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3.2《金属材料》word教案
2024《金属材料》说课稿范文
2024《金属材料》说课稿范文《金属材料》是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部分,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金属的基本性质、结构和特点,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金属有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金属材料》是高中物理必修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一部分,属于第三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基本差异以及金属的晶体结构和导电性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进一步了解金属材料的重要内容,也是与材料科学密切相关的知识点。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金属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掌握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主要特征。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判断金属材料的性质。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材料科学发展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金属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判断金属材料的性质。
难点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有: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和问题导向法。
学法是: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和归纳总结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实验器材、实验材料和多媒体资料等教具,以便更好地进行实验和展示教学素材。
同时,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金属材料的例子,以便进行观察和分析。
四、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我将通过一个故事来引入新课。
故事中有一个工程师需要设计一个坚固耐用的金属结构,他面临着如何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的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我将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讲解基本知识在引入部分之后,我将讲解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金属的晶体结构和导电性等。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加深学生对金属特性的理解。
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的教案
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的教案
目标:了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掌握金属材料的特点和分类。
一、引入问题:你身边有哪些金属制品?金属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内容:
1. 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硬度等性质。
2. 金属的应用: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金属材料的分类:常见的金属元素和合金,如铁、铜、铝等。
三、学习方法:
1. 观察金属制品,了解金属的特点;
2. 实验验证金属的性质,比如金属导电性的实验;
3. 分组研究一个金属元素,了解其性质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 教师讲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并举例说明。
3. 实验操作:进行金属导电性实验,观察结果并总结。
4. 小组讨论:分组研究一个金属元素,了解其性质和应用。
5. 总结:学生总结金属的特点和应用,进行讨论。
五、复习和作业:
1. 复习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2. 完成金属材料的分类练习。
六、指导建议: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操作等方式,加深对金属材料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化学高中金属材料教案
化学高中金属材料教案
主题:金属材料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一、导入
介绍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基本概念
1. 金属的性质:电导率高、导热率高、延展性好、硬度大等。
2. 金属离子的结构和性质。
3.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三、金属的制备方法
1. 金属的提炼:介绍熔融还原法、电解法等制备金属的方法。
2. 金属的精炼:介绍物理精炼和化学精炼的方法。
四、金属的应用技术
1. 金属材料在建筑、交通、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应用。
2. 金属材料的制作工艺和加工技术。
五、实验教学
设计与金属材料相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金属的一些基本特性和应用。
六、课堂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和想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七、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理解和掌握。
八、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鼓励学生深入了解金属材料。
高中化学金属治炼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金属治炼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金属的提取和制备方法;
2. 掌握重要金属铁、铝的提取和制备过程;
3. 理解金属在提取和炼制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金属的提取与制备方法;
2. 铁、铝的提取与制备过程。
三、教学内容
1. 金属的提取方法:火法提取、电解提取、水化学方法等;
2. 铁的提取和制备过程;
3. 铝的提取和制备过程。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金属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习金属的提取方法及铁、铝的提取与制备过程,了解化学反应过程;
3. 展示实验:观察铁的提取实验过程;
4. 讨论:与学生讨论金属提取方法的优缺点;
5. 总结:总结本课内容并布置下节课作业。
五、作业
1. 完成金属提取与制备相关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实验材料。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解金属的提取和制备方法,并通过实验展示了铁的提取过程,让学生对金属的提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高中化学金属元素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金属元素讲解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
2. 掌握金属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和化学性质。
3. 熟悉金属元素的常见用途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金属元素的电子结构。
2. 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金属元素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理解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
2. 掌握金属元素的合金制备和特性。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设备和化学品。
教学步骤:
Step 1:引入
通过展示金属元素的图片和化学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金属元素的兴趣。
Step 2: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
介绍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导电性、热传导性等基本性质,并通过实验展示金属的导电性和塑性。
Step 3:金属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和化学性质
讲解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介绍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反应特点。
Step 4:金属元素的应用
通过案例介绍金属元素的常见用途,如铁的制造、铝的生产和金的应用等。
Step 5: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概括金属元素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金属元素的世界。
教学延伸:
1. 分组讨论金属元素的应用和特性。
2. 实验探究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观察金属元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提高他们对金属元素的认识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和求知欲。
高中化学教案金属材料
高中化学教案金属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 掌握金属材料的常见使用和加工方法;3. 能够区分不同金属材料之间的差异。
教学内容:1. 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 金属材料的常见使用和加工方法;3. 不同金属材料之间的比较和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PPT;2. 实验仪器:金属样品、氧化铁、砂纸等;3. 实验操作指导书;4. 板书和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金属的日常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讲解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0分钟)1. 介绍金属的基本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韧性等;2. 分类讲解不同金属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如铜、铁、铝等。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指导书的步骤进行金属材料的实验操作;2. 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四、讲解金属加工方法(20分钟)1. 讲解金属的冷加工和热加工方法;2. 分析金属材料的加工技术及其应用领域。
五、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讨论不同金属材料的优缺点及使用方法。
六、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七、课后拓展(10分钟)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金属材料的知识和发展趋势。
教学反馈方式:1.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检查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学生实验报告评分,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掌握金属材料的常见使用和加工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2高中《金属材料》word教案
课题 2金属资料● 掌握炼铁、炼钢、电解法制铝的原理。
● 认识金属腐化和防备的有关知识。
● 能举例说明金属资料的特色。
● 举例说明用化学方法进行金属资料表面办理的原理。
〔知识梳理〕1.炼铁的原理是利用氧化复原反响,在高温下,,原料是、、、,产生复原剂的反响是、,炼铁的反响是,造渣的反响是、,高炉煤气的成分是。
2.炼钢的原理是,原料是。
写出炼钢过程发生主要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3.电解铝的原料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 2O3),提纯 Al 2 O3的方法是:将铝土矿溶解在NaOH 溶液,而后往溶液中通入过度的二氧化碳,过滤,灼烧,即得Al 2O3,写出上述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4.冰晶石的化学式为,在电解三氧化铝时,加入冰晶石的作用是,电解 Al 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时,阳极产生氧气,碳块要耗费,所以要准时增补碳块。
5.金属的化学腐化是指;金属的电化学腐化是指。
6.钢铁发生电化学腐化,主要原由是因为钢铁制品与其接触的电解质溶液组成很多微型的,铁往常作为极,电子发生反响而被腐化,其电极反响为。
钢铁在大气中的腐化往常为腐化,其阴极反响式为。
若电解质溶液酸性较强,则发生的是腐化,其电极反响式为。
7.电镀是一种特别的电解,在电镀时,作阴极,作电解质溶液,电镀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源的极,电极反响式为。
作阳极,。
如在一把小刀上镀锌,小刀接电〔方法导引〕1.炼铁和炼钢的主要差别由铁矿石冶炼成铁,再由铁冶炼成钢,这是冶炼钢铁的必经过程。
因为炼铁和炼钢的任务不一样,所以采纳的原料、利用的化学原理、冶炼设施等也各不同样。
现比较以下:冶炼 生铁 钢 原料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生铁、氧气、生石灰原理 用复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复原出来 用氧化剂在高温下把生铁中的杂质氧化除掉 设施 高炉氧气顶吹转炉化学 复原剂生成 ( 炉腹 )高温反响高温高温碳被氧化 C+O 2 COCO 2+O 2CO 2CO 2 +C2CO铁被氧化 2Fe+O 2高温铁的复原 (炉身 )2FeO高温高温Fe 2 O 3 +3CO 2 2Fe+3CO脱碳 FeO+CCO+Fe炉渣形成 (炉腰 )脱硫 FeS+CaO高温高温FeO+CaSCaO+CO 2↑CaCO 3脱氧2FeO+Si高温高温2Fe+SiO 2CaO+SiO 2CaSiO 3产品 生铁;含有许多的碳及硫、磷、硅等 钢;含碳量 0. 03~ 2%,留有部分硅锰尾气高炉煤气( CO 、CO 2、N 2 等)棕色烟气( Fe 2O 3 尘粒及 CO )[⑴炼铁中,为何不用焦炭直接复原氧化铁?碳有复原性,在高温条件下,能把铁从它的氧化物中复原出来。
高中化学选修2教案-3.2 金属材料4-人教版
第二节金属材料开发利用金属矿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合金组成。
(2)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总结归纳几种典型合金的分类、特性及用途。(2)通过复习金属制备的相关知识,总结常见金属冶炼的方法。
5.了解适用于不金属的冶炼方法
设问
1.金属材料指的是什么?黑色金属材料有哪些?有色金属材料有哪些?
2.什么是合金?
3.合金的性能与纯金属相比有什么不同?
4.为什么合金具有这些优良的物理性能?
思考,回答问题
设问
1.给铁合金分类,总结其特点。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不同铁合金的用途。
2.给铝合金分类,总结其特点、用途。
(2)不法分子有时用铜锌合金制成假金币行骗。下列方法中能有效鉴别其真假的是()
A.观察颜色B.查看图案
C.用手掂量轻重D.滴一滴硝酸在币的表面,观察现象
2.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C.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2.学生在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优质提问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
展标
1.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了解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3.了解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高中化学有机金属材料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金属材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有机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有机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 能够分析有机金属材料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机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有机金属材料的定义和特点;
2. 有机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3. 有机金属材料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机理。
三、教学过程:
1. 知识导入:
介绍有机金属材料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并与传统金属材料的区别进行对比。
2. 学习内容:
(1)有机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有机金属聚合物的制备等;(2)有机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例如有机金属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3)有机金属材料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机理:探讨有机金属材料的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
点及其在反应中的表现。
3. 实验演示:
进行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实验,展示有机金属材料在实验室中的制备过程。
4. 知识巩固:
设计有机金属材料的应用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具体情境进行分析和思考。
5. 课堂讨论:
就有机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有机金属材料在
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6. 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中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有机金属材料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四、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有机金属材料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2教案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一、教材分析和建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材料,其中,金属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根据元素周期表,金属元素的种类远远超过非金属元素,不同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合金(如铁及其合金)可以提供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多种性能的材料。
除了少数金属外,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这是由于金属元素的活泼性决定的。
获取金属材料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分布、勘探和开发,二是开发的成本。
金属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呈分散的趋势,使得回收与提炼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要从矿石中获得某种金属,使呈化合态形式的金属元素转化为游离态单质,往往要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冶金工业是一个高能耗的工业,其间所产生的矿渣、炉气、粉尘以及生产噪音等又使得它们成为潜在的污染源。
教学建议如下:1. 对于学生来说,金属化学冶炼的基本原理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最基本的核心概念。
为了实现金属由化合物还原为单质这一过程,应该根据金属的活动性不同,采用不同的还原剂或还原手段,这是金属化学冶炼的基本原理。
例如,一般的高温碳还原法可用于冶炼中等活泼的金属(如铁、锌、锡等),置换反应不仅可用于冶炼铜、银,还可用于提炼稀土金属;电解法是目前人类生产中掌握和使用的一种最强的氧化还原手段,可以用于冶炼活泼金属(如钠、钾、铝、镁等)。
抓住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对如何获得和使用金属材料就从化学角度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
2. 教科书中,仅以钢铁和铝的冶炼为例介绍了金属化学冶炼原理和过程。
对于钢铁冶炼(火法冶炼),重点在于揭示生铁冶炼与炼钢原理的区别,指出作为合金的钢铁材料在冶炼方法、使用性能等方面比生铁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对于铝的冶炼(湿法冶金和电冶金的结合),则可以通过展示铝的生产流程,重点讨论其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即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以及电解氧化铝的反应。
3. 金属的腐蚀和防止是金属材料使用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自发进行的原电池反应是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揭示金属腐蚀的本质,即金属与其接触的其他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受到损害,由此帮助学生归纳和理解金属防腐的思路和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金属材料》
,根据其化
学成分可分为
和
。不锈钢在空气中
比较稳定,不易生锈,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其合金元素
主要是
。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成分金属低 B . 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钢 C . 生铁的含碳量为0.03%~2% D . 碳素钢可根据含碳量不同,分为低碳钢、中碳钢 和高碳钢
A. 镁铝合金不易生锈 B. 镁铝合金导电性好
C. 镁铝合金密度小
D.镁铝合金强度高
课堂练习答案 1.钢、碳素钢、合金钢 、铬和镍
2. D 3.D 4.B
课堂小结
1. 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2. 铁合金的分类和性质
3. 铝和铝合金的性质
生铁 钢
铝单质及氧化铝 铝合金
与酸溶液反应 与碱溶液反应
地壳中的元素分布
二、铝和铝合金
(一)铝及其化合物 1. 与酸溶液反应 Al2O3 + 6HCl Al2O3 + 6H+ 2Al + 6HCl 2Al + 6H+
2AlCl3 + 3H2O 2Al3+ + 3H2O 2AlCl3 + 3H2 ↑
2Al3+ + 3H2 ↑
二、铝和铝合金
(一)铝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金属材料》
生 活 中 的 金 属 材 料
金属材料的发展 铜器
铁器
铝器
新型合金
尧舜禹时代
西周
19世纪末期
21世纪
【知识回顾】
金属材料
纯金属
合金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 (常用)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
高中化学无机金属材料教案
高中化学无机金属材料教案
主题:无机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 掌握无机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和性质。
2. 了解无机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释无机金属材料的化学反应。
教学重点:
1. 无机金属材料的特性和性质。
2. 无机金属材料的应用。
3. 无机金属材料的化学反应。
教学难点:
1. 无机金属材料的复杂结构和性质。
2. 无机金属材料的化学反应机制。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器材和试剂。
2. 课件和教学资料。
3. 学生参与的实验项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入无机金属材料的主题,让学生思考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授(20分钟)
1. 介绍无机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和性质。
2. 分析无机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3. 探讨无机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验操作(30分钟)
1. 结晶化学实验:观察金属反应生成晶体的过程。
2. 金属化合物实验:观察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化合生成化合物的反应。
四、讨论(10分钟)
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金属材料的化学反应和结构特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无机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
六、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无机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3.2《金属材料》word教案
金属资料一、教材解析和建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必然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资料,其中,金属资料的使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依照元素周期表,金属元素的种类远远高出非金属元素,不同样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合金(如铁及其合金)可以供应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多种性能的资料。
除了少许金属外,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这是由于金属元素的爽朗性决定的。
获得金属资料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分布、勘探和开发,二是开发的成本。
金属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呈分其他趋势,使得回收与提炼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要从矿石中获得某种金属,使呈化合态形式的金属元素转变为游离态单质,经常要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需要耗资大量的能量,因此,冶金工业是一个高能耗的工业,此间所产生的矿渣、炉气、粉尘以及生产噪音等又使得它们成为潜藏的污染源。
授课建议以下:1.对于学生来说,金属化学冶炼的基根源理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最基本的核心看法。
为了实现金属由化合物还原为单质这一过程,应该依照金属的活动性不同样,采用不同样的还原剂或还原手段,这是金属化学冶炼的基根源理。
比方,一般的高温碳还原法可用于冶炼中等爽朗的金属(如铁、锌、锡等),置换反应不但可用于冶炼铜、银,还可用于提炼稀土金属;电解法是当先人类生产中掌握和使用的一种最强的氧化还原手段,可以用于冶炼爽朗金属(如钠、钾、铝、镁等)。
抓住这些基本看法和原理,学生对如何获得和使用金属资料就从化学角度有了一个基本的掌握。
2.教科书中,仅以钢铁和铝的冶炼为例介绍了金属化学冶炼原理和过程。
对于钢铁冶炼(火法冶炼),重点在于揭穿生铁冶炼与炼钢原理的差异,指出作为合金的钢铁资料在冶炼方法、使用性能等方面比生铁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对于铝的冶炼(湿法冶金和电冶金的结合),则可以经过显现铝的生产流程,重点谈论其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即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以及电解氧化铝的反应。
3.金属的腐化和防范是金属资料使用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自觉进行的原电池反应是金属腐化的主要原因,揭穿金属腐化的本质,即金属与其接触的其他物质在必然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碰到损害,由此帮助学生归纳和理解金属防腐的思路和方法。
高中化学教案选修二3.2金属材料教案1
山西省运城高中化学金属材料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金属材料的特点,了解有关的生产原理。
2、举例说明用化学方法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原理.3、讨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材料的要求,认识化学对材料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4、收集我国现代材料研究和材料工业发展情况的资料,认识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有关炼铁、钢及铝的冶炼化学原理;了解金属防腐蚀的一般方法和原理.探究建议:1、就近参观金属材料的生产、加工企业(或者观看有关影像),收集有关资料,撰写有关科学小品。
2、实验:电路板的化学刻蚀。
3、观看影像或参观:金属的电镀等。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在炼钢结束时,常在钢水中加一些硅铁、锰铁,其目的是A。
除氧化 B.还原氧化铁C。
除硫磷D。
除去过量的氧化亚铁2.下列生产工业①制生石灰②制水泥③制普通玻璃④炼铁⑤炼钢⑥制漂白粉⑦硬水软化,其生产原料中直接使用石灰石的是A。
只有①③⑦B。
只有②④⑤ C.只有①④⑥ D.只有①②③④3。
下列有关炼铁和炼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炼铁是铁矿石被还原的过程 B.炼钢是生铁被氧化的过程C.炼铁高炉中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除去脉石.D。
炼钢转炉中加入的生石灰是造渣剂.4、下列有关化工生产的主要设备及尾气的主要成分完全正确的是A.炼铁-电炉—CO、CO2、N2 B.氨气-氧化炉—N2、H2 C.炼钢—转炉—Fe2O3、CO D.硫酸—合成塔—SO2、SO35。
电解熔融氧化铝时,如果阴极析出9g铝,那么理论上有几摩尔电子发生了转移A.3mol B。
1mol C。
0。
1mol D.2mol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自然界的金属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在冶炼铁的反应中CO 是还原剂C。
我国的钨、钼、钛、稀土金属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D.在动植物体内都不含金属元素7.下列各种方法中,适用于炼制相应金属的是A.加热氧化钙B.电解熔融氯化钠C.CaO与Al粉共热D.用碳还原氧化铜二、填空题8.用足量的CO还原14g铁的氧化物的混和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沉淀25克,则这种混和物可能是,在这些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是.①FeO、Fe2O3 ②FeO、Fe3O4 ③Fe2O3、Fe3O49。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金属材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金属材料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了解合金的含义及特性。
2.认识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3.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能利用金属的性质、正确选用金属材料,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素养水平。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铁合金1.合金(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性质: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
①硬度: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成分金属。
②熔点:合金的熔点多数低于成分金属。
2.铁合金铁碳合金⎩⎪⎨⎪⎧生铁钢合金钢,常见的是不锈钢知识点二铝和铝合金1.铝与氧化铝的化学性质(1)Al与O2的反应:4Al+3O2===2Al2O3。
(2)Al与盐酸的反应(实验3-4)2Al+6HCl===2AlCl3+3H2↑。
Al2O3与盐酸的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3)Al与NaOH溶液的反应(实验3-5)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Al 2O 3与NaOH 溶液的反应 Al 2O 3+2NaOH===2NaAlO 2+H 2O 。
2.两性氧化物像Al 2O 3这类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3.铝合金向铝中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如Cu 、Mg 、Si 、Mn 、Zn 及稀土元素等,可制成铝合金,例如硬铝。
知识点三 新型合金新型合金⎩⎪⎨⎪⎧储氢合金⎩⎪⎨⎪⎧Ti -Fe 合金La -Ni 合金钛合金耐热合金形状记忆合金知识点四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1)已知物质的质量m :n =mM(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V :n =V V m(3)已知物质的粒子数N :n =N N A(4)已知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c :n =cV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微判断(1)合金一定是不同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化合物。
高中化学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3.2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高二化学教案
【第2课时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之小船创作课前自主预习一、硅1.物理性质 晶体硅是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
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2.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只能与氟气(F 2)、氢氟酸(HF)和强碱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Si +2F 2===SiF 4,Si +4HF===SiF 4↑+2H 2↑,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2)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硅能与一些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Si +2Cl 2=====高温SiCl 4,Si +O 2=====△SiO 2,Si +C=====高温SiC 。
3.工业制法(1)制粗硅:SiO 2+2C=====高温Si(粗)+2CO↑;(2)粗硅提纯:Si +3HCl =====300 ℃SiHCl 3+H 2,SiHCl 3+H 2=====1 100 ℃Si +3HCl 。
4.用途(1)用做半导体材料,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等半导体器件。
(2)制合金,如含硅4%的钢可制成变压器的铁芯,含硅15%的钢可制造耐酸设备等。
(3)制造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二、二氧化硅1.硅元素的存在(1)存在在地壳中硅的含量为26.3%,仅次于氧;主要以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因为硅是一种亲氧元素。
(2)原子结构硅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有4个电子,反应中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能形成+4价的化合物。
2.二氧化硅(1)存在SiO 2的存在形态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结晶的二氧化硅。
(2)结构SiO2晶体是由Si和O按原子数之比为12的比例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
每个硅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每个O周围结合2个Si原子。
(3)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溶解性:不溶于水。
(4)化学性质(5)用途①沙子是基本的建筑材料。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2019版第三章第二节《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几种重要金属合金,阐述了其性质。
第二部分则叙述了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及其性能,认识金属材料的分类方法2.了解合金的制作方法,明确合金可以通过加热金属、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时获得,并能列举出合金相较于纯金属的更加优越的性能。
3.了解铝合金和新型合金的用途,认识到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金属与合金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思维方法。
2.通过对合金数据与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合金应用方向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合金的价值。
2.了解到性质决定用途的物质本质,且使学生明确在实际生活中各种合金的选用。
3.通过对合金的分析,让学生拓展唯物观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绝对纯净的不存在。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包容他人,并严格要求刺激,达成立德树人理念的贯彻。
4.通过教学引导和实验教学的进行,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重点:1.常见合金的认识2.金属涉及到的一些反应3.物质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学难点:物质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教学流程:1.教学导入师:同学们知道合金是什么吗,我们生活中有存在哪些合金呢?(铝合金门窗、不锈钢餐具)师:这些合金相比较于我们常见的纯金属材料来说有什么不同呢?(不锈钢的耐腐蚀,铝合金具有较强的韧性)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那么同学们接下来请看黑板仔细阅读,分析一下合金是什么。
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可以认识到集中较为常用的合金构成。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化问题的提出,就引出了本课相关于合金的教学内容。
而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学生的注意力也就得到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第三章 第二节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导学案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教学设计第二节金属材料第一课时铁合金铝和铝合金教学思路问题线活动线任务类型关键能力培养指向核心素养培养意图生活中的眼镜介绍,1.你希望你的眼镜架有什么性能?学生思考并回答。
观察体验证据推理。
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各种证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文献查询)进行推理的能力和意识。
1.眼镜架选什么材料更好?2.合金为什么比纯金属更坚硬?驱动学生思考它们微观结构的差异。
学生结合铁、铝等金属性能思考回答。
观察体验证据推理。
观察微观认知模型。
化学方法和分析能力。
宏观辨识到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培养。
从眼镜架材料看人类对材料的认识、改造和使用问题2:你认为哪种材料更适合作为眼镜架?问题1:你希望你的眼镜架有什么性能?问题3:阅读教材,小组讨论选择适宜作眼镜架的材料?问题4:铝合金为何耐腐蚀?能否耐强酸、强碱腐蚀?问题5:了解还有哪些新型合金?问题6:设想未来的眼镜架还可能使用哪些材料?从眼镜架材料看人类对材料的认识、改造和使用第三章第二节金属材料【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中常见合金的认识经验,阅读教材中合金的结构介绍,了解合金的概念,并能联系纯金属和合金的微观结构解释二者性能的差异。
2.以铁合金为例,能从元素组成上对合金进行分类,并认识不同类型金属材料组成、性能与应用的联系,强化结构决定性能、性能决定用途的观念。
3.了解储氢合金、钛合金等新型合金,感受化学科学对创造更多新材料以满足人类生活需要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活动一:自主学习展示1.合金的概念和特性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熔合而成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性的物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等。
性能硬度硬度一般____________它的纯金属成分熔点熔点一般_______________它的成分金属与纯金属材料相比,合金具有优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合金的形成条件形成条件合金是金属在_________状态时相互混合形成的,熔化时的温度需达到成分金属中熔点_____________的金属的熔点,但又不能高__________成分金属中沸点__________的金属的沸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
一、教材分析和建议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材料,其中,金属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根据元素周期表,金属元素的种类远远超过非金属元素,不同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合金(如铁及其合金)可以提供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多种性能的材料。
除了少数金属外,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这是由于金属元素的活泼性决定的。
获取金属材料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分布、勘探和开发,二是开发的成本。
金属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呈分散的趋势,使得回收与提炼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要从矿石中获得某种金属,使呈化合态形式的金属元素转化为游离态单质,往往要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冶金工业是一个高能耗的工业,其间所产生的矿渣、炉气、粉尘以及生产噪音等又使得它们成为潜在的污染源。
教学建议如下:
1. 对于学生来说,金属化学冶炼的基本原理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最基本的核心概念。
为了实现金属由化合物还原为单质这一过程,应该根据金属的活动性不同,采用不同的还原剂或还原手段,这是金属化学冶炼的基本原理。
例如,一般的高温碳还原法可用于冶炼中等活泼的金属(如铁、锌、锡等),置换反应不仅可用于冶炼铜、银,还可用于提炼稀土金属;电解法是目前人类生产中掌握和使用的一种最强的氧化还原手段,可以用于冶炼活泼金属(如钠、钾、铝、镁等)。
抓住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对如何获得和使用金属材料就从化学角度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
2. 教科书中,仅以钢铁和铝的冶炼为例介绍了金属化学冶炼原理和过程。
对于钢铁冶炼(火法冶炼),重点在于揭示生铁冶炼与炼钢原理的区别,指出作为合金的钢铁材料在冶炼方法、使用性能等方面比生铁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对于铝的冶炼(湿法冶金和电冶金的结合),则可以通过展示铝的生产流程,重点讨论其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即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以及电解氧化铝的反应。
3. 金属的腐蚀和防止是金属材料使用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自发进行的原电池反应是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揭示金属腐蚀的本质,即金属与其接触的其他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受到损害,由此帮助学生归纳和理解金属防腐的思路和方法。
再通过一些具体实例,引导同学分析和讨论防止金属腐蚀的原理和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金属防腐方法的选择不仅是一科学问题,也是一技术问题,例如,金属腐蚀的防止必须考虑其中的经济成本。
同时,教科书中也指出金属腐蚀可以利用来进行金属材料的加工,从而对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既可以产生正面影响也可以产生负面影响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重点:金属冶炼的原理,金属腐蚀的原理和防腐方法。
教学难点:电解、电镀的原理。
二、活动建议
【实验3-2】
(1)电镀时最好使用新铁钉(如使用其他铁制品,应预先把镀件打磨光滑),经水洗、NaOH溶液除油、盐酸清洗等,然后用清水洗净后立即进行电镀。
(2)为了能调节电镀过程的电压和电流,建议在电路上串联一个可变电阻和一个电流表。
电镀时建议使用2 V电压,调节电流密度在2 A/dm2~3 A/dm2。
电流密度不宜太大,否则由于金属沉积速率太快,镀层不牢固也不光滑。
(3)在浓度约为1 mol/L CuSO
4
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浓氨水至溶液全部变为深蓝色的铜氨溶液。
此时把洗净的新铁钉放入,几秒钟后取出,没有铜析出。
(4)在室温下,用上述铜氨溶液做电镀液,通电10 s(通电时可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在铁钉表面可看到光亮的紫红色。
三、问题交流
【学与问】
1. 赤铁矿反应中,氧化铁为氧化剂,一氧化碳为还原剂。
2.
3. 提示:按照反应原理、生产中原料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三废的处理和能量的充分利用等方面考虑生铁冶炼中一些问题。
4. 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主要是高炉煤气,经除尘后可作为热风炉、加热炉和锅炉等的燃料。
废渣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等,可用作水泥和矿渣磷肥等的生产原料。
由耐火材料做成的高炉内衬一直处于高温状态,为延长高炉的使用寿命,必须用水在外部冷却,这时废热主要转化为热水加以利用。
【思考与交流1】
1. 参见化学必修2第82页。
2. 以氧化物形式存在的金属矿石可直接用还原剂还原,如生铁的冶炼;以碳酸盐形式存在的金属矿则可通过煅烧(在缺少空气条件下加热至高温但不使炉料熔化)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然后再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以硫化物形式存在的金属矿,由于低价硫的存在,所以,则先要焙烧(在有空气条件下加热至高温但不使炉料熔化)生成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然后再将金属氧化物还原。
参考资料:地壳中硅约占28%,氧约占47%,铁、铝、钙、钠、钾、镁等金属约占24%,其余的金属和非金属约占1%。
金属元素主要以氧化物、碳酸盐和
硫化物形式存在,如铝主要以铝土矿(Al
2O
3
),铜主要以黄铜矿(CuFeS
2
),铁主要
以赤铁矿(Fe
2O
3
)和菱铁矿(FeCO
3
),铅主要以方铅矿(PbS),汞主要以朱砂(HgS),
锌主要以红锌矿(ZnO)和闪锌矿(ZnS)等形式存在。
3. 在目前的金属材料生产中,火法冶金所占比例最大,钢铁及大多数有色金属主要靠这种方法生产。
湿法冶金对于低品位、成分复杂和难选矿的分离提取具有优越性。
两种方法比较,前者能耗较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后者设备、工艺简单、原料的综合回收率高、污染小。
参考资料:我国的湿法冶金技术可追溯到北宋时期的胆铜法生产铜,结合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尤其是在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方面的优势,湿法冶金应该大力发展。
在实际生产中,冶金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可以是两种或多种方法的联合使用,主要决定于所使用的原料种类及对产品的要求,也取决于技术经济条件,如工艺技术指标、设备装置、动力和燃料及试剂价格、市场经济等。
【思考与交流2】
此题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与化学有关的实事和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对所列数据的分析,可知质量为27 g的铝制饮料罐所含饮料的热能仅为生产27 g铝所消耗能量的1/3 000,而且回收铝制饮料罐得到铝与从铝土矿制铝相比,前者的能耗仅为后者的3%~5%。
显然,仅从能耗角度即可看出回收铝制品具有重大意义,回收金属资源的意义也不止如此。
【思考与交流3】
1. 图3-27中,汽车的表面涂覆,船体上锌块的阳极保护,不锈钢制餐具。
2. 金属腐蚀的本质在于金属因与接触金属的其他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受到损害,因此,金属的防护主要是从金属(如正确的选材、阴极保护、阳极保护、合金化)与接触金属的物质及两者相互反应的条件(如调整介质环境、金属镀层、涂层、加入缓蚀剂)等方面考虑。
实际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从多种防护方法中进行选择。
3. 铁桥的维护方法可能是费时、费事的,但同其他方法和措施(如建造一架新桥、选用涂覆以外的其他防腐方法)比较起来,可能更加经济和操作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