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汇总
生物化学练习及思考题问答题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练习及思考题问答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610c478e9951e79b892746.png)
答: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步骤包括 1.样品前处理、粗分级分离和纯化。根据蛋白质的 性质,蛋白超过滤 2)密度梯度离心:物质大小和密度不同,经密度梯度离心后,每种蛋白质颗粒沉
可逆抑制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结合,造成酶活性的暂时丧失,可用透析等 简单方法除去而使酶活性完全或部分恢复,称为可逆抑制。
可逆抑制作用包括竞争性、非竞争性、反竞争性抑制。如磺胺类药物对二氢 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
3、写出米氏方程,并说明什么是 Km 值及其意义。 米氏方程:
Vmax [S] V= Km + [S] Km 值本身的含义是: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Km 值的意义: ① 不同的酶具有不同 Km 值,它是酶的一个重要的特征物理常数。 Km 值只是在固定的底物,一定的温度和 pH 条件下,一定的缓冲体系中测定的,不 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 Km 值。 ② Km 值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程度: Km 值大表示亲和程度小,酶的催化活性低; Km 值小表示亲和程度大,酶的催化活性高。 ③、Km 可判断酶专一性和最适底物:Km 值最小的底物为最适底物。 ④、Km 帮助推断某一代谢反应的方向和途径。 ⑤、已知 Km,可计算出某一底物浓度时,其反应速率相当于 Vmax 的百分率。 ⑥、可用来确定测定酶活性时所需的底物浓度。
2、简述酶的作用机理。
(1)酶能够大幅度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数目增加,因此使反应大大 速度加快。 (2)酶之所以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可以用中间产物学说来解释—酶催化反应时,首先与 底物结合,生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 ES,然后 ES 再分解为产物和酶。由于 ES 的形成,改变 了原来的反应途径,使分子内部的化学键有稳定变成活化状态,因此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3)酶如何与底物形成 ES,可用诱导契合学说解释。当 E 和 S 接触时,E 在 S 的诱导下, 空间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使活性中心的活性基团重新排列定向,形成更适合与 S 结合的空 间结构,同时 S 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经变化后的 E 和 S 相互吻合,形成 ES。
大学 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
![大学 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cdacd4a58da0116c1749f5.png)
1 绪论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2.你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哪些内容与生物化学有关。
提示: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
3.说明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有哪些相似的规侓。
解答:生物大分子在元素组成上有相似的规侓性。
碳、氢、氧、氮、磷、硫等6种是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的主要组成元素。
碳原子具有特殊的成键性质,即碳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可使碳与自身形成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碳还可与氮、氧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
碳与被键合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的性质,使得碳骨架可形成线性、分支以及环状的多种多性的化合物。
特殊的成键性质适应了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需要。
氮、氧、硫、磷元素构成了生物分子碳骨架上的氨基(—NH 2)、羟基(—OH )、羰基(C O)、羧基(—COOH )、巯基(—SH )、磷酸基(—PO 4 )等功能基团。
这些功能基团因氮、硫和磷有着可变的氧化数及氮和氧有着较强的电负性而与生命物质的许多关键作用密切相关。
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
生物大分子均由相同类型的构件通过一定的共价键聚合成链状,其主链骨架呈现周期性重复。
构成蛋白质的构件是20种基本氨基酸。
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肽链具有方向性(N 端→C 端),蛋白质主链骨架呈“肽单位”重复;核酸的构件是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核酸链也具有方向性(5′、→3′ ),核酸的主链骨架呈“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重复;构成脂质的构件是甘油、脂肪酸和胆碱,其非极性烃长链也是一种重复结构;构成多糖的构件是单糖,单糖间通过糖苷键相连,淀粉、纤维素、糖原的糖链骨架均呈葡萄糖基的重复。
药学生物化学思考题及答案
![药学生物化学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be6c7f81c758f5f71f6705.png)
生物化学精品文档第一章糖的化学1.糖的概念及生物学作用概念: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聚合物和衍生物的总称。
生物学作用:1.是人和动物的主要能源物质。
淀粉、糖原、葡萄糖等2.具有结构功能。
纤维素、壳聚糖、粘多糖等3.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及功能。
戊糖、FDP、香菇多糖、猪苓多糖、肝素等2.糖的分类(单糖,寡糖,多糖)**掌握几种二糖中单糖成分,多糖种类糖的分类(根据含糖单位的数目)⏹单糖(monosaccharide):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
⏹寡糖(oligosaccharide): 由单糖缩合而成的短链结构(含2~6个单糖)。
⏹多糖(polysaccharide):由许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长链结构,分子量很大,均无甜味也无还原性。
二糖:两分子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
蔗糖(sucrose) G+F 麦芽糖(maltose)G+G 乳糖(lactose)G+Gal多糖:复合糖。
3. 多糖分类(来源分类)1.植物多糖:水溶性多糖:(如当归、枸杞、大黄、艾叶等)多糖。
水不溶性多糖:淀粉、纤维素等2.动物多糖:多为水溶性粘多糖。
肝素、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猪胎盘脂多糖等3.微生物多糖:香菇、茯苓、银耳等的多糖4.海洋生物多糖:甲壳素、螺旋藻多糖等。
6. 多糖提取方法分几类来进行?第一类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碱液。
主要是胶类,如木聚糖、半乳聚糖第二类易溶于温水,难溶于冷水的多糖。
第三类黏多糖的提取(组织中黏多糖与蛋白质共价结合)(1)碱液抽提法:(据糖肽键对碱不稳定) 软骨中提取软骨素即用此法。
(2)蛋白水解酶消化法:组织中释出粘多糖的方法(蛋白水解酶:木瓜蛋白酶及链霉蛋白酶) 。
**7. 多糖基本纯化方法有几种?原理?1.分级沉淀法:乙醇分级沉淀分离各种硫酸软骨素。
2.季铵盐络合法:表面活化剂与粘多糖聚阴离子形成络合物,水不溶(低离子强度)。
3.离子交换层析:利用pH及盐浓度梯度分离各种多糖。
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
![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d700f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1.png)
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篇一:生物化学课后答案】s=txt>第三章氨基酸提要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当ph接近1时,氨基酸的可解离基团全部质子化,当ph在13左右时,则全部去质子化。
在这中间的某一ph (因不同氨基酸而异),氨基酸以等电的兼性离子(h3n+chrcoo-)状态存在。
某一氨基酸处于净电荷为零的兼性离子状态时的介质ph 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表示。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紫外区有光吸收,这是紫外吸收法定量蛋白质的依据。
核磁共振(nmr)波谱技术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表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氨基酸分析分离方法主要是基于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极性大小。
常用方法有离子交换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hplc)等。
习题1.写出下列氨基酸的单字母和三字母的缩写符号: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氨、谷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
[见表3-1] 表3-1 氨基酸的简写符号名称三字母符号单字母符号名称丙氨酸(alanine) ala a 亮氨酸(leucine) 三字母符号单字母符号 leu lm 精氨酸(arginine) arg r 赖氨酸(lysine) lys k 天冬酰氨(asparagines) asn n 甲硫氨酸(蛋氨酸)(methionine) met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 asp dasn和/或asp asx b半胱氨酸(cysteine) cys c谷氨酰氨(glutamine) gln q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 egln和/或glu gls z甘氨酸(glycine) gly g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ro p 丝氨酸(serine) ser s 苏氨酸(threonine) thr t phe f 脯氨酸(praline)色氨酸(tryptophan)trp w组氨酸(histidine) his h 酪氨酸(tyrosine) tyr y异亮氨酸(isoleucine) ile i 缬氨酸(valine) val v解:ph = pka + lg20% pka = 10.53 (见表3-3,p133)ph = 10.53 + lg20% = 9.83解:ph = pka + lg2/3% pka = 4.25ph = 4.25 + 0.176 = 4.4264、计算下列物质0.3mol/l溶液的ph:(a)亮氨酸盐酸盐;(b)亮氨酸钠盐;(c)等电亮氨酸。
生物化学思考题标准答案
![生物化学思考题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5ba83225c52cc58bd6be84.png)
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篇一:生物化学课后答案】s=txt>第三章氨基酸提要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当ph接近1时,氨基酸的可解离基团全部质子化,当ph在13左右时,则全部去质子化。
在这中间的某一ph(因不同氨基酸而异),氨基酸以等电的兼性离子(h3n+chrcoo-)状态存在。
某一氨基酸处于净电荷为零的兼性离子状态时的介质ph 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表示。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紫外区有光吸收,这是紫外吸收法定量蛋白质的依据。
核磁共振(nmr)波谱技术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表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氨基酸分析分离方法主要是基于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极性大小。
常用方法有离子交换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hplc)等。
习题1.写出下列氨基酸的单字母和三字母的缩写符号: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氨、谷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
[见表3-1]表3-1氨基酸的简写符号名称三字母符号单字母符号名称丙氨酸(alanine)ala a亮氨酸(leucine) 三字母符号单字母符号leu lm 精氨酸(arginine) arg r 赖氨酸(lysine) lys k天冬酰氨(asparagines) asn n 甲硫氨酸(蛋氨酸)(methionine) met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 dasn和/或asp asx b半胱氨酸(cysteine) cys c谷氨酰氨(glutamine) glnq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 egln和/或glu gls z甘氨酸(glycine) glyg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ro p 丝氨酸(serine) ser s苏氨酸(threonine)thr t phef脯氨酸(praline)色氨酸(tryptophan)trp w组氨酸(histidine)his h 酪氨酸(tyrosine)tyry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 i缬氨酸(valine) val v解:ph = pka + lg20%pka =10.53(见表3-3,p133)ph=10.53+ lg20%= 9.83解:ph=pka+ lg2/3%pka= 4.25ph= 4.25 +0.176 = 4.4264、计算下列物质0.3mol/l溶液的ph:(a)亮氨酸盐酸盐;(b)亮氨酸钠盐;(c)等电亮氨酸。
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
![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8cdf0e03d8ce2f00662314.png)
1 绪论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2.你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哪些内容与生物化学有关。
提示: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
3.说明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有哪些相似的规侓。
解答:生物大分子在元素组成上有相似的规侓性。
碳、氢、氧、氮、磷、硫等6种是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的主要组成元素。
碳原子具有特殊的成键性质,即碳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可使碳与自身形成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碳还可与氮、氧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
碳与被键合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的性质,使得碳骨架可形成线性、分支以及环状的多种多性的化合物。
特殊的成键性质适应了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需要。
氮、氧、硫、磷元素构成了生物分子碳骨架上的氨基(—NH 2)、羟基(—OH )、羰基(C O)、羧基(—COOH )、巯基(—SH )、磷酸基(—PO 4 )等功能基团。
这些功能基团因氮、硫和磷有着可变的氧化数及氮和氧有着较强的电负性而与生命物质的许多关键作用密切相关。
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
生物大分子均由相同类型的构件通过一定的共价键聚合成链状,其主链骨架呈现周期性重复。
构成蛋白质的构件是20种基本氨基酸。
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肽链具有方向性(N 端→C 端),蛋白质主链骨架呈“肽单位”重复;核酸的构件是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核酸链也具有方向性(5′、→3′ ),核酸的主链骨架呈“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重复;构成脂质的构件是甘油、脂肪酸和胆碱,其非极性烃长链也是一种重复结构;构成多糖的构件是单糖,单糖间通过糖苷键相连,淀粉、纤维素、糖原的糖链骨架均呈葡萄糖基的重复。
生化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生化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5b302f4b73f242336c5f28.png)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小麦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实验的思考题要点:1、关于电极缓冲液能否回收再用的问题:从电极缓冲液的作用及电泳后其变化去分析。
电极缓冲液作用主要有两点:“导体”及在浓缩效应中提供慢离子。
据此:不能混合回收使用。
因为电泳之后,前后槽的缓冲液的成分和pH值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正极槽一侧掺入了Cl-,混合后的电极缓冲液中就有了Cl-,这将会破坏浓缩效应。
而在实际中:由于电极缓冲液使用量大,从经济效益和实验效果均衡考虑,一次电泳之后,负极槽一侧损失少量甘氨酸、pH值略有上升,但变化不大,若单独回收还用于负极,则应该可以保证浓缩效应所要求的慢离子的特点。
而正极一侧虽然掺入了Cl-,但若也单独回收还用于正极一侧,Cl-就不会影响浓缩效应。
这样,分槽回收分槽使用,再使用一两次应该是可以的。
或混合回收只用于正极槽,而负极槽使用新鲜配制的缓冲液,也是可以的。
当然,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变化大了效果当然就不能保证了,所以一般就是再使用一到两次。
2、40%蔗糖的作用由电泳槽回路的形成我们知道,负极的电极缓冲液与浓缩胶必须相连,这样样品槽完全浸没在缓冲液中,如何上样??而蔗糖的加入增加了样品的密度,方便上样,使样品不会对流扩散。
同时所形成的高渗透势环境对蛋白质的结构具有保护维持的作用。
所以电泳的样品缓冲液里都含有终浓度一般为20%的蔗糖或者甘油。
当然这两种物质的选择加入也不是随意的哦,这也是电泳发明过程中科研人员所曾经面临的一个难题,大家利用假期可以去寻古探幽,一定会得到很多极具启发性的发现的。
3、利用电泳技术获得好的实验结果的关键环节:凝胶浓度和交联度、缓冲体系、样品制备、电泳状态、检测手段。
生物化学思考题
![生物化学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9f6d0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d.png)
⽣物化学思考题——追梦⼈倾情整理1、简要写出丙酮酸为底物的五个不同的酶促反应。
2、根据糖代谢与脂类代谢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核苷三磷酸化合物在⽣物体的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答:ATP参与糖的分解和脂肪酸的合成;UTP参与多糖的合成;CTP参与磷脂的合成;GTP参与糖异⽣。
3、试从营养物质代谢的⾓度,解释为什么减肥者要减少糖类物质的摄⼊量?(写出有关的代谢途径及其细胞定位、主要反应、关键酶)因为糖能为脂肪(三脂酰⽢油)的合成提供原料,即糖能转变成脂肪。
(l)葡萄糖在胞液中经糖酵解途径分解⽣成丙酮酸,其关键酶有⼰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l、丙酮酸激酶。
(2)丙酮酸进⼊线粒体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下氧化脱羧成⼄酰CoA,后者与草酰⼄酸在柠檬酸合酶催化下⽣成柠檬酸,再经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出线粒体,在胞液中裂解为⼄酰CoA,后者作为合成脂酸的原料。
(3)胞液中的⼄酰CoA在⼄酰CoA羧化酶催化下⽣成丙⼆酸单酰CoA,再经脂酸合成酶系催化合成软脂酸。
(4)胞液中经糖酵解途径⽣成的磷酸⼆羟丙酮还原成α-磷酸⽢油,后者与脂酰CoA在脂酰转移酶催化下⽣成三脂酰⽢油(脂肪)。
由上可见,摄⼊⼤量糖类物质可转变为脂肪储存于脂肪组织,因此减肥者应减少糖类物质的摄⼊量。
4、为什么说脂肪酸的⽣物合成不是它的β-氧化的简单逆转?5、简述草酰⼄酸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
答:草酰⼄酸在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及糖异⽣代谢中起着⼗分重要的作⽤。
(1)草酰⼄酸是三羧酸循环中的起始物,糖氧化产⽣的⼄酰CoA必须⾸先与草酰⼄酸缩合成柠檬酸,才能彻底氧化。
(2)草酰⼄酸可作为糖异⽣的原料,经糖异⽣途径异⽣为糖。
(3)草酰⼄酸是丙酮酸,乳酸及⽣糖氨基酸等异⽣为糖时的中间产物,这些物质必须转变成草酰⼄酸后再异⽣为糖。
6、在糖代谢过程中⽣成的丙酮酸可进⼊哪些代谢途径?答:在糖代谢过程中⽣成的丙酮酸具有多条代谢途径(l)在供氧不⾜时,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接受NADH+H+的氢原⼦还原⽣成乳酸。
2022生化思考题详细答案解析(医学本科生适用)
![2022生化思考题详细答案解析(医学本科生适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3cfab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f.png)
生物化学思考题1、叙述L-α氨基酸结构特征,比较各种结构异同并分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结构特点:氨基酸是较酸分子的a-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直接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即当氨基酸的氨基与殁基连载同一个碳原子上,就成为a-氨基酸。
氨基酸中与竣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个氨基,这个碳原子上连的集团或原子都不一样,称手性碳原子,当一束偏振光通过它们时,光的偏振方向将被旋转,根据旋转的方向分为左旋和右旋即D系和L系,L-a-氨基酸再被骗争光照射时,光的偏正方向为左旋。
R为侧链,连接-COOH的碳为a-碳原子为不对称碳原子(除了甘氨酸)不同的氨基酸其R基团结构各异。
根据测链结构可分为:①含煌链的为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如丙氨酸;②含极性不带电荷的为极性中性氨基酸,如半胱氨酸;③含芳香基的为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④含负性解离基团的为酸性氨基酸,如谷氨酸;⑤含正性解离基团的为碱性氨基酸,如精氨酸。
2、简述蛋白质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基本概念及各结构层次间的内在关系。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就是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也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
主要化学键是肽键,二硫键也是一级结构的范畴。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即构象,不涉及侧链部分的构象。
主要化学键为氢犍。
蛋白质的多肽链在各种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盘曲或折迭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三维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稳定主要靠次级键,包括氢键、疏水键、盐键以及范德华力等。
具有二条或二条以上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的蛋臼质,其多肽链间通过次级键相互组合而形成的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其中,每个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单位称为亚基。
层次之间的关系: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决定高级结构;氨基酸的残基影响二级结构的形成,二级结构以一级结构为基础;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肽链还按照一定的空间结构进一步形成更复杂的三级结构;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按一定空间排列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聚集体结构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生物化学复习思考题答案2022
![生物化学复习思考题答案2022](https://img.taocdn.com/s3/m/07a1590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a.png)
生物化学复习思考题答案2022一、是非题1.一种氨基酸在水溶液中或固体状态时都是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的。
对2.亮氨酸的非极性比丙氨酸大。
对,由侧链基团决定3.肽键能自由旋转。
错,肽键有部分双键性质4.蛋白质表面氢原子之间形成氢键。
错,氢键一般保藏在蛋白质的非极性内部 5.从热力学上讲,蛋白质最稳定的构象是最低自由能时的结构。
对6.用凝胶过滤柱层析分离蛋白质时总是分子量小的先下来,分子量大的后下来。
错,相反7.变性后的蛋白质分子量发生改变。
错,只是高级结构改变一级结构不变8.同工酶是一组功能与结构相同的酶。
功能相同但结构不同9.酶分子中形成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在一级结构上位置并不相近,而在空间结构上却处于相近位置。
对10.Km值随着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错11.酶的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常数。
错,不是酶的特性常数12.核苷中碱基和糖的连接一般是C——C连接的糖苷键。
错,C-N连接13.在DNA变性过程中,总是G——C对丰富区先融解分开,形成小泡。
错,是A-T对先分开14.核酸变性时,紫外吸收值明显增加。
对,增色效应15.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相应的密码子是一样的。
错,是互补配对的16.双链DNA中的每条链的(G+C)%含量与双链的(G+C)%含量相等。
对17.对于生物体来说,核酸不是它的主要能源分子。
对,核酸是信息分子18.降解代谢首先是将复杂的大分子化合物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
对19.磷酸己糖旁路能产生ATP,所以可以代替三羧酸循环,作为生物体供能的主要途径。
错,其主要功能是产生NADPH和5-磷酸核糖20.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增加Km值而不影响Vm。
对21.在糖的有氧氧化中,只有一步属于底物磷酸化。
错,三步22.糖的有氧氧化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错,胞液和线粒体23.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才能在氧化降解时产生乙酰CoA。
错,奇数的也行24.在有解偶链联剂存在时,从电子传递中产生的能量将以热的形式被散失。
生物化学课后思考题与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帽子结构(cap):真核
![生物化学课后思考题与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帽子结构(cap):真核](https://img.taocdn.com/s3/m/4ea7680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2.png)
生物化学课后思考题与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帽子结构(Cap):真核生物mRNA5′-端有m7G5ppp5′Nm2′pNp…的特殊结构,它抗5′~核酸外切酶的降解,与蛋白质合成的正确起始作用有关。
这一特殊结构称为帽子结构。
2. 反义RNA(Anti~sense RNA):反义RNA是指与有意义链互补,并能通过互补的碱基序列与特定的mRNA相结合,从而抑制或调节其翻译功能的一类RNA。
3. 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DNA restrictionmap):各种限制性内切酶切点在DNA分子或其片段上的线性排列,称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或称物理图谱,切点间的距离用碱基对表示。
4. Tm(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双链DNA或双链RNA热变性(即解链)时的温度;通常以其物化特性,例如OD260增色效应达1/2 增量时的温度代表Tm值。
5.限制性内切酶:能专一性地识别和切断双键DNA分子上特定的碱基序列内的酯键,使双键DNA产生切口的内切酶。
6. 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在遗传过程中,DNA一方面进行自我复制,另一方面作为模板合成mRNA。
mRNA又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在某些病毒和少数正常细胞中也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可把这些遗传信息的流向归纳为一个式子:此即中心法则。
7. 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在变性核酸的复性过程中,其A260光吸收值逐渐降低,最后回复至变性前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8. 信号肽(Signal peptide):分泌蛋白和膜内在蛋白新生肽的N?末端均含一肽段,其作用是引导正合成的肽链跨过内质网膜,过膜后信号肽被信号肽酶水解掉。
9. 超二级结构(super secondary structure):①在球状蛋白质分子里,相邻的二级结构常常在三维折叠中互相靠近,彼此作用,在局部区域形成规则的二级结构聚合体,这就是超二级结构。
生物化学思考题(1)
![生物化学思考题(1)](https://img.taocdn.com/s3/m/7321b77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7e.png)
《生物化学》思考题蛋白质一、名词:氨基酸及蛋白质等电点;蛋白质一级、二级、三级及四级结构;电泳;蛋白质分子病;别构效应;蛋白质变性作用;肽与肽键;N-端与-端;AA殘基;二、简答题1、中性、酸性及碱性氨基酸有哪些?答:20种氨基酸中的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为3种碱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2种;其他15种为中性氨基酸。
2、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作用力有哪些?答:氢键、盐键、疏水作用、范德华引力等是稳定空间结构的作用力;一级结构中的化学键有肽键和二硫键。
3、蛋白质在非等电点时不易形成凝集沉淀的的原理;答:一是水化层,蛋白质表面带有亲水基团,形成水化层,使蛋白质颗粒相互隔开,不易碰撞成大颗粒;二是蛋白质在非等电时带有同种电荷,使蛋白质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距离,不致相互凝集沉淀4、指出下面pH条件下,各蛋白质在电场中向哪个方向移动,即正极,负极,还是保持原点?(1)胃蛋白酶(pI 1。
0),在pH 5。
0;(2)血清清蛋白(pI 4.9),在pH 6.0;(3)α-脂蛋白(pI 5.8),在pH 5.0和pH 9。
0;答:(1)胃蛋白酶pI 1.0<环境pH 5。
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2)血清清蛋白pI 4。
9<环境pH 6。
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3)α-脂蛋白pI 5.8>环境pH 5.0,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α—脂蛋白pI 5.8<环境pH 9。
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三、何谓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区别?答: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天然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后,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并伴随着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变性的本质:分子中各种次级键断裂,使其空间构象从紧密有序的状态变成松散无序的状态,一级结构不破坏。
蛋白质变性后的表现:① 生物学活性消失;② 理化性质改变:溶解度下降,黏度增加,紫外吸收增加,侧链反应增强,对酶的作用敏感,易被水解.蛋白质由于带有电荷和水膜,因此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胶体。
普通生物化学第六版思考题答案
![普通生物化学第六版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d71f7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46.png)
普通生物化学第六版思考题答案简答题1.什么是生物化学?它主要研究哪些内容?研究活细胞和有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化学成分及其所参与的化学反应一生命现象化学基础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静态生物化学: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的结构、性质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动态生物化学: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化学成分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信息生物化学:包括核酸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物质代谢与基因表达的调控等。
2.生物化学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个时期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举各时期一二例重大成就。
准备和酝酿阶段(18c中期-20c初):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如脂类、糖类和氨基酸性质的系统研究:发现可溶性催化剂(酶)建立与发展阶段(20c初-20c中叶):重要分子的发现和物质代谢途径的确定。
如确定了生物体内主要的物质代谢途径:发现了多种激素、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深入发展阶段(20c中叶-20c末):分子生物学时期。
如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兴起重组DNA技术;人类基因组研究黄金时期(本世纪初一)后基因组时期。
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等研究。
化学:16.答:1mol反应进度q与qv之差别qp-qv=∑v(g)RT=(1-3)X8.314x29815/1000=-4.957kJ.molqp=qv-4.957kJ.mol定压条件下放热更多些原因是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在温度一定时定压条件下环境对反应系统做功,这部分能量转化成反应系统的燃烧热.17答:(要明确已知燃烧热数据和要求的值各对应的是哪个反应的焓变再根据盖斯定律运算求解)C+O2=CO2ΔH=-393.5 H2+1/2O2=HOΔH=-285.8CH4(g)+202(g)=CO2(g)+2H20ΔcH=-890.4根据反应焓变和标准生成焓的关系(或根据已知条件设计一个循环)存在以下关系(-8904)=(-3935)+2(-28580H(CH4)ΔH(CH4)=74.7 kJ.mol18答:(有机化学中一个定域C=C上的加氢反应焓变即氢化焓离域焓是指当分子中存在多个C=C其氢化焓的观测值与一个定域C=C氢化焓乘以双键个数的差值共轭双键的离域作用是分子变的稳定)苯的离域焓=(-120)x3-(-208)=-152kJ.mol(苯中共轭作用使其能量比三个定域C=C降低了152kJmol))。
生化各章思考题及答案
![生化各章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6a0e1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8.png)
生化各章思考题及答案各章思考题及答案一糖类化学糖蛋白中的寡糖链有些什么功能?糖蛋白的种类繁多,功能也十分广泛。
一般来说,糖蛋白的寡糖链可保护其蛋白部分免遭蛋白酶的水解,而延长其生物半衰期。
此外寡糖链还影响蛋白质构象、聚合和溶解性等。
在某些糖蛋白中寡糖链参与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拣和运输。
一些属于糖蛋白的酶,其寡糖链结构可影响酶的活性。
许多激素为糖蛋白,其寡糖链的结构与激素的生物活性密切相关。
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其寡糖链还参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识别和结合作用。
二脂类化学试述生物膜的两侧不对称性。
生物膜的不对称性表现在:a)磷脂成分在膜的两侧原产就是不等距的。
b)膜上的糖基(糖蛋白或糖脂)在膜上分布不对称,在哺乳动物质膜都位于膜的外表面。
c)膜蛋白在膜上存有明晰的拓扑学排序。
d)酶原产的不对称性。
e)受体原产的不对称性。
膜的两侧不对称性保证了膜的方向性功能。
三蛋白质化学1某氨基酸溶于ph7的水中,所得氨基酸溶液的ph为6,问此氨基酸的pi是大于6、等于6还是小于6?氨基酸在液态状态时以两性离子形式存有。
某氨基酸溶ph7的水中,ph从7上升至6,表明该氨基酸熔化于水的过程中释出了质子,为了而因氨基酸达至等电点,只有提些酸,因此氨基酸的等电点大于6。
2一系列球状的单体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从10000到100000,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亲水残基与疏水残基的比率将会发生什么变化?随着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率也就是亲水残基与疏水残基的比率必定减少。
假设这些蛋白质是半径为r的球状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表面积随r2的增加而增加,体积随r3的增加而增加,体积的增加比表面积的增加更快,所以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率减少,因此亲水残基与疏水残基的比率也就减少。
3从热力学上考量,一个多肽的片段在什么情况下难构成α-螺旋,就是全然曝露在水的环境中还是全然埋在蛋白质的非极性内部?为什么?当多肽片断全然埋在蛋白质的非极性内部时,难构成氢键,因为在水的环境中,肽键的c=o和n-h基团能够和水构成氢键,亦能够彼此之间构成氢键,这两种1情况在自由能上没差别。
生物化学第二版梁成伟思考题答案
![生物化学第二版梁成伟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b4f4d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b.png)
生物化学第二版梁成伟思考题答案1、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苦参碱B莨菪碱C麻黄碱(正确答案)D小檗碱2、下列含有蒽醌类成分的中药是()*A丹参B决明子(正确答案)C芦荟(正确答案)D紫草3、属于挥发油特殊提取方法的是()[单选题] *A酸提碱沉B水蒸气蒸馏(正确答案)C煎煮法D浸渍法4、水提醇沉法可以沉淀下列()等成分()[单选题] *A葡萄糖B多糖(正确答案)C树脂D生物碱5、羟基蒽醌类化合物中,大黄素型和茜草素型主要区别于()[单选题] * A羟基位置B羟基数目C羟基在不同苯环上的分布(正确答案)D羟基数目6、凡具有()的木脂素,与三氯化铁反应,呈阳性()[单选题] *A酚羟基(正确答案)B羧酸C醇羟基D氨基7、倍半萜和二萜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单选题] *A氮原子数不同B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C碳环数不同D硫原子数不同8、浓缩速度快,又能保护不耐热成分的是()[单选题] * A水蒸汽蒸馏法B常压蒸馏法C减压蒸馏法(正确答案)D连续回流法9、能影响黄酮类成分的溶解性的因素有(多选)()* A黄酮的类型(正确答案)B苷元上取代基的种类、数目和位置(正确答案)C糖基的数目和位置(正确答案)D分子立体结构(正确答案)10、南五味子具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单选题] *A色原酮B胆汁酸C多糖D木脂素(正确答案)11、以葛根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A葛根(正确答案)B黄芩C槐花D陈皮12、处方中厚朴主要化学成分厚朴酚,其结构类型是()[单选题] * A黄酮B香豆素C木脂素(正确答案)D三萜皂苷13、组成木脂素的单体基本结构是()[单选题] *AC5-C3BC5-C2CC6-C3(正确答案)DC6-C414、E何首乌(正确答案)下列不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是()*A丹参(正确答案)B决明子C芦荟D紫草(正确答案)15、中药补骨脂中的补骨脂内脂具有()[单选题] * A抗菌作用B光敏作用(正确答案)C解痉利胆作用D抗维生素样作用16、二氢黄酮类专属性的颜色反应是()[单选题] * A盐酸-镁粉反应B四氢硼钠反应(正确答案)C硼酸显色反应D锆盐-枸橼酸反应17、能溶于水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莨菪碱B小檗碱(正确答案)C长春新碱D长春碱18、纸色谱是分配色谱中的一种,它是以滤纸为(),以纸上所含的水分为固定相的分配色谱。
生化思考题答案
![生化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bc164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a.png)
生化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生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哪些?2.分子识别?1、范德华力、氢键、盐键、疏水作用力、芳环堆积作用、卤键都属于次级键(又称分子间弱相互作用2、分子识别是指分子选择性的相互作用,例如抗原与抗原之间、酶与底物之间、激素与受体之间。
分子识别是通过两分子各自的结合部位来实现的。
识别要求:要求两分子各自的结合部位结构互补;要求两个结合部位有相应的基因,相互作用之间能够产生足够的作用力,是两个分子能够结合在一起。
糖链、蛋白质、核酸、脂质之间相互之间都存在分子识别。
第二章糖类化学1.是不是所有的糖都有变旋现象?为什么?2.是否一切糖都是还原糖?什么样的糖是还原糖?3.举出几例重要单糖衍生物及生理作用? 4.淀粉、糖原组成及结构特点?二者的异同点?5.环糊精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6.淀粉糊化?淀粉凝沉?变性淀粉?变性淀粉在纺织工业上的应用。
1:不是,糖分子当中必须有游离的醛基和酮基或者游离的半缩醛羟基.所有寡糖都有旋光性,但是并非所有寡糖都有变旋性,蔗糖由于分子中不存在半缩醛羟基,因此不具有变旋性,除二羟基丙酮外,单糖都,是旋光性物质2:不是,糖里面含有醛基和酮基的具有还原性。
单糖都是还原糖3:(1)取代单糖----氨基糖决定血型和细菌的细胞壁;(2)糖醇和糖酸:重要的工业产品;糖苷: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糖醇(常见的有甘露醇和山梨醇):可防止龋齿的发生,可抑制血糖的发生,;抗坏血酸(山梨醇制造):可以保护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
山梨醇:甜味剂、保湿剂、防冻剂、防腐剂等使用,同时具有多元醇的营养优势,即低热值、低糖、防龋齿等甘露醇:利尿剂,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及治疗肾药、脱水剂、食糖代用品,无吸湿性,干燥快,化学稳定性好,爽口的甜味,用于麦芽糖、口香糖、年糕等食品的防粘,以及用作一般糕点的防粘粉。
4:淀粉是由许多a-D-葡萄糖分子以糖苷键连接而成,天然淀粉(淀粉粒状存在)有两种类别一种是溶于水的直链淀粉,一种是不溶于水的支链。
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
![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4c5762804d2b160b4ec0a7.png)
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篇一:生物化学课后答案】s=txt>第三章氨基酸提要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当ph接近1时,氨基酸的可解离基团全部质子化,当ph在13左右时,则全部去质子化。
在这中间的某一ph(因不同氨基酸而异),氨基酸以等电的兼性离子(h3n+chrcoo-)状态存在。
某一氨基酸处于净电荷为零的兼性离子状态时的介质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表示。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紫外区有光吸收,这是紫外吸收法定量蛋白质的依据。
核磁共振(nmr)波谱技术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表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氨基酸分析分离方法主要是基于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极性大小。
常用方法有离子交换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hplc)等。
习题1.写出下列氨基酸的单字母和三字母的缩写符号: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氨、谷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
[见表3-1]表3-1 氨基酸的简写符号名称三字母符号单字母符号名称丙氨酸(alanine) ala a 亮氨酸(leucine) 三字母符号单字母符号leu lm 精氨酸(arginine) arg r 赖氨酸(lysine) lys k 天冬酰氨(asparagines) asn n 甲硫氨酸(蛋氨酸)(methionine) met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 asp dasn和/或asp asx b半胱氨酸(cysteine) cys c谷氨酰氨(glutamine) gln q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 egln和/或glu gls z甘氨酸(glycine) gly g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ro p 丝氨酸(serine) ser s 苏氨酸(threonine) thr t phe f 脯氨酸(praline)色氨酸(tryptophan)trp w组氨酸(histidine) his h 酪氨酸(tyrosine) tyr y异亮氨酸(isoleucine) ile i 缬氨酸(valine) val v解:ph = pka + lg20% pka = 10.53 (见表3-3,p133)ph = 10.53 + lg20% = 9.83解:ph = pka + lg2/3% pka = 4.25ph = 4.25 + 0.176 = 4.4264、计算下列物质0.3mol/l溶液的ph:(a)亮氨酸盐酸盐;(b)亮氨酸钠盐;(c)等电亮氨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论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2.你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哪些内容与生物化学有关。
提示: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
3.说明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有哪些相似的规侓。
解答:生物大分子在元素组成上有相似的规侓性。
碳、氢、氧、氮、磷、硫等6种是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的主要组成元素。
碳原子具有特殊的成键性质,即碳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可使碳与自身形成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碳还可与氮、氧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
碳与被键合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的性质,使得碳骨架可形成线性、分支以及环状的多种多性的化合物。
特殊的成键性质适应了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需要。
氮、氧、硫、磷元素构成了生物分子碳骨架上的氨基(—NH 2)、羟基(—OH )、羰基(C O)、羧基(—COOH )、巯基(—SH )、磷酸基(—PO 4 )等功能基团。
这些功能基团因氮、硫和磷有着可变的氧化数及氮和氧有着较强的电负性而与生命物质的许多关键作用密切相关。
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
生物大分子均由相同类型的构件通过一定的共价键聚合成链状,其主链骨架呈现周期性重复。
构成蛋白质的构件是20种基本氨基酸。
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肽链具有方向性(N 端→C 端),蛋白质主链骨架呈“肽单位”重复;核酸的构件是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核酸链也具有方向性(5′、→3′ ),核酸的主链骨架呈“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重复;构成脂质的构件是甘油、脂肪酸和胆碱,其非极性烃长链也是一种重复结构;构成多糖的构件是单糖,单糖间通过糖苷键相连,淀粉、纤维素、糖原的糖链骨架均呈葡萄糖基的重复。
2 蛋白质化学1.用于测定蛋白质多肽链N 端、C 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基本原理是什么?解答:(1) N-末端测定法:常采用2,4―二硝基氟苯法、Edman 降解法、丹磺酰氯法。
①2,4―二硝基氟苯(DNFB 或FDNB)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2,4―二硝基氟苯(2,4―DNFB )反应(Sanger 反应),生成DNP ―多肽或DNP ―蛋白质。
由于DNFB 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P ―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 ―末端氨基酸为黄色DNP ―氨基酸衍生物,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
② 丹磺酰氯(DNS)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与丹磺酰氯(DNS ―Cl )反应生成DNS ―多肽或DNS ―蛋白质。
由于DNS 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S ―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 ―末端氨基酸为强烈的荧光物质DNS ―氨基酸,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
③ 苯异硫氰酸脂(PITC 或Edman 降解)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 )反应(Edman 反应),生成苯氨基硫甲酰多肽或蛋白质。
在酸性有机溶剂中加热时,N ―末端的PTC ―氨基酸发生环化,生成苯乙内酰硫脲的衍生物并从肽链上掉下来,除去N ―末端氨基酸后剩下的肽链仍然是完整的。
④ 氨肽酶法:氨肽酶是一类肽链外切酶或叫外肽酶,能从多肽链的N 端逐个地向里切。
根据不同的反应时间测出酶水解释放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按反应时间和残基释放量作动力学曲线,就能知道该蛋白质的N 端残基序列。
(2)C ―末端测定法:常采用肼解法、还原法、羧肽酶法。
肼解法:蛋白质或多肽与无水肼加热发生肼解,反应中除C 端氨基酸以游离形式存 在外,其他氨基酸都转变为相应的氨基酸酰肼化物。
② 还原法:肽链C 端氨基酸可用硼氢化锂还原成相应的α―氨基醇。
肽链完全水解后,代表原来C ―末端氨基酸的α―氨基醇,可用层析法加以鉴别。
③ 羧肽酶法:是一类肽链外切酶,专一的从肽链的C ―末端开始逐个降解,释放出游离的氨基酸。
被释放的氨基酸数目与种类随反应时间的而变化。
根据释放的氨基酸量(摩尔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便可以知道该肽链的C ―末端氨基酸序列。
2.测得一种血红蛋白含铁0.426%,计算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
一种纯酶按质量计算含亮氨酸1.65%和异亮氨酸2.48%,问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解答:(1)血红蛋白:55.8100100131000.426⨯⨯=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最低相对分子质量==铁的百分含量(2)酶:因为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所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残基数之比为:1.65%:2.48%=2:3,因此,该酶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亮氨酸,3个异亮氨酸。
()r 2131.11100159001.65M ⨯⨯=≈最低()r 3131.11100159002.48M ⨯⨯=≈最低3.指出下面pH 条件下,各蛋白质在电场中向哪个方向移动,即正极,负极,还是保持原点?(1)胃蛋白酶(pI 1.0),在pH 5.0;(2)血清清蛋白(pI 4.9),在pH 6.0;(3)α-脂蛋白(pI 5.8),在pH 5.0和pH 9.0;解答:(1)胃蛋白酶pI 1.0<环境pH 5.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2)血清清蛋白pI 4.9<环境pH 6.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3)α-脂蛋白pI 5.8>环境pH 5.0,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α-脂蛋白pI 5.8<环境pH 9.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4.何谓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区别?解答: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天然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后,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并伴随着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变性的本质:分子中各种次级键断裂,使其空间构象从紧密有序的状态变成松散无序的状态,一级结构不破坏。
蛋白质变性后的表现:① 生物学活性消失; ② 理化性质改变:溶解度下降,黏度增加,紫外吸收增加,侧链反应增强,对酶的作用敏感,易被水解。
蛋白质由于带有电荷和水膜,因此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胶体。
如果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适当的试剂,破坏了蛋白质的水膜或中和了蛋白质的电荷,则蛋白质胶体溶液就不稳定而出现沉淀现象。
沉淀机理:破坏蛋白质的水化膜,中和表面的净电荷。
蛋白质的沉淀可以分为两类:(1)可逆的沉淀:蛋白质的结构未发生显著的变化,除去引起沉淀的因素,蛋白质仍能溶于原来的溶剂中,并保持天然性质。
如盐析或低温下的乙醇(或丙酮)短时间作用蛋白质。
(2)不可逆沉淀: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蛋白质变性而沉淀,不再能溶于原溶剂。
如加热引起蛋白质沉淀,与重金属或某些酸类的反应都属于此类。
蛋白质变性后,有时由于维持溶液稳定的条件仍然存在,并不析出。
因此变性蛋白质并不一定都表现为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质也未必都已经变性。
5.下列试剂和酶常用于蛋白质化学的研究中:CNBr,异硫氰酸苯酯,丹磺酰氯,脲,6mol/L HCl β-巯基乙醇,水合茚三酮,过甲酸,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其中哪一个最适合完成以下各项任务?(1)测定小肽的氨基酸序列。
(2)鉴定肽的氨基末端残基。
(3)不含二硫键的蛋白质的可逆变性。
若有二硫键存在时还需加什么试剂?(4)在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羧基侧水解肽键。
(5)在甲硫氨酸残基羧基侧水解肽键。
(6)在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侧水解肽键。
-巯基乙醇还原二硫键;(4)胰凝乳解答:(1)异硫氰酸苯酯;(2)丹黄酰氯;(3)脲;蛋白酶;(5)CNBr;(6)胰蛋白酶。
6.由下列信息求八肽的序列。
(1)酸水解得Ala,Arg,Leu,Met,Phe,Thr,2Val。
(2)Sanger试剂处理得DNP-Ala。
(3)胰蛋白酶处理得Ala,Arg,Thr 和Leu,Met,Phe,2Val。
当以Sanger试剂处理时分别得到DNP-Ala和DNP-V al。
(4)溴化氰处理得Ala,Arg,高丝氨酸内酯,Thr,2Val,和Leu,Phe,当用Sanger试剂处理时,分别得DNP-Ala和DNP-Leu。
解答:由(2)推出N末端为Ala;由(3)推出Val位于N端第四,Arg为第三,而Thr为第二;溴化氰裂解,得出N端第六位是Met,由于第七位是Leu,所以Phe为第八;由(4),第五为Val。
所以八肽为:Ala-Thr-Arg-Val-Val-Met-Leu-Phe。
7.一个α螺旋片段含有180个氨基酸残基,该片段中有多少圈螺旋?计算该α-螺旋片段的轴长。
解答:180/3.6=50圈,50×0.54=27nm,该片段中含有50圈螺旋,其轴长为27nm。
8.当一种四肽与FDNB反应后,用5.7mol/LHCl水解得到DNP-Val及其他3种氨基酸;当这四肽用胰蛋白酶水解时发现两种碎片段;其中一片用LiBH4(下标)还原后再进行酸水解,水解液内有氨基乙醇和一种在浓硫酸条件下能与乙醛酸反应产生紫(红)色产物的氨基酸。
试问这四肽的一级结构是由哪几种氨基酸组成的?解答:(1)四肽与FDNB反应后,用5.7mol/LHCl水解得到DNP-Val,证明N端为Val。
(2)LiBH4还原后再水解,水解液中有氨基乙醇,证明肽的C端为Gly。
(3)水解液中有在浓H2SO4条件下能与乙醛酸反应产生紫红色产物的氨基酸,说明此氨基酸为Trp。
说明C端为Gly-Trp…(4)根据胰蛋白酶的专一性,得知N端片段为Val-Arg(Lys)…,以(1)、(2)、(3)结果可知道四肽的顺序:N-Val-Arg(Lys)-Trp-Gly-C。
9.概述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基本步骤。
解答:(1)测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
(2)蛋白质的N端和C端的测定。
(3)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水解方法将所要测定的蛋白质肽链断裂,各自得到一系列大小不同的肽段。
(4)分离提纯所产生的肽,并测定出它们的序列。
(5)从有重叠结构的各个肽的序列中推断出蛋白质中全部氨基酸排列顺序。
如果蛋白质含有一条以上的肽链,则需先拆开成单个肽链再按上述原则确定其一级结构。
如是含二硫键的蛋白质,也必须在测定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前,拆开二硫键,使肽链分开,并确定二硫键的位置。
拆开二硫键可用过甲酸氧化,使胱氨酸部分氧化成两个半胱氨磺酸。
3 核酸1.①电泳分离四种核苷酸时,通常将缓冲液调到什么pH?此时它们是向哪极移动?移动的快慢顺序如何? ②将四种核苷酸吸附于阴离子交换柱上时,应将溶液调到什么pH?③如果用逐渐降低pH的洗脱液对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四种核苷酸进行洗脱分离,其洗脱顺序如何?为什么?解答:①电泳分离4种核苷酸时应取pH3.5 的缓冲液,在该pH时,这4种单核苷酸之间所带负电荷差异较大,它们都向正极移动,但移动的速度不同,依次为:UMP>GMP>AMP>CMP;②应取pH8.0,这样可使核苷酸带较多负电荷,利于吸附于阴离子交换树脂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