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总支出均衡分析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平均消费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2.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名收入变动与政府收入变动的比率。

3.总需求: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4.资本边际效率:它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由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5.工资粘性:工资率不能随劳动供求的变动而及时而迅速的变动。

6.充分就业量: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7.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8.宏观经济政策: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

9.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0.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成为IS曲线。

11.流动性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或只会跌落。

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12.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被称为LM曲线。

13.货币幻觉: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

14.古典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达。

它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宏观经济学_第十三章_收入-支出模型

宏观经济学_第十三章_收入-支出模型

c<y
自发消费
o
y
o
y
消费曲线
线性消费函数
[资料] 消费者信心指数
[资料] 消费者信心指数
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指标, 由满意和预期指数构成。
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 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 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和 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
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 的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 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了空前大危机, 凯恩斯建立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是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 对外贸易产;品二市是场假设不论需货求币量市为场多少,经济 制度以不变(的物价) 格提供相应的(供钱给) 量。
凯恩斯定律: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 产量国和际收市场入变动,而劳动使市供场求相等,开但放不经会济 引起 价格变动,这一原理(适人用) 于短期分析。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函数间的关系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 函数间的关系
c,s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 为补数,并且两者和的 值始终等于收入。
如果有 APC和 MPC 随 o
收入增加而递减,但是
APC>MPC,则有 APS 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 递增,但APS<MPS。
c = c(y)
为有应1 万对亿国是际中金央融政危府机投带 来资的,不其利余影3 响万,亿国用务政院府 常投务资会来议带确 动定 社当 会前 投进 资一 , 步通扩过大基内础需 设、 施促 建进 设经 的济 高 增回长报的和十提项 升措 消施 费。 需求。

宏观经济学-均衡产出

宏观经济学-均衡产出
概念: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也就是说,在均衡产出下,经济社会的收入刚好等于居民、企 业和政府想要有的支出之和
均衡是一种不再变动的状态,即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 企业的生产就会稳定下来
00:17
13
三 均衡产出
均衡产出的形成
如果企业的产出(供给)小于计划需求 会出现……
均衡条件,两种表达: E=y 表示收入(产出)等于支出(需求) i=s 表示计划的储蓄等于计划的投资 实现上述条件,库存会减少,企业部门将扩大生产,增加产 出,直至与计划需求相等
00:17
14
三 均衡产出
均衡产出的形成
如果企业的生产(供给)大于计划需求 会出现……
……企业不愿意有的库存就会增加,企业部门将缩减生产, 减少产出,直至与计划总需求相等
00:17
15
三 均衡产出
均衡产出的形成
总结: 企业总是根据销路来安排生产,把产出定在与需求相一 致的水平上 从全经济社会来看,当总产出与总需求相等时,该产出 就是均衡产出 因为企业不需要再调整生产,该产出水平得以保持不 变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
产品市场
总收入-总支出模型
产品市场和货 币市场
IS-LM曲线模型
产品市场、货币市场 和劳动市场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00:17
8
一 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
国际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学)——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 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00:17
9
二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4)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GDP、NDP、NI、PI和DPI就都相等 且储蓄在于居民
00:17

宏观经济学之消费、储蓄和总支出函数国民收入的均衡

宏观经济学之消费、储蓄和总支出函数国民收入的均衡

企业
投 资
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提供生产要素 提供商品与劳务 购买商品与劳务
金融机构
居民户
储 蓄
2.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1. 从供给方面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一定时 期内各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 这个总和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相应的得到 的收入的总和来表示。这些收入可以分为 消费和储蓄两部分。 NI=Y=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
注意:
增加的收入用来偿
还债务,作用减小
A
E2 C
D B
C+I+ΔI ΔI
没有失业和闲置设 备时,不发挥作用 增加的收入购买存 货或进口时,作用
E1 ΔY
C+I 减小
乘数是把双刃剑
Y1
Y2
乘数几何意义
S,I
如图所示
S2
S1、S2为储蓄函数 ,mps大小不同
S1 I’
mps=1-mpc
当投资增加 ,所
线性消费函数(2)
APC=a/Yd+b MPC=b在图中表 现为斜率
a是基本消费部分 (自发性消费)
C C=a+bYd
大于零。
450
o
Y
线性消费函数(3)
存在自发性消费a,a为一给定常数 边际消费倾向为b,1 > b > 0,是一个常数。 平均消费倾向APC=C/ Yd =a/Yd+b 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
则:ΔY/ΔG= 1/(1-b) 即政府购买乘数为KG= 1/(1-b),同理可得: (2)转移支付对产出的影响(转移支付乘数) Y +ΔY=(a+I+G)1/(1-b)+(-T+R+ΔR)b/(1-b) 则: KR=ΔY/ΔR=b/(1-b)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讲解归纳总结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讲解归纳总结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讲解归纳总结请简要评论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在国民收入,总支出由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构成。

E表示总支出,那么E=C+I(1)总收入Y有两个用途:消费C和储蓄S,所以Y=C+S(2)产品市场均衡条件是总支出等于总收入。

于是有C+I=C+S,那么投资等于消费,即I=S。

只要这个均衡条件得到满足,产品市场的实现问题就能解决,社会总产品的流通就能顺利进行。

这一均衡条件并没有真正触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关键问题。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关键是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生产成比例。

同时,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混淆了储蓄和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它发生在企业内部而不是发生家庭部门。

信用制度固然打破了企业货币资本量的限制,然而即使在信贷关系相当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投资仍然主要源于资本积累。

至于家庭储蓄这不过是补充。

此外,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投资和储蓄,是经济主体依据自己的心理规律进行决策的结果,因而它们都是捉摸不定的东西,很难对二者真正加以讨论。

政府购买乘数发生作用的机制是什么?政府购买乘数发生作用的变动机制是,增加一单位政府购买,经济将增加等量的政府购买产品的需求,从而使得所购买商品增加相同的数额。

这种商品供给增加使得经济的总收入增加相同数额,收入的增加又导致家庭增加消费,其数量为边际消费倾向的倍数。

消费需求增加又如同政府购买引起的需求增加一样引起连锁反应,直到经济再次处于均衡。

关于国民收入决定条件的总结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两部门:总需求:Yd=C+I 总供给:Ys=C+S 均衡时有:Yd= Ys 得到I=S三部门:总需求:Yd=C+I+G 总供给:Ys=C+S+T 均衡时有:C+I+G=C+S+T四部门(也称开放经济):总需求:Yd=C+I+G+X 总供给:Ys=C+S+T+M 均衡时有:C+I+G+X=C+S+T+M关于乘数公式的总结。

投资乘数:K=△Y/△I=1/(1-b)有税收时的投资乘数:K=1/[1-b(1-t)],t:税率开放经济的乘数:K=1/[1-b+ m],m:边际进口倾向一般有税收又开放乘数:K=1/[1-b(1-t)+m]怎样理解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是决定投资成本的主要因素。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宏观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引言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经济学分支,它关注的范围包括国家的总产出、总就业、总投资和国民收入等。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居民的收入总和,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宏观经济学中,研究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框架包括凯恩斯主义模型、供给和需求模型、投资模型以及开放经济模型等。

本文将重点讨论宏观经济学中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

总支出模型总支出模型是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模型之一,它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总支出水平。

总支出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

在这个模型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取决于这些支出的总和。

消费支出是个人和家庭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它是国民收入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根据凯恩斯理论,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一种正比关系。

一个人的可支配收入越高,他们的消费支出越高。

然而,凯恩斯也认为,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关系是边际消费倾向不稳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指一个人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他们愿意消费的额外金额。

投资支出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价值。

投资支出的决定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利率、预期收益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济环境等。

凯恩斯认为,投资支出是国民收入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投资支出的波动会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性。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政府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对国民收入的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府支出可以通过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来增加总支出,也可以通过减税来提高个人和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

净出口净出口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

净出口的值可以为正或为负,当净出口为正时,它对国民收入的增加有正向影响,当净出口为负时,它对国民收入的减少有负向影响。

净出口的决定取决于国际贸易条件、汇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总支出模型的均衡分析总支出模型的均衡分析指的是找到能够使总支出和国民收入保持平衡的状态。

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及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及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第一章导论考核要求: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2)了解失业的类型以及失业所带来的危害。

2.宏观经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概念与区别。

(2)理解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概念与区别。

(3)注意区分流量与存量的概念。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考核要求:1.国民收入的衡量(1)学会分析收入和支出的循环流动。

(2)掌握用总支出和总收入衡量国民收入的方法。

2.价格指数和失业率(1)注意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概念。

(2)掌握GDP消胀指数与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含义及二者的区别。

3.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1)掌握公式Y=C+I+G中C、I、G的变化规律。

4.宏观经济均衡(1)识记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2)识记金融市场的均衡条件。

(3)理解财政政策的作用。

第三章经济增长考核要求:1.资本积累(1)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

(2)理解储蓄率对稳态的影响。

2.资本积累的黄金率(1)了解资本过多或过少时对储蓄的影响。

3.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1)了解人口增长的影响(2)理解技术进步和劳动效率的关系。

4.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1)索洛模型的缺陷。

(2)了解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第四章失业考核要求:1.失业的类型和自然失业率(1)识记失业的几种类型。

(2)自然失业率的定义。

2.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1)识记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概念。

(2)了解职业搜寻理论。

3.实际工资刚性(1)了解效率工资理论。

4.失业的构成和治理政策(1)理解自然失业率的上升及其原因。

(2)掌握主动和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第五章通货膨胀考核要求:1.货币的概念(1)识记货币的职能及类型。

2.货币数量论(1)掌握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3.通货膨胀与利率(1)注意区分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概念。

(2)掌握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4.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1)了解通货膨胀带来的社会成本。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乘数
500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
变化的比率。
k y
i
乘数的含义与表达式
乘数含义:某一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引起因变量变 动过程的度量,即变量的百分比。这里指国民收入的 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 率。
乘数的代数表达式
乘数
1
1 边际消费倾向
或 :k 1 1 MPC
y ci
几点说明
小写字母代表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的实际 值。
c和i是意愿消费和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实 际发生的。
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等于计划支出 (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指与计划 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 正好相等,从而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
三部门经济宏观均衡的条件
三部门经济中,从总支出即总需求的角度 看,国民收入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 出构成,从总收入即总供给的角度看,国 民收入由消费、储蓄、税收组成。因此,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是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支出之和等于消费、储蓄、 税收之和,即: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y-c=s 储蓄函数为:s=-α+(1-β)y 联立方程,求得均衡收入
y ai 1
图13-8 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决定收入
若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大于储蓄,社会 生产供不应求,企业存货意外地减少,企业就会扩大生产, 使收入水平向右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 若实际产量大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小于储蓄,社会 生产供过于求,企业存货意外地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 使收入水平向左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
造投资品所需的生产要素。从而使要素所有者收入增加100 亿元,这100亿元是投资对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消费者用这100亿元收入的80亿 元用于购买消费品。这80亿元又流入生产这些消费品的生产 要素所有者手中,从而使该社会居民收入又增加80亿元,这 是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 其他部门消费者又拿出80亿元中的64亿元用于消费……

总需求均衡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总需求均衡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X)是20亿元。 边际消费倾向的数值是多少? 根据这个经济建立一个收支平衡表,并回答支出平衡点的收入水平
是多少? 在一个图形里画出一条450 线和一条支出线(总需求线)来描述之
前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当政府减少税收时,收入如何变化?
2. 假设商业管理者们比较乐观,他们增加了投资支出。支出线会发生 什么变化?这将怎样影响实际GDP?画一张图来证明你的答案。
4.变动支出G和变动税收T有何不同?
• 是否乘数K值越大越好?
• 实际上,对一个国家来说,在一个给定的时间范围内, 其乘数值是相对稳定的。
税收增加
A
开始, 税收增加将
D
减少消费:
C = MPC T
Y=C1 +I +G
Y=C2 +I +G
…企业将减少产 出, 收入水平将 下降到一个较低 的均衡水平
消费C与收入
消费
2000 2600 3200 3800 4400 5000 5600 6200 6800 7400 8000 8600 9200 9800
收入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为什么会有乘数效应?
•国民经济中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 部门的支出就是另一个部门的收入
•乘数的大小 •乘数效应与财政政策
k 1 1b
乘数发挥效应的过程
财政政策
• 含义: 政府有意识地通过变动支出G或税收T来达到 变动总产出的目的。 1. 支出变动G
2. 税收变动 C
持久减税 暂时减税
3.K值大小与财政政策效果
3. 假设中国商品在美国突然变得不受欢迎了,净出口怎样变化?支出 线怎样移动?实际GDP 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作图说明。

宏观经济学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第⼆部分第⼆部分简单国民收⼊决定理论1.简单国民收⼊决定的基本理论背景:凯恩斯的国民收⼊决定的分析是在所谓“萧条经济”的背景下展开的。

在“萧条经济”的条件下,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总需求是制约经济规模的短边因素,因此经济社会能够以不变的价格⽔平提供与总需求相当的供给量。

本章的另外⼀个重要假设是“投资外⽣”。

由于假定企业投资是⾃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变动,因此我们不必过早地讨论投资的决定问题,对国民收⼊决定问题的分析也就可以局限在产品市场的简单背景下。

2.均衡国民收⼊满⾜的条件:这是本章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

在本章,均衡国民收⼊的条件就是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般地,这个条件可以表述为“总需求(更精确地讲,是合意的总⽀出)等于总供给”,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两部门经济:i=s (或 y=c+i)三部门经济:i+g=s+t (或 y=c+i+g)四部门经济:i+g+x=s+t+m (或 y=c+i+g+x-m)可以看出,这三种情况下的均衡条件在形式上是很有规律的:左边的三个等式,等号的左边都是“总注⼊”,右边都是“总漏出”;括号内与之等价的三个等式,等号左边的y代表“总供给”,右边各项的和则代表“总需求”或“合意的总⽀出”。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总注⼊”等于“总漏出”,同时也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浴缸”⾥的⽔位就总是不变的,即宏观经济是均衡的,此时的收⼊(产出)也就是均衡的收⼊(产出)。

3.消费理论:凯恩斯认为,存在⼀条基本⼼理规律,即:⼈们的消费决定于现期的、绝对的、实际的收⼊⽔平,收⼊越多,消费也越多,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增加得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在实际分析中,通常假设消费与收⼊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函数形式为:c =α+βyd,式中,c为消费,α为⾃发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yd为可⽀配收⼊。

根据可⽀配收⼊收⼊、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可得储蓄函数:s = -α+(1-β)yd,式中,s代表储蓄,1-β代表边际储蓄倾向。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第一章一关键概念1、实证分析: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建立逻辑框架对经济行为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推导出的命题要能用经验数据来检验。

2、规范分析: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某类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或某类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

3、均衡分析:研究经济的部分或整体趋向均衡(一种相对静止、稳定不变的状态)的条件、机制和结果。

4、静态分析:研究经济达到某一状态的条件和结果。

5、动态分析:研究经济的实际变动过程.6、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比较:(1)GDP是某一时期内(衡量期的长度通常为一年)在一国境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3)GNP与GDP关系:GNP=GDP+NFP,其中NFP是净要素支付,即本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使用所获得的报酬(工资、利息、股息等)-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使用所获得的报酬。

(4)GNP比GDP更能反映国民收入(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的变动,并且,一个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更直接地反映在GNP而不是GDP上。

7、名义价值:用核算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

8、实际价值:用基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它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价值量.9、流量:一定时期内的增量,如GDP、GNP、NDP、收入、投资和折旧。

10、存量:某一时点上的累积量,如财富和资本。

11、现值:未来某时刻获得的货币折算到当前时刻的价值。

二复习思考题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的运行,主要内容是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总量分析方法,即分析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变动和相互关系.3、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 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

(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2.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

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3.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4.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5. 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6.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7.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8.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

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

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9. 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凯恩斯定律:凯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2.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与总供给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与总供给

详细描述
货币政策是政府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来影响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刺 激总需求,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则抑制总需求。财政政 策是政府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 动的一种手段。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可以刺激总需求, 而减少政府支出和增税则抑制总需求。此外,政府还可 以采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等措施来调整总供给结构, 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案例三:财政政策对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影响
总结词
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总需求 和总供给。
详细描述
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来刺激总 需求,例如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福 利等措施可以增加总需求。同时,政府支出 和税收也会对生产成本和物价产生影响,进 而影响总供给。此外,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 调整税收政策和政府投资来影响产业结构和
它反映了经济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 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 出口等四个部分。
总需求的影响因素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 模和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也是影响 总需求的主要因素。
利率水平
利率水平对投资有显著影响,利率下 降通常会刺激投资增加,从而增加总 需求。
货币供应量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 本,从而增加总供给。
生产要素的供应
生产者的预期
生产要素的供应充足与否也会影响总供给 。如果生产要素供应不足,企业可能会面 临生产瓶颈,从而影响总供给。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也会影响总供给。如 果生产者对未来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可 能会增加产出,从而增加总供给。
总供给曲线
03
总供给
总供给的定义
总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的市场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来,蜜蜂崇尚节俭,鄙弃奢侈。商人们不再去远方追逐
利润,工人们因商品无人购买而告别倒闭的工厂。人们赞美 节约,赞美家中的储蓄。街道越来越冷落,经济越来越萧条, 王国越来越衰弱。最后,外敌入侵,蜜蜂国破家亡、四处逃 遁。

故事《蜜蜂的寓言》强调了有效需求的重要性。开始,王 国推崇挥霍,故总需求旺盛,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经济走向
2、调节等式右侧 如果投资等于储蓄,即I – S = 0,财政收支相抵就可维
持经济平衡;如果出现投资小于储蓄,即I – S < 0,此时 或减少税收,或增加支出,或同时减税增收,用财政赤字 来吸收掉多余的储蓄,以保持经济平衡;如果投资大于储
(1)
总供给=总需求(Y=AD) E
(2)
AD0
45o
0
y1
y0
y2
总供给(总收入)
总需求变动时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 总 总 需 支 求 出 ) a+io
45o
收 =支
供 =求
E AD=C+io
C=C(Y)
Y*
总产出(总收入)
均衡条件的另一种表述(S=I)
S、I
S = a + (1 b)Y
稳定性功能。经济衰退时人们收入水平较低,在增加的收入中将较
大的比例用于消费。经济繁荣时人们收入水平较高,在增加的收入 中将较小的比例用于消费。这样,该规律在衰退时有利于扩大总需
求,在繁荣时有利于缩小总需求,具有使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作用。
4.3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有效需求 —— 是指商品的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达到均衡状态
第4章 总支出均衡分析
潜在的国民收入 :利用社会上一切资源所生产出
来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即实现了充分就业 的国民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指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时的
国民收入。
4.1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总需求分析之一)
条件: 总支出=总需求 Y=C+I+G+NX
时的总需求。
有效需求 < 充分就业时的总需求
即:“有效需求不足”

过去有一个蜜蜂王国,一度因繁荣昌盛而名震天下。开始, 王国的蜜蜂贪图享受,任意挥霍。为了满足一部分蜜蜂无穷 无尽的欲望,大批蜜蜂日夜劳作,制造了很多精巧的产品。 街上商品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一片兴旺景象。王国国 库充盈,国力强盛,天下无人敢敌。
可维持经济平衡;如果出现财政赤字,即T – G < 0,此 时或减少投资,或增加储蓄,或同时减少投资和增加储蓄, 利用一部分储蓄来弥补赤字,方可保持经济平衡;如果出
现财政盈余,即T – G >0,此时或增加投资,或减少储蓄。
或同时增加投资和减少储蓄,将一部分盈余转化为投资, 方可保持经济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初步
需求不足,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2、一些西方学者利用该规律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他们认为,既
然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消费所占比例减少,表明高收入的资本家会比
工人拿出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他们的结论是,分配有利于资
本家是合理的,可以促进资本循环,促进经济发展。
3、还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体现出经济制度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ing)
—— 表示增加或减少单位收入会使储蓄量变化多少。

MPC + MPS = 1
(四)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1、消费曲线:C = a +bY
45度线
C C = f(Y)
E
O
Y
2、储蓄曲线:S = Y C = a + (1 b)Y
S
S = f(Y)
E
O
Y
例题: 某居民上个月收入为3000美元,取出500美元储蓄使消
费支出达3500美元。他本月收入为3200美元,取出400 美元储蓄使消费支出达3600美元,试计算:
(1)该居民上个月和本月的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
倾向。
(2)该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繁荣。后来,王国推崇节俭,故有效需求不足,均衡国民收 入减少,经济走向衰退。
(二)两部门经济模型
1、总需求不变时的均衡NI的决定
2、总需求变动时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3、均衡条件的另一种表述
4、两种表述的一致性
总需求不变时的均衡NI的决定:
均衡条件: ( 总 总 需 支 求 出 )
E
I = i0
Y*
Y
2、另一种表述(S.I 法)
均衡条件:S + T’ = I + G
(漏出)(注入)
经济含义:当储蓄与税收之和等于投资与政府支出之和
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的国民收入就是均衡国民 收入。
宏观经济政策初步
1、调节等式左侧 如果财政收支平衡,即 T – G = 0,投资和储蓄相等时就
( Average Propensity of Saving)
—— 即储蓄在收入中的比例。

APC + APS = 1
(三)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1.―边际消费倾向”:MPC
(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 表示增加或减少单位收入会使消费量变化多少。 2. ―边际储蓄倾向”:MPS
4.2、消费和储蓄
(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二)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三)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四)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 —— 指家庭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件
的依存关系。一般情况下,只表明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 关系。
(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凯恩斯认为,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随之增加,
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
即随着收入的上升,在增加的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
比重越来越小,储蓄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大。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意义:
1、凯恩斯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看成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之一。由于
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消费所占比例逐步减少,故经济扩张会带来消费
即:C = f(Y)
储蓄函数 —— 表明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即:S = f(Y)
(二)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1.―平均消费倾向”:APC
(Average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 消费占收入中的比例。 2.―平均储蓄倾向”:A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