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卷1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1,含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个小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2018高考语文全国1卷(含答案解析)教师版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Ⅰ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 和“接着讲” 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 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和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展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1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版).doc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Ⅰ)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宋代,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传统金融的新篇章。
②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
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普惠库、长生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动产担保,它的设立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旧契交付抵押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典权存续期间典权人不向出典人支付租金,出典人也不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通货偏于紧缩,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及,几乎消费领域、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而且赊买赊卖所涉及人员的关系也异常复杂,触及官家和私人各层面。
从其实际效果看,解决了军需、赈济了贫民、加强了流通、满足了财政,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发起了冲击。
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对货币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货币币材的复杂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2018全国卷1文言文挖空练习—鲁芝(附:答案译文+文学常识)
2018全国卷1文言文挖空练习—鲁芝(附:答案+文学常识)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世有名德..( ),为西州豪族..( )。
父为.郭汜.所害( ),芝襁褓..( )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
郡举.( )上计吏...( ),州辟.( )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 )郎中。
后拜.( )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 ),宣帝代焉,乃引.( )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 )造.( )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 )德,老幼赴阙.( )献书 ,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 )嘉谋,爽弗能纳.( )。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 )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 )罪见. ( )黜.( ),虽欲牵黄犬...( ),复可得.(能够)乎!若挟.( )天保许昌,杖.( )大威..( )以羽檄..( )征四方兵,孰.( )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 ),岂不痛.( )哉!”爽懦.( )惑(..)不能用.( ),遂.( )委身受戮。
芝坐.( )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 ),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赦而不诛。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 ),转镇东将军, 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 ),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 ),告老..( )逊位..( ),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 )而不同.( ),服事..( )华发..( ),以礼终始, 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2018-2020高考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
2020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用)书,闻古今成败,辄(总是)能语其要。
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科举的主试官)欧阳修惊喜,殿试(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主持)中乙科,后以(携带)书见(拜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躲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
既(不久)除丧(守丧期满,脱除丧服),还朝,以判官告院(任职),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弊病)。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利用、凭借)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安定)。
徙知密州。
司农(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的官吏)行手实法,不时(按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处罚),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擅自)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不久),朝廷知法害民,罢(废除)之。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
三年,权(暂时代理)知(管理)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哆嗦)未能言,轼宽(放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侮辱)举子,且持暖昧(模糊,不清晰)单词,诬以为(把……作为)罪,轼尽奏逐之。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所恨。
轼恐不见(被)容,请外,拜(任命)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向)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三分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交换,换)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卖出)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救活的人)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聚集,会合),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收集多余)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渐渐)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每年考核政绩)乞迁。
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
轼师父洵为(写作)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即使)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写成文章)而诵之。
最新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 而(表修饰)歌之。歌曰:“桂棹(形似桨的划船工 具)兮兰桨,击(划破)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兮 溯(逆流而上)流光(江面而浮动的月光)。渺渺 (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望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 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有吹洞箫 之客,译为:有位吹洞箫的客人),倚歌(依照歌曲 的声调和节拍)而和(唱和)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 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不绝如缕(像一缕不断的丝线。缕,细丝)【助记: 断绝】。舞(使……起舞)幽壑(深谷)之潜蛟,泣 (使……哭泣)孤舟之嫠妇(寡妇)。
4.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兼词,相当于“于 此”);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积善成德,而 神明(非凡的智慧)自得,圣心(圣人的心怀)备焉 (译文: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智慧自然就获得了, 圣人的心怀就具备了。 而,表承接,就。焉,句末语 气词)。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译文:不积累每一 小步,就没有用来远达千里的办法。无以,没有用 来……的(办法)。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 两脚为“步”。);不积(汇聚、聚集)小流,无以成 江海。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一天 的行程),功(功效)在不舍(停止,止息)【译文: 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
3.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襟危坐(
。正,
整理。危,端正。)【助记: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危,正直】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译文:为什么箫声这样
悲凉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名当状,向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向西) 【助记:注意后文动词“望”】
望夏口,东(向东)【助记:注意后文动词“望”】望武昌。
10.2《师说》文言文挖空复习(教师版)
文言文挖空复习(教师版)《师说》复习韩愈一、挖空训练传道之者,孰(谁)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那些)“于”)先乎吾,吾从而先乎吾,吾(年龄)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疑惑)还)于)以…为耻)学于师。
为子,矣。
(不是)的),人,不耻相师。
士,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也,道相似也,够得上)。
”呜呼!师道之看不起),其可怪也欤!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
郯子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学术技艺)门学习或研究。
攻,习、研究)。
前的散文;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之。
二、易写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翻译: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翻译: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
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向有看到那种人的明智之处。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翻译: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觉得近乎谄媚。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翻译: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们瞧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赶不上这些人了,真是令人奇怪啊!6.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三、理解式诗句默写1.《师说》中,韩愈指出“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不是他所说的能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2.《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高中语文 全国Ⅰ、Ⅱ、Ⅲ卷文言文挖空练习(含答案)
(学生版)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
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
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
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句式:)。
轼恐不见容(句式:),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 )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句式:),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 )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敖,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教师答案版)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①于是,就②总是,常常③专擅,独断专行)能语其要。
高考语文复习--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名作动,吃饭)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靠近)有道而正(使动,使……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听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形作名,贤人)思齐(形作动,看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反省)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文质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怀宽广),任重而道远。
仁(名状,把“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章》子曰:“譬如为山(用土堆山),未成一篑(装土用的竹筐),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填平洼地),虽覆(倒)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通“智”,智慧)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约束)己复礼为仁。
一日(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赞)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细则)?”子曰:“非礼(名动,符合礼制)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聪明),请事(付诸行动)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字)而可以终身行(奉行)之者乎?”子曰:“其(大概)‘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不)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怨。
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翻译下列各句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2018全国卷1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
完
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 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 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
本
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恢复 )。迁广平太守。天水夷( 少数 民族) 夏( 内地人民 )慕( 仰慕 )德,老幼赴阙( 借指
梳
京城)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 屡有谠言(正直的言论)嘉谋(深远的谋略), 爽弗能纳( 采 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 进攻)门斩关, 驰出
成
任
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10. 第一步找到常用语句首的副词“遂、俄而”,前面断开;第二步找到主语“芝、 宣帝”,前面断开;第三部,根据结构,转折关系“而”前面断开,根据对仗句式 “口不讼直”和“志不苟免”中间断开。
务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 “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 “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 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11. 对于文化常识,应该熟记,注意容易设错点,本题中“践阼”原指“踏入古代 庙堂前台阶”错,应是“踏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阼阶上为主位。同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不符合原文,也错误。
2018全国卷1语文及答案
2018全国卷1语文及答案照着讲”的层面是不够的,“接着讲”则是对历史思想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
通过对历史思想的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为当今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同时,“接着讲”也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将中西思想的互动作为背景,展开中西之学的交融,构成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则获得了新的内涵和形态。
二、古诗文阅读(44分)一)古诗词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1~4题。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行至水的尽头,坐下来看云升起的情景。
从字面上看,这句诗写的是一种自然景观,但是从意义上看,它表达了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人不再被纷繁的世事所扰,而是能够超越自我,体悟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这种超脱的境界,正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清虚”之境。
2.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坚定的意志和追求。
它告诉我们,人生短暂,但是留下的精神却能够永存。
只有保持一颗坚定的“丹心”,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照亮后人的前程。
3.这句诗描绘了黄河远上,白云缭绕,孤城耸立在万仞山之间的壮丽景象。
在这个景象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自然的雄伟和壮美,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底蕴。
这种自然和人文的融合,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山水文化。
4.这句诗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象,在这个时候,大地依然沉睡,只有鸟儿在欢快地歌唱。
这种景象,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也表现了生命的活力和无穷的希望。
这种希望,也许正是激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的力量来源。
二)古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5.《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学的重要著作,著于南北朝时期齐人许慎。
该书分为十卷,共一百四十篇,内容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耕种、畜牧、渔业、林业以及农村经济组织等。
高三语文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
高三语文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018全国一卷鲁芝传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世有名德(名望与德行),为西州豪族(豪门大族)。
父为郭汜所害(被动句),芝襁褓(婴儿时期)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专心致志于思索)坟籍(古代典籍)。
郡举(推选)上计吏(向国家汇报情况的地方官),州辟(选聘)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除(任命)郎中。
后拜(授予官职)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诸侯去世),宣帝代焉,乃引(推举)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重新)造(建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回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少数民族)夏(内地人民)慕(仰慕)德,老幼赴阙(借指京城)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正直的言论)嘉谋,爽弗能纳(采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进攻)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因为)罪见(表被动)黜(罢免官职),虽欲牵黄犬(悠闲的日子),复可得(能够)乎!若挟(挟持)天保许昌,杖(通“仗”,凭借)大威(皇帝的威势)以羽檄(紧急文书)征四方兵,孰(谁)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刑场),岂不痛(痛心)哉!”爽懦(懦弱)惑(心疑不定)不能用(听取),遂(最终)委身受戮。
芝坐(因…犯罪)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争辩是非),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帝王登基),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践行正道),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七十岁,古人一般七十岁辞官家居),告老(辞官)逊位(放弃职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允许在家门口放上木头架子,遮挡人马,这是魏晋之后高官的殊荣)。
高三语文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含详细答案)
高三语文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018全国一卷鲁芝传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世有名德(名望与德行),为西州豪族(豪门大族)。
父为郭汜所害(被动句),芝襁褓(婴儿时期)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专心致志于思索)坟籍(古代典籍)。
郡举(推选)上计吏(向国家汇报情况的地方官),州辟(选聘)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除(任命)郎中。
后拜(授予官职)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诸侯去世),宣帝代焉,乃引(推举)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重新)造(建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回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少数民族)夏(内地人民)慕(仰慕)德,老幼赴阙(借指京城)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正直的言论)嘉谋,爽弗能纳(采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进攻)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因为)罪见(表被动)黜(罢免官职),虽欲牵黄犬(悠闲的日子),复可得(能够)乎!若挟(挟持)天保许昌,杖(通“仗”,凭借)大威(皇帝的威势)以羽檄(紧急文书)征四方兵,孰(谁)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刑场),岂不痛(痛心)哉!”爽懦(懦弱)惑(心疑不定)不能用(听取),遂(最终)委身受戮。
芝坐(因…犯罪)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争辩是非),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帝王登基),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践行正道),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七十岁,古人一般七十岁辞官家居),告老(辞官)逊位(放弃职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允许在家门口放上木头架子,遮挡人马,这是魏晋之后高官的殊荣)。
高考文言文挖空教师版(含答案)
高考全国一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含答案)贾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名谊(名是供长辈呼唤;字,又称“表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洛阳人也(句式:判断句)年十八以(因为。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能诵诗属(zhǔ,连缀。
见《张衡传》“衡少善属文”)书闻(闻名,出名。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于郡中(句式:状语后置句)吴廷尉为河南守(即太守,是郡守的尊称,古代一种地方官职,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长官。
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吏)闻(听说。
见《荆轲刺秦王》“乃今得闻教”)其秀才(指才能优异。
见《陈情表》中“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召(招呼。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悉召群臣议”)置(安放。
见《逍遥游》“置杯焉则胶”)门下(在某人的门庭之下)甚幸爱(欣赏)孝文皇帝(孝文皇帝是汉文帝的谥号。
谥号是对古代君主、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后妃等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指为官的政绩)为天下第一,故(从前。
见《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位厨”)与李斯同邑(旧指县,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而常(通“尝”,曾经)学事(为……做事)焉(代词,代李斯),乃征(征召,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见《张衡传》“征拜尚书”)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很。
见《过小孤山大孤山》“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省略句,应为“以(之)为”)博士(是学官名,秦汉时是指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是时(这个时候。
见《荆轲刺秦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都。
见《赤壁赋》“肴核既尽”)为之对(应答),人人各如(好像。
见《赤壁赋》“如怨如慕”)其意所欲出。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学生版
职 ),虽欲牵黄犬(悠闲的日子),复可得(能够)乎!若挟(挟持)天保许昌,杖(通“仗”,凭借)大威(皇帝的威势)以羽檄(紧急文书)征四方兵,孰(谁)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刑场),岂不痛(痛心)哉!”爽懦(懦弱)惑(心疑不定)不能用(听取),遂(最终)委身受戮。
芝坐(因…犯罪)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争辩是非),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帝王登基),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践行正道),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七十岁,古人一般七十岁辞官家居),告老(辞官)逊位(放弃职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允许在家门口放上木头架子,遮挡人马,这是魏晋之后高官的殊荣)。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友穆)而不同(结党),服事(从事公职)华发(白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赗赠有加,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翻译:鲁芝,字世英,扶风郿地人。
世代有名望德行,是西州的豪门大族,鲁芝的父亲被郭泛杀害,他在很小的时候就颠沛流离,在十七岁那年,才移居到雍州,他沉溺于思考古代的典籍。
郡举荐他为上计吏,州征聘他为別驾。
魏国车骑将军郭淮担任雍州刺史,很敬慕器重他。
鲁芝被举荐为孝廉,又被授予郎中的官职。
后来,他又被授予骑都尉、参军事、代理安南太守,又升迁为尚书郎。
曹真外出监管关西事务,同时参与大司马军事。
曹真死了,司马懿代替他,(司马懿)于是引荐鲁芝参与骠骑军事,转任天水太守。
天水郡和蜀国相邻,多次遭受侵扰和掠夺,人口减少,盗贼横行,鲁芝全力守卫,重新修建城池,多年后天水郡又恢复旧貌。
鲁芝升迁做广平太守。
天水的各族百姓都仰慕他的德行,老老少少一起奔赴朝廷献上请愿书,乞求留下鲁芝。
高三语文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
高三语文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018全国一卷鲁芝传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世有名德(名望与德行),为西州豪族(豪门大族)。
父为郭汜所害(被动句),芝襁褓(婴儿时期)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专心致志于思索)坟籍(古代典籍)。
郡举(推选)上计吏(向国家汇报情况的地方官),州辟(选聘)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除(任命)郎中。
后拜(授予官职)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诸侯去世),宣帝代焉,乃引(推举)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重新)造(建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回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少数民族)夏(内地人民)慕(仰慕)德,老幼赴阙(借指京城)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正直的言论)嘉谋,爽弗能纳(采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进攻)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因为)罪见(表被动)黜(罢免官职),虽欲牵黄犬(悠闲的日子),复可得(能够)乎!若挟(挟持)天保许昌,杖(通“仗”,凭借)大威(皇帝的威势)以羽檄(紧急文书)征四方兵,孰(谁)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刑场),岂不痛(痛心)哉!”爽懦(懦弱)惑(心疑不定)不能用(听取),遂(最终)委身受戮。
芝坐(因…犯罪)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争辩是非),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帝王登基),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践行正道),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七十岁,古人一般七十岁辞官家居),告老(辞官)逊位(放弃职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允许在家门口放上木头架子,遮挡人马,这是魏晋之后高官的殊荣)。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
微训练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第2段)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答案①闻(学识)②志(记)③明(明晓)④娴(熟练,熟悉)⑤图议(谋划计议)⑥接遇(接待)⑦列(朝列,班列)⑧害(嫉妒)⑨造为(制定)⑩宪令(国家法令)⑪属(撰写)⑫夺(强取为己有)⑬与(同意)⑭谗(谗毁)⑮伐(自夸,炫耀)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②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答案①离忧(遭遇忧患,“离”同“罹”,遭受)②倦极(疲倦困苦)③惨怛(忧伤,悲痛)④间(离间)⑤淫(过度,无节制)⑥明(阐明)⑦条贯(条理)⑧毕(全部)⑨获(辱,被辱)⑩滋(黑)⑪皭(清白、洁净)⑫滓(污染)⑬推(推赞,推许)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高考语文2019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含答案)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018全国一卷鲁芝传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世有名德(名望与德行),为西州豪族(豪门大族)。
父为郭汜所害(被动句),芝襁褓(婴儿时期)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专心致志于思索)坟籍(古代典籍)。
郡举(推选)上计吏(向国家汇报情况的地方官),州辟(选聘)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除(任命)郎中。
后拜(授予官职)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诸侯去世),宣帝代焉,乃引(推举)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重新)造(建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回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少数民族)夏(内地人民)慕(仰慕)德,老幼赴阙(借指京城)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正直的言论)嘉谋,爽弗能纳(采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进攻)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因为)罪见(表被动)黜(罢免官职),虽欲牵黄犬(悠闲的日子),复可得(能够)乎!若挟(挟持)天保许昌,杖(通“仗”,凭借)大威(皇帝的威势)以羽檄(紧急文书)征四方兵,孰(谁)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刑场),岂不痛(痛心)哉!”爽懦(懦弱)惑(心疑不定)不能用(听取),遂(最终)委身受戮。
芝坐(因…犯罪)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争辩是非),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帝王登基),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践行正道),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七十岁,古人一般七十岁辞官家居),告老(辞官)逊位(放弃职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允许在家门口放上木头架子,遮挡人马,这是魏晋之后高官的殊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遮挡人马,这是魏晋之后高官的殊荣)。羊祜为车骑将军,乃 以位让芝,曰: “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 友穆 )而不 同( 结党),服事( 从事公职)华发( 白发), 以礼终始 (始终在尽为臣之礼),未蒙此选(尚且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 臣更越( 却超越了他(坐这么高的位子) )之,何以塞( 满 足)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敬重)如是。泰始九 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赗赠(feng,因协办丧事而赠送 礼物)有加,谥曰贞, 赐茔田百亩。
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
任 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10. 第一步找到常用语句首的副词“遂、俄而”,前面断开;第二步找到主语“芝、 宣帝”,前面断开;第三部,根据结构,转折关系“而”前面断开,根据对仗句式 “口不讼直”和“志不苟免”中间断开。
高三复习班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挖空训练 ——2018 全国卷 1《晋书.鲁芝传》
导学设计:洪 容
1. 积累文中“起”“转”“以”“素” “当”“引”“坐” 等重要词语的
导 意义。
2.识. 学
3. 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目
4. 掌握文言文断句方法。
标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 名望与德行 ),为 西州豪族 ( 豪门大族 )。父为郭汜所害(被动句 ),芝襁 褓( 婴儿时期 )流离, 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 专心致 志于思索 )坟籍(古代典籍 )。郡 举( 推选 )上计吏(向 国家汇报情况的地方官 ),州辟( 选聘 )别驾( 官职 )。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 被推举为孝 廉 ),除( 授予官职,任命)郎中。后拜(授予官职 )骑都 尉、参军事、行( 做 )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 文 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 诸侯去世 ), 宣帝代焉,乃引( 推 举)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 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 重新 )造( 建造) 城 本 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恢复 )。迁广平太守。天水夷( 少数 民族) 夏( 内地人民 )慕( 仰慕 )德,老幼赴阙( 借指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1)以:凭借;出征:出兵征讨;以为:作为;先驱:先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 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完
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 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成 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
1
梳 京城)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 屡有谠言(正直的言论)嘉谋(深远的谋略), 爽弗能纳( 采 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 进攻)门斩关, 驰出
理 赴爽,劝爽曰: “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 因为)罪见( 表 被动 ) 黜( 罢免官职),虽欲牵黄犬(休闲的日子),复可 得( 能够 )乎! 若挟(挟持 )天子保许昌,杖(通“仗” , 凭借)大威( 皇帝的威势 ) 以羽檄( 紧急文书 )征四方兵, 孰( 谁 )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刑场),岂不痛(痛 心 )哉!”爽懦( 懦弱 )惑( 心疑不定 )不能用( 听取 ), 遂( 最终)委身受戮。芝坐( 因....犯罪 )爽下狱( 关 进监狱),当( 判罪 )死, 而口不讼直(争辩是非 ),志 不苟免( 苟且免于损害)。宣帝嘉( 赞许 )之,赦而不诛, 俄而起(起用)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 凭借 )寿春叛(反 叛),魏帝出征(出兵征讨)。芝率荆州文武( 文武官员 ) 以为( 作为 )先驱( 先锋)。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 帝践阼(帝王登基),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五等官爵的第 二等)。 帝以( 因为 )芝清忠(清廉正直 )履正( 践行 正道),素( 向来,一向)无居宅,使军兵为作( 建造)屋 五十间(定语后置)。芝以年及悬车(七十岁,古人一般七十 岁辞官家居 ),告老( 辞官)逊 位( 放弃职位 ),章表十 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 特殊的地位),给吏卒(御 赐随行吏卒及车马), 门施行马(允许在家门口放上木头架子,
务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3
B. “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 “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 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11. 对于文化常识,应该熟记,注意容易设错点,本题中“践阼”原指“踏入古代 庙堂前台阶”错,应是“踏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阼阶上为主位。同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不符合原文,也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