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油藏工程考试复习

西南石油大学油藏工程考试复习
西南石油大学油藏工程考试复习

第一章

圈闭:

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能遮挡油气,使其聚集起来的地质构造。特殊地下储油容器

构成要素:

储集层、盖层、遮挡物 盖层:阻止油气向上运移 遮挡物:阻止油气侧向运移

储集层岩石有:碎屑岩、结晶岩;孔隙度大 、渗透率高;盖层:孔隙小、渗透率低

圈闭参数 :溢出点 、闭合高度 、闭合面积 圈闭容积:V ct =A t h φ(1-s wc) 油藏: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油藏参数:油水界面 、油柱高度(h o )、含油面积(A o ) 油藏容积 :V c =A o h φ (1-s wc )

圈闭充满系数 ct

c

V V =

β=0~1 β >0油气聚集 ,油气藏形成

β =1圈闭充满 ,油气外溢 ,上倾方向聚集形成油藏

β >0圈闭有油 ,下倾方向来油,可能有油气聚集形成油藏 油气的重力分异,差异聚集 作用 勘探油气:圈闭论、源控理论

圈闭理论:圈闭、油藏;源控理论:油源、油藏

源控理论:油源、油藏

油气藏条件:地质条件:生,储,盖,圈,运,保。经过初运移和二次运移 生油岩:富含有机质的暗色致密岩石 运移:源岩→圈闭

储层:有一定孔渗性质的岩石 盖层:弱渗透性质的岩石 圈闭:油气聚集场所

保存条件:油藏形成后不遭受破坏

油气藏力学条件:统一的油水界面;统一的压力系统(任一点的实测压力满足同一个方程

,任一点的折算压力都相等)

岩石性质(储层):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碎屑岩(砂岩、生物灰岩)、结晶岩(碳酸盐岩))

圈闭类型:构造圈闭(背斜、断层遮挡),岩性圈闭(透镜体),地层圈闭(地层不整合、潜山、地层超覆)

构造圈闭:因地应力变化导致的构造运动 而形成的圈闭类型。 岩性圈闭:因储集层周围的岩性变化而形成的圈闭。

地层圈闭:因地层超覆、沉积间断或风化剥蚀等因素形成的圈闭。 孔隙类型(孔、缝、洞):单一(孔)介质就是岩石中只有一种孔隙;双重(孔)介质为岩石中有二种孔隙;三重(孔)介质为岩石中有三种孔隙

流体性质:气(干气,湿气、凝析气)、油(轻质油、中质油、重质油) 接触关系:边水、底水

h o >h 层状油藏 ;h o

油藏命名原则:孔隙、岩性、圈闭、接触关系、流体 地质储量:特定地质构造中所聚集的油气数量

可采储量: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 可以采出的地质储量 采收率:可采储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静态地质储量:用静态地质参数所计算的储量,常用容积法 计算 动态地质储量:用动态生产数据所计算的储量,动用储量 动用程度:动态地质储量与静态地质储量的比值

油藏容积V ci=A o h φ(1-s wc);油藏油体积V oi=V ci=A o h φ(1-s wc);

油藏储量(地面体积)

oi

wc o oi oi )

1(B s h A B V N -==φ

溶解气储量 oi

si

wc o s )1(B R s h A G -=

φ

储量计算参数 :A o, h —地质参数 ;φ, s wc —岩心分析 ;ρos , B oi , R si —PVT 实验

PVT 实验

储量级别 :潜在资源量、远景资源量、预测储量(含油边界不确定 )、控制储量(含油边界基本确定 )、探明储量(含油边界完全确定 )、开发储量(油藏情况完全掌握 )。(可信度逐渐提高)

储量丰度:单位含油面积上的石油地质储量 单储系数:单位体积中的石油地质储量oi

os

wc b o )1(B s V N ρφω-== 气藏储量i

i i

sc sc sc wc g )

1(Z T p p Z T s h A G -=φ

o

o A N Ω=

第二章

天然气:烃类为主,含少量非烃物质的气体;包括自由气和溶解气两种形态的天然气。天然气的色、味来自于非烃物质。特征组分为甲烷。组分常用色谱仪测量。

偏差因子:真实气体偏离理想气体的程度 pV = ZnRT 可以通过Standing-Katz 图版确定、实验测定特定体系

偏差因子的定义:

拟对比压力 pc

pr p p

p =

拟对比温度

pc

pr T T T =

;P pc ,T pc 为拟临界压力、拟临界

温度

拟临界压力 ∑=j j p x p c pc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γg :标准状态下,天然气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相对密度计测定 γg

天然气全部由CH 4 组成,则相对密度最小,为0.55,;若气体全部由C 3H 8组成,则气体的相对密度最大,为1.52,γg =0.55~1.52 ;溶解气 γg >1.0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地层条件下天然气的体积与等质量的天然气在地面标准

条件下的体积的比值 gs

g g V V B =

p ZT

T Z p sc sc sc =

p

p sc

≈随压力的升高而

降低,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压缩系数:恒温条件下,单位压力的体积变化率p

Z Z

p p

V V c ??-=

??-

=1g g g , 粘度:用细管粘度计进行测量

原油以烃类为主,含少量非烃物质的液体;原油的色、味来自于非烃物质 地面取样进行常规物性分析;井下取样进行高压物性分析 相对密度ws

os

o ρργ=

os ~ρ,γo 小于0.85为轻质油,大于0.85小于0.95为中质油,大于0.95为重质油。API 相对密度API

o 5.1315

.141γγ+=

泡点压力:原油开始脱出气体的压力;饱和压力通过实验测定(PVT 筒) 体积系数:某个地层压力条件下原油的体积与地面脱气原油体积的比值。

os

o

o V V B =

原油两相体积系数:某个地层压力下的原油体积和脱出气体体积之和

地面 =os B 0.1;1.0

os

g o t V V V B +=

地面 =os B 0.1;1.0

收缩率: 原油体积的收缩百分数 oi

oi 1

B B s -=

,s 大于1.5为高收缩,小于为低收缩

溶解气油比:某个地层压力下原油溶解的气体体积与地面脱气原油体积的比值os gs s V V R =

溶解气油比:某个地层压力下原油溶解的气体体积与地面脱气原油体积的比值os gs s V V R =

g s si o t )(B R R B B -+=

地层原油密度o s gs os o /)(B R ρρρ+=;泡点密度

ob sb gs os ob /)(B R ρρρ+=

ρob <ρo <ρos

压缩系数:单位压力的体积变化率,p V V c ??-

=o o o p B B d d o o -=p

d d o o

ρρ= )](1[i o oi o p p c B B --=

)](1[i o oi o p p c -+=ρρ

粘度测量 常用旋转粘度计,多数情况用落球粘度计

粘温曲线

粘压曲线

相图:P36

地层水包括原生水和外来水。地层水矿物质组成:阳离子(Na +,K +,Mg 2+, Ca 2+ ),阴离子(Cl -,HCO 3- ,SO 42-, CO 32- )

Cl-是地层水的特征矿物质组分 矿化度 :地层水的矿物质含量

总矿化度:所有矿物质在地层水中的浓度

水型 Na 2SO 4 MgCl 2 NaHCO 3 CaCl 2 ,Na 2SO 4陆地环境的地表水,NaHCO 3陆地环境的地下水,MgCl 2海洋环境的地表水,CaCl 2海洋环境的地下水

第三章 油气藏岩石

岩石体积:骨架体积V s 、孔隙体积V p 、外观体积V b 。V p +V s =V b ,任意两个用油测和气测。

孔隙度:分为有效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孔隙度通常指有效孔隙度,反映了岩石的孔隙发育程度。

体积孔隙度:岩石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观体积的比值。 面积孔隙度:岩石的孔隙面积与岩石的总面积的比值。 线孔隙度:孔隙线段长度与线段总长度的比值。

有效孔隙度:岩石的有效孔隙(包括部分连通孔隙)与岩石的外观体积的比值。

影响孔隙度大小因素:排列方式(立方体排列47.64%疏松排列;菱面体排列25.95%紧凑排列);粒度分布;应力作用(压实变形,颗粒大小不变, 排列方式变化 ;压缩变形,排列方式不变, 颗粒大小变化 )。

压实阶段,压缩阶段(岩石的剩余孔隙度),压熔阶段

压实阶段

压缩阶段(岩石的剩余孔隙度) 压熔阶段

孔隙度分级:φ >30%特高;φ =20~30%高;φ =10~20%中等;φ =1~10%低;φ <1%特低

压实率:岩石孔隙度的损失率,反映岩石骨架颗粒排列方式的致密程度。 孔隙度校正在矿场上一般称做压实校正,实验室中岩心的应力作用过程不是压实作用,而是压缩作用。疏松介质的压实变形是不可逆的,而致密介质的压缩变形是可逆的。

统计方法:平均孔隙度φ,非均质程度φV ,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方法

孔隙度发育的均匀程度要用孔隙度分布的变异系数来进行衡量。

φ

σ

φ=

V =0~1

反映均匀程度:极差m in m ax ai φφφ-=,高均比φ

φφmax

aa =

均质性V φ=0完全均质;V φ=0~0.3弱非均质;V φ=0.3~0.7中等非均质;V φ=0.7~1强非均质;V φ>1.0超强非均质

渗透率: 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L

p

A k

q ??=μ 孔隙度是岩石最重要的物性参数之一;渗透率是第二个最重要的物性参数 Darcy 渗流为流量和压力梯度之间满足线性关系。

测量方法:液测和气测。渗透率的两个影响因素:孔隙度和平均孔径 迂曲度:流体在岩心中流过的实际距离与岩心外观长度的比值。

(毛管束模型)Kozeny-Carman 方程228τφr k =,可知φφ?=?k k ;r r

k k ?=?2

渗透率划分地层:k >1000mD 特高;k =1000~100高;k =100~10中等;k =10~1

低;k <1特低

渗透率标准差标准差n

k k

∑-=

2

j

)(σ;变异系数k

V σ

=

k =0~1

均质性V k =0完全均质;V k =0~0.3弱非均质;V k =0.3~0.7中等非均质;V k =0.7~1强非均质;V k >1.0超强非均质

渗透率极差m in m ax ai k k k -=;单层突进系数k k m ax

aa =

,越大,非均质性越强

矿场上常用变异系数来评价油藏的非均质程度。

各向异性:地层岩石的渗透率在各个方向上的数值都不相等的性质,即渗透率在各个方向上取值不同。对于各向异性程度的评价,求出3个方向主值的平均值。

双重各向异性:同一个方向上,岩石具有两个渗透率。

均质油藏:孔隙度不随空间位置而发生改变φ≠f (x , y , z );非均质油藏:孔隙度随空间位置而发生改变φ=f (x , y , z )

各向同性 k x =k y =k z 各向异性 k x ≠k y ≠k z 毛管压力:弯液面两侧的油水相压力差 润湿滞后:

排驱压力 :非湿相流体开始进入岩石的最小压力,反映开始进入岩石的难易程度。

饱和度中值压力:毛管压力曲线上饱和度50%时所对应的毛管压力,反映进入岩石的平均难易程度。

最小湿相饱和度:当毛管压力达到预先设定的最大值时,非湿相流体无法驱替走的流体饱和度。矿场上通过该值计算油气藏的储量计算。

转折压力:低斜直线段主体孔隙特征 ,高

斜直线段微孔隙特征 ,反映非湿相流倾角:研究储集性能。参数:斜率和截距,低斜直线在Sw=1直线的截距为排驱压力,β为倾角的正切,越大表明岩石的孔隙分布越不均匀,β用单位饱和度的毛管压力变化值来衡量。

毛管压力曲线还有一个表皮效应段,是由于岩心的不光滑导致。另外一个一个重要用途就是计算岩石的孔隙分布。

毛管压力转换过程知道

lab lab lab clab

cos 2r p θσ=

;res res

res cres cos 2r p θσ=;22lab lab lab 8τφr k =;2

2

res res res 8τφr k =;res

lab

res

lab

k k r r = res

lab

lab lab res res clab

cres cos cos k k p p θσθσ=→clab cres p p α= 毛管压力曲线的测定方法:半渗隔板法,离心法,压汞法。

相对渗透率:当两相或多相流体同时在地层中流动时,岩石允许某一相流体的通过能力。

绝对渗透率:单相流体测量的岩石渗透率

k k k w rw =;k k k o ro =

1. 端点饱和度

驱油效率wc

or

wc d 11s s s E ---=

共渗区:1-s wc -s or ,判断岩石的亲水亲油性If s wc >s or w.wet ,否则, o.wet 2. 等渗点饱和度 s wx

If s wx >0.5w.wet ,否则, o.wet 3. 等渗点相渗 k ro + k rw <1.0 4. 端点相渗

左端点s wc ;k rw =0;k ro =1.0 右端点s or ;k ro =0;k rw =k rw (s or )

k rw (s or )越大,水相渗流能力越强,岩石亲水特性越弱 曲线影响因素:影响相渗曲线的主要因素是岩石的毛管压力,而影响毛管压力的主要因素是流体的界面张力、孔隙度、润湿角的大小。张力越小,孔隙度越大,润湿角越大,毛管压力的数值越小,两相的渗流能力越强,束缚水和残余油饱和度越小,两相共渗区就会越大

岩石压缩系数:单位压差下岩石孔隙的体积变化

p

V V c d d p p p =

s 1c φ

φ

-=

固体骨架压缩系数s

s s s d d σV V c =

s )

2-3(1E ν=

弹性模量越大,物体就越硬。

Hall 图版数值太高;与岩性无关;逻辑反转。

4358

.04

p 10587.2φ-?=

c

第四章

油气藏压力是油藏能量的重要标志,工程破坏的主要原因。 表压:压力表直接测量的压力数值。 绝对压力:流体本身具有的实际压力。

流体压力:某一深度D 处, 由岩石孔隙中流体的重量产生的压力

gD p p w air w ρ+=

压力梯度:单位深度的压力变化值

骨架应力 :某一深度D 处, 由岩石固体骨架的重量产生的压力。有颗粒压力、基质压力 、固相压力 gD p p s air s ρ+=

上覆压力 :某一深度D 处, 由上覆岩石的固体骨架和孔隙中流体的总重量所产生的压力。gD p p r air ob ρ+= 。ρw <ρr < ρs ,s w ob )1(p p p φφ-+=

正常: p s >p ob >p w ;压裂: p s

压力系数:实测地层压力与相同深度处静水压力之间的比值。0.8~1.2为正常地层,小于0.8为异常低压,大于1.2为异常高压。

地层压力是否异常,与压力的绝对大小无关,而与压力的相对大小有关。较低的地层压力可能为异常高压,较高的地层压力可能为异常低压。

地层的超压系数:地层静水压力的超压百分数。 余压:地层流体流到地面时的剩余压力。 异常高压由于地层的封闭;异常低压出现泥浆的漏失,由于封闭地层和构造运动使孔隙体积增大。

油藏压力曲线的作用:判断流体的类型,计算原始地层压力,判断压力系统 ,判断出油层位,确定流体界面

矿场上经常将第一油水界面称为油底,将油水第二界面称为水顶。 油水界面划分处,计算公式见P116 油水界面倾斜的原因:古水流导致岩石物性差异,岩石的物性差异导致毛管压力曲线的不同,继而导致油水界面沿古水流方向向上倾斜;岩石的物性差异;地下现今地层水的作用

压力方程的确定方法:多井方法;静压梯度法;流体密度法。静压梯度法只能采用油藏的第一口井,其他资料只能获得油藏静压,不能计算原始地层压力。

油井在静止状态下测得的井筒温度,称为静止温度,简称静温。流温梯度测试指在油井静止状态下对井筒温度进行逐点测试。出现折线表示岩性发生大的变化或该区曾有大的地质历史事件。

油井在流动状态下测得的井筒温度,称为流动温度,简称流温。流温梯度测试指在油井流动状态下对井筒温度进行逐点测试。可以确定析蜡深度,判断出油层位。

流温一般高于静温,油层以下,重合。注水井,流温低于静温,二者对比确定吸水层位,裂缝高度。

第五章

天然气特点:粘度低, 流动能力强;密度小, 举升能力强;弹性大, 驱动能力强

所以一般采取天然能量的衰竭方式开采,不需要向地层补充人工能量。分为:定容气藏;封闭气藏;水驱气藏。

定容气藏:指天然气在开采工程中,气藏的容积一直都不发生变化的气藏。生产过程中都不产水

气藏的地质储量:天然气在原始条件下的地面体积gi

gi B V G =

???

? ??-=G G Z p Z p p i i 1,拟压力Z p

p =p ,???? ??-=G G p p p pi p 1真实气体的拟压力 等价于理想气体的真实压力

采出程度:气藏的累产气量与气藏的地质储量的比值。 采收率:气藏的最终累产气量与气藏的地质储量的比值。 弹性能量指数:单位压降下的产出气量。

指示曲线的用途:①动态预测(给定p , 预测G p ,给定G p , 预测p );

②开采年限(可采储量G R ,气藏年产气量Q g ,气藏开采年限 );

③采出程度G

G R p g =

pi

p 1p p -

=;

④采收率(最终的采出程度,G R : 可采储量,废弃压力

i abn 15.0p p =);

⑤剩余地质储量p res G G G -= ⑥弹性能量指数p

p p G EEI ?=

p

pi p p p G -=

pi

p G

=

封闭气藏:指那些无相连水体的气藏。一般不会产水,采收率普遍较高。 矿场上将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的差值称为总压降。某个时间的压降称为阶段压降。

气藏的孔隙体积wc ci p 1s V V -=,束缚水的体积wc

wc ci wc 1s s

V V -=,气藏容积的压缩系数

wc

w wc p c 1s c s c c -+=

真实压力表示

???

? ??-=?-G G Z p p c Z p p i i c 1)1(;F 压力 )1(c F p c Z p

p ?-=;封闭气藏的F 压力等价于定容气藏的拟压力???

? ??-=G G p p p Fi F 1

F p F p p p -=? p c p ?=c p ,拟压力与F 压力的差值在地层压力下降到原始地

层压力的二分之一时达到最大为:Z

p c p 42i c max

F =? 水驱气藏:有相连水体的气藏 ,在气藏开采时,水会因压力的降低而流入气藏,从而驱替气藏中的天然气。气藏产水时,废弃压力高,降低采收率。对于水驱气藏驱替能量来自:孔隙体积减小;气藏中束缚水的膨胀;水体的入侵。从而减小气藏容积。

气藏的存水体积系数:气藏的存水量占气藏容积的百分数。ci

w

p e V B W W -=

ω

水侵体积系数ci

e

e V W =

ω;产水体积系数ci w p p V B W =ω,V c =V ci (1-c c ?p -ω)

真实压力 ???? ??-=-?-G G Z p p c Z p p i i c 1)1(ω ,拟压力

???

?

??-=-?-G G p p c p p pi c p 1)1(ω

H 压力 )1(c p H ω-?-=p c p p ;???

?

??-=G G p p p Hi H 1

水侵量计算:①差值法

W Z

p

W p p =

=?p H ,p Z p GB W /H gi ?=,W B W W +=w p e 由于在开发初期,水侵量

比较小,可以看作是定容气藏的,近似计算,p Z p GB W /p gi ?=,水体活跃程度越高,曲线偏离的时间久越早;

越低,

偏离的时间越晚。

②图版法无因次拟压力 :气藏的拟压力与原始条件下的气藏拟压力的比值。

pi p pD /p p p =,ω

--=

11g pD R p

气藏的驱动能量:一般包括天然气本身的弹性能、岩石的弹性能、束缚水的弹性能和水体的能量。水驱气藏是一种综合能量驱动的气藏,而定容气藏和封闭气藏则是水驱气藏的特例。

推导过程:

????

??-=-?-G G Z p p c Z p p i i c 1)1(ω G G GB B W W p c Z p Z

p p gi w p e c i i 1)1(//-=--?- G

G GB B W W p c B B p gi

w

p e c g

gi 1)1(-

=--

?-

e c gi gi g w p g p )(W p c GB B B G B W B G +?+-=+

总采出量w p g p t B W B G V +=?;气体膨胀量)(gi g g B B G V -=?;气藏容积的压缩量p c GB V ?=?c gi c ;水侵量e W

e c g t E E E E ++=

气体驱动指数 t

g g E E DI =

,气藏容积驱动指数t

c

c E E DI =

,边底水驱动指数t

e

e E E DI =

1e c g =++DI DI DI

视地质储量)

1(c gi g w p g p p p c B B B W B G G ?--+=

)

1(c gi g e

p c B B W G ?--+

=

第六章

1、明确油藏的驱动能量和驱动类型;

2、掌握油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方法和油藏物质平衡方 程的应用方法;

3、学会计算油藏的驱动指数和水侵量;

4、重点:弹性驱动和水压驱动油藏物质平衡方程及应用、

驱动能量及驱动指数。 封闭未饱和弹性驱动油藏

封闭:无相连水体,开采过程不会产生水侵作用;未饱和油藏:无气顶,开采不考虑气体。弹性驱动:指开采原油的驱动能量,全部来自油藏自身的弹性膨胀能。

p res

N N N =+

原始条件下油藏的孔隙体积wc

ci

p 1s V V -=

,原始条件下油藏的束缚水的体积wc

wc

ci wc

1s s V V -=

,地层压力下降油藏的体积: )11(p S C S C V V wc w wc p ci c ?-+-= 油藏的有效压缩系数:wc

o

oi w wc p eff S C S C S C C -++=

1,其中p

B B B

C oi oi

o o ?-=

,p C NB p S C S C S C NB B N eff oi wc

o

oi w wc p oi o p ?=?-++=1,左边为采出油量地下体积,右

边为地下体积膨胀量。

动用程度:动态地质储量亮与静态地质储量的比值。

生产指示曲线的用途:①判断油藏的驱动类型,直线p B N o p ?=α

②计算动态储量eff

oi C B N α

=

③动态预测,压降和产油量的计算采出程度

G

G R p g =

pi

p 1p p -

=;

④弹性评价参数,弹性能量指数o

eff

oi B C NB p

N EEI =?=

p ,弹性

强度指数o

eff oi p

B C B p N N p R EII =?=?=

o (消除油藏储量的影响,反映油藏弹性驱动能量的强弱,有效压缩系数的数值,一般油藏的压缩系数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地

层水,最小的是地层岩石的压缩系数,疏松岩石中,岩石的压缩系数贡献最大)

⑤ 压降评价参数;油藏的压降指数:单位地质储量的地层压降

EEI

C NB B N p PDI eff oi o 1p ==?=

;压降强度指数(油藏的压降率):单位采出程度的油藏压降EII

C B B R p PDR eff oi o 1

o ==?=

⑥弹性采收率:地层压力下降到饱和压力时的采出程度。

)(b i o

e f f oi e p P B C B R -=

⑦剩余地质储量p res G G G -=

第七章

为获得油藏或油井的某些参数,对油井进行的测试。

测试参数:温度试井、流量试井、压力试井;参数的变化性质:稳定试井、不稳定试井;试井目的:产能试井、探边试井。

稳定试井:流动参数(p ,V )不随时间(t ) 变化的流动。

0d d wf

=t

p w wf

ln 2r r

kh q p p πμ+=,q kh

r r p πμ2ln

w e =?,?p 增大, q 提高(注意公式中的单位) 注水井w

wf ln 2r r

kh q p p πμ-+

= SI 由基本单位,导出单位,词头。SI 词头:用以放大或缩小SI 单位。SI 导出量:基本量以外的所有物理量。SI 导出单位:基本单位以外的所有单位

复合油藏:一种最简单的非均质油藏,由两个均质的环形地层构成的地层系统。

油层非均质的影响因素:注水, 注蒸汽, 注聚合物,泥浆侵入,压裂、酸化,部分打开,部分射开,沉积原因。(了解)

w

s

s s s ln 1r r h k kh s ???? ??-=μμ定义的参数综合反映了表皮的性质,称为表皮因子。一

般写为w

s s ln 1r r k k s ???? ??-=,?

??

? ??+-=s r r p p kh q w e wf e ln )

(2μπ:s>0 ,q 减小,ksk 地层改善油井超完善 ;s=0,q 不变,ks=k ,地层无

伤害油井完善。

表皮因子反映近井地层的伤害程度;反映油井的完善程度

附加压力损失:s kh

q r r kh q p πμπμ2ln 2w e +=

?s f p p ?+?=,地层压力损失即流体在地层中流动w

e f ln 2r r kh q p πμ

=

?,附加压力损失即流体在表皮中的流动所消耗的

压力s kh

q p πμ

2s =

? s

r r -=e w we rw: 完井半径 ;rwe: 有效井径。

流体的流动效率:有效驱动压力占油井生产压差的百分数。p p FE ??=

f

油井的伤害因子:附加压力损失占油井生产压差的百分数。p

p DF ??=

s

DF FE -=1

s >0,r we 0,地层伤害,油井不完善;s <0,r we >r w ,FE >1,DF <0,油井超完善;s =0,r we =r w ,FE =1,DF =0 ,地层未伤害,油井完善

产能指数:单位生产压差的油井产量p

q

J ?=

,单位t/d·MPa ,m 3/d·MPa 产能指数影响因素:???? ??=?

??

? ??+=?=

s r r kh f s r r kh

p

q J ,,ln 2w e w e μμπ,μkh 流动系数,单位D ·m/mpa ·s ,kh 为地层系数,单位D ·m 综合反映地层岩石的导流能力

提高J 的措施 :①提高kh/μ (增大h ,降低μ ,热采 );

②增大r w (井底扩钻 ,井底爆炸 );

③减小s (减小表皮(污染带)厚度,增大k s 、射孔、压裂,增大h s ) 油层产能指数:单位地层厚度的产能指数 ph

q

h J J ?=

=

m 产能试井:为了获得油井的产能而对油井进行的测试。由于无法测得地层的很多参数K,H,u ,泄油半径,油层厚度什么的。

wf e p p q p q J -=?=

推导的q J

p p 1e wf -=

产能试井:又叫系统试井,当油井在某个给定的工作制度下的生产达到稳定状态后,计量出油井的稳定产量,并把压力计下入井底,测出稳定流压,改变油嘴大小,重复步骤。bq a p -=wf ,拟合曲线。J 作为油井配产的主要参数。测试系统改变工作制度: 系统试井;测试在稳定状态下完成: 稳定试井

油井潜能:油井生产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 。

e

wf

max

1p p q q -

=。无因次产量m ax D /q q q =,无因次井底流压e wf wfD /p p p =。

曲线类型:(1)直线型,正常黑油;(2)上凹型,测试未稳定引起的;(3)下凹型,多为井底脱气引起,拐点压力近似为p b 。

在矿场上下凹型由于地层脱气,即进入溶解气驱。过多脱气会消耗地层能量,常采取注水保压或降低油井的产量,避免地层脱气。另外一个原因是高速非Darcy ,引起附加压力损失,出现下凹。油井很少发生,气井很普遍。

V ogel 方程 计算

???

?

???????? ??---=-2

b wf b wf b m ax b 8.02.01)(p p p p q q q q 多相流产能曲线变化规律:指数式 ,多项式

稳定流动条件下油井的平均地层压力:???

?

??-++=21ln 2w e wf s r r kh q p p πμ 压差主要消耗在井底附近。推导过程:P207 油藏的平均地层压力n

p

q

q p A

A p V

V

p p ∑∑∑∑∑∑∑=

=

=

=

j

j

j

j j

j

j pj

pj

j

拟稳定流动时封闭地层中一种油井生产的一种状态。标志为井底流压的下降速率为一非零常数。

C t

P wf =??

封闭性地层的能量由自身弹性能量驱动)(1)

1()(i wc

t

wc p i eff oi o p p p s c s V p p c NB B N ---=-= C khr r q r p r +-=??2e 2

2πμ,???

?

??-+=2

e 2w

wf 2ln 2r r r r kh q p p πμ 考虑地层伤害导致的表皮性质???

?

??-++=2e 2

w wf

2ln 2r r s r r kh q p p πμ,???

?

??-++

=21ln 2w e wf e s r r kh q p p πμ 平均地层压力,圆形泄油区域???

?

??-++

=43ln 2w e wf s r r kh q p p πμ 任意形状下???? ??++=s r r kh q p p 2/32w 2e wf

e ln 212πμ???

? ??++=s r C A

kh q p 2w A wf 4ln 212γπμ,条件为拟稳定下才能使用,γ=1.781,A C 为形状因子。圆形封闭A C =31.6,圆形定压A C =19.1。导压系数:流度与压缩系数的比值t

c u k

φη=

,反映压力在地层中传

播的快慢程度,传播由流动能力和弹性共同决定。

油井的产能指数随形状因子的增大而增大。油井位置离泄油区域中心越近,形状因子越大。

拟稳定流动状态下对油井进行的测试,为拟稳定试井。目的是探测并确定油井的泄油边界,也是一种探边测试。

井底流压与时间的变化关系t c Ah q

s r C A kh q p p t

2w A i wf 4ln 212φγπμ-???? ??+-=(拟稳流) 不稳定试井:在不稳定状态(压降未传到边界之前,无限大地层)下对油井 进行的测试。 不稳定试井的目的:通过井底压力的变化来了解地层和油井的性质

???? ??-=t r kh q p t r p ηπμ4Ei 4),(2i ,u

u γ1

ln )(Ei = 2i 4ln 4),(r t

kh q p t r p γηπμ-

=,???

? ??+-=s r t kh q p p 24ln 42w i wf γηπμ 2i 4ln 4),(r

t

kh q p t r p γηπμ-

= 在同一时刻,径向距离越大,地层的压力越高,压力随径向距离的对数线性增大;在同一径向距离,生产时间越长,压力越低,压力随时间对数线性降低。

压力降落试井:为获得油井或油层的某些参数

2i 4ln 4),(r

t

kh q p t r p γηπμ-

= 考虑到地层的伤害因素???

? ??+-=s r t

kh q p p 24ln 42w i wf

γηπμ,t m a p ln wf -= kh q m πμ4=

,mh

q k πμ4=,mh q k πμ4=

???? ??+-=s r m p p 24ln )ks 1(2w i wf γη ???

?

?

?--=

2w wf i 4ln )ks 1(21r m p p s γη

wf

p C

t ?≠

?

第十章

低含水阶段fw=0~20%;中含水阶段,fw=20%~60%,高含水阶段,fw=60%~90%;特高含水阶段,fw>90%;矿场上一般叫fw=98%为油田开发的极限含水率

凸型曲线:油田见水早,无水采油期短,早期含水上升快,晚期含水上升慢。 凹型曲线:油田见水晚,无水采油期长,早期含水上升慢,晚期含水上升快,产量主要集中于中-低含水阶段采出,开发效益较好

S 型曲线介于二者之间

驱替类型:活塞驱替、非活塞驱替 活塞驱替:注水像活塞一样将油全部驱替走的一种驱替方式。水驱前缘之后,没有可动油,只有残余油。

地层中存在一个整齐的油水分界面,称作驱替前缘或水驱前缘。

饱和度的分布:??

?><=f

wc

f w 1

x x s x x s ,1o w =+s s

驱替效率:wc

or

wc oi or oi d 11s s s s s s E ---=-=

非活塞驱替 :被水驱替过的地方,依然存在可动油的驱替方式。

粘性指进和非活塞驱替是由于储集层的微观非均质性造成的。

饱和度的分布:??

?><=f

wc

f w )

(x x s x x x f s 驱替效率低

若水凸增长,则为非活塞驱 ;若水凸削减,则为活塞驱 流度比:驱替相流度与被驱替相流度的比值。

M V V ==o

w

o w λλ 如果M>1,水凸增长,指数规律快速增长,非活塞驱 M>1为不利的流度比 如果M<1 ,水凸削减 ,指数规律快速削减,活塞驱替 ,M<1为有利的流度比。

降低流度比,可以提高驱油效率 )(//or rw w

o

ro rw w o o o w w o w s k kk kk k k M μμμμμμλλ====

因此热方法,降低原油粘度 ;增粘剂,提高水的粘度。

分流率:地层任意一点水的流量与总流量的比值

w

o o

w w

o w w t w w 11

V V V V V q q q q q f +=+=+==

,地层注入端的分流率为1,而其他点的分流率皆小于1,地层采出端的分流率就是油井的含水率。

Leverett 函数 )(1111

w rw

ro

R rw

ro

o w w s f k k k k f =+=

+=

μμμ。一般说来,水油粘度比

越低的油藏,含水率曲线一般也凸性;水油粘度比越高的油藏,含水率曲线一般也凹型。水相的相对渗透率越高,表明水在地层中的流动性越强,分流率曲线的凸性就越强;水相的相对渗透率越低,表明水在地层中的流动性越弱,分流率曲线的凹性就越强

分流率的导数曲线为一个“钟型曲线”,两个端点为0,中间取最大值。

0w 'w t w =??+??x

s f V t s φ

选择地层中的等饱和度面作为特征线,则特征线的方程为:Sw=c ,前缘推

进方程 也为Buckley-Leverett 方程φ

'

w

t d d f V t x =

)(0'

w

t 0t t f V x x -+

,饱和度分布及地层的驱替情况

wc

wf wf

'wf s s f f -=

前缘饱和度的分流率与前缘饱和度增量的比值,恰好等于前

缘饱和度的导数。

无因次生产时间 φφAL t t A V AL t t q t )()(0t 0t D -=

-=

,无因次见水时间'1

wf

btd f t = '

we

we we w 1f f s s -+

=Welge 方程;wc wc

w o 1s s s R --=地层原油的采出程度。当采出端的含水率为98%时,R 0计算出来的采出程度为驱替效率。

无因次时间

wb w D s s t -=

'we

D 1f t =

含水上升影响因素

非均质强,凸性强,见水越早,开发效果差,含水率曲线的台阶越小 ;均质性强,凹性强,见水越晚,开发效果好。实际中的油田非均质性都很强,含水率曲线变化不是台阶状,而是光滑的曲线。

d V R E E E =采收率为波及系数与驱油效率的乘积

面积波及系数:油藏注入水驱替过的面积占整个含油面积的百分数A

A E s

A =

波及系数越大,见水时间越晚,采出程度越高,含水上升曲线越凹性 注入水沿压力梯度方向优先驱替的现象叫舌进。就平面驱替的均匀性而言,天然的边水驱替显然优于人工主采井网的驱替。

油藏的垂向波及系数:油藏被水驱替过的厚度占油层总厚度的百分数。每个点的系数不同,而是一个随驱替过程不断增大的变量。

边水油藏因油井离边水较远,见水时间相对较晚;底水油藏离底水较近,见水时间相对较早。底水油藏一般采用水平井技术,与油层平行,效果好。水平井一见水就淹。

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进而达到提高水驱替原油的能力,是常用的EOR 方法之一。

甲型水驱曲线p p ln bN a W +=,a 、b : 水驱常数,越小,效果越好。预测油田未来的累计采油、累计产

水。b 水驱油藏的地质储量常数。b

N 25

.17w =,N w : 水

驱控制地质储量

水驱控制程度:水驱控制储量与油藏地质储量的

比值。N

N w

=

β,越高,注采井网设计的越合理。 砂体:相对独立的砂岩层。

开发调整成功;开发调整失败

乙型水驱曲线:对油田的采出程度和生产水油比参数进行相互预测,也可以对油田的最终采收率参数预测。R wo 油田的生产水油比

o wo ln dR c R +=,R o 采出程度,c ,d 水驱常数,越小越好。最终采收率

d

c

E -=89.3R 89.3)(1ln

R o w

w

+-=-E R d f f o w

w

-1ln

dR c f f +=

含水上升率 :采出程度增加1%, 含水率上升的百分数

)1(d d w w o

w

f df R f -=

rw ro ln

k k

w rw ro ln

ns m k k -= o

ro w rw o w wo //μμk k Q Q R == R o wc wc wo ln )1(ln μ---+=m R s n ns R

o wo ln dR c R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考研《油层物理CAI课件》练习检测题目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考研《油层物理CAI课件》练习检测题 目 9年第号 1。2.3.4.5.6.7.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天然气有哪些分类?它是如何分类的?代表天然气成分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压缩因子z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如何确定多组分物质的表观临界压力和表观临界温度?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是多少?天然气的可压缩性是多少?什么是泡点和露点?地层油的饱和压力是多少?如何定义 地层油的溶解油气比?试分析它与天然气在原油中溶解度的区别和联系。 8。一个带刻度的活塞气缸配有45000cm3(在10325帕,00摄氏度时)。当温度和压力从 03 变化到地层条件(17.8兆帕,71C)时,测量体积为265厘米。气体压缩系数是多少?9.当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743,局部地层压力为13.6兆帕,地层温度为93.30℃时,计算天然气的压缩系数。 10。天然气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4。地层压力为8.3兆帕,地层温度为320℃表1-4由CH4 C2H6 C3H8 IC4H10Mol组成,分为0.902 0.045 0.031 0.021 (1),并得到天然气的压缩系数。(2)计算天然气的体积系数;(3)尝试将地下10000m3天然气所占的体积转换;

11。画出油层的烃相状态,在图上标出纯油层、饱和油层、凝析气藏和气藏的位置,注意压力和温度的范围 12。什么是一次脱气和多次脱气?一次脱气和多次脱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13.第一油层温度为750℃,饱和压力Pb=18MPa,饱和压力下溶解汽油比Rob=120 m3/m3当压力降至15兆帕时,气体已经分离,气体的相对密度为0.7,r为115。m3/m3,Pb=1.25,两相的体积系数是多少?40.地层水的分析结果如下。试着计算它的水类型。1-10钠+镁+钙+氯-硫酸-HCO 3-4952 838 620 10402 961 187 14。定性绘制天然气的体积系数Bg、压缩系数Cg和粘度系数Pg如下图所示,以及温度的变化规律 15。试画出原油体积系数B0、两相体积系数U、压缩系数Co和粘度μ0随压力和温度的定性变化规律如下(如果有饱和压力,应该注意) 16。定性图显示了不同温度下天然气在原油中溶解度随压力的变化规律。17.利用物质平衡原理,推导出以下条件下的储层储量计算公式。 油藏的原始状态是溶解气驱油藏,没有气顶和边水。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地层压力降至饱和压力以下,形成二次气顶,但储层的孔隙体积不变,如图7所示。 图7开发前后储层流体状态变化示意图 集:原始储油量为Ni (S?M3) 累积石油产量为Np (S?M3)溶解气油比?M3/米)累计平均生产气

西南石油大学关于按照国家学科目录招生和毕业的

西南石油大学关于按照国家学科目录招生和毕业的 说明 为适应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对《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进行了修订,并与2011年3月印发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本次学科目录修订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为进一步扩大学位授予单位办学自主权,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改革了学科设置与管理机制,二级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在一级学科授权范围内自主设置。二是为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口径,学科目录修订的重心从过去的以二级学科为主,调整为以一级学科为主。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适用于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招生和培养,并用于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等工作。学士学位按本目录的学科门类授予。 为配合新目录的实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写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2013年)》,对各学科的概况、内涵、范围和培养目标等进行界定和规范,为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学科建设、制定培养方案和开展学位授予等工作提供参考,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学科管理提供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我国学课设置、学生报考研究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提供方便。 因此,目前国家在各类学科评估、统计,各高校在硕士、博士的招收、培养、学位授予等工作中均按照一级学科进行,而逐步淡化二级学科。我们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和《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2013年)》的内容,将我校现有一级学科(包括2个二级学科)及其研究方向进行了统计,编制“西南石油大学一级学科和学科方向一览表”,为各相关学院和部门提供参考。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2014年6月30日

2020年全国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doc

2020年全国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_高考升 学网 当前位置:正文 2020年全国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更新:2019-12-24 09:41:43 一、教育部全国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清华大学2南开大学3哈尔滨工业大学4华中科技大学5西安交通大学6东南大学7天津大学8华南理工大学9湖南大学10重庆大学11中南大学12西北工业大学13电子科技大学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北京交通大学16吉林大学17北京科技大学18华东理工大学19西南交通大学20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21东北大学22福州大学23深圳大学2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5兰州大学26东华大学27江南大学28北京化工大学29北京林业大学3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31华中农业大学3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3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34大连海事大学35哈尔滨工程大学36长安大学37上海理工大学38南昌大学39江苏大学40南京农业大学41太原理工大学42青岛大学43中国民航大学4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45贵州大学46扬州大学47武汉科技

大学48广西大学49西安理工大学50湘潭大学51长沙理工大学52湖北大学53四川农业大学54长春理工大学55华东交通大学56青海大学57石河子大学58大连交通大学59上海工程技术大学60西南交通大学61青岛理工大学62天津工业大学63湖北工业大学64西南石油大学65湖南农业大学66三峡大学67江苏科技大学68河南工程学院69山东理工大学70安徽师范大学71湖南科技大学72南昌航空大学73兰州交通大学74江西理工大学75吉林建筑大学76江汉大学77山东建筑大学78山西大学79武汉轻工大学80大连大学81江西农业大学82长春工业大学83烟台大学84石家庄经济学院85西北民族大学86内蒙古工业大学87长江大学88兰州理工大学89琼州学院90中北大学91沈阳工业大学92河南工业大学93桂林理工大学94嘉兴学院95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96台州学院97东华理工大学98安徽建筑大学99安徽工程大学100河南农业大学101沈阳理工大学102华北科技学院103洛阳理工学院104东北电力大学105淮海工学院106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07长沙学院108河北联合大学109西华大学110安徽科技学院111湖北理工学院112景德镇陶瓷学院113太原工业学院114陕西理工学院115临沂大学116莆田学院117武夷学院118湖北师范学院119井冈山大学120合肥学院121吉林化工学院122长春工程学院123齐齐哈尔大学124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125文华学院126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127武昌理工学院128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129江汉大学文理学院130燕山大学里仁学院131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132贵州大学明德学院133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134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135福州大学至诚学院136武汉工商学院137武汉生物工程学院138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139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二、环

环境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环境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环境工程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之一。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工程设计能力,特别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填埋处置及环境污染修复的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独具特色。 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主干课程: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实验、空气污染控制实验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相近专业: 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灾害防治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给水排水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B+等(44个):南昌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河海大学、厦门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东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郑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暨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复旦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B等(43个):华南农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贵州大学、兰州大学、大连大学、福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河北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桂林工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北大学、济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600强名单.doc

20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600强名单 2011年1月17日,中国校友会网与《21世纪人才报》发布最新《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其中,北京大学连续4年问鼎“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居第二,浙江大学上升至第三,复旦大学(微博)下降一位列第四,南京大学居第五。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北京师范大学(微博)珠海分校和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居中国独立学院前三甲;北京城市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南昌理工学院列中国民办大学前三强。今年最引人关注的是,“校友捐赠”首次纳入中国大学评价,引领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大学“造富”能力凸显,有望成为中国大学又一职能,北京大学最盛产“亿万富豪”,蝉联“2011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榜首,造就79名富豪校友,勇夺“造富摇篮”美誉。 自2003年起,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已连续第9年发布中国大学评价报告。2011年的最大亮点是首次将“校友捐赠”纳入中国大学评价。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指出,校友是大学最杰出的产品、最得意的佳作、最自豪的财富;“校友捐赠”是欧美世界著名大学的常态,是对大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已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和检验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同时,在国家最新“985”工程大学三期评价指标体系中,新增加“学校获得的捐款在学校经费中所占的比例”指标。因此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将“校友捐赠”纳入中国大学评价,旨在倡导大学树立校友捐赠文化、引导大学更好地以人为本、以教学为根、引导中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 2003年起,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以衡量高校科学与人才贡献力为评价目标已连续9年开展中国大学评价研究工作。《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编制完成,具体由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王凌峰博士和中国校友会网刘明等共同执笔完成。 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重磅信息!!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复试试习题!!

1-1 何谓采油指数的物理意义?如何获取?影响单相渗流和油气两相渗流采油指数的主要因 素有何异同? 1-2 已知A井位于面积4.5×104m2的正方形泄流区域中心,井眼半径r w =0.1m,根据高压物性资料 B O =1.15,μ O 为4mPa.s;由压力恢复试井资料获得S=3。试根据下表中测试资料绘制IPR曲线, 并求采油指数J O 及油层参数Kh。 1-3 0, 1-4 1-5 , 1-6 v )。 1-7 80m3/d,1-8 1-10 p =6.4mm, 、20 1-15 、0.65和℃/100m。 4-1 %;产液指数 0.6;油相对密度0.86;气体偏差系数0.86。设计和选择完整的潜油电泵系统。 4-2 设计潜油电泵时为什么要进行粘度校正? 4-3 潜油电泵井中,为什么井液必须通过电机? 4-4 潜油电泵井中,为什么采用高效率的井下分离器更加优越? 4-5 设计和选择螺杆泵系统,已知条件与习题1相同。 4-6 试述螺杆泵的采油装置、采油原理和特点。 4-7 设计和选择完整的水力射流泵系统,已知条件与习题1相同。

下列计算题已知基本数据如下: 油井数据:垂直井,井距300m×300m,井深2000m;油管内、外径分别为Ф62mm和Ф73mm,套管内、外径分别为Ф121.36mm和Ф139.7mm;射孔密度16孔/m,孔眼直径10mm。 地层数据:上覆层岩石平均密度2300kg/m3,地层压力系数1.0,岩石弹性模量20000MPa、泊松比0.20,岩石抗张强度2.5MPa,地层温度70°C,孔隙弹性常数取1.0;产层有效 厚度15m,储层渗透率2×10-3μm2,孔隙度12%;原油饱和度60%,压缩系数1.7×10-2压裂液性能:牛顿流体密度1020kg/m3,粘度80mPa.s,减阻率60%;初滤失系数5×10-4m3/m2, 压力校正后造壁性滤失系数8×10-4m/m in。 支撑剂性能:φ0.45~0.9mm宜兴陶粒,颗粒密度2800 kg/m3,砂堆孔隙度35%。 生产限制条件:生产时井底流动压力10MPa,最大排量3.0m3/min,最大砂浓度720 kg/m3。6-1 根据低渗透储层中水力压裂泵压变化典型示意曲线说明地层破裂、裂缝延伸和闭合特征。 6-2 6-3 6-10 6-11 6-12 6-15 取

环境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高校名称

环境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高校名称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长安大学 常州大学(江苏工业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复旦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贵州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国家海洋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海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后勤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华侨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吉林大学 济南大学 暨南大学 江苏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开大学 青岛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 山东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西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厦门大学 湘潭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重庆大学 硕士点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徽工业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长江大学 大连大学 大庆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东北电力大学 防化研究院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359-1042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042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是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和四大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 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于1953年建校,时称北京石油学院,1969年迁校山东,改称华东石油 学院。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有东营、青岛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近4500亩,图书馆藏书总量 323万册。学校建有13个教学学院(部)、研究生院,以及后备军官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 学院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30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400多人,其中 教授、副教授575人。两院院士5人(含外聘),博士生导师100人,硕士生导师589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 摇篮”。学校现有 5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 个博士点,99个硕士点,54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石油主 干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建校以来,为石油石化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 10 多万名各类毕业生,涌现出了吴仪、周永康等一大批杰出校友,走出了10多位两院院士,还 涌现出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当代青年的榜样”秦文贵、“石油科技楷模”苏永地等全 国知名的英模人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石油、石化行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和 稳固而又广阔的科研市场,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在10多个研究 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扩大对外联系, 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 流关系。 学校的中期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国内著名、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 大学。 学校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邮政编码:257061 联系部门:招生办公室 联 系 人:杨爱民 咨询电话:0546-8391611 传真号码:0546-8392482 学校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49120512.html, 电子邮箱:upzsb@https://www.360docs.net/doc/249120512.html, 招生专业 普通类 01 资源勘查工程(理工农医类) 02 地质学(理工农医类) 03 勘查技术与工程(理工农医类) 04 地球物理学(理工农医类) 05 测绘工程(理工农医类) 06 地理信息系统(理工农医类) 07 石油工程(理工农医类) 08 船舶与海洋工程(理工农医类) 09 化学工程与工艺(理工农医类) 131

西南石油大学杰出校友

西南石油大学校友不完全统计以{上统计于50周年校庆期间} 分享 首次分享者:C.Jordan*23 已被分享21次评论(0) 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 BOSS 罗平亚,钻井63级,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守为,采油77级,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总裁,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海油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任。 刘宏斌,采油79级,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销售分公司总经理。 李华林,勘探地球物理79级,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国石油天然气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罗英俊,原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焦方正,石油地质79级,现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石化西北石油局局长、党委副书记、中石化西北石油分公司经理。 余德辉,油储79级,现任中电投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葛群,采油79级,现任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青旅北京销售分公司总经理。徐志跃,矿机77级,现任美国阿岗国家实验室研究员,激光应用实验室主任,美国阿岗中国学者协会会长。 中海油系统

李勇,采油80级,现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钟华,采油78级,现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董伟良,石油地质78级,现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李迅科,钻井78级,现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朱明才,采油77级,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国际事务部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壁,采油工程77级,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 金晓剑,矿机77级,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兼中海油总公司工程建设部经理。 邓晓辉,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采油工艺专家兼开发生产部生产经理曾祥虹,84级,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生产部油田总监。朱江,矿机77级,现任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开发研究部副经理,中海石油研究中心首席工程师,2009年作为中央企业能源行业15名代表之一,荣登新中国建国60周年“能源彩车”参与***。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 24、下图1-1为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请画出与之对应的粒度组成分布曲线,标明坐标并对曲线加以定性分析。 ∑Log d i W Wi 图1-1 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 答:粒度组成分布曲线表示了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数,可用它来确定任一粒级在岩石中的含量。曲线尖峰越高,说明该岩石以某一粒径颗粒为主,即岩石粒度组成越均匀;曲线尖峰越靠右,说明岩石颗粒越粗。一般储油砂岩颗粒的大小均在1~0.01mm 之间。 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也能较直观地表示出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程度。上升段直线越陡,则说明岩石越均匀。该曲线最大的用处是可以根据曲线上的一些特征点来求得不同粒度属性的粒度参数,进而可定量描述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性。 曲线A 基本成直线型,说明每种直径的颗粒相互持平,岩石颗粒分布不均匀;曲线B 上升段直线叫陡,则可看出曲线B 所代表的岩石颗粒分布较均匀。 30、度的一般变化范围是多少,Φa 、Φe 、Φf 的关系怎样?常用测定孔隙度的方 法有哪些?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1)根据我国各油气田的统计资料,实际储油气层储集岩的孔隙度范围大致为:致密砂岩孔隙度自<1%~10%;致密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5%;中等砂岩孔隙度自10%~20%;中等碳酸盐岩孔隙度自5%~10%;好的砂岩孔隙度自20%~35%;好的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0%~20%。 2)由绝对孔隙度a φ、有效孔隙度e φ及流动孔隙度ff φ的定义可知: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 φ>e φ>ff φ。 3)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有实验室内直接测定法和以各种测井方法为基础的间接测定法两类。间接测定法影响因素多,误差较大。实验室内通过常规岩心

西南石油大学2011-2012学年度学生先进班级及先进个人表彰名单

西南石油大学2011-2012学年度学生先进班级及先进个人表 彰名单 一、先进班级(44个) 石油工程学院:(6个) 油气储运2010级2班油气储运2010级5班 石油工程2009级12班石油工程2009级17班 石油工程2011级国际班油气储运2011级2班 资源与环境学院:(2个) 资源勘查工程2010级2班资源勘查工程2011级国际班 机电工程学院:(3个) 过程装备2009级5班机械工程2010级6班 过程装备2011级4班 化学化工学院:(3个) 化学工程2010级2班安全工程2011级1班 安全工程2009级2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个) 高分子材料2010级新能源材料2010级 计算机科学学院:(2个) 网络工程2010级网络工程2011级2班 电气信息学院:(3个) 测控技术2009级3班测控技术2010级1班 测控技术2011级1班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4个) 测绘工程2010级工程管理2010级 土木工程2009级3班土木工程2011级3班 理学院:(1个) 应用数学2010级 经济管理学院:(4个) 电子商务2011级1班国际经济与贸易2010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1级市场营销2010级 文法学院:(2个) 法学2009级6班法学2010级3班 外国语学院:(1个) 俄语2011级1班 体育学院:(1个) 体育教育2011级2班 艺术学院:(1个) 表演2010级2班 研究生学院:(4个) 硕士2010级4班硕士2011级9班 硕士2011级1班硕士2011级7班 应用技术学院:(5个)

钻井技术2010级2班地质勘探2010级 城市燃气2011级油气开采2011级 物流管理2011级 二、优秀三好学生标兵(5人) 石油工程2009级:文自娟石油工程2010级:李颖 油气储运2011级:陈妍君应用化学2009级:薛苗 机械工程2011级:付虹 三、优秀三好学生(505人) 石油工程学院:(77人) 石油工程2009级:谢旺钟世超庞诗师代建伟杨勇罗玮玮鄢家宇杨嘉旭王彬江永富卓仁燕范鹏飞司孟菡张政刘阳左冬来赖杰涂汉敏 彭思怡杨波叶周莲莲 石油工程2010级:黄亮岳燚睿李泽沛廖毅董晓琪朱静怡杨成志王诗语李政澜石杨梦李然张强蔡武强李牧曾杰徐程林孔烈冯燕娴 杜烨蒲璇 石油工程2011级:刘杰张涛李阳陈虹宇李杨钟睿鸿邓鹏蒙文曾敏何易鸫 海洋工程2011级:潘倩 油气储运2009级:钟泛红温馨陈海蓉周威蒋茂琴施权隆例家范珂瑞余雨航付冉 油气储运2010级:陈超晏梓洋熊柯杰但林格吉灵骆吉庆李庆李晓婷朱琳琳油气储运2011级:张晨黄瑞爽陈妍君陈小双邓杨远黄辉荣 资源与环境学院:(26人) 地理信息2009级:汪洋 地理信息2010级:段洋利何映颉 勘查技术2009级:苏晗肖琳 勘查技术2010级:张璐邓仁双赵洋 勘查技术2011级:古蓉李明学 资源勘查2009级:蒋婵刘倩明爽湛小红张琪琛 资源勘查2010级:曾仰敬蒋红宗苏成鹏汪晓强李中璇徐金刚干华文 资源勘查2011级:周雅倩李梦柔熊鹰徐坤 机电工程学院:(33人) 工业设计2011级:吕敏杰 过程装备2009级:杨茜杨琪苗海琴杨雪徐涛 过程装备2010级:杨成彬高倩芸王文卓 过程装备2011级:周燃袁波邓柯张亦弛 机械工程2009级:郑娟李林燕张文琳温晓松罗仕兴倪叶萍吴佩珍赵勇 机械工程2011级:刘稳杨超胡小康黄艾琳 机自2010级:张晓筱林典陈敏佘雪唐晓鸿汪雄伟蒋金辰张珍珍 化学化工学院:(33人) 化学工程2009级:严九州穆红莉蒋楠刘欢向春娇任珊 化学工程2010级:丁逸姝张乐黄勇詹绪春杨雅琪 化学工程2011级:余林岑雷雳 应用化学2009级:刘婉琴弋山查仁兰凌江涛

最新石油大学管理学在线作业资料

《管理学》在线考试(开卷)试题 注意事项: 1、正考学员及重修学员均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70分) 1、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计划职能 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之前预先拟定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包括调查研究、未来预测、目标和方案的确定、行动方案的制定和选择等过程。组织等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和方案展开,所以说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组织职能 组织就是把管理要素按照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的要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组织工作是把计划变成行动的过程,为计划的实现提供资源保障,具体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管理体制的建立、规章制度的制定、人员和其他资源的合理选择和配置等。 3.领导职能 领导是指代理和指导群众去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的各种活动的整个过程。领导职能有两个要点:意识努力搞好组织的工作,而是努力满足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只要公示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领导工作的核心和难点是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她需要领导者运用科学的激励理论和合适的领导方式。 4.控制职能 控制是检查、监督、确定组织活动的进展情况,纠正偏差,从而确保总的计划及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控制不仅是对某时点以前的组织活动情况的检查和总结,而且可能要求某时点以后对组织的业务活动进行局部甚至全聚德调整,因此控制在整个管理活动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述四大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 2、如果现在让你去分析一个组织的管理环境,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内部和外部,对组织的运营方式和业绩具有现实及潜在影响的一系列因 素和条件的集合。根据环境因素存在于组织内部或者外部,管理环境可以分为外部环境(组织环境)和内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文化和物质环境;外部环境又分为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文化和物质环境。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一种具有特色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并且对员工的行为产生约束力和激励力的价值系统。在组 织文化中,核心内容是组织的价值观,它为组织员工提供了一种共同意识和日常行为的指导方针。 从宏观上讲,组织文化是现代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上讲,它是组织成员在特定的 环境下,共同认知、继承、更新和创造的基于共同的价值和信念所形成的团体精神。认识组织文化 的构成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把握组织文化内在规律、主动地建设组织文化的前提。组 织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结构内容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三个层次。组织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2017

油层物理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7个,21分, 二、按题意完成:5个,42分, 三、计算题:3个,37分,4-5分8-9分20几分(多步完成,按步给分) 第一章 1.粒度组成概念,主要分析方法,粒度曲线的用途 2.比面概念,物理意义 3.空隙分类(大小,连通性,有效性;毛细管空隙,超毛细管空隙,微毛细管空隙), 孔隙度概念(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连通孔隙度的概念与区别), 孔隙度的测定(给定参数会计算,不要求测定的具体步骤) 4.岩石压缩系数及其含义,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弹性驱油量的计算 5.流体饱和度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物质,油、水、气;初始含油、水、气饱和度,残余流体饱和度的概念,束缚水饱和度) 饱和度测定(各种饱和度,会根据给定参数计算) 7.达西定律,及达西公式的物理意义,岩石绝对渗透率感念,液测、气测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液测气测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关系,根据达西定律测定岩石渗透率要满足的三个测定条件,气体滑脱效应对气测渗透率的影响,及影响滑脱效应的因素。 8.胶结概念与类型,

粘土矿物:水敏,酸敏,速敏等,会判断具体的矿物如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 第二章 1.烃类体系P-T相图,划分相区,临界点,临界凝析温度,临界凝析压力,露点线,泡点线,等液量线,等温反凝析区等术语,露点,泡点,露点压力和泡点压力概念,等温反凝析概念,反凝析作用,对凝析气藏开发的影响,用相图判断油气藏类型。 (露点概念: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温度压力点;露点压力: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压力) 2.油气分离的两种方式,特点及其结果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天然气分子量概念,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规律 3.油气高压物性参数的概念,高压物性参数随压力的变化关系,(肯定会考曲线;不考随温度的变化) 4.平衡常数概念(哪两个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平衡中的一些平衡关系(物质平衡,相平衡) 第三章 1.界面张力的概念,界面吸附的两种类型 2.润湿接触角概念,润湿程度判定参数、方法(常用接触角),润湿滞后概念,前进角,后退角概念,润湿滞后对水驱油得影响。 3.油藏润湿性类型,油藏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4毛细管压力概念,毛细管中液体上升高度计算,毛细管滞后,吸入和驱替过程等概念(毛管力是动力,阻力),毛细管压力曲线的测定方法(3种),

石油大学自控期末试题复习进程

石油大学自控期末试 题

B卷 2008—2009学年第1学期 《自动控制原理》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信控学院自动化系 考试日期 2009.1.15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

一. 填空题(20分,每空0.5分) 1. 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归结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稳定性 (稳)快速性(快)、准确性(准)。 2. 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在 零初始 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 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3. 某一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1 K s Ts Φ= +,当t 等于时间常数T 时,单位阶跃响应h (t )的值为___0.632K__,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斜率初始值为_____K/T_____. 4. 关于系统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对输出的影响而言, 极点 决定了描述 系统自由模态, 零点 只影响各模态响应所占的比重系数,因而也影响响应曲线的形状。 5. 对于稳定的高阶系统,闭环极点负实部的绝对值越大,其对应的响应 分量衰减得越_____快_____(快/慢),在所有的闭环极点中,距离虚轴最近的极点周围没有闭环零点,而其他闭环极点又远离虚轴,这样的闭环极点称为 闭环主导极点 。 6. 已知某单位负反馈二阶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0 ()(34.5) G s s s = +, 则该控制系统的超调量为 13% ,调节时间为 0.2s (误差带5%)。 7.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系统的结构有关(有关/无关),与系统输入信 号的大小和形式 有关(有关/无关)。

8. 根轨迹上的点应该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它们是_相角条件和幅值条件 __,绘制零度根轨迹时,需要将常规根轨迹法则中与___相角__条件有关的规则加以修改。 9. 根轨迹是关于 实轴 对称的,并且是连续的;根轨迹起于 开环极点, 终于 开环零点。 10. 在适当位置附加开环零极点可以改善系统性能。当开环极点不变,附 加一个负实数零点会使得根轨迹向S 平面_左_(左/右)半平面弯曲。附加的零点越靠近虚轴,其对系统的影响就越___大____(大/小)。 11. 线性系统常用的频率特性曲线有以下三种: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Nyquist 曲线)、对数频率特性曲线(Bode 曲线)、对数幅相曲线(Nichols 曲线)。 12. 常用的闭环频域性能指标有谐振峰值、谐振频率、带宽频率。 13.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反映了闭环系统的性 能,其中低频段决定着闭环系统的 稳态精度 ,中频段反映了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高频段应有较大斜率,以增强系统的 抗干扰 能力。 14. 若串联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1 1 ++Ts s τ,当T τ>时该环节为 超前校 正,其作用是增大(增大/减小)系统截止频率和系统带宽,增加稳定裕度;当T τ<时该环节为滞后校正,该校正方式利用校正环节的高频衰减特性, 减小 (增大/减小)截止频率和系统带宽,增加了原系统的相角裕度。 15. 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基础是 Z 变换 ,主要利用的数学模型是 脉冲传 递函数 。如果离散控制系统的开环增益不变而增大采样周期则系统的

中国石油大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1. 环境监测: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方法或手段,测定、监视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代表值的过程。 2. 环境监测技术: (一)化学、物理技术 1、化学分析法: 无机与分析化学中:四大滴定(酸碱、络合、沉淀、氧化还原) 2、仪器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 (二)生物技术 3、什么是优先监测和优先污染物污染物? 环境优先污染物: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4. 对监测仪器要求:“三高”(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 “三化”(标准化、自动化、计算机化) 6、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 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7. 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1、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分为哪三种? 分析方法分为三类: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等效分析方法。 2. 水质监测常用的方法有: ①化学法。例如:酸度、碱度测定、COD、BOD5 ②分光光度法。可见、紫外。例如:金属、非金属和化合物 ③电化学法。如:pH、F- 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如:重金属 ⑤气相色谱法。如:有机物 ⑥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金属离子的定性、定量。 3. 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分哪几方面?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三)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四)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法的确定 (五)提出监测的报告要求等 4. 三种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污染物与河水混合较均匀的地段,排污口下游500-1000m 处)和削减断面(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上的河段上)。 5. 水样保存的方法有哪几种? 保存水样的方法:(1)冷藏或冷冻法(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值、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6. 消解处理的目的:①破坏有机物;②溶解悬浮性固体;③将待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无机物。(一)湿式消解法(1)硝酸消解法(2)硝酸、高氯酸消解法(3)硫酸、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复习资料 (2)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复习资料1.txt我的优点是:我很帅;但是我的缺点是:我帅的不明显。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令堂可是令尊表姐?我是胖人,不是粗人。本文由梓悟青柠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一章油层岩石的物理特性 1. 什么是油藏?油藏的沉积特点及其与岩石特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 沉积岩有几大类?各自有些什么特点? 3. 油藏物性参数有些什么特点?通常的测定方法是什么? 4. 什么是粒度组成? 5. 粒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6. 粒度分析的结果是如何表示的?各自有些什么特点? 7. 如何计算岩石颗粒的直径,粒度组成,不均匀系数和分选系数? 8. 岩石中一般有哪些胶结物?它们各自有些什么特点?对油田开发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克服或降低其影响程度? 9. 通常的岩类学分析方法有哪些? 10.如何评价储层的敏感性(具体化,包括评价地层伤害的程度)? 11.如何划分胶结类型,其依据是什么?它与岩石物性的关系怎样? 12.什么是岩石的比面?通常的测试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13.推导岩石的比面与粒度组成之间的关系? 14.粒度及比面有何用途? 15.什么是岩石的孔隙度,其一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6.按孔隙体积的大小可把孔隙度分为几类?各自有些什么特点及用途? 17.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18.孔隙度有些什么影响因素,如何影响的? 19.岩石的压缩系数反映了岩石的什么性质?是如何定义的? 20.综合弹性系数的意义是什么?其计算式为: C * = C f + C Lφ 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是什么? 21.当油藏中同时含有油,气、水三相时,试推导: C= C f + φ (S o C o + S w C w + S f C f ) 22.试推导分别以岩石体积,岩石骨架体积和岩石孔隙体积为基准的比面之间的关系 S = S s (1 ? ? ) = φ ? S p S―以岩石体积为基准的比面, S p ―以岩石空隙体积为基准的比面, S s ―以岩石骨架体积为基准的比面。 23.什么是岩石的渗透性?什么是渗透率?岩石渗透率的“1 达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4.什么是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测定岩石绝对渗透率的限制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些条件? 25.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是什么? 26.试从理论及实验两方面证明渗透率的物理意义。 27.渗透率可分为几大类,其依据是什么? 28.水测,油测及气测渗透率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29.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说明在什么条件下滑脱效应对渗透率无影响,这一结论在理论和实验工作中有什么用途? 30.影响渗透率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31.什么是束缚水饱和度,原始含油饱和度及残余油饱和度,在地层中它们以什么方式存在? 32.流体饱和度是如何定义的? 33.对低渗岩芯,能用常压下的气测渗透率方法来测其绝对渗透率吗? 34.测定饱和度的方法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何优劣点? 35.什么是等效渗流阻力原理?利用等效渗流阻力原理推导出岩石的渗透率,孔隙度及孔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36.推导引入迂回度后,孔隙度,渗透率,比面及孔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37.推导泊稷叶方程。 38.在测定岩石的比面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9.矿场上是怎样用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指标划分储油气岩层好坏的? 40.有人说:“岩石的孔隙度越大,其渗透率越大”。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41.试述实验室测定岩石孔隙度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并画出实验仪器的流程示意图。 42.试述实验室测定岩石渗透率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并画出实验仪器的流程示意图。 43.试述实验室测定岩石比面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并画出实验仪器的流程示意图。

中国石油大学2011自动控制原理期中考试试题(答 案)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自动控制原理》期中考试试卷(适用专业:自动化、电气、测控)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自动化系 考试日期

一、简答题(15分) 1.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哪几部分? 答:测量元件、给定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校正元件 2.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3.什么是线性系统?线性系统的特征是什么? 答: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 其特征是满足叠加原理,即叠加性与齐次性。 4.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定义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答: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应用范围是:线性定常系统 5.控制器中加入比例+微分环节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是什么? 答:比例微分环节可增大系统的阻尼比,超调量增加,调节时间缩短,且不影响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自然振荡频率;允许选取较高的开环增益,因此在保证一定的动态性能条件下,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二、 (12分)如图1所示单容水箱,A 为水箱的横截面积,i Q 为输入流量,o Q 为 输出流量,H 为水箱的实际液位, H Q o α=,α为流量系数。当输入流量和输出流量相等时,液位维持在0H 处,000H Q Q o i α==。 (1) 以i Q 为输入,以H 为输出,建立该单容水箱的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3 分) (2) 对(1)中非线性微分方程在0H 处进行线性化,求线性化微分方程,并 求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 (9分) 图1 解:(1)由物料平衡得下列方程 i o i dH A Q Q Q dt =-=- 单容水箱的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为 (1 i dH Q dt A =- ① (3分) (2)考虑到 000i i i o o o H H H Q Q Q Q Q Q =+??? =+???=+?? 代入①式得 (00()1 i i d H H Q Q dt A +?=+?- (2分) 即 (01 i i d H Q Q dt A ?=+?- ② 在0H 处展开成Taylor 级数,只取到线性项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