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战争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时期战争综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前的漫长年月,史称先秦时期,是中国冷兵器时代战争——包括战争理论、战争方式及进行战争之军队、兵器等,由原始形态逐渐到成熟的发展阶段;也是当时社会通过征服、兼并战争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发展阶段。出现不少卓越军事家,创造许多典型战例,且确立了对现代战争仍有启示作用的东方战争理论体系。


中国古代战争发端于传说的“三皇”时代,形成于"五帝”时期。见诸文字最早的战争为神农伐斧燧之战,其后是部落联盟间规模最大的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至颛顼、尧、舜、禹时,战争日多,史不绝书。禹以前部落联盟领袖由部落首领选举产生,联盟有简单的管理机构,领袖、首领有数量不多、已具有军队性质的“营卫”队,战时即为战斗骨干。作战方式极为原始,由首领率领全体或部分志愿人员,使用由生产工具转化来的石、骨、木质兵器,蜂拥而上,进行群体格斗。交战胜负,决定于参战人员的数量、体力状况及勇敢程度。为保卫部落不被侵袭,居地周围筑有壕、墙。禹时,联盟所在地已建有原始城堡,既能起遮蔽、障碍作用,又可在上面观察、指挥和射箭、投石;在作战类型上,除“战”外,开始出现了“攻”与“守”的雏形。


前2l世纪,最后一个选举产生的联盟领袖禹死后,其子启以武力击灭益及有扈氏等反对势力,确立了夏王朝。由夏经商至西周灭亡的1400年,是中国古代战争缓慢发展的时期。商中期前的战争,主要有羿、寒浞之乱,少康中兴及商灭夏之战等。平时仅有以贵族为主组成的王室亲卫部队,战时依所需兵力召集氏族、方国人员组军出征。军队以使用石兵器之步兵为主,有少量战车。战斗时,贵族指挥官乘战车位于部队中央,亲卫部队列于前后,成员不一之族军列于左右,接近至弓箭有效射程时,一面射箭,一面冲锋。指挥官击鼓督战。商中期后的战争,有武丁攻鬼方、纣攻东夷、周成王东征淮夷、昭王南征荆楚、穆王西征犬戎等。军队已装备青铜兵器,战车增多,发展为车、步两兵种,分别编组,协同作战,并出现了密集方阵战术。“立卒伍,定行制,正纵横”(《司马法·严位》),以发挥整体功能。通常步兵列阵于前,战车列阵于后,组成广正面之大方阵。指挥官以金、鼓、旗帜等听视信号指挥战斗,强调队形严整。每前进一定距离,即停止整顿一次队形,军队只能在平坦开阔地形作缓慢的直线运动,实施正面攻击。周灭商牧野之战,战车机动性、冲击力得到发挥。此后,战车兵成为军中主兵,步兵成为战车属兵。随着战争的增多与发

展,人们对战争一般规律有所认识,从而产生了争取胜利的古代战略思想。如鸣条之战,已初步认识到政治与战争的关系,采取争取民心、用间等措施,并注意选择有利的进攻时机;周灭商之战,制造假象,麻痹敌人;周公东征,更能采用先弱后强的战略等。经验积累,使感性认识升华,形成战争理论,有了《令典》、《军志》、《军令》等早期兵书。


自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至前453年:三家分晋的春秋时期300余年,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竞建常备军。为争夺劳力、土地、兵源及对别国的控制权,战争门趋频繁,较大的战斗约400余次,主要是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迅速发展的时期,军队沿袭西周,仍为车步合编,以乘为基本建制单位,每乘战斗人员由25人增至75人,大国兵力由1000乘增至4000乘,进入繁盛的车战时代。由平王东迁至前686年齐桓公图霸中原之战前的85年,战争尚少,约60余次,主要是郑庄公图霸中原的战争,是争霸战争的序幕阶段。战略发展不明显,战术却有新的发展。如北制之战,郑庄公以主力正面迎敌,以—‘部兵力迂回敌后攻击,是战争史上已知的首次见诸文字的运用迂回战术的战例;又如郑抗北戎之战,郑庄公以‘部兵力佯败诱敌,以主力设伏聚歼,是早期诱敌深入的伏击战战例;再如繻葛之战,郑庄公先以左、右军投入战斗,占敌之弱,力;后再将中军投入,集中全力合击周王室中军,是较早在战术范畴中实施避精击怠、先弱后强的战例。由齐桓公称霸诸侯至前546年弥兵之会的140年,战争最为频繁.约230余次,主要是齐、晋、楚、秦争夺控制中小国家的霸主地位之战,是争霸战争的高潮阶段。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时间相对延长,有时—次战争需在不同地点连续进行若干次战斗方能决定胜负。卓越的军事家开始认识战争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认识智力的重要作用,于是强调以智为先,谋定而战,反映智力与谋略的战略、战术,特别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战略,得到飞速发展,如齐桓公富国强兵、尊土攘夷的国家战略,即在认识战争与民众、政治、经济相互关系基础.卜制订的,是中国占代战略的核心内容;又如晋文公在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后发制人的军事战略,是从错综复杂的形势出发。针对名决策者的心理,运用外交手段争取盟友,削弱对手.使战略形势转化为对已有利后再进行决战的著名战略,齐桓公也曾以外交手段配合军事行动。但与晋文公的外交相比较,后者有质的飞跃。后人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论语·宪问》),较准确地反映了战略战术思想的发展。由实力

制胜向谋略制胜转化。是中国古代战争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再如楚庄王“止戈为武”和防骄备战的国防战略思想,晋悼公“三分四军”的疲敌战略,以及晋的联吴制楚,楚的联秦制晋、联越制吴等联盟战略,均为古代战略的新发展。此外。长勺之战的敌疲我打战术,乘丘之战的心理威慑战术,楚灭庸之战的示弱骄敌和分进合击战术,以及鄢陵之战的“塞井夷灶”、“退而击之”,王官之战的“济河焚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等,皆极大地丰富了古代战术的内容、由弥兵之会至三家分晋的93年,战争渐少,约100余次。中原大国内部夺权斗争日趋激烈,无力向外发动大规模战争,新崛起于东南地区的吴、越,开始向中原扩展,是争霸战争的尾声阶段。两国地处水网地区,“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所以舟师成为重要兵种。吴、楚及吴、越间战争,不少为水上战斗,或水陆联合作战。因舟师初建,故战船分类、编组及战法上受车战影响尚多。吴鲁邾郯攻齐之战,船队曾渡海至山东半岛,可见舰船续航力、耐波性及舟师成员航海技术已达相当水平,可谓中国古代海军。吴楚柏举之战前,吴国大夫伍员曾采用疲敌战略。但已较晋悼公时有较大发展。晋军目的为疲惫楚军,使其无力来争,中心思想是避免主力决战;吴则视疲敌为削弱楚军及诱其失误之手段,目的在于创造战机进行决战,二者有消极与积极之别。笠泽之战,越王勾践采用两翼佯动、诱敌分兵、尔后集中兵力突击吴指挥中枢的战术,是战术上的创新,亦为渡江进攻成功的早期战例。战争实践的发展,促使战争理论发展,出现了系统化的经典著作《孙子兵法》。它从军事哲学的高度揭示了克敌制胜的一般战争规律。主要内容有“兵者国之大事”的慎战战争观;以道(政治)为首的“道天地将法”的多因素制胜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料敌定谋先决条件说;“兵者诡道”、“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制胜战略思想;“致人而不致于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争取主动权和强调突然性的战术思想;以及“虚实”、“奇正”、“分合”等等作战原则。《孙子兵法》是世界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古代战争理论名著,对现代战争仍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经过争霸、兼并战争,三家分晋之后,春秋初期的150余国。仅余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大强国及鲁、宋、郑、卫、中山、巴蜀、义渠等20余中小国家。由此至秦王朝建立的233年,各国为扩大疆土,战争极为频繁、激烈,史称“战国”。相当规模的作战,共230余次,;主要是大国争取天下统治权的统

一战争。杀伤力大的铁兵器及弩,装备于军队;各国先后实行郡县征兵制;丈武分职,军权集中,有了专职军事将领及独立军事指挥系统;军队发展为步、车、骑、水四兵种,战争进入诸兵种合同作战的时代。各国兵力远较春秋为多:大国“带甲百万,车干乘,骑万匹”。战争规模也远较春秋为大:伊阙之战秦军歼灭魏、韩联军24万;济西之战燕军连“下齐城七十余城”;特别是长平之战,秦军歼灭赵军45万。大规模的作战,一般均为全国动员,带有总体战性质。为在频繁、激烈战争中图生存、谋发展,各国竞相延揽军事人才。不少卓越军事家出身于士阶层,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注重研究战吏及兵法,有的还写过兵书。因而,战国时期的战争理论及作战指挥艺术,均较前有较大的提高,战争方式亦有很大改进。由三家分晋至公元前414年的40年,战争甚少,仅发生10余次,中原诸国先后整顿内部或进行改革,是战国战争的准备阶段。由最早变法的魏国向外扩张至前370年的“年,较大的作战50余次,魏参加27次,胜20次。在西方夺取了秦河西(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迫其退守洛水,在北方越赵击灭了中山(今河北中部,参见魏灭中山之战),在东方深入至齐长城之内,在南方攻占厂楚之榆关(今河南中牟南)、大梁(今河南开封)等战略要地,是魏国称雄中原的阶段。魏将吴起的成就,基本上可代表这一时代的战争水平:在战争观上强调“人和”,认为政治上团结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主张以最少次数的战争达到战争目的,反对穷兵黩武,认为频繁进行战争,即使每战皆胜亦将耗尽国力带来灾难。在战略战术上,强调料敌、应变,因形用权,认为“用兵必审敌虚实而趋其危”。尤为突出的是在军队建设方面,创造了由应征人员中选募常备军 武卒的制度,入选者免全家赋税并分配土地房屋;按士卒特长进行编队,以利于发挥特长及根据战术需要使用部队;还采用了财物奖赏与荣誉奖励相结合的新方法,以激励士气。河西之战,以“五万之众”,“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吴子·士》),创造了战国时期以少胜多的最早战例,据说“此士之功也”。魏国称雄中原的主要原因。除重用人才,最早改革,:并建立了—支勇敢善战的“武卒”军队外,在战略上与韩、赵结为联盟,亦为重要因素。由于利害矛盾,三晋分裂,齐、秦相继改革、强大,魏成为各国攻击的主要目标。加之魏贵族恃功排他,一些优秀军事人才外流,如吴起奔楚、商鞅投秦等,以前318年浊泽之战为转折,魏霸业开始下滑。由此至前284年济西之战的86年,

较大战事88余次,魏参加41次,败33次,而秦参加48次,胜44次,齐参加20次,胜11次,是秦、齐并霸西东的阶段。能代表这一时期战争发展水平的军事家。主要为孙膑、赵雍。孙膑创造了类似现代运筹学中博奕原理的“三驷之法”,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创造厂“围魏救赵”、“减灶诱敌”的著名战法。其主要成就在于:能在战略上正确地选择有利的作战时间和空间,“阴结韩之亲,晚承魏之弊”(《战国策·齐策一》),攻其必救以调动敌军在自己预期的战场作战。在战术上根据敌将的心理素质,因势利导,运用示形、动敌等措施,使其产生错误判断.服从凋动,从而完全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赵雍,即赵武灵王,大胆革新,打破禁锢,适应战争发展,学习敌军之长,实施“胡服骑射”,创建了独立的骑兵集团,使战争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发展为步、车、骑合同作战,并使机动性和突然性成为战略战术中的重要因素。济西之战后,齐国失去与秦并立称雄实力,由此至秦始皇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63年,发生交战70余次,秦参加54次,其中进攻别国51次,胜44次,是秦击灭六国、统一中国的阶段。开始时秦尚无长期战略方针,随形势发展变换进攻目标。楚人范睢入秦后,开始执行“远交近攻”、“连横破纵”战略。蕞之战击败合纵攻秦的五国联军,六国再也无法联合。秦始皇执政后,用大臣李斯之谋,加强外交游说、贿赂、离间等策略,分化瓦解各国内部的团结,用以配合武力进攻,从而加速了消灭六国的战争进程,迅速获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大将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这一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伊阙之战,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战术歼敌24万;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歼敌45万,创造了先秦战史上最大的歼灭战战例。长平之战反映了战争自身发展概貌,与战国初期相较,兵力多、时间长、战场广、残酷性强。双方阵地正面皆达数十里,交战半年以上,赵军死亡45万,秦军亦伤亡过半。白起的作战指导特点:一是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以歼敌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二是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穷追猛打,较孙武的“穷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商君书·战法第十》),显然前进一步。三是重视野战筑垒工事,先诱敌军脱离设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并防其突围。此种以筑垒工事作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指导前所未有。同时在作战类型上已出现了野战防御。此外,就整个战国时期战争而言,在激烈的多角斗争中产生的、代表联强

击弱及联众击强的“连横”“合纵”战略;即墨之战齐将田单依据民众、民族、军队、将帅心理因素而采取的诱敌行暴、火牛突袭战术等,都超过了春秋。总之,战国时期的战争,在外交、用间运用上,在攻击方向、攻击目标、攻击时间的选择上,在示形、佯动以及心理战的运用上,均已达到较高阶段。源于战争实践、又用于指导战争实践的中国古代军事学出现空前兴盛、繁荣局面。《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兵书专著接连问世,从不同立场和角度论述各自的战争观及战略战术主张。特别是《墨子》之《备城门》十三篇,对守城战术、技术,如城防体系、障碍配系、侦察警戒、守城战具、兵力部署、攻守城战法等,均有具体的论述,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最系统的守城战术、技术专著,此后冷兵器时代的攻守城战法,基本上均源于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