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治疗指南
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要点
![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4c680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4.png)
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要点2023年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是根据当下医学研究和国内外临床实践经验制定的,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的指导,以帮助管理高血脂和相关疾病。
以下是该指南的要点:1.高血脂的定义和分类:指南对血脂异常做了详细的定义和分类,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高血脂症和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也得到了明确定义。
2.血脂监测:指南推荐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除了常规的血液检查,指南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血脂监测指标,如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比值。
3.非药物治疗措施:指南强调非药物治疗在高血脂管理中的重要性。
这包括改善饮食结构、适度锻炼、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建议采用心脏健康饮食(DASH)和Mediterranean饮食等膳食模式,限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4.药物治疗原则:指南对血脂降低药物治疗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详细建议。
根据不同患者的风险和目标,将药物治疗分为常规治疗和强化治疗两类。
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树脂类药物等。
强化治疗则建议采用PCSK9抑制剂、Omega-3脂肪酸制剂等。
5.高风险患者的血脂管理:指南对高风险患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的血脂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对于这类患者,血脂控制目标更低,常规治疗和强化治疗的组合应用,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也要加以考虑。
6.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指南还特别提及了妊娠期、儿童和青少年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
对于这些人群,个体化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血脂控制策略。
总结来说,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主要从血脂的定义和分类、血脂监测、非药物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原则、高风险患者的血脂管理以及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等方面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解读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4a7aa2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7.png)
我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解读近年来,高血脂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规范血脂管理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我国心血管病研究协会于2023年发布了最新版本的《我国血脂管理指南》。
该指南对血脂异常的定义、危险度评估、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更新,为临床医生和血脂管理者提供了权威指导。
下面,我们就这份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一解读。
一、血脂异常的定义和分类1. 血脂异常的定义: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等情况。
2. 血脂异常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血脂异常类型和危险度,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级别,以便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
二、危险度评估与预防1. 危险度评估模型:指南建议临床医生采用我国成人血脂异常危险度评估表(C-SCORE)进行患者的危险度评估,该模型包括多个危险因素,并结合了我国人裙的特点,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脂相关危险度。
2. 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指南强调,对于低危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是首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延缓疾病的发展。
三、药物治疗策略1. 药物治疗的适应证:指南根据患者的血脂异常类型和危险度,明确了不同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和优先选择原则。
对于高危患者,尤其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优先选择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2. 个性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建议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的调整等,以达到更好的降脂效果。
四、血脂管理的临床实践1. 诊疗流程和监测指标:指南详细介绍了血脂异常的诊疗流程和相关监测指标,包括血脂检测的时机、监测频率等,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开展血脂管理工作。
2. 患者教育和管理:指南强调了患者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身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
高血脂症诊疗指南
![高血脂症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e05100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5.png)
高血脂症诊疗指南
简介
高血脂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本文档旨在提供高血脂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病情。
诊断标准
高血脂症的诊断通常基于测量血液中的脂质水平。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标准:
- 高总胆固醇(TC)水平:男性大于5.2mmol/L,女性大于5.8mmol/L。
-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大于3.4mmol/L。
-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男性小于
1.0mmol/L,女性小于1.3mmol/L。
- 高甘油三酯(TG)水平:大于1.7mmol/L。
治疗方法
高血脂症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1. 饮食控制: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
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2. 运动治疗: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3. 药物治疗:在饮食和运动治疗无法有效控制高血脂症时,可
以考虑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纤维酸类药物等。
随访和管理
对高血脂症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医务人员
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脂质水平,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应注意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变、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
总结
高血脂症诊疗指南提供了针对高血脂症的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原则,希望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病情。
然而,需注意
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临床效果。
抗高血脂药物降低血脂的选择性药物及用法指南
![抗高血脂药物降低血脂的选择性药物及用法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0364bf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8.png)
抗高血脂药物降低血脂的选择性药物及用法指南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脂状态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抗高血脂药物是目前治疗高血脂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降低血脂的选择性药物,并提供用法指南。
一、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血脂效果最好、应用较广泛的药物,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方面表现出色。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用法指南:1. 在开始治疗之前,首先要确定患者的基线血脂水平。
一般建议进行全面的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DL-C等指标。
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他汀类药物和剂量。
一般来说,初次治疗建议使用较低剂量,如辛伐他汀20mg/日。
3. 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肌肉痛等不良反应。
特别是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多,需要谨慎搭配使用。
二、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主要包括非洛贝特、阿拉贝特等,可通过抑制肝细胞胆固醇合成和提高LDL受体的表达,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用法指南:1. 贝特类药物适用于那些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或对他汀类药物存在禁忌症的患者。
2. 初次治疗建议使用较低剂量,如非洛贝特10mg/日。
3. 在服用贝特类药物期间,同样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肉痛等不良反应。
三、降脂纤维酸类药物降脂纤维酸类药物主要包括布洛伐他汀、菊粉酸等,通过可溶性纤维酸对胆汁酸进行结合与排出,从而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
用法指南:1. 适用于轻度或中度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效果较轻。
2. 布洛伐他汀常用剂量为6-18g/日,分2-3次口服。
3. 菊粉酸常用剂量为10-16g/日,分2-3次口服。
四、其他药物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降血脂药物,如胆酸螯合树脂、嗜肝细胞生长因子抗体等。
抗高血脂药降低血脂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指南
![抗高血脂药降低血脂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cacf16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5.png)
抗高血脂药降低血脂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指南高血脂是当人体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异常升高时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长期存在高血脂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脑血管及冠状动脉等的血栓形成。
因此,控制血脂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西药中,有多种抗高血脂药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本文将介绍抗高血脂药的适应症及使用指南。
1.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最常用的降血脂药物之一,可以通过抑制HMG- CoA还原酶的活性,阻断胆固醇的合成,有效降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此类药物适用于以下病情:- 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以首选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 对于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他汀类药物是必不可少的治疗选择。
- 对于糖尿病患者,即使血脂水平正常,也可能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他汀类药物可用于预防。
2. 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主要通过激活核受体PPAR-α,促进肝脏脂肪酸氧化和血浆三酰甘油的降解,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此类药物适用于以下病情:- 对于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贝特类药物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减少三酰甘油的合成与输出。
- 对于高胆固醇血症伴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患者,贝特类药物可以用于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进一步降低血脂水平。
3. 快释纳他汀类药物快释纳他汀类药物与普通他汀类药物相比,具有作用时间短、负荷剂量小、生物利用度高等优势。
此类药物适用于以下病情:- 若患者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而又存在肝功能异常等情况,此时可以选用快释纳他汀类药物,减轻对肝脏的负荷。
- 若患者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但同时又需要使用其他顶峰抗凝药物,为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可以选择快释纳他汀类药物。
4. 福他类药物福他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LDL受体的降解和促进其内吞作用,增加LDL受体的表达,从而加速LDL的清除。
此类药物适用于以下病情:- 对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福他类药物是非常有效的治疗选择。
- 对于高胆固醇血症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福他类药物可以用于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进一步降低血脂水平。
王忠专家讲高血脂的治疗三部曲
![王忠专家讲高血脂的治疗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495fae7f9b6648d7c1c746ae.png)
王忠专家讲高血脂的治疗指南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高血脂症的病因,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高血脂症和继发性高血脂症。
那么高血脂患者应该如何降血脂尚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建议分三步治疗。
第一步,非药物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降脂的关键。
高血脂患者通过日常生活调节降低血脂,既要限制饮食减少摄入,又要加强运动增加支出,使消耗大于食量。
还需注意多吃低糖、低脂、高纤维素饮食和限制饮酒,建议平时可以经常用陈志谦决乌汤这种中医经典组方茶长期做茶泡饮,可以起到很好防治效果。
饮食中增加山楂、葱头、木耳、香菇、燕麦、大蒜、大豆、茶叶、海带等健康食品有助于降血脂。
第二步,中药治疗因人体胆固醇形成的30%是通过饮食吸收,70%是通过肝脏合成,所以有些患者无论怎样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也无法控制高血脂。
因此,这类患者在非药物治疗i年后,仍不见效就宜服用中药治疗。
降血脂的中药不仅有较好的降血脂疗效,还有调节机体、标本兼治的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
据统计,目前中成药占医院药房降血脂药物的7. 4%,还有部分患者使用单味中草药水煎或茶饮服用,例如消食药、泻下药、活血化察药、补益药、利水渗湿药等。
这些中药的有效成分可以降低内源性脂质的合成、抑制外源性脂质的吸收,纠正脂质的代谢紊乱,促进脂质的清除,同时还可减轻血液私稠度和胰岛素抵抗,改善血小板的聚集等。
第三步,西药治疗中药降血脂的总有效率约在30%,因此,多数高血脂患者通过非药物治疗和中药治疗i年以上均无效时,应服用西药治疗。
调血脂西药的种类繁多,药理作用各异,选择时需要参考血脂异常的类型以及患者合并疾病的种类。
另外,由于人体合成胆固醇的时间在凌晨两三点钟,所以降胆固醇的西药晚上睡前服用效果更好。
高血脂药使用指南
![高血脂药使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d3b35d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3.png)
高血脂药使用指南高血脂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异常升高,特别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长期患有高血脂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脑血管病变等其他健康问题。
在控制高血脂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简要介绍高血脂药的使用指南。
一、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目前常用的高血脂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烟酸类药物等。
1.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高血脂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常见的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
2. 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又称为胆碱酯酶抑制剂,最常用的是贝研酯。
贝研酯通过抑制人体内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减少胆固醇在肠道内的产生和吸收,有效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3. 烟酸类药物烟酸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如烟酸和盐酸烟酸。
烟酸类药物通过抑制脂质合成,减少甘油三酯的合成和释放,从而达到控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效果。
二、用药原则在使用高血脂药物时,需要遵守以下用药原则:1. 个体化治疗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确定,因为不同人的高血脂情况可能存在差异。
2. 逐步增量一开始使用较低剂量的药物,逐渐增加剂量,效果不佳时再考虑增加药物种类或剂量。
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3. 定期复查在用药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血脂检查,了解药物治疗的效果。
根据血脂情况的变化,医生会做出进一步的调整。
三、潜在的副作用虽然高血脂药物对于降低血脂非常有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风险。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肝功能异常、肌肉疼痛和关节疼痛等。
因此,在用药期间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
四、注意事项1. 遵医嘱在使用高血脂药物时,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能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2. 饮食调控药物治疗只是控制高血脂的手段之一,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样重要。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b4a2f24fc4ffe473368ab58.png)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引言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
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
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
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
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一、总胆固醇(TC)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 动物实验;(2) 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 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 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 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
血清TC 在4.5mmol/L(173mg/d1) 以下冠心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 —6.5mmol/L(192 —250mg/d1) ,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二、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 :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 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 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 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于0.9mmol/L(35mg/dl) 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 ,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
高血脂症治疗指南
![高血脂症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54bc3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f.png)
针灸、推拿等辅助手段应用
01
针灸治疗
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 血运行,达到降脂的目的。常 用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阴交、
内关等。
02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可促进气血流通,改 善局部代谢,对高血脂症有一
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03
耳穴压豆
通过在耳穴上贴压王不留行籽 等物品,刺激耳穴,达到调节
血脂的效果。
其他非药物干预措施
指导患者家属掌握高血脂 症的基本知识、急救措施 等,以便在家庭环境中提 供必要的护理和支持。
07
总结与展望
当前高血脂症治疗存在问题和挑战
治疗效果不佳
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 血脂控制不理想,需要寻找更有
效的治疗方法。
副作用问题
一些降脂药物可能会引起副作用 ,如肌肉疼痛、肝功能异常等,
需要关注患者的用药安全。
根据中医理论,高血脂症可分为 痰浊阻遏、气滞血瘀、肝肾阴虚 等证型,治疗时需根据具体证型
进行辨证施治。
中药治疗
采用中药复方或单味中药进行治疗 ,如山楂、荷叶、决明子等具有降 脂作用的中药,可改善血脂代谢。
饮食调养
中医强调饮食调养,推荐高血脂患 者采用低脂、低盐、低糖的饮食, 多食用山楂、木耳、芹菜等具有降 脂作用的食物。
肾脏疾病治疗
高血脂症合并肾脏疾病时 ,应选择对肾脏功能影响 较小的降脂药物,并积极 治疗原发病。
患者教育及家庭护理指导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教育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 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详细解释所用药物 的名称、剂量、用法、注 意事项等,确保患者正确 用药。
家庭护理指导
理潜在风险。
治疗高血脂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指南
![治疗高血脂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0db23e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5.png)
治疗高血脂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指南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的转变,高血脂的患病率越来越高。
针对高血脂的治疗,西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治疗高血脂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指南。
一、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血脂的首选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胆固醇的合成,进而降低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适应症:1.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指没有明显的病因和其他原因导致的血脂异常。
2.混合性高脂血症:指血浆中同时存在LDL-C和甘油三酯(TG)升高。
3.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指由于非显性隐性遗传的缺陷导致胆固醇合成、摄取或转运异常而引起的高血脂。
4.冠心病患者。
5.糖尿病患者。
使用指南:1.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心血管风险等情况确定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2.起始剂量通常为常规剂量,如依折麦布(Atorvastatin)20mg每天,如果需要进一步降低血脂,可逐渐增加剂量。
3.治疗期间应监测肝功能,定期检查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
二、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调节血脂药物,通过抑制肠道内胆酸的重吸收,促进其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适应症:1.基线血胆固醇水平在5.7-6.5mmol/L之间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2.合并其他降低血脂药物疗效不佳的高脂血症患者。
使用指南:1.贝特类药物应在饭后用药.2.起始剂量通常为常规剂量,如依折麦布(Ezetimibe)10mg每天。
3.治疗期间应监测肝功能、血胆固醇等指标。
三、胆酸螯合树脂类药物胆酸螯合树脂类药物通过与肠道内的胆酸结合,抑制胆酸的重吸收,促进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水平。
适应症:1.甘油三酯值轻度升高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
2.合并其他降低血脂药物疗效不佳的高脂血症患者。
使用指南:1.胆酸螯合树脂类药物应在饭后用药。
最新的高血脂症指南ISH2023(全文)
![最新的高血脂症指南ISH2023(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bea50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7.png)
最新的高血脂症指南ISH2023(全文)
最新的高血脂症指南ISH2023
1.简介
该文档为2023年最新发布的高血脂症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最新的指导和建议。
2.高血脂症的定义
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脂质(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异常升高的病症。
3.诊断标准
根据ISH2023指南,高血脂症的诊断标准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血液浓度。
4.高血脂症的分类
根据ISH2023指南,高血脂症被分为原发性高血脂症和继发性高血脂症两类。
5.高血脂症的危害
高血脂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与心脏病、中风等严重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6.高血脂症的治疗
治疗高血脂症的方法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改变可以包括改变饮食惯和增加运动等。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
7.预防措施
ISH2023指南强调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来预防高血脂症的发生。
8.结论
ISH2023指南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了最新的关于高血脂症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管理高血脂症的发生与发展。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对高血脂症指南ISH 2023的简要介绍,并未涵盖全部内容。
详细指南内容请参阅原始指南文件。
抗高血脂药物降低血脂的常用选择药物及用法指南
![抗高血脂药物降低血脂的常用选择药物及用法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bcd2e5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f.png)
抗高血脂药物降低血脂的常用选择药物及用法指南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不加控制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了有效地降低血脂,医生常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高血脂药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抗高血脂药物及其用法指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高血脂。
一、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目前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酶,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使得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降低。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有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这些药物都是口服药物。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初始剂量,并在疗效评估后进行调整。
通常,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时间最好在晚上,饭后服用能提高其疗效。
二、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是另一类常用的抗高血脂药物。
它们通过激活细胞中一种蛋白质,促使脂肪酸氧化代谢增加,从而减少脂肪酸的合成。
常见的贝特类药物包括费布洛布酮、依普鲁定等。
这些药物通常也是口服药物,与他汀类药物相比,它们的副作用较少,对肌肉和肝脏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三、胆酸饮剂胆酸饮剂是另一种常用的抗高血脂药物。
它们通过与胆盐结合,增加排泄胆固醇的量,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常见的胆酸饮剂有胆苷胆酸饮剂、草酰胆酸饮剂等。
这些药物通常是口服药物,最好空腹服用,以提高吸收率。
四、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在降低血脂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患者应该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包括调整饮食、增加体育运动等。
合理的饮食结构能帮助减少膳食摄入的胆固醇和脂肪,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有助于提高脂肪代谢率,促进血脂的降解和排泄。
总结起来,抗高血脂药物降低血脂的常用选择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和胆酸饮剂。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用法使用。
此外,非药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高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约800字)。
中国血脂指南解读
![中国血脂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2d4665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9.png)
中国血脂指南解读中国血脂指南是一份针对中国人群制定的血脂管理方案,旨在预防和治疗由高血脂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本篇文章将对中国血脂指南进行解读和分析。
背景高血脂是指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由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脂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为了指导医生和患者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脂,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制定了中国血脂指南。
内容中国血脂指南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I. 血脂检测标准中国血脂指南对成人血脂检测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有了新的确认。
II. 危险因素分级中国血脂指南对危险因素进行了分级,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等级,制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
III. 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高血脂患者控制血脂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血脂指南提出了几点针对中国人群的饮食建议,如控制食盐摄入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等。
IV. 运动处方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和消耗多余的脂肪,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中国血脂指南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的运动处方。
V.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脂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血脂指南提出了药物治疗的相关标准和药物的选择原则。
通过对中国血脂指南的解读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1.血脂检测是高血脂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2.饮食治疗和运动处方是高血脂管理的重要手段。
3.药物治疗需要以个人情况为基础,具体情况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中国血脂指南对高血脂患者管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方案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对于提高我国高血脂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3年血脂管理指南
![2023年血脂管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93495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d.png)
2023年血脂管理指南引言:血脂管理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2023年的血脂管理指南对于高血脂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指导。
一、血脂的定义和分类血脂是指人体内的脂质物质,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
根据其密度的不同,可以将血脂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等三种。
其中,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HDL-C被称为“好胆固醇”。
二、高血脂的危害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水平的LDL-C会在血管壁上蓄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同时,低水平的HDL-C和高水平的TG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三、高血脂的诊断标准根据2023年血脂管理指南,成年人的血脂标准如下:总胆固醇(TC)<5.18mmol/L,LDL-C<3.37mmol/L,HDL-C>1.04mmol/L,TG<1.70mmol/L。
若其中任何一个指标超过标准,即可诊断为高血脂。
四、高血脂的治疗原则高血脂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两方面。
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降低LDL-C的药物来达到控制血脂的目的。
五、生活方式干预1. 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高糖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2. 增加体力活动:每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增加身体的代谢率,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3. 戒烟限酒:戒烟可以降低LDL-C的水平,限制酒精摄入可以提高HDL-C的水平。
六、药物治疗当生活方式干预无法有效降低血脂时,需要考虑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和胆酸螯合树脂等。
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检查血脂水平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七、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除了一般的高血脂患者,还有一些特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血脂的管理。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e9edfb7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b.png)
目标值控制
这些高危人群的血脂目标控制 值通常要比一般人更严格,医 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指导
医生还会给高危人群提供更细 致的饮食、运动、戒烟等生活 方式改善建议。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脂指标 稳定在理想水平。
血脂异常的并发症预防
心血管疾病
血脂异常的临床诊疗流程
初筛检查
1
通过基本实验室检查,全面评估血脂指标。
2
诊断确认
3
根据检查结果和危险因素评估,确定血脂异常类型。
4
定期复查
5
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危险因素评估
分析病史、生活方式、代谢状况等相关因素。
治疗方案制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血脂管理的多学科协作
1 健康风险
吸烟和饮酒会显著增加心脑血 管疾病、多种癌症以及其他慢 性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 社会成本
烟酒成瘾会给个人、家庭和社 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 成本。
3 戒除困难
4 对健康干扰
吸烟和酗酒是十分顽固的习惯, 需要持续的决心和专业的医疗 帮助。
吸烟和饮酒会对血脂异常的预 防和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 治疗难度。
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
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和关键。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是每个人必须重视的重要预 防策略。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药物治疗的需要。
饮食调整的具体措施
增加优质蛋白
多摄入瘦肉、鱼肉、鸡蛋等天然 高蛋白食物,有助于提高HDL胆固 醇水平。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f5b0a746529647d2628524a.png)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高脂血症治疗指南引言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
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
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
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
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一、总胆固醇(TC)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
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二、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
抗高血脂药降低血脂的西药适应症和使用指南
![抗高血脂药降低血脂的西药适应症和使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92e3d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8.png)
抗高血脂药降低血脂的西药适应症和使用指南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西药中的抗高血脂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血脂,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少心血管等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对抗高血脂药物的适应症和使用指南进行详细介绍。
一、降脂药物的适应症抗高血脂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症。
1. 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是高血脂的主要表现之一。
对于血清总胆固醇超过正常范围的患者,使用降脂药物有助于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胆固醇的含量。
2. 高甘油三酯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是高血脂的常见表现之一。
如果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稳定血脂代谢,降低甘油三酯含量。
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LDL-C是一种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的血脂成分,其含量过高会增加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时,使用降脂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LDL-C的水平,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4. 高胆酯酶(Lp(a))水平升高Lp(a)是一种与冠心病相关性比较高的血脂物质,其水平的增高可能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使用降脂药物可以帮助患者调节Lp(a)的含量,降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二、降脂药物的使用指南在使用抗高血脂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指南。
1. 考虑患者整体情况在选用降脂药物时,应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因素。
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要慎重选择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2. 个体化的剂量和疗程降脂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初次治疗时可以选择较低的剂量,然后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和副作用情况进行调整。
3. 药物联合治疗对于一些血脂异常比较严重的患者,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可能不理想。
此时,可以考虑采用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以增加疗效。
但需要注意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4. 定期复查和评估疗效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血脂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评估治疗的疗效。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2783bec2e3f5727a5e962eb.png)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引言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
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
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
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
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一、总胆固醇(TC)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
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二、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L(15mg /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
2023年血脂管理指南
![2023年血脂管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d57d3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b.png)
2023年血脂管理指南血脂管理是指针对人体内的血脂异常水平进行干预和调控的过程,旨在预防和控制与高血脂相关的疾病。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血脂,2023年血脂管理指南提供了以下建议和指导。
一、认识血脂异常及危害血脂异常是指人体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的异常水平,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等。
长期高血脂状态下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对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二、合理饮食合理饮食是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的基础。
建议适量摄入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类、蔬菜、水果等,减少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如肥肉、动物内脏等。
此外还应控制糖分摄入,限制高糖饮料和甜食的消费。
三、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对提高机体代谢能力、调节血脂具有积极作用。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此外,强度适中的力量训练也有助于提高代谢水平,帮助血脂管理。
四、戒烟限酒吸烟和过度饮酒会对血脂水平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
因此,应尽量避免吸烟,限制饮酒量。
对于已经烟酒依赖的人群,建议寻求专业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五、药物治疗针对高血脂患者,经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仍未取得明显效果的情况,医生可能会考虑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常包括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
具体的药物选择和用药剂量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六、定期检测血脂异常需要长期管理,并通过定期检测血脂水平来评估干预效果。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HDL-C、LDL-C和甘油三酯等指标。
根据检测结果和个体情况,优化干预方案,确保血脂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结语2023年血脂管理指南致力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血脂异常,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
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药物治疗和定期检测,我们可以保持血脂水平的平衡,降低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脂防治指南引言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上升。
已有的证据说明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
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加深。
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可以经过此法降低血脂。
近来新发展的调脂药物已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返回)高脂血症作为危险因素一、总胆固醇(TC)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与化学研究;(3)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检查;(4)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干预性预防治疗试验的结果。
血清TC在4.5mmol/L(173mg/d1)以下冠心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2—250mg/d1),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二、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佯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
其证据来自:(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家族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易患冠心病;(3)干预性试验中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减退,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属于过低,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高0.4mmol/L(15mg/d1),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
三、甘油三酯(TG)饮食中脂肪以TG存在,吸收后以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餐后大约12小时后从血中消除,血TG恢复至原有水平,TG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循环于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如转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则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增高,血TG>2mmol/L(176mg/d1)并伴有LDL-C高或HDL-C低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四、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也属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年龄大,男性,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家族史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越多,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1.年龄:随年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增加。
2.性别: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在中年时约高3—4倍绝经期后妇女发病增高,但男女之比仍在1倍左右。
3.高血压: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长期增高,均使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4.吸烟:其危险程度与吸烟量相关,吸烟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可高l倍。
5.糖尿病与糖耐量减低:男性的冠心病危险性增性高2倍,女性约高3—4倍,不论胰岛素依赖与否,危险同样加。
6.冠心病家属史:直系亲属中有冠心病史,尤其有早发冠心病(指男性在55岁前,女性在65岁前发病)者,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其他有关危险因素尚有肥胖,活动少的生活方式等,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血胰岛素抵抗、血中脂蛋白(a),增高或高半胀氨酸血症等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正在研究中。
(返回)高脂血症的分类一、从临床上,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水平增高。
2.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
3.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TG水平增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C水平减低。
二、按病因高脂血症可分为:1.原发性高脂血症。
2.继发性高脂血症:常见的病因为: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病综合征。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一般西方国家不同,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内地农村,人群中高脂血症尚不多见。
在当前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应重视对高脂血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积极预防。
预防措施以饮食控制为主,也包括其他非药物性生活方式调节措施。
方法主要依靠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和反复的健康教育,并与整个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病防治的卫生宣教相结合。
目的是使人群中血脂保持在较低水平或降低,以普遍提高健康水平。
(返回)高脂血症治疗步骤1.血脂异常对象的检出。
2.判断血脂水平及类型。
3.根据临床上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有无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全面评价。
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
4.分清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脂血症,属后者则诊治其原发病。
5.决定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调节的方法并给予指导。
6.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及药物选择。
7.防治进程的监测。
一、血脂异常对象的检出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采取人群血脂普查有因难、以下作为应接受血脂检查的对象:(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4)有黄瘤或黄沈者;(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以下可考虑作为接受血脂检查的对象:(1)40岁以上男性;(2)绝经期后女性。
二、血脂检查1.项目:血清TC、血清HDL-C、血清TG、血清LDL-C[用Fnedewald公式计算:LDL-C(mmol/L)=TC HDL-C TG/2.2或LDL-C(mg/d1)=TC HDL-C TG /5但限于TG<4.5mmol/L,TG>4.5mmol/L时须用直接检测法]。
血脂测定技术及其标准化建议见附件1。
2.复查:如首次检测发现异常则宜复查禁食12—14小时后的血脂水平,1—2周内血清胆固醇水平可有l10%的变异,实验室的变异容许在3%以内,在判断是否存在高脂血症或决定防治措施之前,至少应有二次血标本检查的记录。
3.意义判断血清TC5.20mmol/L(200mg/d1)以下合适范围5.23—5.69mmol/L(20l—219mg/d1) 边缘升高5.72mmol/L(220mg/d1)以上升高血清LDL-C3.12mmol/L(120mg/d1)以下合适范围3.15—3.6lmmol/L(12l—139m8/d1) 边缘升高3.64mmol/L(140mg/d1)以上升高血清HDL-C1.04mmol/L(40mg/d1)以上合适范围0.9lmmol/L(35mg/d1)以下减低血清TG1.70mmol/L(150mg/d1)以下合适范围1.70mmol/L(150mg/d1)以上升高(返回)三、高脂血症治疗原则1.高脂血症治疗用于冠心病的预防时,若对象为临床上未发现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一级预防,对象为已发生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属于二级预防。
2.区别一级与二级预防并根据一级预防对象有无其他危险因素及血脂水平分层防治。
3.以饮食治疗为基础,根据病情、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决定是否或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返回)高脂血症的防治措施一、可分为非药物和药物措施1.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调节,用于预防血脂过高,也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
(1)饮食调节见(附件2):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对象。
目的:保持合适的体重,降低过高的血脂,兼顾其他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如限制食盐量。
方式:控制总热卡量;减低脂肪,尤其是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人量;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减少饮酒和戒烈性酒。
(2)其他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运动锻炼和戒烟。
在降压药物治疗中注意咳嚎类利尿药可能增高TC与LDL-C或TG,ß阻滞剂可能增高TG和降低HDL-C。
钙桔抗剂和ACEI对血脂影响少。
2.药物治疗措施(1)一级预防:适用于不能进行饮食及非调脂药治疗或治疗后疗效不满意的对象,以TC与LDL-C水平为判断基础。
无冠心病危险因子者:TC>6.24mmol/L(240mg/d1),LDL-C>4.16mmol/L(160mg/d1)。
有冠心病危险因子者:TC>5.72mmol/L(220mg/d1),LDL-C>3.64mmol/L(140mg/dl)。
(2)二级预防TC>5.20mmol/L(200mg/d1),LDL-C>3.12mmol/L(120mg/dl)。
二、可选药物种类及用法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洛伐他汀,10—80mg每晚一次或每日分二次口服;辛伐他汀,5—40mg每晚一次口服;普伐他汀,10—40mg每晚一次口服;氟伐他汀,10—40mg每晚一次口服。
胆酸隔置剂:考来烯胺,4—24g每晚一次或每天分二次口服;考来替哌,5—20g 每晚一·次或每天分二次口服。
贝丁酸类:非诺贝特,100mg每天3次或微粒型200mg每天一次口服;苯扎贝特,200mg每天3次或缓释型400mg每天一次口服;吉非罗齐,300mg每天3次或600mg每天二次,或缓释型900mg 每天一次口服。
烟酸类:烟酸,100mg每天3次渐增至1—3g/天口服;阿西莫司,250mg每天l—3次口服。
(返回)三、防治目标水平1.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也无冠心病危险因子者:TC<5.72mmol/L(220mg/d1),TG<1.70mmol/L(150mg/d1),LDL-C<3.64mmol/L(140mg/d1)。
2.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但有冠心病危险因子者:TC<5.20mmol/L(200mg/d1),TG<1.70mmol/L(1.0mg/dl),LDL-C<3.12mmol/L(120mg/d1)。
3.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者:TC<4.68mmol/L(180mg/dl),TG<1.70mmol /L(150mg/d1),LDL-C<2.60mmol/L(100mg/d1)。
高胆固醉血症:首选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降低TC能力为20%一30%,降LDL-C能力为30%一35%,还轻度增高HDL-C及轻度降低TG。
胆酸隔置剂用足量可降TC与LDL-C,效果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相近,但不易耐受,故可以较小剂量用于轻度TC或LDL-C增高者。
贝丁酸类轻至中度降低TC与LDL-C,降低TG能力高于他汀类,并升高HDL-C。
烟酸类降低TC、LDL-C与TG,升高HDL-C,但副作用使其应用受限;阿西莫司的副作用较小。
对TC或LDl-C极度增高者可采用他汀类与胆酸隔置剂合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