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集

合集下载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一:导语揭题师:在首都北京西北郊,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

(板书:圆明园)师:就是这个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无情地毁灭了。

(板书:毁灭)二:品读课文师:让我们先来直视“毁灭”这段文字。

(出示幻灯片:第五段)一生读。

师:文章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如果课文就只写毁灭这个内容,行吗?你还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圆明园中有何东西?生2:我想知道圆明园曾经的历史。

生3:我想知道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师:圆明园值得大家去了解,去思考。

打开课本,自由地读第2、3、4自然段,到字里行间去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把触动你心灵的地方,做上标记,留下你心潮澎湃的印迹。

生1:“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我从这句中感受到了圆明园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很高。

生2:“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我从这几句话中感受到圆明园的布局独特,规模宏伟。

(板书:规模宏伟)生1:“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这一句采用了排比手法,写出了圆明园中建筑风格多样,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生2:“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我从这句中知道了圆明园中浓缩了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只要到圆明园中游一游,就等于游遍了祖国各地。

(板书:风景名胜)生3:“圆明园中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从这句话中我能想象到圆明园就像神话中的仙境一样美!生4:“圆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从这一句中我感受到圆明园还是个中西合璧的园林。

(出示幻灯片:第三段)师生接读。

师:我们一同走进圆明园,去欣赏那美丽景观吧!放课件:圆明园图片师:假如你身在其中,你会有什感受?生1:圆明园真是人间天堂啊!生2:简直就是神话中的仙境!师:(出示幻灯片)所以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赞叹道:(师手势示意学生齐读)师:所以作者也发出了由衷地赞叹。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10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10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10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篇1一、“走近圆明园”师:我写三个字,大家注意看,跟着读(板书“圆明园”)。

(自读后齐读)看到这三个字,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我眼前出现了圆明园里美丽的景色,以及奇珍异宝。

生:我眼前出现了英法联军抢劫、毁坏圆明园的情景。

生:在我的眼前圆明园是残垣断壁。

师:(出示文字课件:走近圆明园)课前我们已经走近圆明园——读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以及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

你有哪些感受?生:通过读书,我知道了圆明园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生:我很生气,英法联军太可恶了,竟然把圆明园珍藏的宝物抢的抢,砸的砸,毁的毁,多可惜呀。

生:圆明园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被毁灭了,最后只化作一片灰烬,我愤怒!我想,如果有可能应该修复它。

师:是啊,圆明园被烧、被毁,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学生若有所思)带着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

(出示文字课件:“走进圆明园”)二、“走进圆明园”(一)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师:课件(五幅圆明园废墟图)这是——生:圆明园的废墟。

师:这一座座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144年然而却只圆明园的一角。

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举手要说)师:把这种感受带到歌中读一读。

生:(低沉、缓慢)“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师:让我们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

打开书,齐读课文第段。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提示学生读时注意文化”一词)师: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值。

请用“……是……也是……”这个句式,说一说。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也是……(没等该生说完,学生都笑了。

)生:毁灭怎么能说是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呢?应该把“毁灭”去掉,这样说:“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生:词语重复了,应该简洁:“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上不可估量,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同学们表示同意,听课老师面露微笑。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讲述了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圆明园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个建筑物,这么宏伟的建筑师怎样被毁掉的呢下面是由整理的,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课时师:师生问好后就不要再站了,现在上课。

知道学哪篇课文吗生齐:《圆明园的毁灭》。

师:书读了几遍生:两遍。

师:有看三遍的吗生:我。

三、五个举手师:好,请坐。

有超过她的吗你四遍,很好。

看一遍是预习,看两遍就不错了。

看四遍更不得了。

这叫自学,自觉地学习。

请同学们把右手抬起来,咱们一起写课题好不好圆,写得潇洒一点;的,上齐下不齐;毁,注意笔顺;灭,上面一横长一点。

请大家读一读。

生齐读课题评:教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流露的是情感、责任、体贴。

于老师寓写字教学于课题板书之中,不仅能使学生确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同时有利于学生美好情感的形成。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

读书要学会做记号。

请拿出笔。

别人做记号是留下他思考的痕迹。

读书做记号是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请你默读一遍,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写得特别好的地方,作者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做记号。

教师巡视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把第三段最后一句画下来了,我知道你为什么画这一段。

对,加上批注,为什么画这一段,这叫会读书。

教师巡视评:于老师要求学生读书做记号、写批注,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

通过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悟课文内容,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师:默读完的同学请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能读出自己感受更好。

自己试一试。

教师指导师:把书放下。

读了两遍课文,现在我发现每位同学脸上的表情与刚才上课前完全不一样了,咱们把读了这篇课文的感情统统写在每位同学的脸上。

现在我问大家,你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生:我觉得英法联军是无耻的强盗!生:我痛恨英法联军!师:他读出一个英法联军无耻,他读出一个痛恨。

生:我觉得英法联军简直毫无人性!生:圆明园的毁灭是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生: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我很难过,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师:他读出一个难过、痛心、恨。

板书“恨”字注意“恨”这个字的写法,竖心,先两边后中间。

《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堂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堂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堂实录(2)《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堂实录抓住“上自……下至”,感受时间跨度长。

想象里面珍藏的文物之多。

(1)出示文物图片。

课件:门环让学生猜其价值。

这件文物只是圆明园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件,比它精美、比它珍贵的文物还数不胜数。

出示课件:园内还有数不胜数的青铜礼器,金银珠宝,孤本秘籍、名人字画,本国及欧洲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

学生谈感受文物价值不可估量所以说圆明园是当时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出示课件: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体会毁灭之痛。

然而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那宏伟的建筑,那奇珍异宝都不复存在了!自读第5段。

1.你们知道强盗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指读。

谈感受。

自由读课件出示: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你从这几个大字中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侵略者的野蛮、贪婪;对侵略者的憎恨……)请你带着对侵略者的愤恨读一读这句话。

指读。

2.播放录像:火烧圆明园片段(1)大火连烧三天的结果是? (板书:化为灰烬)(2)课件出示:什么也没有了学生读(古代劳动人民历经150年建造的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结晶,就这样一瞬间毁灭了,我们祖国2000多年来,历朝历代的珍贵文物,就这样一瞬间毁灭了)所以说,(出示课件)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齐读)三、情感升华(记住圆明园的启示)课件:断垣残壁昔日那惊艳绝伦的万园之园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尘烟,我们所看见的只有这(出示课件:断壁残垣)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谈感悟。

这断壁残垣之间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见证。

圆明园被帝国主义侵略者毁灭了,可是他们永远也毁灭的是什么?对,我们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不屈向上的民族,我们永远不会向列强低头,能忘记圆明园的毁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让我们记住圆明园留给我们的启示——课件:国盛则园兴,国衰则园毁!贫穷受欺压,落后就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一起唱起雄壮的国歌,不忘圆明园的耻辱,振兴中华!拓展阅读: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难点是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篇一: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21教学目标: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估量、销毁、瑰宝、、众星拱月、玲珑剔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4.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教学难点: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教学准备:教学PPT、圆明园的相关资料、圆明园被毁的音视频。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看圆明园废墟图片,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大家请看图片(1张),猜一下这是哪里。

(出示圆明园废墟图片)生:圆明园。

师:对,这是现在的圆明园遗址,可一百多多年前它却是这个样子的(出示复原图)两张图,你分别看到了什么?师:为什么曾经的美丽化成了现在的一片废墟呢生: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师:对,1860年圆明园被毁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师板书课题)(请学生跟着写课题)(出示课题PPT)师: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课题中的“毁灭”可不是这样读的,一座美丽的园林毁灭了,应该读得低沉缓慢,师示范(生再读)一、预习过关检查出示生字)sǔn huáng lóng tī háng损失皇帝玲珑剔透杭州láiyáo hóng sòng qīn蓬莱瑶台宏伟宋朝侵略tǒng xiāo guī jìnliáng统统销毁瑰宝灰烬(估)量师:有个词要特别注意,“估量”的“量”要在这里要读成第二声“liáng”。

(无拼音)师:这些生字词中大家有没有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容易写错的,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师:如果把这些生字放在课文中大家能否读准呢,请五位同学每人读一段,读的时候,大家思考课文围绕圆明园写了哪几个方面?圆明园曾经的辉煌体现在哪里?大家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并作批注。

2023最新-望智慧老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优秀7篇】

2023最新-望智慧老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优秀7篇】

望智慧老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壶知道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望智慧老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篇一孙红果一、教学目标:1、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引导法;感情朗读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看老师板书课题。

注意两个“圆”字不同,“毁”字的写法。

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展标。

下面我们细读课文,重点学习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抒发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帝国主义者的憎恨。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什么?2、再读,比较用两个“不可估量”比用一个感觉怎样?3、回读体会。

读出惋惜之情。

五、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大家思考: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出示课件:圆明园平面图。

观看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4、出示课件:圆明园示意图。

理解“众星拱月”5、相机板书:布局众星拱月6、回读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清楚。

读出布局美。

六、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用笔画一画这一部分可以分成几层,想想每一层分别写的什么?2、学习第一层。

(1)出示课件:“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2)指名朗读,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景观?(3)再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4)相机出示课件:“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堂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堂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课本114页的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

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3.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

(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四、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中查到的有关资料第二课时一、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2.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

(投影出示)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二、讨论、交流、解决难点1.自读课文,自己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1)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①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

简单说说圆明园的布局是怎样的,然后画圆明园的平面图,教师作简单解说,重点理解“众星拱月”一词,通过这个词,体会两点a.小园多;b.当时景色美。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3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3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一、入题师:同学们请举起你写字的手,我们一起来写课题。

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

(生跟师写“圆”)师:你来。

生:“圆”是圆满无缺的“圆”。

(指名读3个,再齐读,老师对第一个发言的孩子提出要求:要读大声,字字读清楚。

接下来发言的孩子均能做到这点。

)师继续写明师:“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同样指名读3个后齐读。

)师:“园”是皇家园林的“园”,一起说。

师: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它的名字就叫——生:圆明园。

师:再读。

生:圆明园。

师:再读生:圆明园。

师:就是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在1860年却被两个强盗一把大火给毁灭了。

(补写:的毁灭)再读课题。

生:圆明园的毁灭。

师:再读。

生:圆明园的毁灭师:毁灭两个字可不能这样读,听好。

(师范读,将毁灭2字读轻了。

)师:再读。

生:圆明园的毁灭。

(两次)(这个开题开得好。

)师: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先把生字读准这篇课文有4个生字,再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

读好后我们再来交流交流,说说读后你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向学生提出读书第一层次的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二、感知课文第一段。

师:好,很好很认真读完了最后一个字,来,我们来交流交流,读了课文的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圆明园很宝贵。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了圆明园很宝贵?生:它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板书“不可估量”再要求孩子把话完整说一遍。

生:不可估量师;你再把这句话说一遍(当孩子没有听清老师的指令时候,老师并不姑息,这就是课堂上的细节地方。

)生再说师;你这句话说对了,但是这个字错了,这里的“量”不读liàng,而是读liáng。

(师很耐心为孩子纠音,并且对了后要求再读2次,同时要求学生齐读2次,同样对于重要的词语纠正后因为继续巩固。

)师追问:什么意思?生:不可估量就是无法估计它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下面是《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学实录,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珑、剔、莱、瑶、宏、烬),会写14个生字(损、皇、珑、剔、杭、莱、瑶、宏、宋、侵、统、销、瑰、烬);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课文选做题: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教学重点】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昔日辉煌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1、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制作相关课件;2、借助网络资源,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圆明园的毁灭》;3、学生学会本课文的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板书:圆明园)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曾组织大家观看了电影《火烧圆明园》,并要求大家借助网络资源或课外资料,了解我国历史上最宏伟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下面请大家交流自己学习所得。

2、(学生自由交流)……3、出示课件简介圆明园师: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位于北京西北郊。

原为清的皇家御苑。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

此后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次修缮,历时150多年。

全园占地5 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板书:毁灭)师:然而,“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却于1860年10月被万恶的英法联军一把化成了灰烬!(出示课件)4、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通过看图片,听介绍,作交流,心中一定是百感交集,既有自豪感——为我国曾有的“万园之园”而自豪;又有一种悲愤感——对当年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而无比愤怒。

《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堂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堂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堂实录《圆明园的毁灭》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荣耀与屈辱。

历史不堪回首,中国要强大。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了解圆明园被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主题思想进行写作的。

教学重难点: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历史,了解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课件一、谈话导入(语言要口语化,具亲和力,引出本课要读的是一处公园)同学们去过哪些公园?那里风景怎么样?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去一座公园,1.先来听听,法国文学家雨果是怎样赞美它的(课件出示):“在世界的东方有着一件惊人的杰作,它如同月宫,如同仙境,是一座令人心驰神往的璀璨宝库,它的存在是人类的一大奇迹。

” 同学们,知道雨果赞美的是什么地方吗?师:同学们请举起你的手,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

注意第一个“圆”是圆圈的“圆”,第二个“园”是公园的“园”,读“圆明园”。

生:圆明园。

师:再读。

生:圆明园。

师:但是这座皇家园林却被强盗给毁灭了。

注意“毁”的写法。

(补写:的毁灭)再读课题。

生:圆明园的毁灭。

2.关于圆明园你通过读书和查资料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3.整合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寻找答案吧!二、讲授新课 (围绕中心,解决问题)1.我们先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齐读)引导学生理解“不可估量”,进一步理解“不可估量的价值”既然毁灭了圆明园有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圆明园就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到课文看一看圆明园有哪些不可估量的价值?自由读全文。

请你用高度浓缩的词语概括圆明园有哪些价值?学生汇报(板书:“奇特布局” “宏伟建筑” “珍贵文物”)2.选择你喜欢的的段落,自主学习,在文中勾画关键句子或关键词。

《圆明园的毁灭》的课堂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的课堂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的课堂教学实录《》学习要激发学生学习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使学习更深入有更好的效果。

下面是,《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和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解释重点字词天下古今成败( )之林( ),若是( )其莽然( )不一途( )也。

要( )其何以( )成( )?何以( )败( )?(省略: )曰:“有毅力者( )成,反是( )者败。

”盖( )人生历程,大抵( )逆境居( )十六七( ),顺境亦居( )十三四( )。

而( )顺逆两境( ),又常( )相间( )以( )迭乘( )。

无论事之( )大小,而( )必有( )数次( )乃至( )十数次( )之( )阻力。

译文【句式和句间关系】1、(省略: )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内容概括答案:】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今中外事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毅力,即“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开头起笔就旗帜鲜明运用正反对照的手法突出要阐明的中心论点以此统领全文。

【参考译文】普天之下古往今来,成功和失败的事情教训是如此之多,而情况和途径之不同又是那样纷芸复杂,推究他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结论是有毅力的就成功,失之就失败。

解释重点字词其( )阻力虽( )或( )大或( )小,而要之( )必( )无可( )逃避者( )也。

其( )在( )志力( )薄弱之士( ),始( )固( )曰( )吾欲云云( ),吾欲云云( )。

其意( )以为( )天下事( )固( )易易( )也。

及( )骤( )尝( )焉( ),而( )阻力猝( )来,颓然( )丧( )矣。

其次( )弱者( ),乘( )一时( )之( )意气( ),透过( )此( )第一关( ),遇( )再挫( )而退( )。

稍强者( ),遇三四挫( )而( )退。

更稍强者( ),遇五六挫( )而退。

其( )事( )愈大者( ),其( )遇挫愈多( ),其不退也愈难(句间关系? )。

非至强( )之人,未有( )能( )善于其终者也( )(句间关系? )。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师:作为法国人的作家雨果,是怎么看待自己国家的行为呢?(默读雨果的文章,找出文中的句子括。

)生:"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生:"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雨果"师:带着这样的感受再回过头来读全篇课文!(采用教师引读的形式,师生一起用上"没有了......也没有了......"等连接词,对全篇课文进行创造性地朗读。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

就是从这以后,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什么都没有了。

(教师慢慢擦黑板,只留课题,其余都擦去,稍留残迹,全场沉默。

)师:现在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那么,留给你的是什么?(指着课题问)生:这样宏伟的建筑毁于一旦,我只有难过呀!生:留给我的是愤恨!师:那就请你愤恨地表达吧。

(用不同的语气进行朗读训练)生:我很无奈。

师:那就请你"无奈"地说一说。

(同一个句子,读出的是无奈的语气。

)生:有泪水,有叹息,有无奈,有痛苦......(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并带着属于自己的感受朗读这句话。

)师:最后,请全体同学把这句话告诉自己,告诉天下所有的人!(学生读略)三、"走出圆明园"生:(教师再次呈现诗歌并朗读)"圆明园里,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师:这痛苦的耻辱一直刻在我们心里整整144年了,让我们走出圆明园(出示文字课件)。

我想,无论怎样,我们走出历史的阴影。

师: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44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一、“走近圆明园”老师板书“圆明园”,让学生跟着读。

然后出示文字课件“走近圆明园”,让学生分享自己读完课文和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后的感受。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并出示文字课件“走进圆明园”。

二、“走进圆明园”一)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老师出示五幅圆明园废墟图,指出这只是圆明园的一角,然而这些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了144年。

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废墟的感受,并引导学生用歌曲来表达出来。

接着,老师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一段,然后让学生用“……是……也是……”这个句式,说一说圆明园的价值。

最后,老师让学生结合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用连接词来描述圆明园当时的辉煌和珍贵的历史文物。

老师:你的口才很好,但是“两千多年”的“多”实际上要多出好几百年,因为它经历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大约是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

想想看,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留存下来了。

(老师选择了几幅名画和几件珍宝,让学生观看并感受,学生露出惊奇的表情。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读第四段。

)学生:圆明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近春园组成,还有许多小园,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就像众星拱月一样。

老师:有人查到圆明园的面积吗?老师:据我了解,它的占地面积是458.9公顷。

大家知道一公顷有多少平方米,那么我们可以估算一下,看看这个大会堂,圆明园大概相当于多少个大会堂?老师:是的,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一万多个大会堂这么大(学生感叹)。

可见圆明园有多大。

想象一下,这么大的面积上,这些大园和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色!老师:圆明园里收藏的国宝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学生:应有尽有、数不胜数、成千上万……学生:因此,我们说“圆明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让全班学生读这句话)老师:好的,请再次读课文,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优秀8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优秀8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优秀8篇)《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重点:1、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景观。

2、记住屈辱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

学习难点:1、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学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二、学习“昔日景观”部分1、指名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思考:你对昔日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你最喜欢什么?2、交流,依据学生交流情况学习课文。

第二自然段:a:点拨:什么叫众星拱月?指名画图。

b: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a:点拨:你最喜欢什么建筑?你仿佛看到什么?b: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a:点拨:什么叫奇珍异宝?b:齐读第一自然段。

3、播放视频,总结填空:圆明园是,是,是。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毁灭”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

2、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点拨: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1、为什么把“昔日景观”作为主要内容?2、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五、作业:背诵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一、说教材《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一、直截了当导入,回忆课文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147年的圆明园。

板书:圆明园。

师: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谁能说说圆明园给你留下了如何样的印象呢?生:圆明园太大了。

我记得老师说500多公顷。

生:我感受圆明园专门美。

生:我明白圆明园里有许多宝物。

生:我明白圆明园往常专门美,但是后来被英法联军破坏了。

师:你记得是哪一年吗?生:1860年。

师:嗯。

这是个我们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不记得的生活。

二、勾画重点,直入中心师: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明白得和感受。

这篇文章本文的作者用词专门凝炼,其中有三句话最能概括圆明园的特点,同时这三句话也是对圆明园高度评判,翻开书,看谁最先找到它们!生:圆明园是一座文明遐迩的皇家园林。

(找一处,老师出示课件一句。

)师:你找得最快最准,还有两句话呢,看谁最先找到!生: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师:聪慧!还有最后一句。

提示在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老师我明白了。

圆明园这一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如此被化为了灰烬。

师:注意用书上的话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圆明园是一座如何样的园?生: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在这些句子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表达对圆明园最高的评判?生:文明遐迩。

师:“文明遐迩”是什么意思?生:名气专门大。

师:大到什么程度?生:全世界人都明白。

师:你能读出圆明园这么大的名气吗?指名读。

师:还有哪个词?生:“最大”。

师:“最大”说明了什么?生:没有比他再大的了。

生:也确实是说没人能和它相提并论。

师:谁情愿读给大伙儿听?指名读,齐读。

师:还有哪个词?生:“珍宝”。

师:什么是“珍宝”呢?生:“珍宝”确实是“珍宝”吧!师:对,你说差不多专门准确了。

生:我还找到了一个词“精华”。

师:那个词有明白得的吗?生:是不是精巧漂亮的意思?生:不是。

我在我妈妈的化妆品的说明上经常看到从花中或是别的什么植物中提炼出来的。

因此我觉得“精华”应该是事物最好的部分。

四年级语文教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

四年级语文教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

四年级语文教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一、“走近圆明园”师:我写三个字,大家注意看,跟着读(板书“圆明园”)。

(自读后齐读)看到这三个字,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我眼前出现了圆明园里美丽的景色,以及奇珍异宝。

生:我眼前出现了英法联抢劫、毁坏圆明园的情景。

生:在我的眼前圆明园是残垣断壁。

师:(出示文字课件:走近圆明园)课前我们已经走近圆明园--读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以及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

你有哪些感受?生:通过读书,我知道了圆明园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生:我很生气,英法联太可恶了,竟然把圆明园珍藏的宝物抢的抢,砸的砸,毁的毁,多可惜呀。

生:圆明园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被毁灭了,最后只化作一片灰烬,我愤怒!我想,如果有可能应该修复它。

师:是啊,圆明园被烧、被毁,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学生若有所思)带着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

(出示文字课件:“走进圆明园”)二、“走进圆明园”(一)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师:课件(五幅圆明园废墟图)这是--生:圆明园的废墟。

师:这一座座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144年然而却只圆明园的一角。

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举手要说)师:把这种感受带到歌中读一读。

生:(低沉、缓慢)“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师:让我们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

打开书,齐读课文第段。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提示学生读时注意文化“一词)师: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值。

请用”......是......也是...... “这个句式,说一说。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也是......(没等该生说完,学生都笑了。

)生:毁灭怎么能说是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呢?应该把”毁灭“去掉,这样说:“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生:词语重复了,应该简洁:“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上不可估量,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同学们表示同意,听课老师面露微笑。

《圆明园的毁灭》的课堂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的课堂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的课堂教学实录解释重点字词天下古今成败( )之林( ),若是( )其莽然( )不一途( )也。

要( )其何以( )成( )?何以( )败( )?(省略: )曰:“有毅力者( )成,反是( )者败。

”盖( )人生历程,大抵( )逆境居( )十六七( ),顺境亦居( )十三四( )。

而( )顺逆两境( ),又常( )相间( )以( )迭乘( )。

无论事之( )大小,而( )必有( )数次( )乃至( )十数次( )之( )阻力。

译文【句式和句间关系】1、(省略: )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今中外事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毅力,即“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开头起笔就旗帜鲜明运用正反对照的手法突出要阐明的中心论点以此统领全文。

【参考译文】解释重点字词其( )阻力虽( )或( )大或( )小,而要之( )必( )无可( )逃避者( )也。

其( )在( )志力( )薄弱之士( ),始( )固( )曰( )吾欲云云( ),吾欲云云( )。

其意( )以为( )天下事( )固( )易易( )也。

及( )骤( )尝( )焉( ),而( )阻力猝( )来,颓然( )丧( )矣。

其次( )弱者( ),乘( )一时( )之( )意气( ),透过( )此( )第一关( ),遇( )再挫( )而退( )。

稍强者( ),遇三四挫( )而( )退。

更稍强者( ),遇五六挫( )而退。

其( )事( )愈大者( ),其( )遇挫愈多( ),其不退也愈难(句间关系? )。

非至强( )之人,未有( )能( )善于其终者也( )(句间关系? )。

译文【句式和句间关系】1、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句间关系? )。

2、非至强之人,未能善于其终者也(句间关系? )【段落内容概括答案:】第二段从人生历程的一般规律,人生有顺境有逆境,事情不分大小都有阻力,从人生历史的一般规律来论证毅力的重要性,说明只有毅力至强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级教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集王松舟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师:同学们请举起你写字的手,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的毁灭》。

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读'‘圆明园”。

生:圆明园。

师:再读。

生:圆明园。

师:再读.生:圆明园。

师:一个完美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两个强盗给毁灭了。

(补写:的毁灭)再读课题。

生:圆明园的毁灭。

师:再读。

生:圆明园的毁灭师:再读。

生:圆明园的毁灭。

师:打开课文,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读了课文的开头,你知道了什么?生:读了课文的开头,我知道圆明园被毁灭了。

生:读了课文的开头,我知道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

师:这里的“量”不读li mg,而是读li m go生:不可估量。

师:你把文章中的这句话读一下。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黑板上板书:不可估量不可估量)师: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就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读了后心情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滋味?生:我感到很悲痛。

生:我觉得很可惜。

生:很伤心,很痛恨!师:痛恨?你痛恨谁啊?生:我痛恨英国和法国人,是他们烧毁了圆明园。

师:能用“人”去称呼他们吗?生:不能。

师:他们简直不是人,是禽兽,是强盗,是畜生!这样的悲痛,这样的伤心可以估量吗?生:不可估量!(教师在黑板上又板书:不可估量)师:那么读了课文最后一节,你又知道了什么呢?生:我知道了圆明园被大火被烧了,最后化为了灰烬。

师:那是什么化为了灰烬?生:艺术瑰宝化为了灰烬。

师:具体是什么艺术化为了灰烬?生:建筑艺术的精华。

生:园林艺术的的瑰宝。

师:还有什么化为了灰烬?生:还有圆明园里面的各种珍宝和文物化为了灰烬。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化为灰烬化为灰烬化为灰烬)师:是呀,这么好的皇家园林化为了灰烬,一起读最后一节。

师:文章在“化为灰烬”四字处戛然而止,你们悲痛吗?生:悲痛。

师:再读文章最后一句。

生: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了灰烬。

师:除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还知道了些什么?生:我知道了,英法两军把圆明园里的很多文物给运走了。

师:这刚才有同学提到了,你觉得很重要想再说一遍是吗?(学生点头)生:我知道了那时候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很藐视,没把我们中国人放在眼里师:关于圆明园你还知道了些什么?生:圆明园它是万园之园,里面有各种风景名胜,还有各种珍贵的文物。

师:其实所有这些,课文中已经有一句话写出来了,是哪一句?生:圆明园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教师板书:举世闻名)师:谁知道举世闻名的意思?生: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师: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呢?生:圆明园凭珍贵的文物举世闻名。

(师板书:珍贵文物)生:圆明园凭的各种风景举世闻名。

(师板书:宏伟建筑)师:还凭什么举世闻名呢?生:还凭它的宏伟建筑,它一共有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里面还有各种国内外的著名建筑。

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并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 ?找到一个圈一个,不要漏下一个啊,漏下一个就是漏掉了一处著名的景点,漏掉了一个著名的园林啊!(学生读课文)师:课文里有几个“有”?生:一共有7个“有”师:大家好好地把这7个有读一读,等一下看谁能一口气告诉大家圆明园中的7个有。

生:圆明园中有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圆明园中的7个有。

(生齐读课文中的7个有)师:你们说圆明园中有几个有呢?仅仅只有7个吗?生:有无数个。

师:大家再好好地读读课文,你又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找到了“有” ?生:我从课文的省略号中看出圆明园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建筑、景观。

生:课文讲圆明园里有很多的殿堂,那里面一定还有很多的宝贝。

生: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应该还有很多。

生:我从"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看岀圆明园例还有许多的美丽景观。

师:来,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一起去看看这些诗情画意的“有”,这些奇珍异宝的“有”,这些宏伟建筑的“有”。

(学生齐读这一节)师: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很多的风景。

师:能不能具体点。

生:我仿佛看到了平湖秋月生:我仿佛看到了小桥流水。

师:想看看这一个园林吗?(看图片)师:再一起读这句话"漫步园内,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幻境里。

”师:多好的园林啊,可是这一切已经都不存在了,这一切早被那两个强盗的一把火给少了。

同学们,此时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生:我觉的很可惜,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去阻止他们呢?我们的军队呢?师:问的真好啊!是啊,当时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政府在哪里呢?你们还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圆明园它是用来干什么的?生:圆明园它有多少大?生:圆明园它的遗志具体在什么地方,长大了我想去看一看。

师:我手里有一份资料,是我从网上收集的,可能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问题。

(发材料)师:快速读课文,然后说说短文什么地方震撼了你?(学生快速的默读材料)师:来告诉大家,文中什么地方震撼了你?生:圆明园中的生肖铜像震撼了我,那时就能做的那么好。

师:这里面的那个数据吸引了你?生:在拍卖时的价格为9千多万元。

师:是啊,这4个铜像还只是圆明园中珍宝的九牛一毛啊。

继续生:圆明园的独一无二震撼了我,从园内的那些珍宝就可以知道圆明园是不可估量的。

生:我被圆明园的建筑时间震撼了。

师:是啊,圆明园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35年的建筑才成的呀!师:可是这么好的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的一把火给烧了。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断,最后出示:这把火烧毁了)师: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把它写在纸上的任何一个空白地方,把它写到你的心上。

(学生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师:来,告诉大家,这把火烧毁了什么?生:这把火烧毁了我国的园林艺术的精华。

生:这把火烧毁了我去游圆明园的梦想。

生:这把火烧毁了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生:这把火烧毁了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生:这把火烧毁了中国人心中的天堂啊。

生:这把火烧毁了中国最珍贵的文物、珍品。

师:这把火可以烧毁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板书不口J估量圆明园的毁灭不可估量不口J估量举世闻名建筑宏伟珍贵文物化为灰烬化为灰烬化为灰烬窦桂梅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师:猜猜我从哪来?生:您从北京来。

师:你真有礼貌,加上一个您”心字在底,把我放在你的心上给他点掌声,也算是给我一点鼓励。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听别人说的。

师: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把获得的信息成为自己的财富,这也是一种学习。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生:您姓窦。

叫窦桂梅老师。

师:你怎么知道?生: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而且上面也写着。

师:不但听别人说,而且还注意观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这也是更好的学习,再给她掌声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是一名语文教师。

我的家就在清华园里,我住的地方离一个特别的地方只有50米,你们猜猜是哪儿?有时候我会到那里去散散步,猜猜这是一个什么地方?生:圆明园。

师:来,我们一起写写这三个字。

(师范写,生书空)师:看到这三个字,你的眼前会有怎样的画面?生1想起了当时火烧圆明园的故事。

生2: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

生3:我看到了圆明园仿造的各处名胜古迹。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了不起,事先一定对这两篇文章师:读了这两篇文章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可长、可短、一句话也行、一个词也行。

生1:我觉得圆明园是我们的名胜古迹。

却被烧掉了,很可惜。

生2:我觉得英法联军他们太坏了,他们把能拿走的都拿走,不能拿走的就烧掉。

生3:我恨透了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圆明园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名胜古迹,却被他们破坏了,太可惜了。

生4:我感到很惋惜,因为圆明园是两代皇帝的心血,可就在三天之内就被英法联军化为灰烬。

生5:我想用一个词来代替,就是毁于一旦。

师:听出来了,同学们读书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说明同学们会读书,说明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已经走近了圆明园。

有的时候我们读书不能只停留在感受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这种恨、惋惜、毁于一旦的这个滋味沉淀在我们心中的应该是一份思考。

这可能是我们读书、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目的。

比如同学们刚才说的那种感受,我们可能会想,圆明园被毁灭了,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要是这样的去思考,我们就会把我们的情感沉淀在我们心中,变成一种最理性的姿态。

所以我愿意用两堂课领着同学们再次走进圆明园。

(课件:走近圆明园一一走进圆明园)师:同学们看。

这个进”和刚才的近”有什么不同?生:一个近”是离圆明园不远了,另一个进”是已经到达了圆明园。

师:你准备怎样走进去?生:用心走进去。

师:听他的,用我们的心,带着咱们的感受和体会我们一起走进去,走一趟,体会一次,看看两堂课后我们又有怎样新的体会和思考?师:我们打开文章,先看《圆明园的毁灭》,相信刚升入高年级的同学有这个自学能力,老师要和你们做一个测试,实话实说,你觉得自己能否流利、通顺地读一遍课文吗?如果行,你就用个动作、眼神告诉老师。

(生示意会读)师:不读了,相信你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