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远程温湿度测量系统
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

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简介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是指设计一种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农业、生物实验室、供应链管理和建筑管理等。
系统架构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基本架构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传感器传感器是温湿度监测系统的核心组件,用于实时采集环境温度和湿度数据。
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可以通过多种接口(如模拟接口或数字接口)与系统主控板连接。
主控板主控板是温湿度监测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调度传感器的工作,接收并处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主控板通常包括一个微处理器和一些I/O端口,用于与传感器和其他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数据存储温湿度监测系统需要一个数据存储设备来存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这可以是一个本地数据库,也可以是一个云端存储解决方案。
数据存储设备需要提供高可靠性和灵活性,以满足系统运行和数据分析的需求。
用户界面温湿度监测系统需要一个用户界面,以便用户可以实时监测环境的温湿度数据。
用户界面可以是一个网页应用程序或一个移动应用程序,通过与主控板或数据存储设备进行通信,显示和更新温湿度数据。
系统设计考虑因素在设计温湿度监测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传感器选择选择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的传感器。
不同的传感器有不同的测量范围、精度和响应时间等特性。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以确保系统性能和准确性。
数据采集频率根据应用需求和资源限制,确定数据采集的频率。
如果需要更高的实时性,可以选择更高的采样频率。
然而,较高的采样频率可能会增加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存储需求。
数据存储和处理选择适当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方案。
可以选择本地数据库来存储数据,也可以选择将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存储和分析。
确保数据存储和处理方案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性能,以满足系统的要求。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查看和管理温湿度数据。
用户界面应具备良好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以支持不同平台和设备。
系统工作流程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启动系统:用户启动系统,主控板开始工作。
远程测温方案

远程测温方案概述远程测温方案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温度测量解决方案。
该方案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了对远程地点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服务器进行分析和存储。
远程测温方案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工业生产、冷链物流、环境监测等。
方案组成远程测温方案主要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1.无线传感器节点:无线传感器节点通常由温度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池组成。
传感器节点负责实时采集温度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发送给接收器节点。
2.接收器节点:接收器节点负责接收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温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中央服务器。
接收器节点通常与中央服务器连接,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存储。
3.中央服务器:中央服务器扮演着数据分析和存储的角色。
它接收来自接收器节点的温度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和存储。
中央服务器提供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随时查看远程地点的温度数据。
方案原理远程测温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1.部署传感器节点:在远程地点部署多个传感器节点。
每个传感器节点包含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可以覆盖整个监测区域。
2.传感器数据采集:传感器节点定时采集温度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发送给接收器节点。
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包括温度值、采集时间等信息。
3.数据传输和存储:接收器节点接收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中央服务器。
中央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进行分析和存储,以备后续使用。
4.数据分析和展示:中央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如计算平均温度、温度变化趋势等。
分析结果可以在用户界面上展示,供用户查看。
方案特点远程测温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实时监测:传感器节点实时采集温度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给中央服务器,实现对远程地点温度的实时监测。
2.大数据处理:中央服务器可以处理大量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
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随时查看温度数据和分析结果。
3.高效低功耗:传感器节点采用低功耗设计,电池寿命长。
基于射频技术与无线网络的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

Ab t a t I i i c l t e l e mo i r g o d o n i n n i r d mo i r g frb i i g i o t o — sr c :t s d f u t o r a i n t i f n o re vr me t t wi n t i o u l n sw t u r i z o n i o w h e o n d h cn p e e s e wi n . h r l s n tr g b s d o a i e u n y tc n q e i a f ci e meh d A r moe no r h n i r g T e wi e smo i i a e n r d of q e c e h i u s n e f t to . e t — v i e on r e v n t r g s se o mp r t r n u dt a e n r d o f q e c c n q e a d w r l s ew r sd s n d i i i y tm ft o n e e au e a d h mi i b s d o a i r u n y t h i u n iee s n t o k i e i e n y e e g t i a e . h y tm o s t o r ls e s rn t r ftmp r t r n u d t n e t r n fri g s b hsp p r T es s e c n i s f e e s s n o ewo k o e e au e a d h mi i a d r moe ta se r u — s wi y n s s m a e n 3 wi ls ewo k T e d sg fw r ls e e au e a d h mi i e s r n d n h e t y t b s d o e G r e s n t r . h e in o i e s tmp r t r n u d t s n o o e a d t e r moe e e y
温湿度测量系统设计(上位机软件设计)

温湿度测量系统设计(上位机软件设计)摘要本课题实现方法是上位机通过RS_485总线及规定的通信协议发出的命令发送给下位机,下位机再根据此命令解释成相应时序信号直接控制传感器。
下位机不时读取设备状态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反馈给上位机。
上位机对接收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在上位机上显示和存储与数据库中等。
同时上位机对用户进行管理,方便用户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查看及对历史数据的查询等。
介绍了温湿度测量系统上位机的软件构成。
用Visual C++作为开发平台,采用MFC 类库,利用VC6.0基于对话框的模板,Microsoft Access作为后台开发数据库,并利用MSComm控件完成串口通信设计了一个实时监测上位机软件系统。
本文从上位机软件出发,利用面向对象、数据库、串口通信等技术完成系统信息和数据存储、数据和曲线实时显示、历时查询、等功能,实现了上位机系统的监测任务。
给出了软件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各功能模块的设计,说明了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并给出了系统的运行界面和应用模式。
关键词:温湿度,数据采集,串口通信,MFC,上位机,MSComm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ement system design(PC software design)ABSTRACTApproach is PC through RS_485 bus and provisions of t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under orders to send out a machine, lower level computer according to this command to explain again into corresponding timing signal directly control sensor. From lower level computer equipment state data, converted into digital signal feedback to the PC. PC docking receive data processed, in upper machine display and storage and database medium. Meanwhile PC user management, the convenient user for the collected data in view of historical data and the query etc.Introduced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ement system of software constitutes upper machine. Use Visual C + + as a development platform, using MFC libraries, using VC6.0 dialog-based templates, Microsoft Access as a background, and by using the development of database MSComm control design for a complete serial communication real-time monitoring PC software system.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PC software by using object-oriented, database, seri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plete system information and data storage, data and curve real-time display, lasted inquiry, and other functions, realized the PC system monitoring task. Given the general design of the software solutions and the function module design, shows the software's main function is presented,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interface and application mode.KEY WORD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Serial communication,Data acquisition,MFC,PC,MSCom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 课题意义及目的 (1)1.2 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1)2 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 (2)2.1 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技术 (2)2.2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4)2.3本章小结 (5)3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6)3.1 Visual C++开发平台 (6)3.1.1 Windows编程模型 (6)3.1.2 VC++应用程序创建过程 (7)3.1.3 VC++集成开发环境介绍 (8)3.2数据库技术 (9)3.2.1 VC++6.0开发数据库技术的特点 (9)3.2.2 SQL语言概述 (10)3.2.3 ADO数据库访问技术 (12)3.3 单片机与PC串口通信技术 (17)3.3.1 数据通信的概念 (17)3.3.3 串行通信的通信方式 (18)3.3.4 串行通信的过程及通信协议 (19)3.4 实时数据显示技术 (20)3.5 VC++串口通信技术 (20)3.3.1 事件驱动方式 (21)3.3.2 查询方式 (21)3.6 MSComm控件串口编程基本流程 (23)3.6.1 在当前Project 中插入MSComm控件 (24)3.6.2 初始化并打开串口 (24)3.6.3 捕捉串口事项 (25)3.6.4 串口读写 (25)3.6.5 关闭串口 (26)3.7本章小结 (26)4系统总体设计 (27)4.1系统功能描述 (27)4.2系统总体设计 (27)4.3系统的通信协议 (28)4.3.1模块接口协议格式 (28)4.3.2上位机命令帧数据格式 (29)3.3.3下位机上传数据帧格式 (29)4.4本章小结 (30)5上位机软件设计与各模块的实现 (31)5.1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31)5.1.1 用户登录的设计 (31)5.1.2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34)5.2 相关数据库的设计 (39)5.2.1 数据库配置 (39)5.2.2 使用访问数据库 (39)5.2.3 VC++到数据库的连接 (40)5.3 数据库中表的设计 (43)5.4 本章小结 (43)6 结束语 (44)致谢 (45)参考文献 (46)1绪论1.1 课题意义及目的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以及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中,温度和湿度是两个很普遍而又非常重要的参数。
(整理)历年安徽省电子设计大赛竞赛题目.

“美亚光电”杯安徽省第一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任意波形发生器(A题)一、任务设计制作一个波形发生器,该波形发生器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和由用户编辑的特定形状波形。
示意图如下:二、要求1、基本要求(1)具有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周期性波形的功能。
(2)用键盘输入编辑生成上述三种波形(同周期)的线性组合波形,以及由基波及其谐波(5次以下)线性组合的波形。
(3)具有波形存储功能。
(4)输出波形的频率范围为100 Hz ~ 20 kHz(非正弦波频率按10次谐波计算);频率可调,频率步进间隔≤100 Hz。
(5)输出波形幅度范围0 ~ 5 V(峰—峰值),可按步进0.1 V(峰—峰值)调整。
(6)具有显示输出波形的类型、频率(周期)的功能。
2、发挥部分(1)输出波形频率范围扩展至100 Hz~200 kHz。
(2)用键盘或其他输入装置产生任意波形。
(3)增加稳幅输出功能,当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幅度变化不大于±3%(负载电阻变化范围:100 Ω~∞)。
(4)具有掉电存储功能,可存储掉电前用户编辑的波形和设置。
(5)特色与创新。
三、评分标准项目满分基本要求设计与总结报告: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50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50发挥部分完成第(1)项10 完成第(2)项15 完成第(3)项10 完成第(4)项10 特色与创新 5远程温湿度测量系统(B题)一、任务制作一个远程温湿度测量仪,该测试仪具有温湿度测量和远程显示等功能。
其结构框图如下:二、要求l、基本要求(1)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变换器和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温湿度数据并在LED上显示。
(2)温度误差<1℃,湿度误差<1%,温度测量范围0℃~120℃,湿度测量范围1%~99%。
(3)可用电池供电。
2、发挥部分(1)设计红外二极管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实现温湿度数据的准确可靠发送和接收。
温湿度监控系统操作使用说明

温湿度监控系统操作使用说明一、系统简介温湿度监控系统是一种用来实时监测和记录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的系统。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环境温湿度,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实时显示和记录。
系统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易操作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场所和环境。
二、系统组成1.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2.集控器:接收传感器数据并传输到监控中心。
3.监控中心:显示和记录传感器数据,提供报警功能等。
三、系统安装1.传感器安装: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传感器,注意避免阳光直射、水汽等影响温湿度测量的因素。
传感器应固定牢固,避免震动和干扰。
2.集控器安装:将集控器与传感器通过正确的接口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稳定。
集控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地方。
3.监控中心安装:安装监控中心软件并按照说明进行设置,确保能够与集控器通信。
四、系统操作1.开机操作:按照监控中心软件的指引启动系统,确保传感器和集控器正常连接,并显示传感器的温湿度数据。
2.数据监测:监控中心会实时显示传感器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包括当前数值、最高值、最低值等信息。
可以通过图表等形式进行查看和分析。
3.数据记录:系统会将传感器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用户可通过查看历史数据来了解温湿度变化的趋势。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保存的时间间隔和记录的数量。
4.报警功能:监控中心可以设置温湿度的报警阈值,当传感器检测到温湿度超出设定的范围时会自动报警,提醒用户进行处理。
报警方式可以通过声音、弹窗、短信等形式进行设置。
5. 数据导出:系统可以将数据导出为Excel或其他格式的文件,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报表制作。
6.系统设置:监控中心提供一些系统参数的设置选项,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显示单位、报警阈值、报警方式等。
五、系统维护1.定期校准:传感器的准确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建议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确保温湿度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清洁保养:定期清洁传感器和集控器,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避免尘埃或污物的积累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基于TCP/IP协议的无线远程温湿度监控系统

a ln it n e Atl s ,hepef r a c n e n a plc to sg v n. i y t m e d o c i ain a d ha o d e vr n e t o g d sa c . a t t rom n ei d x i p ia in wa ie Th ss se n e sn a brto n sg o n io m n l
张 星 , 向 军 , 鹏 程 王 文
30 7 ) 00 2 ( 津大 学精 密 测 试 技 术 及 仪 器 国 家 重 点 实验 室 , 津 天 天
摘 要 : 出 了一种 无线 远 程 温 湿 度 临控 系统设 计 方 案 。介 绍 了 系统 总 体 架 构 , 点 论 述 了 系统 软 硬 件 设 计 方 法 。 以 提 重
维普资讯
20 0 8正
仪 表 技 术 与 传 感 器
I tu e t Te h q a d S s r nsr m n c niue n en o
2 0 o8 N . o6
第 6期
基于 T P I C / P协 议 的 无 线 远 程 温 湿 度 监 控 系 统
W i e e s Re o e M o t r S se r ls m t nio y t m
o m pe a u e a d fTe r t r n Hum i iy Ba e n TCP/I dt sd o P
温湿度监控系统

温湿度监控系统温湿度监控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的设备,可以帮助人们实时监测和控制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
它在室内的空调系统、温室农业、医疗仓库、实验室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温湿度监控系统的原理、应用以及优势等方面。
一、原理及工作方式温湿度监控系统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设备以及数据处理和显示系统组成的。
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器。
数据采集器将数据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传输给数据处理和显示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查看和控制环境状态。
二、应用领域1. 室内空调系统:温湿度监控系统可与空调系统结合使用,实现自动调节室内环境,提供人们舒适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系统会根据设定的温湿度范围自动开启或关闭空调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温室农业:温湿度监控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通过监控和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农民可以及时调整温室的气候,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3. 医疗仓库:在医疗领域,温湿度监控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
通过及时监测仓库内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进行报警和控制,可以保障药品和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4. 实验室:实验室通常有严格的温湿度要求,例如化学实验需要在特定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
温湿度监控系统可以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实时监测环境参数,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三、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在工业生产中,温湿度监控系统可以实现环境参数的自动调节,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减少产品质量问题。
2. 节能减排:通过温湿度监控系统,人们可以合理控制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能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数据记录与分析:温湿度监控系统可以记录和存储环境参数的历史数据,为用户提供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帮助用户优化环境管理。
4. 预警功能:系统可以设置温湿度的上下限,并在超出范围时及时发出警报通知用户,防止温湿度异常导致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程温湿度测量系统一、 任务制作一个远程温湿度测量仪,该测试仪具有温湿度测量和远程显示等功能。
其结构框图如下:二、要求 1、基本要求(1)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变换器和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温湿度数据并在LED 上显示;(2)温度误差<1℃,湿度误差<1%,温度测量范围0℃~120℃,湿度测量范围1%~99%;(3)可用电池供电;2、发挥部分(1)设计红外二极管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实现温湿度数据的准确可靠发送和接收;(2)设计射频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实现温湿度数据的准确可靠发送和接收; (3)最好采用微型化的温湿度传感器,无线传输距离>5米;2.2.1 无线数据发射接收模块模块所选用工作频率为315M ,采用声表谐振器SAW 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
电路采用ASK 方式调制,当数据信号停止时发射电流降为零,功耗很低。
电路本身未设编码集成电路,而增加了一只数据调制三极管Q1,这种结构使得它可以方便地和其它固定编码电路、滚动码电路及单片机接口,而不必考虑编码电路的工作电压和输出幅度信号值的大小。
模块输出功率由电压决定,电压变化时发射频率基本不变,发射电压为3V 时,空旷地传输距离约20 ~ 50m ,发射功率较小,当电压5V 时约100~200m ,当电压9V 时约300~500m ,当发射电压为12V时,为最佳工作电压,具有较好的发射效果,发射电流约60mA,空旷地传输距离700~800m,发射功率约500mW。
综合考虑路面状况,通过试验选择了70m左右的发射距离。
地址及数据信息的标识采用PT2262芯片。
A0~A7为地址, 采用三进制编码,即可为3的8次方共6561组编码; D0~D3为数据编码引脚, 采用二进制编码即8421码, 可以编2的4次方共16组状态码。
数据解码器PT2272在嵌入式单片微机控制系统的干预下, 对信息采集器送来的信息编码数据, 进行数据融合, 并完整、准确地解析出站址标识的数据信息。
无线数据发射接收电路如图2、图3所示:图2 无线数据发射模块图3 无线数据接收模块2.2.7温度检测模块:温度传感器对室内温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将被放置在DS18B20内存中,并可以让阅读发出记忆功能的指挥,阅读内容的片上存储器。
DS18B20为一线通信接口,必须在先完成ROM设定,否则记忆和控制功能将无法使用。
主要首先提供以下功能命令之一: 1 )读ROM, 2 )ROM匹配, 3 )搜索ROM,4 )跳过ROM,5 )报警检查。
这些指令操作作用在没有一个器件的64位光刻ROM序列号,可以在挂在一线上多个器件选定某一个器件,同时,总线也可以知道总线上挂有有多少,什么样的设备。
电路如图12所示:图12 温度传感电路DS18B20简介:DS18B20是Dallas半导体公司生产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一线总线的接口方式独特切经济,可轻松地组建传感网络。
其管脚图如图13所示:图13 DS18B20引脚图DS18B20功能特点:1.图特的单线接口,仅需一个端口引脚进行通讯。
2.简单的多点分布应用。
3.无需外部器件。
4.可通过数据线供电。
5.零待机功耗。
6.测温范围-55~+125°C,以0.5°C递增,华氏期间-67°C~+257°C,以0.9°F递增。
7.温度以9位数字量读出。
8.温度数字转换时间200ms(典型值)。
9.用户可定义的非易失性温度报警设置。
10.报警搜索命令识别并标志超过程序限定温度(温度报警条件)的器件。
11.应用包括温度控制、工业系统、消费品、温度计或任何热感测系统。
液晶显示LCD128X64本系统采用液晶显示模块是128×64 点阵的汉字图形型液晶显示模块,可显示汉字及图形,内置国标GB2312 码简体中文字库(16X16 点阵)、128 个字符(8X16 点阵)及64X256 点阵显示RAM(GDRAM)。
可与CPU 直接接口,提供两种界面来连接微处理机:8-位并行及串行两种连接方式。
具有多种功能:光标显示、画面移位、睡眠模式等。
该部分电路图如下所示:最小应用系统设计AT89S52是片内有ROM/EPROM的单片机,因此,这种芯片构成的最小系统简单﹑可靠。
用AT单片机构成最小应用系统时,只要将单片机接上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即可,如图3.1 AT89S52单片机最小系统所示。
由于集成度的限制,最小应用系统只能用作一些小型的控制单元。
其应用特点:(1)有可供用户使用的大量I/O口线。
(2)内部存储器容量有限。
(3)应用系统开发具有特殊性。
图3-2-1 51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1、时钟电路AT89S52虽然有内部振荡电路,但要形成时钟,必须外部附加电路。
AT89S52单片机的时钟产生方法有两种。
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
本设计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在XTAL1、XTAL2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内部的振荡电路便产生自激振荡。
本设计采用最常用的内部时钟方式,即用外接晶体和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
振荡晶体可在1.2MHZ到12MHZ之间选择。
电容值无严格要求,但电容取值对振荡频率输出的稳定性、大小、振荡电路起振速度有少许影响,CX1、CX2可在20pF到100pF之间取值,但在60pF到70pF时振荡器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
所以本设计中,振荡晶体选择6MHZ,电容选择65pF。
2、复位电路AT89S52的复位是由外部的复位电路来实现的。
复位引脚RST通过一个斯密特触发器用来抑制噪声,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电平由复位电路采样一次,然后才能得到内部复位操作所需要的信号。
复位电路通常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钮复位两种方式。
最简单的上电自动复位电路中上电自动复位是通过外部复位电路的电容充电来实现的。
只要Vcc的上升时间不超过1ms,就可以实现自动上电复位。
时钟频率用6MHZ时C取22uF,R取1KΩ。
除了上电复位外,有时还需要按键手动复位。
本设计就是用的按键手动复位。
按键手动复位有电平方式和脉冲方式两种。
其中电平复位是通过RST端经电阻与电源Vcc接通而实现的。
按键手动复位电路见图3.2。
时钟频率选用6MHZ时,C取22uF,Rs取200Ω,R K 取1KΩ。
AT89S52AA T89图3-2-2 AT89S52复位电路温度检测采用HS1101型温度传感器,HS1101是HUMIREL公司生产的变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采用独特的工艺设计。
HS1101测量湿度采用将HS1101置于555振荡电路中,将电容值的变化砖换成电压频率信号,可以直接被微处理器采集。
设计的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湿度测量电路555芯片外接电阻R57,R58与HS1101,构成对HS1101的充电回路。
7端通过芯片内部的晶体管对地短路实现对HS1101的放电回路,并将引脚2,6端相连引入到片内比较器,构成一个多谐波振荡器,其中,R57相对于R58必须非常的小,但决不能低于一个最小值。
R51是防止短路的保护电阻。
HS1101作为一个变化的电容器,连接2和6引脚。
引脚作为R57的短路引脚。
HS1101的等效电容通过R57和R58充电达到上限电压(近似于0.67 VCC,时间记为T1),这时555的引脚3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然后通过R58开始放电,由于R57被7引脚内部短路接地,所以只放电到触发界线(近似于0.33 VCC,时间记为T2),这时555芯片的引脚3变为高电平。
通过不同的两个电阻R19,R20进行传感器的不停充放电,产生方波输出。
充电、放电时间分别为输出波形的频率和占空比的计算公式如下:由此可以看出,空气相对湿度与555芯片输出频率存在一定线性关系。
表2给出了典型频率湿度关系(参考点:25℃,相对湿度:55%,输出频率:6.208k Hz)。
可以通过微处理器采集555芯片的频率,然后查表即可得出相对湿度值。
为了更好提高测量精度,将采用下位机负责采集频率,将频率值送入上位机进行分段处理。
程序:湿度程序:#include "reg51.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uchar tem0 , tem1;uchar temp0 , temp1;uint f=0; //初值/***************************************************************************** 名称:timer0()* 功能:定时器1,每50000us中断一次。
* 入口参数:****************************************************************************/void timer0() interrupt 1{EA =0;TR0=0;TR1=0;TL0=0xFF; //重装值定时50000us OX4BFFHTH0=0x4B;tem0 = TL1; //读数tem1 = TH1;TL1=0x00; //定时器1清零TH1=0x00;f=1; //作标注位TR0=1;TR1=1;EA=1;}/***************************************************************************** 名称:timer1()* 功能:计数器,用于计数将555输出的频率,以计数相对湿度。
* 入口参数:****************************************************************************/void timer1() interrupt 3 //T1中断,表示计数的频率溢出,超出了可测量的频率范围,显然在这里不可能。
所以重新启动。
{EA =0;TR0=0;TR1=0;TL0=0x00; //重装值定时50000usTH0=0x4C;TL1=0x00; //定时器1清零TH1=0x00;TR0=1;TR1=1;EA=1;}void Init_timer(){TMOD=0x51; //0101 0001 定时器0在模式1下工作16位定时器,定时方式定时器1在模式1下工作16位计数器,T1负跳变加1 TL0=0x00; //定时器0初值定时50000usTH0=0x4C;TL1=0x00; //定时器1清零TH1=0x00;ET0=1; //使能定时器0中断ET1=1; //使能定时器1中断EA=1; //使能总中断TR0=1; //开始计时TR1=1;}void delay(unsigned int m)//--------------------------------------{unsigned int n;for(;m>0;m--)for(n=0;n<125;n--);}void Ddisp(){uchar i;uchar code dabit[]={0xfe,0xfd,0xfb,0xf7};uchar code da[]={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00,0x40};//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00,0x40;共阳0~f字型码uchar tp[2];tp[0]=temp0; //i是湿度的最后两位tp[1]=temp1; //for(i=0;i<2;i++){P2=dabit[i]; // 湿度十位P0=da[tp[i]];delay(1);}}void tran(){f = tem1;f = ( f<<8 ) | tem0;f = f * 20; //这里f的值是最终读到的频率,不同频率对于不同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