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共38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共38张ppt)

溃(kuì)退 匮(kuì)乏 馈(kuì)赠
2、请解析下面的词语: 高屋建瓴 ——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 有利形势。“瓴”,古代一种盛 水的瓶子。 负隅顽抗 ——垂死挣扎,顽固抵抗。
气势磅礴 ——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阻遏 ——阻止
溃退 ——败退。“溃”,溃败。
悍然 ——蛮横的样子。
(一)新闻的概念: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
战线:长
战况: 所向披靡 无坚不摧 战绩辉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数 区域
时间
中路军
30万 安庆-芜湖
20日夜-- 21日夜
西路军 35万
九江(不含) 21日17时-
-安庆
-22日22时
战况 全部渡过
渡过2/3
东路军 35万 芜湖-江阴 21日17时- -22日22时
大部分 已渡过
议论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 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 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 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 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 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 不起丝毫作用。
课文拓展积累
课文拓展积累
“金陵”名称的来历还有另外一说,即“埋金之说”。相 传金陵的名称是因秦始皇在今城北龙湾金陵岗埋金以镇王气而 得。《景定建康志》记载:“父老言秦( 始皇) 厌东南王气, 铸金人埋于此。”并说在秦始皇埋金的金陵岗曾立一碑,上刻 :“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 富了一国。”又传说秦始皇并没有真的埋金,而是诡称在山中 埋金,这样,让寻金的人在山的前后南北“遍山而凿之,金未 有获,而山之气泄矣”。这是秦始皇驱人凿断山脉破坏王气的 计谋。不过,“埋金之说”有明显的传说和迷信色彩,并不可 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pt课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pt课件
第1课 消息二则——人民 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 泽 东
课时目标
01 理解并积累“歼灭”“业已”“锐不可当”等重点词语。 02 把握文章的新闻要素,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语言特点。(重点)
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
03
人的大无畏精神。
导入
1949年4月22日2时,新华社发布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 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解放军万船齐放、突破敌阵、占领南岸 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 战况的新闻稿。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本篇报道的主体是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从中路军写起?何处详写,何处 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1)中路军于二十日首先渡江,所以先写。二十一日夜即已渡完,只用一句话就 交代清楚。
(2)对于中路军受阻情况,因与西路一样,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所以 此路略写。次写西路军,详写。最后写东路军,详写。
1.文中有许多语句极富表现力。自主阅读课文,揣摩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不含”指不包括,体现了语言的准 确性,去掉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
(2) 横渡长江。
“百万”“冲破”“横渡”以数量的庞 大和动作的激烈显现出战役的壮阔,表 现了我军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气势。
生》萧红)
D项“不以为意”的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放在此处语境里,和句子前面的“以为”语义重复。
小结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 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 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细心品味。文中的语 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pt课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pt课件

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
锡段铁路线
2、这则新闻开头, 黑体字部分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小体字部分叫新闻的 “电头”,交待
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
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3. 思考: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看什 么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要比较详细的了解新闻的内容,看什么
6、概括出该消息的背景 背景 事情的起因 :国民党政府拒绝
签订和平协议
7、题目中“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百万”是实 数,还是虚数有什么作用
是实数 既交待了渡江部队的数量,又体现出人民 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
8、“西起9江 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 的渡江区域 ”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 行不行
第2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 丝毫作用”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 第3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
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
安安庆庆 九江
9江
芜湖 芜湖
江阴 江阴
5、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 序叙述
时间上:20日夜-----21日下午5点----21日下 午至22日下午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 西路和 中路军所遇敌情1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 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 合在1起,可以议1议,最后说东路军,文势也涌 起高潮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 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9江当时尚未解放 去掉不 行,语言不准确
课文阅读分析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精品课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精品课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精品课件CATALOGUE目录•背景介绍•课文赏析•语言文字•历史事件和人物•总结评价01背景介绍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大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实施宽正面、多地段的突然强渡,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本文是作者当时为新华社写的新闻稿,真实报道了这一历史事件。

本文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于21日凌晨全面发动渡江战役。

经过27个半小时的奋战,人民解放军全线突破了国民党军的江防阵地,攻占南京。

1 2 3本文是作者当时随军采访的实录,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

作者以亲身经历和见证者的身份,用新闻报道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情景。

文章以客观、真实、迅速的新闻手法,生动地报道了这一历史事件。

02课文赏析本文的总体结构为:文章开头简述战争背景,然后以三个小标题分别记述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战况,最后以简短议论作结。

三个小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结构写作特点01本文在记叙中穿插议论,以议论作为点睛之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02本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抒情、说明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03本文的语言简洁明快,气势磅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这一段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东路军渡江的情况和进程,语言准确、简明。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指挥正确;一方面由于蒋介石的军队已经到了十分疲惫、毫无斗志的境界,才被我军一击如此容易瓦解。

”这一段议论揭示了这场战争胜利的原因,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名段赏析03语言文字生字、生词chéng,意思是清澈。

例如:江水澄澈。

澄荻缆幢dí,一种草本植物,类似于芦苇。

例如:江岸荻花。

lǎn,指系船用的粗大绳索。

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

第1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

21日17时-22 日22时
35万
23万
东路军(南京江阴)
21日17日-22 日22时
35万
大部
安庆 九九江江
芜湖
江江阴阴
3、本篇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 经过,为何是从中路写起?后写西路与东路?
作者报道三路大军渡江情况,并未平均使 用笔力。中路于20日首先渡江,所以先写。 西路军与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所以中西两 路合在一起写 。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意义重大,直 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报 道写得十分具体。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 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 科书。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 增加到4亿元。单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 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 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点拨】电头: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是哪几句?
“此种情况,一方面……不起丝毫作用。”
• 在叙述中路后,很自然地转入对西路军渡江战况的报 道,其中插入简要议论,精辟地说明了人心向背是战 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是将军事行动放到当时的政治 背景中来分析得出的结论,具有极大说服力。 报道准确
板书设计
标题—百万(兵力)横渡(锐不可当) 冲破(排山倒海)
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
朗读课文,复述内容
• 1、自由阅读,把握新闻的特点,然后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 标题与导语都可以概括新闻的内容。
2、听读课文,详细复述
请同学们听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军横渡长江》,找出新闻的六要素。

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共26张PPT)

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共26张PPT)
1949年4月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 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横渡长江》。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 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 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主要缔造者及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作用意义:把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争取多数,孤 立少数,瓦解敌军。同时,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 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此处着重评论这一点,更 有力地证明了我军发动渡江战役在政治上是完全正确的。在新 闻中作者将自己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融入了其中。
各路军渡江情况:
起止地点 渡江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 渡过地区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安庆-芜湖
20日夜 到21日夜 30万
30万
繁昌等地
九江-安庆
21日17时 22日22时
35万
三分之二
贵池等地
南京-江阴
21日17时 到22日22时
35万
大部分
扬中等地
本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报道人民解放军 渡江的战斗情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 排材料的?
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 来安排结构顺序的。 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 小,东路军所遇之抵抗较为顽固,所以中路军、 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 而中路军渡长江行动在前,西路军在后,因此, 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
第二部分:主体,具体交代三路大军的渡江时间、 人数、区域及战果。
• 消息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 的战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PPT课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PPT课件
对敌我双方的议论,哪一方写得详细 ?哪一方写得简略?
讨论时我略敌详,一是因为我军的 英勇善战是人尽皆知的,同时也是告诉 读者,国民党反动派违背历史潮流,而 人民解放军才是正义之师。这段议论, 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一定的思想 深度。从写作角度来看,新闻中插入适 当的议论,阐明问题,是允许的,也是 必要的。
导入新课
美国时代公司在评选的1000年来最具影响 力的百人百事评选结果中,既没有“二战英雄” 罗斯福、丘吉尔和戴高乐,也没有美国的“建 国之父”华盛顿,而毛泽东却出现了两次,在 这100个人中, 惟一选登了毛泽东的一条著名 语录:“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充 分表明外国人对毛泽东世界地位的认可。由此 可见毛泽东的影响之大。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 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杰出的诗人,“级别最 高的记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亲自撰写 的一则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整体把握
快速朗读这则消息,用简明的语言说 说消息报道的内容。
本文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 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 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表现了 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 靡的英雄气概。
整体把握 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
When(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至 四月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背景链接
1949年4月20日, 国民党政府拒绝签 订国内和平协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即遵照 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于20日午夜发起渡江 作战。4月21日, 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 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22日夜, 毛泽东撰写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 长江》, 全面报道了前线最新战况。4月 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 中心——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在中 国大陆的彻底覆灭。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2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25张PPT)

1.根据上节所学内容,找出本则消息的新闻要素。
何人: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时: 1949年4月20日夜至4月22日22时 何地: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
长江战线
何事: 解放军胜利南渡长江。 何故:国军民为党打反倒动蒋派介拒石绝,签解订放和全平中协国定而,发人起民的解渡放江
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彰显了我国不畏强敌、维护世界和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附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疫情全球蔓延之际,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大国担当,以中国智 慧贡献抗疫力量。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 开幕式上提出关于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科学 评议全球抗疫需要,凝聚世界抗疫共识,反映人类发展的切实 需求,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全球战“疫”刻不容缓,构 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正当其时。 (1)一句话概括新闻报道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找出本文的议论句(评价事件,发 表见解),看看它属于新闻的哪个部 分,有什么效果?
1.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 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时间上,中路军最早渡江。
中、西两路军所遇敌情一样,即抵抗都很微弱;
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将东路军的激战放
在最后写,可使

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东路军,也体现了
纪念章使用紫铜胎镀金、银材质,通径为50毫米。纪念章核心部分为 志愿军战士形象和70束光芒,以和平鸽、水纹和中朝两国国旗元素编制的 绶带环绕四周,外围采用五星、桂叶和象征五次战役的箭头等元素,组成 金达莱花的五瓣造型,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寓 意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伟大的抗美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精品PPT课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精品PPT课件

首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煌 成就(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拓展延伸
古代战争思想。
(1)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 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武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3)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 (4)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 成。——张方
合作探究
(3)文白相间。 文章报道的是重大战役,因此用语庄
重、严肃。例如“所遇之”“甚为”“诸 县”等。同时作者又适当地使用口语,使 文章流畅朴实。例如,作者在说到国民党 官兵的情绪时,非常口语化,用“不想再 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样平实朴素的语气叙述。语言文白相间 , 或雅或俗,富有韵味。
文体知识
(6)新闻“倒金字塔结构”: 由主到次 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即把最重要的信 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 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字音字形
锐不可当(dānɡ) 泄气(xiè) 督战(dū) 歼灭(jiān) 要塞(sài)
词语释义
①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当, 抵挡。 ②要塞:指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 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③业已:已经。 ④歼灭:消灭(敌人)。 ⑤击溃 :打垮、打散。
合作探究
品味“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 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 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 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 现。”
“不料”二字,充满嘲讽意味。 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 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 “正是……那一天”,使讽刺意味更 浓,且避免了与上一句“二十一日”。
整体把握 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PT课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PT课件
异:1.时间有先后。一为渡江战役取得初步胜利之时,一为渡江战役几近结束之 际。 2.地点范围不同。一在局部,一在整体。 3.详略及作用不同。一略写,旨在及时宣告战果,鼓舞战斗士气。一详写,全面 详尽地报道前线最新战况,分析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旨在揭发国民党反动阵营 内部分崩离析、士气低落的虚弱本质,点明战争意义,激发全民一致抗争。 4.语言风格不同。一浪漫昂扬,一大气磅礴,铿锵有力。
“至发电时止”,时间比“现在”更为确切。用“余部” 这一军事术语比用“剩下的”更为准确得体。
分析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2.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 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用“歼灭及击溃”而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打垮”; 对“要塞”用“控制”,说明江阴要塞已为我军所用;对“长 江”用“封锁”,说明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线”用 “切断”,说明我军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词语搭配 准确有力,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949年4月22日2时,新华社发布了毛泽东同志撰写 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 万船齐放、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 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 新闻稿。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一、从新闻要素出发学习课文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至四月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的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 线。 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 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分析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1.二十日夜起……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如用“越过”则不准确,因 为“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表现不出战斗经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ppt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ppt

2019年10月13
谢谢你的阅读
6
画渡江示意图:
你能根据新闻的主体 部分绘出三路军渡江 的示意图吗?
2019年10月13
谢谢你的阅读
看图 7
2019年10月13
谢谢你的阅读
8
看图描述战争场面:
2019年10月13
谢谢你的阅读
9
谈谈感受:
学习了这则消息后, 你有哪些感想,请小 组内交流。
2019年10月13
点我听朗诵
3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
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
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
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
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
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2]、
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
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
谢谢你的阅读
10
课后学习:
写一则消息,报道当前社会 或校园中的发生的事件,并 向报社或校园刊物投稿。
2019年10月13
谢谢你的阅读
11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2019年10月13
谢谢你的阅读
4
感知课文,完成表格:
渡江区域 地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9年4月)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则新闻及时报道了渡江战役的 战况,歌颂了我军的 英勇善战 ,Leabharlann 嘲笑了敌军 溃不成军、毫无斗志


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
新闻知识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 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地 区,共渡过了30万人。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 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 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越过”只表示经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 “突 破”表明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要求: 1 ﹒拟出恰当的标题。 2 ﹒注意导语的概括性和准确性。 3 ﹒要简明,以200字左右为好。
课文阅读分析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___导__语________,在文中的 作用是__简__述__渡__江_战__役__胜__利__成_功__,__引__起__下_文__。
准确性
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 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 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 _不__能__。_这__样__写__表__明_材__料__真__实_准__确__,__报__道_及__时__。___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 __冲__破__敌_阵_____和_横__渡__长__江_____。
★用一段话在开头概括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导语
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主体
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主体电头部的分作用中共同:,社表(有明日材两本料)处真实写,到报道“及至时发。 电 时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整体感知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芜湖 wú 荻港 dí 溃退 kuì 歼灭 jiān要塞 sài 锐不可当 dāng
2、在课文中圈出记叙的六要素。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 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最简洁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标题
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中路军: 首战告捷
渡江战况 西路军: 锐不可当
东路军: 战绩辉煌
4、概括出该消息的背景和结语。 背景: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
结语:人民解放军于23日全体渡过长江。
语言赏析
1.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 江”行不行真?实性 2.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 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 渡江了吗? 及时性
3 把“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改为“我已歼灭一切抵抗之敌”或“我 已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可以吗?为什 么?
首先要理解“歼灭”与“击溃” 的 意思。“歼灭”就是打死了,而 “击溃”,只是打败,没有打死。 当时 实际战况是,有的敌军被我军打死, 有的被打退,所以改成那两
朗读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背景介绍
1948年,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 海、平津战役,给国民党以致命的打击。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蒋介石拒 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1949年4 月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 令” ,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 底、干净、全部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 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保卫中国领 土主权的独立完整,于是发动了渡江战役。
“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 “渡至”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 ,且文 字简洁“有共力”。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24小时内即 已”时间明确,且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 下午,东路军已战胜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 江、江阴诸县,封锁长江。
★消息的特点:
真实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及时性: 报道迅速及时。 简洁性: 语言简明扼要。
角色体验,变换阅读
1、当当主持人采访一位军事家 你将怎样设计导播语、采访问题、结束语。
2、当当军事家: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 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
3、当当播音员:假如你是新华社记者,你接 到这份稿件心情如何?请将你的心情体现在你的 播音中。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 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 阴要塞,封锁长江。
上句只交代了我军取得了胜利并占领了哪 些区,下句用“整天激战”、“歼灭”、“击 溃”等词突出战斗的艰巨,表现我军的英勇无 畏,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 破了。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 又被我军突了。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 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 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 在二十日那一天”,只是一般交代了时间,毫 无感情色彩,且与上句“二十一日”重复。
1.概念 新闻,它是用事实说话,及时报 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广义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消息,是报纸常用的 一种文章样式。
★消息的特点:
真实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及时性: 报道迅速及时。 简洁性: 语言简明扼要。
• 写一则消息,报道当前社会 或校园中的发生的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