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合集下载

微生物实验室规章制度

微生物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一级生物安全)一.在实验期间实验室门需保持关闭状态。

二.按规程操作,尽量避免气溶胶的产生。

三.在工作区域内不允许吸烟、进食、喝饮料以及储存食物。

四.工作期间需穿工作服、戴手套和口罩。

五.不允许用嘴吸吸液管,应使用机械的吸液设备。

六.避免使用皮下注射针。

七.完成实验操作后,离开实验室前需洗手。

八.定期消毒工作台,有液体飞溅应立即消毒。

九.生物废弃物丢弃前需消毒,其它污染的原料器材在清洗、再利用或丢弃前也需消毒。

十.污染物应被封口,被耐用的、防漏的容器袋包裹,高压消毒后送到指定地点销毁。

十一.控制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的出没。

十二.保持工作区的清洁消毒工作。

微生物实验室工作制度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由实验室组长负责安排日常工作流程和工作人员的任务。

二.进入工作室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口罩,进入无菌接种室应穿隔离衣、裤、帽、口罩、手套,换工作鞋。

三.坚持做好室内室间质控工作,做好室内质控的记录和室间质评的回报工作。

四.收到检验标本应及时处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并及时发出报告。

五.发现有烈性传染的标本应严格做好标本处理后的消毒工作,或转送有关部门处理。

发现特殊阳性标本和难以确定的标本结果,应报告组长或主任,讨论后方可填发报告单。

六.做好培养基的配制、消毒工作和日常消耗品的准备。

七.经常保持工作间的清洁卫生,做好日常标本的污物处理、消毒工作。

定时定期做好无菌室的消毒工作。

八.配合临床相关科室做好病房、手术室等的院内感染监测工作,并做好监测资料的记录、统计和分析工作。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

九.做好菌种的保存工作。

十.做好每天的工作量统计工作,并做好特殊阳性结果的登记统计工作。

做好交接班工作。

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样本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样本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样本安全操作规程
为确保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样本的安全,防止实验中可能出现的
偶然事故和人为疏忽,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1. 实验室入口严格管控,必须佩戴实验室工作服和手套进入。

2. 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禁止存放过多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防止燃气泄漏等事故。

3. 实验室内温度、湿度、压力等应定期检查,确保仪器设备正
常工作。

同时,对于实验室内存在的生化、放射、毒性等危险性物质,应定期进行检测、调整,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4. 实验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眼镜、口罩等装备,严禁在实验室
内吃饭、喝水。

5. 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手册,对于操作规程不熟悉的,应向
其他工作人员请教;实验当天要对所需化学品和试剂品质进行检查。

6. 实验完成后,试剂品应专门分类保存,避免交叉污染。

对于
有毒物品,要求采用专用存放,并标明危险性质。

7. 实验室存放的微生物菌种应进行分门别类、专人管理,并定
期消毒,杜绝交叉污染。

8. 实验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化学药品、毒性物品等残留物,消毒杀菌,保持清洁卫生。

注意:禁止将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及细菌菌株带离实验室。

如有违反,严肃追究责任。

(以上规程为基础框架,实验室也应按照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完善。

)。

微生物学实验室操作规程

微生物学实验室操作规程

微生物学实验室操作规程微生物学实验室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实验室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入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人员,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其他访问者。

第三条实验室的工作时间为每天的8:00-17:00,非工作时间需要特殊申请,并由主管人员审批。

第四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实验室工作时间,不得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实验室。

第五条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佩戴实验室指定的防护设备,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第二章实验室工作流程第六条实验室的工作流程包括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实验后处理等环节。

实验室成员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工作。

第七条实验前准备包括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培养基、设备等,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标记。

第八条实验操作应遵循实验操作规程,按照实验计划进行操作,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第九条实验后处理包括处理实验产生的废液、废弃物等,保持实验室清洁和卫生。

第三章实验室安全第十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反安全操作规定,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第十一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并按照培训要求执行。

第十二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不得穿戴开裆裤、露指露脚等不符合实验室要求的服装。

第十三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操作前应对实验环境进行检查,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十四条实验室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时应关闭实验室的主要设备,保持实验室的安全。

第十五条出现实验室安全事故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并及时报告主管人员。

第四章实验室卫生第十六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严禁在实验室内吃东西、随意扔弃垃圾。

第十七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实验室的日常清洁工作,并保持实验室的通风状况良好。

第十八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清理实验室的培养基、试剂等过期物品,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涉及到一系列潜在的危险因素。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保护研究人员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制定出一系列的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

1.实验室准备:(1)实验室要保持干净整洁,清洁度要定期检查和清洁,确保操作台面、实验器具和垃圾桶等的卫生状况良好。

(2)实验室应配备充足的消毒液、洗手液、手套和防护面具等。

(3)实验室内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如安全淋浴、灭火器等。

(4)研究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知识培训,并了解实验室的应急处理程序。

2.实验前的准备:(1)实验室内应确定指定用于微生物实验的操作区域,并标明禁止随意进入,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2)研究人员应穿戴适当的实验服和防护用品,如实验室的标准头套、口罩、手套和实验服等。

(3)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彻底洗手,并正确佩戴防护用品,以避免微生物感染的风险。

3.微生物处理:(1)所有微生物样品和培养物品必须妥善保存,并遵循相关的存储规定。

(2)在处理微生物时,要尽量减少直接接触,避免微生物的扩散。

(3)所有微生物实验操作宜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和扩散。

(4)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技术,避免微生物的交叉感染。

(5)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对实验区域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实验室的卫生状况良好。

4.废弃物处理:(1)废弃物应分类存储,按照特定的规定进行处理。

(2)涉及到微生物的废弃物必须进行彻底的灭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3)废弃物的处理过程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验室的规定。

5.事故应急处理:(1)实验室事故发生时,研究人员应当立即向实验室主管报告,并按照应急处理程序采取相应的措施。

(2)在突发情况下,如火灾等危险,研究人员应尽快撤离实验室,并及时报警。

综上所述,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定,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范(微生物检验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范(微生物检验课件)

(二)暴露的处理
5.离心管破碎:
如果正在运行时非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 裂,应关闭机器电源,停止后密闭离心桶约30分钟,待气溶胶沉降后开盖。
若离心机停止时发现离心管破碎,应立即盖上离心机,密闭30分钟。随后操作 都应戴结实手套。
玻璃碎片用镊子等工具清除,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 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消毒30 分钟。
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装有消毒剂的容器内,然后回收。离心机内腔应 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反复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
(三)感染性物质的运输
感染性物质运输要求 按内层、中层、外层 三层进行包装。
(四)感染性废弃物的处理
感染性废弃物处理的首要原则是必须在实验室内清除污染后 丢弃。高压蒸汽灭菌是清除污染时首选的方法。所有感染性废 弃物都应装入可高压灭菌的黄色塑料袋,并置于防渗漏的容器 内进行高压灭菌后,放到运输容器内运输至焚烧炉。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技术规范
一、实验室准入要求
1.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 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
2.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 3.BSL-2实验室入口处应贴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其下部应注明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实验室名称、负责人姓名和 联系电话等有关信息 4.进入动物房应当经过特殊批准,禁止将无关动物带入实验室 。
三、感染性物质的操作与处理
(一)感染性物质的操作
1.标本采集:必须有掌握相关职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进行采集,并 根据采集的标本中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而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
2.标本运送:采集的标本应采取防止污染工作人员、患者及环境的方式在医 疗机构内运送。

微生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

微生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

微生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1目的有效的针对实验室进行全面的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实验设备安全以及防止外界环境造成的污染。

2范围适用于生物安全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为二级生物实验室。

3职责3.1 生物安全小组组主任为实验室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运行。

3.2 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生物安全管理日常工作的安排。

3.3 微生物实验室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具体工作。

4工作程序4.1生物安全小组的组成4.1.1生物安全小组组主任是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人。

4.1.2生物安全责任人:4.2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维护和检查4.2.1生物安全责任人指定针对安全操作和安全装备的检查方案,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4.2.2生物安全责任人会建立安全清单,为回顾性检查提供资料并进行记录,形成《安全记录》。

4.2.3对危险品、危险区进行鉴定并加以标志。

4.2.4实验室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所有的事件和潜在的危险因素。

4.2.5生物安全负责人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对各种紧急情况下应急措施进行培训。

4.2.6若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生物安全负责人。

4.3警告标记和标签的建立。

4.3.1对不同危险程度的实验工作区进行标志。

4.3.2对高度危险性区域要张贴危险公告。

4.3.3装存危险物质的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其内容应详细。

5安全操作规程5.1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规程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着所提供的工作服。

离开实验室时,工作服须挂在指定的地方,不得在实验室外洗工作服。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在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掉并洗手。

5.2生物安全标准个人行为5.2.1在实验室工作区禁止吸烟。

5.2.2禁止在实验室放置食物、饮料及类似的存在有潜在的从手到口的接触途径的其他物质。

禁止用实验室的冰箱(柜)储存食物。

5.2.3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必须做好防护工作。

应使用安全镜、面罩或其他的眼睛和面部防护用品。

5.2.4在实验室工作区,污染区应穿白大衣和隔离衣,服装应符合实验室设备要求。

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室安全1.1 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性1.2 科室安全文档(a)生物危害防护:实际操作规程见(《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489-2004。

2004-01-05发布,2004-10-01实施。

)(b)实验室安全:原则和措施见(《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33-2002。

2002-12-03发布,2003-08-01实施。

)1.3 应用:以上的操作规程应用于微生物科室的所有部门。

工作人员或访问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定。

1.4 关于新规定或现行规定的修改案:任何新规定或现行规定的修改案必须通知负责科室安全的人员及相关人员,他们将建议科室主任考虑实施。

1.5 生物性危害1.5.1 与各种操作有关的生物危害水平取决于:a.处理的传染性物质的本身:按照传染性物质对个人和社区和潜在危险性以及经空气传播的可能性,其划分成不同等级。

所采用的等级划分详见”《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原则和措施(见《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b.使用的设备和设施:处理不同等级的传染性物质的要求在”实验室安全”中已规定。

这些符合要求的设备都要承担重要临床工作,科室负责人必须保证中应污染物水平。

c.培训,特别是员工的安全性培训和安全性经验积累。

所有员工应该接受一定训练,能安全处理任何实验室可能碰到的物质,避免将实验不能处理或规定之外的传染性物质暴露在实验室,即使暴露事故在实验室,即使暴露事故发生也要会正确处理。

1.5.2 传染性物质的分类1.5.2.1分类系统生物危害防护:〔见1.2 (a)〕,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4级,危害等级Ⅳ最具危害性。

1.5.2.2危险群/生物安全水平:1-4a.危险群/生物安全水平:1——对健康成人无致病性,对社区无危害性。

通常一般微生物操作就足够,不需特殊安全设备,工作的附近要有洗手设施。

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

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

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引言: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但其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制定并遵守严格的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分析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I. 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微生物实验室应具备符合安全要求的基本设施,包括通风系统、恒温环境、灭菌设备等。

通风系统可保证实验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恒温环境则有助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培养生长;灭菌设备能有效杀灭实验器材上的潜在病原体,避免交叉感染。

II.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在微生物实验室操作中,实验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实验服可以防止微生物对皮肤的直接接触和传播;手套的使用可降低实验人员接触到微生物的可能性;口罩和护目镜有助于防止微生物通过口鼻和眼部进入身体。

正确使用这些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实验人员免受感染的关键。

III. 细菌培养与传播的预防1. 细菌培养技术规范在进行细菌培养时,实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实验要求,采取无菌技术防止其它微生物的污染。

此外,需采用合适的培养基、温度和光照条件,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 细菌安全处理处理实验过程中的细菌培养物时,需要采用严密的防护措施,避免微生物的无意传播。

实验人员应熟悉并正确操作常用的消毒剂,如漂白粉、酒精和紫外线辐射等,以保证细菌的安全处置,并预防实验室污染和环境污染。

IV. 废弃物处理与清洁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废弃物处理与清洁是关键环节。

实验人员应按照规定将使用过的培养基、试剂和容器等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以防止野生微生物的传播。

此外,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等也需要定期清洁消毒,以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V. 实验室员工的培训与沟通实验室员工应接受全面的安全培训,了解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规范与操作要求,掌握适当的紧急处理措施。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工作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防护相当重要。

为提高实验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特制定此规程,以规范微生物实验室内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及染菌的微生物培养物处理程序,保证微生物实验的安全操作。

规程:一、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安全使用操作程序:1堆放:将需灭菌的物品予以妥善包扎,各包之间留有空隙,依次堆放在灭菌桶的筛板上,以蒸汽穿透,提高灭菌效果。

2 加水:在锅体内注入生活用水,水位一定要超过电热管2厘米以上(不宜过多);连续使用时,每次操作前,必须补足上述水位,以免烧坏电热管和意外发生。

3 密封:把堆放好物品的灭菌桶放在锅体内,将锅盖上的定位标尖对准锅体下手柄中心,用手把盖轻轻按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将上、下手柄完全合拢,让安全锁处于开着位置,当锅内升压时,安全锁自动锁定上、下手柄。

4 加热:将灭菌器接通与铭牌一致的电源,按下电源开关,接通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已正常输入本器,电热管开始加热工作,锅内冷空气从透气孔排出;当锅内压力上升至0.03Mpa左右时,安全锁自动关闭透气孔,并锁定上、下手柄,确保安全。

此时压力表指针随加热逐渐上升,指示锅内的压力、温度。

5 灭菌:当压力温度达到所需的范围时,开始计算灭菌所需时间,并使之维持恒压。

在应用0.145Mpa(126℃)灭菌时,则安全阀可使之维持恒压。

若采用低于上述压力温度时,则应安装一只调压变压器调低电压来维持恒压,达到所需的压力、温度范围。

6开盖:灭菌结束后,切勿立即将灭菌锅内的蒸汽排出,否则:由于液体物品的温度未能下降,而压力蒸汽突然释放,会使液体剧烈沸腾,造成溢出或容器爆裂。

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位后,方可按逆时针方向推动上手柄,让盖上定位标尖对准下手柄中心,开启锅盖。

7固体物品的干燥:开启锅盖,取出被灭菌的物品,冷却后待其自然干燥。

8液体物品的冷却:开启锅盖,取出被灭菌的物品,待其自然冷却,切不可立即打开瓶塞,否则:由于液体的温度还未下降,而压力蒸汽突然释放,会使液体剧烈沸腾,造成溢出或容器爆裂。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完整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完整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完整专业资料分享.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SOP】细菌室工作守则(微生物室SOP之一)细菌室消毒隔离措施(微生物室SOP之二)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微生物室SOP之三)细菌室内质控制度(微生物室SOP之四)细菌室操作技术规范(微生物室SOP之五)无菌间规章制度(微生物室SOP之六)菌(毒种)管理办法(微生物室SOP之七)细菌室仪器维护保养及质控措施(微生物室SOP之八)•标准菌株保存及使用(微生物室SOP之九)细菌室内务管理规定(微生物室SOP之十)标本采集及保存要求(微生物室SOP之十一)室内质控失控处理程序(微生物室SOP之十二)标本拒收标准(微生物室SOP之十三)温度失控处理措施(微生物室SOP之十四)超净工作台作业指导(微生物室SOP之十五)标本的接种和移种法(微生物室SOP之十六)WORD完美格式.专业资料分享.细菌室工作守则微生物室SOP之一)1.每日工作前用紫外线映照实验室半小时以上。

2.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准吸烟、吃东西及用手触摸面部。

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无关人员禁入。

4.非必要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5.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及实验记录。

未发出报告前,请勿丢弃标本。

6.标本处理及各项实验应在操纵间进行,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火焰灭菌,沾菌吸管、玻片等用后应浸泡在消毒液内。

7.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消毒或浸于3%来XXX溶液中5-10分,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8.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使用3%来XXX 覆盖其上半小时,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9.若出现着火情况,应沉着处理,切勿XXX,立即关闭电闸,积极灭火。

易燃物品(如酒精、二甲苯、乙醚和丙酮等)必需远离火源,妥善保存。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标准操作规程(最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标准操作规程(最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标准操作规程
一、进入规定
1.在实验室入口处应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级和负责人电话。

注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
2.未经许可,非授权人员不应进入实验室。

3.实验室门应保持关闭状态。

4.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个人衣物不应带入实验室。

二、个人防护
(一)工作服
1.在实验室工作时,应穿着工作服。

2.不应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离开实验室。

3.实验室工作服不应与日常服装放在一起。

(二)手套
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

脱手套后应洗手。

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应丢入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

(三)洗手
脱手套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都应洗手。

(四)其他防护
1.当有可能受到喷溅物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伤害时,应戴合适的护目镜。

2.不应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3.不应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接触镜(隐形眼镜)。

4.不应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内储存食品和饮料。

三、实验室工作区
1.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2.每天工作结束之后,应消毒工作台面和生物安全柜台面。

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3.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应废弃于医疗废物容器内,不
得与普通垃圾混放。

需要清洁再利用的材料,应先压力蒸汽灭菌处理。

4.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应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

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室安全1.1 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性1.2 科室安全文档(a)生物危害防护:实际操作规程见(《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489-2004。

2004-01-05发布,2004-10-01实施。

)(b)实验室安全:原则和措施见(《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33-2002。

2002-12-03发布,2003-08-01实施。

)1.3 应用:以上的操作规程应用于微生物科室的所有部门。

工作人员或访问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定。

1.4 关于新规定或现行规定的修改案:任何新规定或现行规定的修改案必须通知负责科室安全的人员及相关人员,他们将建议科室主任考虑实施。

1.5 生物性危害1.5.1 与各种操作有关的生物危害水平取决于:a.处理的传染性物质的本身:按照传染性物质对个人和社区和潜在危险性以及经空气传播的可能性,其划分成不同等级。

所采用的等级划分详见”《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原则和措施(见《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b.使用的设备和设施:处理不同等级的传染性物质的要求在”实验室安全”中已规定。

这些符合要求的设备都要承担重要临床工作,科室负责人必须保证中应污染物水平。

c.培训,特别是员工的安全性培训和安全性经验积累。

所有员工应该接受一定训练,能安全处理任何实验室可能碰到的物质,避免将实验不能处理或规定之外的传染性物质暴露在实验室,即使暴露事故在实验室,即使暴露事故发生也要会正确处理。

1.5.2 传染性物质的分类1.5.2.1分类系统生物危害防护:〔见1.2 (a)〕,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4级,危害等级Ⅳ最具危害性。

1.5.2.2危险群/生物安全水平:1-4a.危险群/生物安全水平:1——对健康成人无致病性,对社区无危害性。

通常一般微生物操作就足够,不需特殊安全设备,工作的附近要有洗手设施。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微生物的天然特性,实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制定和遵守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规范微生物实验室的操作流程,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二、实验室入口设施和规定1. 实验室应设置有标志清晰的入口,内外应分别设有标明“实验室”、“禁止入内”等标志。

2. 禁止携带任何食品、饮料、化妆品等非实验必需物品进入实验室。

3. 实验室入口处应配备足够的消毒液、实验室披风、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三、实验室内部安全规定1. 实验操作前,应通过培训学习有关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流程、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办法。

2. 每次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洗手并佩戴手套,避免将细菌或病毒带入实验环境。

3. 使用实验室设备前应检查其完好性和正常使用状态,如有故障应及时上报并维修。

4. 所有样本和培养基材料都应严格遵守储存和消毒规定。

5. 明确不同微生物实验所需的安全等级,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设备。

6. 实验室内禁止进食、饮水和嚼口香糖等行为,以免引起微生物传播和污染。

四、实验室垃圾处理1. 实验室禁止乱扔垃圾,垃圾桶应定期清理和消毒。

2. 实验室内产生的传染性垃圾应集中存放在带密封标志的专用容器中,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五、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1. 实验室内应配备紧急救援设施和急救箱,并明示其位置和使用方法。

2. 预置应急电话号码和医疗救援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3. 对常见的微生物实验事故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

4. 实验室内如果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报警。

六、离开实验室1. 临时离开实验室前,务必关闭实验室设备、关闭电源、清理工作台面和清洁用具,并查验是否有实验物品遗留。

2. 完成实验后,对用过的实验器材、试剂以及培养基等按规定进行消毒和储存。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1.实验室的入口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制定进入实验室的流程和人员限制。

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2.实验室应设有合适的通风系统,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气体和气味能得到适当的处理和排除。

通风系统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3.实验室内应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衣、手套、眼镜和口罩等。

在接触和操作微生物时,必须佩戴这些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4.对实验室内的设备、器具和仪器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如有损坏或故障,应立即更换或修复,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5.进行微生物实验时,必须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实验器具和材料应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无菌处理,以防止实验样本的污染。

6.实验室内的废液、废气和废弃物应在专用的容器中集中收集和处理。

废物容器必须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并定期清理和更换。

7.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吸烟,并且不得随意带入动植物等生物样品。

这些行为可能会引起微生物交叉感染,危害实验室的安全。

8.特殊的微生物品种或操作流程需要额外的安全措施,如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必须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并确保操作人员受到适当的培训和指导。

9.在实验室内应建立紧急情况应急预案,以应对意外事故或微生物泄漏等情况。

实验室人员应了解逃生路线和紧急设备的位置,并参加相关的应急演练。

10.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实验环境和操作符合安全标准。

如果发现安全隐患或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以上是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的一些要点,但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对象和流程进行详细制定。

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范,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并防止微生物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研究和培养微生物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微生物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必须制定严格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以保障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从实验室内外部环境准备、微生物管理、实验室操作规范、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提出相关规程。

二、实验室环境准备1.实验室周围需保持整洁,无杂草和垃圾,确保通风良好,室温恒定,湿度适宜。

2.实验室内设有洗手间,一次性手套、口罩、实验衣等个人防护物品充足,并进行定期更换。

3.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有足够的储物空间,以存放试剂、培养基等物品,防止受潮、污染。

三、微生物管理1.实验室应严格管理进出实验室的人员,实施实名登记制度,并进行必要的微生物安全培训和知识普及。

2.实验室内进行的微生物研究必须获得相关批准和许可,禁止私自携带微生物进出实验室。

3.实验室内应建立微生物实验室循环水处理系统,确保废水达标排放,防止微生物及有害物质扩散。

四、实验室操作规范1.进入实验室前进行全面的个人卫生,包括洗手、穿戴实验服装等个人防护措施。

2.使用前对实验仪器、工作台桌面等进行消毒处理,并确保实验器材完好。

3.所有的微生物培养、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外界细菌及其它微生物的污染。

4.实验过程中遵守无尘、无烟、无食物进入实验室的规定,以确保实验环境的洁净。

5.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产生尘埃、溅泼、飞溅等不安全操作,防止微生物的扩散和传播。

6.使用毒性微生物时必须采取相应的生物安全柜操作,防止微生物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

7.每日工作结束后,实验室内的工作台、仪器设备等要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

五、事故应急处理1.发生微生物泄露等紧急情况时,立即停止实验操作,并汇报主管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2.遇到实验人员可能被感染的情况,需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并对可能受到感染的区域进行消毒。

3.事故处理完后,需进行详细的事故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防止再次发生的措施。

六、安全管理1.实验室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实验室的危险性,并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

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1.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的确定:(1)根据实验所涉及的微生物类型、危害性质等确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级。

(2)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的要求,进行实验室空间、设备和人员的配置及规划。

2.实验室准入管理:(1)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并注明进入的目的、时间和离开的时间。

(2)仅允许经过严格培训和评估后的人员进入实验室,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3)对于未经培训或未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的人员,禁止其进入实验室区域。

3.个人防护措施:(1)进入实验室前需穿戴干净的实验服,并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手、眼睛和呼吸道的保护,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微生物。

(3)实验后立即脱下实验服,并进行彻底的手部卫生。

4.微生物储存和传播的安全管理:(1)微生物样品必须正确标识,储存在专用的冷藏设备中,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定期检查。

(2)禁止私自将微生物样品带出实验室,并严格控制样品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

(3)在对微生物进行传播或处理前,应进行必要的消毒和灭活处理,避免危险因素的存在。

5.废物处理:(1)废弃的培养基、培养物、微生物菌液等应按照规定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并注意避免环境污染。

(2)使用过的实验器材应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确保无残留物质。

(3)废弃物应妥善分类存放,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6.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1)训练实验室工作人员如何应对火灾、泄漏、污染等突发事件,并熟悉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

(2)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报警、疏散人员,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控制和处理。

(3)在突发事件处理后,对实验室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排除安全隐患。

7.实验室环境监测:(1)对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

(2)对实验室中的工作台面、设备和桌面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8.培训和教育:(1)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包括实验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知识。

微生物室操作规程

微生物室操作规程

微生物室操作规程
《微生物室操作规程》
一、微生物室操作规程的目的
微生物室是进行微生物实验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制定并严格执行微生物室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二、微生物室操作规程的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入微生物室进行操作的人员,包括实验室技术人员、研究人员以及实习生等。

三、微生物室操作规程的要求
1. 进入微生物室前,必须穿戴好实验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2. 操作前,必须对所需使用的实验器材进行必要的消毒或灭菌处理。

3. 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时,必须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避免污染。

4. 实验结束后,必须对操作台面、实验器材等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5. 微生物室内严禁食品饮料,严禁随意乱丢杂物。

6. 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微生物废弃物的处理要求,确保微生物废弃物不对外泄露。

四、微生物室操作规程的实施
1. 实验室负责人应该对微生物室操作规程进行充分的宣传和培训,并确保所有操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规程。

2. 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进行微生物室操作规程的检查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 实验室负责人应建立微生物室操作规程的记录和档案,并保留一定的时限。

五、微生物室操作规程的违反处理
对于违反微生物室操作规程的人员,实验室负责人应及时进行处罚和教育,严肃处理违规行为,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秩序。

六、微生物室操作规程的总结
微生物室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不仅是一项管理工作,更是对实验室安全和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障。

只有所有操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规程,才能确保微生物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新版)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新版)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新版)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483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新版)一、目的制订本规则,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实验设备安全卫生以及防止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进入微生物实验室人员。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三、安全操作规程:1.员工安全操作规程1.1实验室入口处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

1.2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做好卫生防护,并在有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同时注意做好环境维护及保密工作。

1.3进行感染性实验时,禁止他人进入实验室,或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入。

免疫耐受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方可在实验室工作。

1.4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1.5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1.6尽量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1.7实验过程中,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1.8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用75%乙醇或巴氏消毒液消毒。

1.9实验人员在配制培养基过程中,需尽量避免接触性或吸入性危害,特别是配制TTB和碘液等对人体有害的培养基或试剂时,要穿戴工作服、口罩和手套,并在通风橱中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目的制订本规则,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实验设备安全卫生以及防止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进入微生物实验室人员。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三、安全操作规程:1.员工安全操作规程1.1 实验室入口处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

1.2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做好卫生防护,并在有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同时注意做好环境维护及保密工作。

1.3 进行感染性实验时,禁止他人进入实验室,或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入。

免疫耐受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方可在实验室工作。

1.4 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1.5 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1.6 尽量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1.7 实验过程中,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1.8 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用75%乙醇或巴氏消毒液消毒。

1.9 实验人员在配制培养基过程中,需尽量避免接触性或吸入性危害,特别是配制TTB和碘液等对人体有害的培养基或试剂时,要穿戴工作服、口罩和手套,并在通风橱中进行。

1.10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等)。

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

每年要接受一次最新的培训。

人员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

1.11禁止将无关动物带入实验室。

2.无菌室安全操作规程2.1无菌培养室每天都要用0.2%的新洁尔灭拖洗地面一次(拖布专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以上,超净工作台台面每次实验前要用75%酒精擦洗。

然后紫外线消毒30min。

操作用具如移液器、废液缸、污物盒、试管架等用75%酒精擦洗后置于台内同时紫外线消毒。

2.2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2.3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5%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

2.4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2.5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

2.6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5% 乙醇等消毒剂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

2.7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灭菌后通无菌风至少30min以上人员才能进入。

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

2.8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

检查前,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

2.9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阴性对照,以检查无菌操作的可靠性。

2.10吸取菌液时,必须用移液器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

2.11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

2.12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或巴氏消毒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2.13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做处理。

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2.14凡带有活菌的物品,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在水龙头下冲洗,严禁污染下水道。

2.15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

在层流无菌风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营养琼脂平板5个,分别放置无菌室四周及中央位置,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6℃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

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平皿,10000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平皿。

如超过限度,应用臭氧发生器等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

3.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安全使用操作程序:3.1堆放:将需灭菌的物品予以妥善包扎,各包之间留有空隙,依次堆放在灭菌桶的筛板上,以蒸汽穿透,提高灭菌效果。

需灭菌物品外需黏上高压指示胶带以检验灭菌温度是否达到要求。

3.2 加水:在锅体内注入生活用水,水位一定要超过电热管2厘米以上(不宜过多);连续使用时,每次操作前,必须补足上述水位,以免烧坏电热管和意外发生。

3.3 密封:在每次使用高压锅前,都必须认真检查高压锅的出气伐和安全阀,确保其状态完好,如有故障,在故障排除之前不得使用高压灭菌锅。

把堆放好物品的灭菌桶放在锅体内,盖上锅盖并锁紧。

3.4 加热灭菌:将灭菌器接通与铭牌一致的电源,按下电源开关,接通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已正常输入本器,按下开始按纽电热管开始加热工作;非全自动的高压灭菌锅要注意排空空气,确保灭菌时高压锅内是饱和水蒸气,高压灭菌锅内灭菌期间工作人员需监视高压锅指示面板上的压力、温度和时间等。

3.5 开盖:灭菌结束后,切勿立即将灭菌锅内的蒸汽排出,否则:由于液体物品的温度未能下降,而压力蒸汽突然释放,会使液体剧烈沸腾,造成溢出或容器爆裂。

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位后,方可开启锅盖。

3.6 灭菌后无菌工器具及培养基应存放于无菌区域(如灭过菌后的无菌室或生物安全柜内),无菌物品需有明确标识。

3.7 每年至少2次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生物指示剂检查灭菌效果并记录,指示物需放在不一达到灭菌的部位(如堆放物品的居中位置)。

4.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4.1确认玻璃窗处于关闭位置后,打开紫外灯,对安全柜内工作空间进行灭菌。

灭菌结束后,关闭紫外灯。

安全柜使用前后均需灭菌。

4.2抬起玻璃门至正常工作位置。

打开外排风机。

打开荧光灯及内置风机。

检查回风格栅,使之不要被物品堵塞。

在无任何阻碍状态下,让安全柜至少工作10分钟。

4.3用消毒液彻底清洗手及手臂。

穿上工作褂,戴橡胶手套并套在袖口上,如有必要的话,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4.4按实验程序放入实验材料,要将工作区域内的污染物质与洁净物质分开放置。

尽量将所需要的物品在正式操作前全部放入安全柜,但不要过载,不要挡住前后风口。

4.5尽量避免使用可干扰安全柜内气流流动的装置和程序。

在操作期间,避免随便移动材料,避免操作者的手臂在前方开口处频繁移动,尽量减少气流干扰。

尽量不要使用明火,接种环之类用红外灭菌器灭菌。

4.6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有物质溢出或液体溅出,在将物品移出安全柜前,要对其表面进行消毒,为防止安全柜内有任何残留的污染物,在安全柜工作过程中,就要将安全柜内表面全部消毒。

所有接触了污染材料的物体,在从安全柜中取出前,要进行表面消毒。

所有开口容器,从安全柜中拿出前要盖好。

4.7全部工作结束后,用70%的乙醇或适当的中性消毒剂,擦拭安全柜内表面,让安全柜在无任何阻碍的情况下继续至少工作5分钟,以清除工作区域内浮沉污染。

4.8关闭照明灯和安全柜风机。

关闭玻璃门,打开UV灯消毒。

灭菌结束后,关闭UV灯。

4.9定期抬起工作区域下面板,擦拭或冲洗工作面底下空间。

5.标准菌株安全操作规程5.1标准菌株由专人保管。

保管人负责建立标准菌株目录;目录至少应包编号、菌株号、菌种名称、来源、购买日期、购买数量、保存方法等。

5.2标准菌株应做好标识后,保存于专用冰箱中。

5.3标准菌株不能随意转借其它单位或个人,需要时,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提供。

5.4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标准菌株实验,操作过程中,不要穿戴巳经污染的防护性手套触摸门柄、仪器或污染区以外区域,避免扩大污染范围。

5.5试验结束后,操作过程中所有可能与生物危险物接触或被污染的试验器械和物品,能够高压消毒的必须高压消毒,不能进行高压消毒的物品,应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处理。

5.6 标准菌株传代原则上不超过5代。

6.微生物培养物废弃物安全处理程序6.1 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防止利器损伤。

非一次性利器必须放入厚壁容器中并运送到特定区域消毒,最好进行高压消毒。

6.2 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

装有污染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应用次氯酸消毒液或其他有效药品进行消毒。

6.3 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须经巴氏消毒液消毒处理或高压灭菌后,置于专门污物袋内,交由专业卫生处理公司处置。

6.4 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

7、微生物实验室紧急事故处理办法7.1刺伤、切割伤或擦伤。

受伤人员应脱下防护服,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进行消毒,必要时进行医学处理。

同时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7.2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

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

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7.3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在生物安全柜以外)。

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暴露人员应接受医学咨询,同时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

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时间内严禁人员入内,若实验室没有中央通风系统,应推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同时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

待气溶胶排出、较大的粒子沉降后,在生物安全负责人的指导下,清理人员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进行污染的清除。

7.4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

应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被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并倒上消毒剂。

作用适当时间后,将覆盖物以及破碎物品清除,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

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已污染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

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对其进行高压灭菌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消毒。

所有操作过程中要求戴手套。

若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复制后,再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按废弃物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7.5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