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白马篇》精讲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自文库第三类:述志诗。
• 曹植用世之心,在黄初以后屡屡诉诸诗 赋,《杂诗》(“仆夫早严驾”)就是 这方面的代表作。诗中说:“仆夫早严 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 我仇。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表 示愿为伐吴效力,但报国无门:“江介 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 哉无方舟。”诗末说: “闲居非吾志, 甘心赴国忧”充满慷慨之音。
• 第一类:抒发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 懑,如《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 等。 • 《赠白马王彪》全诗共分七章,以感情活 动为线索,集中抒发了诗人数年来屡受迫 害而积压在心头的愤慨。诗中痛斥小人挑 拨曹丕与他们的手足之情,对任城王(曹 彰)的暴卒,表示深切地悼念。这首诗在 抒情中穿插以叙事、写景,将诗人后期备 受迫害的感受凝聚起来,鲜明感人,是文 学史上有名的长篇抒情诗。
• 张晶《论曹植诗歌的抒情性》:“从汉 代乐府到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诗,发生了 深刻的变异,建安时期是变异的关捩 (liè)。曹植乐府诗代表了乐府变异的 趋势,曹植继承并融合了汉乐府民歌与 文人古诗的传统,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有强烈的抒情性,使抒情主体得以多方 面的展现。曹植乐府诗‘词采华茂’, 代表了中古诗歌的审美倾向。”
• 蒋寅《主题史和心态史上的曹植》: “„„中国诗歌的许多基本主题都萌生在 他的诗中,忧谗畏讥,感士不遇,虚度青 春的焦虑和建立功名的渴望交织在一起, 形成他诗歌特有的躁动不安而又抑郁寡欢, 更因抑郁而悲慨激越的复杂情调。曹植首 次在诗歌中留下了青春和理想的颂歌,享 乐和放浪的主题,年轻的陈王成为古典诗 歌中最初的青春形象,也因此成为青春年 少的象征和青春主题的标志。”
• 第四类是游仙诗。
• 曹植在现实世界中处处碰壁,深感时光流逝,功 业无成,幻想在神仙世界中得到解脱,于是写下 了许多游仙诗,如《仙人篇》、《五游咏》、 《游仙诗》、《远游篇》、《升天行》等。诗中 所描绘的神仙境界,皆明净、高洁,实际上是诗 人理想世界的象征。曹植对神仙之事一直持否定 态度,其《辨道论》即说“不信之矣”;《赠白 马王彪》也说:“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可见曹植的游仙诗,实际上是其忧生之心、忧患 之词。
• 第二类: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或叹盛年无 偶,或自述无辜被弃,其主旨在于抒发自己的 失意,继承了屈赋“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 如《浮萍篇》、《美女篇》、《七哀诗》、 《种葛篇》、《杂诗》(“西北有织妇”、 “南国有佳人”)等。
•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三评《美妇篇》云:“美女 者,以喻君子。言君子有美行,愿得明君而事之。若不 遇时,虽见征求,终不屈也。” • 刘履《选诗补注》卷二评《七哀诗》曰:“子建与文帝 同母骨肉,今乃浮沉异势,不相亲与,故特以孤妾自喻, 而切切哀虑之也。”此诗命意曲折,感情凄婉,含蓄蕴 藉,意味深长。
•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他现存诗 歌九十余首,其中有六十多首是五言诗。他的诗 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 蕴含着《楚辞》窈窈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 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 丽悲远的情调。这一切都通过他凝聚在五言诗的 创作上,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 向文人诗的转变,“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却通 过了曹植才获得完成”(林庚《中国文学简 史》)。 • 曹植乐府诗继承并融合了汉乐府民歌(叙事性) 与文人古诗(抒情性)的传统。——强烈的抒情 性
• “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敖陶孙《诗评》) • “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文心雕龙·明诗》)
• 后期,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更为 深沉委曲。“意厚词赡,气格浑雄”(方东树《昭昧詹言》 卷二)。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实际上曹植这 时期(即后期)是皈依于庄骚结合的艺术境界”,“曹植 后期的创作,由客观美的表现转为内心世界的揭示,将心 灵活动外化为艺术形象。”由于生存境遇的变化,早期诗 作中热情奔放的赞颂变成了冲突、压抑、失落甚至彷徨。 其内容可分为四类:
曹植《白马篇》
曹植生平及文学成就
• 曹植,字子建,曹丕弟。幼年即随曹操征战四方。自称 “生乎乱,长乎军”(《陈审举表》),在时代的熏陶 和曹操的影响下,树立雄心,以“戮力上国,流惠下民” (《与杨德祖书》)自期。建安十六年(211)封平原侯, 十九年徙封临淄侯。曹植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深得曹 操赏爱,几乎被立为太子。但他恃才傲物,任性而行, 不自雕励,终于失宠。曹丕称帝(220)后,诛杀曹植心 腹丁仪、丁廙兄弟。曹植位为藩侯,实同囚徒,汲汲无 欢,终于在忧愤中死去。曹植最后一任徙封陈王,卒后 谥为“思”,故后人又称之为陈思王。在政治上,曹植 是一位悲剧人物,然而政治上的悲剧客观上促成了他在 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
曹植《七步诗》
• 曹植的《七步诗》原为六句:
• “煮豆持作羹,漉豉(chǐ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 后来《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 把它改为四句: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 生,相煎何太急?”
• 曹植诗以曹丕称帝(220)为界,分前后两期: • 前期,主要歌唱理想和抱负,诗情昂扬慷慨,洋溢着乐观、 浪漫的情调。对生命力的张扬,使曹植早期诗作带有一种 独特的劲健爽朗的特色。如《白马篇》。
• 曹植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又不同于曹丕的 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 的完美结合,成为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 钟嵘《诗品》:“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 文质。” • “诗赋欲丽”(曹丕《典论·论文》)是建安文学的普遍 现象,而以曹植最为突出,对后人的影响最大。其诗往往 有鲜艳的色泽,讲求华美、工整和刻画的细致,讲求对仗 和炼字。 • 名句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箜篌引》;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公宴》)。
• 曹植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人给予极高评价: • 钟嵘《诗品》:“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 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 • 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 天下共分一斗。”(宋无名氏《释常谈》卷中引) • 张戒《岁寒堂诗话》:“韩退之之文,曹子建、杜子美之 诗,后世所以莫能及也。” • 曹植五言诗对后世诗坛影响很大,诚如胡应鳞指出的那样: 子建“《虾旦篇》、太冲《咏史》所自出也;《远游篇》, 景纯《游仙》所自出也;‘南国有佳人’等篇,嗣宗诸作 之祖;‘公子敬爱客’等篇,士衡群制之宗。诸子皆六朝 巨擘,无能出其范围。”(《诗薮》内编卷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