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学术写作与科研能力的提升
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学术写作与科研能力的提升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学术写作与科研能力的提升在当今高等教育领域中,学术写作和科研能力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论文写作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系统研究和学术探索能力的有效途径。
同时,研究方法的应用对于学术写作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并提供提升学术写作和科研能力的方法。
一、论文写作的重要性论文写作是高等教育中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它不仅是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表现,还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通过写论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论文写作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撰写论文可以促使学生对专业领域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扩展学术视野。
二、研究方法对学术写作的影响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学术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恰当的研究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准确收集和分析数据,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在学术写作中,研究方法的应用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为清晰,逻辑更为严密。
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能够使写作更加具有说服力,进而提高文章的质量。
三、提升学术写作与科研能力的方法1. 学习规范的写作格式和结构在进行学术写作之前,需要了解所需写作的学术规范和格式,以确保文章的整洁美观和专业性。
同时,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需要合理安排每个段落的内容,确保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2. 深入了解研究领域和选题在进行科研与写作之前,需要对所研究的领域有深入的了解,以便能对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的文献综述。
同时,合理选题是进行学术写作和科研的基石,需要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同时确保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3. 学习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是进行科研与学术写作的重要技能。
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并且熟练运用数据分析工具。
这将有助于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写作质量。
4. 注重实践与反思实践是学术写作和科研能力提升的不可或缺的过程。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导言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是学术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学术的声誉。
本文将探讨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论文写作的相关要点,为读者提供一些关于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的实用建议。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方法的选择对于学术研究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并分析它们的适用场景。
1.1 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对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测量,以获得客观证据的方法。
它适用于定量数据分析,能够验证假设和推导普遍规律,常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1.2 质性研究法质性研究法是通过深入访谈、观察等方式,对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与解释的方法。
它适用于分析个案或特定情境,可以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常用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1.3 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对一个或多个具体案例进行深入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它适用于研究特定现象或特殊情境,可以提供详细的信息和实地观察的机会,常用于管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二、论文写作的要点论文写作是对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完整性表述的过程,它要求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下面将介绍一些论文写作的关键要点。
2.1 确定论文结构论文结构应当明确、清晰,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证结果、分析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每个部分的内容应当连贯,论文的结构应当有助于读者理解研究内容。
2.2 引言的编写引言是论文的开篇之作,应当简明扼要地介绍研究主题和目的,并回顾相关研究,阐明研究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引言部分应当吸引读者的注意,并引导读者进入论文的主要内容。
2.3 方法的描述在论文中,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应当详细描述研究的设计、样本和采集的数据等内容,以便读者能够理解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同时,应当说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改进的可能性。
2.4 结果的呈现结果部分应当客观、准确地呈现实证分析的结果。
可以使用图表和统计数据来展示研究结果,但需要注意图表的清晰度和数据的准确性。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科学家在开展研究工作时采用的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手段,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而论文写作则是科学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并以书面形式进行呈现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科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一般步骤。
一、科学研究方法1.问题的确立: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明确要研究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假设,并将假设转化为可以量化或描述的研究问题。
2.资料的收集: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有的理论框架,为后续的实验和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3.实验的设计: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科学家需要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要考虑变量的选择、实验对象的确定、实验过程的控制等因素,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束后,科学家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统计分析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回归分析等,以对数据进行合理解释和推断。
5.结论的推断:数据分析完成后,科学家需要根据研究结果进行结论的推断。
结论应基于科学数据和严密的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和可靠性。
二、论文写作论文写作是科学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书面形式将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呈现。
1.标题和摘要:标题要准确简明地概括研究内容,摘要则是对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简洁明了的描述,以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2.引言:引言部分要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并介绍前人的相关研究,引出本研究的科学价值和创新点。
3.材料与方法:此部分详细描述实验的材料、方法和实验设计,以使读者能够理解研究的过程和操作。
4.结果:结果部分要准确地呈现实验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并通过适当的图表、图片和文字进行展示,使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研究的结果。
5.讨论:讨论部分要对研究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和分析,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讨论。
此外,还可以提出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以扩展和深化研究领域。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1. 引言:1.1 概述:在科学研究和学术界中,科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主题。
科学研究方法是指通过系统性的、实证的方式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以及验证假设的方法。
它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框架,帮助研究人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有效的转化。
而论文写作技巧则是指如何全面准确地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学术领域中与同行分享并传播自己的工作。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探讨科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
引言部分将提供对整篇文章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每个章节所涵盖的内容。
其后,我们将逐步深入探讨定量、定性和混合研究方法,并详细讨论确定论文主题与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随后,我们将分享一些论文写作技巧,包括如何规划结构、建立逻辑关联以及撰写出色的文献综述。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全文,并对科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科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并提供实用指导。
通过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读者将能够设计和执行高质量的研究,并从中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一些论文撰写时应注意的技巧,以便读者能够有效地组织自己的思路、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与他人交流讨论。
我们相信,《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这篇长文将为广大读者提供宝贵且实用的信息,帮助他们在科学研究和学术写作领域取得更好的成果。
2. 科学研究方法2.1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测量和统计数据来分析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它通常依赖于大样本的数量化数据收集,并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
定量研究方法在科学领域中非常常见,可以用于验证假设、识别模式和关系,并进行预测和推理。
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需明确定义变量并设计适当的测量工具。
此后,他们可以通过实施问卷调查、实验、观察等手段收集数据。
这些数据往往以数字形式呈现,并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研究方法是指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规范化的方法和手段。
其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等。
科学性是指研究方法应符合科学的原则和规范,从而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系统性是指研究方法应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合理的研究流程,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可靠性是指研究方法应具备可重复性,即多次重复实施研究方法应得到相似的结果。
有效性是指研究方法应具备高效性和经济性,既能够节约时间和资源,又能够快速得到有效的研究结果。
研究方法的具体内容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
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过程中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问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的过程。
研究设计可以分为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类型。
实证研究是指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或证伪研究假设,常用的实证研究设计包括实验设计、调查设计和观察设计等。
理论研究是指通过对现有理论、观点和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以建立新的理论或洞察问题的本质。
数据收集是指通过采集各种信息和数据来回答研究问题,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测量和文献查阅等。
数据分析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以得出结论和推论。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论统计和内容分析等。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并进行充分的文献查阅和综合分析。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然后,要规范和规范化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论证过程,以避免错误和不必要的偏见。
最后,要重视论文的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确保文章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总之,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是科研工作的核心环节,它们对于研究的可信度和学术价值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方法需要科学、系统、可靠和有效,论文写作需要遵循基本结构和合理规范,以确保研究工作的质量和价值。
在实践中,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提高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能力,并注重实践和反思,以不断提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概述研究方法是指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和可靠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和获取知识的一套规范化流程。
而在社会科学领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中的关键步骤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并撰写出优秀的论文。
研究方法1.确定研究主题:选择一个合适且有足够研究价值的主题。
2.文献综述:对已有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了解前人工作,并找到自身研究问题的空白点。
3.设计研究框架:明确问题陈述、目标和假设,并制定研究计划。
4.数据收集:根据设计好的方案,采集合适的数据。
5.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并验证假设。
6.结果解释与讨论:解释结果,并讨论其实际意义和可能存在的限制。
论文写作1.标题和摘要:撰写简明扼要的标题和论文摘要,涵盖研究问题、方法和主要结果。
2.引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研究问题,并对前人工作进行评述,解释自己的创新点。
3.文献综述:详细总结与研究有关的现有文献,并指出自己的研究与之相比具有哪些区别和改进。
4.方法部分:详细描述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方法。
5.结果部分:清晰地展示实验结果,包括表格、图表等形式,配以简明扼要的说明。
6.讨论部分: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讲述其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意义,并提出可能存在的限制或改进方向。
7.结论部分:简明扼要地总结整个研究工作,并提出进一步展开研究所需要的建议。
论文写作技巧1.文章结构清晰:注意逻辑性,合理安排段落顺序并使用标题加强阅读体验。
2.语言准确简洁:避免使用复杂冗长的句子和措辞,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观点。
3.文献引用规范:使用适当的引文格式,并避免抄袭他人作品。
4.图表精确明了:图表应具有清晰的标签和注释,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分析数据。
5.注意修订与修改:经常进行论文的修订和修改,避免错误和不清晰的表达。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方面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学术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
学术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引言:学术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是高中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术水平。
本教案将从研究方法的选择、论文写作的结构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1. 了解不同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证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如调查、实验等。
- 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综合,如文献综述、文献回顾等。
- 理论研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进行研究,如理论探讨、理论构建等。
2.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合的方法- 如果需要获取具体数据并验证假设,可以选择实证研究方法。
- 如果需要对某个领域或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可以选择文献研究方法。
- 如果需要探讨某个理论或构建新的理论,可以选择理论研究方法。
二、学术论文写作的结构1. 标题和摘要- 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内容,摘要则是对整篇论文的简要概括。
- 在撰写标题和摘要时,要注意准确表达研究的目的、方法和主要结论。
- 引言部分应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问题等内容。
- 在撰写引言时,要注意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明确研究的重要性。
3. 文献综述部分- 文献综述部分应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出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之处。
-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要注意选择权威的文献来源,并进行合理的引用和批判性分析。
4. 方法部分- 方法部分应详细描述研究的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 在撰写方法时,要注意清晰地描述研究过程,以便读者能够复制和验证研究结果。
5. 结果部分- 结果部分应准确地呈现研究的主要结果,并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 在撰写结果时,要注意使用图表和统计数据等方式,使结果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6. 讨论部分- 讨论部分应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建议和展望。
- 在撰写讨论时,要注意结合理论和实证数据,提出有力的论证和观点,避免主观臆断。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简介科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是进行有效学术研究和撰写高质量论文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帮助读者提升科研能力,完善学术成就。
科学研究方法1.研究目标和问题设定: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其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形式。
2.文献综述: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的查阅和分析,了解前人的研究进展和争议点。
3.假设与实验设计:基于已有知识和问题设定,构建合理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或推翻假设。
4.数据收集与处理:选择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采集实验数据,并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
5.结果解释与讨论: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及讨论,探索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误差或其他影响因素。
6.结果修正与再验证:根据讨论结果,修正、优化实验设计或数据处理,进一步验证假设。
论文写作技巧1.提前规划:在开始研究之前,制定清晰的研究计划和论文大纲,明确每个章节的内容和结构。
2.风格与语言:选择合适的学术写作风格和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表达或术语滥用。
保持简洁、准确和客观。
3.引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引导读者理解研究的动机和关注点。
4.方法部分:详细描述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处理步骤,使读者能够重复实验并验证结果。
5.结果部分:清晰地呈现实验结果,并使用表格、图表等辅助工具来展示数据。
同时提供必要的统计分析。
6.讨论与结论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并总结出论文所得到的主要发现。
指出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后续研究建议。
其他注意事项1.参考文献引用与格式:遵循学术期刊或会议规定的引用格式,正确引用参考文献,确保整个论文的可追溯性。
2.文件排版与格式化:遵循论文撰写规范,包括页眉页脚、字体字号、行间距和段落间距等。
3.编辑校对:在论文完成后,仔细检查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和逻辑问题,并请同行专家进行审稿给出改进建议。
科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是实现有效学术传播和突破的关键因素。
数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5篇)
数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5篇)第一篇:数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数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一、研究方法概要就研究方法而言,主要可归类为两个范式,即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和人本主义研究范式。
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解释主义研究范式,也即我们常说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主要指注重测量、实验设计、统计分析、精确量化的实证研究(孔德的实证主义,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1879),涂尔干的社会调查方法),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崇尚“价值无涉”、客观性、确定性、概括性、普遍性等不受人为的主观因素干扰的“演绎”过程。
因此,定量研究(也称量的、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有关理论假设的方法。
定量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相关因素的分析,如南师大数学系入学成绩与毕业成绩的关系、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性别与数学学习成绩的关系、认知风格与知识迁移的关系研究等等。
定性研究主张以直觉方法、内省方法和心理体验等手段展开研究,强调主观性、意义性、特例性、“主体间性”、研究者的“在场”参与性等,不推崇抽样、数据统计等量化指标,而是关注“解释性理解”、“自然探究”、归纳分析等(胡塞尔的现象学,狄尔泰、海得格尔-存在主义、加达默尔的阐释学)。
定性研究的这种主观特色,正好体现了研究者的心路历程,从而折射出研究过程和结论的真实性、可信性。
因此,定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凭借自身的参与观察、探究、访谈等手段收集资料,对某个数学问题或某种现象进行整体探索,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并进行意义建构和解释性理解的一种研究活动。
比如,欲了解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情况,就需要研究者深入课堂现场进行观摩、考察,进行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主要区别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目的证实假设、预测解释性理解,提出新问题内容事实、原因、影响的事物事件、过程、意义、整体探究层面宏观微观问题事先确定在过程中产生手段数字、计算、统计分析语言、图象、描述分析工具量表、统计软件、问卷研究者本人形式问卷、统计表、实验访谈、观察、实物分析抽样方式随机、样本较大、控制无关变量目的性、样本小、个案形式多成文方式抽象、概括、客观描述为主、研究者的个人反省效度固定的检测方法、证实相关关系、证伪、可信性信度可重复不能重复研究关系分离、研究者独立于研究对象密切接触、相互影响、藕动鉴于大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所进行的数学研究活动大多是学生本人或小组为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专门就感兴趣的问题而进行的探索。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学习心得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学习心得在学术领域中,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一方面,研究方法帮助我们获取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另一方面,论文写作是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有效地传达给读者的关键步骤。
因此,学习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非常重要。
首先,学习研究方法是理解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
了解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质性研究、混合研究等等,对于研究者有非常大的帮助。
此外,学习研究方法还需要了解不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例如问卷调查、访谈、文献综述、统计分析等等。
其次,学习论文写作技巧对于准确有效地传达研究结果至关重要。
写作过程需要关注许多细节,包括使用清晰简洁、详实的描述,结合图表和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等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文献引用、参考文献格式和排版等方面,以确保文章的完整性和严谨性。
在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方面,有几个技巧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有效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数据收集过程中,要保证样本足够大、数据质量可靠,以避免统计分析过程中出现任何偏差。
其次,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划分文章结构,自己对文章开篇和结尾部分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尤其是文章的目的需要很明确地体现出来。
最后,时间和精力管理也是学习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重要因素。
在研究中,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时间计划,并根据计划有组织地管理时间来完成各项任务。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分配时间来撰写不同部分、修改和润色文稿,而不是在最后一天匆忙完成。
此外,还要注意每个细节,如排版格式、复查错误等,这些都需要投入精力。
总之,学习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研究、传达结论并促进学术交流。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这些技能,这不仅是一条贯穿于整个学术生涯的长路,也是一条持久的努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技巧,还有其他一些学术写作技巧和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研究和写作。
一、学术写作技巧1.选择简洁的语言和句子学术写作不是文学写作,我们需要使用精简的语言来传达信息。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在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这个话题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者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是科学研究活动中用于研究某一问题的规范化的操作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多种类型,如实证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等。
对于初次进行研究的学者而言,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非常关键。
一个好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得到更为可靠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1、研究问题本身的性质及研究目标。
不同的研究问题属于不同的性质和领域,因此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
2、个人的研究经验和知识水平。
可以选择自己熟悉和擅长的研究方法,这样可以让你更加专注于研究内容。
3、时间和经费的限制。
不同的研究方法需要不同的时间和经费投入,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撰写论文前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需要了解相关领域目前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权威的文献。
可以通过查阅顶级学术期刊、学术书籍等方式,选择相关研究和发表的文献。
2、专注于研究问题。
需要从众多的文献中选择那些与自己研究问题相关的,并且要有条理地进行整理。
3、注意文献的时间范围。
要选择近年来的文献,了解目前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
三、撰写论文撰写论文是进行研究的重要环节。
在撰写论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论文要有明确的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是论文的核心内容,需要明确提出。
2、论文要有结构合理的框架。
可以按照介绍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的方式,将论文进行分段。
3、注意用词和用语的规范。
避免出现口语化的词汇、大量的缩写等,保证论文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4、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需要将参考文献的信息填写完整,并且格式规范。
对于参考文献中的文献,应该引用到原始来源,以确保论文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总之,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是进行学术研究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能。
学术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
学术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写作和研究方法是每一位学术工作者必备的技能。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或研究人员来说,掌握正确的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着重介绍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一、学术论文写作学术论文写作是一种系统性的科学写作,准确无误地呈现研究成果和思想观点。
下面将介绍学术论文常用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一、引言学术论文的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端,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价值。
同时,引言部分还需要提出问题并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批判。
二、文献综述在学术论文中,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可以准确理解目前研究的现状,找出研究的空白点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三、方法学术论文的方法部分需要详细描述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具体包括:研究设计、样本选取、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这一部分需要准确、详尽地描述实验过程和方法的合理性。
四、结果在学术论文中,结果部分是对研究数据的客观呈现,可以采用文字、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
同时,应该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
五、讨论讨论部分是对研究结果的深入分析和解释,需要回答研究问题和验证假设。
同时,还可以探讨研究结果的局限性、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六、结论学术论文的结论部分需要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同时,结论部分还可以强调研究的贡献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是决定学术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一、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观察和实证分析的方法。
在实证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研究假设或回答研究问题。
实证研究方法适用于对现象进行客观观察和定量分析的研究。
二、理论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理论分析和比较的方法。
在理论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理论框架的构建,来解决或理解研究问题。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1. 引言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基础知识。
科学研究方法涉及研究的设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而论文写作技巧则是将研究成果整理、撰写成论文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
2. 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石,它包括了问题的提出、假设的建立、实验的设计和数据的分析等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2.1. 问题的提出科学研究的起点是问题的提出。
在提出问题时,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确保问题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问题的提出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可以参考已有研究的成果和学术前沿。
2.2. 假设的建立在问题确定后,需要假设可能的解答以进行研究。
假设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可验证性,可以是定性或定量的。
假设的建立要考虑相关背景知识和理论,确保研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3. 实验的设计实验的设计是验证假设的关键环节。
实验设计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步骤,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实验条件和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实验的设计应该尽可能简洁和有效,避免冗余和无关因素的干扰。
2.4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人为误差和数据遗漏。
数据的分析要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工具,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和结论。
3. 论文写作技巧论文写作技巧是科学研究成果的一种呈现形式,它要求逻辑清晰、语言准确和结构合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论文写作技巧:3.1. 摘要的撰写摘要是论文的核心内容的概括和总结,它应该简洁明了、内容准确,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摘要的撰写要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同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精炼和准确度。
3.2. 引言的撰写引言是论文的开篇,它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引出问题并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引言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研究方法指的是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论和技术,用于获取研究对象的数据和信息,并分析和解释这些数据和信息以回答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1. 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解决解释性问题和探索性研究的方法。
常见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观察和文本分析等。
在使用定性方法时,研究者通常以开放性的态度进行观察或访谈,以了解被研究对象的观点、态度和经验,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归纳,推断出结论和理论。
2. 定量研究方法:适用于解决描述性问题和验证性研究的方法。
常见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等。
在使用定量方法时,研究者通常使用大样本量来收集数据,并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推断出总体的特征和关系。
论文写作是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达形式,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 选择合适的主题:主题应具备研究价值和创新性,同时要确保自己对主题有足够的兴趣和熟悉程度。
2. 进行文献综述: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和评价,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问题,同时也可以从已有研究中获取启示和理论支持。
3. 设计研究方法: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明确样本和数据采集方法。
4. 收集和分析数据:按照设计好的研究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5. 撰写论文:根据论文的结构和要求,将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逻辑清晰的叙述,并进行合理的论证和解释。
6. 审阅和修改:请人对论文进行审阅和修改,确保论文的内容、语言和格式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7. 发表和传播:选择适当的学术期刊或会议,将论文发表出去,与学术界同行交流研究成果。
总而言之,科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是相互关联的,合理运用研究方法能够提高论文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同时,优秀的论文写作也能够更好地展现和传达研究方法和结果。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技巧一、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技术手段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合理的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提高研究效率,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1. 实验方法:通过对现象、物体等进行人为的控制和干预,观测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验证或推测某个原理、规律等。
实验方法需要精心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变量和控制组,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2. 调查方法:通过问卷、面试等形式对大量的个体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和信息,以了解某个现象或问题的所在情况、变化趋势等。
调查方法需要确定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和采样方案,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3. 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个别事件、个案或系统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获取全面的信息和数据,以推测和解释某个现象或问题的内在机制。
案例研究方法特别适合对复杂、独特或稀有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4.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证数据,通过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等统计方法验证或推断某个假设或理论是否成立。
实证研究方法需要明确变量和样本,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提出结论和建议。
5. 模拟方法:通过构建实验环境和数学模型,对特定问题进行模拟和推演。
模拟方法能够对不同因素和变量进行控制和调节,以获取预测或优化方案。
二、论文写作技巧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达形式,是将科学研究结果和思想以书面形式进行阐述和交流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论文写作技巧:1. 确定论文主题和结构:确定论文的主题和研究问题,理清论文结构框架,包括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2. 文献综述:进行文献检索和综述,了解前人研究动态和已有研究成果,确定研究的科学意义和创新点。
3. 实验或调查设计:明确实验或调查的目的、对象、变量和样本,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或调查问卷。
4.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适当的图表和统计指标,将结果清晰地展示出来,避免冗长和重复。
研究师资格考试中的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研究师资格考试中的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研究师资格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评价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考试,对于想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具备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研究方法的选择、论文写作的结构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来探讨研究师资格考试中的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在研究师资格考试中,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问题来确定。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文献综述等。
实证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或推翻假设的方法,适用于定量研究;案例研究则是通过深入分析一个或多个特定案例来研究问题,适用于定性研究;文献综述则是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来总结研究现状和问题。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
二、论文写作的结构论文写作的结构是论文的骨架,合理的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论文。
一般来说,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分析和讨论以及结论等部分。
引言部分应该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介绍,并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引言部分的写作需要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文献综述部分是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总结,可以揭示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机。
研究方法部分应该详细介绍研究的方法和数据来源,包括样本的选择、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在写作时需要清晰地描述研究的步骤和流程,使读者能够了解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结果分析和讨论部分是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分析,需要结合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进行深入探讨。
在写作时,可以使用图表和统计数据来展示研究结果,同时也要注意对结果的解释和推断。
结论部分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和归纳,需要回答研究问题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结论部分的写作需要简明扼要地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贡献,同时也要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方法与技巧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方法与技巧毕业论文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术作业,因此,深入了解研究方法与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并分享一些撰写毕业论文的技巧,旨在帮助读者高效地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
一、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文献综述法是毕业论文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系统总结和归纳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把握研究课题的发展动态。
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初期阶段,进行文献综述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和支撑。
2. 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以数据为基础,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收集和分析数据,以验证或推翻某一假设。
实证研究法对于需要进行具体数据分析的研究课题非常有效,能够提供客观、准确的研究结果。
3. 调查问卷法调查问卷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
通过编制问卷并向一定人群发放,收集和分析其回答结果,以得到对于某一问题的普遍看法或态度。
调查问卷法能够快速获得大量数据,并具有效率高、范围广的特点。
4. 深度访谈法深度访谈法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少数被访者进行深入的、开放性的访谈,以获取关于某一问题的详细信息和观点。
深度访谈法有助于深入了解受访者的内心感受和思考过程,从而提供深入且有深度的研究结果。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技巧1. 确定明确的研究问题在开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的研究问题有助于确定研究的方向和范围,并能够避免在撰写过程中迷失方向。
2. 制定详细的大纲制定一个详细的大纲能够帮助读者系统地组织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大纲应包含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等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细节都需要清晰明确。
3. 分阶段进行写作将论文写作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
例如,确定好每天或每周的写作进度,落实到时间安排上,并坚持按时完成。
4. 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毕业论文是学术作品,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逻辑清晰。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套系统、有序的方法。
它的核心目标是确保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而论文写作则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表达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以及论文写作的关键要素,并给出一些相关的技巧和建议。
一、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是建立在理性和逻辑基础上的一种追求真理的过程。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问题的确定:科学研究的起点是确定一个明确的问题或研究目标。
这个问题应该具有重要性和研究的可行性,同时也要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衔接。
2. 文献综述:在着手开展研究之前,需要对已有的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了解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现有问题。
这有助于研究者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避免重复或盲目进行研究。
3. 假设的建立:研究者在进行实证研究时往往需要建立一个或多个假设,用来指导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合理的假设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能够帮助研究者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解决问题。
4. 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科学研究通常需要进行实验或采集一定数量的数据来验证假设或回答研究问题。
这就需要研究者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进行数据采集。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研究者还需要注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5.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在获得实验数据后,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结果的可靠性和显著性。
数据分析的结果需要用适当的图表或统计指标来进行呈现,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验证研究结果。
6. 结论和讨论:最后,研究者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确立结论,并将其与之前的假设或研究问题进行对比。
同时,还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等。
二、论文写作论文写作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它起到了总结和传播科研成果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论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清晰的结构:论文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和逻辑,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步骤。
它是一种系统性的、有组织的思维活动,旨在获取、创造和解释科学知识。
论文写作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是科学家将研究结果记录下来、分享给其他研究人员和学术界的重要方式之一。
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研究目标:在进行科学研究之前,科学家首先要确定研究的目标和问题,明确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2. 设计研究方案:科学家需要综合考虑研究的可行性和实施性,制定合理的研究方案,包括选择研究对象、样本规模、实验条件等。
3. 收集数据:科学家需要使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来收集相关数据,诸如实验观测、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统计数据等。
4. 分析数据:科学家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模型检验等工具来解释数据,并得出科学结论。
5. 撰写论文:科学家需要将科研结果写成论文,尽可能客观、系统地呈现实验结果和分析过程,包括摘要、导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几个部分。
论文写作则是对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总结和交流方式。
优秀的论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客观准确:论文应该客观准确地呈现研究结果和结论,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和夸大言辞。
2. 逻辑严谨:论文的结构应当清晰,逻辑严密,一步步阐述研究问题、实验方法、数据结果和讨论等内容,确保整篇论文的连贯性和通顺性。
3. 科学规范:论文的撰写应遵守学术规范,引用文献必须准确完整,使用专业术语恰当,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4. 有效表达:论文的语言应精炼准确,使用恰当的科技词汇和句式,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多的术语和公式,以便读者易于理解。
为了写好一篇科学论文,科学家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能力和技巧:1. 科研能力:科学家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科学难题。
2. 数据分析能力:科学家需要熟练掌握统计学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能够正确解读和分析实验结果。
3. 文章写作能力:科学家需要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研究思路和结果,使读者易于理解。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教学大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教学大纲(1200字以上)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为研究生设计的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
本课程涵盖科学研究基本原理、研究方法与技巧、论文写作结构、写作规范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巧;3.训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并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4.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和论文撰写水平。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研究方法与原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科学研究的逻辑推理与证明2.科学研究方法与技巧-文献综述与文献检索-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计算机模拟与数值计算-调查问卷与统计分析-专家访谈与案例研究3.论文写作结构与规范-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摘要与关键词的撰写-引言与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与材料的描述-结果与讨论的分析-结论与展望的撰写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讲授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向学生介绍和解释科学研究方法与技巧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方法。
2.论文案例分析借助实际学术论文的案例,对论文写作的结构与规范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论文写作的要点。
3.学术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术讨论,提问与回答,分享自己的研究经验和感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巧。
五、考核与评价1.平时成绩占比:40%包括参与课堂讨论、完成课堂练习、小组合作等。
2.期末论文占比:60%根据学生提交的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进行评价,并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李培根,奈尔,《论文写作与发表常识》2.陈家凤,《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3.杨东,龚曙光,《科技英语写作与学术交流》以上是《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够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为学生未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语言学本身性质的阐述分析并且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语言学1《认知语言学的最新应用及展望》述介【作者】卢植;【机构】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Gitte Kristiansen,Michel Achard,Ren啨Dirven&Francisco J.Ruiz de MendozaIb偄nez(eds.).2006.Cognitive Linguistics: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Berlin:Mouton de Gruyter.ix+499pp.1.前言《认知语言学的最新应用及展望》是德国Moutonde Gruyter出版社“认知语言学的应用”系列丛书的第一卷。
编者在导言中指出,在过去二三十年间,认知语言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成熟和创新的学科,并不断演化和拓展。
一更多还原【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最新应用;认知基础;概念隐喻理论;语言学模型;展望;认知科学;计算语言学;2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研究——关于对比认知语言学的一些构想【作者】文旭;【机构】西南大学;【摘要】英汉对比研究是我国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其研究方法和视角都相当丰富。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将两者结合起来,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即对比认知语言学,必将对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大有裨益。
本文探讨了对比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对比的原则和方法、对比的范围和内容。
可以说,语言系统的任何方面,都可以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
更多还原【Abstract】English-Chinese contrastive study is a major field done in Chinese linguistics,which has a number of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perspectives.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a new linguistic paradigm. Therefore, it is significant to integrate them into a new discipline called cognitive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has explored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pproaches, scope and content. We can say that any aspect of language system can be studied contras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 更多还原3认知社会语言学【作者】王天翼;王寅;【机构】四川外语学院;【摘要】认知语言学(CL)与社会语言学(SL)相结合形成了一门新边缘学科"认知社会语言学(CSL)",它在SL 基础上吸取了CL中诸如"原型范畴、主观认知、用法模型、识解、隐喻转喻"等分析方法,紧密结合语言中社会和认知两要素,拓宽了SL和CL的研究范围。
本文暂且将CSL定位于:以"社会现实"为出发点,以"语言意义"为中心,以"实际用法"为取向,从语言的社会性和认知性角度深入研究语言变异、社团方言、文化模型、意识形态、双语对比、语言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更多还原【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CL with SL has brought forth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CSL",which,based on SL,has refreshed itself with some methods from CL,such as prototype category,subjective cognition,usage-based model,construal,metaphtonomy,etc.,then combining the social and cognitive factors in language,and enlarging both SL’s and CL’s fields.The present paper contemporarily confines SCL in the principl e of "taking ’social reality’ as starting point,’linguistic meaning’ as center,’real usage’ asdirecti... 更多还原【关键词】认知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性;认知性;【Key words】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Sociolinguistics;CL;social nature;cognitive nature;4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作者】王寅;【Author】Wang Yin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China【机构】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重庆400031;【摘要】经验论、唯理论和解释派哲学分别聚焦于交际的三个不同环节:作者、文本、读者,同时还产生了相对应的翻译观。
这些理论过于偏重某一环节,似有以偏概全之不足。
Lakoff和Johnson所倡导的体验哲学正好可修补这些理论之不足,而且也能对翻译作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解释。
本文尝试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拟构了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翻译是以对现实世界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含古代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中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原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 须兼顾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要素,倡导和谐翻译。
更多还原【Abstract】By focusing respectively on author, text and reader as the three key link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empiricism, rationalism and hermeneutics have offered three distinct views on translation. Since each of these views lays emphasis on just one key element of communication, they all suffer from partiality and one-sidedness. To this shared deficiency, what Lakoff & Johnson have proposed as the embodied philosophy provides a remedy by making available a better explanation ontranslation.... 更多还原【关键词】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翻译;互动;【Key words】embodied philosophy;cognitive linguistics;translation;interaction;5如何阐释认知语言学【作者】李福印;【Author】Li Fu-yin(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85,China)【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摘要】本文通过4个重要的视角阐释认知语言学。
第一,本文从历时角度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分成3个十年段,分别阐述每十年的基石性著作和重要事件。
第二,文章讨论认知语言学的两个首要共识,这些共识是不同的研究取向都普遍接受的"宪法",是认知语言学的标志。
第三,文章谈及三个具体的哲学假设。
第四,从人文视角入手,文章介绍4位创始人(Lakoff,Langacker,Talmy and Dirven)的主要理论贡献和特点。
最后,提出认知语言学定义的汉语表述形式。
更多还原【Abstract】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from four perspectives,which include the major events in each of the three decades in its 30 years development;the twocommitments:generalization commitment,and cognitive commitment;three philosophical hypotheses;and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recognized founding fathers,Lakoff,Langacker,Talmy and Dirven.Andfinally the article proposed a tentative definition for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Chinese. 更多还原【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两种共识;定义;哲学假设;创始人;【Key words】Cognitive Linguistics;two commitments;philosophical hypotheses;founding fathers;6认知语言学事业【作者】文旭;【Author】WEN XU【机构】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作为语言学的一种新范式,认知语言学在过去的30多年中发展迅猛,成就斐然。
为了进一步让大家了解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多个维度诠释了认知语言学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认知语言学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几个突出特点。
同其他语言学流派相比,不论是其研究队伍,还是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其他方面,认知语言学的优势都更明显。
其理论和方法不仅仅可以解释语言现象,而且也可以解释许多社会和文化现象。
因此,认知语言学事业与其说是一门语言学,还不如说是一门认知社会科学或认知符号学。
更多还原【Abstract】As a new paradigm of linguistics,cognitive linguistics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or so.In order to make it known the latest trend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broad,this paper presents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and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various dimensions.By contrast with some other linguistic schools,cognitive linguistics has more conspicuous advantages whether in its researchers or in its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and some other aspects...更多还原【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事业;成就;特点;【Key words】cognitive linguistics enterprise;achievements;characteristics;8不解与误解:解读Chomsky生成语言学理论常辉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09-159语言哲学与功能语言学:联系与区别王伟外语学刊2012-07-05二:认知语言学的实际应用研究1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诗《枫桥夜泊》40篇英语译文的研究翻译》【作者】王寅;【Author】WANG Yin(Center for Linguistic,Literary and Culture Studies,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Chongqing 400031,China)【机构】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摘要】本文基于体验哲学的基本原理,将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的"意义概念化"修补为"体验性概念化",并尝试以此为理论基础论述翻译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