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定县坎市中学2015级高一化学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
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上杭一中林红梁收集整理从本章看,主题是“认识化学科学”,如何认识?分三节,一是认识学科“研究对象”及“发展与应用”,二是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程序”,三是认识学科的“研究工具”走进化学科学这节课是一是“研究对象”及“发展与应用”,也是高中化学的第一课,我认为该课应着重解决: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听讲,认识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通过听讲、视频观看感受化学科学的应用与发展,形成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通过听讲、与同学的交流中形成自已对化学学科的认识重点:感受化学学科的发展与应用,并树立正确的化学科学价值观教学准备:课件、视频材料教学方法与策略:讲授、多媒体、交流讨论教学过程:一引入:1.请同学思考并自由回答下列两个问题:•请用简单几句话或几个词描述你心中的化学•学过化学的人可以做什么职业?2.不同人眼中的化学老百姓眼中的化学――看一则广告视频“我们恨化学”-―你如何看待?科学家眼中的化学――3.我们眼中的化学?二.化学学科研究的对象1.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美丽的化学反应:2.研究的对象:物质(宏观现象(变化)――微观探析(原理、本质))研究的内容: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应用研究的核心:认识物质(分子)制造物质(分子)3.如何理解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能源、资源,材料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健康)组织看“我们需要化学”(可选看一节15分钟左右,其余的放在课后)4.呈示用原子写出的“中国”图,-说明人类已可以操控原子进行化学物质与变化的研究5.学习了化学可以做什么?链接介绍:-说明:化学学科学习的功能: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方法、能力三、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1.阅读课本及图1-1-6及“资料在线”2.介绍(选用)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与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美国科学杂志,20世纪末提到的11项化学光辉成就为例,化学教育2009年第7,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与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江玉安)--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实用的,志在解决人类生活和创造所需和问题;发展的,在艰难的探索中不断进展的;有思想和方法的,并不断进步的科学四.如何学习化学学科――克服前意识的畏难心理、唯练习做题意识1、热爱化学科学2、、熟悉理解并掌握教材基本概念、原理是关键2、预习、反思、总结是提升的必经之路4、知识、方法、观念是学习化学的三方面关键内容5、实验研究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6、规范表达是高分的保障介绍认识化学科学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课后思考:1.完成练习册,并标注不能解决的问题,你还想问的问题2.预习第二节,然后结合你所学内容,如果你将研究锡,你会如何做?能否说明你的做法及理由?使用了哪种研究方法?(个人汇报,小组评价及补充)3.请画出你所学过的物质分类思维导图(结构图),每类物质举两例,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2024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提高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 学生通过课后拓展阅读和思考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对自然科学探究的热情。
-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深入学习,提升学科素养。
6.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 课程总结:简要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教学双边互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能力。
- 对于论述题,评价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表述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概念。
- 对于实践题,关注学生的实验设计是否安全、合理,实验记录是否完整。
- 对于阅读拓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反馈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鼓励学生改正错误,提高作业质量。
- 简史:古代→近代→现代
- 方法:观察、实验、推理
- 应用:生活、能源、材料、环保
- 方程式:规则、配平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物质守恒
板书设计应注重清晰展示知识点的层次结构和内在联系,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符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学情分析
三、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学生在知识层面,已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但对于化学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也需进一步培养。素质方面,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分散、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这将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必修1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20世纪80年代,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操纵分子和原子 2.能源和资源的开发
3.环境保障和人身健康
C60分子结构
太阳能生物技术制取氢气
混合动力汽车
不可降解饭盒和可降解饭盒
美丽的莱茵河
我国科学家在近代现代化学方面的重要成就
1965年,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
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化学、环境化学、天体化学。
这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和 近几年诺贝尔化学奖
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 出贡献而获得2008年诺贝 尔化学奖。
日本科学家下村修
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
美国科学家马丁· 沙尔菲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9年10月7日宣布,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 拉马 克里希南、托马斯· 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 约纳特共同获得今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原因:破解蛋白质合成之谜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拉马克里希南、施泰茨和约纳特因“对核 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 细胞器,了解核糖体的工作机制对了解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核糖体是生命细胞内的蛋白质生产者。三名获奖者在各自漫长 旅途上寻获“金钥匙”,成功破解蛋白质合成之谜的“最后一块碎 片”。
——实用性
炼钢炼铁
酿酒
合成药物
化学的应用
合成氨
光导纤维
透气不透水的材料
高强隔热材料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波义耳第一个提出了元素的概念
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原子论的第一个提出人:道尔顿(1808)
元素周期律的第一个提出人:门捷列夫(1869)
化学的今天
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获奖公开课优质课件
1.“臭氧空洞”的形成表现了臭氧的什么性质? 提示:“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是 O3 分子不稳定易分 解成 O2,表现了 O3 的化学性质。 2.核反应通常包括衰变、粒子轰击、裂变和聚变四类,
你认为核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吗? 提示: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原子核发生变化的核
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 3.H2O 由液态变成气态是化学变化吗? 提示:物质的三态(气态、液态、固态)变化中没有新物质
C 项正确。
答案:C
2.进入 20 世纪以后,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若干
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重大化学成
就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C.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D.制陶技术的成熟
解析:化学科学在 20 世纪后进入现代化学科学的发展阶段,研究手 段向精细、综合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并带动 了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而制陶工艺属于古代实用技术。
2.化学的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近代化学家及成就:波义耳提出元素概念;拉瓦锡建立氧
化学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1.化学科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是在原子、 分子 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 变化、制备和应用。 2.化学科学的创造性 化学的特征是 认识分子 和 制造分子。 3.化学科学的实用性 农业:合成氨技术的应用; 医药:新药物的研制; 信息: 芯片 和 光导纤维 引领进入信息时代。
④将 2~3 滴红墨水滴入水中,加入活性炭后红色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解析:①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H2O、SO2,属于化 学变化,②中发生了分解反应,Cu2(OH)2CO3==△===2CuO+ H2O+CO2↑,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③中原子弹的 爆炸,属于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的范畴;④利用了活性炭 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C
高中化学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知识点 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1.化学科学就是研究各种各样的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她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她对于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古代化学成就2.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化学发展史上有过极其辉煌的业绩。
冶金、陶瓷、酿造、造纸、火药等都是在世界上发明和应用得比较早的国家。
如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古青铜器。
1972年在河北出土的商代铁刃青铜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铁器。
我国古代的一些书籍中很早就有关于化学的记载。
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公元1596年)中,还记载了许多有关化学鉴定的试验方法。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2.四种基本方法(1)观察法①含义: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②内容: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灵敏度。
人们既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用感官去搜集信息,还要积极地进行思考,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
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2)实验法①含义: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②注意的问题:在进行实验时,必须注意实验安全。
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③实验的步骤:在进行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分类法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
(4)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必修1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docx
必修1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材分析】本章节作为从学科内容和方法方瓯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节,是连接义务教冇阶段化学与高屮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屮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教材在学生经过初屮化学的学习即将“走进化学科学”Z际,向他们展示化学科学的特点、发展历稈、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以及化学科学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稈屮所遇到的问题,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美妙和化学科学的无穷魅力,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同时,木节还引领学生关注今后个人的发展与化学科学的关系,展示高中阶段供学生选择的化学课稈模块。
备课日期2012年9月5 口使用日期2012年9月11 M【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 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屮心学科在科学技术屮的地位。
3 •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屮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木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屮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杏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 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 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 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
生活产生化学 化学发展社会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交流、研讨: 在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基础上,你认为哪
些职业与化学有关?它们涉及到化学哪些方面的 内容?你最喜欢其中的哪重职业?
化学
必修
认识化学科学
模块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 1
化学 2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 模块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 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 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 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 领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约翰·芬恩(美国)、田中耕一(日本)、库尔 特·维特里希(瑞士) 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 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 的质谱分析法
2003年 彼得·阿格雷(美国)、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 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化学家们还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对化 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使人类原本无法观 察到的粒子呈现在我们面前,并对其实现操 作。
纳米技术 纳米陶瓷
纳米超薄 塑料
各类新材料
开发新能源
环境保护与开发
生命科学
现代日常生活
新分子和新材料的飞速增长
年份 1900 194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9 2000
福建省永定县坎市中学2015级高一化学第1章第2节第1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 2Na+O2 ==== Na2O2 淡黄色
[交流研讨]
利用分类法推测钠还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3)钠与其它非金属单质反应:
点燃 2Na+Cl2 ==== 2NaCl
(4)钠与盐酸反应: 2Na+2HCl ==== 2NaCl+H2↑
思考:已知Fe + CuSO4 ==== FeSO4 + Cu ,把钠放入
例2、把4.6 g钠投入到95.6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4.6% B.7.7% C.8.0%
C
)
D.10%
例 3、某同学设计出一种隔绝空气让钠与水反应的方法,使同学们能仔 细观察到各种实验现象。该方法简便、安全、现象明显、有趣味性,实 验装置如图3-1-2所示。实验时,往100 mL的大试管中先加入40 mL煤 油,取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这时止水夹处 于关闭状态),通过漏斗加入约40 mL滴有酚酞的水。 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视频\金属钠的物理性质.DAT
根据视频归纳钠的物理性质
状态 颜色 硬度和密度的 相对大小 硬度很小; 固体 银白色 熔沸点的 相对高低
密度比水小,
比煤油大
钠的熔沸点低
注意:1.严禁用手触摸钠! 严禁任意丢弃!严禁比黄豆粒大! 2.如何保存金属钠? 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二)、实验法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
授课人
卢荣毅
联系方式:lurongyi@
化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研究物质的性质 只有深入地研究物质的性 质,才能更好地利用物质。 例如对叠氮化钠(NaN3) 性质的研究,制成了汽车安全 气囊。由此可见,对物质性质 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走进化学科学 完整版课件
走进化学科学完整版课件“化学”这一词汇在日常生活中不陌生,但对于它的实际含义,人们可不一定都了解得很清楚。
化学科学是研究物质的成分、性质以及变化过程的一门基础科学。
化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生产生活到环境保护,都离不开化学的作用。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化学科学,探究一下它丰富而神奇的世界。
一、化学的起源与发展化学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天然的化学物质进行烹饪、染色、医疗等活动。
在早期,化学的研究被视为一种炼金术,旨在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甚至能够制造黄金。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炼金术渐渐被认为是一种迷信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直到18世纪,瑞典化学家博尔特发现了氧气,掀起了化学的革命。
19世纪初,Dalton提出了元素概念,表明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同时,Avogadro假设同等条件下不同气体的分子数是相等的,使化学占领了重要的地位。
20世纪初,化学的理论和实验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对于化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刻。
二、化学的基础知识1. 物质的组成化学研究的基础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物质是人们日常所接触到的任何物质的统称,包括了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
物质的组成主要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基本形式。
原子是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分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结合形成的单位,离子是经过化学反应后电荷变化的原子或分子。
2.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包括了物质的消失、生成、颜色变化等现象。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用化学符号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它们的化学计量数。
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同时也便于化学实验的操作和描述。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种表格形式的化学元素排列方式。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化学性质将元素分为若干周期和数个类。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在元素的分类和命名、物质的合成及分解等方面都有应用。
高一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_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课题鲁科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教材分析】在初中“认识化学科学〞的根底上引领学生“走进化学科学〞,其特点是让学生初步建立化学观,理解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程度上认识物质〔组成、构造、性质、变化、制备等〕一门科学,使学生知道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开展,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等。
教材从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开展过程中人们认识物质、及利用化学知识制备已有的物质或者者制备新的物质出发,使学生理解化学通过解决如:吃、穿等造福人类。
通过对目前化学研究领域的介绍让学生理解化学科学具有非常广阔的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求知欲,合理的利用化学解决消费、生活中的问题,以及化学与职业取向的关系。
本节课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研讨等教学方法。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已有的化学知识根底上进一步建立化学观,理解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实用学科及现代化学已经在原子、分子程度上研究物质的性质、制备和应用等。
针对重点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配与相关的说明、同学间的讨论加深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及认识。
4.我国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1965年牛胰岛素,1981年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稳固训练3.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开展,始于()A.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B.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D.计算机、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等设备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4.进入20世纪以后,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开展的“创新百年〞,获得了假设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化学重大成就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化学工业的迅速开展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随堂检测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考虑:你听说过“分子齿轮〞、“分子马达〞吗?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归纳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完成以下知识填空:2.怎样理解“化学——21世纪的中心科学〞这句话的含义?提示:将来科学的中心是化学科学,人类的生活程度和生活质量要通过化学的开展来进步,化学的探究空间非常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化?
[实验探究]
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 再通入过量的CO2 ,观察现象。 实验内容
通入适量 的CO2 通入过量 的CO2
加热得到的 澄清溶液
实验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
结 论
由于溶洞中含有 较高浓度的CO2 , 发生了
CaCO3→Ca(HCO3)2 → CaCO3
白色沉淀消失 出现白色沉淀
的转化
20克碘化银=“成都下雨”
海底石油开采
南极上空臭氧空洞
白色污染
奇妙的物质及化学变化
你能说出下列变化中发生的反应吗?
在漫长的探究过程中,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越来越 深刻,并建立起化学学科。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以及上面的介绍,你对化学科学 有了哪些认识?你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语描述一下 你心中的化学?
古代 铁器
怎样才能把一些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 质,使它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现代炼铁高炉
古代冶铁图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氧化钙与水 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进一步盐酸与氢氧化钙反 应放出热量对饭菜进行加热。 也有采用铁粉与水、氧气等物质发生缓慢氧化反应, 放出热量。
光导纤维
功研制,面对许多疾病人们将束手无策;
如果没有功能各异的食品添加剂,没有 琳琅满目的化妆品,没有塑料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的大量生产,没有以硅及其化
合物为原料制出的芯片和光导纤维引领 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就不会 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
硅芯片
2. 化学科学的实用性 1)农业—合成氨;农药;化肥;无土栽培的营养液;
是低合金的高强度钢,体现出了最优的合金元素配比, 强度超出通常的建筑用钢材一倍。 鸟巢的钢结构涂上了5层防锈漆,这些防锈漆具有防腐、 防潮、防火的功能,有25年寿命。
“水立方”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结构工程,外围采用世界 上最先进的环保节能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轻质新型 膜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有效的热学性能和透光性,有较好抗压性, 还有奇妙的自洁功能。
在对药物化学和冶金化学的广泛探究下,1661年英国物
理、化学家波义耳提出了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
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英国物理、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产生
了原子-分子学说,使化学从实用技术跨入了科学之门。为近 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人 们发现了大量元素,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 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根本性规律---元素 周期律。
人类智慧的结晶:火箭-飞船-深潜
中国长征运载火箭
天宫一号与神十自动交会对接
北斗导航卫星
蛟龙号
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由具体物质组成的
。面对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人们从远古时代开始
就一直在探究:物质究竟是什么?物质是怎样形成
的?又是如何变化的?
制造它们用到了同一种物质,是什么?在实验室 和工业上如何制取它?
古代(50万年前开始)
古代炼铁 • 铜柄铁剑 春秋时期 重庆千年火药硝池 炼丹 东汉陶器 • 秦陵铜车马 --“青铜之
冠”
铁耙:两汉时期农具
古代(50万年前开始)
1、公元前8~6千年,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制陶器。
2、公元前140~87年,中国发明了造纸术。 3、中国(宋代)把火药用于制造火药箭、火球等武器 。 4、其它:青铜、铁合金、酿酒…… 我国走在世界前列,四大发明有两项属于化学成就。 早期化学只是一门实用技术,没有理论指导,还不是科学。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是及其丰富的。无论 是飞禽走兽、奇花异草、高山大川、溶洞奇观这些 大自然的造化,还是。。。
பைடு நூலகம்
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讯设备
人类智慧的结晶:飞机轮船
053C导弹护卫舰
辽宁号航母
歼15舰载机
武直10攻击直升机
人类智慧的结晶:高楼大厦
台湾101大厦
腾讯总部大厦
香港中银大厦
美国帝国大厦
点石成金
长生不老
实用技术阶段
炼丹术
炼金术
Alchemy:炼丹术,炼金术
Chemistry:化学
1.古代-实用化学
早期的化学是一门实用技术。 我国走在世界的前列。我 国在商代就能制造青铜器;如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
青铜器;在春秋时期能炼铁、炼钢;西汉时期发明湿法炼铜,
开启湿法冶金的先河。 1972年在河北出土的商代铁刃青铜钺 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铁器。 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巨著 《本草纲目》,记载了许多有关化学鉴定的试验方法,四大发 明中有两项是化学的成就:造纸术、火药。我国的烧瓷技术 世界闻名。 当然炼丹术、炼金士的唯心主义错误和目光狭隘,以及 封建帝王的无知,限制了我国的化学科技的进步。
所以,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1.化学科学的创造性 1)发现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 2)制造自然界中已知的物质; 3)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物新质;
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2. 化学的实用性
化学还是一门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 有着重要应用的实用的科学。20世纪初, 没有合成氨的化工技术,就不可能制造 出增产粮食所需要的大量氮肥,人类将 面临饥饿的威胁;如果没有新药物的成
化学如何发展起来的?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 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什么活动开始?
2 化学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 20世纪化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 我国化学家在现代化学研究中的贡献
想一想: 你认为:我们的祖先最早从事的化学实践活动是什么? 为什么?
钻木取火 :
人类接触到化学现象
火的使用是人类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随后人们学会了烧制陶瓷、冶炼金 属、酿造酒类等。
现代(20世纪后)
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 阅读课本P4]
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在近代化学诞生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放射性并不为人们所知, 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实际上早于放射性的发现。1789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 罗特发现了铀。1828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发现了钍。但在当时,铀 和钍只被看作是一般的重金属元素。直到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 射线以后,许多科学家都兴致勃勃地去研究这类新的、具有巨大穿透能 力的辐射现象,放射性才被发现。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 铀的放射性。 1898年居里夫人从沥青铀矿样品中发现了钋和镭以后,人们才认识 到这是一类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并陆续发现了其它放射性元素。1899年 法国科学家德比埃尔内从铀矿渣中分离出放射性元素──锕。在1900年德 国物理学家多恩指出,当镭发生衰变的时候,生成一种气态元素。放射 性气体在当时为一种新鲜的东西,后来被命名为氡,并被列为第八十六 号元素;最后,到1917年两个研究小组:德国的哈恩与梅特涅小组、英 国的索迪与克兰斯顿小组——又从沥青铀矿石中分离出第9l号元素——镤。 1937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佩里埃和塞格雷用回旋加速器以氘核轰击钼发现 了第43号元素锝。它是第一个用人工方法制得的放射性元素。
2014-9-18
20世纪杰出的化学家
玛丽· 居里(1867-1934),原名: 玛丽· 斯克沃多夫斯卡(Marie Sklodowska), 是波兰裔法国籍女物 理学家、放射性化学家。 与其丈夫共 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之后又发现 了放射性元素钋,两度获得诺贝尔奖, 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 人。 居里夫人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4日在 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此之后,她的大女儿伊雷娜· 约里奥 -居里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化学元素锔(Cm, 96)就 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所命名的。
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化学还是一门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 着重要作用的实用的科学。
• 化学: 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在理解化学科学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原子和分子; (2)化学研究的内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 制备和应用等; (3)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认识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以便把它们从矿物、岩石及植物、 动物等生物体中提取出来。或者从已有的物质出发制造出
来。不仅如此,根据需要化学家们还设计出具有特殊性质
或功能的新分子,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19世纪末发现的物质:一万六千多种 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物质:一百多万种 1990年第一千万种物质被发现 现在化学家发现和创造的化合物:
温室种植。解决了饥饿对人类的威胁。
2)医疗—药物研发(禽流感疫苗);光纤胃镜,人造
器官。使人类的寿命大大延长。
3)工业—材料加工、研发;使人类进入高速发展的 快车道。 4)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使人们生活丰富多 彩。
【迁移应用】 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B ) A.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 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 B.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原子和分子
【问题】.从近代化学具有代表性的四位科学家的研究
成果,说明近代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
解析: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十七世纪至十九 世纪涌现了许多化学家,其中具有里程碑作用的有四位
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现了化学发展过程中从宏观
(物质、元素)到微观(原子)、从感性(物质性质) 到理性(元素周期律)这一近代化学的基本特征,为以 后的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代( 1661年~19世纪末)
波义耳
拉瓦锡
近代化学发展的四个里程碑 1661提出 化学元素 的概念, 标志着近 代化学的 诞生。 1771建立燃烧 现象的氧化学 说,使近代化 学取得了革命 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