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高考地理中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是什么
高考地理中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是什么在高考地理的学习和考查中,自然灾害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
它的成因主要是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
地球的地壳由多个板块构成,这些板块不断地运动、碰撞、挤压和拉伸。
当板块之间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岩石的承受极限,就会突然释放能量,引发地震。
此外,火山活动、地下核爆炸等也可能诱发地震。
洪涝灾害通常是由暴雨、持续性降水或者河流湖泊水位上涨等因素引起的。
在一些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或者河道弯曲、狭窄,水流无法及时排出,容易形成洪涝。
另外,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硬化面积增加,雨水下渗减少,也会加重洪涝灾害的程度。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
其形成需要广阔的高温洋面,以提供充足的水汽和能量。
同时,还需要一定的地转偏向力,使得气流能够旋转起来。
当这些条件满足时,就会形成台风,并可能给沿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灾害。
干旱的主要成因包括长时间的少雨天气、气温偏高导致蒸发量大、水资源分布不均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用水等。
在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加上过度开垦、水资源浪费等因素,使得干旱问题更加严重。
滑坡和泥石流则多与地形、地质条件以及人类活动有关。
陡峭的山坡、破碎的岩石地层、丰富的松散堆积物,在暴雨、地震等因素的触发下,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人类的工程建设、采矿、砍伐森林等活动也可能破坏山体的稳定性,增加灾害发生的风险。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地震可能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洪涝会淹没农田、冲毁房屋和基础设施;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能摧毁建筑物、破坏交通和电力设施;干旱会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导致粮食短缺和饥荒;滑坡和泥石流会掩埋村庄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高三】高三地理中国北方干旱
【高三】高三地理中国北方干旱截至1月19日,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7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达1.04亿亩,其中重旱2428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196万人、大牲畜67万头一、基础知识归纳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
1.干旱通常是指由于长期缺乏雨水,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由于淡水总量小,不足以满足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
干旱通常是一种长期现象,2、旱灾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3.北方干旱的特点是什么一是降水严重偏少、气温偏高。
二是农作物受旱面积大、程度重。
三是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突出。
四是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
4.北方干旱的原因一是今年空中气流以西北气流为主,也就是大气环流在中纬度地区盛行西北环流,西北气流为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雨雪天气。
二是暖湿气流较弱,几乎不存在能给北方带来降水的西南暖湿气流三是处于周期性的干旱期第四,气温明显偏高五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5.干旱的危害及对策危害: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尤其是对冬小麦越冬极为不利。
干旱易引发森林火情,冬春季节容易引发沙尘暴,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措施:合理配置水源,加强灌溉。
在野外用火时你需要更加小心。
进行人工降水或增雪,并使用秸秆覆盖等措施来保持水分和抗旱。
因地制宜,实施农、林、牧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建设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6、沙尘暴:沙尘暴(黑风暴)是一种严重的天气,强风扬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
它属于最强的沙尘天气(浮尘、吹沙和沙尘暴)。
沙尘暴多发生在降水少、大风多的季节,主要发生在沙漠和邻近地区。
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是世界四大沙尘暴区,中国北方是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
在中国北方的冬春季节,尤其是在春季,空气不稳定,有许多强风(冷锋活动),温度变暖和融化,干旱和少雨加剧了蒸发,地表干燥、裸露和疏松,容易沙化。
干旱的成因与危害
干旱的成因与危害什么是干旱,可造成哪些灾害?干旱是人们都很熟悉的,但是,由于研究的目的和对象不同,其定义和具体指标是不同的。
通常所说的旱灾,是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减少而形成的。
其干旱程度的确定均与前期降水量、干旱持续日数、地下水位以及农作物种类、品种及其生长发育时期等有密切关系。
因此,干旱的具体指标因地因时因农作物而异。
干旱可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农业。
据统计,近40年来全国农田受旱灾面积平均每年达3亿亩以上,约占全国受灾总面积60%;减产粮食数百亿斤:其次是造成水资源不足,例如华北地区,近30年来由于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加上长期以来对地下水超采,水位逐年下降,沿海一些城市出现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现象。
这一切不仅已成为很多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条件,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甚至会危及整个城市的安定。
长期干旱还会使生态环境恶化,诸如沙漠化、风蚀加剧等。
我国旱灾的分布有哪些特点?我国地处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不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而且年际变化很大,由此引起的干旱,除具有普遍性外,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全国各地皆以冬春旱或春旱发生的机会最多,持续时间最长。
干旱出现频率在40%以上,华南和西南地区达50-60%以上。
最严重的是冬春连旱,大旱年一般都属冬春连旱的情况。
其次,我国干旱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东北地区由于降水比较稳定,干旱出现较少;黄淮海地区的降水变化大,干旱频率全年各季均较多;华南地区干旱主要集中在冬春和秋季两个时段;晒南地区则主要集中在冬春和夏季两个时段。
第三,我国干旱具有持续性。
在我国历史上,干旱连年出现是经常的,例如北京地区在1470一1949年间发生干旱170次,其中有115次是连年发生的。
1637一1643年和1939一1945年干旱竟连续7年之久。
1949年以后,干旱仍有连年发生的现象,如长江、中下游地区1958一1961年连续4年干旱,农业减产; 1966 一1968年连续3年干旱。
高考地理 西南大旱热点追踪 新人教版
春西南地区大旱一、干旱的定义干旱是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二、干旱造成的危害严重的干旱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引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三、防御干旱的措施防御干旱应采取多种措施。
①因地制宜实行农牧林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
②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
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④营造防护林。
⑤改进耕作制度。
例题1:(江苏地理)表1 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 耗水量表”。
答1-3 题。
1.由表l 分析可以看出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2.我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四、西南地区多干旱的原因分析:自然原因:1、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2、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缺乏3、植被破坏,生态系统脆弱,土壤保水性能差4、地形崎岖不平,灌溉不便人为原因:5、灌溉技术较差,节水意识淡薄6、资源不合理得用造成生态环境退化7、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五、今年大旱的原因:大尺度的气候异常例2:入秋以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几十年一遇的严重旱灾,读图完成4-5题。
4、此次旱灾A、重旱区主要位于云、桂两两省区B、属于伏旱C、该区域旱灾情严重程度由南向北递减D、将对云南花卉、油菜产量生成严重影响5、为防范旱灾,该地区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兴建蓄水工程;②推广人工增雨技术;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实施跨流域调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例题答案:1、B 2、B 3、C 4、D 5、B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2200 8952 18245 3357 8900每万元GDP耗水量(m3)5045 514 387 288 13441 / 1。
地理旱灾有关知识点总结
地理旱灾有关知识点总结一、旱灾的概念旱灾是指由于缺乏降水或者降水不足导致的干旱现象,使得土壤干燥、植被枯萎,从而损害农作物和畜牧业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灾害现象。
旱灾非常具有危害性,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会对社会经济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二、旱灾的成因1. 气候因素:旱灾的主要成因之一是气候因素,比如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等都会导致干旱发生。
2. 地形因素:地形对于降水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比如山地区域降水较多,而平原地区则相对干旱。
3.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对于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水性有重要影响,贫瘠的土壤容易出现旱灾。
4. 植被覆盖:植被覆盖率的降低会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快,使得土壤更容易干燥。
5. 人为活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采伐等人为活动也会导致土地退化,从而加剧旱灾的发生和扩散。
三、旱灾的影响1. 农业生产受损:旱灾会导致农作物干旱枯萎,土地荒芜,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导致粮食和经济作物减产或绝收。
2. 水资源短缺:干旱导致水源减少,对城市和农村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3. 环境破坏:干旱会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影响植被生长,破坏生态平衡,从而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4. 经济损失:旱灾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牲畜死亡,土地退化等,从而给农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同时也影响城市和社会发展。
四、旱灾的防治1. 合理利用水资源:开发水利工程,进行水资源调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农田、城市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2. 加强土地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植被,减少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现象。
3. 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选择抗旱品种,改进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减少旱灾对农业的影响。
4. 提高应对能力:建立健全旱灾防治体系,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提高抗旱技术水平,加强旱灾应急救援能力。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危害(共14张PPT)
西北地区一年四季降
江淮地区,地表水丰
水稀少,降水变率小。 富,农业灌溉便利。
请思考:江淮地区为何伏旱危害严重? ① 锋面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控制,
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② 处于夏季,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旺盛。 ③ 农作物生长快,农田需水量很大。
干旱造成的主要危害?
2. 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C )
A. 滑坡
B. 沙尘暴
C. 森林火险
D. 土壤盐碱化
我国旱灾的形成机制与分布
春季气温回 升快,蒸发 量大,雨季 还未到达, 形成春旱。
梅雨过后,受副热带高 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旱。
华北 地区
江淮地区 旱灾多发地区
华南地区
西南 地区
雨带推移到北方,受高温 天气影响,形成夏秋旱。
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干旱与旱灾的区别
长期无降水 或降水稀少
干旱
不能满足人们 生产、生活以 及动植物生长 需要,阻碍经
济发展
旱灾
自然变异
灾害形成
干旱的成因、危害
长时间无降 水或降水异
常偏少
空气干燥, 土壤缺水
粮食减少, 饮水困难
影响经济、 社会安定
我国的旱灾分布地区差异 华北地区:春旱
长江流域:伏旱 西南地区:冬春连旱
2)分析②、③两区 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参考答案: 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四川高考)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读图回答
1~2题。
1. 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
简称是(B )
A. 陕、桂、湘 B. 滇、黔、蜀 C. 滇、黔、湘 D. 陕、蜀、桂
干旱是怎么形成的
干旱是怎么形成的干旱由于其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后延影响大,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气象灾害。
干旱是我国主要畜牧气象灾害,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畜产品和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那么干旱是怎么形成的呢?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呢?干旱是怎么形成的1、水资源不平衡。
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
这种地区之间水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形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2、降水少。
一般来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时形成全国季节性易干旱地区分布的基础。
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夏季风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早而且时间长,若7.8月雨量票少,容易产生伏旱。
华北东北地区雨季在6—9月,春旱和春夏连旱特别严重。
西南地区主要依靠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11—次年4月为旱季。
干旱常常以其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造成饥荒等特点而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干旱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个方面。
土壤干旱和气候干旱的主要表现都是降水不足。
因此,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干旱的根本原因。
降水量是直接影响土地是否干旱的关键因素,发生干旱的几率和降雨量是成正比的,但是干旱并不完全由降雨量决定,还与蒸发等因素有关。
3、社会经济方面社会经济方面主要是指近几十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用水的提高。
其一,我国耕地复种指数(一个农业生产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其二,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春旱威胁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三,我国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的吃去增大,而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的增多。
以上方面都会导致干旱的形成。
高中地理干旱成因及措施
高中地理干旱成因及措施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地理干旱成因及措施干旱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地面降水少于正常值,导致土地干旱、水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自然现象。
干旱是全球性的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农业、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损失,更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存。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干旱的成因及应对措施,以增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一、干旱的成因1. 气候因素:高温干燥是导致地区干旱的主要气候因素。
当气压高、湿度低、降水少且不均匀分布时,容易形成干旱。
2. 地貌因素:地势高低不平、植被覆盖率低、土质贫瘠等地貌因素都会加剧一个地区的干旱程度。
3. 人为因素:人类的生产活动、工业排放、乱砍滥伐等行为也会对地球的气候环境造成破坏,导致干旱的发生。
二、干旱的应对措施1. 降雨增雨:利用科技手段增加降雨量,比如云雾消融技术、人工增雨等,来减轻干旱给地区带来的影响。
2. 水资源管理: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浪费,增加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3. 植被恢复: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工作,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来提高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失。
4. 节约用水:加强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提倡节水意识,采取减少用水、改进农业灌溉方式等措施来保护水资源。
5. 社会保障:建立完善的救灾体系和干旱监测预警系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救援措施,保障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干旱的成因及应对措施,还需要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来深入了解干旱对地区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只有深入了解干旱的特点及其应对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共529字】第二篇示例:高中地理干旱成因及措施干旱是指一定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稀少或者没有降水的气候现象,这种气候现象会给社会经济和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在地理学的研究中,干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了解干旱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减轻干旱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干旱成因及措施
高中地理干旱成因及措施
高中地理中干旱成因主要是由于降水不足和蒸发量大,导致河流、湖
泊等水源减少甚至干涸。
而应对干旱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形成原因。
主要由于降水少、蒸发量大、人为因素导致,如过度抽取
地下水、砍伐森林等,造成地表贮水能力下降。
措施。
1. 生物措施:加强水源工程建设,比如在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建立一些
小型的水库或人工湖泊,存储一定的雨水,同时开辟植被繁茂、水源
涵养齐全的天然草地,提升生态环境,保证雨季的降水可以顺利进入
水库,延长雨水渗入地下的时间,储存的水分不至于因为雨过地皮湿
而浪费掉。
在春旱严重的季节里从水库提取一定比例的库水喷洒周围
土地以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减缓蒸发量的方式效果显著。
还可以建设
雨水收集系统,增加可用水源。
2. 农业节水措施:发展耐旱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同时采取轮作休耕的方式,减少耕地破坏和资源浪费。
3. 工业节水措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率。
4. 生态治理:保护和恢复植被,防止土地荒漠化,通过植树造林等方
式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以上措施都可以有效地应对干旱问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措施来缓解干旱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干旱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三干旱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三干旱知识点总结干旱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全球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干旱导致的环境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困难以及人民生计的变化,都十分严峻。
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在干旱这一章节中,也涵盖了多种相关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干旱的概念和成因干旱是指长时间内没有降水,或者降水量明显偏低,导致地表水分严重匮乏,自然环境和区域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的一种自然灾害。
干旱的成因有气候因素和人类因素两方面,其中气候因素是指地球气候变化和大气环流变化等因素导致降水减少或分布不对称,而人类因素是指过度开发水资源、环境破坏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旱。
二、干旱的分类和表现根据研究发现,干旱可以分为气象干旱、土壤干旱和农业干旱三种类型。
其中气象干旱是指长时间没有或极少量降水导致的干旱情况,主要表现为地表水资源减少、能量传输增加,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和蒸发加剧;土壤干旱是指土壤中的土壤水分量不足,形成干旱,主要表现为土壤中的水分量不足以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严重干旱的地区会出现沙漠化和荒漠化等现象;农业干旱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由于长时间缺少降水导致的干旱,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成本和效益的下降,严重干旱会导致饥荒和社会动荡。
三、干旱的影响和应对措施1.自然环境:干旱会严重影响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大规模植被死亡、土地沙漠化、地表裸露、地表温度升高等现象。
2.社会经济:干旱会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涨,粮食供给减少,市场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生态补偿不足,资金紧张,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动荡增加等问题。
3.干旱应对措施:干旱应对是从源头上减少干旱带来的影响,减轻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巨大负担。
应对干旱的措施有节水、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调整、科技创新和全球合作等方面。
四、全球干旱的分布和趋势全球干旱的分布和趋势主要受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环流变化影响。
干旱地区主要包括西欧、东欧、俄罗斯、中东、撒哈拉沙漠、塔里木盆地、澳大利亚等地区。
地理干旱知识点总结
地理干旱知识点总结一、干旱的定义干旱是指地表水供应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或土壤枯竭等因素导致的干燥和干旱现象。
干旱通常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气象干旱是指气候异常干燥,降水量明显减少;农业干旱是指土壤水分不足,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水文干旱是指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资源减少。
二、干旱的成因1.气候因素:气候异常干燥是导致干旱的主要原因,例如大规模的高气压系统、干旱的气候循环现象。
2.地形因素:地形地势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如山脉、荒漠等地形地势对雨水的遮蔽作用。
3.人为因素:土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人类活动都会导致土壤水分枯竭,加剧干旱情况。
4.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气候极端干旱事件频发。
三、干旱的影响1.农业影响: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粮食产量,导致粮食安全问题。
2.环境影响:干旱会导致土壤枯竭,植被退化,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
3.水资源影响:干旱使得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减少,影响生活、农业和工业用水。
4.经济影响:干旱会导致农业受灾,减产、草原退化,影响畜牧业,降低农民收入。
5.社会影响:干旱导致食物短缺、用水短缺,增加粮食和水资源的争夺。
四、应对干旱的措施1.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灌溉水利设施的效率,加强水资源调度和保护。
2.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如滴灌、雨水收集等方式减少农业用水。
3.生态修复:加强草原植被恢复、植树造林等生态修复工作,改善生态环境。
4.气象监测和预警: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提前预警干旱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
5.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干旱问题,构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以上是对地理干旱知识点进行的总结,了解干旱的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干旱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和重视干旱问题,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高考地理旱灾的各种成因(原创)
1华北春旱(1)华北春旱严重的原因:①雨季未到,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多大风,加速水分蒸发;④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⑤水资源浪费严重。
原理:由于春季来自大陆的干空气依旧控制北方地区,因此春旱一般发生在北方,发生时间在3-5月,此时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使得地表升温迅速,但地表空气只能得到地表的热量却得不到地表释放的水汽,因此使得空气干燥,不易成云致雨,且此时虽然暖空气开始活跃但一般活动在南方地区,到不了北方,也使得该地区降水稀少,出现旱情。
春旱是北方地区春季常见的灾害,时间长时,地表水干涸,地表龟裂,人畜饮水困难,因此做好预报工作,实时检测天气变化,节约用水,实行人工降雨,以及南水北调均可以缓解春旱。
2长江中下游伏旱时间: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原理:随着气温的升高,陆地气压降低,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逐渐西移,正常年份在7月中旬-8月中旬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控制下,下沉气流十分强盛,长江中下游地区难以形成降水,7、8月又多晴朗天气,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盛夏伏旱。
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
影响地区: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
原因(1)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2)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3)气温高,蒸发旺盛。
(4)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天气系统是: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或反气旋。
3云贵高原大旱原因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处于冬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
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
旱灾 地理题
旱灾地理题一、旱灾的定义与影响旱灾是指长时间无雨或少雨,致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缺水,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的一种自然灾害。
旱灾的发生对农业、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二、旱灾的成因与分布旱灾的成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
长时间无雨或少雨的气候条件是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也会影响旱灾的发生和程度。
此外,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采,也可能加剧旱灾的发生。
旱灾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通常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年降雨量较少,水资源相对短缺。
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旱灾的发生频率和程度也在逐渐增加。
三、旱灾对农业的影响旱灾对农业的影响非常大,长时间的干旱缺水会导致农作物缺水死亡,从而造成农业减产或绝收。
此外,干旱还可能影响农田土壤的质量和肥力,降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同时,旱灾也可能导致农村经济的萧条和农民生活的困难。
四、旱灾的监测与预警为了预防和减轻旱灾的影响,需要加强旱灾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气象卫星、遥感技术、水文监测等手段,可以及时监测土壤水分、降雨量等数据,并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趋势进行预测。
同时,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五、旱灾的防治措施为了有效地减轻旱灾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加抗旱能力。
其次,应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此外,还应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提供农业保险等保障措施,帮助农民度过旱灾。
六、旱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变化是影响旱灾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加剧,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加,从而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加严重。
高中地理干旱成因及措施
高中地理干旱成因及措施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地理干旱成因及措施干旱是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降水量严重不足的自然现象,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干旱是一个常见的话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干旱的成因和可能的解决措施,以便更好地应对干旱带来的挑战。
一、干旱的成因1. 气候因素:气候是导致干旱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气候变化、气温升高、降水不均等气候因素都会导致降水量减少,进而出现干旱。
2. 地形因素:地形对气候和降水分配有着重要影响。
山脉会挡住云雾,导致雨水无法到达山脉背面地区,进而形成干旱。
3.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干旱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过度开发、过度放牧、过度砍伐等行为导致土地退化,降低植被覆盖率,加速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进而加剧干旱的程度。
二、应对干旱的措施1.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节约,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植被恢复: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减轻干旱的影响。
3. 强化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措施,防止土地退化,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性。
4. 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水-saving irrigation技术,利用雨水,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减少农业用水,提高农作物耐旱能力。
5. 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干旱是一个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应对干旱,减轻干旱带来的损失,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建立一个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第二篇示例:高中地理干旱成因及措施干旱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缺乏降水,导致土地干燥、植被凋落、水资源枯竭的自然灾害。
在地球上,干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气候现象,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地理旱灾知识点
地理旱灾知识点地理旱灾是指在特定地区和特定时间内,由于降水不足而引发的干旱灾害。
干旱是一种气候现象,是指长期降雨量低于正常情况下的干旱现象。
地理旱灾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下面将逐步介绍地理旱灾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地理旱灾的原因 1. 气候因素:气候变化是地理旱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降水分布不均,使得某些地区变得更加干燥。
例如,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等地区都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2. 地理因素:地理位置也是地理旱灾的原因之一。
例如,地处内陆的地区由于远离海洋的影响,降水量相对较少,容易发生干旱。
3.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地理旱灾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过度开发水资源、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行为都会加剧地理旱灾的发生。
二、地理旱灾的影响 1. 农业受损:地理旱灾对农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干旱导致土壤干燥,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农田的产量大幅下降。
这对农民的生计和国家的粮食安全都会造成重大影响。
2. 生态环境破坏:地理旱灾还会破坏生态环境。
干旱导致植被凋落,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
这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物链的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
3. 水资源短缺:地理旱灾会导致水资源短缺。
干旱期间,水库和河流的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也减少。
这给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带来了困难。
三、应对地理旱灾的措施 1. 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管理,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例如修复水利设施、推广水资源回收利用等,以减少浪费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发展抗旱农业:通过科技手段研发抗旱作物和适应干旱环境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减少因干旱而导致的农业损失。
3. 增加水资源供给: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力度,建设水库、引水工程等水利设施,增加水资源供给,以应对干旱情况的发生。
4.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掌握干旱情况,提前进行预警和应对措施,减少地理旱灾的损失。
总结:地理旱灾是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干旱灾害》
高频考点201干旱灾害2.干旱灾害分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最严重成因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危害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影响畜牧业,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拓展提升】“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城,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指南,被全国各地采用。
东北也有符合自身地理环境特点的“二十四节气歌”,例如“打春(立春2月4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4月5日)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二十四节气”主要是对以下哪些规律的认知()①时令②气候③物候④月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列对于“春分地皮干”原因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受副高控制,降水少B.降水少,风力大C.春分农业生产需水量大D.降水多,但蒸发旺盛【答案】1.A 2.B【分析】1.“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总结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①①①正确。
月相是月球绕地球公转造成的,与二十四节气无关,①错误。
故选A。
2.我国北方地区纬度较高,春分前后冷空气势力仍然强盛,空气干燥,降水少,风力大,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地表干燥,B正确,D错误。
副高影响我国北方主要在夏季,A错误。
春分前后农作物还未进入生长旺季,农业生产用水量较小,C错误。
故选B。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乙表示的气象灾害分别是()A.春旱、寒潮B.寒潮、台风C.春旱、台风D.洪涝、寒潮4.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东南丘陵D.华北平原【答案】3.A 4.D【分析】3.据图可知,甲灾害是由于降水少、春季用水多、生活用水多而形成的,应是春旱;乙灾害的成因是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应是寒潮,故A正确,BCD错。
故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干旱的成因、危害 长时间无降 水或降水异
常偏少
空气干燥, 土壤缺水
粮食减少, 饮水困难
影响经济、 社会安定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干旱与旱灾的区别
长期无降水 或降水稀少
干旱
不能满足人们 生产、生活以 及动植物生长 需要,阻碍经
济发展
旱灾
自然变异
请思考:江淮地区为何伏旱危害严重? ① 锋面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控制,
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② 处于夏季,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旺盛。 ③ 农作物生长快,农田需水量很大。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1)判断图中旱灾最 严重的地区(写序 号)并说明依据。
参考答案:②区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 (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山东高考)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 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我国的旱灾分布地区差异 华北地区:春旱
长江流域:伏旱
西南地区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干旱造成的主要危害?
粮食减产
生态破坏
人畜饮水困难
人畜饮水困难,粮食减产,引发沙尘暴和蝗虫灾害, 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分析, 为什么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地区?
春季,气候转暖,气
农作物也开始返青、
温回升,蒸发量大增。 生长,需大量用水。
华北春季降水稀少, 有“春雨贵如油”的 说法,加剧了华北地 区的春旱。
东北春季积雪融化, 缓解了春季的旱情。
西北地区一年四季降
江淮地区,地表水丰
水稀少,降水变率小。 富,农业灌溉便利。
灾害形成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 的形成 原因及 危害( 共14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