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生物 追踪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配套K12】[学习]2018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

【配套K12】[学习]2018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举例说明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3.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方法。

(重难点)1.被动运输(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时,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2)类型2.(1)物质运输方向:从低浓度一侧→高浓度一侧。

(2)基本条件①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协助。

②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3)生理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地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3.大分子物质的运输(1)胞吞: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2)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然后移动到细胞膜处,并与之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

[合作探讨]探讨1:试从物质运输动力角度分析,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提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物质运输动力都是物质浓度差,即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统称为被动运输。

探讨2:主动运输需要的能量主要通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提供。

植物生长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无机盐。

请解释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要给作物松土?提示:松土增加土壤O 2含量,促进有氧呼吸,有利于植物主动吸收各种无机盐离子。

探讨3:胞吞和胞吐是否需要消耗能量?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与膜的流动性是否有关?提示: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思维升华]1.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膜的选择透过性(1)物质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2)氧气浓度: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主动运输1.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之一是胞吞,具体过程是:当物质吸附在细胞膜上时,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囊泡在移动的过程中在细胞内溶解消失,把物质留在细胞质内。

以下对胞吞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B.这个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该过程用于吸收小分子物质D.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解析】由题意知,该物质进入细胞时,并非通过细胞膜;其原理是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生理基础;膜分子的运动亦需要消耗能量。

高一生物物质交换知识点

高一生物物质交换知识点

高一生物物质交换知识点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的分界,起到了选择性渗透的作用,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性,同时参与细胞间物质的交换。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其中磷脂的亲水头部与亲油尾部相对而异,形成了一个层状结构。

细胞膜还含有一些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以根据需要,在细胞膜上形成各种功能性的通道和受体。

二、物质的运输方式在生物体中,物质的运输主要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方式。

1.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指细胞通过能量消耗,将物质从低浓度区域转移到高浓度区域。

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即细胞通过改变细胞膜的形状将外部物质包裹进来或排出去。

2. 被动运输:被动运输是指物质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通过浓度梯度的差异,自动从高浓度区域转移到低浓度区域。

被动运输主要有扩散、渗透和运输蛋白介导的运输。

三、物质的运输方式-扩散扩散是指分子或离子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自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传播的过程。

这是一种无需能量消耗的被动运输方式。

扩散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差、分子大小和膜透性的影响。

在细胞中,很多小分子如氧气、二氧化碳和水通过细胞膜进行扩散。

四、物质的运输方式-渗透渗透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传递到浓度较低侧的过程。

在细胞中,渗透通常通过细胞膜实现。

当细胞外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时,水分子会通过渗透的方式从低浓度区域移向高浓度区域。

五、物质的运输方式-运输蛋白介导的运输细胞膜上的运输蛋白在物质的运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是两类常见的运输蛋白。

1. 载体蛋白:载体蛋白通过结合物质分子,并利用分子的能量,跨越细胞膜将物质从高浓度区域转移到低浓度区域。

载体蛋白通常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物质具有亲和力。

2. 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构成了细胞膜上的通道,物质可以通过通道蛋白从一侧的细胞膜直接传递到另一侧的细胞膜。

通道蛋白通常具有选择性,只允许特定的溶质通过。

六、物质交换与细胞的代谢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代谢活动的基础,细胞通过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物和维持内外环境的稳定性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018届高考生物知识点总复习课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2018届高考生物知识点总复习课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重温高考 演练模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考点一
梳理知识要点
1.扩散
物质从 浓度高 的地方向 浓度低 2.半透膜

的地方移动的过程,叫做扩散。
, 叫
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 多孔性膜 做半透膜。 3.渗透作用 半透膜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
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
4.渗透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渗透系统,由两个溶液体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半透
的,外观上表现为S1溶液液面上升;若S1
溶液浓度小于S2溶液浓度,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溶液液 面下降。 ②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 Δh ,则 S1 溶液 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压强,会阻止
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2)溶质能通过半透膜的情况 若S1溶液浓度大于 S2溶液浓度,则最初单位时间内由 S2→S1的 水分子数多于由 S1→S2的,随着溶质的扩散,最终S1 和S2溶液
命题点二 与渗透作用有关的实验探究 4.(2016· 赣州模拟 ) 某同学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甲图为实验 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 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
锅等。
答案
(1) 请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向 a、b两管中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 化 ① 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斐林试剂,沸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____; 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 ② 且 A、 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膜;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 ____ 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膜 预 测 实 验 现 象 并 做 出 结 论 : (2)

名师讲堂细胞与外界物质的交换

名师讲堂细胞与外界物质的交换

精析“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山东省茌平第一中学王德顺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基本单位,要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物质交换的方式、动力和过程也常常是生物命题的知识点。

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生活的水中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养料和氧气,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而多细胞生物的大部分细胞没有与外界环境接触,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下面我们就多细胞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进行精辟的分析。

一、气体(O2、CO2等)进出细胞的方式、动力和过程O2、CO2都属于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分压差(相当于液体的浓度差)。

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气来源于外界的空气,扩散过程为:外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呼吸道到达肺泡(不需要穿过膜结构),然后穿过肺泡到达细胞间的组织液(因为要穿过肺泡壁细胞,所以穿过2层生物膜),接着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血浆(因为要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所以穿过2层生物膜),再进入红细胞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被运输到全身各处;到达组织细胞处后,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进入血浆(穿过1层生物膜),然后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穿过2层生物膜),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基质,最后进入线粒体,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至少要穿过11层生物膜)。

因扩散的动力是分压差,从外界环境到细胞内的线粒体过程中,氧气的浓度应越来越低。

对于细胞经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来说,也是经扩散作用被逐步排出体外:在线粒体内部产生CO2经扩散作用进入细胞质基质,然后扩散进入组织液(需要穿过3层生物膜),再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血浆(穿过2层生物膜),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部。

在肺部CO2首先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扩散到组织液(穿过2层生物膜),然后穿过肺胞壁细胞进入肺泡(穿过2层生物膜),最后通过呼吸运动排出体外(共需穿过9层生物膜)。

从线粒体向外,CO2的浓度越来越低。

二、其它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食物中的有机物多数要经过消化后,才能被吸收进入体内。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ppt精品课件 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ppt精品课件 2
答案
2.比较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不同,完善下列表格
物质类别
出入细胞方式
物质转运方向
不需要
载体
高 低 自由扩散 不耗能____ 离子和小 被动运输 __浓度需要 →__浓度 协助扩散 高 低 分子物质 ___ 外 内 主动运输 __浓度 →__浓度 耗能 不需要
颗粒和大 分子物质
胞吞 胞吐

细胞__→细胞__ 细胞__→细胞__
果糖和蔗糖酶
1 2 3 4 5 6
解析答案
6.为探究膜的透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E、F、G为用猪膀
胱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甲或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 管,起初3支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体积VG>VE=VF,甲、乙、 丙三种溶液分别为质量浓度为0.2 g/mL、0.1 g/mL、0.3 g/mL的蔗糖溶液。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氨基酸、葡萄糖、离子和小分子等可通过核被
膜。
返回
考点三(实验) 探究细胞质壁分离 和复原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
考纲要求 实验:(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解读 解题探究
返回总目录
1.实验原理 (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 半透膜 。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
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 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 扩散速率
1 2 3 4 5
解析答案
归纳整合
1.“三步法”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借助结构模式图,比较、区分不同“膜”的特点
(1)选择透过性膜是指细胞膜等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它具有半透膜的物理

高中生物重要知识点讲解及练习 (5)

高中生物重要知识点讲解及练习 (5)

返回
(2) 为什么食用了“劣质奶粉”的婴儿会变成“大头 娃娃”呢?
提示:婴儿食用蛋白质严重缺乏的劣质奶粉后导致血 浆蛋白减少,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显著下降,组织液 的水量增多并且大量积聚在组织细胞间隙,从而引起 组织水肿。
返回
核心素养·提能区
返回
深理解 以联系为桥梁——融会贯通·探规寻律
1.明确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与内环境稳态的 联系
(2) 血液 ≠ 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外液 ( 内环境 ) 和细胞内 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 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属于体液。
(3)体内液体≠内环境: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 囊腔(如 呼吸道、 消化道、 膀胱、 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 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的液体不属于 内环境。
Contents
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 [重难深化类]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重难深化类]
课堂一刻钟 研真题——知命题点·查薄弱点·清迷盲点
课下达标检测
返回
考点一
内 环 境 的 组 成
[重难深化类]
返回
重温教材·自学区
返回
一、体液的概念与组成
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以 水 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将“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信息分子 神经递质 激素 抗体 淋巴因子
来源 突触前膜释放 内分泌腺细胞 浆细胞 T细胞
靶细胞或作用部位 突触后膜 靶细胞 抗原 B细胞
精探究 以实验为途径——追根溯源·理解更深
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中酸碱度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1)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 ) (2018· 浙江卷,T11D)

2018高中生物 追踪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2018高中生物 追踪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追踪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C.①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3.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A.家兔B.鱼类C.鸟类D.草履虫4.如图所示,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的红细胞中,通过的人体内环境的名称依次是( )A.组织液→血浆B.组织液→淋巴→血浆C.细胞内液→组织液→细胞内液D.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5.体内细胞的代谢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依次经过的途径是( )A.体内细胞→组织液→血浆→呼吸系统→体外环境B.体内细胞→泌尿系统→血浆→组织液→体外环境C.体内细胞→消化系统→血浆→体外环境D.体内细胞→组织液→血浆(或淋巴)→泌尿系统→体外环境6.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CO2排到体外,依次经过的途径是( )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体外7.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A.泌尿系统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8.高等多细胞动物的物质交换主要涉及①体内细胞;②组织液;③血浆(或淋巴);④呼吸系统;⑤泌尿系统;⑥消化系统;⑦体外环境;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内细胞、CO2从体内排到体外、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⑦B.⑦→⑥→⑤→③→②→①C.⑦→⑥→③→②→①D.①→②→③→⑤→⑦9.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2018生物北师大版必修1课件:第4章 第15课时 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二及细胞内的物质代谢

2018生物北师大版必修1课件:第4章 第15课时 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二及细胞内的物质代谢

归纳提炼
1.主动运输的意义 主动运输能够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 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 细胞有害的物质。可见,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 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2.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 (1)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所运输的物质种类和数量。 (2)能量:凡是能够影响能量供应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 的运输速率,如温度、氧气浓度等。 3.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是将物质从细胞膜的一 侧运输到另一侧,是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吞和胞吐通过小 泡与膜的融合进行转运,不是跨膜运输的方式。
活学活用
1.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
其他条件不变,则( )
A.甲物质的运输被促进
B.乙物质的运输被促进
C.甲物质的运输被抑制
D.乙物质的运输被抑制
解析 是否需要跨膜蛋白是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区别。由 于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无蛋白质,也就没有跨膜 蛋白,协助扩散将受到抑制。 答案 D
12345
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2345
(1) 物 质 A 、 B 、 C 跨 膜 运 输 的 方 式 依 次 是 __自__由__扩__散____ 、 ___协__助__扩__散_____、__主__动__运__输______。 解析 根据图示判断三种运输方式依次是自由扩散、协助 扩散和主动运输。
12345
解析 图1中当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时,细胞仍能 吸收该物质,说明是主动运输;图2中甲吸收速率和物质 的浓度成正比,是自由扩散;乙具有载体蛋白饱和的现象, 说明该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可能是主动运输或者协助扩散。 答案 物质C 物质A 物质B或物质C

高中生物第3章_第1节_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高中生物第3章_第1节_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第1节
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人每天都要干一件大事,那就 是一日三餐,同时也不断的向体 外排除废物,那么,细胞是不是 这样呢?是的,细胞也不断的与 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请问,细胞 是怎么样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 ???
一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
细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性系统。生
活的细胞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细 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
模拟实验:模拟膜的通透性
方法步骤:
1.取两个长颈漏斗,分别在漏斗口处封上一层玻璃纸。 2.在A漏斗中注入硫酸铜溶液;B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 ,并加入少许红墨水,使其略呈红色。 3.将两个漏斗分别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 ,在两漏斗的液面处做标记 4.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蒸馏水颜 色的变化及长颈漏斗的液面变化,并将观 察到的结果填入下表。
一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 模拟实验:模拟膜的通透性
15%硫酸铜溶液 玻璃纸 清水
30%蔗糖溶液+ 少许红墨水 玻璃纸 清水
A
B
一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模拟实验:模拟膜的通透性
总结与讨论:
1.A、B两个烧杯中的蒸馏水颜色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
2.如果将B漏斗口的玻璃纸换成塑料膜,蒸馏水的颜色 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一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 细胞壁的全透性
1、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其次还含有木质素。 2、主要作用: ①维持植物细胞的正常形态; ②防止细胞过度吸水引起细胞破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③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一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 细胞壁的全透性
3、特性: ①全透性:水分子和溶解 在水中的物质都能通过。 ②伸缩性小。 4、应用: ①纤维素:造纸、人造纤维、火药、 胶片、绝缘材料、食品工业 ②木质素:石油、塑料、染料、制革

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细胞的物质代谢第1节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三物质进出细胞...》171北师大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细胞的物质代谢第1节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三物质进出细胞...》171北师大教案教学设计

1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新授课)广东高州中学生物科组张清莲一、课程标准要求和解读1、课程标准要求说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理解)2、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要求是“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其中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说明”为理解水平,即“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具体内容要求是“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从知识的横向联系看,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分为小分子、离子进出细胞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其中重点为前者;从知识的纵向分解上看,涉及的知识点有:物质跨膜运输的种类及实例;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概念;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

本节课涉及的概念多,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易混淆,而且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很抽象,要辨析不同的概念和理解抽象的知识,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建立模型,所以本节课主要通过生物建模的方法来达到学习目标。

二、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4章第3节的内容。

整个必修模块一主要从化学组成、基本结构、新陈代谢和生命历程等四个方面介绍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而本节就属于细胞代谢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章先介绍具体事例,如红细胞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等,给学生具体的认知。

再介绍细胞膜结构的理论“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将第1节的具体实例归纳到各种跨膜运输方式之中,通过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特点,学生对跨膜运输的方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理念。

本节涉及的载体蛋白,与第3章第1节知识相关,涉及到ATP的水解,与第5章第2节知识相关,胞吐作用与第3章第2节分2泌蛋白知识相关。

教材3种跨膜运输的方式均有图片的呈现,对示意图的分析和解读,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能力。

在近五年的高考中,此考点共出现13次,所以属于高考的常考点,考查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时,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侧重能力考查时,往往以图表分析、曲线分析或实验分析形式进行综合考查,非选择题题及选择题均有命题出现。

2019高中生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文字表述辨析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2019高中生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文字表述辨析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互换的文字表述辨析1. 以下相关人体内环境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添B.与淋巴对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C.突触前膜开释的神经递质可在内环境中被分解D.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不参加内环境稳态的调理2. 以下对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理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静脉端进入血液B.血浆蛋白参加人体内环境浸透压的调理,但不参加免疫调理3.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的门路是()4. 以下对于人体内环境极其稳态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参加内环境的形成和保持B.血液中钙盐过多会惹起肌无力C.毛细血管破碎会惹起局部水肿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5. 人的表皮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互换是()A.直接互换B.间接互换C.经过内环境进行互换D.经过体液进行互换6. 以下对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肝脏细胞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和细胞内液,其都属于内环境B.任何生物的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互换C.人体表皮细胞直接与外界接触,但不可以直接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D.口服药物进入胃就进入了内环境7.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互换,一定经过的系统是()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神经系统④泌尿系统⑤循环系统⑥运动系统⑦生殖系统⑧内分泌系统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②④⑤D.③④⑤⑥8. 以下各物质的组合中,需经过循环系统的运送与外界环境互换的是()①葡萄糖②血浆蛋白③氧气④二氧化碳⑤尿素⑥血红蛋白⑦激素⑧水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⑧C.②④⑤⑦⑧D.④⑥⑦⑧9. 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互换的桥梁是()A.体液B.细胞内液C.组织液D.细胞外液10. 以下对于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B.代谢废物的排出只好经过肾脏11.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以下对于人体内环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血浆与肺泡互换气体只要经过毛细血管壁B.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气均能够存在于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能够经过毛细血管壁抵达组织液D.体内细胞只经过内环境就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12. 当你吸进一口气,你知道此中的氧气要经过人体的哪些系统才能抵达脑细胞() 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B.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C.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答案分析1.【答案】 D【分析】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添,则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血糖浓度会增添,故A 正确;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成分邻近,但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故 B 正确;突触前膜开释的神经递质可在内环境中被相应酶分解,防备下一个神经元连续喜悦或许克制,故 C 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理方式为神经﹣体液﹣免疫调理,而免疫调理包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故 D错误。

专题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018年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含解析

专题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018年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含解析

【学案导航】---明方向!【课程学习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进行几种主要跨膜运输方式中相关图表数据的解读。

第一层级:预学区.不看不讲【知识体系梳理】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被动运输(1)水分子、氧气、二氧化碳等进出细胞取决于①的浓度差。

这些小分子很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②。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③。

(2)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

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④,能够协助葡萄糖等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⑤的扩散,叫作⑥。

(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物质通过此方式进出细胞是⑦浓度梯度的,不需要消耗⑧,但需要两侧有⑨。

2.主动运输(1)K+、Na+和Ca2+等离子,都不能自由地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它们从⑩一侧运输到一侧,需要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当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作。

2.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作。

【基础学习交流】1.物质跨膜运输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食物。

食物中的所有成分都能被人体吸收吗?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3.胞吞和胞吐是不是跨膜运输?运输过程是否需要载体和能量?4.人体的小肠绒毛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吗?它们分别是什么方式?如果某种原因影响了细胞的呼吸作用,则受到影响的是哪种生命活动?5.水分和氧气都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这与渗透作用有什么关系?第二层级:导学区.不议不讲【重点难点探究】知识点一:认识几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简要回答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什么特性?2.物质进出细胞都需要跨膜吗?物质进出细胞有哪些方式?3.请列表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

高中生物提要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中生物提要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朱楠楠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画图判定→分析特征→举例)
1)生物膜对小分子的转运
2)生物膜对大分子的转运
a)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胞吞、胞吐
神经调节中神经递质的传递——胞吐、胞吞
b)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核→核孔
3)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
温度、线粒体、叶绿体、金属离子……
二、渗透作用
1)条件:半透膜;浓度差
2)区分扩散作用(多指溶剂分子,小部分物质)
3)原生质体分离
a)质壁分离原理
b)质壁分离复原原理
c)实验步骤
d)结果分析
e)实验结论: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2018高中生物 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图解辨析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2018高中生物 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图解辨析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图解辨析1.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2.如图为高等动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B.代谢废物完全由③过程排出C.内环境是由人体内的液体组成的D.所有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3.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④⑤都必须通过组织液才能完成C.体内细胞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4.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B.代谢废物完全由③过程排出C. 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要经过4层生物膜D.内环境从外界环境得到所需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5.下列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B.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C.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D.⑥表示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的间接交换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④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有关,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C.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D.外界空气中的O2最终进入肝细胞被利用需穿过9层生物膜7.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B.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由细胞内液构成的液体环境C.图中①、②、③依次通过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完成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8.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须通过消化和循环系统才能完成,②须通过呼吸和循环系统才能完成B.人的内环境即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9.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2018高中生物追踪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有解析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

2018高中生物追踪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有解析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

语法综合复习重点练习题(初中)一、时态1.There __________ a meeting tomorrow afternoon.A. will be going toB. will going to beC. is going to beD. will go to be2.Charlie ________ here next month.A. isn’t workingB. doesn’t workingC. isn’t going to workingD. won’t work3.He ________ very busy this week, he ________ free next week.A. will be; isB. is; isC. will be; will beD. is; will be4.There ________ a dolphin show in the zoo tomorrow evening.A. wasB. is going to haveC. will haveD. is going to be5.–________ you ________ free tomorrow?– No. I ________ free the day after tomorrow.A. Are; going to; willB. Are; going to be; willC. Are; going to; will beD. Are; going to be; will be6. When he arrived at the bus stop, the bus ________ for 20 minutes.A.has leftB. had leftC. has been awayD. had been away7. I ______ the party for 5 years so far.A. joinedB. have joinedC. have been inD. have gone to8. The factory ________ since the February of 1988.A.has been openB. has openedC. was openD. opened9. Mary and Rose _______friends since they met in 2000.A.have madeB. have beenC. madeD. have become10. You mustn't ________ until he comes back.A.be awayB. leaveC. be leftD. have left二、主谓一致1、He ,together with his parents _____ going to visit Shanghai in July .How about you ?I'm afraid I have to stay at home _____.A.are; on my ownB.is; by myselfC.is ; by my ownD.are ; on myself2、There are millions of websites on the Internet and there _____ a lot of useful ______ on the website.A.are ; informationB.are ;informationC.is; informationD.is; informations3、Each boy and each girl _____ given a new book yesterday.4、Mr. Green with his wife and two daughters _____ coming to beijing tomorrow.5、Tom as well as Lily ______ good student.A.isB.are6、I don't think the poor _____ poor.A.are alwaysB.is alwaysC.always be7、More then one student _____ ever been to Beijing.8.Two years ( ) a long time.9.The dancer and singer ( ) been invited to the party.10.8 dollars ( ) enough.11.Tom’family ( ) going to move next week.12.The workers of this company ( ) going to take part in the match tomorrow.A.isB.areC.was Dwere13.The police ( ) helping a girl find her mother.14.One and half cakes ( ) a good meal for the monkey.15.Not only my parents but also I ( ) looking forward to meeting my uncle.16.Neither you nor I ( ) a studnt.三、宾语从句1. I don't know _________ he will come tomorrow. _________ he comes, I'll tell you.A. if; WhetherB. whether; WhetherC. if; ThatD. if; If2. I don't know _________ the day after tomorrow.A. when does he comeB. how will he comeC. if he comesD. whether he'll come3.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__ the nearest hospital is?A. whatB. howC. whetherD. where4.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__ the radio without any help?A. how did he mendB. what did he mendC. how he mendedD. what he mended5. I want to know _________.A. whom is she looking afterB. whom she is lookingC. whom is she lookingD. whom she is looking after6. Do you know where _________ now?A. he livesB. does he liveC. he livedD. did he live7. Do you know what time _________?A. the train leaveB. does the train leaveC. will the train leaveD. the train leaves8. I don't know _________. Can you tell me, please?A. how the two players are oldB. how old are the two playersC. the two players are how oldD. how old the two players are9.Could you tell us how long_______? About three days.A.does the sports meeting lastB.the sports meeting lastC.will the sports meeting lastD.the sports meeting will last10. I can't understand _________.A. what does Christmas meanB. what Christmas does meanC. what mean Christmas doesD. what Christmas means四、定语从句1. Is this the factory __________ you visited the other day?A. thatB. whereC. in whichD. the one2. This book will show you __________ can be used in other contexts..A. how you have observedB. what you have observedC. that you have observedD. how that you have observed3. The reason is __________ he is unable to operate the machine.A. becauseB. whyC. thatD. whether4. That tree, __________ branches are almost bare, is very old.A. whoseB. of whichC. in whichD. on which5. He failed in the examination, __________ made his father very angry.A. whichB. itC. thatD. what6. The girl __________ an English song in the next room is Tom’s sister.A. who is singingB. is singingC. sangD. was singing7. Those __________ not only from books but also through practice will succeed.A. learnB. whoC. that learnsD. who learn8.Is there anything ______you don’t understand?9. The train __________ she was travelling was late.A. whichB. whereC. on whichD. in that10.I want to read all the books _______that were written by Lu Xun.A.thatB.whichC.who Dhow五、状语从句1. It was quiet ________ those big trucks started coming through the town.A. beforeB. afterC. untilD. unless2. It seemed only seconds ________ the boy finished washing his face.A. whenB. beforeC. afterD. even if3.We were told that we should follow the main road _____ we reached the central railway station.A. wheneverB. untilC. whileD. wherever4. I recognized you ________ I saw you at the airport.A. the momentB. whileC. afterD. once5. It _____ long before we ____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A. will not be; will knowB. is; will knowC. will not be ; knowD. is; know6. The new secretary is supposed to report to the manager as soon as she_____.A. will arriveB. arrivesC. is going to arriveD. is arriving7. The teacher told us _______funny story ________we all laughed.A. such a ,thatB. such, thatC. so a, thatD. so, that8. The headmaster spoke slowly _________we could understand him.A. such thatB.becauseC. so thatD. when9. The workers work _____hard _______they don’t have a day off even on the weekend.A. too, thatB. such, thatC. so, thatD. as, that10. He called her _______hear her voice.A. toB. in order thatC. so thatD. in order11. We ran to the bus stop _____we could catch the bus.A. in orderB. so thatC. toD. in order to六、感叹句1_________clever girl she is!A What aB WhatC How aD how2__________interesting story it is!A What anB What aC How anD How3_______clever children they are!A WhatB What aC How aD How4____________flowers they are!A What beautifulB What a beautifulC How beautifulD How a beautiful5___________it is today!A How coldB What coldC How a coldD What a cold6___________bad the weather is!A HowB WhatC What aD How a7______________good news it is!A HowB What aC How aD What8_____________the sunshine is!A What a brightB How a brightC How brightD what bright 9___________he writes.A How goodB How wellC What goodD What well10____________LiLei runs!A What fast boyB What fastC How fastD How a fast。

高中生物追踪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追踪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有解析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追踪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C.①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3.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A.家兔B.鱼类C.鸟类D.草履虫4.如图所示,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的红细胞中,通过的人体内环境的名称依次是( )A.组织液→血浆B.组织液→淋巴→血浆C.细胞内液→组织液→细胞内液D.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5.体内细胞的代谢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依次经过的途径是( )A.体内细胞→组织液→血浆→呼吸系统→体外环境B.体内细胞→泌尿系统→血浆→组织液→体外环境C.体内细胞→消化系统→血浆→体外环境D.体内细胞→组织液→血浆(或淋巴)→泌尿系统→体外环境6.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CO2排到体外,依次经过的途径是( )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体外7.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A.泌尿系统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8.高等多细胞动物的物质交换主要涉及①体内细胞;②组织液;③血浆(或淋巴);④呼吸系统;⑤泌尿系统;⑥消化系统;⑦体外环境;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内细胞、CO2从体内排到体外、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⑦B.⑦→⑥→⑤→③→②→①C.⑦→⑥→③→②→①D.①→②→③→⑤→⑦9.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2018生物北师大版必修1课件:第4章 第14课时 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一

2018生物北师大版必修1课件:第4章 第14课时 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一

当堂检测
1234
1.向猪膀胱注入一半30%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然后浸入
5%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小时称一次重量,在坐标图中能
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1234
解析 猪膀胱壁可以当作一个半透膜来看,膀胱内30%的蔗糖溶 液与浸入的5%的蔗糖溶液存在着浓度差。因膀胱内的蔗糖分子不 能透过膀胱壁而形成渗透压,这时,从5%的蔗糖溶液进入膀胱内 的水分子数目多,从而使膀胱的重量增加(外界溶液由于溶剂的减 少而使蔗糖浓度升高,膀胱内的溶液由于溶剂的增加而使蔗糖浓 度降低)。当外界溶液浓度等于膀胱内溶液浓度时,水分的进出达 到了相对平衡,膀胱的重量就不再增加了。 答案 B
(3)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当细胞液浓度 > 外界溶液浓度时, 细胞吸水,发生 质壁分离复原 。 (4)植物细胞在清水中会不会和动物细胞一样发生涨破的现象? 答案 不会。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壁伸缩性较小,所 以植物细胞不能无限地吸水,不会涨破。
2.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的相关实验 实验一 细胞质壁分离实验 将一定量的 不同浓度梯度 的蔗糖溶液分别加入不同的培养皿 中(如图所示)
1234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_③__④__⑤___(填序号),结构 ②中充满的液体是_外__界__溶__液__。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中,发现细胞 的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 水?不__能__,原因是细__胞___壁__对__原__生__质__层__有__支__持__和__保__护__的__作__用_。
3.渗透作用的原理
活学活用
1.“人造细胞”是用羊皮纸或火棉胶等半透性膜材料做成 的一个密闭的囊,囊里面装了等量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假设有三个这样的“人造细胞”,分别用A、B、C表示, 它们中的蔗糖溶液浓度分别是10%、20%和30%。其中A、 B细胞的外面套一金属网笼,C细胞的外面没有套金属网 笼,如图把三个“人造细胞”同时放在浓度为15%的蔗糖 溶液的玻璃槽中,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课件 1.1.4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课件 1.1.4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
知识海洋
消 化 系 统
将Na+、葡萄糖、氨基酸等 营养物质摄入体内
知识海洋
呼 吸 系 统
吸入O2、排出CO2
知识海洋

尿
肾 单



将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
知识海洋


循 环
动 脉
右心房
肺循环
左心房
静 脉

系 上、下 统 腔静脉
右心室

左心室

体循环
应用探究
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①②③④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有关叙述正确是( D )
课堂总结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外 界 环
营养 消化系统 物质
血浆



境 中
O2 呼吸系统 环
的 CO2

组织液
胞 内
物 质
废物 泌尿系统
皮肤

淋巴液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
新课导入
多细胞生物 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等
知识海洋
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
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 代谢废物
内环境
知识海洋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Na+、葡萄糖、氨基酸、O2 如何进入内环境?
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尿素和CO2) 如何排出体外?
把各种物质运输到机体的相应部位
知识海洋
消化系统
内环境
代谢废物 呼吸系统 代谢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踪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C.①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3.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A.家兔B.鱼类C.鸟类D.草履虫4.如图所示,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的红细胞中,通过的人体内环境的名称依次是( )A.组织液→血浆B.组织液→淋巴→血浆C.细胞内液→组织液→细胞内液D.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5.体内细胞的代谢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依次经过的途径是( )A.体内细胞→组织液→血浆→呼吸系统→体外环境B.体内细胞→泌尿系统→血浆→组织液→体外环境C.体内细胞→消化系统→血浆→体外环境D.体内细胞→组织液→血浆(或淋巴)→泌尿系统→体外环境6.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CO2排到体外,依次经过的途径是( )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体外7.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A.泌尿系统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8.高等多细胞动物的物质交换主要涉及①体内细胞;②组织液;③血浆(或淋巴);④呼吸系统;⑤泌尿系统;⑥消化系统;⑦体外环境;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内细胞、CO2从体内排到体外、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⑦B.⑦→⑥→⑤→③→②→①C.⑦→⑥→③→②→①D.①→②→③→⑤→⑦9.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下面是人体胰岛组织结构示意图。

下列对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表示正确的是(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A.①②③①B.②①③②C.③①②③D.②③①①10.医生在给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11.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12.医生给病人注射药物,不同的注射方式,药物到达靶细胞的途径不同,以下途径正确的是( )A.肌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血液→靶细胞B.肌肉注射:组织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C.静脉注射:组织液→淋巴→血液→靶细胞D.静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靶细胞13.ATP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医疗上用ATP注射液可治疗心肌炎。

若人体静脉滴注ATP药物,ATP 到达心肌细胞内至少要穿过多少层细胞膜( )A. 1层B. 2层C. 3层D. 4层14.硝酸甘油(C3H5N3O9)在医药上用作血管扩张的药,是预防和紧急治疗心绞痛的特效药;该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舌下含服而不是吞服,将药片含在舌下,硝酸甘油溶于水后,立即被舌下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最终到达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释放NO,NO可调节平滑肌的收缩状态,使血管舒张,从而在几分钟内缓解心绞痛;在上述整个过程中,硝酸甘油至少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A. 5B. 7C. 10D. 1415.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至少需要通过几层膜( ) A. 2层B. 3层C. 4层D. 6层16.人体红细胞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并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至少需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A. 4B. 5C. 6D. 717.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穿过几层生物膜( )A. 5B. 7C. 9D. 1118.人体肺泡中的O2若要进入肌肉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氧分子至少要通过几层膜( ) A. 9层B. 6层C. 11层D. 10层19.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CO2被释放到空气中,至少要穿过几层生物膜( )A. 5层B. 10层C. 9层D. 12层20.外界空气中的O2进入人体骨骼肌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的生物膜层数和磷脂分子层数是( )A. 5层和10层B. 10层和10层C. 11层和22层D. 12层和24层21.红细胞中的O2被运输到各组织,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A. 8B. 10C. 12D. 1422.人小肠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体内成为肝糖原,此过程中葡萄糖共穿过几层膜( ) A. 6B. 7C. 8D. 9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组织液中,A正确;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消化道内,并非细胞外液,C错误;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发生在细胞内,D错误。

2.【答案】D【解析】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血浆①渗透压降低,组织液②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钾离子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浆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组织细胞,B正确;血浆中无机盐离子浓度过高,则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C正确;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D错误。

3.【答案】D【解析】家兔、鱼类和鸟类都是多细胞生物,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A、B、C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4.【答案】A【解析】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首先由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最后从血浆中透过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内部。

要特别注意的是葡萄糖被吸收只进入血浆而不进入淋巴。

5.【答案】D【解析】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细胞只能通过内环境间接地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尿素在细胞内产生,先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血浆,经血液循环,到达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到体外环境。

6.【答案】A【解析】高等动物产生CO2的场所为组织细胞,CO2经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部后,由呼吸系统经呼吸作用排出体外,故依次经过的途径是: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7.【答案】D【解析】把体内代谢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排泄的三条途径:①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②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③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

8.【答案】B【解析】A为二氧化碳的排出途径,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产生,经血液循环由呼吸系统排出;B为营养物质的吸收,但中间不经过泌尿系统;C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高等多细胞动物是通过消化系统摄取营养物质的,食物消化后进入血浆,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被组织细胞吸收;D 为尿素的排出过程,由肝细胞产生后,经血液循环由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

9.【答案】B【解析】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

10.【答案】C【解析】肌肉注射时,一部分药液从肌肉组织间隙液(组织液)进入人体静脉血液,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组织细胞周围,进入组织液,再进入靶细胞;一部分药液从肌肉组织间隙液(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经淋巴循环再进入血液。

11.【答案】C【解析】静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的静脉血管,即进入血浆,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再出血浆,进入组织液,然后到达靶细胞。

12.【答案】B【解析】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而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因此,药液通过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静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因此,药液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13.【答案】C【解析】静脉注射ATP药物时,ATP药物直接进入血浆,血浆中的ATP药物首先要出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进入组织液,要穿越2层细胞膜;组织液中的ATP再穿过心肌细胞膜(1层细胞膜)进入心肌细胞内,所以整个过程共穿过3层细胞膜。

14.【答案】D【解析】硝酸甘油被吸收时,需要穿过口腔上皮细胞(2层细胞膜),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进入血液,到达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细胞时要出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肌细胞(1层细胞膜),共7层膜,且每层膜均为磷脂双分子层,故硝酸甘油至少穿过14层磷脂分子。

15.【答案】B【解析】组织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穿过细胞膜、线粒体膜,由于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因此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至少要通过细胞膜、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内膜共3层膜。

16.【答案】C【解析】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反应,由于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故人体血液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穿过1层红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因此人体组织液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至少要穿过6层细胞膜。

17.【答案】C【解析】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人体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穿过肺泡壁(2层细胞膜)、进毛细血管(2层细胞膜)、进入红细胞膜(1层细胞膜)、出红细胞膜(1层细胞膜)、出毛细血管(2层细胞膜)、进组织细胞膜(1层细胞膜),共9层膜。

18.【答案】C【解析】人体肺泡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出肺泡需要穿过1层肺泡壁细胞(2层细胞膜),进入血管中需要穿过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进入红细胞需要穿过1层红细胞膜,出红细胞需要穿过1层红细胞膜,出血管需要穿过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因此人体肺泡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至少要穿过11层细胞膜。

19.【答案】C【解析】骨骼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通过的细胞膜途径为:组织细胞的线粒体2层膜,细胞膜1层、穿过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即两层细胞膜)2层膜、再出毛细血管2层膜,再穿过肺泡,2层,共计9层细胞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