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人物季羡林介绍PPT---图文并茂
合集下载
季羡林ppt
读词语
莞尔一笑 姹紫嫣红 耐人寻味 花团锦簇 应接不暇 脊梁
学习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 能概括这篇课文内容的关 键句子。 键句子。
多么奇丽的景色! 多么奇丽的景色! 多么奇特的民族! 多么奇特的民族!
走过任何一条街,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 向上看, 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 都是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花团锦簇、 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 了一个花的海洋 花的海洋, 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 得人如入山阴道上, 得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 暇。
小练笔
1、你发现身边有“人人 、你发现身边有“ 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吗? 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吗? 2、假如我们来到德国, 、假如我们来到德国, 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河底中心校赵志宏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 又字齐奘。中国著名的文学家、 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 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 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 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 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 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 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 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 享年98岁。
走过任何一条街,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 向上看, 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 都是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花团锦簇、 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 了一个花的海洋 花的海洋, 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 得人如入山阴道上, 得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 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 子里的时候, 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 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 我为人人。 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 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种境界邦德国居民的庭院里、 在联邦德国居民的庭院里、阳台上和窗台上以及街道 两旁,也用鲜花装扮起来,而且爱花的人越来越多。 两旁,也用鲜花装扮起来,而且爱花的人越来越多。二千 三百万个家庭中, 年只有28%的家庭有小花园, 三百万个家庭中,1961年只有 %的家庭有小花园, 年只有 1977年已达 %,估计今年将上升到 %。现在,全国 年已达52%,估计今年将上升到82%。现在, 年已达 %,估计今年将上升到 %。现在 六千四百万人中有一千四百万人是业余园艺爱好者。 六千四百万人中有一千四百万人是业余园艺爱好者。 由 于爱花者日益增多, 于爱花者日益增多,花卉市场和花卉服务行业也越来越兴 旺。街道上走不多远就可看到一家花卉商店或卖花束的摊 许多花卉商店同时出售种子、肥料、杀虫剂、 铺。许多花卉商店同时出售种子、肥料、杀虫剂、花盆以 及有关的工具。花卉商店还常常应顾客的要求, 及有关的工具。花卉商店还常常应顾客的要求,将花束等 送到顾客家里。 花卉研究专家玛·博伊切特女士曾多次访 送到顾客家里。 花卉研究专家玛 博伊切特女士曾多次访 对中国的园艺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研究。她对记者说: 华,对中国的园艺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研究。她对记者说: 联邦德国现有花卉中,大约一半花的祖籍是中国。在十七、 联邦德国现有花卉中,大约一半花的祖籍是中国。在十七、 十八世纪时, 十八世纪时,欧洲人把中国许多名贵的花卉和植物带到欧 经过长期的培养和发展, 洲,经过长期的培养和发展,才使她们在欧洲安家落户和 传宗接代,迄今盛而不衰。 传宗接代,迄今盛而不衰。
季羡林介绍幻灯片
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
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他被人誉为“国
学大师”“国宝”“学界泰斗”,但他却把这一个个
称号给辞了,他就算成就如此之高,还是那么的谦虚。 他以他高尚的人格和学术上的巨大成就得到人们的敬 仰。
主要成就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方面: 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2、佛教史研究 3、吐火罗语研究 4、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5、比较文学研究 6、东方文化研究 7、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 8、散文创作
朱紫嫣 制作
季羡林简介
•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
东方学家、思想家、散文家、翻译家、
文学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8国语言。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
所所长。1911年8月2日出生于山东省。
学界泰斗
• 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道路坎坷艰辛又丰富多彩,他从山
代表作品
• • • • • •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论文集)1957,人民 《<罗摩衍那>初探》(理论)1979,外国文学 《天竺心影》(散文集)1980,百花 《季羡林选集》(散文集)1980,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散文集)1981,上海文艺 《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
谢谢大家!
著名人物季羡林介绍PPT---图文并茂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 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 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 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 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 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 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 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术领域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术领域
的几季 佛教史研究; 学位羡 者从林 吐火罗语研究; 之事是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吐 一 世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火界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罗上 比较文学研究; 语仅 研有 东方文化研究; 究的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在我听过 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吐火罗语研究
季羡林老先生简介
季羡林老先生生平
季羡林老先生生平 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系,1934年毕业于清 华大学。1935年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 194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46 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 系主任。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开 始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1977年 完成全译本,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2009年7月11日病逝,享年98岁。
季羡林课件ppt
学术著作
总结词
季羡林的学术著作涉及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 值和影响力。
详细描述
季羡林的学术著作包括《中印文化交流史》、《东方文化史话》等,这些著作从 不同角度探讨了东方文化的特点和历史演变,为学术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
翻译作品
总结词
季羡林的翻译作品涵盖了多国文学经典,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04
CHAPTER
季羡林评价
学界评价
学术贡献
01
季羡林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等领域有着卓越的学术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研究方法
02
季羡林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语言学与文化学、历史学等
多学科相结合,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学术品格
03
季羡林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学术品格,赢得了学界的广泛
文化传承
他主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这是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跨文化交流
季羡林倡导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文化观念
多元文化
季羡林认为文化是多元的,各种 文化都有其独特价值和意义,应 相互尊重、学习和借鉴。
文化自信
他主张树立文化自信,尊重和保 护本民族文化,同时吸收外来文 化的优秀成果。
季羡林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 ,其中《大唐西域记校注》等作品被 誉为其代表作。
学术影响
国内外学术界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学术 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东方学 、印度学、敦煌学等领域的研究
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学科建设与发展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对于学科建设和 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 了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
人物素材演讲课件:季羡林
小故事
• 适用话题:责任感、家园、选 适用话题:责任感、家园、 择、良知
小故事
季老住在301医院期间,有 医院期间, 季老住在 医院期间 一天, 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 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 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 表示很爱看。 年》,表示很爱看。老爷子马上 把秘书李玉洁找来, 把秘书李玉洁找来,吩咐叫人去 书是给人看的, 买,说“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 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 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也值 得。”这一来轰动了全医院,大 这一来轰动了全医院, 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 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 都给。”“买去 买去。 “都给。”“买去。”季先生发 话说: 钱是有价之宝, 话说:“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 收益是无价之宝。 最后, 收益是无价之宝。”最后,一趟 一趟买了600本,也一笔一画地 一趟买了 本 签名600本。 签名 本
•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经典语录
颁奖词
一个耄耋老人,看淡了名利,也直面了生死; 一个耄耋老人,看淡了名利,也直面了生死;他承受着 年老的孤独,也享受着生命的馈赠。 年老的孤独,也享受着生命的馈赠。这是一个快意于抒写 达观人生”的老人,他生命的每一天都有梦, “达观人生”的老人,他生命的每一天都有梦,有梦不觉人 生寒。他就像那亭亭玉立的清塘之荷,像那静静绽放的玉兰, 生寒。他就像那亭亭玉立的清塘之荷,像那静静绽放的玉兰, 时时刻刻都向世界散播着它的幽香。 时时刻刻都向世界散播着它的幽香。
个人简介
•
•
•
二战前,剑桥大学向季羡林发出聘约。 二战前,剑桥大学向季羡林发出聘约。 季羡林接到剑桥大学聘约时, 季羡林接到剑桥大学聘约时,思想 上产生了激烈的斗争。 上产生了激烈的斗争。他所从事的研究 工作需要的资料,全世界只有欧洲最全, 工作需要的资料,全世界只有欧洲最全, 剑桥大学的藏书则更丰富, 剑桥大学的藏书则更丰富,是做研究的 理想地方。可是, 理想地方。可是,一想到祖国正处在灾 难中,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前途, 难中,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前途,置家国 于不顾,那简直就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 于不顾,那简直就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 但是,如果回国, 但是,如果回国,自己的学术前途将付 诸东流。最后,他想出一个折中的方案: 诸东流。最后,他想出一个折中的方案: 先回国看看。 先回国看看。 回国后,季羡林受到北大的优待, 回国后,季羡林受到北大的优待, 本已打消了去剑桥任教的念头, 本已打消了去剑桥任教的念头,可是面 对中国图书馆梵文典籍空空如也的现状, 对中国图书馆梵文典籍空空如也的现状, 他又感到前途黯淡。 他又感到前途黯淡。剑桥大学丰富的藏 优越的研究条件,令他向往不已。 书、优越的研究条件,令他向往不已。 最后,他决心回济南老家看看, 最后,他决心回济南老家看看,再作决 定。 当他迈进老家家门时, 当他迈进老家家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 大吃一惊. 大吃一惊.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远比他 想象中要严重很多, 想象中要严重很多,两个孩子瞪大眼睛 望着陌生的父亲. 望着陌生的父亲.眼前的一切另他痛苦 万分,流下了眼泪.悔恨、内疚、 万分,流下了眼泪.悔恨、内疚、痛苦的 心情一齐涌上心头,他立即作出决定: 心情一齐涌上心头,他立即作出决定: 拒绝剑桥大学的聘请。 拒绝剑桥大学的聘请。 后来他在书中写道: 我立即忍痛决定, 后来他在书中写道:“我立即忍痛决定, 不再返回欧洲。我不是一个失掉天良的 不再返回欧洲。我不是一个失掉天良的 我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 人,我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 必须承担起来。 必须承担起来。”
语文活动:一代宗师季羡林 PPT课件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
20 世 纪 末 的 季 羡 林 先 生
2001年10月,90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回到母校济南一中。 他6岁进私塾读书,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 始学英文,12岁考入正谊中学,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
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翻译家董秋芳。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专业方向德文。
季先生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皓首穷经于 与公众相距遥远的偏僻学问,“穷经”至晚年, 则进入“达”——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 天下”, 晚年以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走出 书斋外进入公众视野。
2007年2月25日,季羡林当选为中央电视 台评选的“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人们对 他的评价是: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的确如此。 “文革”中,当胡适和陈寅恪被批判时,他保 持了沉默,守住了底线。后来,他又提出了 “学术良心”的概念,对年轻学者的做人做事 提出要求。而在自己的专业之外,他一直坚持 散文写作,透露出他对政治的反思。通过这些 散文建立了和公众沟通的桥梁,展示一个学者 的胸襟和见识。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5课《我的童年》季羡林ppt课件
浑浑噩噩:形容质朴天真,亦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光大门楣:光耀门庭,光宗耀祖。门楣,门庭,门第。 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三、浅层阅读,整体感知
1、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整体感知。
开头:总写作者对童年的感受(灰黄)
第一部分: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
第二部分:父辈们 主体 第三部分:每天最高的享受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虽然他的父亲浑浑噩噩,但他却是个精明的人。
B、他已经穷到家徒四壁,生无分文的地步了。
C、听到感动中国的白方礼老人用蹬三轮车的收入资助贫困学生的事,我肃然 起敬。 D、没想到,一些别人不以为然的小事,也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暴风骤雨。
2、自读课文,用简洁的话概括作者写了哪些关于童年的记忆?
请用一个字高度概括这些记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 我每天最高的享受; 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 介绍我的启蒙老师; 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 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
穷
四、深层阅读,文本探究
1、文中叙述了很多生活“琐事”:用盐碱地的土煮水腌菜、偷吃死面饼等。作者为什 么要叙述这些琐事?有什么作用? 作者写这些琐事的目的在于激励自己,激励后辈。其实这些琐,事不“琐”,正因 为是生活中的细事才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我的童年
一、导入课文,激趣引思(我们的童年---吃喝玩乐)
你还在抱怨吗?
特殊年代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作者简介 季羡林( 1911 — 2009 )山东临清人,字 希逋(bū)又字齐奘。中国语言学家、 学者、翻译家、作家。北京大学的终身 教授。散文集有《天竺心影》《朗润集》 《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其著作 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本文节选自《季羡林自传》,全书共 40 多万字,分为 14 章。自传是自述生平的 文章。作者为了让别人了解自己所走过 的生活道路,把自己的成长经历系统而 有重点的介绍出来,这就是自传。自传 可以是生平事迹的实录,也可以具有一 定的文学性。
季羡林ppt简介
《沙恭达罗》(1956年) 《五卷书》(1959年) 《优哩婆湿》(1959年) 《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 《安娜· 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 译自梵文的最多,包括印度迦梨陀娑(Kalidasa)的《沙恭达罗》 (1956)和《优哩婆湿》(1962)、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 卷书》(1959)、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7卷, 1980-1984)以及一些零碎的佛本生故事(其中7篇收入《佛本 生故事选》,郭良鋆、黄宝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最近的则有译自英文的印度梅特里耶· 黛维夫人(Maitraye Devi) 的《家庭中的泰戈尔》(1985)。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也是 他最重要的译著是他在“文革”期间偷偷翻译的《罗摩衍那》。 这部印度长篇史诗即使精校本也长达近2万颂。
4.强调翻译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 翻译是一种至为重要的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季羡林在不 同场合都强调过翻译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在为 《中国翻译词典》所写的序中明确指出“只要语言文字 不同,不管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华民族包括很多民 族)内,还是在众多的国家或民族间,翻译都是必要的。 否则思想就无法沟通,文化就难以交流,人类社会就难 以前进”(季羡林,1997:1)。他进一步自信地指出: “文化交流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我们 甚至可以说,没有文化交流,人类就没有进步,就没有 今天世界上这样繁荣兴旺的社会”(季羡林,2007:151)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 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 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我毕生要走的 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 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 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 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 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 课者。 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 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 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 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 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季羡林也 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 受着战祸之苦。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阅读指导课:走进季羡林PPT课件
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 ▪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 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
授、系主任。 ▪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
.
5
二、季羡林轶事
有人评价季羡林:“他就是大海,站 在他面前远望看不到边,向下看不到 底。”他用一生浓缩的品与格、学与 识,证明他乃当代圣贤。
走进季羡林
.
1
国
学
大
季师
羡
林
.
2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 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 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 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 贱不移,宠辱不惊。”
——感动中国致季羡林
.
பைடு நூலகம்
3
一、季羡林简介
▪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 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 家、佛学家、教育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 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
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
,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
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
4
生平事迹:
▪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 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 ▪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
习梵文、在巴国适利外文读用、大话阿学拉期题伯间:文,等他勤,仍奋还然选勤、学奋好了读不书学少。、其主他修人课印生程度。学,发奋学 点烤馒头几片之十,年路啜的几、学口者方茶生,向涯然中后,在季书羡房林里每读天书早写晨作都到是七四点点再起去床上,班吃。一
授、系主任。 ▪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
.
5
二、季羡林轶事
有人评价季羡林:“他就是大海,站 在他面前远望看不到边,向下看不到 底。”他用一生浓缩的品与格、学与 识,证明他乃当代圣贤。
走进季羡林
.
1
国
学
大
季师
羡
林
.
2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 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 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 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 贱不移,宠辱不惊。”
——感动中国致季羡林
.
பைடு நூலகம்
3
一、季羡林简介
▪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 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 家、佛学家、教育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 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
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
,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
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
4
生平事迹:
▪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 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 ▪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
习梵文、在巴国适利外文读用、大话阿学拉期题伯间:文,等他勤,仍奋还然选勤、学奋好了读不书学少。、其主他修人课印生程度。学,发奋学 点烤馒头几片之十,年路啜的几、学口者方茶生,向涯然中后,在季书羡房林里每读天书早写晨作都到是七四点点再起去床上,班吃。一
季羡林自述:我这一生ppt展示
十年一觉欧洲梦, 赢得万斛别离情。 ——季羡林
历经种种艰难与险阻,季老终于回到 了阔别十年的故土, 迎来了他57年北大教学的起点……
坎坷的北大经历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季老这个留德10年归来的博士、堂堂 的北大教授,竟被打成一个“不可接触者”,要经常到学 生宿舍楼去收发信件。就是在“一生最倒霉、精神最痛苦 的时候”,他萌发出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念头。 他通过北大东语系图书室从印度邮购了精校本的《罗摩衍 那》。晚上回家把梵文译为汉语散文,写成小纸条,装在 口袋里;白天枯坐门房中,脑袋里不停地思考,把散文改 为有韵的诗……就这样,一部鸿篇巨制愣是被季老“啃” 了下来。
地质二班 刘海明 魏琦 汪燊 那明齐
站长素材 站长素材
我 们 的 书
我这一生,同别人差不多,阳 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跨 过。坎坎坷坷,弯弯曲曲,一 路走了过来……
——季羡林
蒙眬的童年时代
穷
“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是南方富而山东(也包括 北方其他省份)穷。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 穷。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 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 家。”
勤奋的大学时代
季老的大学时代和我们当代大学 生在很多方面并无两样,也有过 翘课,有过叛逆,也经常与同学 们四处游玩,也为就业压力大而 苦恼……季老在书中并没有用大 量的笔墨描写自己的勤奋苦学, 但通过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真切感 受到季老的上进心与脚踏实地的 实干精神,是这些让季老在清华 的四年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 这些也正是我们应该向季老学习 的地方吧!
谦诚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1 成功 季羡林 (共25张PPT)
作者认为勤奋最重要。因为天资是‘天’ 决定的;机遇是不期而来的;只有勤奋能够 自己掌握。
作者是如何阐明他的观点的?请结合文 本内容具体说明。
①借助词典,诠释“成功”,由此进入话 题,提出成功的公式;②具体分析了公式中的 三个条件,然后对三个条件进行比较,强调勤 奋是最根本的条件,希望人们能以勤奋的精神 治学、工作,走向成功。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9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9日星期四2021/9/92021/9/92021/9/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92021/9/9September 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92021/9/92021/9/92021/9/9
•写此文时已经90高龄了。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2:25:10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92021/9/92021/9/9Sep-219-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9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作者是如何阐明他的观点的?请结合文 本内容具体说明。
①借助词典,诠释“成功”,由此进入话 题,提出成功的公式;②具体分析了公式中的 三个条件,然后对三个条件进行比较,强调勤 奋是最根本的条件,希望人们能以勤奋的精神 治学、工作,走向成功。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9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9日星期四2021/9/92021/9/92021/9/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92021/9/9September 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92021/9/92021/9/92021/9/9
•写此文时已经90高龄了。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2:25:10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92021/9/92021/9/9Sep-219-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9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季羡林ppt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央视编导周兵在回忆拍摄《东方之子》一些铭刻 在心的经历时,特别提到了季老。周兵见过老人三次, 第一次是和白岩松在1995年做《学者访谈录》时。 当时季老坐着,在白岩松掏名片准备递给他的一刹那, 他就站起来,弯腰等着。白岩松掏了较长时间,季老 就一直弯腰等着,这个场景令在场所有人感动不已。 后两次采访他时,虽然他已经有些不记得记者们,但 大家每次走的时候,他依然会站在家门口,很有礼貌 地望着大家渐渐走远,周兵感叹道:‚做人做到这份 上,真让人敬佩。‛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术领域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术领域
佛教史研究; 吐火罗语研究;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东方文化研究。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季羡林老先生的抱怨考试日记
季羡林老先生的抱怨考试日记
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 东西?‛2014年1月初,已故国学大师季羡 林1934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所写的一段抱 怨考试的日记引发关注,网友纷纷称赞大 师真性情。日记出版时曾被建议删改,季 羡林则决定一字不改:‚我70年前不是圣 人,今后也不会成为圣人。
季羡林老先生的著名作品
季羡林老先生的主要作品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然而,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老人接触后,你就知道, 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 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 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 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被我们向后延续? 前几天我在 北大听到一个新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 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 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八个季羡林的故事ppt
7.他人犯错常有己过
• 有一次,国学大师季羡林受当地文联邀请,要去参加一个会议。 临走前,他突然想起还没有给自己的君子兰浇水,于是便匆忙 交代给了阿姨。可是,当他外出归来时,却发现自己的君子兰 已经枯萎死了。原来,阿姨浇完水后,看着天气晴好,便把君 子兰搬到了太阳下。可她不知道,君子兰最怕高温。 • 看着季老难过的样子,阿姨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满脸羞愧和 尴尬。恰好季老的儿子季承前来探望,见此便准备开口说阿姨 几句。没想到季老摆摆手,笑着说:“没事,没事,不怪阿姨 的。”说完还好生安慰了阿姨一番,直到她放下芥蒂才放心地 跟儿子进了屋。 • 进屋后,季老跟儿子说:“我说这件事,其实确实不怪她,责 任在我。”看着儿子疑惑的表情,季老接着说,“我明明知道 阿姨不懂得怎样照顾君子兰,可还是把这件事交给了她,你说 这是不是我的错?”季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季老又说: “孩子,你要记住,他人犯错,常有己过啊!”
1.一字不改的真性情
• “妈的,这些混蛋教授,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不但不知道自 己泄气, 还整天考, 不是你考, 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 西?“看了这几句话,大家会想,这又是哪个不成器的顽皮学 生被考试所逼发出的愤怒呼声吧。错了,事实上,这段话来自 己故国学大师季羡林。 1934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所写的日记 中的一部分。 • 2003年, 辽宁美术出版社决定把季羡林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写 的日记出版,当时,针对这段话,编辑曾向季羡林提出“做适 当删减”, 季羡蕴林坚决不同意, 他的意见是:一字不改。 “我考虑了一下,决定不删,一仍其旧,一句话也没有删。我 七十年前不是圣人, 今天不是圣人, 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 我不想到孔庙里去陪着吃冷猪肉。我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于光 天化日之下。” • 就因为这样,我们大家才有幸目睹了季羡林在清华园学习时的 “原生态”的青春记录。
八个季羡林的故事课件
季羡林的学术生涯
01
02
03
学术成果
季羡林在语言学、文学、 历史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 成就。
国际声誉
他的学术成果在国际学术 界享有盛誉,为中国学术 界赢得了荣誉。
社会贡献
季羡林致力于文化交流和 中外文化融合,为推动中 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 巨大贡献。
02
季羡林与清华园
清华园的求学经历
学术追求
季羡林在清华园求学期间 ,对学术研究充满热情, 致力于语言学、佛学和印 度学等领域的研究。
02
童年经历
他自幼聪颖好学,展现出非凡 的才华,庭影响
家庭贫困,但父母深知教育的 重要性,竭尽全力供他读书。
季羡林的学生时代
03
小学时期
中学时期
大学时期
季羡林在济南读小学,表现出对文学和学 术的浓厚兴趣。
在山东省立第一中学,他继续努力学习, 成绩优异。
考入清华大学,专攻西洋文学,开始深入 研究印度学和佛学。
季羡林的政治参与活动
要点一
政治立场
季羡林在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
要点二
参政议政
他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等职务,积极为国家 发展建言献策。
08
季羡林的影响与评价
季羡林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
语言学研究
季羡林在语言学领域有着深厚造诣,他对于吐火罗文、印 度语言文字以及中印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为 中国学术界树立了标杆。
季羡林曾多次出国访问和讲学,与国际学术界有 着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 界得到了高度评价和认可。
国际学术组织任职
季羡林曾担任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职务,如国际 敦煌学研究会会长等,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国 际学术界得到了提升。
著名人物季羡林介绍PPT---图文并茂
A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术领域
A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术领域
一
佛教史研究;
。
吐火罗语研究;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东方文化研究;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A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A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 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 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 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 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 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 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 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学
界
季 羡
泰林
斗
A
季羡林老先生简介
A
A
季羡林老先生生平
A
季羡林老先生生平
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系,1934年毕业于清 华大学。1935年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 194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46 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 系主任。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开 始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1977年 完成全译本,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2009年7月11日病逝,享年98岁。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
A
大家还记得我刚介绍里说的:
季羡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
从事
研究的学者之一吗?
吐火罗语研究
A
谢谢大家
A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术领域
A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术领域
一
佛教史研究;
。
吐火罗语研究;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东方文化研究;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A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A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 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 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 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 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 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 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 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学
界
季 羡
泰林
斗
A
季羡林老先生简介
A
A
季羡林老先生生平
A
季羡林老先生生平
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系,1934年毕业于清 华大学。1935年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 194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46 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 系主任。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开 始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1977年 完成全译本,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2009年7月11日病逝,享年98岁。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
A
大家还记得我刚介绍里说的:
季羡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
从事
研究的学者之一吗?
吐火罗语研究
A
谢谢大家
A
季羡林成功ppt课件
可编辑ppt
23
探究练习一:
材料一:电视剧《我的太阳》中有位女舞蹈演 员,为了艺术上有所成就,不仅天天苦练,而 且到35岁还不愿生孩子,搞得婆媳关系很紧张, 宁肯离婚也不让步。可是她专业成绩平平,一 共也没当过几回主角,这位演员作出了这么大 的牺牲,最后却不得不忍痛离开舞台。
材料二:有人说杨丽萍就是专门为舞蹈而生的, 她的好多作品都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可编辑ppt
5
四、分析论据。对于有些隐含的 中心论点,需要我们分析文章所用的 论据,看这些论据为了证明什么,此 处“什么”即中心论点。
五、归纳综合,有时中心论点分解 为好几个分论点,这就需要逐个分析, 再综合归纳。
可编辑ppt
6
论据
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
点的材料即论据,它为论点服务。
事实论据 ——凡能证明论点的
季羡林
可编辑ppt
2
季羡林(1911—
—2009),北京大学教 授,中科院院士,著名 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 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 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 所长。代表作品有《天 竺心影》、《朗润集》 等。
可编辑ppt
3
议论文 三要素
论点 ——文章的核心和统帅。
论据分 两大类
事实都可以作为事实 论据,包括事例和数 据。
道理论据 ——凡科学原理、名
言谚语、格言警句都
可作事理论据。 可编辑ppt
7
论证的方法:
(1)举例论证:用确凿、充分、有代表 性的事例证明。
(2)道理论证:用科学原因、定律和公 认的谚语、格言等证明中心论点。
(3)正反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 点、论据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季羡林ppt
翻译观点
1.尊崇“信达雅”三字标准 他对各种西方翻译理论有兴趣,但又不盲目附庸崇拜。
“到了近现代,西方的理论蜂拥而至,……有一些理 论分析得非常细致,显得十分深奥;然而细究其实, 却如绣花枕头,无补于实用”
他赞成严复的“信达雅”三字标准
2.主张忠实于原文的直译观
中国翻译史一直存在着直译和意译之争。季羡林在与
许国璋合写的《翻译》这篇文章里,对中国古代至近 现代的翻译史进行了一番简要的梳理后得出结论: “可以说,在近现代中国翻译史上,直译是压倒一切 的原则”
季羡林所主张的直译,并不只是简单地“信”于原文
的内容和形式,还要“在汉语习惯允许范围之内,逐 渐引进一些外国语法比较周密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祖 国已经有了几千年历史、表达方式已经很丰富的语言 更加丰富、更加有生命、更能适应我们的需要”(
3.反对文学作品重译
这里所说的重译,指不通过原文,而是通过某国译文
进行的二次翻译,即转译。
我们只是反对一切的重译本,无论写明的也好,不写
明的也好。……科学和哲学的著作不得已时当然可以 重译,但文学作品则万万不能”
4.强调翻译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在为《中国翻译词典》所写的序中明确指出“只要语
翻译成就
精通12国语言。从20世纪40年代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
至今,季羡林一直致力于德文、英文、古典梵文、巴 利文以及吐火罗文等文学作品的翻译和研究。
在语言学、佛教学、印度学、文化学、历史学和比较
文学等方面有很深厚的造诣,研究翻译了大量梵文著 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2006年获翻译文化终身 成就奖
言文字不同,不管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华民族包 括很多民族)内,还是在众多的国家或民族间,翻译 都是必要的。否则思想就无法沟通,文化就难以交流, 人类社会就难以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季羡林老先生的趣事 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 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 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 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 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 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 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 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在我听过 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吐火罗语研究
谢谢大家!
学 界 泰 斗
季 羡 林
季羡林老先生简介
季羡林老先生生平
季羡林老先生生平 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系,1934年毕业于清 华大学。1935年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 194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46 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 系主任。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开 始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1977年 完成全译本,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2009年7月11日病逝,享年98岁。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术领域
季羡林老先生的者从林 吐火罗语研究; 之事是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吐 一 世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火界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罗上 比较文学研究; 语仅 研有 东方文化研究; 究的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