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归纳及巩固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121c91090c69ec3d5bb75b4.png)
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预习·基础知识】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自主预习1. 表示出质量(m )、气体体积(V )及微粒数(N)与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2.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用来表示 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 物理量。
单位 符号: 表达式:【归纳·核心知识】一、物质的量浓度c (B)=n (B)V判断:(1)1L 食盐水中溶有1molNaCl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2)将58.5gNaCl 完全溶解于1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3)从1L2mol ·L —1稀硫酸中取出0.5L,这0.5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 ( )计算:1.将2molNaOH 溶于水配成200ml 溶液,则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2.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的H 2SO 4溶液500ml ,含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3 .将23.4gNaCl 溶于水中配制成250mL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4. 配制500mL0.1mol/LNaOH 溶液需要NaOH 的质量是________【归纳整理】a .概念中的体积是指 体积,而不 是 的体积。
常用单位为升。
b .溶质的量一定要用“物质的量”来表示,而不是质量。
c. 对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时,其浓度不变。
【知识拓展】1. 0.5L 2mol/L K 2SO 4溶液中,含有K +的物质的量为 ,K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含有SO 42-的物质的量为 ,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 0.1mol/L Al 2(SO 4)3溶液中Al 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四)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四)](https://img.taocdn.com/s3/m/1eadbf3467ec102de2bd89f6.png)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 、定律: 压下, 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2、使用时的注意点: 、使用时的注意点:
包括混合气体,不适用于 (1)适用于任何气体 包括混合气体 不适用于 )适用于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非气体 定一“ (2)三“同”定一“同” ) (3)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22.4L/mol 是阿伏加德 ) 罗定律的特定情况 罗定律的特定情况
例题14: 条件下, 通入10LCO 例题 :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LO2通入 ℃ 条件下 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 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 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的气体体积是 若剩余的气体体积是15L,则原 若剩余的气体体积是 ,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 和 L,V(H2)= L。 中V(CO)= , 。 (2)若剩余的气体体积是 ,则原 若剩余的气体体积是a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 若剩余的气体体积是 和 中V(CO)∶V(H2)= ∶ 。 (3)若剩余的气体体积是 ,则a的取值范围是 若剩余的气体体积是aL, 若剩余的气体体积是 的取值范围是 。
例8. 由CO2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 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 体中的体积比为( 体中的体积比为( ) 例9. 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 组成的混合气体在 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 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 ) 的体积比为( 气体中 的体积比为 A、29∶8∶13 、 ∶ ∶ C、13∶8∶29 、 ∶ ∶ B、22∶1∶14 、 ∶ ∶ D、26∶16∶57 、 ∶ ∶
化学计量数在实验中的应用
![化学计量数在实验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b737c049649b6648d74746.png)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中应用知识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1)含义: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单位为mol。
(2)数值:1 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与0.012 kg12 C所含的碳原子个数相等。
2.阿伏加德罗常数(1)定义:1 mol任何粒子所含的微粒数,即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粒子数。
符号为N A,通常用6.02×1023 mol-1表示。
(2)物质的量、微粒数(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为n=N/N A。
3.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或g·mol-1。
(2)数值:当微粒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关系: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与摩尔质量关系为n=m/M。
[基础诊断]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多少的基本物理量( )(2)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3)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 )(4)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 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 )知识点二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1.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1)构成微粒的大小(2)构成微粒间距的大小(3)构成微粒的数目2.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符号为V m,单位为L·mol-1。
(2)特例:标准状况是指温度为0 ℃,压强为101 kPa,此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
(3)物质的量、气体体积与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为n=VV m。
3.阿伏加德罗定律(1)决定气体体积的外界条件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其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含义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90ab6e80c22590102029d30.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化学计量
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xx高考频道小编为高考生总结归纳了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为考生们提供服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3 标准状况STP 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
5 摩尔质量 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
6 气体摩尔体积 V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7 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推导出)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n1 N1 V1
n2 N2 V2
8 物质的量浓度C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B=nB/V nB=CB×V V=nB/CB
9 物质的质量m m=M×n n=m/M M=m/n
10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V V=n×Vm n=V/Vm Vm=V/n
11 物质的粒子数N N=NA×n n =N/NA NA=N/n
12 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1000×ρ×ωM
13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总结归纳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ab6afb14afe04a1b171de5d.png)
精心整理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以及阿伏伽德罗常数(考点,易错点)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注意任何粒子)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注意任何粒子)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注意单位)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 A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例1: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2的摩尔质量是2 gB.1 mol氧的质量是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 g·mol-1D.2 g H2含6.02×10变式练习1.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 L水②0.5N A个HCl氦气⑥6.02×10232.含0.4 mol Al2(SO4)3的溶液中,含、“<”或“=”)3.(1)1 m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氢原子。
(2)水所含氢原子数相同。
4. 5 K下呈现超导性。
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12.2 g该晶体中含氧原子数__________,氢原5.用N A()。
A2N AB.28 g2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知识点二: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定律(考点,重点,易错点)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4.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的任何气体,含有数目的分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章节复习
![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章节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96b5d49c850ad02de8041c8.png)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知识体系: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是n。
2.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说明:mol和个都是可以用来表示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好比是质量单位吨与克。
mol表示的单位很大,那么它与个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3.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相同,约为6.02×1023。
把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N 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
注意: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该尽量用元素符号指明粒子种类,否则,概念模糊,意义不清。
例:1 mol H 表示1mol氢原子,而说1 mol 氢则不能确定到底是氢原子还是氢分子。
4.物质的量(n)、阿佛加德罗常数(N A)与粒子数之间(N)的关系:n= ,此公式可变形为N= 。
(1)求0.5molO2中含有的O2的分子数目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和数目各是多少?(2)3.01×1024个硫酸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三.摩尔质量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用符号 M表示。
2.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3.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与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n= ,此公式可变形为m= 或。
例:1.1.5molH2SO4的质量是多少?2.24.5gH2SO4物质的量是多少?3.0.01mol某物质的质量为1.08g,此物质的摩尔质量是多少?()小结:÷M(摩尔质量)×N A(阿伏加德罗常数)1、m(质量)n(物质的量)N(微粒数)×M(摩尔质量)÷N A(阿伏加德罗常数)2、粒子的数目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3、在摩尔质量相等的情况下,质量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随堂练习:1.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的任何物质的个数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2.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B.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C.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D.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要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种类,而不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的物质的量为23g/molB.每摩尔Na的质量是23g,即Na的摩尔质量为23gC.23gNa的量是1molD.Na的摩尔质量是23g/mol4.0.012kg14C含有的碳原子数()A.等于N A B.小于N A C.大于N A D.无法判断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02×1023个碳-12原子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B.1mol氧含6.02×1023个O2分子C.1 mol C2H2中含4mol原子D.0.5molCl2含0.5molCl6.0.5molNa2SO4中含有Na+的数目约为()个A、3.01×1023B、6.02×1023C、0.5D、17.瓦斯中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是()A、1:4B、1:2C、1:1D、2:18.相同质量的SO2和SO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所含质子数之比为4:5 B.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69.如果2g甲烷含有x个分子,那么22gCO2中所含分子数是()A.x B.4x C.0.5x D.3x 10.1克O2和1克 O3中()A.所含分子数相同B.所含电子数相同C.1克O2所含原子数相同D.1克 O3所含分子数较多11.0.5molNa2SO4含有 mol Na+, mol SO42-,约含个O。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28e65471fe910ef02df812.png)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青海一中李清一.五个新的化学符号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公式: n=三.溶液稀释规律:C(浓)×V(浓)=C(稀)×V(稀)【练习1】(2017春•汪清县校级期末)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物理量之一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D.1mol氧含6.02×个【考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化学计量【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摩尔是单位,不是物理量;B.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C.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D.1mol氧指代不明确.【解答】解: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物理量之一,其单位为摩尔,故A错误;B.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故B正确;C.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质量单位为克,故C错误;D.1mol氧指代不明确,故D错误;故选:B。
【练习2】(2012秋•历下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B.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 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C.利用物质的量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每摩质含有阿伏加德常数个基本微粒【考点】物质的量与其浓度和气体摩尔体积的综合应用.【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物质的量是国际基本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B.摩尔质量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多少变化;C.从物质的量的作用分析;D.根据N=nNA判断.【解答】解:A.物质的量是国际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是mol,故A正确;B.水的摩尔质量是18g/mol,物质的摩尔质量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多少变化,故B错误;C.物质的量的作用就是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起到一个桥梁用,故C正确D.根据N=nNA知,每摩尔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基本微粒,故D正确;故选:B。
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ba0340aaea998fcc220ecd.png)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 (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 算:n=Mm=c·V。 (2)气体溶质溶于水中制得的溶液的 c 的求算: 标准状况下,1 L 水中溶解某气体 V′ L,所得溶液密度 为 ρ g·cm-3,则 c 和 w 的表达式分别为
V′ c=Vn=1000×12+2.42V2.′4×M=221400000+ρVM′V′;
达式分别为
S c=Vn=100M+S=M(1010000ρ+SS),S=100100ρ0c-McM。
1000ρ
第三单元 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知识归纳
3.以“守恒”的观点计算溶液的浓度 (1)溶液的稀释规律: 在稀释或混合前后,溶液中:①溶质的物质的量总量不变, 即有:c1·V1=c2·V2、c1V1+c2V2=c 混 V 混。 ②溶质的质量不变:ρ1·V1·w1+ρ2·V2·w2=(ρ1·V1+ρ2·V2)·w 混。 (2)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如 Na2SO4 溶液中存在:c(Na+) =2c(SO24-)。
第三单元 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 (3)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后冷却至室温,其 物质的量浓度变大( )
• × [解析] 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发生变化,Na2CO3固体加入 后会析出Na2CO3·10H2O晶体,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 (4)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 溶于1.00 L水中( )
知识归纳
(6)将标准状况下 44.8 L HCl 溶于 100 mL 水中,所得溶液的 密度为 1.384 g/m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1.5 mol/L( ) × [解析] m(溶液)=224.44.L8/mL ol×36.5 g/mol+100 g=173 g, V(溶液)=1.318743gg/mL=125 mL,c(HCl)=02.1m25olL=16 mol/L。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总结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de7912cfc789eb162dc812.png)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单元总结一、一般比例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化学方程式在量方面的含义aA(g)+bB(g)cC(g)+dD(g)质量之比aM A bM B cM C dM D物质的量之比 a b c d体积之比 a b c d2.一般步骤(1)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2)依据题中所给信息及化学方程式判断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否过量,用完全反应的量进行求解。
(3)选择适当的量(如物质的量、气体体积、质量等)的关系作为计算依据,把已知的和需要求解的量[用n(B)、V(B)、m(B)或设未知数为x表示]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中有关化学式的下面,两个量及单位须上下一致。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二、关系式法的应用原理多步反应计算的特征是化学反应原理中多个反应连续发生,起始物与目标物之间存在确定的量的关系。
解题时应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连续反应的过程中不同反应步骤之间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关系,最后确定已知物和目标产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列出计算式求解,从而简化运算过程。
1.叠加法(如利用木炭、水蒸气制取氨气)⇒⇒由木炭、水蒸气制取NH3的关系为3C~4NH3。
2.原子守恒法4NH3+5O24NO+6H2O2NO+O22NO24NO2+2H2O+O24HNO3由N元素守恒知:NH3~HNO3。
3.电子守恒法NH3HNO3,O22O-2由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知,NH3经氧化等一系列过程生成HNO3,NH3和O2的关系为NH3~2O2。
三、差量法的应用原理1.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
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
用差量法解题时,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理论差量跟实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
如:2C(s) + O2(g)2CO(g)固体差量24 g Δm=24 g物质的量差量 2 mol 1 mol 2 mol Δn=1 mol气体体积差量22.4 L 44.8 L ΔV=22.4 L2.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1)所选用差值要与有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8855814b73f242326c5f9b.png)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单位——摩尔【知识精析】一、物质的量(n)物质的量是一个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体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SI)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和“质量”、“长度”、“时间”、“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一样,是一个专用名词。
注意:1、不能将物质的量按字面理解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任意删减或添加字,如“物质量”就是错误叙述,也不能用其他的词代替,如“摩尔数”也是错误表述;2、“粒子集体”的粒子指原子、分子、离子、电子、质子和中子等微观粒子或某些结构微粒的特定组合,不指宏观物质。
二、摩尔(mo1)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就像“千克(kg)”、“米(m)”、“秒(s)”、“安[培](A)”、“开[尔文](K)”、“坎[德拉](cd)”(各单位名称、符号与上述物理量分别对应)一样,是7个国际基本单位之一,是人为规定的。
1mol 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2、摩尔的度量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这里的“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结构的微观粒子,如可以说1 mol CaCl 2中含有1 mol Ca 2+、2molCl —或含有54mole —等;也可以是某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由Na +与Cl —按1∶1特定组合构成的NaCl 晶体可表示为1 molNaCl 。
摩尔只适用于微观概念,不能度量宏观物质。
3、由于构成物质的粒子种类很多,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粒子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
如l mol H 、1 mol H 2、1mol H +,但说“1mol 氢”就不对了,因为没指明具体是什么粒子,含义不明确。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1、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这一单位是以0.012Kg 12C 所含碳原子数为基本计量标准来计量的。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知识清单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6154dc9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8.png)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清单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符号为 n ,单位为摩尔(mol)。
1、阿伏加德罗常数1 摩尔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 N A ,通常用 602×10²³ mol⁻¹这个近似值。
2、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与粒子数(N)的关系n = N / N A 。
二、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 M ,单位为 g/mol 。
2、物质的量(n)、质量(m)与摩尔质量(M)的关系n = m / M 。
3、以常见物质为例例如,氧气(O₂)的摩尔质量约为 32 g/mol ,铁(Fe)的摩尔质量约为 56 g/mol 。
三、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 V m ,在标准状况(0℃、101 kPa)下,约为 224 L/mol 。
2、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与气体摩尔体积(V m )的关系n = V / V m 。
3、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取决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相同。
四、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 c B ,单位为 mol/L 。
2、物质的量浓度(c B )、溶质的物质的量(n B )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c B = n B / V 。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实验仪器容量瓶(注意规格的选择)、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2)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3)误差分析根据 c B = n B / V ,分析实验操作中可能导致 n B 增大或减小、V 增大或减小的因素,从而判断所配溶液浓度的误差。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基本知识总结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基本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5d7c8a5d1f34693daef3e4d.png)
基本知识总结1、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1、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物质的量的基准以0.012 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N A ,其近似值为6.02×1023 单位:mol -12、物质的量 n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意义是表示含有一定量数目的粒子的集体。
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mol )。
3、关系式:n =AN N 2、摩尔质量 M1mol 任何物质均含有N A 个粒子,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因此,1 mol 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
1摩尔物质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关系式:n =Mm 3、气体摩尔体积 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表示符号:V m3、单位:L/mol (或L·mol -1)4、数学表达式:气体的摩尔体积=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 即nVV m5、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 0):在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等于22.4 L 。
注意:在理解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时,不能简单地认为“22.4 L 就是气体摩尔体积”,因为这个22.4 L 是有特定条件的。
这些条件就是:①标准状况,即0 ℃和101.325 kPa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 ,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气体的体积才约是22.4 L 。
因此,22.4 L 是1 mol 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②这里所说的标准状况指的是气体本身所处的状况,而不指其他外界条件的状况。
例如,“1 mol H 2O(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是不正确的,因为在标准状况下,我们是无法得到气态水的。
③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若为22.4 L ,它所处的状况不一定就是标准状况。
根据温度、压强对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影响规律知,温度升高一倍或压强降低一半,分子间距将增大一倍;温度降低一半或压强增大一倍,分子间距将减小一半。
高一化学知识总结: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知识总结: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4c3262c647d27284b73514b.png)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要点剖析]1.将一定数目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物理量叫“物质的量”。
符号:n,单位:mol。
物质的量不是物质的质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
2.大量实验证明,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所含粒子的数目都是6.02×1023。
我们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6.02×1023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个物理量,符号N A。
如,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32g O2所含的分子数就约是6.02×1023,所以32g O2又可称之为1mol O2。
3.n、N、N A三者的关系:n=N/N A n=m/M。
[典型例析]例1.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原子数最少的是()。
A.CH4B.CO2C.H2S D.N2[剖析]质量相同时,不同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就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的倒数,所以,本题选项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其分子数就最多。
原子数的多少还需考虑到分子中的原子总数,在已知分子数之比的前提下,再分别乘以各原子数,即能比较相对多少。
[解答]A;B[评点]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三者的关系式要能灵活运用,如相同分子数时质量之比如何?相同原子数时质量之比又如何?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的摩尔质量是32 g•mol-1B.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gD.CO32—摩尔质量是60g/mol[剖析]描述物质的摩尔质量时,必须指明具体微粒。
A项中的“氧”,未指明是氧原子还是氧分子,所以叙述有误,应为O2的摩尔质量是32 g•mol-1;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B 项中单位表示有误;相对分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为1,C项中也是单位表示有误;复杂离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就等于组成离子的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梳理
![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a7148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e.png)
化学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梳理化学计量包括反应物和产物量的运算、化学平稳的运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运算、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运算等。
小编预备了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3 标准状况STP 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差不多上6.021023个
5 摩尔质量M 1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
6 气体摩尔体积Vm 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7 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推导出)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n1 N1 V1
n2 N2 V2
8 物质的量浓度C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B=nB/V nB=CBV V=nB/CB
9 物质的质量m m=Mn n=m/M M=m/n
10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V V=nVm n=V/Vm Vm=V/n
11 物质的粒子数N N=NAn n =N/NA NA=N/n
12 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1000
M
13 溶液稀释规律C(浓)V(浓)=C(稀)V(稀)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介绍到那个地点就终止了,期望对你有所关心。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归纳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f60c101af1ffc4ffe47acc6.png)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归纳诸城二中 王洪兵1、对物质的量的几点认识(1)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物质的量”将一定数目的原子、离子、分子等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质量、体积、浓度)的物质联系起来。
含义:物质的量与粒子数、质量、气体体积、溶液体积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联系起来。
(2)“物质的量”为何物?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离子的集合体,在化学实验中用得比较多,它的符号用“n”表示,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3)对“1摩尔”的国际规定:1摩尔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与6.02千克12C 中所含有的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即含有6.02×1023个离子的任何粒子集合体成为1摩。
注意:6.02×1023 mol -1叫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一个普通的物理量,符号为N A 。
(4)物质的量(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粒子数之间的关系(N ):N=n ×N A 。
2、对摩尔质量的认识(1)“摩尔质量”是一个导出的物理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符号为“M”,常用单位为“g/mol”。
(2)“摩尔质量”就某一种具体物质而言,当元素的相对质量标准不变时,它就是衡量,具体说:1摩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钙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3)物质的量(n )、摩尔质量(M )、质量(m ):m =n ×M 。
(4)1个氢原子的质量m=AN H M )( 3、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认识(1)在科学研究或实际生产中,涉及到气态物质时,测量体积往往比称量质量更方便。
(2)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这三个因素。
(3)1摩尔任何物质中的粒子数目时都是相同的,对于气体来说,粒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粒子本身的直径。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知识点归纳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f7d765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f.png)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化学计量是化学中非常基础的概念,也是实验中经常需要用到的重要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对常见的化学计量实验进行归纳,并介绍其基本思路和计算方法。
1. 原子量和分子量的测定1.1 反应法测定原子量反应法是一种通过物质与其他物质反应的方式来测定元素原子量的方法。
它将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验中。
在实验中,先找到一个能和要测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并能形成一个可以测定质量的化合物。
再根据反应方程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该元素的摩尔数与质量。
因此,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摩尔质量以及化学计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通过分析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的质量和体积,可以利用以下反应方程测定氯的原子量:Cl2 + O3 → 2O2 + Cl2O51.2 热力学法测定分子量热力学法是测定化合物分子量的一种方法。
颇为经典的例子是甲醇的热容测定法。
该方法首先是测定甲醇的比热容,随后通过计算得出热能与温度和比热容的乘积,由有关的物理公式可以计算出甲醇的摩尔质量。
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Venus的方案和Chillingar的方案可以看做号召了利用物体的热力学性质测定其分子数量的一种常用手段。
2. 沉淀反应中的计量计算沉淀反应是化学实验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反应,其中产生的沉淀可以用来衡量反应的程度。
当化学计量关系已知时,可以通过沉淀证明法来计算该化学反应中所含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以AgCl的生成反应为例: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计算出生成的AgCl的质量。
在实验中,加入AgNO3的浓度和NaCl加入的质量、浓度的测量是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3.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量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另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其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也各自不同。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电量法,该法利用化学反应伴随着的电荷变化来确定物质的量(摩尔数)。
例如,在第二类反应中,过量的一种离子可以通过电沉积或电晕沈法被定性和定量。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归纳及巩固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归纳及巩固](https://img.taocdn.com/s3/m/c8425f07caaedd3382c4d32f.png)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归纳及巩固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1)定义: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2)单位:摩尔例如:果说4.(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M。
(2)单位:g/mol(或g·mol-1)(3)说明:①使用范围:A.任何一种微观粒子;B.无论是否纯净;C.无论物质的状态②与相对原子质量比较:数值相同,单位不同。
核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1126⨯原子的质量一个一个原子的质量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 1、A 2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 1%、a 2%表示原子个数百分比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2211a A a A A(4归纳:在物质所含的微粒数相同的情况下:①固体、液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其所含微粒本身的大小.②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5)气体体积、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之间换算的关系:V m =V/n6.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2)单位:mol/L(3)说明: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②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推得:ωB =100100⨯+SS%或S=WB/(1-WB)×100⑤某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B]和溶液的密度(ρ)的换算关系:CB=MwB⋅⋅ρ10007.相互关系:n=A N N =M m =mV V =CV二、有关计算关系1.m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M m n ==AN NC.ρm V=计4.c 、ω%、ρ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M c %1000ρω= (2)使用范围:同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3)推断方法:①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表达式②溶质的物质的量用MV M m n ρ∙==计算③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5.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1)计算依据:①1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以g 为单位)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相等②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以L 为单位)在数值上与气体摩尔体积(以L/mol 为单位)相等(2)基本计算关系:m =A.相对密度是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B.既可以用于纯净气体之间的计算,也可以用于混合气体之间三、气体状态方程:PV =nRT四、阿伏加德罗定律重要公式与气态方程(PV =nRT )之间的关系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即2121n n V V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归纳及巩固一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 物质的量:(1) 定义: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2) 单位:摩尔 2. 摩尔:(1) 定义: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2) 国际上规定,1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
(3) 说明:① 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不能是宏观物质名称。
例如:1molH 表示1mol 氢原子,1mol H 2表示1mol 氢分子(氢气),1mol H +表示1mol 氢离子,但如果说“1mol 氢”就违反了使用标准,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也不能用于宏观物质如:l mol 人、1 mol 大豆都是错误的。
②常见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或它们特定的组合。
② 当有些物质的微观粒子只有一种时,可以省略其名称,如1mol 水。
3. 阿伏加德罗常数:(1) 定义:把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
(2)数值和单位:6.02×1023mol -1(3)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N )之间换算的关系:n=N/NA 4. 摩尔质量:(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M 。
(2) 单位:g/mol(或g ·mol -1) (3) 说明:① 使用范围:A.任何一种微观粒子 ; B.无论是否纯净;C.无论物质的状态 ②与相对原子质量比较:数值相同,单位不同。
核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1126⨯原子的质量一个一个原子的质量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 1、A 2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 1%、a 2%表示原子个数百分比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2211a A a A A③与1mol 物质的质量的比较:数值相同,单位不同。
(4)物质的量(n )、质量(m )和摩尔质量(M )之间换算的关系:n=m/M 5.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V m . (2)单位:L/mol(或L ·mol -1) (3)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①标准状况:0℃和1.01×105Pa (101KPa )②理想气体:A.不计大小但计质量B.不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③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22.4L ·mol -1(4)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物质的量的大小)②构成物质的粒子的大小(物质的本性)③构成物质粒子之间的距离(温度与压强共同决定) 固体、液体和气体粒子之间距离如图所示:归纳:在物质所含的微粒数相同的情况下:①固体、液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其所含微粒本身的大小. ②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5)气体体积、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之间换算的关系:V m =V/n 6.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称为B 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为C B (2)单位:mol/L(3)说明: 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②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 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4) 溶液的有关计算①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的换算关系:VN N MV m V n c A ===② 浓溶液稀释或稀溶液浓缩的有关计算.原理: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不变.表示为:C(浓)×V(浓)=C(稀)×V(稀) m 1ω1=m 2ω2 ③ 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 混=21221V V V C CV ++ (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不计)混合:m 1ω1+m 2ω2=(m 1+m 2) ω混④ 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中溶质B 的溶解度(S)与溶质B 的质量分数[ωB ] 的换算关系. 根据S =100)(⨯(溶剂)溶质m m 和ωB =100)(⨯+(溶质)(溶剂)溶质m m m %(饱和溶液,S 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推得:ωB =100100⨯+SS% 或 S=W B /(1-W B )×100⑤某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 B ]和溶液的密度(ρ)的换算关系:C B =Mw B⋅⋅ρ10007.相互关系:n=A N N =M m =mV V=CV 二、有关计算关系1. m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M m n ==AN N(2)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 2.V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m V V n ==A N N =4.22V(2)使用范围:①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②当气体摩尔体积用22.4L ·mol -1时必须是标准状况3.c 、m 、V 、N 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VN NMV m V n c A ===(2)使用范围: ①以上计算关系必须是在溶液中使用②微粒数目是指某种溶质③若溶液是由气体溶解于水形成的,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A.必须根据定义表达式进行计算B.氨水中的溶质主要是NH 3·H 2O ,但要以NH 3为准计算C.溶液的体积不能直接用气体的体积或水的体积或气体与水的体积之和,而必须是通过ρm V =计算得到4.c 、ω%、ρ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Mc %1000ρω=(2)使用范围:同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3)推断方法:①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表达式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用MV Mm n ρ•==计算③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5.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 (1)计算依据:①1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以g 为单位)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相等②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以L 为单位)在数值上与气体摩尔体积(以L/mol 为单位)相等(2)基本计算关系: M —n m =(3)变换计算关系:①M —=i i M n %∑②M —=i i M V %∑(4)使用说明: ①(2)的计算式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的计算②(3)中的计算式只适用与混合气体的有关计算 ③(3)中的两个计算式之间应用了阿伏加德罗定律6.密度与相对密度 (1)密度①计算表达式:Vm =ρ②使用说明:A.适用于所有的物质,不受物质状态的限制,也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B.所有的气体物质:ρm V M =,标准状况下气体ρ4.22=M (2)相对密度①计算表达式:2121M M D ==ρρ②使用说明:A.相对密度是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B.既可以用于纯净气体之间的计算,也可以用于混合气体之间 三、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四、阿伏加德罗定律重要公式与气态方程(PV = nRT )之间的关系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即2121n n V V =。
推论2: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2121n n P P =。
推论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也等于密度之比,即212121d d M M m m ==。
推论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气体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反比,即1221M M V V =。
推论5:混和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几种计算方法:(1)标准状况下,平均分相对分子质量d 4.22M = (∴d=4.22M)(1mol 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2)因为相对密度212121DM M ,M M d d D ===所以(3)摩尔质量定义法:总总n m M =(混合总质量除以混合总物质的量)(4)物质的量或体积分数法:总总V V M V M V M n n M n M n M %b M %a M M nn 2211nn 2211B A +++=+++=+⋅+⋅=以上推论及气态方程PV=nRT 在有关气体的化学计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五、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所需仪器:托盘天平(溶质为固体时)和药匙或量筒(浓溶液稀释时)、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2)配制步骤:算(计算)→取(称取或量取)→溶(溶解)→冷(冷却)→注(转移)→洗(洗涤)→振(振荡)→定(定容)→摇(摇匀)→存(保存). 以配制100ml1.00mol ·L -1的NaCl 溶液为例: 计算:所需NaCl 固体的质量为5.85g ;②称量:准确称量NaCl 固体(该步操作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 ③溶解:将称量好的NaCl 固体放入烧杯中,然后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该步操作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④冷却: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⑤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缓缓注入100ml 容量瓶中;⑥洗涤: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⑦振荡:用手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⑧定容: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当液面距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 1~2 cm 时,改用胶头滴管 加蒸馏水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视线要保持水平)。
⑨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⑩装瓶:配好的溶液应及时转入试剂瓶中。
(3)误差分析:根据公式C B =n B / V 知,造成所配溶液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由n B 或V 引起.其中,造成n B 的误差一般由称量、转移、洗涤等错误操作引起;而造成V 的误差往往由读数错误、未冷却溶液等操作引起.例如,未洗涤溶解用的烧杯和玻璃棒,造成实际值比n B 值偏小,从而引起C B 偏小.练习: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对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①没有用水冲洗烧杯2-3次。
(偏低)②溶液配好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相切。
(偏低) ③定容时,俯视液面使与刻度相切。
(偏高) ④定容时,仰视液面使与刻度相切。
(偏低) ⑤将未冷却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后,马上定容。
(偏高) ⑥将烧杯中的溶液转到容量瓶时,有溶液溅出。
(偏低) ⑦加水超过刻度线。
(偏低)⑧用天平称量NaOH 时,砝码有油污。
(偏高)(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应注意的问题: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按所配溶液的体积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因而不需要计算水的质量.②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mL 、100 mL 、250mL 、500 mL 和1 000 mL 等,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③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中至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2 cm 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以防液面超过刻度线,造成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④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时,应将氢氧化钠样品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应预先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再缓缓加入量筒中的浓硫酸,同时边加边搅拌.(4)容量瓶是一种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容量瓶颈部有标线、瓶上标有温度和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