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练习题及答案2

合集下载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教诲.huǐ执.zhí笔调.tiáo和旁骛.wùB.禅.chán师亵.xiè渎皱.zòu眉诸.zhù君C.骈.pián进不适.shì名僧.sēnɡ厌恶.wùD.强聒.ɡuō妥.tuǒ当解剖.pāo 儒.rú门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如今只断章取义....,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B.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

C.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D.爸爸说其实这正是大自然的伟大,这巧夺天工....的景象,仅仅是一个角度所造成。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怎样才能把一件劳作做到圆满呢?B.《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C.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D.“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4.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人类为生活而劳动,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2)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大圣人碰着他,没有办法。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填空。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他是中国近代派的代表人物,学者。

著作有《》。

6.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敬业与乐业》这个题目,“敬业”出自,原句是“”;“乐业”出自,原句是。

要想“敬”与“乐”业,首先要。

朱熹认为“主一无适便是敬”,这句话的意思是,其秘诀是。

为什么要乐业呢?作者认为的主要理由有。

“敬业”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乐业”就是“”。

(2)你填完上面的内容,你认为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7.阅读情景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及中心论点。

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3、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阅读、揣摩、品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1、回顾作者:关于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2、了解写作背景:《敬业与乐业》写于1922年,是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依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二、整体感知1、预习提示:⑴怎样理解“业”的含义?“业”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⑴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⑴论证上的最大特点:①引用经典、格言论证自己的观点。

如儒家的《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

②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明确:“合理的生活”指什麽?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了乐趣,而不是发牢骚。

2、掌握字词:(小黑板)旁骛(wù)亵(xiè)渎(dú)断章取义(yì)言行相顾(gù)强聒(guō)不舍佝(gōu)偻(lóu)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亵渎:轻慢,不敬。

骈进:一同前进。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强聒,过分罗嗦。

3、细读课文,思考:⑴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⑴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⑴文章最后怎样总结的?以上提纲挈领性的给学生了提示的问题后板书即可,不必详细。

三、探究赏析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敬业与乐业》课堂练习有答案

《敬业与乐业》课堂练习有答案

《敬业与乐业》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当堂检测】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解释。

(1)心无旁骛()________(2)痀偻丈人承蜩()________(3)强聒不舍()________(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一句中,“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理解说说作者认为乐业的理由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敬业与乐业》文中作者说“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分,有没有矛盾?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练习】一.阅读课文第5、6段,回答下列问题。

1.节选部分要说的中心话题是2.节选部分的中心论点是3.为这一部分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4.节选部分设例的作用是5节选部分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6.说说节选部分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二、阅读柳斌杰的《事业篇》,回答问题。

自然造物,最美好的莫过于人的生命。

然而它来去匆匆,惟其珍贵而短暂,所以在人类进步的历程中,每一代青年,在人生之舟起锚开航之际,总要探索人生永存的秘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佛.(fú)门蜩.翼(tiáo)哭丧.着脸(sàng)B.禅.(chán)师旁骛.(wù)强聒.不舍(guō)C.赦.(shè)免亵渎..(xiè dú)言不及.义(jí)D.调和..(tiáo hé)妄.想(wàng)旁征博.引(bó)【答案】A【解析】佛fó2.下列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心无旁骛:心思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不集中,不专心。

旁骛,指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B.旁征博引:(写文章、说话)为了证明论点正确可靠而大量地引用材料。

征,是征伐的意思;引是引用的意思。

C.敬业乐群:语出《礼记•学记》。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D.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强,勉强的意思;不舍,舍不得的意思。

【答案】C【解析】敬业:专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B.2017年“魅力中国城”颁奖盛典落下帷幕,随州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

C.对自然界的利用和开发,应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

【答案】D【解析】A.“尽管”改为“不仅”。

B.句末补上“的称号”。

C.“利用和开发”应为“开发和利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愿意在相向而行....的前提下增加自美进口贸易量,推动中美经济的共同发展。

B.晚会上,梧州市粤剧名家潘楚华将成名作《女驸马》唱得字正腔圆,令观众刮目相看....。

C.《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祖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备受国人追捧。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及答案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及答案
第3页/共9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B 洗练(语言、文字、技世等)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 精练(文章或讲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
中止和终止都有停止的意思,但停止的时间不同。“中止” 指做事中途停止,如“不得单方中止合同”,“终止”指结束、 停止,如:听到铃声,要立即终止答卷。
流传:把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 留传:把物品 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第4页/共9页
7、填空: (1)、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 领袖,学者。字卓 如,号任公,又号 。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 一 起倡导“ 变法”,并称“康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 和“ ”。所作散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被称为 (亦称“新民体”)。这是对桐城派以来散文的一次解放,它的 出现为中国古典散文向现代散文尤其是“五四”时期的白话文 转化作了必要的准备。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 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 。 (2)、演讲是以 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 ,阐 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 且还是 、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 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1)维新派 饮冰室主人 康有为 戊戌 小说革命 新文体 《饮冰室合集》 (2)口语表达 自己观点 阐明理论观点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 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 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
审定:审查决定 审订:审阅修订 6、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雨是人的泪珠。“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忽 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那雨粒是 ;“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那雨珠 是 ;“斑竹一枝千点泪,湘江烟雨不知春”,“春残已是风和 雨,更著游人撼落花”,那雨点是凄苦人生彷徨无主的辛酸泪; “风雨如磐黯故园”, ;“秋风秋雨愁煞人”, 。人借雨泪, 雨通人性,由此可见一斑。 ①羁旅他乡万里伤秋的离人泪 ②那凄风苦雨是英雄烈士的殉国泪 ③鳏寡孤独长夜无眠借酒浇愁的吞声泪 ④那凝重如磐石的雨是仁人志士的忧国泪 A.④①②③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6、D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测试:1.阅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生活是丰富的,生命是精彩的。

有人愚意做入世的儒.()生,有人愿意做修行的禅.()师;有人做事心无旁鹜,有人整天耽于妄.()想;强聒.()不舍的未必付诸行动,沉默寡言的却能言行.()相顾。

生活是神圣的,尽管它有很多层累.(),但每个人却不应该将它亵.()渎。

2.下列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征引驻虫理至易明B.拣择秘诀淘神费力C.竟胜容赦发愤忘食D.羡慕教悔用志不分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欣赏一篇文章不能断章取义....,要把全篇文章读完了再去评判文章的好坏B.勤劳是成功的不二法门....,投机取巧是肯定会失败的。

C.考生应坚决杜绝作弊....现象,用诚信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D.他虽满口应下,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言不及义....4.判断复句类型。

(1)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2)要么被困难吓倒,要么就拿出勇气来战胜困难()(3)人类一面为生活面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活()(4)与其瞻前顾后,不如大胆地去尝试()5.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梁启超的一篇演讲词,选自《饮冰室合集》。

B.作者从“必先有业““要敬业”“要乐业”三个层面证明了“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这一中心论点,论证条理清晰C.文中有生活中的实例,有中外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的亲身经历,还有古人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D.本文语言通俗,即便引用古籍名言也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作者随时注意和听众进行交流,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济利益的驱动使越来越多的食品商贩抛弃了诚信经营的信条,越来越多的问题食品出现在市场。

B.去年,杭州三小伙先盗窃后救人的感人事迹,到底该赏还是该罚,引起了网友热议C.今天,“美丽中国“已不是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下下共同追求的愿景D.《战狼Ⅱ》反映出已经足够强大的中国,在拯救外遇险同胞、捍卫世界和平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敬业与乐业》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敬业与乐业》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①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我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③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专为在职业及正在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④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⑤第二要乐业。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⑥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6.选文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敬业与乐业》课堂练习有答案[修改版]

《敬业与乐业》课堂练习有答案[修改版]

第一篇:《敬业与乐业》课堂练习有答案《敬业与乐业》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解释。

(1)心无旁骛()________(2)痀偻丈人承蜩()________ (3)强聒不舍()________(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一句中,“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理解说说作者认为乐业的理由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敬业与乐业》文中作者说“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分,有没有矛盾?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一.阅读课文第5、6段,回答下列问题。

1.节选部分要说的中心话题是2.节选部分的中心论点是3.为这一部分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4.节选部分设例的作用是5节选部分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6.说说节选部分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二、阅读柳斌杰的《事业篇》,回答问题。

自然造物,最美好的莫过于人的生命。

然而它来去匆匆,惟其珍贵而短暂,所以在人类进步的历程中,每一代青年,在人生之舟起锚开航之际,总要探索人生永存的秘密。

《敬业乐业》重点语段阅读理解(含答案)

《敬业乐业》重点语段阅读理解(含答案)

(一)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

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象赛球一般,因竞争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本段要说的中心话题是:2.本段的中心论点是:3.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4、本段中设例的作用是5、发挥想象,将“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中“理想的生活”描写出来。

6、说说本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答案:1.乐业 2.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3.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其他符合要求的表述也可以) 4.引出话题 5.抓住“乐业”进行想象,根据实况评改6.多用口语,注意交流,易使人产生共鸣14.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15. 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看,选文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处?(4分)16.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自测练习题 附加答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自测练习题 附加答案

敬业与乐业自测练习01 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调.和(tiáo)郝.免(shè) 妄.想(wàng) 解剖.(pō)B.教诲.(huì) 禅.师(chán) 佝偻.(lóu) 倘.若(tǎng)C.骈.进(bìng) 亵.渎(xiè) 旁鹜.(wù) 喉.咙(hóu)D.杜.绝(dù) 咽.气(yè) 秘决.(jué) 羡.慕(xiàn)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都很受不了他的强聒不舍....。

B.勤奋努力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C.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你要耐心讲解,力求道理上的理至易明....,别人才能更好地理解你。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B.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B.由于国际关系结构性矛盾加剧并引发新危机的挑战,使大国博弈加剧。

[来源:学科网] C.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D.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②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

④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5分)13.(12分)阅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祥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敬业与乐业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敬业与乐业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创业的故事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到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的第一人”。

古今中外,这样的人很多的,你能说说他们的故事吗?一生磨一镜在荷兰,有一个刚初中毕业青年农民,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一份替政府看门的工作。

他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工作了60多年,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

也许是工作太轻闲,他又太年轻,他得打发时间。

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当自己的业余爱好。

就这样,他磨呀磨,一磨就是60年。

他是那样的专注和细致,锲而不舍,他的技术已经超过专业技师了,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他们都要高。

借着他研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

从此,他名声大震,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他看来是高深莫测的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

就连英国女王都到小镇拜会过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科学史上鼎鼎大名的、活了90岁的荷兰科学家万。

列文虎克,他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每一个玻璃片磨好,用尽毕生地心血,致力于每一个平淡无奇地细节地完善,终于他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他的上帝,科学也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自己广阔地前景。

我的故事:6.课后练习答案:第一题: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人教版《敬业与乐业》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修改版]

人教版《敬业与乐业》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修改版]

第一篇:人教版《敬业与乐业》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基础题1.注音或写汉字。

(1)rú()家(2)老dān()(3)xièdú()()(4)承蜩()(5)强聒()()(6)骈()进(7)调()和(8)折()本2.解释词语。

(1)强聒不舍:(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3)惟其:(4)旁骛:(5)精微:(6)敬业乐群:(7)不二法门:(8)神圣:3.简答题。

(1)作者在开篇为什么要谈“有业”的必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大量引用古今贤能语言的好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认为凡职业都有趣味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

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九年级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九年级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九年级敬业与乐业练习题敬业与乐业是九年级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和思考的重要话题。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主题,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练习题。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敬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敬业是对工作的一种敬畏和尊重B 敬业意味着全身心投入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C 敬业就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需要创新和进取D 敬业是一种职业精神,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2、以下哪句话最能体现“乐业”的精神()A 工作好累,真想休息B 虽然工作辛苦,但我乐在其中C 这份工作工资高,所以我愿意做D 工作只是为了谋生,没什么乐趣可言3、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强调了()A 学习知识的重要性B 对学习的兴趣比了解知识更重要C 快乐学习的重要性D 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二、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敬业与乐业的关系。

敬业是乐业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怀着敬畏之心,认真负责,全身心地投入,才有可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实现乐业。

乐业则是敬业的升华和延伸。

当一个人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时,他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从而更加敬业。

敬业与乐业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个人在职业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成就。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在学习中做到敬业与乐业。

在学习中做到敬业,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然后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其次,要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时排除干扰,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做作业、复习等。

再者,要有责任心,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责,遇到问题不逃避,努力解决。

要做到乐业,就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学习的内容,发现其中的乐趣和价值。

比如,通过解决一道难题获得成就感,通过阅读一本好书开阔视野,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同时,要学会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的奖励,当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或者取得一定进步时,给自己一些喜欢的奖励,增加学习的动力。

《敬业与乐业》重点语段训练含答案.doc

《敬业与乐业》重点语段训练含答案.doc

《敬业与乐业》重点语段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5题)1.读下面语段,写成练习: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了?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来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自豪感:“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

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力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亡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解释下列词语。

层累:骈进:【答案】(1)重重叠叠的层次;(2)一同前进。

难度:中等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选自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业与乐业练习
一. 语言实践
1. 给下列词语注音:
禅师()()旁骛()()佝偻()()承蜩()()亵渎()()强聒()()2. 解释下列词语: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强聒不舍:
3. 下面这几部古代著作都是课文中提到的或从中引用过名句的。

请任选三部并用几句话对该著作进行解说:
《礼记》《老子》《论语》《庄子》
4. 如果你的好朋友学习不专心,有较强的厌学情绪,你怎样用梁启超演讲中的观点来劝导朋友?请写下你想说的两句话。

二. 阅读实践:
(一)
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的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
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象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5.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论述的中心。

6. 作者认为“终日闲游浪荡”的“无业游民”和“厌恶自己本业的人”分别是“第一等苦人””和“第二等苦人”。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说说理由。

7. 作为演讲稿,语言应是精练而有感染力的口语。

试从这一段中找出最有代表性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8. 文中在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

请你为“学习是有趣味”的这一观点也列举出几条理由。

(两条或两条以上)
(二)学问之趣味(有删节)
梁启超
①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句话我不能回答。

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得到时,旁人没有法子告诉你。

佛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你问我这水怎样的冷,我便把所有形容词说尽,也形容不给你听,除非你亲自喝一口。

我这题目——学问之趣味,并不是要说学问如何如何的有趣味,只有如何如何便会尝得学问的趣味。

②诸君要尝学问的趣味吗?据我所经历过的有下列几条路应走:
③第一,“无所为。

”趣味注意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是以别一件事为目的,而以这件事为手段。

为达到目的勉强用手段,目的达到时,手段便抛却。

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便是以学问为手段,便是有所为。

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法,但到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

你问我“为什么做学问。

”我便答道:“不为什么。

”再问,我便答道:“为学问而学问。

”或者答道:“为我的趣味。

”诸君切勿以为我这些话故弄虚机,人类合理的生活本来如此。

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

人为什么生活?为生活而生活。

为游戏而游戏,游戏更有趣。

为体操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

④第二,不息。

“鸦片烟怎么会上瘾?”“天天吃。

”“上瘾”这两个字和“天天”这两个字是离不开的。

凡人类的本能,只要那部分搁久了不用,他便会麻木,会生锈。

十年不跑路两条腿一定会废了。

每天跑一点钟,跑上几个月,一天不得跑时,腿便发痒。

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这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经营学问的器官一齐打入冷宫。

把学问的胃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动筷子。

诸君啊,诸君啊,诸君倘若现在从事教育事业或将来想从事教育事业,自然没有问题,很多机会来培养你学问胃口。

若是做别的职业呢,我劝你每日除本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好腾出一点钟,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

一点钟哪里不消耗了?千万别要错过,闹成了“学问胃弱”的症候,白白自己剥夺了一种人类应享之特权啊。

⑤第三,深入的研究。

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

像那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好吃。

假如你虽然每天定有一点钟做学问,但不过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便引不起来。

或者今天研究这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不起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着,便要入去。

这个门穿一穿,那个窗户张一张,再不会看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如何能有趣味!我方才说:“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

”嗜好两个字很要紧,一个人受到相当的教育之后,无论如何,总有一两门作为终身正业(指从事学者生活的人说),或作为本业劳作以外的副业(指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说)。

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

你只要肯一层一层的往里面追,我保你一定被他引到“欲罢不能”的地
步。

⑥第四,找朋友,趣味比方电,越摩擦越出。

前两者所说,是靠我本身和学问本身相摩擦,但仍恐怕我本身有时会停摆,发电力便弱了,所以常常要仰赖别人帮助。

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同时还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

共事的朋友,用来扶持我的职业。

共学的朋友和共玩的朋友同一性质,都是用来摩擦我的趣味。

这类朋友,能够和我同嗜好一种学问的自然最好,我便和他打伙研究,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觉地彼此趣味摩擦出来了。

得着一两位这种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你肯找,断不会找不出来。

⑦我说这四件事,虽然像是老生常谈,但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曾会这样做。

哎,世上人多么可怜啊!有这种不假外求不会蚀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自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

古书说的故事“野人献曝”,我是尝冬天晒太阳的滋味尝得舒服透了,不忍一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的来告诉诸君,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但我还有一句话: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9. 根据第③段回答,就做学问而言,何以“无所为”与“有所为”。

10. 第④段末尾说“千万别要错过,闹成‘学问胃弱’的症候。

何为“学问胃弱”?
11. 在第⑤段中,作者“说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着,便要入去。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

12. 文章所说的四件事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试题答案】
1. chán shīpángwùgōulóu
chéngtiáo xièdúqiángguō
2. 答案略
3. 《礼记》:成书于西汉,大半采自先秦儒家著作。

《老子》春秋时期道家的代表著作。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

《庄子》战国时道家的著作之一。

4. 略。

5. 对现有职业应采取“乐业”的态度。

6. (言之成理即可)
7. 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的淘神费力?”这一句结合演讲的情景,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很有感染力。

8. 略
9. “无所为”是“为学问而学问”,“有所为”是以学问为手段去达到别的目的,目的一达到,手段就抛弃。

10. 长久不做学问,“学问欲”这种本能就削弱了。

11. 趣味是无穷的,要得到做学问的乐趣,你就要潜心研究。

如果你钻研进去,那么你就自然能够领悟到其中的乐趣。

12. 四件事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加以论述的,不可以颠倒,这样符合人们认识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