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驿煤矿90万t新井通风设计
煤矿增加新风井方案
煤矿增加新风井方案随着现代煤矿规模的扩大和分布的广泛,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生产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提高安全意识水平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保障矿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为了缓解煤矿工作面煤尘、潜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新风井设施建设是改善煤矿通风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新风井建设的必要性新风井设施建设是解决煤矿通风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新风井作为煤矿通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带入新鲜的空气,调节矿井内空气质量,改善矿井内的工作环境。
随着煤矿规模的扩大,矿井高度增高,通风系统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加大,这为新风井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风井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决煤矿工作面煤尘问题。
煤矿工作面煤尘是一种具有高度危害性的物质,长期暴露在矿井内会对矿工的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新风井的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地控制工作面煤尘浓度,减少矿工对煤尘的吸入。
2.缓解矿井内温度问题。
随着煤矿规模的扩大,矿井的深度越来越深,矿井内温度也越来越高,对于矿工来说,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新风井在引入新鲜空气的同时,也会带来较低温度的空气,这将有效地缓解矿井内的温度问题。
3.提高矿工的工作效率。
矿工长期在高浓度煤尘、高温环境下的工作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矿工的工作热情。
新风井设施建设可以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矿井内工人的身体健康。
新风井建设的关键技术新风井建设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风井的位置选定。
新风井的建设需要考虑到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减小风量流失,以及最大程度地保障矿井内空气新鲜度。
一般而言,新风井的位置应在矿井的上风侧,而非下风侧,这样既能保障新风量的充足,同时也能够减少在新风进入矿井的过程中的阻力。
2.新风井的直径选定。
新风井的直径一般为2-3m左右。
新风井直径的选定需要综合考虑新风井在通风系统中的位置、新风的需求量以及其它安全因素,确保新风井在建设后能够正常运行,达到预期效果。
毕业设计——新庄孜矿90万t新井通风设计说明书[管理资料]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小组成员:曹振兴02070823曹明03071319蔡鹏01070095设计题目新庄孜矿90万t/a新井通风设计班级采矿07-4班指导教师成绩日期 2011年1月目录1矿井设计概况 (1) (1) (1) (2)2矿井通风系统拟定 (4) (4) (4) (6) (7)3采区通风 (9) (9) (9)4掘进通风 (12) (12) (12) (13) (15)5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 (18) (18) (21)6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23) (23) (23) (23)7矿井通风设备选型 (31) (31) (33) (35) (35) (36)8矿井通风费用概算 (38) (38) (39) (39) (39) (39)9结论 (40)参考文献 (41)1矿井设计概况1)矿区概述新庄孜矿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东麓,南与谢一矿相接,北与孔李公司为邻。
地处东经116°4938″北纬32°35′41″,行政区划属淮南市八公山区。
井内的气象参数按表1所列的平均值选取。
新庄孜井田东以第Ⅳ勘探线与李一矿井田毗邻,西以第Ⅸ勘探线及人定境界与新庄孜相接,北部Ⅳ-Ⅴ至Ⅵ勘探线间以八公山背斜轴、Ⅵ至Ⅸ勘探线,南至3-1煤层-650m底板等高线地面投影线,~,;倾斜宽:,,。
3)煤层特征,含煤2余层;其中可采煤层3-1煤层,,%。
具体参见图1 综合地质柱状图。
具体参见图1 综合地质柱状图。
矿井东翼在开采3-1煤层时,,,矿井瓦斯等级应定为高瓦斯矿井。
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为三级。
依据《矿井防灭火规范》,矿井自燃危险等级划归为二级自燃矿井。
1)井田境界及储量矿井地质资源量:3-(Mt),(Mt),(Mt),本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t/年。
工业广场的尺寸为315m×400m的长方形,(Mt)。
2)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本矿井年工作日330天,每天净提升时间16小时。
矿井机械化升级改造初步设计 第5章 通风和安全 精品推荐
第五章通风与安全第一节概况一、井田瓦斯、煤尘、自燃、煤和瓦斯突出及地温情况(一)瓦斯1、邻近矿井瓦斯等级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瓦斯鉴定结果,本矿井邻近矿井瓦斯等级大部分为低瓦斯,见表5-1-1。
邻近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表2、本井田瓦斯赋存情况(1)2003年6月由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提供的对井田内P26号孔煤芯取样分析结果,见表5-1-2。
煤层瓦斯含量表(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7年6月编制的《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段王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瓦斯抽放优化研究项目阶段报告》中提供的采用井下间接测定法测定的9号煤层瓦斯基本参数结果为:原煤瓦斯含量: 4.64~5.68m3/t;煤层瓦斯原始压力:0.56~0.7MPa;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0.18(d-1);煤层透气性系数:0.082 m2/MPa2·d;煤层对瓦斯的吸附性:吸附常数a=57.14m3/t,b=0.20Mpa-1。
瓦斯放散初速度:7.2;煤的孔隙率: 3.33测点距地表垂深:186~237m。
15号煤层瓦斯基本参数测定结果为:原煤瓦斯含量: 1.66m3/t;煤层瓦斯原始压力:0.16~0.19MPa;煤层对瓦斯的吸附性:吸附常数a=54.64m3/t,b=0.23Mpa-1;瓦斯放散初速度: 5.94;煤的孔隙率: 2.68测点距地表垂深:236m。
矿井各区域瓦斯分布不均匀,瓦斯含量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3)2008年6月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提交的《矿井地质报告》对部分钻孔采取了煤层瓦斯样,共采样26个,瓦斯含量试验成果见表5-1-3。
各煤层瓦斯含量试验成果汇总表表5-1-33、矿井瓦斯涌出量根据2007年12月19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安发【2007】2030号《关于2007年度年产30万吨及以上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文件”,段王煤矿2007年度瓦斯鉴定结果见表5-4-4。
(冶金行业)义兴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冶金行业)义兴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目录前言 (3)第一章矿井基本概况 (4)第一节矿井概况 (4)一、井田概况 (4)二、煤层地质概况 (4)三、瓦斯概况 (5)四、水文概况 (5)五、煤尘、煤炭自燃概况 (5)六、通风概况 (5)第二章通风系统设计可行性论证 (8)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背景 (8)一、矿井目前通风及生产能力情况 (8)二、矿井生产能力发展前景 (8)第二节通风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分析、论证 (9)第三节通风系统改造的主要手段 (10)第四节通风系统改造总体方案的选择 (10)第三章矿井通风参数计算 (14)第一节通风系统改造后矿井需要风量的计算 (14)一、矿井风量计算原则 (14)二、矿井需风量的计算 (14)第二节通风系统改造后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19)一、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 (19)二、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 (19)第三节通风系统改造方案比较 (33)第四章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35)第一节主要通风机选型 (35)一、设计依据 (35)二、通风设备选型 (35)第二节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配置要求 (38)第五章通风费用概算 (40)第六章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43)第一节粉尘灾害防治 (43)一、防尘措施 (43)二、防爆措施 (43)三、隔爆措施 (43)第二节瓦斯灾害防治 (44)第三节防灭火 (44)一、煤的自燃预防措施 (44)二、外因火灾防治 (44)第四节矿井防治水 (45)第五节井下其它灾害预防 (45)一、顶板灾害防治 (45)二、机电运输事故防治 (45)前言矿井通风是一个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输送、调度空气在井下流动,维护矿井正常生产和劳动安全的动态过程。
在生产期间其任务是利用通风动力,以最经济的方式,向井下各用风地点供给质优量足的新鲜空气,保证工作人员的呼吸,稀释并排除瓦斯、粉尘等各种有害物质,降低热害,给井下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在发生灾变时,能有效、及时地控制风向及风量,并与其它措施结合,防止灾害的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新驿煤矿八采区设计说明书
前言新驿矿井位于山东省兖州市新驿镇境内,东南距兖州市19km,西北距汶上县城20km,隶属于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6月1日建成投产。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服务年限为71.6年。
2005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10万吨/年。
采用一对立井开拓,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
井田东西走向长5~9km,南北宽 5.5~9km,面积约58km2。
井田内共有可采煤层5层,即:3上1、3上2、15上、16、17煤层。
矿井现主要开采3上1和3上2煤层,由于煤质较差,发热量低,影响了市场供求,经济效益明显下滑。
矿决定开采发热量相对较高的16、17煤层,作为3煤层的配采煤层,以提高煤炭发热量并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矿井经济效益。
本次设计的八采区即为16、17煤层的首采区。
一、设计编制的依据1、山东煤炭地质工程勘探研究院编制的《山东省宁阳汶上煤田新驿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
2、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的《山东省新驿井田三维地震勘探报告》。
3、临沂兴宇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山东省东山矿业公司新驿煤矿建井地质报告》。
4、济南煤炭工业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山东省临沂矿务局新驿矿井初步设计》。
5、新驿煤矿编制的八采区地质说明书。
6、临沂矿务局对新驿煤矿八采区方案设计的批复。
7、国家煤炭工业及有关行业的技术政策以及规程、规范、规定等。
二、设计的主要特点1、八采区采用一对下山开拓,下山位于矿井南翼,轨道下山兼进风,皮带下山兼回风。
下车场标高为-545.0m,上车场标高-430.0m。
2、采区投产时在16煤中布置一个高档炮采对拉工作面,面长180m,工作面位于采区南部、-545m水平大巷以东。
3、采区轨道下山采用JD55调度绞车牵引1t矿车;采区皮带下山采用STJ800/2×125S型皮带。
采区煤炭运输全部采用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绞车牵引1t矿车。
4、采区泵房三台150D30×6型离心式水泵,配135Kw 电动机;正常时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最大时开两台。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作者:刘彦忠郭留旺杨程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29期摘要:针对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通风阻力测定,确定了对井下通风系统进行改造的重点,经多方案对比,选择了投资少、易操作、效果好的立斜结合通风系统设计,经过对系统的改造,使矿井有“一进一回”改为“两进一回”,提高了通风能力,系统彻底解决了矿井通风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通风系统改造中图分类号:TD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b)-0000-00新泰市汶河矿业有限公司于1981年由枣庄煤炭规划设计院设计, 1985年3月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t/a;技改后生产能力核定为15万吨/年。
矿井为斜井多水平开拓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一进一回(主斜井进风,副斜井回风)。
由于井田南北长3300米,东西宽不足600米,矿井开采时间长,通风线路长,通风难度大。
1 改造原因(1)矿井进回风巷道均为单巷,为一对反斜井接主暗斜井串联进回风,无并联巷道可以减小风阻R值,造成通风阻力大。
(2)矿井现有通风系统负压达到1700pa,等积孔0.904m2,井巷摩擦风阻1.733N.S2/m8,为大阻力矿井,通风难易程度评价为难。
(3)矿井井下有2个回采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10个硐室,风量只能基本满足生产需求,无富裕风量。
(4)矿井副斜井回风巷兼作行人巷,断面小(6.02m2)还安装有架空乘人装置和排水管路等,造成风硐和副反斜井通风线路长度虽只占3.8%,但通风阻力高达620.92Pa,占全矿井通风阻力的32.2%。
(5)主通风机为离心式,电耗高,且配备的电机功率不匹配,不符合《规程》要求。
(6)职工上下井全部行走在回风巷道内,工作环境不好,影响职工身心健康。
2 改造必要性及可行性2.1 通风系统改造的必要性矿井现有通风系统存在风量不足,进、回风巷道为单进单回,巷道断面偏小,存在高阻力井巷,且今后进入深部井田开采,进、回风距离更长,通风阻力更大,必须对通风系统进行改造,以满足开采深部井田的风量需求、保证矿井生产安全。
煤矿通风系统改造设计
总说明湖南省煤业集团街洞矿业有限公司茶山岭煤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栖风渡镇畔冲村。
该矿开采街洞矿区茶塘井田内6、7煤层,局部开采8煤层,茶山岭煤矿于1961年由湖南省煤炭设计院设计。
矿井建设工程是1962年2月26日由郴州专署重工业局上报省局立项,省煤炭局于1963年3月26日(63)煤计字558号文批准建设的。
于1962年3月28日动工,1966年10月3日投产,建设工期为四月半,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原批准的核定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
矿井生产到1993年由于矿井资源枯竭,省厅批准为关闭矿井,矿井靠复探复采、回收边角残煤维持生产,为了矿井持续发展,1984年委托白沙矿务局设计处设计了茶山岭新井,采用斜井多水平方式开拓。
落底标高为-150m水平。
该新井于1985年9月26日破土动工兴建,1996年6月正式投产。
2011年经省煤炭局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18万吨/年。
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自然倾向性等级:Ⅲ(不易自然),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现有茶改主井、原主斜井、原副斜井、茶新井和东风井等5个井口。
茶改主井、原主斜井、原副斜井和茶新井为进风井,东风井为回风井筒。
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中央边界式通风方式,东风井安装有BD-Ⅱ-6-№17主扇通风机两台,一台运行,一台备用,配电机BF225M-6型,75 kw×2,380V 两台。
目前生产采区为13、31、33和32采区,布置有五个回采工作面和八个掘进工作面生产。
矿井采用走向短壁后退式水平分层开采的采煤方法。
工作面采用爆破落煤,液压支柱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在用的东风井主要通风线路长、部分线路年久失修且严重变形导致有效断面小,通风阻力大;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矿井多水平多点采掘,呈现-70水平,-150水平和-300水平同时生产的特点,通风系统趋向复杂。
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街洞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茶山岭煤矿通风系统进行改造设计。
新驿矿井三采区开采方案优化设计应用
图 1 初步设计中的巷道及工作面布置图 量大。
②工作面储量少,可采期短,不利于发挥机械化优 势和实现高产高效。
3 优化后的采区设计方案
3. 1 采区巷道布置 考虑采区西部在 - 430m 水平大巷以北至二采区
分界线,有两条呈东西走向落差大于 15m 的断层,故仍 遵循三采区皮 带 大 巷 和 轨 道 大 巷 原 设 计 布 置 ,并 采 用 倾斜条带式开采。而 - 430m 水平大巷以南考虑上部 可采倾斜长 度 较 短,采 用 倾 斜 长 壁 开 采,巷 道 准 备 量 大,采面储量小,回采期短,不利于发挥机械化作用,且 该部地质构造较简单,断层少,便于沿走向布置工 作 面,形成大储量工作面进行回采,故决定沿 - 430m 水 平大巷方向布置采区上山巷道进行开采。 3. 2 工作面布置
2 采区原设计方案
2. 1 采区巷道布置 《新驿矿井北翼初步设计》方案: 三采区西部由于
受岩浆侵蚀 严 重,大 部 分 为 不 可 采,可 采 倾 斜 长 度 在 350 ~ 400m,局部在 500 ~ 600m,东部可采部分倾斜长 度在 700 ~ 800m,在 - 430m 水平大巷进入到达 - 430m 西翼皮带大巷 和 轨 道 大 巷 施 工 位 置 后,向 北 施 工 三 采 区皮带巷和轨道巷,向南沿 - 430m 水平施工西翼皮带 大巷和轨道大 巷,考 虑 可 采 部 分 煤 层 受 倾 斜 长 度 的 影 响,决定不再设计采区上山,直接利用上述两组大巷进 行倾斜条带分层开采。 2. 2 工作面布置
1 地质概况
三采区位于新驿井田的西北部,北面为二采区,西 到煤层隐伏露头,南到 DF54 断层、DF103 断层,与五采区 毗邻,东部为一采区,东西长 1. 9km 南北长 2. 1km。面 积约 3. 9km2 。采区有 - 430 西翼皮带大巷和轨道大巷 穿过。采区西部 煤 层 隐 伏 露 头 附 近 岩 浆 侵 蚀 严 重 ,大 部分为不可采,可采倾斜长度大部分为 350 ~ 400m,局 部在 500 ~ 600m。煤层赋存极不稳定,可采煤层 3上1 、 3上2 层间距变化大,由北向南逐渐变小,在 0. 1 ~ 7. 77m 之间不等,大部分小于 0. 5m,为 3上1 、3上2 煤层合并区。 地质条件较复杂,除受岩浆侵蚀严重外,断裂构造较发 育,共有大小断层 27 条,多为东北 ~ 东南走向的正断 层。
新景煤矿矿井通风开采毕业设计教材
第一章矿井概况 (1)一、矿井基本概况 (1)二、矿井开拓概况 (3)第二章采区基本开采条件 (4)一、采区基本条件 (4)二、采区开采煤层条件 (7)第三章采区巷道布置 (11)一、采区上山布置方案 (11)二、采区主要生产系统分析 (15)三、采区开采顺序 (19)第四章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及劳动组织 (20)一、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 (20)二、工作面劳动组织 (22)三、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4-2-2。
(24)第五章采区通风及安全 (26)一、概述 (26)二、采区通风方式及系统 (27)三、采区风量的计算及分配 (29)四、采区总风压及等积孔计算 (31)五、安全通风措施 (35)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36)一、防瓦斯爆炸措施 (36)二、防煤尘爆炸措施 (37)三、防煤与瓦斯突出措施: (37)四、防矿井突水措施 (38)五、防矿井火灾措施 (38)六、防大气污染措施 (39)致谢 (40)摘要新景矿井田位于阳泉市西部,距阳泉市中心11公里。
地理坐标东经113°21′10″—113°31′17″北纬37°51′07″—37°56′31″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景矿(以下简称新景矿)是由原阳泉三矿的一期改扩建新增井田部分(西部区)与三矿竖井重新组建的矿井。
该矿主要采3号,8号,15号煤。
根据新景矿地质测量部门提供的新景矿南条带补充勘探地质报告资料,本矿井瓦斯主要来源于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及已采区瓦斯涌出,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平均为16.0m3/t,绝对涌出量平均为78m3/min。
根据佛洼分区开拓部署和煤层的赋存情况,该分区达产时在3号煤同时布置两个回采工作面,为此,设计确定3号煤层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倾斜长壁综采,顶板管理方法采用全部垮落法本矿井属于高瓦斯矿, 主要来源于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及已采区瓦斯涌出,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平均为16.0m3/t,绝对涌出量平均为78m3/min。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北山煤矿90万吨年新井通风与安全设计
一般部分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1 矿区概述1.1.1.交通位置矿井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北约18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于乌金山镇。
该矿南至榆次火车站约19km,西至鸣李火车站17km,西北距太原市20km,榆罕公路从矿井西北外围经过,矿井内有公路直通榆次区,交通较为便利。
1.1.2.地形地貌井田位于沁水煤田东北边缘,地处中低山地带。
沟谷纵横;地形极其复杂。
最高点位于矿区黑沙沟北部之东梁,海拔标同为1309.32m,最低点位于杜家山村北,海拔标高为980.00m,最大相对高程329.32m。
1.1.3. 矿区气候条件矿区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春干旱、多风、少雨(雪),夏秋雨水较多,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降雨量为410.40毫m,年平均蒸发量为1598.42mm。
年平均地面最高温度31.2℃,年平均地面最低温度1.6℃。
霜冻期一般为头年10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无霜期180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90cm。
风速最大10级,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数约26天。
根据《山西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榆次区属Ⅶ度区。
1.1.4.矿区经济概况本区以农业为主,其次为开采业、制造业。
煤炭工业在当地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适度发展煤炭工业为繁荣地区经济发挥重要的作用。
矿井建设所需的建材,如砖瓦、水泥、石料、砂子等当地可以满足供应,钢材、木材需由外地调进。
1.1.5.现有水源、电源情况(一)水源条件根据现有资料和矿井生产能力以及矿井用水特点,本设计水源采用井下排水和深井供水相结合。
矿井升级改造后,预计井下正常涌水量为50m3/d,经处理后可作为地面及井下生产和消防水源。
在工业场地有一眼深井,日涌水量600m3,作为矿井生活和消防水源。
因此矿井供水有保障。
(二)电源条件矿井扩建后,在矿井地面新设35kV变电站一座,装机容量为2×3150kV A。
本矿两回35kV电源,一回引自峪口35kV变电站,另一回引自北郊110KV变电站的35kV母线,送电距离分别为6km和14km。
七台河矿业集团新立矿矿井通风设计
摘要本设计进行的是新立煤矿85、87、90煤层的矿井通风设计。
设计包括: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及储量、矿井工作制度和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及基本巷道布置、矿井通风系统、矿井灾害防治和提高瓦斯抽放率的主要措施。
根据设计要求,本井田设计年生产能力为90 万吨/年,服务年限为36年,矿井采用单水平立井开拓,水平标高为-200m,全矿井布置两个工作面。
矿井采用倾斜长臂综合机械化全部跨落采煤法。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采区通风方式为后退式,采煤工作面为U 型通风,上行通风。
本设计完成了用风地点风量设计、巷道阻力计算,并完成了主要通风机选型。
根据设计矿井的基本情况和通风系统,初步提出了瓦斯、火灾、顶板、热害等灾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开拓设计通风设计瓦斯抽放率ABSTRACTThe mine ventilation design is based on the 3# coal seam of the Da Shu Cun coal mine which managed by Feng Feng Coal Group around Han Dan city.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include: the mineral area outlin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 boundary and reserves of field; the working system, mining capabi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coal mine; the coal cutting method and lifting system; the ventilation system and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 control and the main measure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as extraction.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of the design, the mining capability is 0.9M t/a and the service life is 36 years. The single-level shaft development mode is applied and the level elevation is -200m. Two working face is designed in the coal mine. The top-coal caving method of synthetical mechanization and the slope long wall is applied.The way of mechanization in this mine is central-individual ventilation system. The back-off ventilation mode is applied in mining section and the U-type ventilation is applied in working face. Some design contents are achieved as follows: designing the airflow quantity in working place, calculating the resistance of all laneway, and choosing the type of the main ventilating fan.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state and ventilation system of the designed coal mine, the prelimina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some disasters, suchas gas, fire and roof disaster, are presented in this design.Key words:development design ventilation system design the efficiency of gas extrac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1矿区概述 (1)1.1.1地理位置 (1)1.1.2地形、地势及水文 (1)1.1.3矿井气候条件 (1)1.2井田地质特征 (1)1.2.1煤系地层概述 (1)1.2.2井田范围及勘探程度 (2)1.2.3地质构造 (2)1.2.4水文地质特征 (2)1.3煤层特征 (3)1.3.1煤层情况 (4)1.3.2煤层特征 (4)第2章井田境界及储量 (6)2.1井田境界 (6)2.2井田的工业储量 (6)2.3井田可采储量 (6)2.3.1井田储量的确定原则和主要依据 (6)2.3.2可采储量的计算 (6)第3章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8)3.1矿井工作制度 (8)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8)第4章井田的开拓及基本巷道布置 (9)4.1矿井开拓 (9)4.1.1影响开拓方式的因素 (9)4.1.2井筒开拓方式的选择 (9)4.1.3井筒位置、数目的确定 (9)4.1.4开采水平和阶段的划分原则 (9)4.1.5采区划分和布置 (10)4.1.6开拓系统综述 (11)4.2矿井基本巷道 (11)4.2.1主斜井、副斜井及风井 (11)4.2.2井底车场 (13)4.2.3采区巷道和峒室 (19)4.3巷道布置、采煤方法和矿井运输、提升系统 (20)4.3.1巷道布置 (20)4.3.2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20)4.3.3 矿井运输系统 (26)第5章矿井通风系统 (28)5.1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28)5.1.1 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的原则 (28)5.1.2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29)5.1.3 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 (30)5.1.4采区通风系统的选择 (31)5.2矿井需风量的计算 (33)5.2.1风量计算的标准和原则 (33)5.2.2 矿井风量计算 (34)5.2.3矿井总风量计算 (38)5.3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39)5.3.1摩擦阻力计算 (40)5.3.2摩擦阻力系数a的确定 (40)5.3.3采煤工作面a的确定 (42)5.3.4摩擦阻力的具体计算 (42)5.3.5矿井总风量分配 (45)5.3.6局部阻力的计算 (46)5.3.7自然风压 (47)5.3.8矿井等积孔 (49)5.3.9通风构筑物 (50)5.4扇风机的选择 (52)5.4.1选择原则及步骤 (52)5.4.2主扇工况点 (52)5.4.3扇风机的选择 (53)第6章矿井火灾防治 (55)6.1矿井煤层自燃及其预防措施 (55)6.2矿井外因火灾一般防治措施 (56)6.3矿井内因火灾一般防治措施 (58)第7章矿井防尘 (59)7.1矿尘的性质 (59)7.1.1矿尘的概念 (59)7.1.2表示矿尘量大小的参数 (59)7.2矿尘的危害 (59)7.3尘肺病 (60)7.3.1尘肺病的分类 (60)7.3.2影响煤尘尘肺病发生的因素 (60)7.3.3新立矿的煤尘状况及防治措施 (61)第8章其它灾害防治 (63)8.1矿井水灾防治 (63)8.2顶板灾害防治措施 (63)8.3矿井热害防治 (65)专题部分 (67)致谢辞 (81)参考文献 (82)附录一 (83)附录二 (86)第1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1.1.1地理位置新立矿位于七台河矿区西北部,行政区属七台河市新兴区。
金地9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精品
金地90万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目录前言 (1)第一章井田自然概况及周边煤矿和小窑现状 (17)第一节井田自然概况 (17)第二节周边煤矿和小窑 (19)第二章兼并重组整合的条件 (20)第一节资源条件 (20)第二节外部条件 (55)第三节兼并重组整合条件综合评述 (55)第三章井田开拓 (57)第一节矿开拓现状 (57)第二节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58)第三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62)第四节井田开拓 (63)第五节井筒 (66)第六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67)第四章大巷运输及设备 (70)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 (70)第二节矿车 (70)第三节运输设备选型 (71)第五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85)第一节采煤方法 (85)第二节采区布置 (93)第三节巷道掘进 (96)第六章通风和安全 (100)第一节矿井通风条件情况 (100)第二节矿井通风 (102)第三节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 (111)第四节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129)第七章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 (133)第一节提升设备 (133)第二节通风设备 (149)第三节排水设备 (151)第四节压缩空气设备 (155)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 (158)第一节煤质及其用途 (158)第二节煤的加工 (163)第三节生产系统 (163)第四节辅助设施 (170)第九章地面运输.................................................. - 172 -第一节概况. (172)第二节场外公路 (172)第三节其他运输 (173)第十章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 (174)第一节概况 (174)第二节平面布置 (175)第三节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 (178)第四节场内运输 (178)第五节其它工业场地布置 (179)第六节管线综合布置 (179)第七节防洪排涝 (180)第十一章电气 (181)第一节供电电源 (181)第二节电力负荷 (182)第三节送变电 (192)第四节地面供配电 (201)第五节井下供配电 (205)第六节监控与计算机管理 (209)第七节通信 (216)第十二章地面建筑 (221)第一节设计原始资料和建筑材料 (221)第二节设计原始资料和建筑材料 (223)第三节行政公共建筑 (224)第四节居住区 (233)第十三章给水排水 (234)第一节给水 (234)第二节排水 (239)第三节室内给水排水 (240)第四节消防及洒水 (241)第十四章采暖通风及供热 (242)第一节采暖与通风 (242)第二节井筒防冻 (247)第三节锅炉房设备 (247)第四节室外供热管道 (249)第十五章节能 (250)第一节井下开采节能 (250)第二节地面建筑节能 (252)第三节矿井供电节能 (253)第四节矿井主要机械设备节能 (257)第五节给排水、暖通及环保节能 (260)第十六章职业安全卫生 (262)第一节概述 (262)第二节建筑及场地布置 (262)第三节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264)第四节主要防范措施 (267)第五节机构设置及专项投资 (271)第六节评价及建议 (272)第十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273)第一节概述 (273)第二节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执行标准 (274)第三节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影响 (278)第四节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 (280)第五节地表塌陷治理 (287)第六节机构设置及环境保护投资 (289)第七节环境影响评价 (290)第十八章建井工期 (292)第一节建井工期 (292)第二节产量递增计划 (294)第十九章技术经济 (295)第一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295)第二节建设项目资金概算 (298)第三节原煤生产成本 (299)第四节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301)第五节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02)附录:1、设计委托书2、承诺书3、采矿许可证4、矿长资格证书5、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企业集团)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6、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45号《关于吕梁市中阳县、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7、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10]74号《关于山西兴县金地煤业有限公司调整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8、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函[2011]108号《关于山西兴县金地煤业有限公司申请调整矿区范围并变更生产规模的复函》9、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103号《关于对原批复方案中主体企业名称变更等事宜的函复》10、山西省吕梁市国土资源局吕国土资字[2010]357《关于资源整合单独保留煤矿山西兴县金地煤业有限公司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和办理采矿权转让、变更登记的请示》11、吕梁市煤炭工业局吕煤基字][2010]76号《关于山西兴县金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的批复》12、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1]864号《关于山西兴县金地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13、吕梁市煤炭工业局吕煤安字[2011]166号《关于转发(关于吕梁市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的通知》14、山西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煤尘爆炸性及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15、煤矿救护协议16、高压供用电合同17、土地转让合同18、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吕梁监察分局吕煤监监察字[2010]29号《关于山西兴县金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19、山西兴县金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鉴定报告20、高压施工供电议项书21、山西省兴县水利局证明22、兴县国土资源局证明23、兴县水利局兴政水字[2011]71号《关于兴县金地煤业有限公司取水许可意向书》24、山西兴县金地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附件:1、概算书2、主要机电设备和器材目录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45号文《关于吕梁市中阳县、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山西兴县金地煤业有限公司核准为资源整合单独保留矿井,矿井生产能力为0.6Mt/a,批采13号煤层,井田面积1.68km2。
葛泉煤矿年产90万吨新井设计
目录第1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1 矿区概述 (1)1.1.1 地理位置 (1)1.1.2 交通条件 (1)1.1.3 自然地理 (2)1.1.4 矿区气象 (2)1.1.5 矿区的地震震级及烈度 (2)1.1.6 矿井中小煤矿开采情况 (2)1.2 井田地质特征 (3)1.2.1 井田地层特征 (3)1.2.2 井田地质构造 (5)1.2.3 岩浆活动情况 (7)1.2.4 岩溶陷落柱 (8)1.2.5 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 (9)1.3 煤层特征 (14)1.3.1 含煤地层特征 (14)1.3.2 标志层特征 (16)1.3.3 含煤性概述 (17)1.3.4 煤层分述 (17)1.3.5 煤层顶底板 (21)1.3.6 煤质 (21)第2章井田境界和储量 (27)2.1 井田境界 (27)2.2 矿井工业储量 (27)2.2.1 井田勘探 (27)2.2.2 储量计算范围 (28)2.2.3 储量级别的划分 (28)2.2.4 储量计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29)2.2.5 储量计算结果 (30)2.3 矿井可采储量 (30)2.3.1 永久煤柱煤量 (30)2.3.2 矿井可采储量计算 (31)第3章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2)3.1 矿井工作制度 (32)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2)第4章井田开拓 (33)4.1 概述 (33)4.1.1井田概况 (33)4.1.2开拓方案技术比较 (33)4.1.3 开拓方案经济比较 (35)4.2 井筒位置的确定 (37)4.2.1井筒位置 (37)4.2.2 井筒的用途及规格 (37)4.3 开采水平的设计 (39)4.3.1 水平高度的确定 (39)4.3.2 设计水平巷道布置 (39)4.4 采区划分 (39)4.5 井底车场 (39)4.5.1 概述 (39)4.5.2 井底车场的选择原则 (40)4.5.3 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依据 (40)4.5.4 井底车场线路设计 (40)第5章采区巷道布置 (42)5.1 煤层的地质特征 (42)5.1.1 采区位置及范围 (42)5.1.2 地质构造 (42)5.1.3 水文地质条件 (42)5.1.4 可采煤层的煤质指标特征 (42)5.1.5 开采煤层的瓦斯及煤尘情况 (42)5.2 采区巷道和生产系统 (43)5.2.1 采区概况 (43)5.2.2 采区布置 (43)5.3 采区车场设计及硐室 (44)5.3.1 采区车场 (44)5.3.2 采区变电所 (46)5.3.3 采区煤仓 (46)第6章采煤方法 (47)6.1 回采工艺方式 (47)6.1.2 回采工艺的确定 (47)6.1.3 采煤机械的选用 (47)6.1.4 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47)6.1.5 工作面长度合理性的检验 (48)6.1.6 工作面的支护方式、支架规格和布置方式 (48)6.1.7 各工艺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 (50)6.1.8 循环作业方式及各图表 (56)6.2 采区采掘计划 (58)第7章井下运输 (59)7.1 概述 (59)7.2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59)7.3 主要巷道运输设备的选择 (59)7.3.1 煤炭运输方式 (59)7.3.2 带式输送机的选择 (60)7.3.3 电机车的选型设计 (60)7.3.4 列车组成的验算 (62)7.3.5 电机车台数的确定 (63)第8章矿井提升 (65)8.1 概述 (65)8.2 主井提升 (65)8.2.1 选择提升容器 (65)8.2.2 选择提升钢丝绳 (66)8.2.3 提升机的选择 (67)8.2.4 提升电动机的预选 (68)8.2.5 提升机对井筒的相对位置 (69)8.2.6 立井提升理论及计算 (70)8.2.7核算提升能力 (71)8.3 副井提升 (71)8.3.1 注意事项 (71)8.3.2 副井提升选型 (71)第9章矿井通风及安全技术 (74)9.1 概述 (74)9.2 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的选择 (74)9.2.1 通风系统的选择原则 (74)9.3 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的计算 (75)9.3.1 原则 (75)9.3.2 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 (76)9.3.3 风速验算 (79)9.4 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79)9.4.1 原则 (79)9.4.2 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81)9.5 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83)9.5.1 瓦斯管理 (83)9.5.2 煤尘管理 (84)9.5.3 火灾预防 (84)9.5.4 水灾预防 (85)9.5.5 顶板管理措施 (85)9.5.6 水灾 (85)第10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2)摘要这次毕业设计我们所做的是张庄二矿新井的设计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
新驿煤矿90万t/a新井通风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二〇一〇年七月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为煤矿新井通风设计,是《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本课程设计,初步掌握矿井通风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矿井通风的问题。
二、设计内容及步骤
1、矿井的地质概况,开拓方式及开采方法如下设计技术资料所示,矿井开拓平面图与剖面图见附件1和附件2。
井下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为700人,综采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40人,高档普采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60人。
2、提出该矿井前25年左右的矿井通风系统方案,并进行技术比较与经济比较(粗略),选择最优方案,确定出矿井的通风系统。
3、确定采区的通风方式并作技术比较。
4、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并作技术比较。
5、确定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并作技术比较。
6、计算各用风地点的供风量和矿井总用风量。
7、确定矿井通风困难时期和容易时期的开采位置,分别绘制两个时期的通风系统立体图和网络图(用A3或A4纸画)。
8、分别计算两个时期的矿井最大通风阻力与等积孔,并评价矿井通风难易程度。
9、选择矿井主要通风机并确定两个时期的工况点,选择配套电机,概算通风费用,提出对通风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
10、对以上内容进行综合协调,经过技术处理加工后,依据附件3说明书模板编制矿井通风系统说明书(包括目录、前言、正文及参考书目),绘制矿井通风系统图(比例尺为1:5000或1:0000,个别小矿井可采用1:2000),作图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具体要求见附件4.
三、设计要求
1、按设计内容及要求编排章节,并按序编页码
2、语言文学
(1)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2)文理通顺,词达意明,应用专业术语
(3)字体工整,书写清洁
3、公式与图表
(1)所用公式应写出处,并编号(如式4-2)公式中各项意义单位需注明,计算应准确,计算结果可以图表表示。
(2)图表应按顺序编号(如表图2-3),标明图标、表题并与文字相呼应,表内数据对应数位应整齐、数字重复应照写。
(3)所有图均采用纸质较好的白纸按制图标准描绘,要求图面清洁、粗细均匀、比例一致。
4、排版格式完全参照《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四、设计技术资料
新驿煤矿90万t/a新井通风设计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矿区概述
新驿矿井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兖州市境内,东南距兖州市19km,西北距汶上县城20km。
东、西部边界以17煤层露头为界,北以新嘉驿断层和郓城支断层为界,南部以长沟断层为界。
井内的气象参数按表1所列的平均值选取。
1.2 井田地质特征
井田东西长3~5.3km,南北宽4.2~5.9km,面积约22.7km2。
1.3 煤层特征
本矿井可采煤层有3煤层,其煤层平均厚度为3.48m,具体参见图1 综合地质柱状图。
根据精查地质报告的瓦斯地质资料,井田各煤层瓦斯(CH4)含量和成分最高分别为0.004cm3/g⋅燃和0.86%,二氧化碳(CO2)最高含量为0.262cm3/g⋅燃。
根据钻孔测得的瓦斯含量和临区井田资料对比分析,该区瓦斯含量低,应属低瓦斯矿井。
各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各煤层原样着火温度变化在312~358℃之间,还原样与氧化样着火点之差为6~14℃,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不自燃。
然而下组煤黄铁矿结核含量较高,在潮湿状态易氧化并放出热量,易自然发火。
2 井田开拓
2.1 井田境界与储量
矿井地质资源量108.04(Mt),矿井工业储量106.96(Mt),矿井可采储量73.75(Mt),本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t/年。
工业广场的尺寸为450m×300m的长方形,工业广场的煤柱量为700.70(万t) 2.2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本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按年工作日330天计算,四六制作业,每天三班工作,其中二个半班生产,半班检修,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4h。
本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矿井服务年限为63.1年。
图1 综合地质柱状图
2.3 井田开拓
工业广场与主副井筒布置位置相同,即。
井田中央。
立井单水平开拓,主、副井筒均为立井,布置于井田走向中央。
水平标高-450m,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的岩层中(距煤层25m),用斜巷与煤层连接。
主副井布置在井田储量的中央,以形成两翼储量比较均衡的双翼井田。
主井井筒位置布置方案也可选择在井田中上部。
矿井布置一条运输大巷、一条轨道大巷,均布置在煤层底板中,大巷水平间距50 m。
大巷位于井田中央,沿走向布置,坡度控制在3‰以内。
3号煤层平均厚度为3.48m,赋存稳定,底板起伏不大,为缓倾斜煤层,煤层厚度变化不大,但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倾向,最短发火期为6个月。
故矿井开拓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中。
由于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在每翼各布置一条回风大巷。
,可满足回风需要。
每翼布置一条主运输大巷,一条辅助运输大巷。
为便于在巷道交叉时架设风桥等构筑物,辅助运输大巷和主运输大巷沿底板掘进。
大巷位于井田中央,沿走向布置。
3巷道布置与采煤方法
3.1 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根据矿井开拓布置,本井田设一个开采水平。
矿井首采区位于井田西部上山部分,南部以DF54断层组为界,北以井田边界为界,西以煤层露头为界,东以大巷为界。
采区内无其他地质构造,开采布置简单。
采区走向长2100~2800m,平均2450m,倾斜平均长1700 m,采区垂高250 m。
井田东西长3~5.3km,南北宽4.2~5.9km,面积约22.7km2。
有较大断层作为井田边界。
煤层厚度及倾角变化大,且本矿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机械化水平较高,设计一矿一面可满足矿井产量。
故尽可能取较长的采区走向长度。
又考虑到工业广场在井田中部,采区的划分受地质条件和工广煤柱的限制等因素,采区走向长度为2100m~2800m ,斜长为1700 m左右。
由于西翼采区倾角较小,煤层稳定性较好,离井口较近,投产较快,所以定为首采区。
采区平均倾斜长度1700 m,区段平巷采用单巷掘进,在回采下区段时,采用留小煤柱沿空掘巷的方式。
区段上、下顺槽巷道宽度为4.5m,区段煤柱4~5m。
确定工作面长度:区段斜长=工作面长度+区段煤柱宽度+区段上下平巷宽度。
最后确定工作面长度为220 m,共划分7个区段。
为了能够在采空区上覆岩层稳定后再进行沿空掘巷,采区内工作面的接替顺序为两翼跳采接替,区段接替由上到下依次接替。
3.2 采煤方法
主采煤层选用综采开采工艺,倾斜长壁全部垮落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
工作面的推进方向确定为后退式。
根据工作面的关键参数选用配套设备:ZZ4000/17/35支架、MXA-300/4.5型双滚筒采煤机、刮板输送机SGZ—764/264A、SZZ730/132型转载机、PCM110型破碎机、SSJ1000/2×75皮带运输机。
采煤机截深0.65m,其工作方式为双向割煤,追机作业,工作面端头进刀方式。
工作面用先移架后推溜的及时支护方式。
3.3回采巷道布置
本设计中采用双巷布置,区段之间留10m的小煤柱,采用综掘机割煤,锚杆机进行支护的机械化掘进方式。
运输和回风平巷均为矩形断面,运输断面宽4.5m,高3.1m,回风断面宽4.5m,高3.0m,采用锚杆锚索支护。
沿煤层底板取直或分段取直,留5‰的坡度,以利矿车运输和方便排水。
3.4部分井巷特征参数
表2部分井巷特征参数(其他井巷参数自行设计、计算或在相关图纸上提取)
五、成绩评定方法
参照《矿井通风课程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规定执行。
六、附件
附件1矿井开拓平面图
附件2矿井开拓立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