲解钢结构设计所需的关键力学知识,如钢结构杆件的计算、受力分析等。
二、学习建议1.了解基本概念:在学习建筑力学时,首先需要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力、等效力、力矩、静原力、动力学、等等。
熟练掌握这些概念是深入学习结构力学的基础,也是日后工程实践中必不可少的。
2. 着重于弹性力学:建筑工程中材料的弹性性质极为重要,弹性力学为其提供了基本工具和方法。
因此,建议着重学习弹性力学的内容,并且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注重结构分析: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分析对于结构设计和实施过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建议学生注重结构分析的学习并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方法。
4.注重实践能力:在学习建筑力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多通过实例分析、课堂作业等途径进行实战练兵。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建筑工程提供充足的准备。
5.重视拓展应用:建筑力学可拓展到多个应用领域,如桥梁设计、地质力学、机械力学等。
因此,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其应用拓展,并注意结合实际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学习。
三、总结在建筑工程的学习和实践中,建筑力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OBE课程改革】《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OBE课程改革】《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一、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建筑力学2.课程介绍:建筑力学是是工程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与计算能力,同时为学习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为:●研究各种建筑结构或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平衡条件以及内力、位移的计算;●学会运用建筑力学的知识去分析杆系结构的组成规律及其受力变形问题,对工程结构中杆件的强度问题具有明确的概念和一定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校核能力;●掌握常用杆系结构形式的受力性能;●掌握各种杆系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维持平衡的条件以及内力、位移、稳定性的计算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3.授课面向专业:工程管理4.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二、课程教学创新模块式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OBE为理念为指导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采用项目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制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目标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模块化分类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参加科创类竞赛,增大形成性考核成绩,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常用力学的基本概念,具备工程应用问题的基本理论知识。
●理解常用土木工程中力学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的设计构件的承载能力,具备工程实践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掌握常用力学设计的方法,能够通过所学知识判断构件或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是否满足使用极限状态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同时验证稳定性的安全问题。
3.素质目标●对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有一定层次的综合认知,对其现状、发展及趋势有一定的理解与判定。
●树立严谨、规范的工程设计意识和正确的设计伦理思想。
图1 教学理念与目标四、课程教学设计根据2018版培养计划,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在教学环节中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着重强调课堂管理中学生的体验感。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背景《建筑力学》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目标(1)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能够运用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绪论介绍建筑力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力学基础(1)力学的基本概念:力、变形、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2)静力学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受力分析、平衡条件等;(3)流动力学基本定律: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等。
3. 材料力学(1)拉伸与压缩: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极限强度等;(2)弯曲:弯曲应力、弯曲应变、抗弯强度、挠度、剪力、弯矩等;(3)扭转:扭转应力、扭转应变、抗扭强度等。
4. 结构力学(1)梁式结构:梁的弯曲、剪力、弯矩、挠度等;(2)拱式结构:拱的受力分析、压力分布、拱的稳定性等;(3)刚架结构:刚架的受力分析、内力、位移、稳定性等。
5. 弹性力学(1)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平衡方程、本构关系;(2)平面应力问题:应力、应变、应力分量、应变分量等;(3)空间应力问题:应力、应变、应力分量、应变分量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系统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2)案例分析:分析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上机实习:运用软件进行力学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力学现象和问题;(2)板书:清晰地表达力学原理和公式;(3)软件:运用ANSYS、SAP2000等软件进行力学分析。
四、教学评价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2)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力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参考学时:96学时)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aterials of building课程编码:总学时:96 实验学时: 6 学分:6适用对象:给水排水、建筑学等近土类本科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建筑力学是给水排水、建筑学等专业土建类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工程结构中各杆件进行受力分析;掌握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对杆件进行力学分析、设计能力,同时通过验证性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科研和创新能力;4、掌握常见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内力与位移的计算方法。
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进一步深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等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绪论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了解建筑力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了解荷载的分类,理解平面结构的支座及反力、结构的计算简图的概念,掌握杆系结构类型,掌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和杆件变形的形式。
1-1 建筑力学的任务。
1-2 结构的计算简图。
1-3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1-4 杆件的几何特性与基本变形形式。
重点: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难点:第2章:力、力矩、力偶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力的要素和力的性质,熟练掌握力矩、力偶的概念和性质。
2-1 力的性质2-2 力矩;2-3 力偶。
重点:力矩,力偶的概念难点:力偶的平移,合成。
第3章: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授课学时:8基本要求: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平面平行力系的概念和合成方法,熟练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3-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3-2 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与平衡3-3 平面平行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重点: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建筑力学课程学习指导书.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建筑力学》课程学习指导书宁永胜编■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建筑力学》主要包括静力学基础,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各类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问题,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和位移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各类常用杆类构件的受力特性,能够利用建筑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建筑工程中一些杆件结构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设计问题等,并为后续的结构类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力学知识基础。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模块一静力学基础及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一、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掌握刚体、力、平衡、力矩、力偶、约束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及其两个推论;了解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型,并掌握各类约束的约束特点及其约束力;熟练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及平衡计算。
二、学习内容: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刚体、弹性体及其基本假定;力、力矩、力偶及其性质;约束与约束反力;受力分析与受力图;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计算。
三、本章重点、难点: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及其推论;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计算。
四、建议学习策略:听视频课件、做在线测试、讨论交流等。
模块二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一、学习目标:领会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和刚片、约束、自由度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及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方法;了解结构的几何特性与静力特性的关系。
二、学习内容: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概念;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方法及示例;结构的几何特性与静力特性的关系。
三、本章重点、难点:利用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进行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方法。
四、建议学习策略:听视频课件、做在线测试、讨论交流等。
模块三各类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设计一、学习目标:了解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掌握拉压杆和平面弯曲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应力计算;掌握拉压杆件的应变和变形;熟练掌握拉压杆与平面弯曲杆件的强度设计;了解轴压杆的稳定性设计。
《建筑力学》课程建设方案
《建筑力学》课程建设方案为推进我院课程建设和发展,提高育人水平,打造学院课程品牌,二级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负责人结合课程诊断与改进工作,依据学院十四五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规划,制定《建筑力学》未来三年课程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5年),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信息化技术逐步形成职业教育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加快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通过课程改革,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师课程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建设目标以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重点,到2025年,初步构建起高职有效衔接的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 一) 《建筑力学》课程是三年制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支撑课程,是必修课程。
(二)本课程主要针对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造价等岗位开设,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对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建筑力学及建筑结构等方面的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培养其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能力,它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及其承载能力,以解决结构或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和变形问题,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以及耐久性,达到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分析计算能力,为发展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和协作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对结构的大局观和整体感,培养处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初步制定本课程在2023年为院级在线开放课程,2024年为市级在线开放课程,2025年为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本课程尤其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及灵活应付现场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必要的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与路径的基本技能。
030128《建筑力学》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128 学分:4 总学时:68大纲执笔人:陈素文大纲审核人:许强一、课程性质与目的通过《建筑力学》课程的学习,使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程所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如杆件的四个基本变形和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基本计算方法,较简单的杆系结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常见的结构体系受力分析等。
本课程为学习工程结构方面的专业课打下较好的力学基础,为将来从事较简单的结构设计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工程管理中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和最优性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一)教学环节安排1. 课堂讲授要求:课堂讲授内容的安排重点要突出,繁简适度,对重点要保证讲清讲透,其中平面力系的静力平衡方程,杆件的拉伸、压缩、弯曲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梁和刚架的内力图,图乘法,力法等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应保证教学效果,使学生必须掌握。
2. 自学安排要求:学生对自学内容要作自学笔记,有总结性结论。
应注意对自学内容有适度的指导,并对自学效果作适当形式的检查。
3. 习题内容及要求通过适量的习题,使学生深入了解基本原理及概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次课的习题在2~3题。
4. 考试形式及要求形式:闭卷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适当参考平时成绩。
(二)教学工具和手段板书教学与电子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三)能力培养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利用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适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1、绪论(1)了解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了解结构计算简图的选取。
(3)了解建筑结构的分类。
(4)了解荷载分类,支座和结点的分类。
2、力、力矩和力偶(1)掌握力对点的矩、力偶、力偶矩的概念。
(2)掌握合力矩定理。
3、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1)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2)掌握力的等效平移定理。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建筑力学》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会运用建筑力学的知识去分析工程实际中的有关问题并为学习专业课程和进一步学习准备条件。
2、教学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建筑力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受力分析和力系的破坏平衡条件。
对工程结构中杆件的强度问题具有明确的概念和一定的计算能力。
初步掌握杆件体系的分析方法,初步了解常用结构形式的受力性能。
掌握各种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维持平衡的条件以及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使所设计的构件即安全合理,又经济实用。
3、教学基本要求建筑力学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
对电视中专工民建专业的学员,其基本要求为:(1)(1)初步具备将简单的杆件结构简化为计算简图的能力;(2)会从简单的物体系中选取脱离体并画出其受力图;(3)能熟练地运用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4)能熟练地分析单个杆件的内力并绘制内力图;(5)会运用强度条件进行单个杆件的截面选择和强度校核,并能进行刚度和稳定性校核;(6)能分析简单结构的几何组成,确定超静定次数;(7)了解平面静定结构的受力性能;(8)会用图乘法计算简单结构的位移;(9)初步掌握力法、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10)具备材料力学试验的初步知识。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在建筑力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数学、物理等先修课程的知识,因此,在学习中应根据需要对上述课程进行必要的复习,并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后续课程中,建筑力学又是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和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建筑力学》课程分上、下两册。
上册为第一篇: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主要讨论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是结构受力分析的基础;第二篇: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建筑力学》自学指导书.doc
《建筑力学》自学指导书二、课程性质《建筑力学》是土建、城市规划等专业学牛的必修课程,是其它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力系的合成与平衡、结构的内力分析与内力图的绘制、杆的四种基本变形、结构的位移计算以及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方法等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利用基木原理和计算方法,对各种杆系结构进行分析和求解,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三、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建筑力学》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他主要为土木丄程专业的结构设计提供基本的力学知识和计算方法,同时也为城市规划、币政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力学基础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判断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其冃的是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明确静力学的基本内容,熟悉各种基本变形的分析方法,掌握杆系结构的计算原理与方法,了解各类结构受力性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棊础,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解决工程实践屮的实际问题,并为厉续专业课打好基础;木课程的基木要求是应掌握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及平衡方程的灵活应用,明确工程结构中四种基本变形的特征及相应的强度计算方法,熟悉体系儿何组成分析的目的及方法,掌握静定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分析原理及计算方法,掌握超静定结构的儿种常用计算方法和原理,了解简支梁的影响线的绘制及影响线的应用。
为学好《建筑力学》这门课,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抓主要矛盾,有条件地略去一些次耍因素,找出问题的本质。
(二)要抓住重点,即应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主要公式。
(三)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要学好建筑力学,应遵循“多练一一多思一一多总结”。
(四)学习时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际应用。
五、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为了学好本课程,首先要具有止确的学习冃的和态度。
在学习中耍刻苦钻研、踏踏实实、虚心求教、持之以恒。
建筑力学说课创新教材
《建筑力学》说课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课程设置(一)、课程定位《建筑力学》是一门研究结构和构件承载能力的学科,有传统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力学整合而成。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工程设计的原理并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后续专业课及实训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本专业岗位综合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以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为主的建设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而这些岗位都要求具备一定的力学知识,才能理解设计图纸的意图与要求,保证工程质量,避免事故发生。
另外在施工现场,许多临时设施是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应用力学知识进行设计。
因此,《建筑力学》是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之一。
在我院实施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中《建筑力学》被列为职业核心课程。
学习《建筑力学》课程必须具备高等数学、物理学的基本知识。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它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课程,掌握好建筑力学才能进一步学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地基与基础》等职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
(二)教学目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中实用、够用的原则,选择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特点的科学出版社沈养中主编的《建筑力学》一书作为教材。
1、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知识;(2)、掌握结构的计算简图、几何组成等基础知识;(3)、熟练掌握静定结构内力的分布规律(轴力图、剪力图、弯矩图),掌握静定结构位移计算;(4)、掌握基本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5)、掌握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6)、掌握影响线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1)、对建筑工程的实际结构进行理论简化、几何组成分析的能力;(2)、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3)、对基本构件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的验算和设计的能力;(4)、学会分析、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建筑力学与结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与结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课程类别:基础学习领域、核心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216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定位:本学习领域课程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的性质是在研究建筑力学与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的强度和变形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构件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件选型、材料选择和构造要求等问题。
是集实验、计算、构造、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二)学习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基本构件和结构设计的计算方法和与施工及工程质量有关的结构基本知识,具有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力学与结构设计的能力,为理解和掌握各种结构设计规范,继续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管理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学科。
(三)前导课程:《工程数学》、《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基础知识》(四)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二、课程内容标准(一)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三、课程实施建议(一)课程教学模式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让学生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在亲自实践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教学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典型的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重合同守信用意识,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建筑力学》教学新思路
2 2年 2 月 01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 科 版) 社
Vo . 8 N0 1 12 . Fb 2 l e. 0 2
o r a fNo i a I si t fW ae  ̄ T n va dHv reet cPo r S ca S in e u n lo Ah Ch n n t u e o tT Co e a c n d o l r we ( o il c c t i ci e
战略 性 问题 , 系到 我 们 培 养 的人 才 是 否 具 有 创 新 关
建筑 学 专业 的建 筑力 学 教材 , 常是 把 建筑 结 通
构工 程专 业 三 大 力 学 ( 论 力 学 、 料 力 学 和 结 构 理 材 力学) 教材 加 以删 减 、 简 、 精 浓缩 、 写 而 成 , 极少 改 却
收 稿 日期 : 2 1 —1 0 I 0一1 0
作者简介 : 严晓新(9O )女 , 京市人 , 北水利水电学院士木与交通学院副教授。 16 一 , 北 华
16 7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 科 版) 社
21 0 2年 2月
《 建筑 力 学 》 的教 学 改 革 需 构 建 新 的 知 识 体 系 和 教学 思路 , 充分 发挥 学生 的主观 能动 性 , 他们 积 使
极 参 与到 教 学 活 动 中 , 师 备 课 就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教 备 课 不仅 要对 书本 上 的 知识 结 构 做 适 当调 整 、 合 整 相 近 知识 点 、 明确 重点 知识 , 要 紧跟社 会 发展 实 际 还 和学 生需 求 收 集 现 实 中 的有 关 建 筑 教 学 的 力 学 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建筑力学》课程学习指导书宁永胜编■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建筑力学》主要包括静力学基础,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各类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问题,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和位移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各类常用杆类构件的受力特性,能够利用建筑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建筑工程中一些杆件结构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设计问题等,并为后续的结构类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力学知识基础。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章节课程内容建议学时学习指导模块一导学、静力学基础及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6学时以课件学习为主,重点掌握静力学基本公理及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计算模块二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学时以课件学习为主,重点掌握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并能够利用这些规则进行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模块三各类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6学时以课件学习为主,重点掌握拉压杆的应力、变形及强度计算和平面弯曲杆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模块四静定结构的内力、位移计算*9学时以课件学习为主,重点掌握静定梁、静定刚架的内力图绘制、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和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模块五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8学时以课件学习为主,重点掌握超静定梁和刚架内力计算的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
模块一静力学基础及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一、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掌握刚体、力、平衡、力矩、力偶、约束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及其两个推论;了解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型,并掌握各类约束的约束特点及其约束力;熟练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及平衡计算。
二、学习内容: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刚体、弹性体及其基本假定;力、力矩、力偶及其性质;约束与约束反力;受力分析与受力图;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计算。
三、本章重点、难点: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及其推论;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计算。
四、建议学习策略:听视频课件、做在线测试、讨论交流等。
模块二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一、学习目标:领会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和刚片、约束、自由度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及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方法;了解结构的几何特性与静力特性的关系。
二、学习内容: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概念;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方法及示例;结构的几何特性与静力特性的关系。
三、本章重点、难点:利用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进行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方法。
四、建议学习策略:听视频课件、做在线测试、讨论交流等。
模块三各类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设计一、学习目标:了解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掌握拉压杆和平面弯曲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应力计算;掌握拉压杆件的应变和变形;熟练掌握拉压杆与平面弯曲杆件的强度设计;了解轴压杆的稳定性设计。
二、学习内容: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杆件的内力与应力的概念;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及其强度计算;拉压杆的应变与变形,轴压杆的稳定性;截面的几何性质;平面弯曲杆件的内力、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三、本章重点、难点:拉压杆的应力和变形计算及其强度计算;平面弯曲杆件的应力及其强度计算。
四、建议学习策略:听视频课件、做在线测试、讨论交流等。
模块四静定结构的内力、位移计算一、学习目标:掌握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静定平面桁架等的内力计算,熟练掌握静定梁和静定刚架内力图绘制的各种方法和技巧;掌握静定结构的特性;领会变形体系虚功原理;掌握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及荷载作用引起的位移计算;熟练掌握图乘法计算位移。
二、学习内容:单跨静定梁、多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静定结构的特性;变形体系虚功原理,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荷载作用引起的位移计算,图乘法计算位移。
三、本章重点、难点:静定梁与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图乘法计算静定结构由荷载引起的位移。
四、建议学习策略:听视频课件、做在线测试、讨论交流等。
模块五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一、学习目标:掌握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掌握等截面直杆的形常数和载常数;掌握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超静定梁和刚架的力法计算、无侧移结构的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计算,熟练掌握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
二、学习内容: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力法的基本概念,力法典型方程的建立,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和刚架;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等截面直杆的形常数和载常数;位移法的基本概念、位移法典型方程的建立,位移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
三、本章重点、难点: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和刚架;位移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利用结构的对称性简化计算。
四、建议学习策略:听视频课件、做在线测试、讨论交流等。
■课程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哪一个不是其三要素?()A.大小B.方向C.作用点D.作用线2、将一个合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其结果有几个?()A.一个B.两个C.三个D.无数个3、约束力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且指向被约束物体的约束是()A.柔索约束B.光滑面约束C.圆柱铰链约束D.辊轴支座约束4、在图示三铰刚架中,若不计各杆自重,则AC杆和BC杆()A.都不是二力杆B.都是二力杆C.只有AC杆是二力杆D.只有BC杆是二力杆F和一个力偶矩为M O的力偶,5、某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得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力R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 ) A .合力偶 B .作用在O 点的一个合力C .作用在O 点上边某点的一个合力D .作用在O 点下边某点的一个合力6、平面任意力系的三个平衡方程的形式不可能是 ( ) A .三个投影方程 B .两个投影方程和一个力矩方程 C .一个投影方程和两个力矩方程 D .三个力矩方程7、平面内的一个点有几个自由度?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8、能作为建筑结构使用的是什么体系? ( ) A .瞬变体系 B .常变体系 C .几何可变体系 D .几何不变体系 9、连接三个刚片的复铰为几个约束?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6个10、两刚片用三根延长线交于一点的链杆相连组成 ( ) A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常变体系 D .瞬变体系11、在几何不变体系上拆除二元体,得到的新体系为 ( ) A .几何不变体系 B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瞬变体系 D .常变体系12、杆件在图示荷载作用下将发生哪种变形形式? ( ) A .轴向拉伸 B .剪切 C .扭转 D .弯曲13、若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σ,则其上发生最大切应力的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及O RF M O题一、6图FABC题一、12图FF最大切应力值分别为 ( ) A .30°,σ/2 B .45°,σ/2 C .0°,σ D .45°,σ14、两根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等的不同材料杆件,若其材料弹性模量分别为E 1和E 2,且E 1>E 2,它们在相同的轴向拉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和轴向变形分别为σ1、Δl 1和σ2、Δl 2。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σ1= σ2,Δl 1 = Δl 2 B .σ1<σ2,Δl 1<Δl 2 C .σ1 = σ2,Δl 1<Δl 2 D .σ1=σ2,Δl 1>Δl 215、截面对形心轴的哪个几何量一定等于零? ( ) A .静矩 B .惯性矩 C .极惯性矩 D .惯性积16、x 1轴和x 2轴相互平行,其中x 1轴为图示矩形截面的形心轴,则截面对这两轴惯性矩的关系是 ( ) A .I x 1 = I x 2 B .I x 1<I x 2 C .I x 1>I x 2 D .不确定17、根据图示剪力和弯矩引起的微段变形,可知其正负号是 ( ) A .剪力和弯矩均为正 B .剪力和弯矩均为负 C .剪力为正,弯矩为负 D .剪力为负,弯矩为正18、关于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中性轴上的应力,正确的论述是 ( )A .弯曲正应力最大,弯曲切应力等于零B .弯曲正应力等于零,弯曲切应力最大C .弯曲正应力和弯曲切应力都最大D .弯曲正应力和弯曲切应力都等于零19、在集中力偶作用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如何变化? ( ) A .剪力图发生突变,弯矩图发生转折 B .剪力图发生突变,弯矩图不变 C .剪力图不变,弯矩图发生转折 D .剪力图不变,弯矩图发生突变 20、图示梁中C 截面弯矩M C 为 ( ) A .3 kN·m (上拉) B .2 kN·m (下拉) C .8 kN·m (下拉) D .14 kN·m (下拉)x 1 题一、16图x 2MMF SS题一、17图4kN 3kN/m 6kN·m AF P21、图示多跨静定梁中A 截面弯矩M A 为 ( ) A .F P a (上拉) B .F P a (下拉) C .2F P a (上拉) D .2F P a (下拉) 22、结构中AB 杆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其剪力图为 ( )23、结构中AB 杆段的弯矩图形状如图所示,则其上荷载可能是 ( ) A .中点有一向下的集中力 B .中点有一向上的集中力 C .杆段上满布向下的均布荷载 D .杆段上满布向上的均布荷载24、图示多跨静定梁,荷载作用在基本部分AB 上,附属部分BC 上会产生 ( )A .反力B .内力C .位移D .变形25、截面法计算桁架内力时所取隔离体包含几个节点? ( ) A .单个 B .最少两个 C .最多两个 D .任意个26、下列哪个节点上的1杆不是零杆? ( ) 27、什么因素可以在静定结构中产生内力? ( )A .荷载B .温度改变C .支座移动D .ABC 都正确28、结构位移计算的理论基础是 ( )A .平衡条件B .虚位移原理C .虚力原理D .胡克定律 29、如果要求图示刚架中C 截面转角,虚拟力状态为 ( )题一、22图A10kN·m20kN·m2m 5kNA .B . 5kNC .5kND ..题一、23图AA 12B . 1212C . 313D . 4 2ββF PABC题一、24图A . F P =1C .P =1D .m =1F P =1B .BC30、什么结构一定不能用图乘法计算位移 ( ) A .简支曲梁 B .多跨静定梁 C .静定刚架 D .超静定刚架 31、力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 ) A .支座反力 B .多余未知力 C .节点位移 D .杆端弯矩 32、力法方程的实质是 ( ) A .平衡条件 B .位移条件 C .物理条件 D .虚功原理 33、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 ) A .2次 B .3次 C .4次 D .6次34、图示对称结构C 截面上等于零的量值是 ( )A .水平位移B .竖向位移C .弯矩D .轴力35、单跨超静定梁(等截面直杆)在什么因素作用下的杆端力称为形常数? ( )A .杆端位移B .单位杆端位移C .杆端内力D .杆上荷载 36、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 ( )A .去掉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B .去掉多余约束后得到的单跨超静定梁的组合体C .加入附加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D .加入附加约束后得到的单跨超静定梁的组合体37、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r 11= ( )A .3iB .6iC .8iD .10i题一、33图EIEIEI C题一、34图i iiBAC D题一、37图题一、38图BAC D38、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已知力矩分配系数μAB =0.35,μAC =0.45,则μAD =( )A .0.1B . 0.2C .0.55D .0.839、弯矩传递系数和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 )A .近端支承情况B .远端支承情况C .材料性质D .杆件的线刚度 40、图示杆件A 端的转动刚度S AB = ( ) A .4iB .3iC .iD .0二、分析题: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